(完整版)怎样提高计算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洋坪镇老君小学黄传武
一、充分认识计算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器计算机等先进计算工具已日渐在人们的生活中普及,严重影响了人们对口算和笔算的认识,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传统的计算不需要了,只要会使用计算器和计算机就行了。
正是由于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许多学生,甚至部分教师产生了对计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我们现在必须纠正这种错误认识,尽管计算工具科学了,但完全依靠这些计算工具是不行的。我们要认识到,这些先进的计算工具实际上是人们在传统的计算方法上发展而来的,没有传统的计算,也就不可能有如今的先进计算工具。计算方法和计算工具是不断发展的,今天不学会计算,怎么会有将来计算的发展呢?将来更先进的计算工具的发明,就落在下一代身上,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必须认真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要落实基础
三、要充分加强口算能力的训练
四、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一看、二想、三计算”的认真计算习惯。计算是一件非常严肃认真的事情,来不得半点马虎,但恰恰有许多学生没有这一良好习惯,拿到一道计算题,没有看清数字,没有弄清楚运算顺序,就算起来了,那能不出错吗?,在计算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习惯。
2、善于打草稿的习惯。学生在计算时,不喜爱打草稿,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老师布置了作业,有的口算,有的在书上、桌子上或者其他地方,写上一两个竖式,算是打草稿,有的干脆观望,等待别人的结果,这些都是不良的计算习惯。
书上要做的和老师要求做的计算题,必定有一定的计算目的,或是有一定的难度,除开有少数学生能够直接口算出结果以外,大多数学生恐怕没有这个能力。要专门的草稿纸,认认真真地打草稿计算,养成这一良好习惯。
3、认真检查的习惯。一道题初步计算完了,不能算计算完全结束了,学生在计算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就要求学生进行仔细的检查。比如,数字看错了没有,运算顺序错了没有,写错了没有等,有的还可以进行检验和验算,看结果是否正确。
“路慢慢,其修远兮”,让我们每个数学教师,携起手来,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而共同努力吧﹗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网上收集)2007-04-01 22:38学生计算时出错时的心理:一是忽视了对计算题的分析及计算后的检查;学生认为计算题枯燥乏味,每当看到计算步骤多或者计算数字大时,就会产生厌烦的情绪,缺乏耐心和信心,因此计算就不准确。计算一部分中没有复杂的概念性质等,学生只要理解的充分、掌握的牢固,就可以形成非常良好的计算技能。而由于口算等基本功不过关,计算法则的不明确,没有形成基本的计算技能技巧,这是计算失误的一个主要问题。
一、加强口算训练,为其他计算打好基础。
口算是一切计算的基础,只有基本口算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才能使学生过好计算关,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为此,我总是利用早自习等小块空余时间做一页的口算题卡。家长也可以坚持让孩子每天做口算题。口算的内容包括本册的口算题和以前学过的基本口算内容,都让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以求达到熟练的程度。
二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必须通过连续的、大量的练习来达到目的,而让学生反复做大量、单调的试题计算练习,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必须设计形式多样,灵活多变,既有针对性、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练习,利用学生“好动”、“好胜”的心理,设计一些数学游戏的计算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 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时要做到:一看(看清题中的数字和符号)二划(在试题上标出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三想(什么时候用口算,什么时候用笔算,是否可以用简算)四算(认真动笔计算)。
2 培养认真演算的习惯。训练学生作题要有耐性,不急躁,认真思考,即使做简单的计算题也要谨慎。演算时要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就是在草稿纸上计算也要书写清楚,方便检查。3培养及时检验的习惯。检查时要耐心细致,逐一检查。一查数字符号,二查演算过程。概括为“一步一回头”的计算习惯,在计算时做一步回头检查一步。检查数字、符号抄写是不是正确,得数是否准确等,并要求学生根据各种相应的计算法则耐心细致地计算,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4 培养巧妙估算的习惯。一是系统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估计出得数的范围;二是系统计算后进行估算,可判断出得数是否正确合理。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做到经常化,有计划、有步骤,在时间上要讲求速度,在数量上
要有密度,在形式上、内容上要求灵活新颖、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每堂讲授新课之前,都安排一些口算题或者改错题,这样,天天做,天天练,天天纠正,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速度,而且也提高了计算能力,具体做法:
1、创设情境,学生独立改错。设计灵活多变的练习形式,让学生独立判断,分析错误原因并改错,并且利用多样的练习形式吸引住学生,保证教学效果。
2、集体讨论,师生交流反馈。
学生独立练习后,就组织学生集体或分组讨论改错题的“症状”,相当于“会诊”。如:题(略)让学生找了每道题的错误,分清原因,充分发挥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反馈作用。
3、引以为戒,总结防“错”措施。
“改错”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还要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找出预防再出同类错误的方法,达到预防效果。
4、综合练习,检查改错效果。
有针对性地把与改错的练习题类似的题目作为学生作业,作一次火力侦察,再次反馈了解学生改错后的作业效果。
一、培养口算能力,切实打好基础
1、要注重掌握口算的方法。
2、注意观察口算题目的特征。
3、做形式多样的口算练习。
4、持之以恒的训练。
二、参与法则、公式的推导,真正明确算理
三、熟记常用数据,提高计算速度
1、和、积为整百、整千的特殊数据。
2、1—20的平方数、1—10的立方数。
3、1π—9π、42π—92π这些值的记忆。
4、常见的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
5、有关“0”“1”的计算特征。
四、重视错例分析,做到对症下药。
(1)运算顺序错误。如:100÷25×4=10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