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应该以市场为导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教育不应以市场为导向

(秋雁一辩:黄土层)尊敬的评委们好!对方辩友好!大家好!

离开大学好几年了,提起这个话题,有些隔,也有几分亲切。我想谈及大学教育是否应该以市场为导向的问题,持肯定态度者,不外乎是这么一个思路:你看,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了整个世界,知识经济的时代已经来临,知识自然已经成了世界的主角,社会变革和产业革命伴随着新世纪而到来。如今是市场经济,这是一种趋势,要紧跟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教育体制改革岂能长期滞后?于是,结论出来了:大学教育应该以市场为导向。这话貌似有理,其实不然。当然,教育体制要改革是对的,我们不同意的是这个结论。

我们知道中国过去二十年里以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速度迅速发展壮大,知识时代所带来的机遇和影响,令人振奋!教育事业面对新时代也迎来了许多的机遇和挑战。但就此断言大学教育可以完全市场化,用市场经济的那一套来作用于大学教育是不对的,从直线型的“投入”和“产出”的观点来看待大学教育是相当有局限性的。这是因为我们面对未来,无法知道最有用的知识是什么,也不能预测最有效的知识结构和形式。再说了,大学产出的不是器物,不是工具,而是人---------这个天地之灵物。正如费希特所说的,大学教育首先是培养人,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理解力,以便他们在无法预料的未来局势中做出有意义的自我选择。而以市场为导向来配置社会资源,这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但教育建设根本不同于经济建设。比如一个养鸡场:大家知道,一个现代化的养鸡场,很讲究饲养的科学化和成本核算,何时喂食可以提高产蛋率,鸡笼宿小到什么程度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一切都得精打细算。这种流水线生产的鸡和鸡蛋,一切为了效率。鸡又没有鸡权,被虐待了也无法申诉,如停水停食剪嘴巴,也是增产措施。作为一个工场或企业,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大学教育不同。因为大学不是养鸡场(李零语)!

那么大学究竟是什么呢?这得从大学教育的理念和目标谈起。

大学教育的理念和目标是传承文明,造就健全的国民,培植社会资源。具体说大学教育包括:一、人文教育,二、科学研究与创新,三、社会服务。大学讲究的是一个独立性。思想独立,学术自由,培养具有创造性和反思精神的德才兼备,人格完整的人是大学教育的灵魂所在。尤其,重要的是:在大学学习的不仅是一种静态的知识,而且是一种思维、方法和智慧。大学当然有服务社会的功能,但它贡献给社会的是一种特殊的个体---------他们具有强烈的自由发展的自觉精神,具有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能力的公众知识分子,他们应该成为社会的良知。所以,大学教育非但要与商业化和大众文化保持距离,更要教育和引导社会向着理想的合理的方向发展。

我们反对大学教育以市场为导向,就是因为大学教育的特殊性。企业的发展无疑要以市场为导向,否则难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席卷。即便如此,也必须用宏观经济调控来避免“市场失灵”时的经济大崩溃。市场经济下,“市场失灵"的表现有:第一,市场解决不了总量问题;第二,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协调微观利益和宏观利益;第三,市场机制无法自发地消除垄断;第四,市场调节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那么假设大学教育以市场为导向,按市场的一套来治理大学,就意味着大学里的一切,包括院系的设置,课题的选择,人事安排和聘用,职称评定,以及一切都得围绕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来运转了。那么大学教育就可能不以文化传承和创造,人文教育为指向,而变的急功近利丧失文化殿堂的尊严和使命。不能传承和宏扬本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来适应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未来世界的格局。

所以,大学的“鼻子”知道往哪里走,根本不需要有什么外在的力量牵着!大学教育的特殊性在于立足长远,对教育和科学研究,对社会和市场保持独立的反思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学教育就得保持冷寂和自由。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去年5月份来北大讲学时,也讲到这样的话:“例如生物学研究,现在已经达到几千亿美元的市场价值,但这种价值不是短短几年创造出来的,而是长期研究的结果,是那些聚集在大学里的最优秀的学者,在没有任何束缚和导向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造和钻研的产物。”类似的表述,中国人叫:“十年磨一剑。”或者,“所谓大学者,不仅要有大楼,大师,还得有大爱也。”

那么,是否就此可以得出大学一概反对一切和“市场”沾亲带故的东东呢?也不是。我们反对被市场牵着鼻子走“犁壕”的大学教育,但是并不反对在大学里引入市场机制中的竞争机制,否则,大学也将不是大学了,或者是日暮西山的养老院,或者是懒汉干炒文化剩饭的栖息所了。但是这种竞争不同于企业的竞争,它是一种更人性化的更着眼于人类文明传承,文化创新的竞争。比如合理的职称晋升制度,人事制度,激励机制。这个看似不怎么起眼的制度却是个炸药包,一但引爆,即牵扯到大学教育理念,大学管理机制,讲师、副教授、教授是否安心治学授业传承文明的大问题,还有华人留学理念等等问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也。

北大教改引发的社会广泛争议,正是如此。限于篇幅,不展开论述。但是这里牵扯到“大学教育是否应该以市场为导向”的问题,就说一句。大家知道,北大教改方案的主要起草人是经济学家张维迎先生,引起强烈争议的正是因为他把市场化改制的那一套引入了大学校园,以美国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为主要蓝本,根据一系例经济模型制定人事改革制度。我看过一个《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张的访谈录,给我流下最深印象的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用词就是“那你不适应制度就走人!”。听起来,有铜板撞击的声音!

张维迎声称教改的目的是建立世界一流的大学。于是争议来了!何谓世界一流大学?难道是世界一流就是教育产业化和大学市场化吗?难道与国际接轨就是美国模式,英语讲课,海外评审机构?如果认为(事实上教改已经表明)世界一流大学的前提是教师应该多数是美国博士,这样才能确保教师都用英语写论文到英美期刊上发表。如果这样,北大恰恰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而只能是“北京留美预备大学”!

那么怎样来判断和保护一所大学的个性、历史和他的精神?在一切以市场竞争为前导的今天,大学的精神能否独立于市场和世界,又怎样独立?其实,大学教育以及改革我们是得有广阔的国际视野,也得有浓厚的本土情怀,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本土文化资源的消解,恰恰相反,全球化要求我们发掘本土知识的普遍价值。中国大学的根本使命是:“要加强中国人在思想、学术、文化、教育的独立自主,而决不是要华人大学成为西方大学的附庸番薯”(甘阳语)。类似的话,在1914年和1947年的胡适就表述过。他主张中国人留学应以不留学为目的,要建立“国家学术独立的根据地”,从而强调中国对于西方的“学术独立”。

所以,中国的大学教育不仅要独立于“市场”,也要独立于西方。这说小了是个大学理念问题,说大了这关系到一种文明复兴的大问题。如果,有人问“大学教育不应以市场为导向”,那它以什么为导向呢?简言之,必以一种伟大的精神为导向。但这种精神并非凭空而生,而必然植根于一个政治文化共同体强烈要求自主独立的精神中。西方现代大学的起点是创立于1809年的柏林大学。它来自德国人的战败耻辱感(1806年拿破仑在耶那击败普鲁士,并签辱国和约)深深刺激了费希特的神经,于是,柏林大学的崛起不仅舒展了费希特的眉头,也推动了德国文化的复兴和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而中国现代大学的精神起源植根于90年前胡适那一代留学生刻骨铭心的感受:“以数千年之古国,东亚文明之领袖,曾几何时,乃一变而北面受学,称弟子国,天下之大耻,孰有过于此者乎!留学者我国之大耻也!”。有趣的是:东西方在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背后,都是一种“耻辱感”奠基的!

这正是大学教育内在的一种真精神!一言以蔽之,大学作为一个民族科学精神的堡垒和民主精神的家园,有自己的独立的理念。不论市场风云发生怎样的变化,大学教育都应该依照自己的精神来完成自己的使命,大学教育岂是“市场”二字,可以“导”的?可以“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