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变成了幼苗》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4.种子变成了幼苗
【教材分析】
种子出土以后,子叶枯萎,茎逐渐变粗变高,叶子也越来越多,这时种子发育成了幼苗,本节课重点是组织学生交流种子发育成幼苗后植物的生长变化,观察凤仙花幼苗的特征,研究植物叶的作用。教科书首先安排了交流活动。一是交流前三周观察、记录到的凤仙花生长变化现象,二是交流生长了四周的凤仙花的样子。进行本节课教学时,植物的样子已经脱落,并且长出了许多真叶,而且学生已经注意到植物在长高长大。教科书将学生的交流和观察活动聚焦到对出土后植物茎的颜色和植物叶的生长变化上,植物是利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植物生长发育所需养料的。但是要想通过观察、试验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这样的认识,对小学生来说是十分困难的。通过收集和阅读分析资料对问题获得合理的解释,也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
【学生分析】
到现在为止,距离学生的凤仙发芽已经有4周左右的时间,很多幼苗都长出了更多的镶嵌排列的比较茂盛的叶子,孩子手里有了部分关于凤仙花幼苗生长发育的记录。
如果条件不够允许,教师也可以重点培养一个小组,带领这个小组及时观察记录,保证有一组记录能够坚持下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2.植物的叶在茎上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过程和方法:
1.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
2.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收集信息、寻找问题的答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科学研究是艰辛的过程。
2.激发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从事研究科学的愿望。
【重点难点】
重点:
组织学生交流种子发育成幼苗后植物的生长变化,观察凤仙花幼苗的特征,研究植物叶的作用。
难点:
研究植物叶的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是采用讲授法、观察法、动手操作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刚出土的凤仙花照片或凤仙花课件、植物叶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多媒体课件)、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学生准备)生长四周的凤仙花、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我们种植的凤仙花已经变成了幼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种子变成了幼苗。
二、学习新课
(一)出土后幼苗的变化
1.交流一下你观察到的凤仙花幼苗生长变化情况。
我们种植的凤仙花已经变成了幼苗,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重点交流一下前一段时间凤仙花幼苗生长变化情况。
活动指导:
(1)全面检查学生的观察记录,及时进行反馈,引领学生在以后的时间里坚持进行观察。
(2)组织学生交流。
(3)指导学生观察实物凤仙花。
(4)指导学生测量凤仙花植株的高度、叶的分布情况。
2.小结。
(二)我们的思考
提出问题:为什么植物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植物的叶子和幼小植物的茎为什么大部分是绿色的?听说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植物生长需要的食物是不是来自绿色的叶呢?植物的叶子还有什么作用?
(三)叶为植物提供“食物”
1.植物生长所需要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
2.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
3.(利用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学习科学书P11页上内容。
4.板书:
阳光
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5.总结: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养料,还为我们人类和动物制造养料和氧气。。
三、拓展小结
小结: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养料,还为我们人类和动物制造养料和氧气。
【板书设计】
4.种子变成了幼苗
阳光
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