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终极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
第四章交际
一、交际与传播表示的是同一个概念,不同学科背景的人采用不同术语。

有语言学背景的学者大多使用“交际”,而从事传播学教学和研究的学者都采用“传播”。

二、传播的定义
传播与人类的历史同样长。

自从有了人类,就产生了传播。

传播是对于人的社会性的确定。

张国良的定义:所谓传播,即人类传授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传播就是信息的传送和接受,一方发出信息,另一方接受信息,这一过程就是传播。

三、传播的种类
四、传播的模式
早期影响最大的,Harold Lasswell5W模式
传者——讯息——媒介——受者——效果特点:优—简明扼要缺—忽略社会环境、反馈
1949Claude Shannon Warren Weaver线性模式增加“噪音”(干扰因素)、分解媒介
50年代循环式的模式加入“反馈”
五、传播模式与跨文化交际
编码、译码是两个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即使相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都可能出问题)
Lyle模式把传播放在社会环境中考察
总:我们观察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不能孤立地看,而是要考虑到传者和受者的周围的群体以及整个的社会环境。

第五章语言交际
一、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同时有受到
文化的巨大影响。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文化才得以产生和传承。

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文化,也不存在没有文化的语言。

广义的文化包括语言,同时文化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语言,使语言为了适应文化发展变化的需要而变得更加精确和缜密。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

E.g.①亲属称谓是语言反映文化的一个突出例证。

汉族不仅注重长幼顺序,而且对于是父系、母系或婚系亦十分重视。

古人有强烈的传宗接代的观念,按血缘远近区别亲疏,家族里又有内外嫡庶之别。

——后来亲属称谓的简化,意味着家族关系在社会生活中不占那么重要的地位。

在我国个别地区的亲属称谓中,只有男性称谓,没有女性称谓,可能是古代父系社会的残余影响。

纳西族——母系社会。

②中国人的辩证思维方法与崇尚对称和谐的文化心理也大量反映在汉语词语中。

山高水长,水深火热。

由于汉民族对于对称的偏爱,同此词汇出现了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的趋势。

总:以上仅仅是从亲属称谓的使用和词的构成方面观察文化对于语言使用的影响。

实际上,文化对于语言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诸如人名、地名、商号名的选择,口彩及语讳,成语及谚语等。

专门研究语言与文化关联的一门学科是文化语言学。

文化不仅影响词汇的发展与使用,与语法、讲话规则、篇章结构、文体风格等许多方面,文化都施予很大的影响。

二、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人们普遍认为——文化影响语言,语言反映文化。

萨丕尔和沃尔夫认为——语言不仅反映文化的形态,而且语言结构部分地或全部地决定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

由于未经验证,所以称为假说。

1)语言主要是反映而不是创造价值观念方面的社会文化准则。

2)世界上的语言拥有许多结构上的共同成分,其数量超过人们目前所认识到的。

3)语言与社会行为是平等的成分,不能确定何者为主。

三、词义与文化
1.就语言要素与文化的关系而言,语音与文化的关系最不密切,语法次之,而关系最密切反映最直接的是词汇。

2.有的学者将词汇分为一般词汇与文化词汇,文化词汇是指特定文化范畴的词汇,它是民族文化在语言词汇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

其与其他一般词汇的界定:一是文化词汇本身载有明确的民族文化信息,并且隐含着深层的民族文化的涵义。

二是文化词汇与民族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又各种关系,有的是该文化的直接反映;如“龙、风、华表”,有的则是间接反映,如红、黄、白、黑、松、竹等;有的和各种文化存在着渊源关系,如来自宗教的词语。

但是这样分类,容易让人认为文化词汇不是一般词汇。

3.对于词汇意义通常作“指示意义”及“隐含意义”的区分。

Politician
4.70年代前苏联的一些学者将俄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认为在对外国人教授俄语时对于词的民族文化内容应给予特别的注意,他们称这种意义为文化伴随意义或简称为词的伴随意义。

5.英国学者Geoffrey Leech在《语义学》,词义可以分为七种主要类型,即概念意义(又称作认知意义,是最基本的意义),内涵意义(附加在概念意义上,因人而异,最不稳定的,旧的可能消失,新的可能产生),风格意义,感情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主题意义。

四、语用规则与文化
只掌握语言结构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掌握语音、语法、词汇的基础上熟悉和掌握语用规则(讲话规则)才能正确地交流思想,否则难免会造成各种误会,甚至使交际发生障碍,无法进行下去。

与语言规则相比,语用规则的掌握要困难得多。

五、交际风格与文化
在人们连贯地表达思想时,不仅词汇反映文化背景,表达方法、说理方式、思维模式无不表现特定文化的某些特点,在这里笼统地归纳为交际风格。

1.人们认为合理的通常是自己所习惯的,与自己的习惯性违背的东西往往被认为是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

实际上,逻辑并不是存在于所有文化中的固定不变的东西,逻辑概念本身有着很深的文化烙印。

2.Karl Pribram将世界上的思维模式、说理方法归纳为四类:一类借助于某些普遍接受的概念说理;第二类强调归纳和验证,而对抽象概念抱怀疑态度;第三类属直感式说理方法,强调整体与局部的协调,常引证权威;最后一类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说理方法,基于事物本身包括对立面这一基本事实。

E.g.美国人的思维模式比作“桥式”,直接明白地传达给对方。

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比作“垫脚石式”,采取迂回、隐含的方法。

美国&日本
1)日本人对于讲话的态度与美国人不同,美国人强调敢于讲话,出现沉默局面马上填补,认为沉默是紧张、尴尬、羞怯或怀有敌意。

2)美国人常常帮助对方把一句话讲完。

3)美国人喜欢开门见山、直来直往,把转弯子讲话看做是思路不清或缺乏诚意,日本人直截了当可能被认为是对对方的感情缺乏考虑。

4)对于美国人来说,讲话几乎是唯一的交际手段。

而日本人表情、姿态、服饰都可表意传情。

美国&韩国
美国学生倾向于在文章的前一部分提出主题思想,而韩国学生倾向于再文章的结尾提出主题。

美国&中国
美国人(演绎法)认为先把自己的观点鲜明地摆出来具有说服力,而中国人(归纳法)认为先与听众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把材料一点一点地讲出来,最后画龙点睛才具有说服力。

中国人重视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愿意与他人形成对抗。

由此可见,交际风格与深层文化密切相关。

.学者们通常都把“归纳法”(个别→一般)说成是东方的交际模式,把“演绎法”(一般→个别)说成是西方的交际模式。

但Scollon认为其实无论在东方或西方都存在这两种模式。

真正的分歧在于对礼貌的不同看法,演绎法适用于讲话人认为提出的看法是理
所当然,或认为自己有权提出这一看法,所需要的只是作一些说明。

归纳法适用于另一种情况,即讲话人认为它提出的看法有可能遭到对方的反对,因此先摆出各种情况,后提出看法。

(东方人出于礼貌的考虑,不愿意自己认定有权提出某种看法或把某一看法强加于对方,因此习惯于用归纳法,用中宗材料、事实铺垫)
汉语国际教育考研复试面试经验技巧
易研教育认为,考研面试是对综合素质的考察。

这些综合素质包括:继续深造专业的专业素养(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辨别综合事物所表现出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研思维能力等。

面试的形式决定它能够弥补笔试的不足,深入考察学生的许多必不可少的软素质,就普遍情况来说,一般各大高校的导师都不会选择高分低能的考生。

备战考研复试,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一)面试的形式
面试的考官一般是7位本专业的导师组成,学生一般按照抽签的方式,分好组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先后进入教室接受面试。

像北京大学在复试面试前都会提前在教室门上贴上一张计划表,相同专业的考生会在同一组里面接受面试。

一般以半结构面试为多,就气氛而言,多数属于半压力面试或无压力面试。

这就要求广大考生在面试中落落大方,表现自然,没有必要刻意表现正式或者流露过多的紧张情绪.
(二)面试的内容
1.在面试之前最好准备一段干练的中英文自我介绍。

中文的自我介绍一般在面试开头,这是给面试组导师的第一印象,非常关键。

那内容上,自我介绍要主要包括你的基本信息、本科期间的学习经历与取得的成果、你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等,其中本科期间发表过的论文、做过的研究和参加过的课题项目需要重点介绍,对于所获得荣誉,如果是学术荣誉可以重点介绍下。

但是入党、优秀党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的荣誉和称号要简单、简介,不宜过分渲染,这些不是和科研能力直接相关的能力,过度渲染,一是时间分配上可能不够,第二也不能在导师那里添加印象分。

英文自我介绍可以用自己之前求职的英文简介,建议由英语写作能力较好的人帮忙修改,纠正语法错误,同时给介绍润色。

要注意口语化,不可以过分书面,否则会留下生硬的背诵的感觉。

中英文自我介绍就是在限定的时间内
最大限度的。

用适当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既不可过分谦虚,对自己优势不加突出渲染,也不可给导师留下不够谦虚的印象,要注意把握平衡。

2.专业课问答环节是主体和关键。

老师在面试过程中有可能提出的问题有:为什么报考本专业,读研后在相关领域的短期、长期规划是什么等,本科期间你是否发表过的论文?做过什么课题研究和参加过的科研项目,甚至你感兴趣的方向是什么?该方向你看过的学术专著有哪些?看过后的心得体会是什么?等等。

所以,在知道自己初试成绩过线的时候,就在这方面准备一下,未雨绸缪。

虽然导师众多,也不必产生紧张的心理,平常心态从容回答想表达的内容就好。

接受提问后不必匆忙回答,最好稍加思考,揣摩一下老师提问这个问题的用意,在脑中迅速按照逻辑关系组织答案,稳重前行。

因为一个简简单单的提问,不仅仅是在考察你的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在考察你在遇见问题的时候,分析问题就、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间展现的积淀和思维谈吐,这就决定了你在导师门下的去留,希望备考的考生予以重视。

(三)仪表、仪容
复试面试要求每位考生着装上也要做下考究,男生应该尽量穿西服或者比较正式的服装,注意服装、鞋子、头发的干净整洁;女生打扮得体,适当的化淡妆,不宜化浓妆,可以穿的比较正式,千万不
要穿紧身衣或者短裙。

这里关键是提醒大家要注意穿着,不能太过于随便。

(四)面试礼节
1、动作得体面试开始后,不能过分紧张,正襟危坐,也不能左顾右盼,漫不经心,要落落大方,轻松自然。

同时,手势不宜过多,需要时适度配合表达。

2、礼貌当先礼多人不怪。

进门的时候一定要敲门,然后很有礼貌的表示对老师的尊重,鞠躬比较好,或者对着各位老师说声老师好!手机关闭或者调成震动状态。

面试结束后,一定要站起身,向老师笑着说声老师辛苦了,再见!摆好因自己起身而弄歪的椅子。

3、谈吐清晰对于提问,应认真思考后回答,思路清晰,注意语速不要过快,适当的语速会让别人感到舒服,自己也会消除紧张的感觉。

4、态度诚恳在专业问题上,老师一般不会提出非常难的问题,如果真的遇到自己实在不会的问题,那就如实的和老师说,自己以后再学。

企图蒙混过关不可取,在导师眼里开诚布公的态度更重要,知识可以上研后慢慢学,态度的转变却并非易事。

5、目光肯定与导师保持目光接触是表示对导师的尊重。

技巧是,目光肯定的盯住导师的鼻梁处,不能只盯着一个老师,要在几个导师见自然转换目光。

忌目光犹疑,躲避闪烁,这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同时注意观察导师的表情做到察言观色,尽快掌握导师感兴趣的在哪些方面,再根据事先的准备做着重表达。

易研教育提醒广大考生:在与导师的意见不一致时,不要据理力争,生死大权皆掌握在导师手上,即使你不同意他的看法,也不能直接给予反驳。

同时在展现自己优势和谦虚态度之间,在保持正式感与防止过分紧张之间,把握好平衡,展现出自己的较好的科研、思维能力、学习生活态度等综合素质。

此资料由易研教育权威团队独家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