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集中度问题的思考
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的一些分析
![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的一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7470f89e31433239689311.png)
中国汽车产业市场集中度的一些研究摘要:中国虽然已经是汽车产销大国,但是虽大却不强。
目前,中国汽车行业面临的问题颇多,其中市场集中度偏低的问题比较突出,而且研究表明,中国汽车行业市场集中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严重影响了其自主创新能力。
采用行业集中度指标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提高中国汽车行业市场集中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汽车产业;市场集中度;自主创新。
一、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是从1956年开始的。
1955~1957年的三年间只有一汽;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出现了大量的自主品牌企业。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央政府开始鼓励民族汽车厂商和国外接触,中国的汽车业缓缓对外开启大门,利用外资发展中国的汽车工业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1984年1月,中国汽车的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北京吉普诞生。
国家在缜密研究了中国未来轿车工业的发展道路之后,确定了“三大三小两微”的总体格局,轿车工业开始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汽车行业实现了突破。
1992年,中国汽车的总产量以完美的成绩突破了百万辆大关。
从2002年开始,中国汽车行业进入飞速发展的高峰时期,中国汽车业三大集团掀起了与国内外产业资本的兼并合作的浪潮。
在2009的上半年,中国汽车的市场销售量,已经超过以往,一跃而上,超越美国与其他国家成为世界第一。
我们可以看出,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影响力也与日俱增。
同时调查显示,中国汽车产业与国外相比较,总体规模是很大的,但是,单一企业的规模却相对很小,所以排在前面的几家厂商的市场占有率就比较低,表现在市场集中度比较低[1]。
同时中国的零部件行业,百强企业的市场份额仅占整个行业的50%,远低于美国、日本的汽车行业市场集中度。
可以看出,尽管中国汽车产业在发展中形成的多、小、散、乱等现象有所改观,中美两国汽车行业的集中度差异仍然非常巨大。
二、汽车产业市场集中度的测度贝恩(J.Bain)在1959年系统地论述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提出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三个基本范畴: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
汽车行业的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分析
![汽车行业的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c5047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62.png)
汽车行业的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分析汽车行业一直是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它对于经济增长、就业机会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了解汽车行业的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对于决策者、投资者和研究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汽车行业的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行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汽车行业的市场份额分析汽车行业的市场份额是指企业或品牌在整个汽车市场中的占比。
根据汽车类型(乘用车、商用车)、市场细分(豪华车、紧凑型车等)以及地理区域(中国、美国、欧洲等),市场份额可以有不同的计算方式。
首先,我们来看整体市场份额的分析。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汽车销量约为8000万辆,其中中国市场占据30%左右的份额,美国市场占20%左右,欧洲市场占15%左右。
这三个市场可以说是全球汽车行业的核心,它们对整体市场份额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我们可以看到在乘用车市场中,豪华车和紧凑型车是市场份额最大的细分市场。
以中国乘用车市场为例,根据统计数据,豪华车市场份额约为30%,紧凑型车市场份额约为25%。
这意味着豪华车和紧凑型车品牌在中国市场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是竞争最为激烈的细分市场。
最后,地理区域的市场份额也是分析的重要指标。
以电动车市场为例,中国市场在全球电动车销量中占据了近50%的份额,成为全球电动车市场的领导者。
这一数据显示,中国在电动车技术和市场推广方面具有重要的竞争优势。
二、汽车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分析市场集中度是指市场上的主要竞争者数量和其所占份额的程度。
它反映了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和市场的竞争格局。
在汽车行业,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
以全球市场为例,少数几家跨国汽车制造商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如大众、丰田和通用等汽车巨头。
这些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全球化销售网络,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在某些地区或细分市场上,市场集中度可能相对较低。
以中国市场为例,中国汽车市场涌现出了大量的本土品牌,如吉利、长城等。
汽车产业集中度
![汽车产业集中度](https://img.taocdn.com/s3/m/c4ba047a01f69e31433294cc.png)
三、低进入和高退出璧垒
汽车工业长期低产量的生产,生产要素供应相对 充足,资源性壁垒低;汽车大企业未实现规模经 济,其成本优势不明显,对潜在进入者威胁小; 我国汽车产业规模小,技术水平普边较低,故进 入者的资金和技术壁垒低;我国大多数消费者汽 车产品知之甚少,故该产业的产品差别壁垒不明 显;政策性进入壁垒低高昂的沉淀成本和资产专 用性导致退出壁垒极高。
中国汽车年产量和销售量
• 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数字双双超过1360万 辆,贡献这一数字的是国内多达168家的整 车生产企业。而在美国市场,完成1300多 万辆的产销数字实际上只需要通用汽车、 福特汽车等5家企业。若据此计算,中国汽 车行业集中度仅为美国市场的2.9%。
• 问:何种原因导致我国汽车工业的市场集中度不高呢 ?
针对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低的建议
要鼓励发展大型企业集团,把企业规模做大,提高市 场占有率和市场集中度。政府应集中力量发展国 家重点扶持的几家大型企业集团,同时要使有限的 资源向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集中,使它们的规模有 所提高。 完善市场机制,要消除地区割据,降低汽车产业的 退出壁垒,使得汽车业企业能够达到充分竞争。
影响我国未来汽车市场集中度的主要因素
规模经济
当汽车由0.1万辆增至40万辆时,单车生产成本下降56.25% 劳动生产率:由于我国生产设备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要落 后,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
政府政策:由于多数地方政府把汽车产业当做当 地的支柱产业,因此在政策上导致汽车企业的分 散。 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自主研发而不是一味 的效仿国外的技术,对我国未来自主汽车的开发 与生产有很大的影响
中国汽车企业规模:相关行业报告提出车行业市场集 中度不及美国3%截止2009年,中国共有168家整车生产 厂商,其中被纳入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口径的车 企有79家。而在这79家企业当中,产能达到1万辆以上 级别的却只有57家。
汽车行业-中国汽车行业集中度研究 精品
![汽车行业-中国汽车行业集中度研究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ba0cc63450e2524de4187e05.png)
中国汽车行业集中度研究摘要:我国已是汽车第一产销大国,但大而不强,自主汽车品牌始终不能摆脱低端制造的标签。
通过研究表明,我国汽车行业市场集中度低,与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大,是影响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
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是提高行业集中度的有效途径,但在推动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市场活动为导向,更多考虑企业间的优势互补与结合。
关键词:汽车;行业集中度;并购加入wto十年来,中国汽车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方面,“尚不健壮”的中国汽车工业并没有如先前业界担心的为外资品牌所湮没,反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日趋成熟”,我国汽车销量已从2000年的208万辆上升到20XX年的1806万辆,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4.1%,并在20XX年一举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市场,自主品牌销量也占据了乘用车市场的“半壁江山”;另一方面,《汽车工业“十五”规划》中所期望的行业战略性大重组,形成2至3家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也没有实现,反而是奇瑞、吉利等一批自主品牌企业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自主品牌的“代言人”。
我国虽然已是汽车第一大国,但大而不强,自主品牌始终不能摆脱低水平条件下的扩张窘境,当行情高涨时,能够获得较快的发展;但市场一有波动,自主车企品牌力较弱的缺点就更加明显。
20XX年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再次明确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进行兼并重组,鼓励“四大”和“四小”分别在全国范围内和区域范围内兼并重组。
可见,推动企业间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已经成为做强中国汽车产业的共识。
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从市场集中度角度研究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并对集中度不高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1 市场集中度的计算贝恩(j.bain)在1959年系统论述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提出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三个基本范畴: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
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形成了一个既能深入分析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体系的“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简称scp 分析框架。
我国汽车行业集中度探析
![我国汽车行业集中度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dd9f3eee06eff9aef80720.png)
、
我 国汽车产 业 集 中度现 状
汽 车 产 业 规 模 效 益 显 著 、 后 向产 业 关 联 度 强 , 头 垄 断 的 前 寡 形成 是 其 成 熟 的标 志 。发 达 国家 的历 史 经 验 表 明, 汽车 产 业 的发 展要 走 集 中导 向 的道 路 。 以 下 两 图是 我 国 的 汽车 产 业 集 中 度 现 状 。 由 以上 两 图 可 知 , 管 是 哪 种 统 计 口径 , 国 的汽 车 产 业 都 不 我 在 日趋 走 向 集 中 , 是 我 国汽 车 行业 日益 走 向壮 大 成 熟 的 明 显体 这 现 。 可 是 , 照 第 二 种 统 计 口径 , 国 的 汽 车产 业 未 免 太 过 分 散 ; 按 我 即使 按 照 第 一 种统 计 口 径 , 国 的 汽 车产 业 仍 有 进 一 步 集 中 发展 我 的 必 要 。 因 此 , 可 否 认 的 是 , 遍 观 点认 为 , 国 的 汽 车 产 业太 不 普 我 过 分 散 , 要 提 高 集 中度 。 需
注 : 0 4年 至 2 0 20 0 8年 数 据 来 源 于 汽 车 工业 协 会 网站 。 1 图 2 图 和
趋 势 不 同是 由 于统 计 口径 不 一 致 , 于 作 者 能 力 有 限 。 法 找 到 9 由 无 2年 以来 口径 一 致 的数 据 , 将 已获 得 数 据按 照 不 同 口径 分 为 两 类 分 别 作 故
பைடு நூலகம்
整 得 体 , 简 意 赅 , 理 清 晰 , 为 新 时代 的秘 书 最 好 能 精 通 一 门 言 条 作 外语 , 来适 应 学 校 的发 展 需 求 。() 息 的收 集 和 处理 能 力 。 效 2信 高 行政秘书 负责 信息的收集 、 整理 、 传递工作 , 能对信息进行加工 、 完 善 和 延 伸 , 速 、 确 的 传 递 到管 理 层 和 各 院 系 。 ( ) 理 执 行 迅 准 3管 能 力 。秘 书 工 作 其 实 就 是 一 种管 理 工 作 , 学 校 中 的事 物 进 行有 对 计 划 有 条 理 的 统 筹 管 理 , 决 果 断 的 执 行 , 于 管 理 活 动 中 的 突 坚 对 发 事 件 要 迅 速 采 取 合 理 有 效 的应 对 措 施 , 于承 担 责 任 。 敢
中国汽车工业集中度分析
![中国汽车工业集中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a06e3fbba0d4a7302763af0.png)
中国汽车工业的集中度一.背景分析1、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中国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
随着收入的增长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为汽车市场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二三线城市购车需求也在不断上升,代步工具快速发展。
汽车产业在支撑各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2、行业背景:①国外:国际主要的汽车企业经过不断的兼并重组,形成了六大跨国集团:(通用,菲亚特戴克,福特,丰田,大众,雷诺),和三家独立的汽车公司(本田,宝马,PSA),比较稳定的“6+3”格局。
②国内:2009年国务院通过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的支持汽车企业集团“四大(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和四小(北汽,广汽,奇瑞,中国重汽)”的兼并重组。
中国汽车业正面临一场变革,充满了机遇,外界认为中国汽车生产企业将在21世纪全球汽车行业中占据领导地位。
二:存在问题①市场集中度基本上呈上升趋势,但与发达汽车工业国家相比,我国汽车市场格局相对分散。
②品牌众多,汽车市场集中度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三:主要问题①地方保护主义- 高退出壁垒由于中央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还不完善,我国各地方政府为了扩大税收,发展本地经济,地方政府就会选择最有利可图的产业发展,汽车产业具有投入产出比高、关联度高、波及效果强、就业容量大等特点,一直成为各地方政府首先发展的重点。
其结果是小规模汽车厂无论经营业绩如何,无论规模如何都会长期存在下去,因为地方政府会采以行政壁垒保护,支持本地区落后的汽车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形成了高退出壁垒。
②高关税 - 国外企业高进入壁垒。
我国长期对汽车进口实行高关税,在这种高关税壁垒的保护下,中国汽车工业长期处于近乎封闭的市场中;同时,国家对汽车价格实行控制,使得国内汽车生产企业能以高价格冲淡高成本的压力,企业几乎都能够在市场上保持长时期的生存,造成市场集中度低。
③市场容量增大 - 市场集中度下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结构转变,汽车市场需求量大幅度提高,汽车生产企业的扩张速率无法跟上市场容量的增长率,从而导致市场集中度的降低。
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及原因探析
![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及原因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fc343ea45177232e60a22b.png)
龙源期刊网
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及原因探析
作者:王骏牟俊宇郭晟豪
来源:《中国经贸·下半月》2012年第05期
本文认为,造成我国汽车产业呈现上述市场集中度状况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汽车产业的高集中度是由汽车产业自身的特性决定的。
汽车产业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产业的规模经济性要求较为严格,对新进入企业来说,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而对于刚刚进入汽车行业的企业来说,较高的平均成本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最终影响企业的利润。
而对于在市场已经站稳脚跟的在位企业,具有良好的规模经济性,平均成本低,生产和销售量大,市场份额增长明显,因此市场集中度变大。
2.汽车产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以资产为纽带、以产品为核心的企业间的强强联合、兼并重组、资产多元改造,突破了原有集团、地方、部门的界限,企业集团化的步伐加快,这也是汽车产业市场集中度变大的重要原因。
3.汽车产业内大企业竞争加剧,但竞争的结果是大企业逐渐得到了壮大,小企业逐渐衰弱,整体市场占有率得到了提升,从而使得市场集中度变大。
最后,随着我国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优胜劣汰机制和生产集中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但是国家通过一系列措施对汽车产业实施高度保护,对汽车价格长期控制,实际上能够使得差别较大的企业都能够在市场上保持较长时期的生存。
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和地区市场分割封锁的存在,市场不规范现象较多,从而导致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没有达到一个更高更好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峰:我国产业集中度分析[A].中国经济现代化战略——第三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2005(8).。
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现状及原因
![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现状及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493d5ae89b89680203d825b6.png)
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现状及原因一.产业集中度概念产业集中度也叫市场集中度,是指市场上的某种行业内少数企业的生产量、销售量、资产总额等方面对某一行业的支配程度,它一般是用这几家企业的某一指标(大多数情况下用销售额指标)占该行业总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在计量产业集中度的各指标中,集中率(concentration ratio)是一个简便且使用广泛的常用指标。
它是指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如销售额、增加值、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占整个市场或产业的份额。
其计算公式如下所示:∑∑∑其中,CR m为集中率,X i为一个市场或一个行业中第i个企业的有关数值,S i为第i个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n为全部企业数,m为所考察的最大企业家数(m≤n)。
二.中国汽车行业2010~2013年产业集中度状况及国外汽车产业现状汽车工业具有高度的产业关联性,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能源结构、消费结构、工业结构、运输结构和外贸结构等多个关键环节,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国家税收、扩大就业、刺激消费等方面对国民经济产生了巨大拉动作用。
1953年7月“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正式起步。
从1953年到2014年,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了60多年,期间汽车工业的发展有起有落。
概括来讲,中国汽车工业先后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缓慢发展时期(1953年- 1978年)、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下的稳步发展时期(1978年- 20世纪末)和21世纪后的快速发展期。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汽车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在世界汽车市场上的排名上升到第4位,再到2009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产销量分别是1379.10 万辆和1364.48 万辆。
此后四年,中国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201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是2211.68 万辆和2198.41 万辆,汽车产销连续5年世界第一。
虽然我国的汽车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产业内也存在着严重问题,其中阻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最大桎梏就是其产业组织结构问题。
市场竞争充分我国汽车行业集中度较高分析 (一)
![市场竞争充分我国汽车行业集中度较高分析 (一)](https://img.taocdn.com/s3/m/919c2b2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4f.png)
市场竞争充分我国汽车行业集中度较高分析(一)市场竞争充分,是指在市场上的产品或服务供应方和需求方之间的关系,没有垄断者或者寡头垄断。
我国汽车行业集中度高,指市场上供应汽车产品或服务的主要生产或销售商较少,有一定程度的行业寡头垄断现象。
本文将分析我国汽车行业集中度高的原因以及影响。
一、我国汽车行业集中度高的原因1. 资本与技术优势我国汽车行业集中度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当今汽车制造企业需要巨额资本和先进技术。
拥有足够资本和关键技术的大型汽车制造商在市场上具有优势,他们可以利用大规模生产来降低成本而使得价格更具竞争力。
2. 政府监管政府监管也是我国汽车行业集中度高的原因之一,政府对汽车制造、销售等行业与歧视性的金融贷款等有利政策。
大型汽车企业可以更容易地满足政府出台的一系列规范,包括环保、安全等标准。
此外,政府的税收、补贴和排放法规措施也有利于大型企业发展。
3. 市场规模我国汽车市场庞大,拥有足够的规模,给予了汽车大企业更多竞争优势。
大型汽车企业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进而降低汽车生产成本,使得价格更具竞争力,更容易占领市场份额。
二、我国汽车行业集中度高的影响1. 消费者选择权减少集中度高的市场,总体上具有更少的品牌和不同类型的汽车,这意味着消费者在购买汽车产品时选择的空间有限,难以满足特定需求,同时因为市场份额集中,大型汽车企业更容易乘机提高价格。
2. 市场份额的不稳定性秉承市场上僵死竞争的特性,百分之百占据市场份额,但市场的形势时刻在变化,而在这样的市场中,企业市场份额不稳定。
3. 产业链比配集中度高的市场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上下游产业链,在汽车行业上下游之间,集中度不能太高,否则将决定市场份额,生产和市场稳定性也很容易受到影响。
4. 制约技术创新在集中度高的市场中,大型汽车企业在其中具有竞争优势,这使得小型企业和创新型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支持和资金,从而限制了技术创新的发展。
综上,我国汽车行业集中度高对消费者和整个汽车市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我国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1d2ec369ec3d5bbfc0a74c2.png)
目录摘要 (1)ABSTRACT (1)引言 (2)1 基本概念与理论借鉴 (2)1.1信息化 (2)1。
2 KD组装 (2)2 我国汽车行业概况 (3)3 我国汽车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 (4)3.1 自主品牌边缘化 (4)3。
2 核心技术空白 (4)3.3 盲目投资产能过剩 (5)3。
4 KD件组装成风 (5)3.5 物流水平低下 (5)3.6劳动生产率低下 (5)3。
7工业基础薄弱 (6)4 汽车产业的发展对策 (6)4.1 国家:宏观上进行调控 (6)结论 (14)参考文献 (14)致谢 (15)我国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文章通过对我国汽车产业目前状况的分析,阐述了我国汽车产业存在的自主品牌边缘化,核心技术空白,产能过剩等问题,以及市场上出现的竞相降价使汽车生产厂商过早出现微利,从而必将出现品牌的竞争和整合趋势,加之外国成熟品牌的冲击,对我国汽车民族品牌构成极大的威胁的现状. 本文针对汽车行业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运用信息化策略,品牌策略提出国家的宏观调控,企业发展核心技术,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以及打造自主品牌等措施,以确保我过汽车产业能健康,稳定,高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一大支柱。
关键词:汽车业;存在问题;解决方案Our country automobile industry existence question andsolutionmeasureAbstract: Based on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expounded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 y in the marginalization of our own brands, core technology gap,production overcapacity problems and the market prices of competing vehicle manufacturers premature arisen。
中国汽车产业规模及市场集中度的思考
![中国汽车产业规模及市场集中度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933f78902d276a200292e0d.png)
中国汽车产业规模及市场集中度的思考边杨杜志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本文在2012年《汽车工业研究》杂志第10期发表摘要:产业规模及集中度是考察一个产业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
汽车产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提高产业集中度一直是产业政策关注的重点。
本文以实测数据描述我国汽车产业集群效应,并横向纵向对比我国产业集中度变化,给出我国汽车产业结构定位,并提出完善我国汽车产业结构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规模、集团化、集中度产业规模及集中度一直是产业政策关注的重点。
中国汽车产业起步较晚,汽车企业一直在小规模层次上发展,汽车产业集中度一直较低。
这已经成为现今掣肘汽车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
本文通过横向纵向实测数据对比,给出我国汽车产业结构定位,并提出改善我国汽车产业结构现状的相关政策建议。
1 产业规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就开始重视汽车产业发展规模问题,针对汽车产业暴露出的厂商多、产量少、缺重少轻、轿车产品空白等问题进行了理性的规范治理和解决。
1985年5月,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体改委、机械工业部联合发出了《关于汽车工业发展规划和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同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把汽车制造业作为支柱产业进行培育,提出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和联合发展的原则;1988年,由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严格控制轿车生产点的通知》坚持走集约化、集团化战略之路,初步规划形成了中国轿车工业的布局1。
20世纪90年代起,汽车产业在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合资化愈演愈烈,产业资金需求膨胀。
伴随经济高速发展,各地政府投资于汽车产业热情高涨,形成了过于分散、数量多、技术水平低的企业布局,区域间车企分工协作能力差,重复工程多。
基于汽车产业暴露出的组织结构问题,国务院1994年7月颁布实施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旨在运用外资实行大批量生产,促成国内企业的合并与集团化,形成二至三个大集团,着重解决“散、乱、低、慢”等问题。
浅谈我国汽车产业的市场集中度
![浅谈我国汽车产业的市场集中度](https://img.taocdn.com/s3/m/651acbeea216147916112825.png)
浅谈我国汽车产业的市场集中度作者:邓泉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10期邓泉1,2(1.安徽财经大学国贸学院;2.蚌埠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安徽蚌埠 233030)摘要:我国从2009年已跃居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汽车产业已名副其实的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但仍存在很多的问题,为了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促进我国汽车制造业由低到高级别的升级,必须通过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才能实现.论文从市场集中度的角度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市场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关键词:汽车产业;市场集中度;兼并重组中图分类号:F407.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4)05-0029-03汽车产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汽车业的产业延伸度广,产业辐射作用大,其发展的速度高低和发展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当然也会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我国已连续五年蝉联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但是我国离汽车生产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汽车业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特别是汽车产业市场集中度偏低,造成了规模效益不显著,下面就从市场集中度视角来分析我国的汽车产业.1 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的判定标准,不同的国家都有不同的方法,经常使用三个指数分别是CR3,CR4和CR8.CR3 是行业最大的企业前三名的市场份额和;CR4、CR8以此类推.本文用市场结构分类法,分析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市场集中度.2 我国汽车大企业集团的市场集中度分析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市场集中度有了较大的提高,组织结构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去年,我国汽车企业销量排名前十名分别是:上海汽车集团、东风汽车集团、长春一汽集团、长安汽车、北京汽车集团、广州汽车集团、华晨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和江淮汽车集团,占全部市场份额的88.3%.2013年我国汽车生产量为2211.68万辆,销售量为2198.41万辆,与2012年相比分别增长14.76%和13.87%;生产和销售的增长速度分别上涨近10.2和9.6个百分点.表3-2是2011年各大汽车集团的产销量,从中可以看出经过09和10年的爆发式增长,11年的产销量增幅不大,逐渐回归理性.表2是2011年产量前10名企业市场集中度.其中销量最大的四家汽车厂商的市场集中度之和为63.05%,CR8也即是前八家的市场集中度为81.5%.“寡占III”是2011年我国汽车产业相符合的市场结构.然而,在欧美日韩等国家的汽车市场,如美国市场CR3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就达到了90%,日本市场上世纪末的CR4和CR8就已经分别达到77%和100%,韩国的CR3也达到了90%.可见与汽车制造工业先进的国家相比,我国汽车市场集中度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怎样才能提高汽车市场集中度,鼓励大型汽车生产厂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兼并重组,特别是上海汽车集团、东风汽车集团、北京汽车、长安汽车等特大型汽车生产厂商更应该首当其冲;支持比亚迪、吉利汽车、江淮汽车、奇瑞汽车等自主品牌汽车生产厂商实施战略性区域重组,做大做强民族品牌;零部件厂商也要紧跟整车生产厂商的调整作出改变,与其相配套且尽可能的开发出自己的产品,摆脱过度依赖国外厂商的不利局面,提高市场占有率,改变集中度偏低的现状.这些举措的实施可以提高我国汽车大企业集团的国际竞争力,优化我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提高我国汽车市场集中度.3 轿车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分析乘用车仍然是我国汽车产销的主要组成部分,2013其占据了整个汽车市场销售份额的近七成,决定了我国汽车市场的格局还是以轿车为主.2013年的乘用车生产量为1808.52万辆销售量为1792.89万辆,与去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6.5个百分点和15.7个百分点.2013年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占有率比2012年下降1.6个百分点,已连续两年呈现下降趋势,占整个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0.3%,一共售出722.20万辆,比上年增长11.4%,占有率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外国汽车品牌中,各国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特别是德国品牌增速明显,市场份额达到了18.8%一举超过日系成为市场占有率第一、美系、韩系和法系品牌乘用车则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2.4%、8.8%和3.1%,市场份额与上年比较,日系由于中日两国双边关系的不断恶化导致国内消费者的抵制,使其在我国的销售受到了很大影响,市场份额不仅没有增加还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从上表可以看出,2010年和2011年的轿车集中度变化不大,还处在寡占Ⅴ型的市场结构,基本上属于完全竞争.但2012年轿车市场集中度有较明显的下降,这背后折射出了我国轿车市场这两年发展速度极快的特点.大厂商的绝对产量连年增加但市场占有率却出现了下滑,可以判定,2012年的轿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各大厂商都清楚得轿车者得天下因此纷纷加大投入找准市场切入点不断推出新车型,获得了很好的销售业绩,对行业里的大厂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致使它们的市场占有率明显下滑,其后果是市场结构更接近于竞争性的格局.从轿车细分市场来看,微型车市场一改前几年的局面,奇瑞汽车在经过连续的强劲增长后12年和13年的产销都经历了下滑这在自主品牌里也是唯一的,在比亚迪F0、长安奔奔、通用五菱系列的强力冲击下,奇瑞在微型车市场的一家独大局面面临着巨大挑战;而家庭经济型、商务型和奢侈型轿车由于市场品牌众多,不同厂商竞争异常激烈,其中,上海大众的朗逸品牌已连续三年占据了家庭A级轿车销量的首位,成为市场中的一大亮点.反映出国内消费者对大众品牌的良好口碑.另外,由于中日两国双边关系的恶化,日系轿车在我国市场的销售遭遇了寒冬,也推动了其他品牌的销量.高档车市场也呈现出多品牌互相竞争的局面,特别是国内市场对多功能运动型轿车及SUV的偏好成爆发式的增长,是高端汽车市场的一大新特点.4 零部件市场集中度偏低,呈典型的竞争型结构特征我国零部件企业只能为指定的汽车生产厂商进行配套生产,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受到整车厂商的牵制,因而企业自身的生产自由度比较僵化,利润水平不高,规模效益低下,进而影响到企业的产品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则更弱.我国零部件行业的结构是多个零部件企业围绕在整车生产厂商周围、以整车企业为核心多层环状结构.2008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达到10331家,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市场集中度根据主营业务收入计算生产规模最大的前四名企业也就是CR4为15.1%,CR8则为20.9%,都不到整个市场的30%.造成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这种竞争型结构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我国零部件企业严重依赖整车企业.这种依附关系严重制约了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当整车市场拥有较高利润时,尚能掩盖零部件产业的市场结构缺陷,零部件企业的利润水平就取决于与之配套的整车生产厂商,当整车厂商获得高利润时,零部件企业利润就增加,反之则下降,且成本压力就会被整车企业转嫁给零部件企业,使企业面临严峻的竞争压力,也不利于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另一方面,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技术落后、自主研发能力弱这些硬伤也直接导致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不能深度嵌入全球汽车产业链,使我国汽车零部件业在全球范围内竞争力不强.虽然我国汽车产业市场集中度近两年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但是据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不小差距,市场集中度低往往伴随着企业规模不经济更不利于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进行产业重组做大做强本土企业,尽可能的提高我国汽车产业市场集中度.参考文献:〔1〕王婷婷.基于产业集中度视角的我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王婷婷[D].中囯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3.〔2〕李婧.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研究[D].中囯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2.〔3〕何元元.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囯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4〕何聪蕾.中国汽车产业现存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囯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2.。
产业组织理论论文——汽车行业集中度
![产业组织理论论文——汽车行业集中度](https://img.taocdn.com/s3/m/5fda097c27284b73f24250f1.png)
中国汽车产业产业集中度分析从全球视野看,一个国家汽车产业发展的水平往往代表了这个国家制造业的总体水平。
可以说,汽车产业在支撑各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的发展也将关系到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未来的整体发展。
产业集中度是衡量某一市场(或行业)内厂商之间市场份额分布的一项指标,它指某一特定市场(或行业)中少数几家最大厂商所占份额的总和,CR3就表示特定市场最大的三家厂商所占的市场份额总和。
从产业集中的概念上看,追求高产业集中度规模经济的结果必然使企业规模向大型化、集团化方向倾斜,产业集中度、市场结构向寡头垄断格局演变。
因此,产业组织理论把市场集中度作为考察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
中国汽车产业市场集中度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汽车产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及综合实力,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高低。
一、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的现状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据历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从1993年到2001年我国汽车生产企业的生产集中度(CR3)分别为37.3%、34.3%、40.3%、40.9%、41.7%、41.8%、43.9%、44.8%、48.1%;可以看出从1993年到2001年集中度不断加强,上升达10.8%。
但与世界汽车强国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例如在1997年中国的汽车产业的CR3为41.7%,而同期美国为98.9%,韩国是97.1%,日本为63.1%。
相比之下我国的集中度处于低水平。
目前,中国的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有130多家,数量之多名列世界前茅。
2007年前十大汽车企业的销量占到总量的83.44%。
其余的120多家整车企业,总销量不到120万辆,绝大多数汽车整车企业年销量不到万辆,最少的只有几十辆。
中国的国产汽车品牌已经超过了80个,而在汽车业最发达的美国市场,只有47个本土汽车品牌。
乘用车制造商美国只有15家,而中国已经达到了50多家。
虽然从市场集中度角度看,中国汽车产业属于寡占III型,是中度集中寡占型市场结构,但是通过上面中美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汽车产业市场结构存在的问题,即小企业数目多,且不具有规模经济性,中国汽车产业总体来看还是集中度不高。
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分析及建议
![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分析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177a7c1fbb68a98271fefa9e.png)
到1 9 7 9 时, 汽车行业集 中度逐 渐下降 , 此 时汽车市场属 于寡 占 Ⅲ型 。 在对外 开放和经济体制 改革下的稳步发展 时期 , 利用外 现代工业 的发展离不开汽车产业 作为其重要支柱 。实际 上, 汽车产业对 国民经济 的贡献率极高 , 这种贡献率 主要 体现 在其对能源 、 工业 、 运输、 消 费和一国外贸 的促进 和调节方面 , 某种程度上 , 汽车产业与这些领域发展 的高度关联性使得汽车
车工业已经走过 了6 0 多个年头 , 期 间发展 曲折多变 , 跌宕起伏 。 兼并 。 在这一时期 , 规模优势竞争是汽车行业发展 的主要特征 , 但 值得庆贺 的是 , 自2 0 0 9 年 开始 , 我 国汽车产销量首次跃 居世 其市场集 中度在之后相当一段时间里都是在稳步提高 , 处于寡 界第一。 此后5 年产销量也保持着持续增长态势 , 2 0 1 4 年中国汽 车产销分别 为2 3 7 2 万辆 和2 3 4 9 万辆 , 连续六 年排名全球第一 。 汽车行业 的进步有 目共睹 , 中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崛起 令许 多发达 国家惊 叹。 然而 , 惊叹之余 , 需要冷静反思 我国汽车产业 发 展的弊病 。 产业组织结构问题就是阻碍其健康 发展 的最 大桎 梏。 从数据上来看 , 2 0 1 4 年, 前6 家汽车企业共销售汽车 1 8 5 9 . 3 3
产业集 中度提 供了启示 , 即合理设计 国家政策 。 目前 国家汽车
汽 车产业集 中度 同 比增长仅为 1 . 7 %,这就形成 一个典型 的汽 行业集 中度低 的应 对策略 中, 从 目前来看 , 兼并合作 是 中国汽
车行业 发展 的中 国式悖论 。 从宏观角度看 , 我国汽车产业数量 车行业 已经呈现出的主要 策略和趋势 。
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分析
![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ed1a29e2bd960590c67700.png)
编者:朱强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的产销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探究实质,针对市场集中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方法分析,并引用实际数据分析,对照贝恩划分的市场类型,认为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还不是很高,且得出了几点原因,并就这几点原因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中度市场类型汽车产业规模经济正文:一、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规模概况:进入20世纪我国汽车业的产销量增长飞快,产业规模扩张迅速,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内汽车业增加100万辆所耗费的时间大大缩短,从上世纪50年代的40年缩减为2003年的一年时间;二是中国汽车年产量的世界排名显著提升,从第11位上升至第4位并一直保持至今;三是国内汽车产业的布局渐趋合理,集中水平日益提高,目前己形成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简称一汽)、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简称上汽)和东风汽车公司(简称东风)3大汽车集团为首,数家重点汽车企业为主体的“3+X”格局(X指广州本田、重庆长安、南京非亚特、浙江吉利、安徽奇瑞等)。
近20年来,中国汽车产销量的年均增长率都保持在15%以上,远高于同期世界汽车工业年均1.5%的增长率。
加入WTO几年来,汽车产量有了很大提高,2006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720万辆,分别达到727.97万辆和721.6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32%和25.13%,并创造了767.93亿元的行业整体利润,比2005年的525.87亿元增长了38.4%(数据来源: 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
这些都足以说明我国的汽车工业进入了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
虽然汽车的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汽车业的市场集中度还是不高, 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
二、产业集中度的计算方法:本文主要通过汽车产业集中度的计算方法来分析我国产业集中度及其应影响因素,产业集中度的计算方法有很多,国内外学术界衡量市场集中状况的指标可分为绝对集中度指标和相对集中度指标。
前者是考察最大几家企业所占某一行业市场份额的大小即集中率指标,后者是考察某一行业企业规模的分布状况,如洛仑兹曲线、基尼系数、郝芬达尔(HHI)指数。
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分析及发展优化路径
![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分析及发展优化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d1b9d210bed5b9f3f90f1cb6.png)
经济和竞争 的效率优 势会促使 产业 渐进式 重
孑 L 垂 颖 王 今 门 峰
组 ,部分 企业 的规模 会越来越 大 ,如果没 有
产业 政策 的限制 ,市 场会 从 离散状 态趋 向相 对集 中的状态 ,导致 的直接结 果就是 产业集
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分析 及发展优化路径
引言
庆为代表的西南汽车产业集群 。
汽车产 业是我 国的支柱产业 ,对 经济 艮起着 至关 重要的作用 ,其产业延伸度广 , 业辐射 范围大 ,既涉及 到上游 的钢铁 ,石
.
东北 汽车产业 集群 是典型 的人才导 向型 集聚 ,众 多 以车辆为优 势专业 的高校集 中于 此 。同时 ,三 大汽车集 团之一 的一汽集 团就 位于 吉林 长春 ,2 0 1 3 年 东北汽 车产业集 群工
一 ’ ●
r en d
D 1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9 — 8 4 7 X . 2 0 1 5 . 0 2 . 0 0 3
特别 是市场集 中度偏低 成为 了阻碍我 国汽 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 因素 。
国 发 中 国 展 六 现 大 状 汽 车 产 业 群
步调整 和产业结 构的优化 升级 有深远影
关键 词
。
因此 ,世 界各 国都非常重 视汽 车产业 的
艮。我 国汽 车产业 在 国家政 策大 力扶持 和 喃引导下 取得 了举世瞩 目的成就 ,2 0 1 3 年 国汽车产 销量分 别为2 2 1 1 . 6 8 万辆 和2 1 9 8 . 4 1 辆,同 比增 长 1 4 . 7 6 %和 1 3 . 8 7 %,增 幅较 上 堤高 了1 0 . 2 个 和9 . 6 个百分 点 ,进 一步奠 定 汽车产业 在 中 国支柱产 业 的地 位 。但是 , 车产业在发展过 程中也存 在着一定的问题 ,
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现状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a13b08bed5b9f3f90f1cc6.png)
史高位的同时 , 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却有所下降。
一
∑s
i l =
、
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的计算
产业集 中度 的高低不仅反映了行业的市场结
构 和市 场实 力状 况 , 而且 对市 场行 为 、 营绩 效 和 经
其中:i 8 是第 i 个企业所 占市场份额, n是这 个行业中企业 总数 。在 已知该行业企业的产值 、 产量 、 销售额、 销售量 、 职工人数、 资产总额等的情 况下 , 其计算公式为:
汽车产业集 中度的建议 。
关键 词 : 汽车产 业; 产业集 中; 业集群 产
中图分类 号 :4 F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篇号 :0 824 (0 1 0 -0 1 5 10 -4 1 2 1 )30 2 - 0
汽车产业是集群特征 明显的产业 , 市场集 中
程度对于汽车产业发展 的效率具有显著 的影响。
低集 中寡 占型 (O ≤ C 8 <7 % )竞 争 型 又 4% R 0 ; 细 分为低 集 中竞 争 型 (0 ≤ C 8<4 % ) 分 2% R 0 和 散竞 争型 ( R < 2 % ) C8 0 。但是 , 行业 集 中度 的缺 点是 它没 有指 出这个 行业 相关 市场 中正 在运 营和
后, 由于各 省陆续 开始 发展 汽车工业 , 而使 过 于 从 分散 的布 局更 加深 化 , 别是 近 年 来 汽 车产 业 集 特 中度 有所 下降 。 ( ) 二 赫芬 达 尔一 赫希 曼指数 ( H 指数 ) H I
竞争 的企业 总数 。例如 , 具有 同样高达 7 % 的 5
鞍
山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 sa r l nvri o ra Anh nNoma i sy o U e 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