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4)《中国教育哲学思想》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84)《中国教育哲学思想》网上作
业题及答案
1:第一次作业
2:第二次作业
3:第三次作业
4:第四次作业
5:第五次作业
1:[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1. 宋明理学
2. 性善说
3. 性恶说
4. 仁义
二简答题
1 .简述中国教育哲学思想的三次大变化
2. 简述中国古代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
3. 简述我国优秀的道德教育传统和经验
4.简述我国古代学校道德教育
三论述题
1. 论述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持的态度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
1. 分析哲学
是现代西方最流行的哲学流派,包括逻辑实证主义和语义哲学两个分支。

分析哲学反对讲述哲学思想体系和讨论世界观、伦理学及人生价值观等哲学问题,主张哲学就是对概念、命题等进行逻辑的、语义的分析,以期达到“清思”的目的。

2. 逻辑实证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属于新实证论或逻辑经验论,认为一切科学命题都是而且仅仅是对事实有所断定而且是可被证实的经验命题;而关于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以及伦理、价值等争论,都是无意义的命题,是形而上学的。

哲学的任务不是去探讨这些抽象的、无意义的命题,而是去对概念、语义作分析,以求得科学的回答,以及对哲学和教育等命题做出科学的逻辑分析。

3. 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为生产劳动服务,教育为社会生活服务,这就是教育的两大社会功能,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社会的基本矛盾在教育中的反映。

教育成为新生一代的生存和成长、社会生活的继承和延续所不可缺少的手段。

4. 教育的相对的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的独立性主要是指教育与政治和经济的关系而言。

在旧的社会制度未被推翻之前,代表新的政治和经济要求的新的教育思想可能出现,,它对新社会的产生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革命的教育思想为革命作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相反的,在旧的社会制度被推翻之后,代表旧政治和旧经济的旧教育思想,由于意识落后于存在的缘故,还可能残存一个时期,成为新社会和新教育建立的障碍。

但是新的教育思想,只有在新的政治、经济建立之后,才可能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旧的教育思想,在旧社会被推翻之后,也不可能长期存在,因而它们的独立性都是相对的。

二简答题
1.简述改造主义的基本原则
改造主义的基本原则是: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实现一个确实经过周密考察的社会改革方案;
教育工作必须毫不迟延地进行这项工作;
新的社会秩序必须是“真正民主”的;
教师必须用民主的方法进行说服教育,使他的学生相信改造主义观点的正确性和迫切性;
教育的目的和方法必须按照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重新制定;
儿童、学校和教育本身主要是由社会的和文化的力量决定。

2. 简述要素主义的基本原则
要素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是:①学习必然包括刻苦和专心;②教育过程中主动权在教师而不在学生;③教育的核心是吸收规定的教材;④学校应该保留传统的心智训练的方法。

现就上述原则简要阐述如下:学习,就其性质而言,包括艰苦的工作和专心致志。

要素主义坚持纪律的重要件。

它不是强调儿童的目前兴趣,而是促使儿童致力于实现更长远的目标。

教育过程中,主动权应在于教师而不在于学生。

教育的核心是吸收规定的教材,要素主义强调:民族经验或社会遗产比个人经验更重要。

学校应该保持传统的心智训练的方法。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教授整个生活的知识,而不是集中于解决学生在其发展的某一阶段感兴趣的问题。

3. 简述永恒主义的基本原则
永恒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是:①因为人性是不变的,所以教育的本质也是不变的;②因为人的显著特点是有理性,教育就应集中发展他的理性能力;③教育应该培养的唯一的一种适应力是适应普遍而不变的真理;④教育不是生活的复本,而是生活的准备;⑤应该教给儿童―定的基础科目,这些基础科目将使他们知道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永久性;⑥这种永久性在永恒主义者所称的“杰作”中进行了精辟的研究。

4.“存在先于本质”的哲学信条对教育实践行为的影响
(1)在教育目的上(结合内容阐述)
(2)在师生关系上(结合内容阐述)
(3)对于知识的看法(结合内容阐述)
(4)在道德教育方面(结合内容阐述)
(5)在教学方法上(结合内容阐述)
1. 要素主义教育哲学思想对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启示(个人在回答中需要展开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要素主义是当代在美国影响较大的教育流派,这一派的代表人物很多,在哲学观点上也不尽相同。

但他们在教育上的共同观点,却有相通之处。

他们都认为在人类的文化遗产里有所谓的“文化要素”。

这些文化要素应当成为课程的主要内容。

在教材编写上,要素主义强调以学科为中心,并严格按照逻辑来编写教材;要素主义者从先验的观点出发,非常重视天才教育;在师生关系上,把教师当作教学中的中心人物。

反观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现实,我们会发现新课程改革中的诸多作法与要素主义教育哲学思想是相悖的。

我们应当以要素主义教育哲学思想来抵削现代新课程改革中所表现出来的浪漫化情结。

1:[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1. 中庸
2 《乐记》
3. 经院哲学
4. 唯实论
二简答题
1.简述教学论中的基本范畴
2. 简述儒道互补及美学及美育的新境界
3. 简述中国古代美学与美育思想的主要范畴
4. 阐述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持的科学态度
三论述题
1. 萨特的哲学观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名词解释
1. 中庸
对中庸的解释,概言之,不外是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从伦理道德而论,一是从思想方法而论。

中庸,在儒家思想中被视为道德之至,其含义也是多种多样。

具体言之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庸。

中,中正、中和、不偏不倚之义。

庸,有常道、定理、合用等解释。

第二,中和。

这也是中庸思想的重要内涵,在这里,中形于内,和发于外,一切事物都各就其位,各安其所。

把中和用于思维方法和道德修养上,就要求做到“和而不同”,达到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的境界。

第三,中道。

“中”道指的是道理而言。

中指事物恰到好处的道理,这里的中立绝对不是模棱两可,而是包含着积极的和自强的斗争精神在内。

2. 《乐记》
《乐记》是中国较早期的音乐理论著作,也是儒家美学思想和美育思想的代表之作。

在《乐记》中,对于音乐的本质、美感、音乐的社会作用,以及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中的对象与主体的关系等都有所涉及。

3. 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是欧洲中世纪的主要哲学思想,它产生于天主教的经院,故称。

经院哲学主张理性服从信仰,目的在于论证基督教教条的权威,以维护教会和封建主的统治。

也称为烦琐哲学。

经院哲学的代表人物是托马斯・阿奎那。

在理智和信仰的关系上,他主张信仰高于理智,哲学是“神学的婢女”。

他把天主说成是万物的“第一推动力”,把世界描绘成为由下而上的递相依属的等级结构。

他的哲学和神学体系叫做托马斯主义。

19世纪末由教皇利奥十三世正式定为罗马教廷的官方哲学。

他著有《反异教大全》和《神学大全》。

4. 唯实论
也称实在论,是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的一个派别。

它认为“共相”(即一般)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客观“实在”。

“共相”是个别事物的本质,个别事物是由它派生出来的个别情形、偶然现象,因而并不真实存在。

唯实论把“共相”看作是独立存在于事物之外的精神实体,是第一性的东西,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为基督教条的无上权威提供理论根据。

其代表人物有安瑟伦、香浦、托马斯・阿奎那。

二简答题
1.简述教学论中的基本范畴
(一)教与学(结合内容阐述)
(二)学与思(结合内容阐述)
(三)知与行(结合内容阐述)
(四)博与约(结合内容阐述)
(五)故与新(结合内容阐述)
2. 简述儒道互补及美学及美育的新境界
第一,对天人关系及人生境界的新理解
由于儒道互补,在天道观与人生观上有了新的理解。

在人生观上,在强调积极入世精神的同时,再参以超脱出世的情怀,为人生最高的境界;在天人关系方面,由于儒道互补,把儒家的怀人济世同道家所主张的超功利超道德、超社会的思想结合了起来,这样,天人关系被赋予了新的内容。

第二,体现了美、善、真的和谐统一
在美学与美育中,如何把真、善、美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是人们一直关注的课题。

儒家强调以美储善,老庄则追求以美启真。

两者之间的互补,即可调解社会与人生、个体与群体、真与善的和谐统一。

陶渊明的为人及诗文可谓三方面统一的典范。

第三,创作方法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
这是儒道结合的另一成果,儒家关于美的社会作用与道家关于个人超脱的有机结合,就形成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艺的特点。

这种特点表现在书法、绘画等诸多方面。

3. 简述中国古代美学与美育思想的主要范畴
(1)文与质(结合内容阐述)
(2)形与神(结合内容阐述)
(3)刚与柔(结合内容阐述)
(4)动与静(结合内容阐述)
(5)虚与实(结合内容阐述)
4. 阐述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持的科学态度
(1)坚持历史观点(结合内容阐述)
(2)坚持科学分析态度(结合内容阐述)
(3)立足于现代化(结合内容阐述)
三论述题
1. 萨特的哲学观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个人在回答中需要展开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萨特的哲学思想表现如下:第一,“存在先于本质”。

这是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萨特的基本观点。

存在主义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

在萨特看来,过去的哲学主张本质先于存在,还没有真正抓住人的本质,只有存在先于本质,才是真正体现出对人的理解和尊重。

在存在主义者看来,现实的人都是原来的人和真正的人的“异化”。

实际上萨萨特所说的“存在”,就是人的“自我精神”、“自我意识”,是主观唯心主的、也是极端个人主义的。

存在主义者认为,“我在故我思”,才是认识了本体论。

它所说的“存在”是不可捉摸的,是非理性的东西。

第二、强调自由选择。

自由选择成为存在主义者很重要的行动原则,对于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认识到选择的重要性,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使野蛮人文明化,也会使人失去个性和自由,甚至会堕入奴隶状态。

第三、对于人生的看法在萨特看来,对人来说最为重要的是恢复人的“存在”,进行自由选择,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人的价值。

但是,现实的状况是人被扔到了一个异己的世界中去,在这个世界中早晚又必定要死去,因而人生总是伴随着孤独、烦闷和痛苦。

人的存在是有限的,人生的唯一终结就是死亡。

从另―方面说,正因为一个人看到了最后的归宿是死亡,所以就要珍惜自己短暂存在的生命的价值,去努力作为一个自由的人。

存在主义者所理解的自由的人,是一个绝对存在的人。

启示部分个人发挥,实质上,其影响可以辐射到从教育的价值追求到教育的实践操作等各个层面。

1:[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1. 唯名论
2. 人文主义
3. 存在主义
4. 新托马斯主义
二简答题
1. 人文主义教育的实践特征存在哪些层面的内容
2. 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哲学基础
3.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哲学思想
4.简述进步主义的基本原则
三论述题
1. 结合我国进行的新课程改革评价实用主义知识观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唯名论
唯名论是欧洲中世纪的一个哲学派别,与唯实论相对立。

它认为没有离开个别事物的“共相”,“共相”不是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仅仅是人们用来表示个别事物的名词或概念;认为个别事物是真实的存在,是第一性的,先于一切的东西,因而唯名论具有唯物主义的倾向。

唯名论有极端的唯名论和温和的唯名论,前者完全否认一般的意义,后者承认一般表示事物的相似性或共同性,还没有达到对一般的本质的理解。

其代表人物有洛色林、邓斯・司各脱、奥卡姆等。

2.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主导思想,它的基本内容是用人来对抗神,用人道来代替神道,宣扬人力的伟大,重视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

3. 新托马斯主义
是由于1879年教皇利奥十三世宣布托马斯・阿奎那的学说为天主教的官方哲学而得名。

它是当今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宗教哲学,与老托马斯主义的不同点,就是披上时代的新装,走在现代化和世俗化的路上,调和科学与宗教、知识与信仰的关系。

在哲学上,一方面利用某种哲学体系来补充和修正自己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又同某种科学思想相结合,宣讲“自然科学”,利用所谓进化论等思想来修正老托马斯主义的形而上学的观点,使新托马斯主义向现代化和世俗化的方向发展。

4. 存在主义
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它以研究人的哲学为标榜。

它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个人的生存问题,哲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人的“存在”,而不是“本质”,“存在先于本质”,是存在主义的主要命题,并认为通过客观的手段所得到的任何知识都是假设性的,真正的知识是通过人的直觉而得到的,真理不是人们的发现,而是个人选择的产物。

二简答题
1. 人文主义教育的实践特征存在哪些层面的内容?
人文主义教育从实践特征上讲存在着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人文学科教育,基本内容是传授人文知识;
第二层面是人文方法教育,基本内容是讲解人文方法;
第三层面是人文精神教育,基本内容是通过人文内容和科学内容培养人文态度,陶冶人文素养。

2. 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哲学基础。

(1)人性不变的哲学观;
(2)人的最高价值是理性;
(3)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3.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哲学思想
文艺复兴是14世纪―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它以复兴希腊和罗马文化为标志,提出了人道主义,即人文主义思想体系,以人道反对神道.以人权反对神权,以
人性解放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束缚。

第一,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主导思想,它的基本内容是用人来对抗神,用人道来代替神道,宣扬人力的伟大,重视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

其理论基础就是人性论,理性在当时被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这一基本思想,从文艺复兴升始,经过启蒙运动,一直是在向前发展着。

第二,崇尚自然
打破了上帝创造万物的思想,崇尚自然,从自然事物中寻求人的发展规律,在当时也具有很大进步意义。

在教育思想中,夸美纽斯提出自然适应性原则,企图以自然事物来说明人的发展规律。

卢梭更加祟尚自然发展。

4.简述进步主义的基本原则
1920年,进步主义教育协会公布了“七点原则声明”:
(1)学生有自然发展的自由;
(2)兴趣是全部活动的动机;
(3)教师是一个指导者而不是一个布置作业的监工;
(4)进行有关学生发展的科学研究;
(5)对于儿童身体的发展给予很大的注意;
(6)适应儿童生活的需要,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
(7)在教育运动中,进步学校是一个领导。

三论述题
1. 结合我国进行的新课程改革评价实用主义知识观(个人在回答中需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现实展开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第一,实用主义知识观的哲学基础。

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是杜威,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利用其经验论,调和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之间的矛盾。

他提出,经验是人的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所谓相互作用,一方面指适应环境,另一方面指对环境的作用。

实用主义所讲的实践,不是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社会实践,而是个人应付环境的活动,从实践得来的东西,还是以个人的实践为前提。

第二,实用主义知识观的内容。

杜威把个人的主观经验放到第一位,认为感觉以外的东西,就无法证明它的存在,这是完全错误的。

另外,在真理观上“有用即真理”的观点,也是唯心主义的。

杜威的教育哲学主张,从主观经验的思想出发,提出了“从做出学”的口号;在课程设置上,主张以活动作业为核心;
第三,评价,其关于知识的主张,从哲学的观点看都是片面的,其思想基础是错误的。

但是,他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在学校与社会的结合上,在发挥儿童的主动性方面,也提出了一些有益的东西,对传统教育的刻板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整个阐述过程应结合我国新课程的知识观基础予以展开,我们应当吸取进步主义教育改革的教训,不要片面地强调经验的价值。

1:[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1. 分析哲学
2. 逻辑实证主义
3. 教育的社会功能
4. 教育的相对的独立性
二简答题
1.简述改造主义的基本原则
2. 简述要素主义的基本原则
3. 简述永恒主义的基本原则
4."存在先于本质”的哲学信条对教育实践行为的影响
三论述题
1.要素主义教育哲学思想对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唯名论
唯名论是欧洲中世纪的一个哲学派别,与唯实论相对立。

它认为没有离开个别事物的“共相”,“共相”不是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仅仅是人们用来表示个别事物的名词或概念;认为个别事物是真实的存在,是第一性的,先于一切的东西,因而唯名论具有唯物主义的倾向。

唯名论有极端的唯名论和温和的唯名论,前者完全否认一般的意义,后者承认一般表示事物的相似性或共同性,还没有达到对一般的本质的理解。

其代表人物有洛色林、邓斯・司各脱、奥卡姆等。

2.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主导思想,它的基本内容是用人来对抗神,用人道来代替神道,宣扬人力的伟大,重视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

3. 新托马斯主义
是由于1879年教皇利奥十三世宣布托马斯・阿奎那的学说为天主教的官方哲学而得名。

它是当今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宗教哲学,与老托马斯主义的不同点,就是披上时代的新装,走在现代化和世俗化的路上,调和科学与宗教、知识与信仰的关系。

在哲学上,一方面利用某种哲学体系来补充和修正自己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又同某种科学思想相结合,宣讲“自然科学”,利用所谓进化论等思想来修正老托马斯主义的形而上学的观点,使新托马斯主义向现代化和世俗化的方向发展。

4. 存在主义
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它以研究人的哲学为标榜。

它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个人的生存问题,哲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人的“存在”,而不是“本质”,“存在先于本质”,是存在主义的主要命题,并认为通过客观的手段所得到的任何知识都是假设性的,真正的知识是通过人的直觉而得到的,真理不是人们的发现,而是个人选择的产物。

二简答题
1. 人文主义教育的实践特征存在哪些层面的内容?
人文主义教育从实践特征上讲存在着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人文学科教育,基本内容是传授人文知识;
第二层面是人文方法教育,基本内容是讲解人文方法;
第三层面是人文精神教育,基本内容是通过人文内容和科学内容培养人文态度,陶冶人文素养。

2. 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哲学基础。

(1)人性不变的哲学观;
(2)人的最高价值是理性;
(3)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3.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哲学思想
文艺复兴是14世纪―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它以复兴希腊和罗马文化为标志,提出了人道主义,即人文主义思想体系,以人道反对神道.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人性解放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束缚。

第一,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主导思想,它的基本内容是用人来对抗神,用人道来代替神道,宣扬人力的伟大,重视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

其理论基础就是人性论,理性在当时被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这一基本思想,从文艺复兴升始,经过启蒙运动,一直是在向前发展着。

第二,崇尚自然
打破了上帝创造万物的思想,崇尚自然,从自然事物中寻求人的发展规律,在当时也具有很大进步意义。

在教育思想中,夸美纽斯提出自然适应性原则,企图以自然事物来说明人的发展规律。

卢梭更加祟尚自然发展。

4.简述进步主义的基本原则
1920年,进步主义教育协会公布了“七点原则声明”:
(1)学生有自然发展的自由;
(2)兴趣是全部活动的动机;
(3)教师是一个指导者而不是一个布置作业的监工;
(4)进行有关学生发展的科学研究;
(5)对于儿童身体的发展给予很大的注意;
(6)适应儿童生活的需要,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
(7)在教育运动中,进步学校是一个领导。

三论述题
1. 结合我国进行的新课程改革评价实用主义知识观(个人在回答中需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现实展开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第一,实用主义知识观的哲学基础。

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是杜威,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利用其经验论,调和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之间的矛盾。

他提出,经验是人的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所谓相互作用,一方面指适应环境,另一方面指对环境的作用。

实用主义所讲的实践,不是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社会实践,而是个人应付环境的活动,从实践得来的东西,还是以个人的实践为前提。

第二,实用主义知识观的内容。

杜威把个人的主观经验放到第一位,认为感觉以外的东西,就无法证明它的存在,这是完全错误的。

另外,在真理观上“有用即真理”的观点,也是唯心主义的。

杜威的教育哲学主张,从主观经验的思想出发,提出了“从做出学”的口号;在课程设置上,主张以活动作业为核心;
第三,评价,其关于知识的主张,从哲学的观点看都是片面的,其思想基础是错误的。

但是,他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在学校与社会的结合上,在发挥儿童的主动性方面,也提出了一些有益的东西,对传统教育的刻板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整个阐述过程应结合我国新课程的知识观基础予以展开,我们应当吸取进步主义教育改革的教训,不要片面地强调经验的价值。

1:[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1. 知识
2. 进步主义教育的"新的三中心”
3. 实用主义道德哲学
4. 功利主义道德哲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