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论语》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诚信。 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 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 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同“又”,用于
立身,指能
整数和零数之间。
有所成就。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
迷惑,
疑惑。
上天的意旨。
顺从。
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
朗读课文,划分节奏。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 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 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 者而改之。
译文 几个人一起走路,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人在其中。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 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逝去的一
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布置作业
熟练背诵本文。
12 《论语》十二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二课时
回顾课文
1.背诵课文 2.回顾本文的大意。
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每一章论述的问题是 什么。
第一章: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三句讲修身做人。 第二章:阐述自省以提高自我修养的观点。 第三章:讲的是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一些做法。 第四章:讨论学习方法,说明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第五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第六章:讲个人修养,赞扬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5.1《论语》课件(共56张PPT)

5.1《论语》课件(共56张PPT)
克己复礼的细则。”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看,不合于礼的不听,
不合于礼的不说,不合于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
让我实践这些话吧。 颜渊:颜回,为人谦逊好学,素以德行著称, 七十二贤之首。十三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 事 之 ,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 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
子贡问曰:“有一 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
③归:称赞,赞许 ④由:依靠。 ⑤请:请允许我 ⑥目:条 目,细则 ⑦礼:名词作动词,合乎礼 ⑧敏:聪敏 ⑨事:
实践,从事
古今异义:一日
(古义:一旦。今义:一天)
【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 之礼,就是仁。一旦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赞你是仁人。
实行仁德依靠的是自己,难道要依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
君子,对于品格的重要性。
6-1.如何理解“文”与“质”的辩证关系?
【译文】孔子说:“智慧的人不会疑惑,仁 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颜渊问仁。子曰:“克 己复礼为仁。一 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 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 ,请事斯语 矣。”(《颜渊》)
①克己复礼: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②一日:一旦
②君子取义(第四章)
梳 ③君子文质彬彬,合 理 乎中庸(第六章)

要 思
4.修己与待人
①见贤思齐,善于借
想 鉴(第五章)
观 ②君子忠恕,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第十 一 章)
2.论“仁”
①仁是礼和乐的基础 (第二章)
②君子弘毅,仁为己 任(第七章)
③君子不惑不忧不惧 (第九章)

版人教版七上《论语》二章ppt课件

版人教版七上《论语》二章ppt课件

详细描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总结词:分析《论语》二章之间 的联系和区别
两章都体现了孔子的儒家思想, 但侧重点略有不同,前者强调教 育的重要性,后者则更注重道德 修养和人际关系。
两章在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上也 有所不同,第一章较为简洁明了 ,第二章则更为深入细致。
03
《论语》二章的现代意义
《论语》二章中的教育思想
重视教育
详细描述
课后作业应针对课堂所学内容,设计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 力。
总结词
难度适中、层次分明
详细描述
课后作业的难度应适中,既要考虑学生的整体水平,也 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设计有层次感的作业,让 每个学生都能在作业中得到提升。
总结词
注重实践、促进能力提升
详细描述
孔子认为仁是道德的核心,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主张以仁爱之心待人处事。
孔子强调“礼”的重要性,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秩序和 人际关系的基石,人们应该遵循礼的规范和仪式。
孔子提倡“义”,认为做事情应该符合道义和正义, 不应该只考虑个人的利益。
《论语》二章的关联与对比
《论语》第一章主要关注教育的 思想和原则,而第二章则更侧重 于道德观和价值观的阐述。
个人修养
孔子的道德观念对于提高现代 人的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品 德习惯具有积极意义。
教育改革
孔子的教育思想为现代教育的 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的人才。
04
课堂互动与讨论
课堂提问与回答
提问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 课文内容的理解。
回答
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培养他 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5.1 《《论语》十二章》课件(共27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5.1 《《论语》十二章》课件(共27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克:约束。 归:称赞,称许。 事:实践,从事。 一 日 : 一 旦 。 目:条目,细则。
孔子首先提出“克己复礼为仁”的主张,并提出实践仁德的细目: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成语:朝闻夕死。
据杨伯峻统计,“道”字在《论语》中出现过60次,作为名词时有四种意思: 1.笼统的术语,指道德(本立而道生)、学术(吾道一以贯之)或方法(不以其 道得之); 2.合理的行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3.道路、路途(中道而废); 4.技艺(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
“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是突破国家、民族与地区间的壁垒,而是首先表现 为一种精神价值的世界认同,是对艺术理想世界的诉求。
君子人格中内含着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的忠恕之道,“和而不同”“和为贵”的理念,以及开放包容、彼此依存、 互助互鉴的精神品质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为师矣” “因材施教”“温故知新”“三思而行”“不耻下问”……
作业: 1.梳理《论语十二章》所讲的君子人格的深刻内涵,思考它们在当今社会生
活中的现实意义,围绕“儒家的君子理想是否适用于当代公民的人格塑造”这一 话题,发表你的观点,字数不限。
2.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论语十二章》谈论 立身处世之道,或阐述持身以道、以礼、以仁、以恕、以义的道理,或辨析君子、 小人,或论述经典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价值。思考这些思想学说对自己砥节砺 行、修身养性的启发性,给自己列2-3条修身目标。
《<论语>十二章》(第1课时)
册 别:选择性必修上 学 科:高中语文(人教版)
主讲教师:
学 校:
【导入】孔子认为“君子”应具备哪些品格?请找出对应的章句。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课件 第10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60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课件 第10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60张PPT)
• 本章第一句讲学习方法:按时复习、巩固; 第二句讲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 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三句讲为人态度(个人修养)。
课文 评讲
第二章

•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身:
多次 替 出主意 转折,却、但是
每天 反省
自己
为(wèi)人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对语气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 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 •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 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 浮云。”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对语气
•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 志也。” •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
疏通课文,积累词语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文意疏通: 讨论重点词,进行文句口译, 标示出不清楚的地方。
共同解决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老师提示。
文言文词语翻译方法:
1、“单”变“双”: 学—— 学习 习—— 复习 温—— 温习
《论语》简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 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zhuàn)而成,以语录体和 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内容大多 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与 《孟子》《大学》《中庸》并称“四书”,(《诗 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五 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北宋宰相赵普 赞曰:“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ppt课件

《论语》ppt课件

社会责任
论语提倡社会责任意识,有助于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
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论语》ppt课件
• 《论语》简介 • 《论语》的核心思想 • 《论语》的名言警句 • 《论语》的现代意义
01
《论语》简介
《论语》的作者与成书背景
总结词
关于《论语》的作者,历史上存在不同的说法。一种 观点认为《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记录,另 一种观点则认为它是孔子的作品。成书背景方面,《 论语》主要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思想活 跃的背景。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论语》中重要的哲学思想 之一,主张在处理人际关系和事物时要 保持中正、平和的态度,避免过度或不
及。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理想的人生态 度和处事原则,通过保持中正、平和的 态度,可以避免偏颇和极端,达到和谐
与平衡的状态。
中庸之道还强调了适度原则,认为在追 求个人利益和社会进步时,要保持适度 和平衡,避免过度追求或过于保守的态
详细描述
关于《论语》的作者,历史上存在不同的说法。一种 观点认为《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记录,另 一种观点则认为它是孔子的作品。成书背景方面,《 论语》主要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思想活 跃的背景。这一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 动荡不安。同时,诸子百家兴起,各种思想流派涌现 ,为《论语》等经典著作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土壤。
该以平和的态度进行交流。
总结词
03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关于人际关系的名言
详细描述
这句话告诫人们要注重道义和仁慈,不要只看重利益和金钱。
总结词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详细描述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的心胸开阔和坦荡,而小人则常常心胸狭窄、 忧虑不安。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0《论语》十二章(共24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0《论语》十二章(共24张PPT)
译文:孔子说:“懂得学习的人比 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 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 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 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好(hào):喜 欢,爱好。 乐:以……
为乐趣。 饭:吃饭。 肱(ɡōnɡ):胳 膊。 于:对,对于。
有 :同“又”。古人在 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 常常加“有”字。 立 :站立,站得住,这 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
惑 :迷惑,疑惑。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
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
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 支配的事情。
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
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 耳顺:指能听得进不同意
三军:军队的通称。 古制,12 500人为 一军。 匹夫:普通的人, 男子汉。
笃(dǔ):忠实, 坚守。
切问:恳切地提问。
仁:仁德。
1.本文主要介绍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珍惜时间。 2.文章论述学习方法时强调什么?你从哪里看出 来的? 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如“学而不思则罔”“温 故而知新”。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2《论语》十二章 (共70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2《论语》十二章 (共70张PPT)
•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之一。据 说为儒家门徒所写,是记录孔子及其弟 子言行的书。为语录体。
•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四种儒家经典。 何谓五经?即《易》、《尚书》、 《诗》、《礼》、《春秋》也。
文学常识
• 《论语》是 儒家 的经典著作 之一,由孔子的 弟子及再传弟子 编写。以 语录体和 对话体 为 主,记录了 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共 20 篇。
读准字音
论(lún)语 愠(yùn ) 曾(zēng )子 逾(yú) 殆( dài ) 曲肱(gōng)
不亦说(yuè) 乎 三省(xǐng) 传(chuán )不习乎 罔(wǎng) 一箪(dān)食 笃(dǔ)志
整体感知
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注意读音
和节奏。
读准字音
读准— 读准节奏
粗懂词义
第二章
内容分析
• 本章:个人修养——自省、交友、学习
理解:我们应怎样做人?
•要有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做到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诚实守
信、童叟无欺,做到慎独。
第三章
疏通文义
通“又”顺承
顺承
• 子曰:“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独立做事情 顺承 迷惑
顺承 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
孔子
德配天地,道冠古今; 删述六经,垂宪万世。
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托马斯.阿奎那\哥白尼\夫 兰西斯.培根\牛顿\伏尔泰\ 康德\达尔文
《 论 语 》 十 二 章
作者链接 孔子(前551~前479),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人,被誉为“万世师表”、
“千古圣人”,世界十大 思想家之首。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34页)人教新课标版PPT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34页)人教新课标版PPT课件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学习目标
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并能翻译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
1.他被评为“世界文化名人”,并名列第一。
2,他和穆罕默德、耶稣、释迦牟尼被称为 “世界文化四圣”。
3.国际上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个文化节,成立 了其学说联合会。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 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子曰:“温故/ 而知新,可以/ 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子曰:“学而不思/ 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子曰:“由,诲汝/ 知之乎!知之/ 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 艺者七十二。
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语录体 散文)。共20篇,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 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 成 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 治 天下”。
返回
注意下列读音
1、论(lún)语 2、不亦说( yuè)乎 3、人不知而不愠(yùn) 4、三省(xǐng )吾身 5、传( chuán)不习乎 6、学而不思则罔( wăng) 7、思而不学则殆( dài ) 8、诲( huì)女( rǔ)知之乎 9、是识( Zhì)也 10、弘毅( yì) 1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diāo)也 12、其恕(shù)乎

人教版中小学语文《论语》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中小学语文《论语》PPT教学课件
作 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② 搜集《论语》中有关做人道理的简短的语录四条,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
附: 做一个好PPT的原则
01
明确目标与主题
1-确定PPT目的 2-紧扣主题内容 3-适应受众需求
02
结构与布局规划
1-清晰逻辑框架 2-突出重点信息 3-统一风格与配色方案
03
文字与图片运用
1-简洁明了文字表达 2-高质量图片素材选择 3-图文结合增强视觉效果
04
幻灯片设计技巧
1-简洁美观幻灯片样式 2-恰当使用图表和数据展示 3-注重版式和排版规范 4-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
05
演讲技巧与配合
1-自信流畅演讲风格 2-掌握好时间节奏和进度安排 3-与观众互动,提高参与度 4-准备好备用方案和应对措施
课文翻译
重点讲解
归纳成语、格言
任重道远
温故知新
死而后已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
见贤思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学习体验
本文小结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06
检查、修改及反馈收集
1-仔细检查每一页内容准确性 2-邀请他人审查并提供意见反馈 3-根据反馈进行必要调整优化4-不断完善,追求卓越品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水墨主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板
教学目标
新课导入
作者介绍
孔子
文言词汇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上册 课件 第10课《论语》十二章(共39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上册 课件 第10课《论语》十二章(共39张PPT)
• 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 为别人办事 与朋友交往 温习知识
• 曾子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忠(尽心力)信(诚实) 习(温习)
• 这句中所包含的成语:
三省吾身
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获取新的知识
↗ • 有所发现
↘ • 温习学过的知识 ↙

↙• 独立思考
• 将旧知识融会贯通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
表示承接关系 学而时习之
表示转折
学而不思则罔 人不知而不愠
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 Nhomakorabea不学则殆。
学习态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永远的孔子
世人尊称孔子为--------“圣人”、“先师”
人们把到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
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人书籍 中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 《论语》治天下”之说。
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有:通“又”。 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的。 惑:迷惑,疑惑。 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的解释是,能听得进不
同意见。 逾,越过,超过;矩,规矩,规范。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 十岁能够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不被物所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知道哪 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 时能听得进各种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 欲,而不会越出规矩。”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 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内 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 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 把它列为“四书”(《孟子》、《中庸》、 《大学》、《论语》)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 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 治天下”。本文十二章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 是做人之道。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0_《论语》十二章ppt优秀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0_《论语》十二章ppt优秀课件

2019/7/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译文】孔子说:“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 的人,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译文】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坚定志向 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从十二章语录中找出 关于学习的语言!
示例:我很喜欢“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因为孔子 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个体成熟的不同阶段及状态,“三十而 泛指人格的成熟。“五十知天命”是指到了五十岁,人对自 一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同,一方面明确了自己的有限性, 方面明确了自己的可能性。人到五十岁时能够认识并安宁于 存在的有限性,但并不悲观、焦虑,或做徒劳之无限追求。
10 《论语》十二章
《论语》十二章
学习目标
• 1.了解孔子与《论语》这本书;积累文 汇,能翻译十二章语录。
• 2.通过反复诵读,根据实际生活思考十 语录中有关学习和个人修养的哲理。
• 3.理解十二则语录中的智慧,牢记语录 精辟句子或词语。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 1.积累文言词汇,翻译十二章语录,找出有 学习方面的语录。 • 2.理解和体会孔子对于学习的看法和认识。
第二课时
• 1、反复朗读,归纳文中成语、警句并牢记。 • 2、感受理解孔子有关个人修养的思想内涵。
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语录背诵 关语录。
对自我、对人生认识的 对弟子评价的 在贫困中保持乐观的 面对富贵态度的 对于人生感悟的 对人生志向坚持的 弟子对“仁”的学习的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上册 课件 第10课 《论语》十二章(共66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上册 课件 第10课 《论语》十二章(共66张ppt)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一定要有志气、品格。在任何时候和情况下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心志,应该坚定信 念、矢志不渝。
总结
通假字
• 不亦说乎 • 说:同悦,喜悦、愉快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古今异义
• 不亦君子乎 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 可以为师矣 古:可以、凭借 今:可能、许可
10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对时光流逝的慨叹,实际上是劝人们要珍惜时光。
修身做人: 1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交友的乐趣。
2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古人治学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德才兼备”,每天自我反 省——是否尽心尽力做事;是否以真诚交友;是否认真复习 功课。
孔子还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 。他 认为做人应该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 诚、宽厚。
孔子重视因材施教。注重“学”、“思”结合,其理 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政治、经济、军事、 伦理、教育,几乎无所不包。
探究释疑
我们课文所选的十二章之间并不是 毫无关系,它们所阐述的侧重点虽有 不同,但彼此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 联系。下面就让大家当一当小编辑, 以小组为单位,给它们分分类吧。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的思想,认为真正有道德、有理想的君子,不会为物质 享受而奔波忙碌。并且认为不凭道义而获得的富贵,就像虚幻的浮云一样。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高度赞扬颜回安贫乐道、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2-10《论语》十二章(共52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2-10《论语》十二章(共52张PPT)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 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 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 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 上的浮云一样。”
二、作品简介
《论语》是孔子弟
子及其再传弟子关 于孔子及其弟子言 行的记录,共二十 篇,是一部儒家学 派的经典著作,是 研究孔子思想的主 要依据。
东汉时,《论
语》被列为 “七经”之一。 南宋时,朱熹 把它和《大 学》、《中 庸》、《孟子》 合为“四书”。
自主学习
论(lú n )语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 )乎?有朋自 远方来,不亦乐(lè )乎?人不知而不愠(yù n),不亦 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 n)不习乎 ?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yú )矩(jǔ )。”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wé i)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 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 (dà i)。” 6、子曰:“贤哉(zāi) ,回也!一箪(dān )食,一瓢 (piá o )饮,在陋港,人不堪(kān )其忧,回也不改其 乐。贤哉,回也!”
6、子曰:“贤哉(zāi) ,回也!一箪(dān ) 颜回,孔子的学生, 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 食,一瓢(piá o )饮,在陋港,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忍受
译文∶孔子说∶“多么贤德啊, 颜回!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 穷陋的小巷中,别人都受不了那 穷困的忧愁,颜回却自得其乐。 多么贤德啊,颜回!”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
习,三十岁就立足于社会,四十岁就 通达事理,不为外物而迷惑,五十岁 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 情,六十岁就能听得不同的意见,七 十岁就可以随心所欲,又不逾约规矩”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异义:(5)然后:这样/以后 文言虚词:(6)其然?岂其然:是这样啊?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合作探究
1.孔子是怎么看待富贵与贫穷的? 2、孔子在贫穷中乐的是什么? 3、结合选文总结孔子的义利观(富贵与
义的关系)?
合作探究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 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 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重义轻利,见利思义,但不完全排斥利。 韩非子: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完全否定义。
理想的义利观应该是义利统一的,孔子的观点 应该提倡;韩非子观点充满了功利主义色彩,否定 了道德和文化教育,容易使人们争名夺利,给社会 带来危害,不足取。
一池荷香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此之谓失其本心 ! ——孟子
该多少钱就收多少钱, 咱不能多要,谁挣钱也不 容易。
——“红薯大哥”
是我的钱,一块钱掉在地上我都会去捡。不是
我的,一千万块钱送到我家门口我都不会要。我赚
的钱每一毛钱都可以公开,就是说,不是不明白赚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1),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2),不以其道得之,不去 也。君子去仁,恶(3)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 (4)必于是,颠沛(5)必于是。”
判断句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恶:疑问代词,哪里,何。 造次:慌忙,仓促。 颠沛:受磨难,挫折。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识记并掌握相关的文言知识。 2、把握孔子对“义”与“利”的观点和态度。 3、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自学检测
1、【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
(2)浮云遥挂苍天,高不可及,喻富贵强求不得。
(3)浮云至轻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不可贪恋。
讨论:是生计重要还是道德重要?
1、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2、陶渊明: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 屡空,晏如也。
3、刘禹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 耳,无案牍之劳形。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来的钱。
——李嘉诚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从义而富且贵 于我若甘霖
【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
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 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 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 乎?”
“义然后取”——既肯定了“取”,又赞美了 人格的高尚。
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2) 。”
(1)通假字:而,通“如”,如果。 (2)从吾所好:顺从我喜欢的(道义)。
【译文】
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 即使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 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顺从我喜欢的 (道义)吧。”
【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1)曰:“信乎,夫子不言,
2、【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 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原文】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4、【原文】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 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 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 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中华厨神”邹云翔, 技术精湛,却被各大酒店拒 之门外,原因是他拒烹野味。
尽管处境艰难,事业 停滞,但他依然恪守职业道 德,不改初衷,淡然快乐, 让良心被高举!
【原文】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
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我们该怎么追求富贵呢?
孔子认为财富“可求”与“不可求”的关键是什么?
【原文】
子曰:“饭(1)疏食饮水,曲(2)肱而(3) 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4)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词类活用: (1)饭,名词作动词,吃。 (2)曲,形容词作动词,使弯曲。
文言虚词: (3)而,连词,表修饰关系。 (4)而,连词,表转折关系。
【原文】 子曰:“富而(1)可求也;虽执鞭之士,
不笑,不取乎? (2)”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3)也。 夫子时(4)然后(5)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 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 其然(6)乎?”
文言句式:(1)介宾结构后置 (2)主谓倒装
词类活用:(3)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过错 (4)时:名词作状语,在适当的时候
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试分析韩非子的“义利观” 与孔子“义利观”的不同之处?
1、 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 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 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 (《韩非子·备内》)
2、 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 怀衽,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 (《韩非子·六反》) 【注】①怀衽:怀抱。
孔子: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追求财富是人的天性。
孔子: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厌恶穷困也是人之天性。
【原文】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 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用诡诈之舌求财的,就是自己取死;所得 之财,乃是吹来吹去的浮云。
——《圣经》
(1)浮云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似“过眼云烟”。
课堂小结
贫寒虽然是问题,但贫寒而不能践履道义才 是真正的问题;富贵不是问题,以不正当手段牟 取富贵就是大问题。孔子不反对做官发财,但前 提必须符合道义;违背了道义的富贵对自己来说 毫无价值。君子“安贫乐道”,小人汲汲于富贵。
孔子以他“义薄云天”的价值观,在物质利益 面前,保持了超然、独立、高尚的人格,保持了 精神的旷达和完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