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赵群筠《春酒》课堂实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级教师赵群筠《春酒》课堂实录
师:请一位同学读这段文字
【投影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琦君】
生:(读上面这段文字)
师:读得好吗?
生:好。
师:我们一起读一下。
生:(生齐读)
师:读得太棒了。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琦君写的散文《春酒》。
【投影展现课题:春酒琦君(台湾)】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对琦君有了一点了解吗?那我给大家提个问题好吗?【投影展现问题:琦君家园何处?】她住在哪里?
生:浙江温州永嘉县一乡。
师:还有其他答案吗?好像答案不只一个。
生:后来去了台湾,又旅居美国。
师:这些都是她的家,还有吗?
生:她还与父母到过杭州。
师:她还与我们杭州人共同呼吸过同一片空气,感受过杭州的气息。
还有吗?似乎她去过的地方大家都答遍了。
可是我不会有一种答案,她的家在哪里?
生:中国。
师:中国,当然没错。
再想想,换一种思维想一下,想想我们刚才读过的这段话。
生:他的家园在心里。
师:你的回答很奇特,为什么这样说?
生:因为她说心中有一个根,这个根就是家园。
师:大家觉得他讲得好不好,我认为很好,所以我决定给他一个奖品。
奖什么呢?奖他上来给我们写一个大大的“家”字,好不好?
生:好。
师:就写这边,能写多大就写多大,看你有多大气。
生:学生写“家”字
师:蛮舒适的一个家,很清爽的。
其实琦君是一个无数次在笔墨之间寻觅着归乡之路的女子,同学们肯定有感觉了,那今天要给我们讲述家园有些什么人呢?【投影:琦君家园】家园中最主要的一个人物是谁?
生:母亲
师:【投影母亲像】感觉非常对,在琦君的作品里,母亲占了很大份量,因为她的几篇感人的文章写的几乎都是她母亲。
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女子让琦君如此魂牵梦萦呢?课文中有一句话点明了这一母亲为人处世的一个准则,大家能不能找出来?是哪句?
生:第8段最后一句“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师:真的很棒,你怎么想到是这句话的?
生:因为她这么说,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尺度在其中的。
师:啊,尺度!这句话我们一起读一下。
如果这句话我们要把握的话,应该抓住哪两个词来把握?
生:齐读这句话。
师:抓住哪两个词?
生:分寸、留神。
师:这里的分寸指的是什么?讲人物有分寸,说明她为人处世怎样?
生:做什么事都有一个尺度。
师:还有其他的理解吗?
生1:很仔细。
生2:做事严谨。
生3:做事不会太过,很得体。
师:刚才大家谈的都是很抽象的感觉,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具体的例子来讲讲这是非常有分寸的母亲或者说她对什么事都是很留神、很仔细的。
生:第2自然段“但是你呀,只能舔一指甲缝”。
师:你读得很好,能把整句话读一下吗?
生: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只能舔一指甲缝。
小孩子吃太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
”
师:你为什么觉得她有分寸的?
生:作为一个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的,如果流鼻血的话,母亲会心疼的。
师:为了让自己不心疼,不让孩子多吃苦,不能喝酒。
能不能这样说:“你只能吃一点点。
”这和“舔一指甲缝”有区别吗?
生:有区别。
“指甲缝”规定了一点点的范围。
师:范围规定得非常有分寸,如果只一点点,太难?
生:太难衡量了。
师:太难衡量了。
对小孩子来说不够形象。
这句话的前面好像还有一句,也可以看出母亲的一点品性。
你把整句话连起来读一下吧。
生:明目、补气、健脾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
师:这句话的语气与后面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
生:前面很得意的语气。
师:针对谁来讲的?
生:开一壶酒给大家喝,对大家说的。
师:那意思是说,跟其他人说你们少喝点,有这意思吗?补气、健脾、明目的哟。
生:意思是叫大家多喝点。
师:多喝点。
你看看,这样母亲是不是很聪明呀?什么叫得体?什么叫分寸?针对不同的对象得说不一样的话。
人太棒了,还有吗?
生:第4段第一句“我喝完酒回来,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酒”,说明母亲非常关心我,也体现了母亲对我管教得十分严。
师:母亲很严。
你认为严的一般表达是什么方式?如果母亲对你严,不让你喝酒,会用什么样的方式?
生:教训。
师:怎么教训,你妈妈会教训你吗?
生:会。
会说“不要喝那么多酒,小孩了喝一点点就够了”。
师:你的语气是有点严厉的啊,但这位母亲是怎么处理的呢?
生:是语重心长的语言。
师:有语重心长吗?她用什么来表达她对女儿的担心?女儿太喜欢喝春酒了。
生:她一个动作。
师:什么动作?
生:闻我的嘴巴。
师:想想看,一个母亲,凑近你的脸庞闻一闻嘴巴,是什么感觉?
生:亲密、亲近。
师:这是很好的感觉。
在这么好的感觉下小孩还会喝酒吗?这种表达方式真是太奇特了,对吗?她用很亲密的动作表达出这样的心里要求,小孩子肯定不会做得很过分,真是聪明的母亲。
还有吗?
生:第8段“但她还是一样一样地告诉别人”,别人问她要多少,她自己说是没份量,没定规的。
但还是一样一样地告诉别人。
师:为什么要这样做?不是说我也没有一定份量,她为什么这样讲?
生:她为人比较朴实,还是告诉他们自己放了多少。
师:她为什么这样做?读课文一定要设身处地,把自己放到那个语境之中,如果你这样问人家,你希望什么?
生:希望别人告诉我。
师:越详细越好。
她母亲体会到了,所以一样一样地告诉。
可是,我觉得很奇怪,她为什么说“大约”和“差不多”就行了,我也没什么份量?
生:应该是比较谦虚吧。
师:你太聪明了,太善解人意了。
是呀,她怎么能说“我很厉害的,我酿的春酒天下第一,我来告诉你”。
这样说,听的人舒服吗?
生:不舒服。
师:所以她说“没什么数”,然后一样一样地告诉人家。
这叫什么?这就叫分寸。
语气上有分寸,情感表达上有分寸。
不知她的表情有没有分寸?凡是母亲出现的几个场面都用了什么神态?
生1:“笑眯眯地”。
生2:“高兴地”。
生3:“得意地”。
师:当然偶尔要得意一下,因为大家都希望喝她的春洒。
这就是一种分寸。
但是文章中有两句话我读下来有点疑惑,大家看看是不是有道理?一句话是“母亲是从不上柜的”,还有一句是“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为什么这么好喝的酒不喝一点?在她家里这么热闹的酒席不去吃一点?是什么让她这么做的?
生:母亲总是勤劳地为别人服务,却从不考虑自己。
师:那不是活得太累?
生:她就是助人为乐。
师:这个字很高尚。
助人为乐的母亲,你们觉得这样是不是有点累?有其他的理解吗?
生:因为母亲要招待客人,自己不能喝醉了,是女主人。
师:她的身份是女主人。
她的家族是大的还是小的?
生:大的。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家里有一个大花瓶。
师:她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太太,这是她的身份,还有呢?“滴酒不沾唇”呢?她可以喝一点呀?
生:我觉得她滴酒不沾唇,是因为她不想自己孩子像她一样,如果喝很多很多酒的话。
师:可她让她女儿喝的呀?
生:只喝一点嘛。
师:那她也喝一点嘛。
生:说明她是个贤妻良母。
师:贤妻良母不准喝酒,记住了啊,女同学。
生:她想让别人到她家喝春酒喝得开心。
她把别人的开心当作自己的开心。
师:我觉得你总是把人想得很高尚,很棒。
你一生都会快乐的。
大家开心我也开心。
其实,我想给大家介绍一点琦君母亲的一些资料。
琦君母亲是大家闺秀,父亲是北洋时期浙一师师长,是一个军官,是军阀、地主的身份。
他们的婚事属亲上加亲一类。
就是通过先结婚后恋爱的那种。
刚结婚时,过了一段快乐的新婚生活,后来由于其父亲长年在外,娶了一位姨太太,从此以后,琦君母亲在家里的地位显得尴尬无奈。
一方面,她有被丈夫抛弃的委屈、痛苦;另一方面,在家乡做了一个好母亲,好太太。
她也要在乡民面前树立起其家族的名望、形象。
所以,这就让我们感觉到她做事情这么有分寸。
这是她的身份、她的地位、她的性格、她的善良、她的聪慧所决定的。
【投影:
琦君的妈妈绣两朵梅花,对琦君说:“这双拖鞋要寄去给你爸爸穿,还要再绣一双……”琦君抢着说她要。
妈妈瞪她一眼:“小孩子穿什么绣花拖鞋?”接着低声说:“是绣给你那如花似玉的二妈穿的。
”
琦君不平,问为什么。
“你不懂!”妈妈叹口气说,“我如果只绣一双,你爸爸一定会给你二妈穿的,自己反而不穿。
倒不如我索性绣两双,让他们成双成对吧!”
爱,原来可以如此豁达。
】
这是一份怎样的爱?我从你们的眼睛里分明看到了一份感动。
我们一起把最后这句话读一遍。
生:爱,原来可以如此豁达。
师:在这样一份爱的陪伴下,这样母亲会养出怎样的女儿来呢?文中家园里的女儿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投影琦君家园】
师:用两个字表达一下。
生1:活泼。
生2:开心。
生3:可爱。
生4:幸福。
生5:有分寸。
生6:开朗。
生7:调皮……
师:读琦君的文章,我们一定要琢磨她的文字。
她的文字清新素雅,普通中透出灵气,如行云流水一样。
特别是其细节描写让人确实过目不忘。
老师教给大家一种读书方法,叫注读课文。
【投影:注读课文脂砚斋评点《石头记》朱熹集注《诗经》毛泽东批注《二十四史》金圣叹评点《水浒传》
示例:
无材可去补苍天,【书之本旨。
】枉入红尘若许年。
【惭愧之言,呜咽如闻。
】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诗后便是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
其中家庭闺阁琐事,以及闲情诗词倒还全备,或【“或”字谦得好。
】可适趣解闷,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若用此套者,胸中必无好文字,手中断无新笔墨。
】却反失落
无考。
【据余说,却大有考证。
蒙侧批:妙在“无考”。
】】
通过这种方法来认识一下这位调皮的、可爱的、开心的、幸福的小姑娘。
注读课文这种方法并不是老师创造的,它是一种文体。
著名的有四部,(见投影)但这些是比较难的,大家长大以后可以了解一下,看一下。
我这里给大家一个示范。
【出示投影,你们怎么点评这句话呢?】
【示例:“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靠、点、舔”这些都是小孩子特有的动作,寥寥几笔,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立刻在纸上活动起来。
语言虽然质朴简练,但字里行间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大家是如此喜爱这小姑娘,在故乡,邻里之间是如此亲密随和、融洽温馨。
】
师:试着给课文描写“我”之精彩处作批注,加评点。
大家的任务是从文中挑选一句描写“我”的精彩之处作批注,写评点。
可以写一点,不必像老师一样面面俱到。
(学生注读)
师:选哪一句?有感情地读出来,再说出你的批注。
生:我选的是“其实……偷偷把杯子里,好几回……八宝酒了”,这段细节描写看了孩子特有的调皮,古怪精灵,一个“偷偷”给人一种小孩持有的调皮可爱之感。
师:不错,可以给5分,还有吗?
生:第3段,“我……走来走去……酒全洒在……上了”,我的动作,我不舍得喝这又香又甜的八宝酒,表现出了这个小女孩的天真浪漫,“我摔了一跤,却仍把杯子捏在手里”更可以看出对春酒的喜爱。
师:点评很仔细。
这个地方有同学补充吗?
生:通过“端着”“闻着”“走来走去”就是没喝,写出作者对母亲酿的八宝酒的喜爱。
不舍得喝。
“走来走去”是因为舍不得喝,妈妈那么小气,就给了我这么一点点,我拿着走来走去,“闻来闻去”,间接写出对母亲的爱。
师:很好。
我觉得你比刚才同学分析得还要深刻。
她已经够深刻了,你读出了文字所没有的味道。
书就要这样去读。
点评得太棒了。
“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哪”,这里有个副词“也”,有没有同学点评这个“也”字?没有的话,现在大家看看这个“也”字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我”也非常喜欢喝春酒。
师:他以什么自居?
生:酒仙。
师:好可爱的小姑娘,她居然说自己可以和酒仙李白来比。
她的文学上的才情是可以和李白比的。
生:“我是母亲的代表……面包似的……回家”,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蜜蜂似的”写出我当时非常喜欢喝春酒,对春酒充满期望,“肚子鼓鼓的”写出我吃得很多,嘴很馋,让人联想到“我”当时的样子,体现了一个小女孩的可爱。
师:不仅有点评,还有联想和想像,太厉害了。
不过我要追问一下,这个琦君是不是有点问题,把如花似玉的小姑娘比喻成蜜蜂似的。
蜜蜂好看吗?
生:好看。
师:蜜蜂与蝴蝶哪个好看?
生:蝴蝶。
师:那为什么不写像只小蝴蝶而说像小蜜蜂?
生:因为蜜蜂肚子是鼓鼓的。
师:从形状上像,还有其他原因吗?
生:因为蜜蜂吃的是蜜很甜的,我吃的是春酒,我很爱春酒,就像蜜蜂吃的甜蜜。
师:很好,形状上像,味道上像,还有什么地方像?
生:她后面说“捧一大包回家”,蜜蜂很勤劳,经常采很多的蜜回来,把自己比成蜜蜂捧很多回来。
师:她这种行为能理解为勤劳吗?
生:活泼吧。
师:更准确一点,想一想是什么,不要对琦君这么客气。
生:贪吃。
师:看看,真实的就是好的。
讲得多好,这么贪吃的小姑娘像小蜜蜂一样的,还有“家家户户轮流着喝”,这像不像小蜜蜂?不仅形状像,味道像,行为也像,这个比喻太好了。
大家一齐读一遍。
生:齐读“尤其是……手里……回家”
师:小时候琦君如你们的感觉一样,是幸福的、调皮的、开心的、贪吃的,她的童年是一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美好童年。
点评得很棒。
【投影琦君家园】这个家有一位慈爱温柔的母亲,调皮可爱原女儿外,这个家园还有其他人吗?
生:有。
师:谁?
生:阿彪叔。
师:阿彪叔是佣人呀!你觉得也是他家人,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是家人。
生:……我看出他巴结把……擦得亮亮的。
师:巴结讨好主人。
生:这里不是讨好的意思,这里指做事勤快。
师:这是方言吧。
生:还可以看出他热情好客,乐于助人。
师:他是表现给女主人看的,还是发自内心的?(是发自内心的)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抹得亮晶晶的……点燃了,三个“乎”……
师:一个不够。
这个行为是发自内心的还是勉强去做的?
生:发自内心的。
师:可以看出女主人对他好不好?
生:很好。
师:好得把他的积极性都发挥出来了,因为女主人对他们亲如一家。
琦君在另外一篇叫《阿伦婆》的长篇小说中讲了其母亲对待佣人非常好,真的亲如一家。
所以,刚才同学说阿彪叔算他家人可不可以?
生:同意。
师:你觉得这个家园还有其他人吗?
生:还有会首。
因为母亲每次……时,我都坐在会首的旁边。
师:就会首一个?其他几个不是?他们不坐在琦君旁边?
生:是。
师:大家同意吗?
生:不同意。
因为会首是偶尔到他家来喝会酒,不是经常吃她们家的酒,所以是客人。
师:是家人还是客人?
生:客人。
师:都认为是客人?
生:我认为是家人。
我小时候在农村里呆过,农村里每户人家都相互帮助,跟家一样的,所以我觉得都是家人。
师:你是很懂感情的人。
你从大家互相帮助、很亲热推测,他们就是家人。
你对家的感觉,不是爸爸妈妈才是家,只要大家亲热地在一起,就是家。
我们可以关注一下会首,这是什么会?
生:酬谢会。
师:为什么要酬谢?村里有人急需用钱时,12个人凑足渡过难关后再还,这样的会具有浓厚的什么色彩?
生:有地方、感情、民俗色彩。
师:像不像一家人?在我们城里,一个单元有没有你没钱了,三楼五楼的钱都给你这样的可能吗?
生:没有。
师:我们再来看看吃会酒的情形。
能找到吗?会酒怎么喝?
生:划拳、吆喝、格外兴高采烈。
师:所有这些只有在什么地方才有?
生:家里。
师:太好了,现在承认这个家园除了两个主人外,还有一大群热情、淳朴、善良的左邻右舍、乡亲。
加上这群人,这个家的氛围就好多了。
到底好到什么程度?建议大家有感情地读读这几句话。
第一段前4句。
生:齐读
师:好,这个家族有什么氛围?
生:热闹非凡、高潮迭起的。
师:你们读时,我的心格登了一下,知道为什么吗?
生:我们读得太好了。
师:读得太好了,真自信啊。
你们读到这句“家家……出去”,我一看到“春酒”两个字,心里格登了一下。
我们今天上的课文叫什么?
生:春酒。
师:可是我们半个小时在讲什么?
生:家园。
师:完了,跑题了。
怎么办?把题目改掉,叫《家园》或《心灵的家园》可不可以?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
生:这篇文章通过写春酒这件事来突出作者对母亲、对家乡深情怀念,而且我觉得家园有思念家乡的意思,是这篇文章的主旨。
师:你简直就是专家,可以去编教学参考书了。
再给你一个奖品,奖你一个什么呢?上来写什么?
生:写“酒”。
师:把这碗酒干掉,写在黑板上,看写得大不大气。
生:(生写酒字)
师:果然大气。
他酿的这坛酒就够大,够在场的所有人喝一杯了。
是啊,这就是琦君巧妙之处。
一篇好散文,往往有一个比较好的文眼或线索。
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生:春酒。
师:喝春酒——喝会酒——酿春酒。
“酒”把“家”贯穿了起来,这是琦君善用的写作方法,叫叙事抒情。
这碗酒在文中万万不可少。
同学们,温柔、善良的母亲远离了琦君,而无拘无束的童年也是不可能一去还复返的,淳朴、善良、热情的乡邻们也隔山隔水。
此时的琦君会发出怎样的感慨?
生:“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投影: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师:谁来读一读?要不要酝酿一下感情?大家先自己大声读一遍。
生:自读
师:满意吗?重音应放在哪儿呢?
生:“真正的家醅”“到哪儿”。
师:再找一个同学读一读。
生:读
女生:齐读。
男生:齐读。
师:从声音就可以感觉到女孩子感情就是细腻,男孩子感情就是粗犷。
一起来试一下,把感情读出来。
(师生齐读本段)
师:到哪里去找?琦君是一个无数次在笔墨之间寻找回家路的女子。
我们应该从她的文章里去找,最后请同学配合朗读几段话。
生1:读投影1:【在上海求学时,母亲来信说她患了风湿病,手膀抬不起来,连最简单的缧丝髻儿都盘不成样,只好把稀稀疏疏的几根短发剪去了。
我捧着信,坐在寄宿舍窗口凄淡的月光里,寂寞地掉着眼泪。
深秋的夜风吹来,我有点冷,披上母亲为我织的软软的毛衣,浑身又暖和起来。
可是母亲老了,我却不能随侍在她身边,她剪去了稀疏的短发,又何尝剪去满怀的愁绪呢!——《髻》】
生2:读投影2:【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
”日里想,梦里思,“昨夜梦魂又飞归故里,躺在双亲的墓园中,拥吻着绿茵覆盖的芬芳泥土,望着悠悠出岫的白云,多年抑郁的情怀得以暂感舒松,可是短梦醒来,泪水又湿透枕边,美丽的家园啊!它依旧是海天一角,水阔山遥”——《乡思》】生3:读投影3:【家乡人民也始终惦记着这位远方的游子。
坐落于三溪中学内的琦君文学馆于2001年10月22日开馆。
应邀参加开馆仪式的琦君到场为文学馆剪彩。
离乡半个多世纪后,她终于坐着轮椅踏上了家乡的土地,见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亲人。
】生4:读投影4:【隔一条海峡梦回童年旧事,竭毕生心力写尽故园深情——2006年6月7日90高龄的琦君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妙笔。
临终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呵……】
生5:读投影5:【海棠春晓老人为琦君写下了这样的悼词:纤毫词笔蕴情真,羞煞墨坛多少人。
一日瑶池仙驾去,犹留温婉在红尘。
】
生6:读投影6:【“梦中应识归来路,梦也了无据。
”这位一直在心灵深处寻找归乡之路的女子,是否会踩着满院的花香,杖履点叩着当年她牵着母亲的衣角走过的青石板,寻着童年的梦而来?】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