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景阳冈(特级教师教学实录)
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学实录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学实录课前谈话师:悠悠中华,流传下许多璀璨的古典名著,例如一一(PPT逐一出示《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封面)生:《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
师:可能还有同学看过这些(PPT出示《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史记》、《儒林外史》、《聊斋志异》、《西厢记》封面)。
那还记得哪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呢?生:《三国演义》里面的“三英战吕布”。
师:精彩至极。
生:我还记得《三国演义》里的“百万军中救阿斗一一赵云”。
师:总能让我们流连忘返。
生:我还记得《三国演义》里的关羽败走麦城,让我明白了做人不能骄傲。
师:那也是让我百读不厌的故事情节。
看来同学们的阅读面相当广,这些古典名著到底魅力何在?待会儿我们一块来探讨。
相信你们在这节课会有所收获。
上课!师:同学们好!生:老师您好!一、谈经典,引课文师:同学们,北宋末年,贪官污吏把持朝政,百姓痛不欲生,英雄豪杰纷纷起义。
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便搜集整理这些英雄人物的故事,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PPT出示《水浒传》封面图片)生:《水浒传》。
师:《水浒传》总计120回,涌现了许许多多的经典情节。
看!(PPT出示: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智取生辰纲、雪夜上梁山、武松打虎)其中,“武松打虎”就是经典中的经典情节,为什么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读一一生:景阳冈。
二、通字义,梳脉络师:预习单完成得怎样?老师先来检查一下。
我想请一对同桌分别读这2段话, 注意带点字的读音哦!生1:(读)店家叫道:“我是好意,你回来看看这抄下来的官府的榜文。
” “如今前面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大虫,天晚了出来伤人,已经伤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
”师:特别好,你读准了“筛”字!生2:(读)武松看了,笑道:”这就是店家的诡计,吓唬那些胆小的人到他家里去歇。
我怕什么!”武松拖着哨棒走上冈去。
师:也不错,吐字清晰。
景阳冈教学设计(实录)
景阳冈教学设计(实录)XXX一个重要人物师:这个单元的课文我都很喜欢,比如《将相和》,比如《草船借箭》,今天这个《景阳冈》我也非常喜欢。
这篇文章选自四大名著之一,大声说──生:《水浒传》师:来,跟我一起写,有的同学很会遗漏这个书名号(师生板书《水浒传》)。
这本书讲的北宋末年以XXX为首的108将揭竿起义的这样一个故事,这本书的作者考试是要考的,跟我一起写──生:XXX师:(师板书:XXX)你要知道这水浒传有108将,你知道的有──生:豹子头──林冲。
生:XXX。
师:XXX,他的外号是什么呢?生:行者。
师:非常好,行者武松。
生:XXXXXX。
生:黑旋风XXX生:及时雨XXX。
…………师:另有许多许多,对不对?但是在70回本的水浒传里边,XXX把最多的篇幅最多的笔墨给了──XXX。
(板书:XXX)给了行者XXX。
这篇文章,编者给它加了个题目──《景阳冈》。
如果这个题目让你来写,我估计你会写──生:XXX打虎。
师:是啊,大家喜爱看“XXX打虎”,但是我们不能只看打虎,我们还要关注XXX、我们要透过这个打虎,去考虑XXX这个人。
XXX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我们本日来考虑这个问题,行不行?生:行。
十八碗酒和三处榜文师:(板书:人)这篇文章是一篇白话文,有几个字比力难读,来,我们一同来看看。
(略)师:再看这个字,谁会念?你总会念吧(PPT:筛)生:shai师:这个字在这篇文章里反复出现,为什么?因为这个店家反复地为XXX筛酒,“筛”就是“倒”的意思,就是“斟”的意思,斟酒倒酒,那么他前前后后给XXX筛了几碗酒呢?我们来数,请个同学来读这句话(课件:店家拿了三只碗,一双筷子,一盘熟菜,放在XXX面前,满满筛了一碗酒。
)生:(读)师:读得好,满满筛了一碗酒。
几碗了?生:一碗。
师:继续读。
(课件出示:店家切了二斤熟牛肉,装了一大盘子,拿来放在XXX面前,再筛一碗酒。
)生:(读)师:几碗了?生:两碗。
师:继续。
(课件:店家又筛了一碗。
《景阳冈》课堂教学实录
景阳冈课堂教学实录引言《景阳冈》是中国作家茅盾创作的著名小说,以描写1927年至1931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溆浦县景阳冈领导农民创立农民政权的历史事件为背景。
这部小说深入揭示了中国革命时期的残酷现实和人性困境,具有重要的文学和历史意义。
本文将通过课堂教学的实录方式,探讨《景阳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实录日期:2021年5月10日地点:XX中学高二年级12班教师:王老师学生人数:40人9:00 AM - 开始上课王老师: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景阳冈》这部小说。
上节课我们已经读到了第一章,对这个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
今天我们会继续深入探讨小说中的人物以及他们的命运。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9:10 AM - 第二章内容讲解王老师:第二章主要讲述了贫农陈福贵、杨百万和凤栖。
请大家仔细读这一章节,体会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命运。
现在我请几位同学来读一下这一章的关键段落。
学生A:(读)「他们家的住处倒不远;是在这条狭长而幽静的街巷里——亦称砂子街。
它只有八尺二寸至十二尺深,数十步的长度与一元一角钱的铜铢十分相仿;两边低乎乎的房檐几乎只能拱进走廊,对面却高高携肩,显出城南的慵懒气象。
」王老师:非常好!这段描写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通过细腻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了砂子街的环境。
下面我们一起讨论一下这一段描写给你们的感受是什么?学生B:我觉得这段描写生动地展示了砂子街的狭小和拥挤,也揭示了贫困居民的生活状态。
学生C:同时,这段描写还通过对街巷长度与铜铢相仿的比喻,暗示了贫困的现实。
这是一种生动的修辞手法。
王老师:没错!通过这样的描写手法,茅盾向读者展示了农民贫困的生活环境。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陈福贵、杨百万和凤栖的命运。
10:00 AM - 课堂互动讨论王老师:现在,请大家针对陈福贵、杨百万和凤栖这三个人物,谈谈你们对他们命运的理解。
学生D:我觉得陈福贵是一个具有坚毅意志的人。
尽管他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始终未放弃对农民政权事业的追求。
《景阳冈》第二课时教学实录(精选14篇)
《景阳冈》第二课时教学实录(精选14篇)《景阳冈》第二课时篇1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师:话说梁山好汉武松在阳谷县地面不听店家劝告,连喝十八碗酒,执意上得景阳冈来,岂知这一上山,于武松倒无大碍,而景阳冈上那称霸一时的吊睛白额大虫可遭了殃了。
1、师:我们已经运用快速默读法了解了武松打虎的经过。
出示:欲睡虎出──虎攻闪避──急打棒折──按虎猛打──断棒补打生齐读。
师:那么武松打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生:英勇,机智。
(师板书)师:让我们来一睹打虎英雄的风采吧。
(播放武松打虎有关录像)2、师:电视把武松的英勇表现得可真是淋漓尽致,想不想换种方式,用朗读把武松的英勇形象再现出来?打开书本,快速默读8至12小节,你觉得那一小节写得最为惊心动魄,最能反映武松英勇机智?生:9、11两小节。
二、自读自悟,点拨导读1、师:先请大伙默读第9小节,划出令你感受到武松英勇的句子,然后选你感受最深的一二句认真读一读,把武松的英勇用朗读表达出来。
生自读自悟。
2、师:可以读给大家听了么?看谁的读让人一听就能体会到武松的英勇。
生读句1: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
(出示)师:读得好极了。
他是怎么读的,你们听出来了吗?生:他读得很快,“翻身下来”、“拿”、“闪”这几个词读得很重。
师:你能像他那样读读吗?生读。
师:你也读的很棒。
不过句中有个词“啊呀”,我觉得可以这样读。
(师读“啊呀”)你能听出什么?生:我听出了紧张。
师:你试一试。
生读:“啊呀!”师:我们一起读。
“武松见了,叫声──生接读:“啊呀!”师:紧张却不慌乱,粗中又有细,真乃英雄本色也。
齐读整句话。
生齐读句1。
3、师:还想读哪个句子?生读句2: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出示)师:“一闪”,读的又轻又快。
你为什么这么读?生:因为这样读可以突出武松武艺高强,行动敏捷。
师:谁愿意也来试试?生读。
师:学他俩的样,一起读好这句话。
《景阳冈》课堂教学实录
《景阳冈》课堂教学实录一个重要人物师:这个单元的课文我都很喜欢,比如《将相和》,比如《草船借箭》,今天这个《景阳冈》我也非常喜欢。
这篇文章选自四大名著之一,大声说──生:《水浒传》师:来,跟我一起写,有的同学很会遗漏这个书名号(师生板书《水浒传》)。
这本书讲的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将揭竿起义的这样一个故事,这本书的作者考试是要考的,跟我一起写──生:施耐庵师:(师板书:施耐庵)你要知道这水浒传有108将,你知道的有──生:豹子头──林冲。
生:武松。
师:武松,他的外号是什么呢?生:行者。
师:非常好,行者武松。
生:智多星吴用。
生:黑旋风李逵生:及时雨宋江。
····师:还有许多许多,对不对?但是在70回本的水浒传里边,施耐庵把最多的篇幅最多的文字给了──武松。
(板书:武松)给了行者武松。
这篇文章,编者给它加了个题目──《景阳冈》。
如果这个题目让你来写,我估计你会写──生:武松打虎。
师:是啊,大家喜欢看“武松打虎“,但是我们不能只看打虎,我们还要关注武松、我们要透过这个打虎,去思考武松这个人。
武松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我们今天来思考这个问题,行不行?生:行。
十八碗酒和三处榜文师:(板书:人)这篇文章是一篇白话文,有几个字比较难读,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略)师:再看这个字,谁会念?你总会念吧(PPT:筛)生:shai师:这个字在这篇文章里反复出现,为什么?因为这个店家反复地为武松筛酒,“筛“就是“倒“的意思,就是“斟“的意思,斟酒倒酒,那么他前前后后给武松筛了几碗酒呢?我们来数,请个同学来读这句话(课件:店家拿了三只碗,一双筷子,一盘熟菜,放在武松面前,满满筛了一碗酒。
)生:(读)师:读得好,满满筛了一碗酒。
几碗了?生:一碗。
师:继续读。
(课件出示:店家切了二斤熟牛肉,装了一大盘子,拿来放在武松面前,再筛一碗酒。
)生:(读)师:几碗了?生:两碗。
师:继续。
(课件:店家又筛了一碗。
《景阳冈》课堂教学实录
《景阳冈》课堂教学实录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继续讲解《红楼梦》中的一首名曲《景阳冈》。
大家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讲过的内容吗?学生1:老师,我记得上节课您告诉我们《景阳冈》是一首京剧唱段,是贾母的伤心故事。
教师:很好,不错。
《景阳冈》是贾母为自己近年的悲痛经历所作的一首唱段,它抒发了她对贾母懊悔,痛苦和失落的情感。
我们先来听一段《景阳冈》的录音,大家先感受一下。
(教师播放《景阳冈》的录音)教师:大家觉得这首曲子怎么样?学生2:老师,我觉得曲子非常悲伤,听了让人感到心酸。
教师:没错,这首曲子的确非常悲伤。
它通过音乐和歌词,描绘了贾母心灵的痛苦和脆弱。
接下来,我会给大家讲解这首曲子的背景和剧情。
教师:这首《景阳冈》所描绘的情节发生在贾府的后院景阳冈上。
贾母在这里独自思念了多年前母亲的辞世以及自己对于母亲的深深怀念。
贾母痛苦地回忆起她小时候和母亲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不禁唱起这首悲伤的歌曲;歌声中透露出贾母对母爱的向往和错过的痛。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下《景阳冈》的歌词。
(教师分发歌词给学生)教师:请大家跟着我一起读一遍这首《景阳冈》的歌词。
(学生们齐声读出歌词)教师:好,大家发音很准确。
现在,我们来一起学习如何演唱这首曲子。
同学们注意,我们需要注意歌词中的脆音和唱腔的表现。
(教师示范唱腔)教师:大家跟着我一起唱一遍。
(全体学生齐声唱出《景阳冈》)教师:非常好,同学们的发音和表演非常棒。
下面,我们来分组演唱这首《景阳冈》。
(学生们分组演唱《景阳冈》)教师:非常棒,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特色。
这个演唱得很出色。
这首《景阳冈》的演唱需要表达出贾母内心的痛苦和伤感,希望大家在演唱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这种情感。
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希望大家对《景阳冈》有了更深的了解。
接下来,教师开始向学生讲解《景阳冈》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教师指出,在演唱时,要注意音准和节奏的把握,并强调了一些特殊的演唱技巧,如滚舌音和颤音等。
他告诉学生们,这些技巧能够使唱腔更加生动,同时也能更好地表达贾母内心的悲伤和痛苦。
《景阳冈》教学设计、实录与反思
《景阳冈》教学设计、实录与反思【学情分析】《景阳冈》这篇略读课文再现了武松趁着酒意,执意上景阳冈,并赤手空拳打死一只吊睛白额大老虎的事,表现了武松的勇敢机智和无所畏惧。
学生学习这篇半白话半文言文的课文是有一定难度的。
但故事有趣,学生心理上容易走近,只要合理驾驭,精心设计,坚持以生为本,注意落实“四点”(语言文字训练点、朗读训练点、思维训练点和延伸练笔点),大胆让学生自读自悟,开展好小组相互探讨、交流,是可以化难为易,完成全部教学任务的。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重点阅读描写武松在店家喝酒和打虎经过的段落,并能口头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能透过武松的语言、动作、内心活动来体会武松机智、勇敢、豪放无畏的性格特点。
3.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内心活动写人的表达方法。
【材料准备】1.教师准备:武松打虎的相关声像资料。
2.学生准备:课前阅读《水浒传》,了解有关武松的其他故事。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学,引入新课1.你知道兽中之王是什么吗?它为什么堪称兽中之王?2.你怕老虎吗?但是有这样一个人就不怕老虎,你想知道有关的故事吗?二、尝试初读,整体感知1.指名朗读课文,其余学生做好听后的意见反馈准备。
2.生生互动,共同评议读书情况。
再抓住有困难的语句反复练读。
3.讨论:师:课文着重写了哪两件事?生:主要写了武松上景阳冈之前喝酒和借着酒兴在景阳冈打虎两件事。
师:在“喝酒”这件事上,课文详细写了哪些要点?生:作者抓住武松“酒量大”“食量大”和“不信冈上有虎”三个要点在写。
师:在“打虎”这件事上,作者又详细写了哪些要点?生:作者详细写了武松“听见风声发现老虎”“老虎扑来,顺势躲闪”“老虎气势减退,武松抓住要害狠打老虎”和“打死老虎”四个要点。
三、合作学习,侧重领会1.开展比赛。
研读课文写“武松打虎”一件事,然后交流小组的研读情况。
(教师深入学生中,进行引导学习和重点提示,使学生把课文真正读懂。
景阳冈的课堂教学实录
师:理解得不错,这些词语的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三、研读打虎部分
生:我是查字典知道的。
师:同学们,课文哪一部分内容写得最惊险、最扣人心弦呢?
生:我是看课文下面的解释知道的。
生:打虎部分。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 8 至 12 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生:我是联系上下文读懂的。
〔另外两名学生读十、十一自然段。〕 师:听大家的朗读真是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将武松打虎的过程 写得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这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 四、商量喝酒部分 师:课文主要写了武松在景阳冈上打虎的事,课文前面却用了大 篇幅写他喝酒,与打虎有什么关系呢?你从中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武 松呢? 〔学生浏览课文,商量〕 生:我体会到武松具有倔强的特点。 师:从哪儿读出来的? 生:我是从“别胡说!莫非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体会到的。 生:还有“我是清河县人,……就有大虫,我也不怕。”这里也 表现了武松很倔强,还表现了他英勇无畏的性格。 师:你很会读书。
师:这些梁山英雄,个个都有精彩的故事。课后,请大家读一读
通过读这个故事,我们对武松有了更深的认识。
《水浒传》原著,让经典陪伴我们成长。
六、经典推举
师:同学们,《水浒传》中有十个章节集中写武松的故事,请大家
看屏幕。〔边点击出示,边用简练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主要内容,激发学
生的阅读兴趣。〕
假如同学们想更多的了解武松,请大家读一读这些章节。
山冈去。”“但凡”的意思是“凡是”。
习好了吗?
师:很正确。再下一句?
生:预习好了。
生:“那一阵风过了,只听见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
师:那我们来比一比,看谁预习得好。
《景阳冈》课堂实录(优秀模板13套)
《景阳冈》课堂实录(优秀模板13套)《景阳冈》课堂实录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在理解内容的工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武松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性格。
【教学重、难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和所表现出来的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性格。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水浒传》是我国古代著名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主要写宋朝末年农民起义的故事。
《景阳冈》是根据这一古典名著第二十三回改写的。
二、运用工具书通读课文三、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哪几个过程?2、分段。
四、讲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前要求:这一段人物的心理描写十分细致。
武松的心理活动写了三次,请你边读边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2、作者写武松的三次心理活动有什么作用,和同学们交流。
3、理清文章的因果关系。
4、从这篇故事中,可以看出武松是个怎么样的人?提示:要从一段段的故事中分析出来。
五、概括中心思想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很喜欢这部分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知识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同学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
《景阳冈》课堂实录2【教学目标】1、品字析句、诵读感悟研读全文,感受武松形象。
2、研读发现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特点。
3、激发阅读兴趣,引导研读名著。
【课件准备】课件一:“武松打虎”影片片段(2分30秒)课件二(词句):第一组:1、武松先后共吃了十八碗酒。
2、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
3、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叫“出门倒。
第二组:1、武松笑道:“……你别说这样的话来吓我。
就有大虫,我也不怕。
”2、武松看了笑道:“……我怕什么!”3、细想了一回,说道:“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
”4、武松自言自语道:“……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
(武松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不怕”的?说的语调有什么变化?当时武松会是怎样的心理?你读懂了什么?)第三组闪躲(用“闪”幸亏哪里?)课件三:武松下冈遇“虎”影片片段(30秒)。
《景阳冈》优秀公开课课堂实录
《景阳冈》优秀公开课课堂实录一、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武松成为英雄的原因师:把书合起来,我不说翻书不要翻书。
齐读课题。
生:景阳冈。
师:发生了什么事?告诉我。
生:武松打虎。
师:(板书:打虎)除了打虎,还写了什么事?生:还写了打虎之前武松在景阳冈吃酒。
师:也可以说喝酒,(板书喝酒)老师在中间留了一个空?还写了什么?生:还写了上岗。
师:太好了,上岗。
(板书上岗)店店前的旗子上写着五个字,叫什么?生:三碗不过冈。
师:你想一想,酒家写这五个字的时候是什么心理?哈哈,我的酒三碗就叫你们倒掉。
生:我觉得酒家写这五个字的时候非常自豪。
师:你念这五个字。
生:三碗不过岗。
师:哎哟,谁能念出自豪?生:三碗不过岗。
师:真棒!可是,武先生,武二郎喝了多少碗?生:十八碗。
师:他偏偏要过岗。
告诉我,除了写打虎,为什么要写喝酒,写上岗?生:因为课文先讲三碗不过岗,而武松喝了十八缸……师:(笑)太好了,喝了十八缸。
(学生都跟着笑了)生:(接着说)武松喝了十八碗,从这里可以看出,武松打虎前喝了很多酒。
师:喝酒和打虎有没有关系?生:有。
(声音不是很响亮)师:我喝十八碗能不能打死虎?生:(笑)不能。
师:你喝十八碗能不能打死虎?生:(笑)不能。
师:你爸爸喝十八碗能不能打死虎?生:(笑)不能。
师:那是因为他是武松。
这就说明武松打虎和喝酒有很大的关系,是不是?生:是!(声音响亮)师:上岗和喝酒有没有关系?生:我觉得有,因为不上岗就碰不到老虎。
师:如果呆在店里,除非老虎来找他。
(众笑)也就是说,上岗也和喝酒也有关系。
我们现在说的是原因,是从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说的。
其实,写喝酒和上岗、打虎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性格。
回忆一下课文,在喝酒那一段里,我们读到的是什么?生:武松。
师:当然是武松了。
生:是店家和武松的对话。
师:说的真好,这是全是对话。
(板书对话)再回忆一下,我们在上岗那一段里,读到的是什么?生:是武松的心理描写。
师:说的真棒!你们预习的太好了,我来的时候,说请这班的孩子把课文读熟了,把预习提示考虑一下。
景阳冈(特级教师教学实录)
内容:景阳冈课堂实录主讲:张学伟年级:五年级时间:2015年4月【导入】第一次见面,我先表演一个节目,好不好好我给大家说一段快板儿,好吧好你是想让我用普通话说还是用山东话说山东话!大家都喜欢听怪的如果我表演的好的话,请大家热烈鼓掌。
(老师开始用方言读快板儿文字)好玩吧别只顾好玩,快板儿说的是谁武松说的是什么事武松打虎(师板书“打虎”)同时问:打虎之前干什么生“喝酒”师板书“喝酒”问:喝酒之后干什么生:上山师:对了,并板书“上山”这篇课文先写了武松(喝酒)再写了武松(上山)再写了武松(打虎)【课文讲解】我们先来看“武松打虎”。
景阳冈下的酒,力量很大,一般的人只能喝几碗(三碗)武松喝了几碗(18碗),不光喝了18碗酒,他一边喝酒还一边和店家说话。
我们来看看他和店家说话的语言。
老师起头(读提示语),学生齐读对话内容。
这篇文章和我们平常学得文章还不太一样。
它是一篇古代人写的白话小说。
文白间杂。
我先来考考你:什么叫“大虫”生齐答“老虎”什么叫“吃酒”——喝酒什么叫“筛酒”——倒酒好好好好,非常好!这一段是他们的对话,对不对一般在课堂上遇到对话的时候,老师让你们怎么读(举手点名回答)生1:点两个同学来读。
师:对!分角色来读嘛。
来,同桌之间,两个人分角色朗读,一个人读武松的话,一个人读店家的。
老师有一个要求:武松特别像武松,店家的语气特别像店家。
好不好众生开始演绎,师巡视。
师选中一名同学上台,并请同学邀请一位搭档上台。
老师对着全班同学强调要求:武松特别像武松,店家的语气特别像店家。
如果他们表现的特别好,我们就为他们鼓掌,如果他们表现得还不够好,我们就帮助他们提出来,好不好。
(对着演员)分好角色。
来,武松先来。
听第一句:(生读)师请台下同学评价。
这样体现出武松很生气。
——有点武松的气势,因为武松是英雄。
但是,他还表现得不好。
(对着表演者:)你看看(示意看屏幕提示语)声音高,并有拍桌子的动作。
(对另一表演者:)你应不应该也跟他喊话学生为听懂就开始读了。
《景阳冈》教学实录_教案教学设计
《景阳冈》教学实录本文是关于《景阳冈》教学实录,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15个生字,理解19个词语的意思;注意部分文言词汇在课文中的意思;会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并用简洁的词语概括段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快速默读课文的训练,抓住人物的对话、心理来体会武松鲜明的个性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孩子展开对什么才是“英雄”的思考。
【教学重点】1、快速默读课文,在理解文言词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段落。
2、通过个性化的朗读体验,抓住人物语言、心理描写,感受武松性格。
【教学难点】抓住人物语言、心理描写,理清武松成为英雄的的脉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山东快书《武松打虎》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好汉武二郎。
?那武松学拳到过少林寺,功夫练到八年上。
那武松自幼没了爹和娘抚养全靠哥哥武大郎。
这一日忽地想起了武大郎,辞别师傅忙下山。
说话间来到了山东阳谷景阳冈,一口气喝酒十八碗。
武松打死一只虎,留下美名天下扬,天下扬!2、导入教材:说到武松打虎,真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为了永久地纪念这位为民除害的大侠,人们还将武松打虎的事迹编入教材,使得英雄的故事流传至今,武松的形象人人景仰!今天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近英雄,学习英雄,打倒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大家有没有信心?(出示课题,齐读)二、了解名著1、《景阳冈》一文选自哪儿?(《水浒传》)2、《水浒传》的原作者为谁?(施耐庵)3、大家喜欢看《水浒传》吗?王老师真羡慕,元末明初最伟大的作家、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同志,竟然有那么多的粉丝。
三、检查自学,巩固字词1、字正腔圆:要求读准以下生字新词(课件显示)筛、抡、迸、酥、景阳冈、晌午、踉踉跄跄、枉送、吓唬、耻笑、咆哮、霹雳、脊梁。
2、博古通今:快速默读,自学准备,要求联系上下文读懂以下词语的意思。
筛:斟。
筛酒,斟酒,倒酒。
印信:印章。
客官:旧时店家对顾客的尊称。
景阳冈教学实录(通用4篇)
景阳冈教学实录(通用4篇)2022-12-12景阳冈教学实录(通用4篇)景阳冈教学实录篇1新课标的提出实现了几个转向。
一是改变了过去单一的书本学习,正在向大语文学习转向;二是改变了分段,归纳段意,分析句段间联系,概括中心思想等过于细化的阅读教学,向整体把握和感悟转向;三是改变了过多的内容理解、分析,向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转向;四是改变了阅读知识的注入,向掌握阅读方法和提高阅读能力转向。
并且鼓励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强调老师发挥创造性,灵活多样的教学。
新大纲在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引导正确的阅读方向,向培养高素质、适应现代信息社会人才的方向跨进了一大步。
《景阳冈》是人教版小语第十册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
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武松打虎经过,表现了豪放、勇武、机敏的英雄性格。
因此学习目标确定为能进行简单复述和体会人物性格特点这样两项。
就文章内容本身来说,学生是很容易接受的,毕竟武松打虎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
但如果像过去那样,通过一遍遍的读和繁琐的提问回答来进行教学,必然使学生产生阅读厌烦情绪。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采用了“为武松写简历找工作”的形式,让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把读书变成学生自主的行为,自读自悟,并在其中结合写的训练,从而更好的感知文章内容和人物特点。
为了使“写推荐书”这一形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课前我设计了五分钟的口语交际活动:“保安公司和保险公司招聘会”。
要求四名同学分别扮演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简要介绍自己的特长、事迹等,并且适时渗透“求职简历”概念。
一、切题导入,把握结构师:都读过课文了吧?今天咱们学一篇很有意思的课文,你肯定喜欢。
看我写课题:景阳岗。
生:“岗”写错了。
师:没错呀,那你帮我改改吧。
(学生上台修改“冈”)师:这两个字有什么区别?生:一个是山冈,一个是岗位。
师:你很会用自己的方法来记忆,这是用组词的方法来区分,我还有个办法也能很容易区分开它们,信不信?师:你看我画:这个像什么?(山冈)这个像什么?(岗楼)这回你能记住吗?有时候画图也比较容易帮助记忆。
(完整版)景阳冈(特级教师教学实录)
(完整版)景阳冈(特级教师教学实录)内容:景阳冈课堂实录主讲:张学伟年级:五年级时间:2015年4月【导入】第一次见面,我先表演一个节目,好不好?好我给大家说一段快板儿,好吧?好你是想让我用普通话说还是用山东话说?山东话!大家都喜欢听怪的如果我表演的好的话,请大家热烈鼓掌。
(老师开始用方言读快板儿文字)好玩吧?别只顾好玩,快板儿说的是谁?武松说的是什么事?武松打虎(师板书“打虎”)同时问:打虎之前干什么?生“喝酒”师板书“喝酒”问:喝酒之后干什么?生:上山师:对了,并板书“上山”这篇课文先写了武松(喝酒)再写了武松(上山)再写了武松(打虎)【课文讲解】我们先来看“武松打虎”。
景阳冈下的酒,力量很大,一般的人只能喝几碗?(三碗)武松喝了几碗(18碗),不光喝了18碗酒,他一边喝酒还一边和店家说话。
我们来看看他和店家说话的语言。
老师起头(读提示语),学生齐读对话内容。
这篇文章和我们平常学得文章还不太一样。
它是一篇古代人写的白话小说。
文白间杂。
我先来考考你:什么叫“大虫”生齐答“老虎”什么叫“吃酒”——喝酒什么叫“筛酒”——倒酒好好好好,非常好!这一段是他们的对话,对不对?一般在课堂上遇到对话的时候,老师让你们怎么读?(举手点名回答)生1:点两个同学来读。
师:对!分角色来读嘛。
来,同桌之间,两个人分角色朗读,一个人读武松的话,一个人读店家的。
老师有一个要求:武松特别像武松,店家的语气特别像店家。
好不好?众生开始演绎,师巡视。
师选中一名同学上台,并请同学邀请一位搭档上台。
老师对着全班同学强调要求:武松特别像武松,店家的语气特别像店家。
如果他们表现的特别好,我们就为他们鼓掌,如果他们表现得还不够好,我们就帮助他们提出来,好不好。
(对着演员)分好角色。
来,武松先来。
听第一句:(生读)师请台下同学评价。
这样体现出武松很生气。
——有点武松的气势,因为武松是英雄。
但是,他还表现得不好。
(对着表演者:)你看看(示意看屏幕提示语)声音高,并有拍桌子的动作。
课文《景阳岗》的教学实录
生:(自读课文)
生:通过武松的语言,我体会到武松这个人比较豪爽。
师: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
生:我觉得武松很英勇。
生:这篇课文主要写武松在景阳同上打死老虎的事。
魏
第1页共6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生:我还觉得武松有点爱面子。 师:同学们体会得挺好,武松主要具有的特点是── 生:豪爽、倔强、英勇。 师:你是通过哪些语言体会到武松具有这些特点的比较豪爽。 生:我通过这酒真有气力这句话也能够体会到武松具有豪爽的性 格。 生:原来这样。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通过这句话我体会到武松 很倔强。 生:我还通过别胡说!莫非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体会出武松倔强 的。 生:我通过就有大虫,我也不怕这句话体会到武松 很英勇。 生:这是店家的阴谋,恐吓那些胆小的人到他家里去歇。我怕什么! 通过这句话,我能够体会出武松的英勇。
魏
第6页共6页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我们继续往下做题。 师:是啊!只听妈妈焦急地回答。高大哥说── 生:我送你们到医院去吧?
生:来,我拉你们去。 师:妈妈说:能行吗? 生:没问题,快上车! 师:妈妈说:你刚拉完货,挺累的,该回家休息了。 生:孩子要紧啊! 生:没关系,我的身体好。 师:到了医院,妈妈对高大哥说:小高,今日真是多亏了你呀! 太感谢你了!高大哥说── 生:邻里邻居的,您别客气了! 生:小事一桩。 生:别客气,快看孩子去吧!然后我拉你们回家! 师:这道题同学们做得不错,你们平常确定都是热心肠。 师:通过今日的学习,老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不仅能够依据人 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设计出符合人物特点的语言。在
(投影出示练习二:依据人物的特点,设计出符合人物特点的语言。) 师: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短文,说说高大哥有什么特点? 生:热心肠!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为热心肠的高大哥设计几处符合他热心肠特 点的语言。 (生动笔做题。) 师:做好了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做这道题。 师:我的邻居高大哥虽是个拉板车的,却是个热心肠,谁有困难 他都要帮上一把。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我的哮喘病又发作了,喘得 透不过气来。妈妈急坏了,确定背我去医院。她拖着沉重的步伐向前
小学五年级语文景阳冈教学实录
景阳冈教学实录五年级语文教案执教:____(省、市、区、县)____(省、市、区、县)实验小学特级教师张学伟时间、地点:____年9月25日,____(省、市、区、县)____(省、市、区、县)育才小学学生:____(省、市、区、县)育才小学五年级学生整理:____(省、市、区、县)园林一小姜俊华老师●一、板书课题,进入新课●二、快板表演,拟出文章主线师:老师今天来给你们上课,怕吗?生:不怕。
师:敢读书吗?生:敢。
师:敢发言吗?生:敢!师:敢表演吗?生:敢!师:想看我表演吗?生:想。
师:我来跳个舞,好吗?生:好!(笑)师:身体不好!那我来表演快板好吗?生:好!师:希望我用普通话还是河南话?生:河南话。
师:【课件】你们别“啷”,听我来“啷”!(老师快板表演)生:(掌声)。
师:写了什么?生:武松!师:他干了什么?生:打虎!(师板书)师:打虎之前干了什么?生:喝酒!(师板书)师:喝酒之后呢?生:打虎。
师:喝完酒就打虎?生:上山冈!(师板书)。
师:课文按顺序就写了……(师板书)生:武松喝酒——上山——打虎。
三、品析“喝酒”部分师:武松的“喝酒”与众不同。
一般人喝酒喝多少?生1:一斤。
生2:二两。
师:一般人喝酒二两到半斤,用碗大概是一碗。
古代的酒度数较低,一般人喝3碗,武松喝了多少?【课件】生:十八碗!师:相当于6个人的酒量。
武松是怎样喝的呢?我问你,你见过一般人喝酒吗?生:见过!师:怎么喝的?你说!生:喝一点点,再吃几口菜!师:武松怎么喝的?【课件】生:一饮而尽!师:齐读!生:十八碗酒,一饮而尽。
师:这就是武松的喝酒,喝酒的过程中,还在讲话,我们来读一读武松与店家的对话。
【课件】同桌两个人一个读武松的话,一个读店家的话。
(同桌练习读)师:你来当武松,你选个店家。
我们来听听他们两个人的表演。
《景阳冈》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景阳冈》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师:话说梁山好汉武松在阳谷县地面不听店家劝告,连喝十八碗酒,执意上得景阳冈来,岂知这一上山,于武松倒无大碍,而景阳冈上那称霸一时的吊睛白额大虫可遭了殃了。
1、师:我们已经运用快速默读法了解了武松打虎的经过。
出示:欲睡虎出──虎攻闪避──急打棒折──按虎猛打──断棒补打生齐读。
师:那么武松打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生:英勇,机智。
(师板书)师:让我们来一睹打虎英雄的风采吧。
(播放武松打虎有关录像)2、师:电视把武松的英勇表现得可真是淋漓尽致,想不想换种方式,用朗读把武松的英勇形象再现出来?打开书本,快速默读8至12小节,你觉得那一小节写得最为惊心动魄,最能反映武松英勇机智?生:9、11两小节。
二、自读自悟,点拨导读1、师:先请大伙默读第9小节,划出令你感受到武松英勇的句子,然后选你感受最深的一二句认真读一读,把武松的英勇用朗读表达出来。
生自读自悟。
2、师:可以读给大家听了么?看谁的读让人一听就能体会到武松的英勇。
生读句1: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
(出示)师:读得好极了。
他是怎么读的,你们听出来了吗?生:他读得很快,“翻身下来”、“拿”、“闪”这几个词读得很重。
师:你能像他那样读读吗?生读。
师:你也读的很棒。
不过句中有个词“啊呀”,我觉得可以这样读。
(师读“啊呀”)你能听出什么?生:我听出了紧张。
师:你试一试。
生读:“啊呀!”师:我们一起读。
“武松见了,叫声──生接读:“啊呀!”师:紧张却不慌乱,粗中又有细,真乃英雄本色也。
齐读整句话。
生齐读句1。
3、师:还想读哪个句子?生读句2: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出示)师:“一闪”,读的又轻又快。
你为什么这么读?生:因为这样读可以突出武松武艺高强,行动敏捷。
师:谁愿意也来试试?生读。
师:学他俩的样,一起读好这句话。
生齐读句2。
4、师:还想读么?生读句3: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景阳冈》课堂实录
《景阳冈》师:(B板书课题)(P课题)齐读课题(生读)师:发生了什么事?告诉我(武松打虎)师:(B板书:3打虎)除了打虎,还写了什么事?(打虎之前武松在景阳冈吃酒)师:也可以说喝酒,(板书喝酒)老师在中间留了一个空?还写了什么?(上岗)师:太好了,上岗。
(B板书:2上岗)店前的旗子上写着五个字,叫什么?生:三碗不过冈。
师:你想一想,酒家写这五个字的时候是什么心理?哈哈,我的酒三碗就叫你们倒掉。
生:我觉得酒家写这五个字的时候非常自豪。
师:哎哟,谁能念出自豪?(生读)真棒!可是,武先生,武二郎喝了多少碗?(十八碗)师:他偏偏要过岗。
告诉我,除了写打虎,为什么要写喝酒,写上岗?生:因为课文先讲三碗不过岗,而武松喝了十八缸……师:太好了,喝了十八缸。
生:武松喝了十八碗,从这里可以看出,武松打虎前喝了很多酒。
师:喝酒和打虎有没有关系?(有)我喝十八碗能不能打死虎?(不能)师:你喝十八碗能不能打死虎?(不能)你爸爸喝十八碗能不能打死虎?(不能)师:那是因为他是武松。
这就说明武松打虎和喝酒有很大的关系,是不是?(是!)师:上岗和喝酒有没有关系?(我觉得有,因为不上岗就碰不到老虎)师:如果呆在店里,除非老虎来找他。
也就是说,上岗也和喝酒也有关系。
我们现在说的是原因,是从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说的。
其实,本文写喝酒和上岗、打虎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性格。
回忆一下课文,在喝酒那一段里,我们读到的是什么?生:是店家和武松的对话。
师:说的真好,这是全是对话。
(B板书:1对话)再回忆一下,我们在上岗那一段里,读到的是什么?(是武松的心理描写)师:说的真棒!你们预习的太好了,我来的时候,说请这班的孩子把课文读熟了,把预习提示考虑一下。
(B板书:2心理活动)老虎来了,要吃他了,有时间想吗?有人商量吗?(没有)这就只有什么了?(打虎)这叫什么描写?(动作)师:真棒!(B板书:3动作)一个问题,你觉得武松是英雄吗?(是)师:为什么说他是英雄?生:因为别人三碗不过岗,而他喝了十三碗,把老虎打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景阳冈课堂实录主讲:张学伟年级:五年级时间:2015年4月【导入】第一次见面,我先表演一个节目,好不好?好我给大家说一段快板儿,好吧?好你是想让我用普通话说还是用山东话说?山东话!大家都喜欢听怪的如果我表演的好的话,请大家热烈鼓掌。
(老师开始用方言读快板儿文字)好玩吧?别只顾好玩,快板儿说的是谁?武松说的是什么事?武松打虎(师板书“打虎”)同时问:打虎之前干什么?生“喝酒”师板书“喝酒”问:喝酒之后干什么?生:上山师:对了,并板书“上山”这篇课文先写了武松(喝酒)再写了武松(上山)再写了武松(打虎)【课文讲解】我们先来看“武松打虎”。
景阳冈下的酒,力量很大,一般的人只能喝几碗?(三碗)武松喝了几碗(18碗),不光喝了18碗酒,他一边喝酒还一边和店家说话。
我们来看看他和店家说话的语言。
老师起头(读提示语),学生齐读对话内容。
这篇文章和我们平常学得文章还不太一样。
它是一篇古代人写的白话小说。
文白间杂。
我先来考考你:什么叫“大虫”生齐答“老虎”什么叫“吃酒”——喝酒什么叫“筛酒”——倒酒好好好好,非常好!这一段是他们的对话,对不对?一般在课堂上遇到对话的时候,老师让你们怎么读?(举手点名回答)生1:点两个同学来读。
师:对!分角色来读嘛。
来,同桌之间,两个人分角色朗读,一个人读武松的话,一个人读店家的。
老师有一个要求:武松特别像武松,店家的语气特别像店家。
好不好?众生开始演绎,师巡视。
师选中一名同学上台,并请同学邀请一位搭档上台。
老师对着全班同学强调要求:武松特别像武松,店家的语气特别像店家。
如果他们表现的特别好,我们就为他们鼓掌,如果他们表现得还不够好,我们就帮助他们提出来,好不好。
(对着演员)分好角色。
来,武松先来。
听第一句:(生读)师请台下同学评价。
这样体现出武松很生气。
——有点武松的气势,因为武松是英雄。
但是,他还表现得不好。
(对着表演者:)你看看(示意看屏幕提示语)声音高,并有拍桌子的动作。
(对另一表演者:)你应不应该也跟他喊话?学生为听懂就开始读了。
师:他的声音高,你的声音就要什么?(也要高)你也要高?你说……你俩吵架呀?他的声音高,你的声音就应该低一点,你说……对话进行中,老师评价:你是念字的,不是在说话。
店家是怎么的说?大家告诉他。
——得意。
你一点都不得意,你家的酒很厉害的。
跟他说“我家的酒……”(师起头示范)评价:还有吗?……你就是不会笑?……你这笑是“呵呵呵”武松的笑应该是“哈哈哈”再来!(台下掌声)厉害吧,你们太厉害了,不同凡响,谢谢你们。
下面我们一起来一遍好吗?你们所有的同学选一个角色,给我留一个角色,行吗?生齐曰“武松”我以前一直不知道为什么同学们都喜欢选武松,后来有一次,我又在这里研究了一下这段对话,我发现,店家的话很多,武松的话很少。
但是你们要像武松一样,看着我。
我现在就是店家。
来开始!……你们就累我吧。
……有意思吧,这才叫读书。
读谁像谁。
但是也不能光读。
我问问你,从这一段对话中,从喝酒的过程中,你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武松?用一个词来概括。
霸气外露、豪迈、霸道(怎么霸道?别人不给他喝酒,他硬要喝。
)人家已经说了他几次三番跟别人要酒喝。
咦,这里他一直跟别人要酒喝对不对,人家不给他,他还要喝,人家不给他,他还要喝,武松这个人怎么样?——固执。
师:固执、倔强。
(板书)这一段话,我们读出,武松是一个倔强的人,但是我们还知道,武松还有过人的什么?(师板书“酒量”)喝了18碗酒,还要上山,店家告诉他山上有什么?山上有老虎,他信不信?后来武松上山之后,发现了一个官府的榜文。
生,朗读榜文。
另一生,解释榜文。
另一生,过岗必须要有两个条件。
中午,结伴。
武松看到官府的榜文之后,武松知道了,“山上有虎,单身莫行”。
这个时候,武松的心里开始有了想法。
刚才他们在对话的时候,我们研究了他们的——语言,假如,武松心里有了想法之后,我们要研究他的什么?——心理。
来拿起笔来,我们研究456自然段。
从…到…,一共三个自然段,请你拿起笔,自己快速看看,武松一共有几次心理想法,然后把它画出来。
(老师来回巡视,偶言指导——自言自语算不算心理活动?明确“算”。
标明序号。
)师:我来请一个同学来说说,是哪几处?生:全部四处,朗读明示。
师:(大屏幕)我们来一处一处地研究武松心里到底在想什么?第1处,师念完原句,引导提问:这个时候,武松到底相不相信山上有虎?(生:不想信)因为武松没有看到官府的榜文,对不对?当他看到官府的榜文的时候,他是这样说的,大家一起读!第2处,生齐读。
问生,武松怎么样?(武松不甘心回去)(武松想回去,他有点害怕了)武松害怕什么?(被店家耻笑)说明武松怎样?他特别要什么?(面子)在面子和姓名之间,武松选择了什么?(面子)假如当时上山的不是武松,是老师我,你觉得我会采取什么办法?(生发言)我也一样,一般人都会选择回去。
我们再来看,武松后来又细想了一回,即第3处。
你读出什么了?武松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生发言)武松打过老虎吗?没有。
(生:武松可能想上岗不会碰到老虎,没有老虎就可以过岗了)说明现在武松有一种什么心理?(侥幸)最后一处,一起读。
这是什么意思?(生发言)武松他在给自己鼓劲,壮胆,给自己安慰。
通过这些心理活动的描写,首次我们看到了一个不相信别人的武松,我们又读到了一个害怕的武松,一个爱面子的武松、一个有侥幸心理的武松,想碰运气的武松,一个安慰自己的武松。
那么,我想问问你,在上山的过程中,武松一直有两个念头。
第一个念头是(上山)第二个念头是(回去),这两个念头一直在打架。
你读出了武松很:(纠结)师:板书(纠结)但是,武松毕竟是武松啊,他有过人的(胆量),到底还是上山了。
哎,我觉得这一段是全文写得最不好的。
如果要我来写,我就像那个同学一样,武松一看到官府的榜文,上面有一个老虎,武松说,我要为民除害,我要把老虎打死。
我这个多好。
他这个回去又是害怕,又是侥幸,又是自我安慰,损害武松的光辉形象。
师:我们俩,谁写得好?生:我觉得他写得好,因为这样写符合实际。
因为在实际中,人怎么可能赢过老虎呢。
师:也就是说,他写得真实,我写的不真实。
对不对?武松终于上山了,人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老虎终于还是找到他了。
来,我们来看看武松和老虎的较量。
我们先来各自练练,一会找同学来读。
你们推荐一个同学来读,这个同学一读,我们就像看电影一样,看见武松和老虎较量的紧张场面。
(被推荐起的同学读文段)师评价,你对未来有规划吗?将来做个主持人或播音员,一定是一等一的,太厉害了。
他读的好不好?不过跟我比,还差一点点。
我觉得还不够紧张。
我们先研究研究,待会一起读。
我先问问:在这场战斗中,谁先进攻,谁在防守?(大虫进攻,武松防守。
)我们看大虫一共有几个动作。
第一个动作(扑)第二个动作(掀)第三个动作(剪)武松也有三个动作:闪闪闪。
我知道了,大虫扑掀剪,武松闪闪闪。
哎,我把这个换换,武松不是闪闪闪,而是武松躲躲躲。
行不行?生1:闪有种闪电的感觉,躲像躲猫猫。
生2:我觉得闪体现了武松的厉害,躲有害怕的感觉。
闪是飞快的,没有要躲的意思。
师:他没有要跑的意思。
日本人来了,村里的老百姓赶紧躲起来。
暂时不出来。
武松看见老虎来了,也赶紧躲起来。
(生哄笑)“闪”和“躲”哪个好?生齐曰“闪”。
师肯定:闪。
一名同学到台前——老虎,表演“掀”,生齐读,生表演,师指导。
假如腰胯撞到武松的话,他就怎么样了?(挂了)最难的不是这个,是“剪”。
生在老师指导下表演。
这个东西假如碰到武松的话……所以,这一段在读的时候,要读出紧张的气氛,还要怎样?生1:重点读动作。
师:就是读的速度一定要(快)比如(师慢读)我们来比较一下。
(原武松扮演者读)他读的很好,但是跟老师比还是(差一点)我来读这一句。
你要是老读标点符号就完了。
(师慢读:说时迟,那时快,大虫非吃了你不可)师快读示范。
来大家一起来,你们读武松的,我读大虫的。
……(师生配合共读文段)必须要闪快点对不对?武松好不容易躲过了它的三招,终于可以动手了。
(文段)“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只拿着一半在手里”哨棒折了,下面武松要赤手空拳的面对老虎了,最危险的时刻来了。
这一段老师来读,同学们来研究一下武松是怎么把老虎干掉的。
……(师读文段,动词学生补充)武松一共用了5招,第一招叫(跳)第二招(揪)第三招(按)第四招(踢)第五招(打),(老师强调五招,PPT红色字体显示)一“跳”二“揪”三“按”四“踢”五“打”厉害吧,那我问一个问题,五个动作中,其中有一个动作是最关键的,这个动作是武松转守为攻,转败为胜的转折点,你看看是哪个动作。
来思考,有一个动作最重要。
(生发言,师寻找理想答案)我觉得是“按”,因为他只有按下去,才可以踢打。
师引导:因为他按住老虎头之后,控制住了老虎,这时,老虎还可以“掀”吗?还可以“剪”吗?所有的进攻的动作都失效了。
武松一直往下按,老虎一直往上抬。
我来问问,假如这个时候按住老虎的不是武松,而是张老师,你觉得结果如何?(生发言)估计张老师要是骑到老虎头上,老虎一抬头,张老师就到树上去了。
武松的力气大不大?(大)这一段中,你又读出了武松的什么?生:力大无穷,勇敢,勇猛,坚强,敏捷师:有人说武松在打虎的过程中,表现得非常优秀,表现得非常冷静,你觉得对不对?(众生发言)武松根本不是冷静,整个就是乱打。
其实写出了武松的慌乱。
但是武松就是武松,他有过人的(力量)。
【总结】我们分了三部分来学,第一部分喝酒的时候,我们研究了武松的语言,我们读出了他的“倔强”“酒量”第二部分我们研究心理活动,我们读出了武松的“纠结”“胆量”;第三部分打虎,我们研究武松的动作,我们读出了“慌乱”“力量”。
现在我请同学们来看这一排文字,“倔强”“纠结”“慌乱”,这三种情绪,都是谁都会有的?(人)——是的,一般人都会有的。
武松的“酒量”“胆量”“力量”是一般人有的吗?(师板书:上“人”,下“神”)清朝有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他叫金圣叹。
他在读《水浒传》的时候,就评价说:武松是人也是神。
他有人的(倔强)神的(酒量);人的(纠结)神的(胆量);人的(慌乱)神的(力量)这就是《水浒传》中最光彩照人的英雄。
这篇课文还有一条,我建议心脏不好的人不要看,看得人太揪心了,武松当时喝了18碗酒要上山,我们替他担心不担心?(担心)我们的心就提到嗓子眼了,这时有人劝他不要上山,我们以为他会留下来,我们就放心了,哪知道他非要上山,我们又把心揪起来,看到官府的榜文,以为他要回去,我们放心了。
他非要上去,我们又揪起来,躲过老虎的扑掀剪,好不容易躲过老虎拿着棒子要上去打了,我们放心了。
哪知道棒子折了,我们的心又揪起来,直到把老虎打死了。
我们的心一提一放,一提一放,真是“武松打虎真过瘾,我们读书——真揪心!”武松还有别的故事,武松有一个哥哥,个子很矮,你知道吧?(武大郎)他有一个老婆很漂亮,你知道吧?(潘金莲)后来他老婆与别人勾结,把他给害死了,武松把潘金莲和西门庆杀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