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学原理重点(庞金友)
一政治:
基于一定的利益,社会共同体及其成员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社会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政治的基本要素
◆政治的原动力是利益
◆政治的核心是公共权力
◆政治作用在于整合社会、协调矛盾
◆政治目的在于社会的稳定、有序和发展
◆政治的基本问题是关于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和管理国家的科学,因此即是观念,又是制度,也是行为。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经济的集中体现
◆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国家政权是根本问题
四政治学
研究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政治活动和政治关
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五政治学的研究意义
◆提高公民意识
◆增强政治分析与解决能力
◆了解完整的人类社会
◆掌握先进的思维方式
◆正确认识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生活
◆发展当代政治文化,完善政治体制
◆促进民主化建设
六共同利益
处于同一社会关系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相同利益
七利益的表达方式
对抗性表达
●暴力●集会●游行●示威
非对抗性表达
●通过个人关系●通过政治党团
●组织游说活动●通过社会舆论
●立法和政策咨询●“信访”机制
八利益综合
政治主体(国家或政府)对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利益的分配
九利益平衡
利益分配被保持在一个为各利益群体所能接受的限度内
●利益平衡不是利益平均
●利益平衡处于动态之中
●利益平衡是政治平衡的本质
●利益失衡表现为政治失衡
●社会利益平衡而政治失衡,过度剥夺或制度问题
●社会利益不平衡而政治平衡,现存政权的高压所致
十政治权力
权力主体为实现某种利益,依靠一定的强制力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
十一政治权力的类型与性质
类型:
(一)强制性权力
(二)功利性权力
(三)操纵性权力
(四)合法性权力
(五)人格型权力
性质:
●强制性
●专业性
●自主性
●扩张性
●排他性
十二政治权力的要素和基础要素:
权力主体
权力客体
目的性
强制力
作用方式
权力对比
权力结构
基础:
(一)武力
(二)财富
(三)技能
(四)动机
(五)知识
(六)制度
十三利益的形成与本质
形成:基于一定生产基础而获得的具有特定社会内容的需要
本质:利益的心理基础是人们的需要
利益反映特定的生产能力和水平
利益反映着特定的历史阶段的社会关系
十四利益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相对于政治关系
◇政治关系的出发点
◇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出发点和条件
◇其内在矛盾决定了政治关系的特性
●相对于社会政治生活
◇政治行为的动因
◇一切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建立的基础
◇社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源泉
◇政治发展的动力
十五政治权利的功能
●维护社会秩序
●促进经济发展
●推动公民参与
●实现个人价值
十六国家的本质
国家实质就是阶级专政
●国家的产生基于统治阶级的意志
●国家政权始终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
●国家权力始终用来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
十七国家的能力和内容
中央政府将国家的意志、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具体包括:
●汲取能力●调控能力
●强制能力●合法化能力
十八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类型
专制君主制
君主制等级君主制
立宪君主制二元制
政体议会制
古典共和制
共和制议会制(内阁制)
总统制
混合型
无产阶级共和制
十九政府的概念与面临的问题
政府是进行阶级统治、社会管理的机关,立法、行政、司法是政府机关的最本质部分。
面临问题:
1 执政党自身的问题
2 发展转型的问题
3 三农问题
4 社会价值观问题
5 政府职能问题
6 环境问题
7 社会公正与制度建设问题
8 人口问题
9 政治民主问题
10 社会管理问题
二十公民
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二十一政党的特征和功能
特征:
☉特定的利益根基
☉国家与社会联结的纽带
☉明确的政治目标和纲领
☉制度化的组织和纪律
☉具有合法性
功能:
◎目标制定◎政治动员和社会化
◎利益表达◎精英的形成与纳用
二十二一党制的概念与特点
只存在一个政党,或其他政党虽然存在,但在法律上不允许其与执政党竞争政权的体制
特点:(一)一党专政制
(二)多党合作制
◎允许其他政党合法存在
◎其他政党以某种形式与共产党联合(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中国共产党执政,民主党派参政
◎与各民主党派协商合作、相互监督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二十三两党制的概念与特点
两个同等规模的政党争夺职位、轮流执政的体制特点:◎较为负责◎鼓励竞争
◎防止垄断◎争取中间阵营
◎政治稳定
二十四多党制的概念与特点
两个以上政党相互竞争,通常借助联合阵线组成政府的体制
特点:
◎选民不能决定谁来组织政府
◎政府组成取决于政党协商,而不是选票◎党派林立,政权更迭频繁
◎易引发政治不稳定
二十五政治家的特征和作用
特征:
●特定阶级或利益的代表者
●核心政治权力的掌控者
●重大政策决策的制定者
●政治系统的协调者和组织者
作用:
◎掌控权力
◎领导思想
◎政治创造
◎利益整合
二十六政治统治的本质
1 政治统治首先是阶级统治
2 政治统治离不开公共利益
二十七政治统治的过程
确立统治秩序(国家机器、暴力、法律、制度、政策)——政治统治合法化(统治秩序为基,意识形态教化,政府实际作为)——巩固社会基础(维持公共利益,提供公共服务,干预经济活动,建立福利国家)
二十八政治统治的规律
(一)以利益分化为前提
(二)以阶级对立为基础
(三)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二十九政治管理的概念及特征
国家权力按照某种特定的秩序和目标对政治生活进行自觉地、有计划地约束或制约的行为
特征:
相对性
单向性
后果性
三十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的区别及联系
政治管
理
政治统治
行为主体具体政
权机关
整个统治
阶级
行为客体所有阶
级
被统治阶
级
利益
关系
一致对立
作用方式水平、民
主
垂直、专
政
三十一政治领导的要素◇合法性
◇领导者素质
◇权力为基础
◇权威为保障
三十二政治决策
在政治过程中,将有效的政治要求转化成权威性政策的行为
特征:
☉政治过程中的关键
☉处于动态过程之中
☉预测性和风险性
☉公共性和权威性
模式:
☉理性决策模式
☉渐进决策模式
☉综合决策模式
程序:
收集情报→确定目标→设计方案→方案验证→付诸实施
原则:
科学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稳定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
协调性原则
弹性原则
封闭性原则
前馈性原则
反馈性原则
动力性原则
科学化决策的基本要素:
☉政治生活的民主化
☉决策机构的规范化
三十三:政治参与
普通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影响政府决定或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行为政治参与的特征
●主体是公民
●诉诸于政治行为或社会活动
●目标在于影响政府
●动员与自动参与的混合
三十四:政治参与有无限度
正方:扩大政治参与
◎社会活力的源泉
◎抵制暴政的工具
◎维护国家稳定和秩序
◎增强公民尊严与价值
◎政府拥有广泛民意基础
◎使政府免于少数人的专断意志
◎提高公民政治认知与能力
反方:限制政治参与
◇政治冷漠的人参与政治会产生误导
◇民主情感代替不了政治理性
◇并非每人都有政治知识
◇广泛的政治参与会影响公共事务的开展
◇政治兴趣与政治积极性的骤增意味着政治分裂与政治动乱随之到来
三十五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
1 经济发展
2 社会环境
3 政治制度
4 政治心理
三十六政治文化及其特征
社会成员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政治实践中所形成的、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价值取向
特征:
●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具有结构性
三十七政治文化的功能
◇维持政治体系的存续
◇决定政治制度的模式
◇影响政治体系的运作状况
◇制约政治体系的变革和发展
三十八政治心理及其特征
社会成员对政治关系、政治行为和政治现象等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心理反映,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信念。
特征:
◆自发产生
◆社会差异性(个体、阶级、阶层、区域、民族)◆潜在的政治文化
◆稳定的心理积淀
三十九政治心理的基础
客观基础:
1物质水平
2社会关系
3政治制度
4思想文化
主观基础:
1个体特征
2心理结构
3社会经验
4个性倾向
四十各群体政治心理的特点
阶级政治心理
民族政治心理
大众政治心理
四十一政治思想及其特征
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现象的认识、对于政治问题的主张和观点
特征:
阶级性
◇不同阶级的政治思想不同
◇不同政治思想代表不同阶级
◇主流思想受统治阶级支配
理性
◆自觉的思维过程
◆系统的理论架构
◆逻辑的观念体系
相对独立性
⊕与社会经济发展不一定同步
⊕与政治发展水平不完全一致
⊕继承性与时代性结合
⊕普适性与本土化结合
四十二政治思想起源与发展的特点
(一)起源
○现实社会政治生活的反映
○客观环境与主观意识交互作用的产物(二)发展
●政治利益是原动力
●继承与创新的辩证过程
●政治思想家的作用巨大
四十三政治社会化
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过程
四十四政治社会化的媒介
家庭
学校
同辈团体
工作场所
大众传播媒介
选举及其他政治活动场合
社会政治组织
四十五政治社会化的特点
(一)社会成员与政治共同体之间的互动过程
(二)社会政治意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三)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四十六政治改革的主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
a政治改革需要一批具有改革取向和政治意识的力行者
b政治改革需要有合理的目标和周密的计划:政治改革要选择和把握有利的时机
c政治改革要充分调动本阶级成员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
客观条件:由经济条件、政治文化条件和社会条件三大要素构成
四十七政治革命与政治改革的区别及联系(略)
四十八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内容
◇民主是一种阶级统治
◇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或国家形态
◇民主意味着公民的平等和参政的权利
四十九民主观念的发展
古典民主的特征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以伦理诉求为目标
•以公共利益为基础
•以品德为动力
•以直接参与为模式
•以平民主义为特征
现代民主的特征
•作为一种生活衍生品
•以物质利益追求为目标
•以个人利益为基础
•以理性为动力
•以间接参与为模式
•以多元主义为特征
五十当代中国民主建设的基础和条件
基础:
(一)经济基础
☉所有制决定民主的性质
☉社会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民主的程度
☉经济利益决定民主的选举
(二)法制基础
⊕法律是民主政治的必要条件
⊕民主政治需要法律来保障
⊕民主所依赖的自由、平等原则蕴含在法律之中
(三)社会自治
○社会自治是直接民主
○以社会制约国家权力
条件:
有利条件: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高
•公民民主意识增强
•政治文明观念扩展
•执政党追求民主政治
•政治体制改革逐步推进
民主制度完善
党内民主改善
基层民主扩大
不利条件:
•市场体制不够完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地域广,人口多,地区差异大
•政治文化传统的制约
•良好的法治环境尚未形成
•缺乏支撑民主的公民社会
•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论和实践不够成熟
五十一人权及特征
在一定生产方式中生活的一切人,基于最低限度的道德准则,通过相应的义务准备而对自己所需要的权利的主张资格
人权的特征
●最低限度的道德性
●普遍性
●历史性
●资格性
五十二人权实现的条件
(一)自然条件
(二)生产力水平
(三)社会制度
(四)权利意识与能力
(五)政治制度
五十三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的内容
生存权及生命权平等权自由权政治参与权安全权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