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基础-第七章

合集下载

信息论基础各章参考答案

信息论基础各章参考答案

各章参考答案2.1. (1)4.17比特 ;(2)5.17比特 ; (3)1.17比特 ;(4)3.17比特2.2. 1.42比特2.3. (1)225.6比特 ;(2)13.2比特2.4. (1)24.07比特; (2)31.02比特2.5. (1)根据熵的可加性,一个复合事件的平均不确定性可以通过多次实验逐步解除。

如果我们使每次实验所获得的信息量最大。

那么所需要的总实验次数就最少。

用无砝码天平的一次称重实验结果所得到的信息量为log3,k 次称重所得的信息量为klog3。

从12个硬币中鉴别其中的一个重量不同(不知是否轻或重)所需信息量为log24。

因为3log3=log27>log24。

所以在理论上用3次称重能够鉴别硬币并判断其轻或重。

每次实验应使结果具有最大的熵。

其中的一个方法如下:第一次称重:将天平左右两盘各放4枚硬币,观察其结果:①平衡 ②左倾 ③右倾。

ⅰ)若结果为①,则假币在未放入的4枚币,第二次称重:将未放入的4枚中的3枚和已称过的3枚分别放到左右两盘,根据结果可判断出盘中没有假币;若有,还能判断出轻和重,第三次称重:将判断出含有假币的三枚硬币中的两枚放到左右两盘中,便可判断出假币。

ⅱ)若结果为②或③即将左盘中的3枚取下,将右盘中的3枚放到左盘中,未称的3枚放到右盘中,观察称重砝码,若平衡,说明取下的3枚中含假币,只能判出轻重,若倾斜方向不变,说明在左、右盘中未动的两枚中其中有一枚为假币,若倾斜方向变反,说明从右盘取过的3枚中有假币,便可判出轻重。

(2)第三次称重 类似ⅰ)的情况,但当两个硬币知其中一个为假,不知为哪个时,第三步用一个真币与其中一个称重比较即可。

对13个外形相同的硬币情况.第一次按4,4,5分别称重,如果假币在五个硬币的组里,则鉴别所需信息量为log10>log9=2log3,所以剩下的2次称重不能获得所需的信息.2.6. (1)215log =15比特; (2) 1比特;(3)15个问题2. 7. 证明: (略) 2.8. 证明: (略)2.9.31)(11=b a p ,121)(21=b a p ,121)(31=b a p ,61)()(1312==b a b a p p ,241)()()()(33233222====b a b a b a b a p p p p。

《信息论基础A》(清华)复习资料

《信息论基础A》(清华)复习资料

信息论基础A 复习资料作者 郝仁第一章 概论● 在认识论层次研究信息时,把只考虑到形式因素的部分称为语法信息, 把只考虑到含义因素的部分称为语义信息;把只考虑到效用因素的部分称为语用信息。

目前,信息论中主要研究语法信息● 归纳起来,香农信息论的研究内容包括: 1) 信息熵、信道容量和信息率失真函数2) 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信道编码定理和保真度准则下的信源编码定理 3) 信源编码、信道编码理论与方法● 一般认为,一般信息论的研究内容除香农信息论的研究内容外,还包括 维纳的微弱信号检测理论:包括噪声理论、信号滤波与预测、统计检测与估计理论、调制理论等。

信息科学以信息为研究对象,信息科学以信息运动规律为研究内容,信 息运动包括获取、传递、存储、处理和施用等环节。

第二章 离散信源及离散熵● 单符号离散信源的数学模型:1212()()()()n n x x x X P x P x P x P X ⎧⎫⎡⎤=⎨⎬⎢⎥⎣⎦⎩⎭L L自信息量:()log ()i x i I x P x =-,是无量纲的,一般根据对数的底来定义单位:当对数底为2时,自信息量的单位为比特(bit,binary unit);对数底为e 时,其单位为奈特(nat,nature unit);对数底为10时,其单位为哈特(Hart, Hartley)自信息量性质:I(x i )是随机量;I(x i )是非负值;I(x i )是P(x i )的单调递减函数。

● 单符号离散信源的离散熵:1()[()]()()ni i i i H X E I x P x lbP x ===-∑,单位是比特/符号(bit/symbol)。

离散熵的性质和定理:H(X)的非负性;H(X)的上凸性;最大离散熵定理:()H X lbn ≤● 如果除概率分布相同外,直到N 维的各维联合概率分布也都与时间起点 无关,即:111111()()()()()()k l k k l l k k k N l l l N P X P X P X X P X X P X X X P X X X ++++-++-===LL L则称该多符号离散信源为N 维离散平稳信源。

《信息论基础》课件

《信息论基础》课件

2
信息论与数学中的概率论、统计学、组合数学等 学科密切相关,这些学科为信息论提供了重要的 数学工具和理论基础。
3
信息论与物理学中的量子力学、热力学等学科也 有密切的联系,这些学科为信息论提供了更深层 次的理论基础。
信息论未来发展趋势
信息论将继续深入研究量子信 息论和网络信息论等领域,探 索更高效、更安全的信息传输
和处理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 术的快速发展,信息论将在 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领域
发挥更大的作用。
信息论还将继续关注网络安全 、隐私保护等问题,为构建安 全可靠的信息社会提供重要的
理论支持。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海明码(Hamming Code): 一种能够纠正一位错误的线性 纠错码。
里德-所罗门码(ReedSolomon Code):一种广泛 应用于数据存储和通信领域的 强纠错码。
差错控制机制
前向纠错(FEC)
01
在发送端采用纠错编码,使得接收端能够自动纠正传输过程中
的错误。
自动重传请求(ARQ)
02
接收端检测到错误后请求发送端重传数据,直到接收正确为止
常见信道编码技术
线性分组码
将信息序列划分为若干组,对每组进行线性 编码,常见的有汉明码、格雷码等。
循环码
将信息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后进行编码,常见的有 BCH码、RS码等。
卷积码
将信息序列进行卷积处理后进行编码,常见 的有Convolutional Code等。
2023
PART 04
信息传输与错误控制

混合纠错(HEC)
03
结合前向纠错和自动重传请求,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实验教案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实验教案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实验教案第一章:信息论基础1.1 实验目的1. 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及其度量方法;2. 掌握信息的熵、冗余度和信道容量等基本概念。

1.2 实验原理1. 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消息、信源等;2. 信息的度量:平均信息量、熵、冗余度等;3. 信道容量和编码定理。

1.3 实验设备与材料1. 计算机及投影仪;2. 相关实验软件。

1.4 实验步骤1. 讲解信息的基本概念及其度量方法;2. 分析实际例子,演示信息的熵、冗余度和信道容量的计算过程;3. 让学生通过实验软件进行相关计算和分析。

1.5 思考与讨论1. 信息量与消息长度的关系;2. 信道容量在实际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第二章:数字基带编码2.1 实验目的1. 掌握数字基带编码的基本原理;2. 学会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数字基带编码的仿真。

2.2 实验原理1. 数字基带编码的定义和分类;2. 常用数字基带编码方法:NRZ、RZ、曼彻斯特编码等;3. 数字基带编码的性能评估:误码率、带宽利用率等。

2.3 实验设备与材料1. 计算机及投影仪;2. 相关实验软件。

2.4 实验步骤1. 讲解数字基带编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演示常用数字基带编码的仿真效果;3. 让学生通过实验软件进行数字基带编码的仿真实验。

2.5 思考与讨论1. 数字基带编码的优缺点;2. 如何在实际通信系统中选择合适的基带编码方法。

第三章:信道编码与误码控制3.1 实验目的1. 了解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2. 掌握常见的信道编码方法;3. 学会使用相关软件进行信道编码的仿真。

3.2 实验原理1. 信道编码的定义和作用;2. 常用信道编码方法:卷积编码、汉明编码、里德-所罗门编码等;3. 误码控制原理:检错、纠错等。

3.3 实验设备与材料1. 计算机及投影仪;2. 相关实验软件。

3.4 实验步骤1. 讲解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演示常用信道编码的仿真效果;3. 让学生通过实验软件进行信道编码的仿真实验。

信息论基础教程

信息论基础教程

BUPT Press
目前,对信息论的研究内容一般有三种理解: (1)狭义信息论:又称香农信息论。主要通过数学描述与定量分析,研 究通信系统从信源到信宿的全过程,包括信息的测度、信道容量以及信 源和信道编码理论等问题,强调通过编码和译码使收、发两端联合最优 化,并且以定理的形式证明极限的存在。这部分内容是信息论的基础理 论。 (2)一般信息论:也称工程信息论。主要也是研究信息传输和处理问题, 除香农信息论的内容外,还包括噪声理论、信号滤波和预测、统计检测 和估计、调制理论、信息处理理论以及保密理论等。 (3)广义信息论:不仅包括上述两方面内容,而且包括所有与信息有关 的自然和社会领域,如模式识别、计算机翻译、心理学、遗传学、神经 生理学、语言学、语义学甚至包括社会学中有关信息的问题。
BUPT Press
定义2.1 随机事件的自信息量定义为该事件发生概率的对数的
p( xi 负值。设事件 的概率为 xi )
,则它的自信息定义为
I ( xi ) log p( xi ) log
def
1 p( xi )
从图2.1种可以看到上述信息量的定义正 是满足上述公理性条件的函数形式。 I ( xi )代表两种含义:当事件发生以前, 等于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的大小;当事 件发生以后,表示事件所含有或所能提 供的信息量。
BUPT Press
第一章
1.1 1.2
绪论
信息的概念 信息论研究的对象、目的和内容
BUPT Press
1.1
信息的概念
信息论是通信的数学基础,它是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形成和发 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横断学科。信息论创立的标志是1948年 Claude Shannon (香农)发表的论文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在这篇文章中香农创造 性的采用概率论的方法来研究通信中的问题, 并且对信息给予了科学的定量描述,第一次 提出了信息熵的概念。 1928年,哈特莱(Hartley)首先提出了 用对数度量信息的概念。一个消息所含有的 信息量用它的可能值的个数的对数来表示。

信息论基础第三章~第七章

信息论基础第三章~第七章

3.4 算术码 香农—费诺码在3.2节中我们证明了码长取为1()log()l x p x ⎡⎤=⎢⎥⎢⎥时满足克莱夫特不等式,因此可用来构造唯一可译码。

本节要介绍一种利用累积分布函数来分配码字的构造编码方法,通常称为香农—费诺方法。

设信源随机变量X 取值于字符集{1,2,...,}m χ=,不失一般性,设对所有x χ∈ 有()0p x >定义累积分布函数()()a xF x p a ≤=∑和修正的累积分布函数1()()()2a xF x p a p x <=+∑ 我们称()p x 为()F x 的步长。

这两个函数计算示意图见图3.4.1.图3.4.1 香农---费诺码的累积分布函数因为所有字母x 都有正概率, 因此当(,)x y x y χ≠∈时有()()F x F y ≠。

如果知道了()F x 就可以找到对应的x ,这就提示我们可以用()F x 作为x 的码字,比如用()F x 的二进小数表示。

但通常()F x 是实数,它未必能用有限多位二进制小数来表出,那么能否用近似表示呢? 如用()F x 的二进制小数表示中前()l x 位来近似表示,我们把它记为()()l x F x ⎢⎥⎣⎦ ,则它和()F x 的差距应满足以下不等式.()()1()()2l x l x F x F x ⎢⎥-<⎣⎦比如取1()log1()l x p x ⎡⎤=+⎢⎥⎢⎥时有()1log ()111()()(1)2222l x p x p x F x F x ⎡⎤⎢⎥⎢⎥≤<=-- 因此()()l x F x ⎢⎥⎣⎦位于对应x 的步长之内,可见用()l x 比特来描述x 足够了。

也就是说如果12()()1()0.......l x l x F x a a a a +=(其中01i a =或),则可取12()(...)l x a a a 作为的码字。

事实上,每一个码字对应的区间长度为()2()(1)l x F x F x -<--,区间的左端点12()0....l x a a a 位于对应x 的步长的左半部(即小的那一半),而右端点12()()10....2l x l x a a a +位于步长顶端的下方,这说明整个区间12()12()()1[0...., 0....]2l x l x l x a a a a a a +全部落在累积分布函数中对应x 的步长之内,从而对应不同码字的区间是不相交的,因此此码是即时码。

信息论基础第二版习题答案

信息论基础第二版习题答案

信息论基础第二版习题答案信息论是一门研究信息传输和处理的学科,它的基础理论是信息论。

信息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被广泛应用于通信、数据压缩、密码学等领域。

而《信息论基础》是信息论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它的第二版是对第一版的修订和扩充。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信息论基础第二版》中部分习题的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信息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一章:信息论基础1.1 信息的定义和度量习题1:假设有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为p,其信息量定义为I(p) = -log(p)。

求当p=0.5时,事件的信息量。

答案:将p=0.5代入公式,得到I(0.5) = -log(0.5) = 1。

习题2:假设有两个互斥事件A和B,其概率分别为p和1-p,求事件A和B 同时发生的信息量。

答案:事件A和B同时发生的概率为p(1-p),根据信息量定义,其信息量为I(p(1-p)) = -log(p(1-p))。

1.2 信息熵和条件熵习题1:假设有一个二进制信源,产生0和1的概率分别为p和1-p,求该信源的信息熵。

答案:根据信息熵的定义,信源的信息熵为H = -plog(p) - (1-p)log(1-p)。

习题2:假设有两个独立的二进制信源A和B,产生0和1的概率分别为p和1-p,求两个信源同时发生时的联合熵。

答案:由于A和B是独立的,所以联合熵等于两个信源的信息熵之和,即H(A,B) = H(A) + H(B) = -plog(p) - (1-p)log(1-p) - plog(p) - (1-p)log(1-p)。

第二章:信道容量2.1 信道的基本概念习题1:假设有一个二进制对称信道,其错误概率为p,求该信道的信道容量。

答案:对于二进制对称信道,其信道容量为C = 1 - H(p),其中H(p)为错误概率为p时的信道容量。

习题2:假设有一个高斯信道,信道的信噪比为S/N,求该信道的信道容量。

答案:对于高斯信道,其信道容量为C = 0.5log(1 + S/N)。

信息论基础教学课件ppt信息论基础概述信息论基础概论

信息论基础教学课件ppt信息论基础概述信息论基础概论
33
§1.2.1 通信系统模型
例如,奇偶纠错 将信源编码输出的每个码组的尾补一个1或0 当传输发生奇数差错,打乱了“1”数目的奇偶性,就 可以检测出错误。
34
§1.2.1 通信系统模型
(a) 无检错
(b) 可检错 (奇校验) (c) 可纠错(纠一个错)
图1.4 增加冗余符号增加可靠性示意图
35
§1.2.1 通信系统模型
信源的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量 以及信息如何量度
核心 问题
29
§1.2.1 通信系统模型
编码器(Encoder)
编码器的功能是将消息变成适合于信道传输的信号 编码器包括:
信源编码器(source encoder) 信道编码器(channel encoder) 调制器(modulator)
信源编码器
信道编码器
调制器
功能:将编码器的输出符号变成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 目的:提高传输效率 信道编码符号不能直接通过信道输出,要将编码器的输 出符号变成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例如,0、1符号变成 两个电平,为远距离传输,还需载波调制,例如,ASK, FSK,PSK等。
36
§1.2.1 通信系统模型
信道(channel)
13
§1.1.2 信息的基本概念
1949年,Weaver在《通信的数学》中解释香农的工 作时,把通信问题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通信符号如何精确传输?(技术问题) 第二层:传输的符号如何精确携带所需要的含义?(语义问题) 第三层:所接收的含义如何以所需要的方式有效地影响行为? (效用问题)
14
§1.1.2 信息的基本概念
§1.1.2 信息的基本概念
信息的三个基本层次:
语法(Syntactic)信息 语义(Semantic) 信息 语用(Pragmatic)信息

《信息论基础》PPT课件

《信息论基础》PPT课件

精选ppt
9
信息论的研究内容
狭义信息论(经典信息论)
研究信息测度,信道容量以及信源和信道编码理论
一般信息论
研究信息传输和处理问题,除经典信息论外还包括噪 声理论,信号滤波和预测,统计检测和估值理论,调 制理论,信息处理理论和保密理论
广义信息论
除上述内容外,还包括自然和社会领域有关信息的内 容,如模式识别,计算机翻译,心理学,遗传学,神 经生理学
精选ppt
10
Shannon理论
Shannon定理的证明是非构造性的,而且也不够严格,但 他的“数学直观出奇地正确”(A. N. Kolmogrov,1963)。 已在数学上严格地证明了Shannon编码定理,而且发现了 各种具体可构造的有效编码理论和方法,可以实现 Shannon指出的极限。
几乎无错地经由Gaussian信道传信 对于非白Gassian信道,Shannon的注水定理和多载波调制(MCM) CDMA、MCM(COFDM)、TCM、BCM、各种均衡、对消技术、
精选ppt
12
I信源编码与数据压缩-关键理论进展 的十个里程碑[Kieffer 1993]
1. 无扰信源编码的诞生(1948, C. E. Shannon)。 2. Huffman算法的发现(1952, D. A. Huffman)。 3. 建立Shannon-McMillan定理(1953, B. McMillan)。 4. 发现Lloyd算法(1957, S. P. Lloyd ,1982年发表,)。 5. 率失真理论系统化(1959, C. E. Shannon,)。 6. Kolmogorov Complexity概念诞生(1964, A. N. Kolmogorov,)。 7. 通用信源编码理论系统化(1973, L. D. Davission)。 8. 多端信源编码理论诞生(1973, D. Slepian和J. K. Wolf)。 9. 第一个实际的算术编码方案(1976, J. Rissannen和R. Pasco

信息论基础各章参考答案.doc

信息论基础各章参考答案.doc

= pQhb) = = pWLh)124各章参考答案2. 1. (1) 4.17 比特;(2) 5.17 比特;(3) 1.17 比特; (4) 3.17 比特 2. 2. 1.42比特2. 3.(1) 225.6 比特;(2) 13.2 比特2. 4. (1) 24.07 比特;(2) 31.02 比特2. 5. (1)根据炳的可加性,一个复合事件的平均不确定性可以通过多次实验逐步解除。

如果我们使每次实验所获得的信息量最大。

那么所需要的总实验次数就最少。

用无秩码天平 的一次称重实验结果所得到的信息量为log3,k 次称重所得的信息量为klog3o 从12个硬币 中鉴别其中的一个重量不同(不知是否轻或重)所需信息量为log24。

冽31og3=log27>log24o 所以在理论上用3次称重能够鉴别硬币并判断其轻或重。

每次实验应使结果具有最大的炳。

其中的一个方法如下:第一次称重:将天平左右两盘各放4枚硬币,观察其结果:①平衡 ② 左倾③右倾。

i )若结果为①,则假币在未放入的4枚币,第二次称重:将未放入的4枚 中的3枚和已称过的3枚分别放到左右两盘,根据结果可判断出肃中没有假币;若有,还能 判断出轻和重,第三次称重:将判断出含有假币的三枚硬币中的两枚放到左右两盘中,便可 判断出假币。

订)若结果为②或③即将左盘中的3枚取下,将右盘中的3枚放到左盘中,未 称的3枚放到右盘中,观察称重缺码,若平衡,说明取下的3枚中含假币,只能判出轻重, 若倾斜方的不变,说明在左、右盘中未动的两枚中其中有一枚为假币,若倾斜方向变反,说 明从右盘取过的3枚中有假币,便可判出轻重。

(2)第三次称重类似i )的情况,但当两个硬币知其中一个为假,不知为哪个时, 第三步用一个真币与其中一个称重比较即可。

对13个外形相同的硬币情况.第一次按4,4,5分别称重,如果假币在一五个硬币的组里,则鉴 别所需信息量为Iogl0>log9=21og3,所以剩下的2次称重不能获得所需的信息.2. 6. (1) log2“=15 比特;(2)1比特;(3) 15个问题2. 7. 证明: (略)2. 8.证明: (略)/ 、 111 、 12.9. P (dibi) = - p(ci\bi )= 12P (cM — — P (sb) < , 12 ,6,2. 10.证明: (略) 2. 11.证明: (略)2.12.证明: (略)2 [3.(1) H(X) = H(Y) = 1, H(Z) = 0.544, H(XZ) = 1.406, H(YZ) = 1.406,H(XKZ) = 1.812(2)H(X/Y) = H(Y/X) = 0.810f H(X/Z) = 0.862, H(Z/X) = H(Z/Y) =0.405 , H(Y/Z) = 0.862, H(X/YZ) = H(Y/XZ) = 0.405, H(Z/XY) =(3)1(X;K) = 0.188 Z(X;Z) = 0.138 Z(K;Z) = 0.138 7(X;Y/Z) =0.457 , I(Y;Z/X) = I(X;Z/Y) = 0.406(单位均为比特/符号)p 游(000) = 1)= Pg(l°l)=服z(l 1°)= 714. X 1 Z ■,(2)P加(°°°)=P宓(111)= !(3)P加(°°°)= 〃加(°。

信息论基础详细ppt课件

信息论基础详细ppt课件

1928年,哈特莱(Hartley)首先提出了用对数度量信
息的概念。一个消息所含有的信息量用它的可能值
香农
的个数的对数来表示。
(香农)信息: 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或存在方式的不确定性的描述。 可运用研究随机事件的数学工具——概率来测度不确定性大小。 在信息论中,我们把消息用随机事件表示,而发出这些消息的信 源则用随机变量来表示。
2.1 自信息和互信息
2.1.1 自信息
随机事件的自信息量 I (xi ) 是该事件发生概率 p(xi ) 的函数,并且应该满 足以下公理化条件:
1. I (xi )是 p(xi )的严格递减函数。当 p(x1)p(x2) 时,I(x1)I(x2),概率 越小,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越大,事件发生后所包含的自信息量越大
事件 x i 的概率为p(xi ) ,则它的自信息定义为:
I(xi)d eflogp(xi)logp(1xi)
从图2.1种可以看到上述信息量的定义正 是满足上述公理性条件的函数形式。I (xi ) 代表两种含义:当事件发生以前,等于 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的大小;当事件发 生以后,表示事件所含有或所能提供的 信息量。
2.极限情况下当 p(xi )=0时,I(xi);当 p(xi ) =1时,I (xi ) =0。
3.另外,从直观概念上讲,由两个相对独立的不同的消息所提供的 信息量应等于它们分别提供的信息量之和。 可以证明,满足以上公理化条件的函数形式是对数形式。
定义2.1 随机事件的自信息量定义为该事件发生概率的对数的负值。
我们把某个消息 x i 出现的不确定性的大小,定义为自信息,用这
个消息出现的概率的对数的负值来表示:I(xi)lop(g xi)
自信息同时表示这个消息所包含的信息量,也就是最大能够给予 收信者的信息量。如果消息能够正确传送,收信者就能够获得这 么大小的信息量。

信息论基础第二版习题答案

信息论基础第二版习题答案

信息论基础第二版习题答案
《信息论基础第二版习题答案》
信息论是一门研究信息传输、存储和处理的学科,它的理论基础是由克劳德·香农于1948年提出的。

信息论的发展对于现代通信、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信息论基础第二版》是信息论领域的经典教材,它系统地介绍了信息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提供了大量的习题来帮助读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这本书中,作者对信息论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信息的度量、信道容量、编码理论等内容。

习题部分则是为了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题目,涵盖了各个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信息论基础第二版》中的一些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1.1:什么是信息熵?请用公式表示。

答:信息熵是表示一个随机变量不确定性的度量,它的公式为H(X) = -
Σp(x)log2p(x),其中p(x)表示随机变量X取值为x的概率。

第二章习题2.3:什么是信道容量?如何计算信道容量?
答:信道容量是表示信道的传输能力,它的计算公式为C = Wlog2(1 + S/N),其中W表示信道带宽,S表示信号功率,N表示噪声功率。

第三章习题3.2:简要说明香农编码的原理。

答:香农编码是一种无损压缩编码方法,它利用信息的统计特性来减少信息的冗余,从而实现对信息的高效压缩。

以上是《信息论基础第二版》中的一些习题答案,通过学习这些习题,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信息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希望本书对广大读者在信息论领域的
学习和研究有所帮助。

信息论基础 第七章 信道编码

信息论基础 第七章  信道编码

2020/3/23
P.20
线性分组码(续)
C3 u0 u2 C0 C2 C4 u0 u1 u2 C0 C1 C2 C5 u0 u1 C0 C1 C6 u1 u2 C1 C2

C0 C2 C3 0
CC00
C1 C1
C2 C5
C3 0
0
C1 C2 C6 0
也可看作是由 GF(2) 扩展成的n维的矢量空间。这类引用有限域有限扩
域(矢量空间)的方法,在信道编码的理论研究中非常有用,即可引用 有限域理论分析研究信道编码的性质,寻找性能好的信道编码等等。
2020/3/23
P.15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 (续)
在信道编码的工程构造上往往引用另一种等效的概念,即模多项式 分析方法更为方便。
n7
这时输入编码器的信息分成三个一组,即 u (u0u1u2 ) ,
它可按下列线性方程组编码:
2020/3/23
P.19
写成矩阵形式
线性分组码(续)
u (I MQ)
称G为生成矩阵,若G (I MQ)即能分解出单位方阵为子阵,且I的位 置可任意,则称 C 为系统码(或组织码) 若将上述监督线性方程组改写为:
亦趋于0,仅有少数比如turbo码,两者性能都比较好。
2020/3/23
P.12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 (续)
目前大多数信道编码性能却不很理想,因此目前信道编码的主要 目标是以可靠性为主,即在寻求抗干扰强的码的基础上,寻求适当的有 效性,寻求和构造最小距离 dmin 比较大的码。
有关线性分组码的n种等效研究方法
2020/3/23
P.7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 (续)
奇偶检验码
其编码规则为:C

信息论基础第七周

信息论基础第七周

举例
变长码与定长码
信源符号a 信源符号ai 信源符号出现的 概率p 概率p(ai) 码 码1 表 码2
a1 a2 a3 a4
p(a1) p(a2) p(a3) p(a4)
00 01 10 11
0 01 001 111
奇 异 码
码的不同属性
码2 码3
信源符号 信源符号 码1 ai 出现的概 率p(ai)
其信息熵为
H(X)=2.55(比特/符号) 比特/符号) σ2(x)=1.323 若要求编码效率为90%, 若要求编码效率为90%,即 H ( X ) = 0.90
H ( X ) +ε
译码差错率为δ 译码差错率为δ≤10-6,则
ε = 0.28
L≥
σ 2 ( x) ε 2δ
= 1.6875 × 107
编码就是从信源符号到码符号的一种映射。 编码就是从信源符号到码符号的一种映射。 若要实现无失真编码, 若要实现无失真编码,这种映射必须是一一对 应的,可逆的。 应的,可逆的。
编码的定义分类
非 分 组 码 奇 异 码 码 非 唯 一 可 译 码 分 组 码 非 奇 异 码 非 即 时 码 唯 一 可 译 码 即 时 码
能达到差错率要求,可以证明源序列长度L需满足: 能达到差错率要求,可以证明源序列长度L需满足:
L≥
σ2 ε 2δ
信源熵就H 是一个界限/临界值。 信源熵就H(X)是一个界限/临界值。当编码器输出的 信息率超过这个临界值时,就能无失真译码, 信息率超过这个临界值时,就能无失真译码,否则就 不行。 不行。 信源编码定理从理论上说明了编码效率接近于1 信源编码定理从理论上说明了编码效率接近于1,即 H(X ) → 1 的理想编码器的存在性,代价是在实际编 的理想编码器的存在性, log m 码时

信息论基础(含习题与解答)

信息论基础(含习题与解答)

信息论基础(含习题与解答)
1.习题
(1)解码的定义是什么?
解码是指从消息中分离出编码信息,并将其转换为原始消息的过程。

(2)什么是哈夫曼编码?
哈夫曼编码是一种熵编码方案,它把出现频率最高的信息单位用最短的码字表示,从而有效地压缩了信息。

(3)请解释索引信息论。

索引信息论是一种认知科学,它研究了使用多个索引信息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协作的方法。

它重点研究的是如何将信息可视化,以便用户可以快速找到需要的信息,同时有效地利用多个索引信息。

2.答案
(1)解码的定义是什么?
解码是指从消息中分离出编码信息,并将其转换为原始消息的过程。

(2)什么是哈夫曼编码?
哈夫曼编码是一种熵编码方案,它把出现频率最高的信息单位用最短的码字表示,从而有效地压缩了信息。

(3)请解释索引信息论。

索引信息论是一种认知科学,它研究了使用多个索引信息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协作的方法。

它主要专注于通过设计有效的用户界面来提高信
息的有用性,实现信息的检索和可视化,以实现快速了解和分析信息资源。

它强调以用户为中心,基于支持知识管理和协作的。

信息论基础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潍坊学院

信息论基础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潍坊学院

第一章测试1.信息论的奠基人是()。

A:香农B:哈特利C:阿姆斯特朗D:奈奎斯特答案:A2.下列不属于信息论的研究内容的是()。

A:纠错编码B:信源、信道模型C:信息的产生D:信道传输能力答案:C3.下列不属于消息的是()A:图像B:信号C:文字D:语音答案:B4.信息就是消息. ()A:对B:错答案:B5.信息是不可以度量的,是一个主观的认识。

()A:对B:错答案:B6.任何已经确定的事物都不含有信息。

()A:错B:对答案:B7.1948年香农的文章《通信的数学理论》奠定了香农信息理论的基础。

()A:错B:对答案:B8.信息论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找到信息传输过程的共同规律,以提高信息传输的(),使信息传输系统达到最优化。

A:保密性B:可靠性C:认证性D:有效性答案:ABCD9.下列属于香农信息论的主要研究理论的是()。

A:传输理论B:调制理论C:压缩理论D:保密理论答案:ACD10.信源编码的作用包含()。

A:检错纠错B:提升信息传输的安全性C:数据压缩D:对信源的输出进行符号变换答案:CD第二章测试1.信息传输系统模型中,用来提升信息传输的有效性的部分为()A:信道B:信源C:信源编码器、信源译码器D:信道编码器、信道译码器答案:C2.对于自信息,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以e为底时,单位是比特B:以10为底时,单位是奈特。

C:以2为底时,单位是奈特。

D:以2为底时,单位是比特。

答案:D3.信息熵的单位是()A:无法确定B:比特每符号C:比特答案:B4.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自信息量都是0 。

()A:错B:对答案:A5.概率大的事件自信息量大。

()A:错答案:A6.互信息量可正、可负亦可为零。

()A:错B:对答案:B7.互信息量I(X;Y)表示收到Y后仍对信源X的不确定度。

()A:错B:对答案:B8.信源X的概率分布为P(X)={1/2,1/3,1/6},信源Y的概率分布为P(X)={ 1/3,1/2,1/6},则信源X和Y的熵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
也可以按其它的标准,如引起的损失、风险、主观感觉 上的差别等来定义失真函数。 二、平均失真 由于信源X和信宿Y都是随机变量,所以符号失真度 函数也是一个随机变量,传输时引起的平均失真应该是 符号失真度函数 d(xi , y j )在信源概率空间和信宿概率空间 求平均,即:
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
第七章 限失真信源编码
1
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
第五章我们讨论了无失真信源编码。但是, 在很多场合,特别是对于连续信源,因为其绝对 熵为无限大,若要求无失真地对其进行传输,则 要求信道的信息传输率也为无限大,这是不现实 的。因此也就不可能实现完全无失真传输。 另一方面,从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来考虑, 由于要求码字包含的信息量大于等于信源的熵, 所以对于连续信源,要用无限多个比特才能完全 无失真地来描述。
d被称为失真矩阵。
10
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
{ 0 ,1 } ,编码器的输出符号 例4-1-1 设信源符号 X Y { 0 , 1 ,2 } ,规定失真函数为:
d(0,0)=d(1,1)=0;d(0,1)=d(1,0)=1;d(0,2)=d(1,2)=0.5 求失真矩阵d. 解:由失真矩阵定义:
d ( 0 , 0 )d ( 0 , 1 )d ( 0 , 2 ) 010 . 5 d d ( 1 , 0 ) d ( 1 , 1 ) d ( 1 , 2 ) 1 0 0 . 5
11
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
失真函数 d(xi , y j ) 的函数形式可以根据需要适当选 取,如平方代价函数、绝对代价函数、均匀代价 函数等: 2 d ( x , y ) ( x y ) i j i j 平方失真: (x yj i,y j)x i 绝对失真: d ( x x y 相对失真: d i,y j) i j /x i 0 , x y i j d ( x , y ) ( x , y ) 误码(汉明)失真: i j i j 1 , 其它

i 1 N k 1
nN
m
N
j 1
p ( xi ) p ( y j / xi )d ( xi , y j )

i 1
nN
m
N
j 1
p ( x i ) p ( y j / x i ) d ( x i k , y j k ); 当 信 源 与 信 道 是 无 记 忆 时 , 有
D (N )
9
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
y 0 x i j d (, x ) ; 它 是 一 个 非 负 函 数 iy j x y a a 0 i j
由于输入符号有n个,输出符号有m个,所以d(xi , y j ) m 共有 n 个,写成矩阵形式,就是
(x ,y ) d (x ,y ) d 1 1 1 m d d ( x , y ) d ( x , y ) n m n 1
n jN

i 1nNmFra bibliotekNN
j 1 k 1
p ( x i k ) p ( y j 2 / x i 2 ) d ( x i 2 , y j 2 ) ...


N 1
m
N
) / x i 1 ) d ( x i 1 , y j1 ) ...
j 1 k 1 N
n N 1 m i 1
15
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
定义7.1 设发送序列xi=xi xi …xi ,接收序列为 1 2 N, yi=yj yj …yj 定义序列失真度为: 1 2 N, d(xi,yj)=d(xi xi …xi , yj yj …yj ) 1 2 N 1 2 N =d(xi , yj )+d(xi , yj )+…+d(xi , yj ) 1 1 2 2 N N =∑ d(xi , yj ) (k=1 to N) k k 也就是说信源序列的失真度等于序列对应单 个符号失真度之和,写成矩阵形式rNxsN
4
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
在限失真信源编码里,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在一定程度 的允许失真限度内,能把信源信息压缩到什么程度,即 最少用多少比特数才能描述信源。 这个问题已经被香农解决。香农在1948年的经典论文中 已经提到了这个问题,在1959年,香农又在他的一篇论 文“保真度准则下的离散信源编码定理”里讨论了这个 问题。研究这个问题并做出较大贡献的还有前苏联的柯 尔莫郭洛夫(Kolmogorov)以及伯格(T. Berger)等。
16
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
故对L长的信源序列,其平均失真度为
D ( N ) E [( d xy , j) ] p ( x yd )( xy , j) i i j i
i 1j 1
N N n m
17
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
D ( N ) E ( d ( xi , y j ))

j 1
k2
i 1` j 1 n

m
p ( xi1 ) p ( y
j1

N
n N 1 m i 1

j 1
N 1
N 1 k 1
p ( x i N ) p ( y jN / x i N )
i 1` j 1

m
p ( x i N ) p ( y jN / x i N ) d ( x i N , y jN )
N N P { p ( y / x ) : D ( N ) ND ; i 1 , 2 , , n ; j 1 , 2 , , m } D ji
4)信息率失真函数R(D) 这个最小的互信息就称为信息率失真函数R(D),简称为率失真函数。
23
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
nm 离散信源
21
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
2)限失真编码的研究方法 将有失真信源编码器视作有干扰的信道,用分 析信道传输的方法来研究限失真编码问题。 3)D允许信道 满足 D D 的所有转移概率Pij构成了一类假想 信道,称为D允许信道(或D失真许可的试验 信道),对于模拟信道记为 P { p ( y / x ) : D D } D
在实际中,信号有一定的失真是可以容忍的, 但当失真大于某一限度后,信息质量将被严 重损伤,甚至丧失其实用价值,因此,要规 定失真限度,必须对其有一个定量的失真测 度
X P(Yj/xi) Y
信道的数学模型
7
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
转移矩阵描述 P=(P(yj/xi))nxm P矩阵为一个n×m矩阵,其每行元素之和等于1。 从这个角度看编码器可以看作一个广义的信道, X为信道的输入,Y是信道的输出。与无失真编码 不同,这是从输入到输出是一个多对一的映射,它 是不可逆的,信源符号与码元符号之间的差异就是 编码时引入的失真。
22
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
对于离散无记忆信道,有
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在上述允许信道PD 中,寻找到一个信道P(Y/X),使 得从输入端传送过来的信息量最少,即I(X;Y)最小。 对于离散无记忆信源的N次扩展信源和离散无记忆N次扩展信道,相应的 D失真许可信道为:
P { p ( y / x ) : D D ; i 1 , 2 , , n ; j 1 , 2 , , m } D j i

8
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
7.1.1、失真函数(定量地描述信息失真程度) 设某信源输出的随机变量为X,其值集合为 X { x , x , , x } ,经过编码后输出为 1 2 n Y { y , y , , y } ,设 x i 对应 y j ,如果 1 2 m xi y j i 1 , 2 , , n ; j 1 , 2 , , m 则认为没有失真。当 xi y j 时,就产生了失真, 失真的大小,用失真函数来衡量。单个符号的 失真函数(失真度)的定义为
20
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
7.2信息率失真函数
在信源给定,并且也定义了具体的失真函数之后,我们 总是希望在满足一定的失真限度要求的情况下,使信源 最后输出的信息率R尽可能地小。也就是说,要在满足保 真度准则下( D D ),寻找信源输出信息率R的下限值。 1)信息压缩问题 对于给定的信源,在满足给定失真 D D 的前提下使编 码后的信息率(I(X;Y))最小。

k 1
D k ; 这 里 D k 是 指 信 源 的 第 k 个 分 量 的 平 均 失 真 度 , 而 信 源 的 平 均 失 真 18 度。
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
平均每个符号的平均失真度为
1 1 D D ( N ) p ()( xp yx )(, d x ) N i j| i iy j N N i 1 J 1
2
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
第16讲 7.1 失真测度

3
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
即使对于离散信源,由于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 使得信息的存储和传输成本很高,而且在很多场合,过 高的信息率也没有必要,例如:由于人耳能够接收的带 宽和分辨率是有限的,因此对数字音频传输的时候,就 允许有一定的失真,并且对欣赏没有影响。又如对于数 字电视,由于人的视觉系统的分辨率有限,并且对低频 比较敏感,对高频不太敏感,因此也可以损失部分高频 分量,当然要在一定的限度内。等等这些,都决定了限 失真信源编码的重要性。
5
信息论与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
信息率失真理论是矢量化、数模转换、频带 压缩和数据压缩的理论基础。 本章主要介绍信息率失真理论的基本内容, 包括信源的失真度和信息率失真函数的定义与性 质,离散信源和连续信源的信息率失真函数计算, 在此基础上论述保真度准则下的信源编码定理— —即香农第三编码定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