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对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对比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角膜缘干细胞球结膜移植和联合羊膜移植两种术式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

床疗效;方法:对35例38眼复发性的翼状胬肉患者分别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角膜缘干细胞球结膜移植术(18例20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17例18眼),随诊观察术后3月的植片位置、眼部炎症反应及有无再次复发情况等;结果:术后2周羊膜植片开始溶解消失;术后1月,羊膜移植组有8例8眼有复发趋势,而自体带角膜缘干细胞球结膜移植组仅有6例6眼有复发倾向;术后3月,前者有5例6眼复发,后者有3眼复发;结论:联合羊膜移植的翼状胬肉切除复发率(33%)明显高于自体带角膜缘干细胞球结膜移植(15%),具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翼状胬肉;自体球结膜;干细胞;羊膜;移植

翼状胬肉,俗称“鱼肉”,中医又称“胬肉攀睛”,是一种常见的结膜组织的变性反应。至今病因不明,通常认为与长期野外工作,受风沙、尘土、日光刺激及紫外线的损害有关,胬肉侵犯角膜后可进行性生长,严重者可覆盖瞳孔区影响视力,临床上常需要行手术治疗,但术后复发率较高,尤其是单纯行翼状胬肉切除术后,且与患者个体差异有关。现就我院眼科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有角膜

缘干细胞球结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作一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35例38眼,其中男19例20眼,女16

例18眼,年龄46-72岁,平均56.5岁。其中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角膜缘干细胞球结膜移植术18例20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17例18眼。所有病例以往均经历过一次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

1.2 手术方法常规自透明角膜分离翼状胬肉头部至颈部,一并切除,术中保持角膜面平滑,巩膜面电凝止血后,仔细分离并尽量切除干净结膜下变性胬肉体部组织,术中注意保护内、外直肌。行自体球结膜移植组:取颞上或颞下带角膜缘干细胞的部分球结膜组织,大小依暴露睑裂区巩膜面积大小而定,将游离结膜移植片上皮面向上,角膜缘侧对暴露区角膜缘,平整后与结膜连续缝合于暴露巩膜面;行羊膜移植组:剪取适当大小生物羊膜植片,使之上皮面向上,基质面向下平整覆于暴露巩膜面,可吸收线间断缝合,部分羊膜组织也可覆盖于角膜上皮缺损处。术毕结膜下均行妥布霉素

20mg,地塞米松2mg注射。所有38例眼均为同一位医生完成手术。

1.3 术后观察指标及处理观察羊膜或球结膜植片位置、眼部炎症反应、有无睑球粘连、眼球运动情况以及胬肉复发情况。复发标准:结膜局部充血肥厚,创面新生血管及胬肉组织生长。术后前三天所有患者均行氧氟沙星眼膏涂结膜囊后盖眼垫,第四天起局部点典必殊眼水日4次,逐周递减1次,可乐必妥眼水日4次,玻璃酸钠眼水日4次,共1月,随访3个月。

2 结果

术后前两周,所有患者羊膜或球结膜植片均平覆在位,无明显缝线松脱或破损,眼部未发现异常炎症反应,眼球运动良好;二周后,陆续见羊膜移植组部分羊膜植片有溶解倾向,缝线松脱;而自体带有角膜缘干细胞球结膜移植组结膜植片在2周后逐渐与下方巩膜组织生长在一起,表面平滑,随充血逐渐消退颜色变灰白,缝线也逐渐松脱。所有患者无睑球粘连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一月时,羊膜移植组羊膜植片已经全部消失,缝线脱落,有8例8眼见巩膜面部分粗大新生血管生长,连于鼻侧结膜组织并向角膜方向伸展;自体带角膜缘干细胞球结膜移植组仅有6例6眼球结膜植片明显充血隆起,并向角膜方向爬行,呈复发趋势;术后3月,羊膜移植组已经见有5例6眼复发翼状胬肉(复发率33%),伸入角膜缘内约1-1.5mm;自体带角膜缘干细胞球结膜移植组仅有3例复发(复发率15%)。经统计学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传统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后因胬肉组织残留或术后继发多形核

白细胞的趋化和聚集,释放血管生长因子,造成了新生血管化,使新生血管和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导致胬肉复发率极高[1]。因此改良术式已成为目前临床上治疗翼状胬肉的主流趋势[1]。但由于医疗条件差异及患者个人原因,仍有很多医疗机构采用单纯切除法治疗首次就诊的患者,虽然短期疗效明显,但一旦复发,再次手术难度及复发率明显增加。本文就我科近3年来就诊的复发性翼状胬肉

患者,采用两种主要改良术式的临床效果作一比较,发现联合羊膜移植的翼状胬肉切除复发率(33%)明显高于自体带有角膜缘干细胞球结膜移植(15%)。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有如下几点:一、生物羊膜组织系水复后使用,植片本身就极大丧失了新鲜羊膜所具有的营养、抗炎、抗增殖以及抑制新生血管生长的作用[2],且水肿的植片难以较好的水密贴覆于巩膜面,之间易有积血残留,因而会大大降低羊膜的接触抑制作用;二、羊膜植片存活期较短,一般在术后2周左右就开始溶解,作用丧失,相对自体球结膜组织而言,抑制翼状胬肉复发作用的时间较短;三、有报道研究[3],术后合并干眼症患者,泪膜不稳定,抑制正常角结膜上皮的生长也是胬肉复发的原因,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4],翼状胬肉术后眼表功能的破坏是导致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正常情况下,角膜缘干细胞能阻止新生血管和假性胬肉侵入角膜,受损时可影响结膜的转向分化而发生异常[5]。而将角膜缘干细胞缝合于角膜缘的这种自体球结膜移植弥补了角膜缘缺损,较好地促进受损伤的角膜上皮更快的再生。利用干细胞的栅栏作用抑制结膜上皮细胞的长入,从而起到阻止复发的作用。显然,羊膜组织不具备这一重要功能。因此术后除了常规抗炎以外,还应及时补充人工泪液,修复正常的泪膜功能,对于减低术后复发率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以上是本文根据临床观察得出的结果,仍有许多未知混杂因素影响也在所难免,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观察研究。在此,也倡导基层医院尽量大力开展改良术式治疗首发病例,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大大减少翼状胬肉复发病例数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 全雄,苗晓晴,彭金杨.翼状胬肉术后复发影响因素的logistics回归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3,8(8):99-100 [2] thatte s.amniotic membrane transplantation:an option for ocular surface disorders[j].oman j ophthalm01.2011,4(2):67—72.

[3] 张雪玲,李坤鹏. 合并干眼症的翼状胬肉术后的复发情况研究 . 吉林医学2013,34(8):1510

[4] 李竑,贾长伟.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重建术后泪膜功能.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0,28(12):1308-1311

[5] 杨秀梅.带角膜缘的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国际眼科杂志 2013,13(6):1274-12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