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元论和一元论

论二元论和一元论
论二元论和一元论

论:二元论还是一元论

时间:2005年10月18日13:30-14:20

辩论主题:二元论还是一元论?

正方:二元论的

反方:一元论的

题注:二元论还是一元论?是一直以来不停争论的问题,其中最著名的是心灵(Mind)与身体(Body)的关系,也就是说,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关系,更是哲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传统上有很多观点。

正方:

作为近代哲学起点的笛卡儿哲学是以二元论的形式出现的。他将世界分为物体和精神这两种性质不同、各自独立的实体, 并将二者尖锐对立起来, 由此提出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一重大哲学主题。欧洲近代哲学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笛卡儿的二元论归根到底是人的二元论, 世界的二元性是在人身上体现出来的。因为人才有精神, 才有灵魂, 物质和精神, 灵魂和肉体这两个侧面只有在人身上才能同时存在。所以笛卡儿的“二元论”实际就是“身心二元论”, 身心关系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在宗教神学仍支配着社会绝大多数人的思想意识的社会现实下, 笛卡儿并未从根本上摆脱宗教观点, 其理论形式甚至承认上帝比人的理性具有更加完满的本性。将身、心进行区分, 在笛卡儿看来, 一方面是为得到正确的认识, 反驳“物体能思维”的观点; 另一方面即要建立一门形而上学来论证上帝存在和灵魂不死, 说明上帝无限完满和灵魂特性的需要。他认为, 我们的思想与物体性的东西无关, 纯粹理智与身体特殊状况无关。一个进行形而上学的思维的人, 一个思考非物体性的上帝和灵魂的人, 他是运用纯粹理智, 而不是运用感觉、想象或各种情绪。不过, 在他的理论内容中, 尽管顺从传统观念把最高实体归于上帝, 心灵和物质都要依靠上帝而存在, 但除了设定他的存在和“无限完满”的属性之外, 我们不需要其他关于上帝的设定。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说, 只有心灵和物质才是实体。“上帝”实体只是存在论的设定而已, 对于人类知识并无实际作用。上帝并非第一原因, 人的理性才是第一原因, 最高存在。

笛卡儿对身心的区分, 概括来说, 即: 身体是一个具有广延的实体, 心灵则是一个思考着的实体。心灵的本质在于思维, 身体则不能思维; 身体的本质在广延, 而心灵则没有广延, 它不占据任何空间。心灵和身体在本体上属于不同类型(ontologically different types), 是两个完全不同甚至对立的实体,“在肉体的概念里边不包含任何属于精神的东西; 反过来, 在精神的概念里边不包含任何属于肉体的东西” 。同时, 肉体永远可分, 而精神完全不可分。那么, 作为一个“单一、完整的东西”的“我”又是什么呢?笛卡儿用他那著名的普遍怀疑的方法来论证“我”是一个精神实体。如果我怀疑, 那么我可以怀疑外在对象, 也可以怀疑思想之内的对象, 却不能怀疑自身正在思维这一事实。思想自身是思想的活动, 当思想怀疑一切时, 却不能怀疑“我在怀疑”, 进而不能怀疑“怀疑的主体”的存在。“我把一切都

想成是虚假的时候, 这个进行思维的‘我’必然非是某种东西不可” 。但是, 我知道我存在, 并不意味因此知道我有形体, 可以设想我没

有身体, 可以设想没有我所在的世界, 也没有我所在的地点。只是如果我停止了思想, 则即使我所想象的其余事物都真实地存在, 我也没

有任何理由相信我存在。因此, 我本质上是一个思维着的事物而并非在本质上是一个形体, 人的理性思维是最高的存在, 思想与我不可分, 而身体与我是可分的,“这个‘我’, 亦即我赖以成为我的那个心灵, 是与身体完全不同的, 甚至比身体更容易认识。纵然身体并不存在, 心灵也仍然不失其为心灵”。由此进一步得出, 肉体是可灭的, 而精神、灵魂是不朽的, 灵魂不会随着肉体的肢解而和肉体一起死灭,“人的精神或灵魂, 按其能够被自然哲学所认识的程度来说,是不死的” 。

对于身心的区别, 笛卡儿还从认识论角度作了证明。他认为, 凡是人能清楚明白地设想到的东西都是真的。因为上帝是全能的,“我们所有的一切都从上帝而来”, 人们所能想象的一切可能的东西, 上帝都可以把它创造出来, 变成现实。即上帝赋予思维一种强大无比的客观力量: 只要我设想两个事物是有分别的, 它们就确实有分别。这也同时证明了“上帝是一个完满的实体”。

反方:

假如身心彼此分离, 那么现实中存在的身心运动的一致性又将如

何解释? 对此, 笛卡儿指出身心存在着密切联系, 相互作用。人不仅像舵手住在船上一样住在自己的肉体里, 还和它非常紧密地连结在一起。有了这样的交感论, 笛卡儿为自己的身心关系问题设置了一个难以解决的困境。

笛卡儿试图这样解释精神和肉体的结合, 即精神并不直接受到肉

体各个部分的感染, 仅从大脑行使共同感官这种功能的那一部分受到

感染, 当那一部分以同样方式感受时, 就使精神感觉到同一的东

西。这样, 通过身体每一部分的神经, 身体作用于心灵, 心灵亦作用于身体, 二者互为因果。

不久, 笛卡儿在此问题上又有了反复, 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通过

重力比喻指出, 精神作用于肉体并非机械的方式, 但与肉体具有同等

的范围, 即精神“整个地在身体里, 整个地在每一个部分里”。然而, 在1644 年写成的《哲学原理》中, 笛卡儿又推翻了信中的说法, 回到最初的观点, 认为我们的灵魂虽与全身结合着, 可是它只是在大脑里

发挥它的主要功能, 感觉以神经末梢为媒介, 就像一张精致的网一样, 从大脑一直延伸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各种运动通过神经末梢直通大脑, 我们的灵魂和大脑紧密地连接和统一着。我们灵魂的各种各样的思想, 直接来源于通过神经末梢在大脑中所激起的那些运动, 这些思想

更确切地说是我们的感觉。

可是, 既然心灵和肉体是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的两种实体, 心灵没

有广延, 没有任何形状, 不占据任何空间位置, 而通常运动、接触或由别的东西推动产生, 或由别的东西的表面性质和形状(广延)引起, 如果心灵仅仅是一个思维的实体, 它怎么能去接触一个具有广延的实体

并从哪儿获得动力使身体运动成为可能?

面对这样的质问, 笛卡儿结合了解剖学, 提出松果腺理论, 指出

“仅仅是精神规定那个我们称作‘动物元气’的非常稀薄的液体”才

是真正直接使外部肢体运动的原因, 是精神推动肉体的工具。他同时强调灵魂和整个身体相结合, 但在身体中有某一部位, 灵魂在那里比

其他任何部分更显著地发挥它的功能, 这个部位只是大脑的最里面的

那一部分, 即某一个非常小的腺体, 从某个成双的感官得来的两个影

象或印象在到达灵魂之前必定在此处结合成一个。

然而, 即使是松果腺, 它也仍是一个有广延的小物体, 它怎样实

现与无广延的心灵精神的结合, 仍是笛卡儿无法解决的困境。虽然, 笛卡儿在论证中几经反复, 将身心的结合时而置于整体时而置于一点, 时而说精神与整个肉体虽紧密结合, 但并非直接受每一部分感染; 时

而说精神与肉体同在, 整个地在每一部分里; 时而又说精神虽与整个

肉体结合, 但主要在大脑松果腺中发挥其功能。但有广延的肉体与无广延的灵魂如何统一的问题始终未得到正面回答。笛卡儿只是用迂回或者缩小范围的方法无穷接近这个最后的答案, 却始终不曾到达。事实上, 仅靠形而上学的理论概念推演, 这一难题是难以解决的。

正方:

刚才所争论的,其实是二元论还是一元论的问题。

我们先从宗教现象谈起。一切宗教得以产生的一个前提,是对生与死的关系的思考,尤其是对死之后的考虑。如果人们认定,一个人死后等于彻底的寂灭和完全的虚无,即肉体消亡后就什么也没有了,那就不会产生宗教。因此,灵魂与肉体的分离,或者说“灵魂不死”这个观念,是宗教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民族(当然包括中国) 都有宗教意识,或者叫做“宗教情怀”;但是宗教情怀不等于宗教。宗教是一种“终极性”的关怀,它关注灵魂的最后去向,而这个去向一定是一个最美好、最完美的境界(基督教的天堂、佛教的涅磐等等) 。为此,就要修炼。于是有了一套理论(教义、经典,如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之类) ,有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教会) ,以及专门的神职人员(基督教的教士、佛教的和尚等等) 。这一切, 目的就是帮助灵魂设法达到那个最终的理想安息地。

柏拉图是西方第一个把世界划分成为两个层次的思想家。他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之上,有一个“理念世界”。前者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可生可灭的,后者则是完美无缺的永恒世界。但是“理念世界”又是一个“彼岸”的世界。就是说,它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世界,至少今生今世不可及。之所以要设定这样一个世界,就是要用它的完满来映照、衬托现实世界的缺陷与不足,让现实世界去趋向那个理想的世界,尽管它永远也达不到那个境界。换句话说,凡是现实的就不会是合理的(至少是不尽合理的),而凡是合理的(圆满、理想、彼岸世界)就不会是现实的。现实与理想之间永远有一道鸿沟,它们处在两个界面之上;但它们又保持着必要的联系,不会分离得太远,是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柏拉图提出的这个二元的世界图景是历史上最早的理性主义的终极关怀,它直接演化出了后

来基督教关于“上界”(天堂)与“下界”(俗世)的二元对立,并且在欧

洲一直延续下来。基督教思想在西方深入人心的程度是中国人不能理解的。

反方:

这种思想,往坏处说是迷信、欺骗,精神鸦片,而往好处说则是理想主义、精神寄托。不管是好还是坏,都是那个二元论的世界观、二重世界的理论所归根结底造成的。

中国人则没有这种二元论。自古以来,“一体化”一直是中国人对待世界、对待生活的基本态度。中国人是最讲实际的民族,不愿意去关心那些虚无飘渺的事情,什么彼岸,终极境界、死后的若干次轮回等等。这些东西至少没有现实的生存处境问题来得重要。“理想主义”这个词,在西方是一个很崇高的字眼;而在中国,则基本上是一个贬义词,含有空想,不切实际,想入非非等意思。在西方,空想主义的描绘、著述很多。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以及培根的《新大西岛》等等,全是对某种理想的,非现实的社会状态的憧憬。而这类书,在中国历史上基本上是没有的;因为这类憧憬,在中国人眼里跟妄想、吃饱了没事干差不多。中国人也讲要有理想,但指的是那种一定能够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即只要努力就能够到手的东西。只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人才强调要有理想;而外国人讲的那种理想,则被认为是空想, 因为它完全没有现实性。正因为如此,属于中国本土的宗教从来也没有产生过,因为中国人不愿意过多地去考虑死后的事情,孔子讲“未知生,焉知死”,就最能反映这种规避人生大限问题的倾向;在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心里,灵魂的去向问题当然不是没有,但终极的去向问题却基本没有,因为它显得太遥远、太玄了。中国人总是用“变神变鬼”、“变牛变马”等来刻画死后的可能性,这一方面表现出了对待生命的现实态度,另一方面则表现了只关心“下辈子”如何,而不去操心若干次“轮回”以后怎么样的心理。然而最重要的还是今生今世,如社会地位、善恶标准、忠君孝父,以及各种各样的行为准则等等。众所周知,“道教”是唯一产生于中国的东西,但是道教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宗教。道教注重的是“长生不老”或“成仙”,也就是说,它不愿意或不敢面对生与死的难题,肉体消亡之后灵魂如何,这个问题道教是要回避的。道教修行的目的,恰恰是不死。这固然说明中国人的现实主义人生态度,也说明了中国人的一元化,一体化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不区分上界与下界,没有此岸与彼岸的对峙,没有理想对现实的批判和现实向理想的趋附。

正方:

正是由于西方的二元论与中国的一元论的这种区别,造成了西方人和中国人在思想和行为上的重大不同。历史上,西方的知识分子大都拥有双重的生活。精神生活的独立与现实生活的随俗,似乎并行不悖。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开始,一直到笛卡尔、康德、罗素,以至于当代的萨特、哈贝马斯、亨廷顿,都保持了一种在思想上和著作中对现实的批判态度,意在树立一种理想社会模型和理想人格范式,来对照现实的丑陋与缺陷;但是,他们同时又积极地参与社会现实的运作,有的人还走过了头,成了现实的附庸(如黑格尔、海德格尔等人) 。在我们看来,他们都是两面派、伪君子。其实事情并不这么简单。从根本来说,还是两个世界这种信念造成的。

反方:

中国人的现实主义或一元论精神 ,千百年来一直是促使我们的先人实事求是、积极进取的动力。我们中国人很少有那种超自然的救世主

的观念;幻想奇迹发生 ,以及宿命论这样一些意识都比西方人少 ,一切全仗人的努力 ,而一旦努力就会有收获。中国人特别勤奋 ,不相信虚无飘渺的东西 ,惯于用事实来说话 ,注重实践检验 ,等等。这些东西都是我们传统文化当中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因素。

总结:

无论是二元论还是一元论,都只是选择某种态度。一般认为一元论比二元论更合理,但正因为我们传统文化中的高度现实主义 ,使得我们的先人比较欠缺理想、批判精神相当不足 ,眼光容易为当下利益、局部利益所遮蔽 ,行动中比较盲从。如前所述 ,中国人对理想的理解是:看得见的曙光、通过努力就可以到手的东西。这当然是好的。但是对于远大的、最终的“好东西”(所谓的“至善”、“本真”) ,却不甚关心 ,那往往成了“空想”、“无意义”的代名词。但是西方人却非常津津乐道于这种虚幻的美妙 ,心中老是有那么一层寄托 ,尽管他们很清楚:那恰恰是不现实的。因为现实就意味着缺损和不完满 , 一旦理想变成现实 ,这个现实也就不再理想、不再美满了。但是树立这样一种理想的境界和高远的目标却相当有意义 , 那就是:批判现实 ,通过揭露现实的不足 ,来促使现实趋向合理。而在生活中 ,会形成双重的价值准则 (即两种生活态度) ;当两种价值统一在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当中时 ,会起

到约束、规整现实行为的作用。当社会上出现某种趋势或“时尚”时 ,心中先进行一番澄清、掂量和批判 ,然后再确定自己的行动。这就避免了盲从。

笛卡尔实体二元论与信息时代心身关系的辨析

第8卷第11期 2011年11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Nov.2011Vol.8No.1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心身关系是哲学基本的核心命题之一。回顾历史进程,从笛卡尔的心身二元论到罗蒂的“心身统一性的唯物主义”,以及丹尼特的心灵解释学,走过了一条漫长的、相互更迭反复的道路。 虽然心身关系问题长期游弋于“对立”与“同一”的哲学价值取向之间。但每一种理论的产生总是离不开其所属的时代背景,并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古代自然科学不成熟,哲学家几乎完全是根据经验和思辨进行猜测和推断;笛卡尔的理论则是建立在当时缺乏系统性的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现当代,心灵哲学不再是学者独自冥思苦想的结果,而是具有更为广泛和坚实的学科依托。特别是二战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阿尔温·托夫勒所谓的“第三次浪潮”冲击着心灵哲学的方方面面。 一、笛卡尔实体二元论简述 心身关系是西方哲学所关注的核心命题之一。早在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大师就曾做出过相关探索。这些古典理论把心灵视作外在于肉体的东西,强调了灵魂与肉体的分离关系,具有重灵魂而轻肉体的特征。直到笛卡尔心身二元论的提出,才将心身关系尖锐地摆在了所有哲学家的面前,成为不容回避的核心命题。 笛卡尔通过否定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与肉体“一元论”的理论,重新肯定和阐述了柏拉图将两者看做是相互独立实体的思想,具体来说,世界是由两种截然不同、不依赖于其他东西而独立存在的实体构成的,其中每一种实体都仅仅具有唯一的一种属性———物质实体由于占有空间,其唯一属性是广延,其运动遵循自然规律;心灵实体则由于为人所特有、不占有空间,其唯一属性是思维,其行动遵循自由意志;物质实体无思维,心灵实体无广延,因而这两种实体实质上相互平行、彼此独立、互不干预,共同构成了世界的本原。笛卡尔认为,这两个层面中对立的各方都不能还原为另一方。即是说,心灵实体与物质实体、思维与广延是绝对不相同的东西,各自都不能成为对方的根据和解释。 19世纪后半叶,随着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哲学思潮 兴起,传统的笛卡尔形而上学受到了质疑。学术界开始将传统的心身问题转变为对不同感觉要素(组合)之间关系的探究。 到20世纪20年代,一批新的心灵哲学流派不断涌现,如布伦塔诺的描述性心理学,冯特、詹姆斯的心理哲学、马赫的心身平行原理、胡塞尔的现象学等。但20世纪4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对心灵哲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直到二战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以及实证主义和行为主义的衰落,人们对心理过程及其状态第一次具备了相对科学和客观观察手段,心身问题重新被纳入了主流哲学的研究范畴。维持根斯坦《关于心理学哲学的评论》的诞生,使关于心理现象的语词和概念进入了分析哲学的理论视野,以语言分析为基础的研究范式成为了现代心灵哲学的发展主流。 二、计算理论:前信息时代心灵哲学的嬗变 二战之后,随着商用计算机的使用在发达国家广泛使用,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逐步提高到一种绝对重要的地位.信息量,信息传播的速度,信息处理的速度以及应用信息的程度等都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在增长。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民用 PC 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建构,人类进入了后信息时代(一般 认为,1984年是前后信息时代的分水岭,而发展中国家的后信息时代比欧美要晚10年左右)。 计算理论取得了远比笛卡尔更严格和细致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人类心智与计算之间的密切联系。但从实质上来看,这些研究成果就总体而言并没有彻底超越笛卡尔心身二元论的理论深度和广度。其主要原因在于学者仍然沿用着惟理智主义的基本立场和研究方法,摆脱不了形而上学的禁锢和机械论的还原主义倾向。 第一,计算理论是以“计算的形而上学”为基础的。这种形而上学把高度复杂的存在事物简化为单纯的可计算事物,而人的精神本身就包含着众多不可计算性的方面。把一切心智过程都定量化的背后,意味着计算理论企图利用计算机产品模型的特征提供一种单向隐喻,以此来试图揭示心智的本质,达到对人类心智科学合理的认识,这一推导模式打有很深的笛卡尔式烙印。此外,从苏格拉底经由柏拉图、笛卡尔、莱布尼兹和康德一直传至常规AI 的这一哲学传统的分支,认为理论是根据抽象的原理(包括定律、规则、程序等)对客观的、与语境无关的元素(属性、数据等)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阐述的。西方哲学这种从笛卡尔开始的对确定性的追求是如此的根深蒂 笛卡尔实体二元论与信息时代心身关系的辨析 谢 峰 (华中师范大学心灵与认知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 摘 要:自笛卡尔提出心身二元论以来,心身关系始终是西方哲学的核心命题,信息时代的来临则为探索该命 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野。本文在回顾相关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解析了计算理论对传统心灵哲学的冲击,论证了人类实践活动由笛卡尔现实空间向信息时代虚拟空间延伸过程中,虚拟实在所带来的全新的存在体验。 关键词:信息时代;心身关系;笛卡尔二元论 19··

2016川大网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次考核作业及问题详解

你的得分:100.0 完成日期:2015年07月08日10点26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5 分,共5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辩证法所要求回答的是( C )。 A.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C.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 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C )。 A.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B.事物在联系中运动变化 C.事物部的矛盾性 D.事物的客观实在性 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 )。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普遍联系的规律 4.唯物辩证法的畴是( D )。 A.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B.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C.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D.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5.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 A )。 A.它要求人们用整体的观点去认识事物 B.它是正确区分事物的基础 C.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 D.它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观依据 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或然率就是对( B )。 A.可能性在质上的科学说明 B.可能性在量上的科学说明 C.可能性在质量结合上的科学说明 D.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科学说明 7.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 西,称之为( D )。 A.偶然性

B.必然性 C.现实性 D.可能性 8.现象和本质是揭示( B )。 A.事物的外部矛盾和部矛盾相互关系的一对畴 B.事物的在要素和表现方式的一对畴 C.事物的外部联系和部联系的一对畴 D.事物的先后相继,彼此制约关系的一对畴 9.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称之为( C )。 A.不可能性 B.现实的可能性 C.抽象的可能性 D.微小的可能性 10.一切现象都是必然的,客观世界不存在偶然性,这种观点是( D )。 A.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 B.相对主义的诡辩论 C.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 D.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11.假象是指( D )。 A.正面地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 B.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现象 C.和本质没有同一性的现象 D.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12.“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是( B )。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折衷主义的观点 13.“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一种( D )。 A.相对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14.中国战国时期的庄子曾说过:“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句话是一种( C )。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罪刑法定原则

罪行法定原则 一、基本含义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二、其渊源 (一)法律渊源 刑法理论一般将罪行法定原则的法律渊源追溯到1215年英王约翰签署的《大宪章》。《大宪章》第39条规定“对于任何自由人,不依同一身份的适当的裁判或国家的法律,不得逮捕、监禁、剥夺领地、剥夺法的保护或放逐出境,不得采取任何方法使之破产,不得施加暴力,不得使其人入狱。”第40条规定:“国王不得向任何人出售、拒绝或延搁其应享有之权利与公正裁判。”该二条是英国人的人权在法律形式生的到了保护,奠定了罪刑法定主义的思想基础。此后英国相继出现了《权利请愿书》(1628),《人身保护法》(1688)等一系列宪法性文件使得上述思想得以存续。而1215年的《大宪章》经过1216年和1217年的修订,得到继任国王亨利三世的承认,并在1225年正式成为英国法律。 (二)思想渊源 1、三权分立学说。其最早由洛克提出,由孟德斯鸠最终完成。洛 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立法和行政权应该分别由不同的国家

三种: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所谓三权分立是通过法律规定,将 要相互制约保持平衡。 2、心理强制说。费尔巴哈在1801年最先在自己的教课书中以拉丁文的格式将罪刑法定主义表述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费尔巴哈认为“人是避免不快、追求快乐、权衡利弊之 犯罪时立即执行法律上规定的刑罚,那么人们就会把不犯罪而产生的小的不快和因受刑罚而产生大的不快,合理地加以权衡,为了避免大的不快抑制小的不快而不去犯罪,就有必要在法律上预先规定犯罪与刑罚的关系。” 三、其价值蕴含 (一)形式理性 形式理性是相对实质理性而言的。德国学者马克思·韦伯将合理性作为分析社会结构的一个基本范畴,他认为形式合理性具有事实的性质,是一种客观合理性与手段合理性;实质合理性具有价值的性质,是一种主观合理性和目的合理性。二者之间处于紧张的对立关系。“法逻辑的抽象的形式主义和通过法来满足实质要求的需要之间存在无法避免的矛盾。”——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 “人之情无穷而法之意有限”,“以有限之法而御无穷之情,则法之

本体论新说:一元论二元论三元论和五元论

本体论新说:一元论二元论三元论和五元论摘要:宇宙本是能量一元的;爆炸后释放出力量与热量、实物质、方向、时间、空间五种表征,进而反映出物体的五个构成要素;五构素物体呈现出波粒场三个运动状态;五构素中,方向、时间、空间属虚物质范畴,同实物质一起组成物体,构成物体的虚、实二个侧面,称之为广义(对称)物质。 关键词:本体论;能量;广义物质;波粒场;五构素 方向是指总星系、物体、人、粒子、云气等在运动场中发生相互作用时产生的波走向,即“波(方向)、粒(物)、场”说中的波为方向元。其中总星系、物体、人、粒子、云气定义为常规物质概念即实物质;物体粒子表现自身特征、地位的波动环境范围即场是物理学上的时空结构(传递介质);波反映了物体能量、意志、特征和运动趋势,定义为与实物质概念对称的虚物质(范畴)。但它们都是能量在冷胀宇宙中的表现形式,即在一定条件下,事物都可从能量中转化而来。由代物理理论可推知原始宇宙是纯能量的;据阴阳学说和宇称均匀特性,可拟设世界为虚物质、实物质(软硬)二元;为应用数理生化研究手段对人文社科作数量化技术化处理,应建冷胀宇宙构造模型于力量与热量(力热)、实物质、方向、空间、时间五维坐标系中。至此,我们同时得到能量一元论、内容对称的广义物质虚实二元论、波粒场三元论和力热、实物质、方向、时间、空间五构素的设定。 “波、粒、场”是关于物质间地位联系通过场发生波的干涉作用的三元论,其中波正是五构素说中的方向,并对应于广义物质中的虚

物质范畴。可见,虚物质决定了物体在实现消费体系的运动场中体现自身特征与价值的大方向不变,从而规定和影响了一切事物发展的大体趋势,而不是事先计划或安排好了事物的一切。故虚物质论关于方向不变属大尺度范畴的概念正是相对论所研究的范畴。因为每秒30万公里速度的光子行进空间正常情况下是大尺度的,而相对论是在光速不变的支持下推导出来的,主要涉及到大尺度时空中宇宙根本律和运动总方向不变问题。虚物质论强调自由至高无上,因为自由在消费体系内容中位于最高层次,因为量子测不准原理表明粒子运动中存在无限自由;无限自由标志着没有运动相同的粒子,是任何高超的检测手段都测不出来的;虚物质论关于自由至上是低层物体(层次高尺度大),特别是量子世界的普遍要求。这些是虚物质论同量子力学相关的局部方向变化原理。由于广义物质范畴是指物体的虚、实二个层面,则可界定弦理论所描述的“弦”上的一个波动或振动模式为构成物体的一个最基本微观粒子(量子),即“波粒场”中定义波属虚物质范畴已触及到弦理论,说明物体的本质是实物质中潜在虚物质振动。虚物质振动体现物体意志,在实现消费体系的过程中表现出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矛盾事件。对社会现象和矛盾进行分析,人们得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产力,人与人的关系是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社会形态与制度。这证明实物质是广义物质的宏观显性表现,虚物质是广义物质的微观显性表现,二者是物体的二个层面,不可分离但可相互转化,以致人们日常从看到物体认知到实物质,虽看到事件矛盾却看不见虚物质。

马原习题

第一章 一、判断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凡是哲学都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凡是唯物主义都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一切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都认为世界是精神的。 唯心主义都认为世界是“观念”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康德的先验论。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代替与被代替的关系。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属于唯心主义观点。唯心主义是一元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方法必须坚持,已过时的个别理论要修改。 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它体现了自由和必然的统一。哲学的物质范畴是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所认识到某层次的物质形态。 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白马非马"的命题割裂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白马非马"的命题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原理,要求我们做到用整体性观点分析事物。掌握事物度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克服“过”与“不及”的错误。 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质变的基本形式包括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 因果联系的复杂多样性表现在一因多果。 或然率是对可能性大小的科学说明和测定。 坚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就要反对形式虚无主义。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的原理要由自然科学的长期发展来证明。 只有正确的思想,才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本质是一切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 人的大脑是自我感觉的产物。 人类意识的能动性是指能动地创造客观规律和宇宙万物。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现象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 作为哲学的物质范畴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客观实在性。割裂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会导致形而上学唯物论和唯心主义。 运动和静止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此亦彼也,彼亦此也。”这种说法是一种诡辩论的观点。 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可以脱离物质独立存在。世界的统一性原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绝对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绝对精神”。 二元论的错误在于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旧唯物主义理解的物质统一性是统一于“绝对精神”。

“一元”与“二元”的对立

“一元”与“二元”的对立 ———谈中国人与西方人对生命意义的不同理解 徐圻 《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5月第3期P 46---48 一 中国人堪称世界上最务实、最讲求实际的民族,而西方人则多多少少都有某种理想主义。这种差别,乃是“一元思维”与“二元(或多元)思维”的差异造成的。 我们先从宗教现象谈起。一切宗教得以产生的一个前提,是对生与死的关系的思考,尤其是对死之后的考虑。如果人们认定,一个人死后等于彻底的寂灭和完全的虚无,即肉体消亡后就什么也没有了,那就不会产生宗教。因此,灵魂与肉体的分离,或者说“灵魂不死”这个观念,是宗教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民族(当然包括中国)都有宗教意识,或者叫做“宗教情怀”;但是宗教情怀不等于宗教。宗教是一种“终极性”的关怀,它关注灵魂的最后去向,而这个去向一定是一个最美好、最完美的境界(基督教的天堂、佛教的涅磐等等)。为此,就要修炼。于是有了一套理论(教义、经典,如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之类),有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教会),以及专门的神职人员(基督教的教士、佛教的和尚等等)。这一切,目的就是帮助灵魂设法达到那个最终的理想安息地。 因此,从完全的意义上讲,中国是没有本土宗教的,而西方则是宗教的重要发源地。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必须回到前面提到的问题,即一元思维与二元思维的差别上来。 柏拉图是西方第一个把世界划分成为两个层次的思想家。他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之上,有一个“理念世界”。前者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可生可灭的,后者则是完美无缺的永恒世界。但是“理念世界”又是一个“彼岸”的世界。就是说,它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世界,至少今生今世不可及。之所以要设定这样一个世界,就是要用它的完满来映照、衬托现实世界的缺陷与不足,让现实世界去趋向那个理想的世界,尽管它永远也达不到那个境界。换句话说,凡是现实的就不会是合理的(至少是不尽合理的),而凡是合理的(圆满、理想、彼岸世界)就不会是现实的。现实与理想之间永远有一道鸿沟,它们处在两个界面之上;但它们又保持着必要的联系,不会分离得太远,是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柏拉图提出的这个二元的世界图景是历史上最早的理性主义的终极关怀,它直接演化出了后来基督教关于“上界”(天堂)与“下界”(俗世)的二元对立,并且在欧洲一直延续下来.基督教思想在西方深入人心的程度是中国人不能理解的。这种思想,往坏处说是迷信、欺骗,精神鸦片,而往好处说则是理想主义、精神寄托。不管是好还是坏,都是那个二元论的世界观、二重世界的理论所归根结底造成的。 中国人则没有这种二元论。自古以来,“一体化”一直是中国人对待世界、对待生活的基本态度。中国人是最讲实际的民族,不愿意去关心那些虚无飘渺的事情,什么彼岸,终极境界、死后的若干次轮回等等。这些东西至少没有现实的生存处境问题来得重要。“理想主义”这个词,在西方是一个很崇高的字眼;而在中国,则基本上是一个贬义词,含有空想,不切实际,想入非非等意思。在西方,空想主义的描绘、著述很多。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以及培根的《新大西岛》等等,全是对某种理想的,非现实的社会状态的憧憬。而这类书,在中国历史上基本上是没有的;因为这类憧憬,在中国人眼里跟妄想、吃饱了没事干差不多。中国人也讲要有理想,但指的是那种一定能够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即只要努力就能够到手的东西。只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人才强调要有理想;而外国人讲的那种理想,则被认为是空想,因为它完全没有现实性。正因为如此,属于中国本土的宗教从来也没有产生过,因为中国人不愿意过多地去考虑死后的事情,孔子讲“未知生,焉知死”,就最能反映这种规避人生大限问题的倾向;在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心里,灵魂的去向问题当然不是没有,但终极的

论罪刑法定原则(一)

论罪刑法定原则(一) 一、罪刑法定原则产生的历史背景 1、中国制度的产物 中国的法制源远流长,而研究中国的法就是研究中国刑法的发展史,从我国的第一个国家—夏朝开始,国家形成,中国法制的雏形相应出现①。古代君主只讲法律至上,法律的内容从来不公布与众,只有在惩罚犯罪的时候才得以引用。因此,法律被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人们根本无从了解它的内容。更没有所谓的法律权利②,罪刑法定原则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产物,是我国法制发展的必然要求。 2、历史的演变过程 罪刑法定的思想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一二一五年英王约翰签署的大宪章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即“凡是自由民除经贵族依法判决或尊照国内法律之规定外,不得加以扣留、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或另以放逐、伤害、搜索或者逮捕。”这里就蕴含着罪刑法定,保障自由民之权利的思想。到了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针对封建刑法中罪刑擅断、践踏人权的黑暗现实,更加明确地提出了罪刑法定的主张,使罪刑法定思想更加系统,内容更加丰富。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罪刑法定这一思想由学说转变为法律,在资产阶级宪法和刑法中得到确认。一七八九年法国《人权宣言》第八条规定:“法律只应规定确实需要和显然不可少的刑罚,而且除非根据在犯罪前已制定和公布的且依法施行的法律,不得处罚任何人。”在《人权宣言》这一内容的指导下,一八一零年法国刑法典第四条首次以刑事立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由于这一原则符合现代社会民主与法治的发展趋势,至今已成为不同社会制度的世界各国刑法中最普通,重要的一项原则③。 罪刑法定原则,是现代刑事司法活动所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已成为公认的一个保障人权的基本原则,并在宪法或刑法上加以规定。罪刑法定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必经要求和具体体现。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什么是犯罪?有哪些犯罪?各种犯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有哪些刑种?各种刑种如何适用?以及各种具本罪的具体量刑幅度如何等:以上这些均有刑法加以规定。对于刑法分则没有规定的犯罪,不得定罪处罚,概括起来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④。” 三、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 罪刑法定包括立法上的法定和执法上的法定,立法上的法定主要是指制定法的机关在制定法律法规条文时要明确具体,要使执法者有法可依;执法上的法定是指执法机关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条文去做,不得办关系案、人情案,不得用法律做顺水人情。我们都知道孟老夫子的一句话::“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⑤。”法制定好了,还必须有依法办事的人,切不可让“歪嘴和尚念坏了经”。因此,一部好的法典是重要的,而具体执行该法典的人同样是不可忽视的,而这执行法的具体人又以法官为重。所以,罪刑法定原则的实施不只要落到书本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到实际中去。诚如培根所指出的:“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判决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决,则把水源败坏了。”那么司法的公正事关人们的信仰,对社会制度的评价。很难想象,经历了一次不公正审判的当事人对司法公正会满怀希望所谓胜诉方对司法公正毫不怀疑。对于执法上的法定,是颇重要的⑥。 我国新《刑法》第三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就是罪刑法定这一原则在我国刑法中的具体的体现,其基本精神,是要严肃执法,惩罚犯罪,防止国家刑罚权的滥用,以保障人权、保护人民。这也是我国罪刑法定原则的真谛。从这一出发点,它还包括以下具体含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含答案)

学习中心/函授站_ 姓名学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2019学年上学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期末考试试题 (综合大作业) 考试说明: 1、大作业试题于2019年4月25日公布,2019年4月26日至2019年5月12日在线上传大作业答卷(最多上传10张图片); 2、考试必须独立完成,如发现抄袭、雷同均按零分计; 3、答案须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综合大作业答题纸》手写完成,要求字迹工整、卷面干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 A.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2. 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D A. 吾心便是宇宙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C. 心外无物 D. 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3. 哲学上二元论的根本错误在于A A. 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 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C. 否认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D. 否认世界是运动发展的 4. “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这是D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 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C.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5.我国古代有人提出“白马非马”说法错误在于割裂了B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 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 C.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6. 割裂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其中一种是循环论,另一种是C

A. 激变论 B. 庸俗进化论 C. 直线论 D. 庸俗唯物论 7. 下列选项中属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的是C A. 认识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B. 认识来源于绝对精神 C.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8. 既承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又承认人的能动作用的观点属于A A.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 相对主义观点 C. 诡辩论观点 D. 折衷主义观点 9.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D A. 杰出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 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C. 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D.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10.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B A. 运动变化性 B. 客观实在性 C. 可知性 D. 广延性 11.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C A.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12. 自然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B A. 属于上层建筑 B. 不属于上层建筑 C. 属于特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D. 其中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 13.社会意识的本质特点在于A A.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相对独立性 B. 社会意识是全社会人的共同意识 C. 社会意识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D. 社会意识是独立于社会存在之外的精神实体 14.相对真理是指D A. 不包含绝对性的真理 B. 相对谬论 C. 基本上正确,包含有谬论的成分 D. 正确的认识,在广度和深度上有待于进一步扩展和深化 1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D A.它是人类有用的活动 B. 它是多数人参加的活动 C. 它是具有主观性的活动 D. 它是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16.“肯定中包含肯定,否定中包含否定”,这是B A. 折衷主义的观点 B. 辩证法的观点 C. 诡辩论的观点 D. 形而上学的观点 17.人的本质A A. 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B. 是人的自我保存 C. 在于人有思想有意识 D. 是自私自利 18.作为辩证否定的联系环节是指A A. 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 B. 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C. 新事物区别于旧事物 D. 新旧事物融合为一体 19.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A A.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 B. 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从一元论到多元主义关于美术史研究的中心论

从一元论到多元主义:关于美术史研究的中心 论 潘耀昌 2012-12-3 17:49:42 来源:雅昌艺术网 现今美术院校的美术通史教学体系通常划分为中外美术史。外国美术史,其核心目前仍然是西方美术史,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欧洲中心论的问题。早在l984年,即24年前,在朱伯雄主持的《外国美术史》编撰会议上,受苏联学术影响,我提出过欧洲中心论问题。面对主编拿出的初步方案,当时所想到的是,既然中国人编写外国美术史,为什么还要沿袭西方人的模式呢?为什么基本上还是西方美术史呢?讨论后,会上做出了重要决定,扩充非西方美术,特别关注第三世界,不过资料和基本理论的来源仍然出自西方学者的著作。接着又发现,这样的外国美术史实际上是一部没有中国的世界美术史,中国缺席总嫌不妥,后来又决定把中国写进去,因而把外国美术史定名为《世界美术史》。[1]这么做有利于建立一种全球意识,把中国的美术文化融人世界,适应了开放改革时代的世界观和全球化的视野。此外,把中国美术融人世界中叙述,就有了时空更为宽阔的参照系,更有利于认识中国美术自身的价值。因此,山东会议做了两件事,一是提醒欧洲中心论(或西方中心论)的负面影响,把视野扩大到非西方艺术,二是用世界美术史取代外国美术史,把中国融人世界之中。[2] 自1984年山东泰安《外国美术史》编撰会上提出避免欧洲中心论这一有突破性的思想(当然这还是从西方和苏联捡来的)之后,教材编撰者的思路开始实现了从外国美术史(首先是西方美术史)向世界美术史的转变,立足于全球性视点,内容包括印度、伊斯兰、日本、东南亚,特别开始注意到非洲、拉美、澳洲,关注第三世界。美术史写作不但应关注第三世界的古代艺术、民间艺术,西方学者已经做到了,而且也应关注其现代艺术,真正把眼光放到全球,注视整个人类的

论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

论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学号:1404122001 姓名:杨光荣

笛卡尔生活在欧洲思想大变革的时代新的科学成果和新的解释方法对笛卡尔的思想及其研究兴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生理实验来揭示心灵(Mind)产生原因并进而解释一切自然现象,但当时科学的发展状况使得笛卡尔不可能完成这一任务,而宗教迫害也使他不敢公开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只能以隐晦的语言出版自己的学术著作他的二元论哲学正是这一背景的必然产物。 心身关系,也就是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关系。一直就是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问题,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是因为它不仅是本体论和认识论的交汇点,而且对它的回答也区分了一元论二元论和多元论,所以哲学史上各个哲学派别对这个问题都必然要作出解答。虽然在古代就存在了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但是当时的理论论证却十分的简单甚至说是粗糙,缺乏强有力的说服力。所以直到近代哲学,特别是从笛卡尔开始,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才有了鲜明完整的理论形态。我们可以从黑格尔的一段话中体味到笛卡儿在个问题乃至哲史上的重要性:“从笛卡尔起,我们踏入了一种独立的哲学。这种哲学明白它自己是独立地从理性而来的,自我意识是真理的主要环节”,其实相同的结论我们也不难从其他后来伟大的哲学家那里得到。 近代哲学中,笛卡尔第一次提出了身心二元论的系统理论,他将世界明确地分成不同性质、各自独立的实体。而他的二元论门根结底是人的二元论,世界的二元性也是在人身上体现出来的,因为只有人才有灵魂,才有精神,只有在人这个物种身上才能体现出灵魂与身体两个方面的区别。笛卡尔把实体分为两类, 一类是物质实体, 一类是心灵实体。物质实体的本质是广延, 而心灵实体的本质是意识或思维。物质实体和心灵实体具有不同的性质: 物质实体是无限可分的, 心灵实体是不可分割的; 物质实体是可以毁灭的, 心灵实体是不可毁灭的; 物质实体要遵循物理学规律, 是被决定的, 而心灵实体具有自由意志, 是自由的; 物质实体只有通过人的感官形成感知经验才能被构建起来, 是被间接地知道的, 而个体具有直接通达心灵实体的优越通道, 因而心灵实体是被间接地知道的。笛卡尔在《沉思录》中写道:在认识灵魂不灭之前, 要求的第一个和主要的东西是给灵魂做成一个清楚、明白的概念:这在这里已经做到了。除此之外, 还要求知道我们所清楚, 分明领会的一切东西, 本来就是按照我们所领会的那样真实。凡是清楚、分明的灵魂为不同实体性的东西, 就像领会精神不同于物体那样, 实际上都

智慧树知到《智慧的秘密》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智慧的秘密》章节测试答案 第1章单元测试 1、非对象性世界不是由意识人类所设定的 答案:错 2、现象世界包括了 答案:客观物质世界、客观知识世界、主观世界、未知物质世界、未知精神世界 3、以下哪些理论带有西方二元论的特征 答案:经典科学中的波动与粒子 4、缘起空与当下空都是典型的非对象性思维模式 答案:对 5、对象性世界可以被分为 答案:现象世界、本体世界 6、西方式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一般都属于二元论 答案:对 7、现象世界指的是已进入意识人类感官视野的世界 答案:错 8、二元论属于对象性思维方式、不二论属于整合性思维方式 答案:错 9、本体世界不可能被意识人类感知,但可以被直觉或证悟,被指称和形上学描述言说 答案:对 10、马克思强调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惠能的“本来无一物”都指的是非对象性世界 答案:对

第2章单元测试 1、印度哲学中“梵”“自我”都是一种形上学层面的智慧 答案:对 2、轴心时代之后,印度哲学坚持理性精神,而希腊哲学回归到宗教信仰 答案:错 3、奥义书把印度上古的吠陀神话上升到超形而上的高度来论述,因此它被称为印度哲学开端 答案:错 4、雅斯贝斯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史前、古代文明、轴心时代和科技时代四个基本阶段 答案:对 5、除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是 答案:文化自信 第3章单元测试 1、阴阳图和太极图是被赋予了意义的对象性存在,而无极图则是对于意识人类没有任何现实意义或对象性意义的非对象性存在 答案:对 2、阴阳图、太极图、无极图在本质上是一个图 答案:对 3、五行思想是《易传》哲理体系的基本内核,是《易传》的总原则 答案:错 4、《易经》的“不易”思想体现了形下学智慧,而《易经》的“变易”思想体现了形上学智慧 答案:错 5、既济卦象征事物已经成功,未济卦则象征着事情的开始

什么是罪刑法定原则

什么是罪刑法定原则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我国的犯罪罪名中对于罪名的确定、量刑处罚、危害结果以及严重情节等情形都加以规定,这是罪刑法定原则直观的体现,法无明令禁止即允许,把司法权限制在法律范围内。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以及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也就是对犯罪行为的界定以及构成条件和刑罚处罚的种类,均事先由法律加以规定,对于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罪刑法定原则的实定化,是指对于什么行为是犯罪和犯罪所产生的法律后果,都必须作出实体性的规定。 另外,罪刑法定原则的法定化是指犯罪和刑罚必须事先由法律作出明文规定,不允许法官随意擅断,法无明令禁止即允许,超出法律规定范围的行为不得随意处罚,明确化则是指刑法文字清晰,意思确切,不得含糊其词或模棱两可,对于罪名的描述和罪行的处罚也必须做到明确具体。 在定罪的根据上,允许有条件地适用类推和严格限制的扩大解释,不可同时使用多种解释方法,即适用类推必须以法律明确规定类推制度为前提,以有利于被告人为原则,不允许不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进行扩大解释必须以不超越解释权限为前提,以符合立法精神为原则,不允许越权解释或违背立法本意作任意解释。 在刑法的渊源上,允许习惯法成为刑法的间接渊源,但必须以确有必要或不得已而用之为前提,只有当构成犯罪的要件确定后,必须借助习惯法加以说明时,习惯法才能成为对个案定性处理的依据,在刑法的溯及力上,允许采用从旧兼从轻的原则,作为禁止刑法溯及既往的例外,新法对其颁布施行前的行为,原则上没有追溯的效力,但是,当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处罚较轻时,则可以适用新法。 在刑罚的种类上,允许采用相对的不定期刑,即刑法在对刑罚种类作出明文规定的前提下,可以规定出具有一定程度的量刑幅度,法官有权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在法定的量刑幅度内选择确定适当的刑种和刑度。

笛卡尔的心灵哲学及其价值(一)

笛卡尔的心灵哲学及其价值(一) 摘要:心灵哲学成为当代西方哲学中最活跃的学科之一,该领域爆发了并正在进行着所谓的“本体论变革”,笛卡尔的二元论的思想成为他们批判的对象,因此,笛卡尔对心灵哲学所作的贡献是大多数哲学家所忽略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当代“本体论变革”中的部分思想对笛卡尔心灵哲学的思想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心身关系取消主义解释主义同一论功能主义 最近三、四十年,心灵哲学作为哲学的一大分支,倍受哲学家的关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当代西方哲学中最活跃的学科之一。并且,该领域爆发了并正在进行着所谓的“本体论变革”。这一变革,共同的目的是批判、颠覆常识的心身观和潜藏在大多数哲学体系中的二元论幽灵。而作为二元论的代表者——笛卡尔,就不可避免的成为矛头所指。当然,笛卡尔的二元论的思想给哲学界带来的灾难不可视而不见。但是,当代心灵哲学所讨论的许多问题并未超出笛卡尔所思考的范围,而且一些重要思想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是在笛卡尔的观点的基础上发展和衍生起来的,甚至一些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并未超越笛卡尔的思想。 一、笛卡尔关于心灵哲学的基本思想 笛卡尔的关于心灵哲学的思想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概括:自我意识、心身关系、人与机器。自我意识。笛卡尔的方法是以“怀疑”开路的。他的形而上学的沉思的“第一沉思”就是普遍的怀疑。我在怀疑,这也是在说,我在思想。既然肯定我在思想,那么就必须也肯定我的存在。在他看来,“我思”必然依附一个主体,那就是我。因此,我是存在的。既然我是存在的,那就必然占有一定的空间,因此就具有广延的属性,属性又依附一定的实体,因而就推出了“物质实体”。我是一个实体,这个实体的全部本质和本性就是思想。“思”就是以属性而存在的,和上面一样又推出了“心灵实体”。 心身关系。上面已经说了,笛卡尔的“物质实体”和“心灵实体”是从属性“广延”和“思”中推出来的。他认为,“广延”和“思”无论从哪个层面上来看都不可能还原为对方,因此,它们具有不可还原性,物质实体和心灵实体具有绝对的区别,进而,他就提出了心身二元论的思想。人和机器。笛卡尔是“人和机器说”的坚决反对者。他认为人不是机器,动物才是机器,因为人和动物的身体是物质的不同形态,所以它们也服从物质的普遍规律。他同意将动物和人的肉体看作机器。但是,一旦超出了肉体和物质的范围,进入意识和精神的层面,就不能将动物和人同等对待。 二、笛卡尔的心灵哲学的价值所在 不管笛卡尔的二元论思想给哲学界带来了何种灾难,我们都不能被关于二元论的批判遮蔽了双眼,而对笛卡尔一概否定,对他的贡献置之不理。所以,不管别人怎么评价他、怎样诋毁甚至诅咒他,我们仍应正视他对心灵哲学所作的贡献。 笛卡尔为心灵哲学设定了共同的问题和对象。他认为,人是由物质和灵魂两种实体构成的,灵魂的特征是能思而无广延,身体则有广延而不能思。同时他又用身心交感论解释心身相互作用何以可能的问题。他的理论及其矛盾构成了近现代心身问题讨论的焦点。与此相关的,心与身有没有同一性,有没有“属”与“种”的关系,它们的结合和相互作用是如何可能的,对此应如何解释,这一系列的问题成为心灵哲学的核心问题,尽管讨论的方式和论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当代,心灵哲学这一领域,爆发了并正在进行着所谓的“本体论的变革”,一些哲学家以解构心灵,祛除隐藏在人们心中的二元论幽灵为目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看法,极大地丰富了心灵哲学的思想。但是,他们讨论的部分问题并未超出笛卡尔所思考的范围,而且一些思想是在笛卡尔的观点的基础上发展和衍生起来的,甚至有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并未超越笛卡尔。下面,将结合当代本体论变革中的部分思想进行分析,以显示笛卡尔心灵哲学的价值。

二元论

二元论是本体论的一支,意思即宇宙由两种主要不可缺少且独立的元素组成,至于是哪两种元素,则不同的学说不尽相同。如笛卡儿的精神与物质二元论(心物二元论),琐罗亚斯德教的善恶,光明黑暗二元论,如摩尼教的上帝与魔鬼二元论,甚至中国的阴阳(太极),也是二元论的例子,彼此有着相类相异之处。 1 基本简介 二元论(dualism)的概念是很晚才提出的;但二元论的观点自古希腊就存在,其典型代表是柏拉图。 主张世界有意识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的哲学学说,强调物质和精神是同等公平地存在的。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和物质两个实体。二元论实质上坚持意识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它和一元论相对立。哲学史上典型的二元论者是17世纪法国哲学家R.笛卡尔。他认为,意识和物质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意识的本质在于思想,物质的本质在于广袤;物质不能思想,意识不会广袤;二者彼此完全独立,不能由一个决定或派生另一个。事实上两者都存在着差别。哲学史上还有一些哲学家的思想体系中包含有二元论的因素。如17世纪荷兰的B-斯宾诺莎即有与二元论相对的一元论之说:“神”即自然,是世界的唯一实体,强调物质第一、是根本存在,精神其次,物质不存在那精神也不存在。 2 辨析方法 这里对“自然界”和“人类世界”的概念设定并不科学,这两个世界都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这里指的所谓“人类世界”只是人类活动涉及到的世界而已,它是物质世界的很小一部分,如果没有人类活动它将与“自然界”没有区别,因此这里对“人类世界”和“自然界”的界定根本上是以人类是否接触到来区别的,而据此说“自然界和人类世界是不同的两个物质世界”是明显的不科学,因为人类可以不用前往另一个世界,在同一个世界里就能轻易地把“自然界”的某一部分转化成“人类世界”。所以说,“自然界”和“人类世界”是同一个物质世界的两部分,把它们按照这种概念区分开只是一种单纯的实际操作性区分,不能反映本质性的道理。 显然,自然界的物质与人类的精神互不相干。只有处于人类实践领域里的,已经成为人类实践直接或间接的实践对象的物质,即人类世界的物质才和人类精神有关。因此,只有在人类实践领域来讨论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才有意义。那么,两者有什么关系呢?由于人类实践有认识世界的实践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两种,因而又要看所讨论的物质是处于人类认识世界的实践领域呢,还是处于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领域。 3 影响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和限定,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人类认识世界的实践中,是物质通过人类实践决定了人类的精神。这也就是传统哲学所说的认识源于实践。而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则是人类的精神通过人类实践决定了物质——因为人类世界的事物都是人类改造世界实践的产物。各种产品都是人类生产实践的产物,各种社会制度的确立和变革都是人类社会革命和改革实践的产物,无一例外。而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无论是生产劳动还是社会革命,都是在人类精神的支配和制约下进行的。人类总是在认识世界的实践中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然后再运用这些认识来指导自己改造世界的实践去改造客观世界的。 由上述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可以明显看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只有在人类实践中才能发生。在认识世界的实践中强调唯心主义是完全错误的,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强调唯物主义也是极其错误的。要想科学地改造世界,必须科学地认识世界。 4 相关分歧 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或者意识,两者中之一;二元论认为精神和物质都是世界的本源。到底谁对谁错,弄清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也就澄清了。 1

马哲期末题库测验考试重点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片面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会导致( ) A.经验论 B.教条主义 C.诡辩论 D.二元论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 ) A.两种性质不同的真理 B.两种各自独立的真理 C.真理的两个不同阶段 D.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3.认识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得到发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 ) A.科学家们不断地发明创造 B.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与结合 C.社会实践的需要 D.人们追求知识的愿望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是对对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C.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5.在下列成对的理论中,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是( ) A.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对立 B.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对立 6.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体现了( ) A.认识论中的唯物论 B.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C.认识论中的唯理论 D.认识论中的经验论 7.“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式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中的哪一个原理一致( ) A.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B.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C.从理性回到实践 D.从实践回到理性 8.有些同志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 A.类似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B.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C.类似客观主义的错误 D.类似经验主义的错误 9.“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 )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10.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 ) A.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观点 B.实践标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观点 C.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