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话语分析中的词汇语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1年第2期NO.2.2011
批评话语分析中的词汇语法*
张德禄1 刘秀丽2
(1.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092;2.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摘 要: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主要以语言学理论作为工具来研究社会、意识形态和权力问题,而语言学研究的重点是语言本身的特点,所以需要对批评语言学的理论框架进行改进,在语篇分析程序中增加一个反向研究步骤,从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因素如何在语言中体现出发,解析词汇语法特征和某些特殊语篇特征在体现语篇的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基本规律,发现了通过在概念意义上以一定的语法模式对整体内容进行取舍,在人际意义上以一定词汇模式表现明确的和隐含的态度意义来实现意识形态的特点,对语言学理论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词汇语法
中图分类号:H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5X(2011)02-0101-06
一、引言
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又称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是西方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

它研究的重点不是语言是什么,而是语言为什么是这样;不仅对话语的意义感兴趣,而且对话语如何产生这种意义感兴趣。

[1]它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露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两者是如何源于社会结构的和社会中的权位关系,以及如何为之服务的。

批评话语分析始于以现代语言学方法研究文学语篇以及其它话语方式。

但并不是每一种语言学理论都适合于批评话语分析。

它所使用的理论主要是与社会文化和语境相关的语言学理论,其中当首推以M.A.K.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

[2]Halliday从人类学、社会学的角度考察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把语言和社会需要、社会结构、社会文化背景联系起来,认为社会文化诸方面共同构成一个总的符号系统网络。

语言只是构成社会文化符号系统中的一种,只不过语言这一符号系统具有它的特殊性,因为它又具有体现社会文化中的许多其它符号系统的作用。

因此,只有将语言置于社会文化环境中它的本质才能得到解释。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不仅描述语篇的语言结构,而且力图去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构,并从语篇所完成的社会交际功能来解释其原因。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这些观点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语言观是一致的,因而很自然地为批评话语分析所接纳,成为批评话语分析的语言学理论基础。

[3]
Halliday的社会符号理论、三个纯理功能思想、语域理论、多层级系统观等都被频繁地运用到批评话语分析的一些论著中。

当然,批评话语分析同时也使用其它语言学理论,如原型理论、图式理论、言语行为理论、认知语言学理论等。

批评话语分析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的基本问题:话语与意识形态;话语与控制和权势;话语与社会。

首先,批评话语分析考察的是话语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Fairclough认为社会制度由“意识形态话语结构”(ideological discursive formations)组成。

每一个意识形态话语结构与社会制度中的不同群体相联系,大致相当于一种“语言社团”(speechcommunity)。

[2]每个“语言社团”都有其各自的话语规范和意识形态规范。

前者包含在后者之中,也由后者来表现。

Fairclough将意识形态话语结构中的成员称为主体(subject),社会制度通过强加意识形态和话语限制而构建意识形态和话语的双重主体。

[4]
话语中的意识形态成分往往具有不透明性。





*收稿日期:2010-10-20
作者简介:张德禄(1955- ),男,山东禹城人,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研究。

含的意识形态命题不仅存在于语言的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如语篇的及物性结构中,而且还根据语篇的具体特征有选择性地蕴含于语言的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结构,如语气结构、情态(如情态动词)、结构变化(亦称转换,如被动语态)、分类(如形容词)等中。

第二,批评话语分析认为,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而且是控制的工具。

语言结构被用来调节人的思想和行为,将人物、事件和物体分类、划等级,以便证明某一制度和个人的地位。

因此,所有的语篇都要受到语言和社会的决定。

批评话语分析不仅仅是通过描述揭示意义,而且是对意义是如何形成,如何隐蔽地给某一特定的意识形态以特权而控制意义,从而控制人们做出社会和政治评论的过程。

批评话语分析认为,权势对维持一个意识形态话语结构的主导地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话语做批评性分析应特别重视揭示权势的作用。

第三,批评话语分析从Halliday关于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系统的观点出发,认为意义不是在真空中产生的,语言的使用蕴含于社会语境之中。

[3]Fairclough认为任何话语都可以同时视为一种三维的概念:语篇(text),口语或书面语和话语实践(dis-course practice),包括语篇的生成与解释和社会文化实践(social cultural practice)。

话语的这一性质要求话语分析也必须是三维的,一般应包括对语篇的语言学描述,对语篇与话语过程之间的关系作出解释和对话语过程与社会过程之间的关系作出解释。

Fairclough将这种三维话语和话语分析观用图1表示。

图一 三维话语分析[4]
二、从词汇语法到话语分析的研究过程
批评话语分析主要关心的是意识形态、权力和社会问题,对于话语的历史背景、所发生的事件、思维模式、语境模式等作为其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研究因素来对待,但既然是话语,就必须对语篇进行分析。

所以,批评话语分析研究中的一个主要程序是对语篇进行分析。

但这种分析使用不同的理论框架、对语篇分析的详尽程度和分析的程度等都提供了不同的模式。

下面是批评话语分析最常用的几个分析程序:
1、Ron Scollon在其中介话语分析(M(ediated)D(iscourse)A(nalysis))理论中提供了如下的分析程序:(1)识别与他所研究问题相关的参与者和中介手段,包括对现场进行概述,并要把研究的事件发生的场景缩减为几个比较突出的地点或者场合。

对事件或者行动进行概述的目标是发现我们选择的场景中发生的几个与我们研究中介行动相关的具体活动。

(2)必须识别焦点组并进行彻底的分析。

在这个阶段分析这些组有两个目的:研究者想知道,在多大程度上识别具体的场景、中介和行动对研究组成员具有可靠性和效度;研究者想了解发现的这些范畴对于研究组成员有多么重要或者显著。

[5](P24)2、Vodak则提出了一个循环研究步骤,包括:(1)理论,首先确定用什么理论工具;(2)操作化,把理论工具具体为可以操作的方法和步骤;(3)话语或语篇分析,在各个层次上对语篇进行分析;(4)解释,选择相关的信息,并与意识形态、权力、社会等联系起来进行阐释;(5)返回(1),思考理论假设。

[5](P19)3、van Dijk的批评话语分析程序可描述如下:(1)分析语篇的宏观语义结构,即话题和宏观命题;(2)分析语篇的局部意义,语篇的非明确意义在语言形式上是如何体现的,包括隐含意义、预设、典故等;(3)分析语篇中的微妙结构,包括语篇的标记;(4)分析语篇的宏观和微观形式或模式;(5)分析具体的语言体现,如隐喻、夸张等;(6)分析语篇的语境。

[6]4、Fairclough则提供了如下的分析程序:(1)聚焦一个具有符号意义的社会问题;(2)通过分析以下几个方面识别要排除的障碍:社会实践的网络;这个符号系统与其他成分之间的关系;话语。

(3)考虑社会秩序是否需要这个问题;(4)找到解决清除障碍的方法;(5)以批评的眼光反思以上的分析。

[7]
比较以上方法,我们发现van Dijk的分析程序与语篇分析和语言学研究最接近,所以,我们下面以van Dijk的分析程序为主要框架,以一篇网络上的请愿书为语料,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分析程序,[8]采用以下分析程序:
1、分析语篇的宏观语义结构,包括话题和宏观命题。

其话题是要求美国政府停止对发明者微软的指控,包括以下宏观命题:反垄断法威胁商业自由;成功的商人被表现为“暴君”;对微软的指控是这种倾向的例子;政府不应该限制市场自由;微软有权根
201
据自己的意愿处理自己的产品;发明者不应该受到惩罚;我们请求取消对微软的指控。

[5]
2、分析语篇的局部意义,语篇中非明确的意义在形式上是如何表达的;分析语篇中出现的微妙结构,如persecution(迫害)表示微软是受迫害的;right(权力)被重复使用,并与freedom(自由),in-dividual(个人)等相联系表示微软的权力不容侵犯。

另外还有许多隐含的意义,如“under the guiseof”(以……为伪装),“protecting the rights of”(保护……的权力),“envious of successful business-men”(嫉妒成功的企业),“power hungry”(渴望权力),“creative geniuses”(创造天才)等都具有把相关讨论对象归一化倾向,即把政府和法律反面化,而把微软等企业正面化。

3、分析语篇的宏观和微观形式或模式:被动语态的大量出现把行为的施事隐含起来,如,“thisfreedom has been under attack”(自由在受到攻击),“creative geniuses of this business world……(are)being branded as‘oppressive tyrants’”(企业界的这些创造天才被冠以“压迫人的暴君”)。

这些结构的功能是为了把直接的施事———政府的管理者和法律制定者———隐性化或者淡化,从而不会形成直接批评政府和法律部门的言辞。

第二,从宏观结构上讲,由一般的原则和价值以及意识形态原则作为论点来讨论微软的案件,认为微软应该允许自由地买卖自己的产品。

第三,有许多重复的结构表达作者的观点,如,“we hold that……”(“我们认为……”)。

但语篇中没有对微软如何对其产品进行捆绑式销售,从而违反了市场经济的自由的事实进行介绍和描述。

4、分析具体的语言体现,包括词汇特征、及物性结构、语气和情态以及主位结构等。

在词汇上讲,语言特征主要体现归一化的态度意义。

在对微软的描述中,词汇具有正面的态度意义,如inalienable(rights)(不可剥夺的权力),no-ble(idea)(高尚的思想),creative(有创造性的),geniuses(天才),absolute(rights)(绝对权力),而在对政府和法律部门的描述中,多用具有反面态度意义的贬义词汇,如:notorious(overuse)(臭名昭著的过度使用),(the)guise(伪装),envious(com-petitors)(嫉妒心强的竞争者),power-hungry(of-ficials)(渴望权力的官员),ugly(spectacle)(难看的情景),oppressive(压迫人的),tyrants(暴君),envy(嫉妒),dictorial(regulators)(独裁立法者),deprive(剥夺),bizarrely(怪诞的),inverted(no-tion)(颠倒的观念),coercive(action)(强迫行为),harmful(有害的),monopolies(垄断者),over-throw(the foundations)(颠覆基础),resent(抱怨),attack(攻击),persecution(迫害),jealous(competitors)(嫉妒的竞争者),arbitrary and un-just(government or the antitrust laws)(专横的和不公正的政府或反垄断法)。

从及物性结构上讲,在所有28个正级小句中,有17个为关系过程,占总数的60%;其中11个为属性关系过程,6个为识别关系过程。

关系过程的高频率出现显然反映了语篇的主题:论述政府、法律部门与微软之间谁是谁非,是识别和归属的过程,只是根据归属和识别的对象而采用不同的话语表达方式而已,如上面讨论词汇的意义时所述。

除此之外,还有9个物质过程和3个认知心理过程和3个话语心理过程。

所有的物质过程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其行为者大都是政府或者法律部门,是针对微软及其受害者的行为,包括attack(攻击)、persecute(迫害)、overthrow(颠覆)、deprive(剥夺)等。

同样,3个心理过程和3个话语过程也都十分相似:表示以讲话者为代表的请愿人的观点和呼吁。

从情态上讲,全篇共有3个must、1个has to和1个will,都表示强制意义,发出者都明确的或者隐含的是政府或者法律部门。

另外,还有6个can,其发出者分别是政府和法律部门,以微软为代表的创新者和以资本主义道德护卫中心为代表的请愿者。

这些can基本上都表达能力。

对于政府和法律部门来说,它表示有能力对微软进行迫害,而对于微软等创新者和企业家来说,在句(15)中表达的是被动的能力,表示他们被认为能够形成一个势力,而对于创新者和企业家来说,则表示请愿者的心愿:他们能够自由发展,达到他们能够达到的程度。

从主位结构的角度看,在前两个自然段的9个小句中,主位是独立宣言和美国政府,以及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还有反垄断法和微软的商业帝国。

主位的多变性在此主要用于对历史背景和现状的介绍;而在3—5自然段的12个小句中,主位则主要是法律部门、政府管理者和垄断资本家,主要讲述政府和法律部门为何要迫害成功的创新者,而资本家如何成为垄断者等,把责任归咎到政府和法律部门。

在最后的3个自然段中,主位主要是‘we’,表达请愿者的态度、观点和请求。

整个语篇发展的脉络十分清晰。




5、分析语篇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背景,包括历史背景、参与者及其之间角色关系和权力关系,相关的事件和交际渠道等。

语篇的文化背景:美国独立战争后,美国独立宣言成为美国人民追求自由和民主的主要精神支柱。

而美国的反垄断法是防止资本垄断,保证商业自由的一部法律,对某些垄断资本家的垄断行为从法律上进行限制。

微软公司的捆绑式销售被认为触犯了反垄断法,被告上法庭。

但美国资本主义道德护卫中心则认为他们的销售行为不应该受到限制,限制他们是违反了贸易自由,从而在网上公布了这篇请愿书,邀请读者签名请愿。

语篇的情景语境:话语范围包括三个领域:商业和市场、政府和法律;讨论商业自由,帮助商业反对政府和法律干涉商业自由。

话语基调是资本主义道德护卫中心与广大网民,前者为宣传者和邀请者,后者为接受者和可能的参与者。

话语方式是网上书面语言、网络传播。

6、语篇与意识形态和社会的关系,把语境与语篇特征相联系,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语篇的理解要依赖于三个领域:商业、法律和政府;请愿书这种体裁和请愿的言语行为是资本主义道德护卫中心实现其请愿、维护自由市场经济行为的主要语篇形式;而政府对微软的起诉被认为侵犯了这种权力,所以,就能够使这种体裁和这种请愿行为成为成功的体裁和行为;语篇的宏观话题———微软的权力被侵犯了———成为运用请愿书这种体裁的理由;语篇的议论文结构本身也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请愿书的劝告交际功能;对不同对象在不同层次上的态度归一化首先反映了资本主义道德护卫中心的态度和意识形态,同时也影响读者的态度和意识形态,说服他们在请援书上签字;语篇的词汇和语法特征体现了正式公共请援书的特点。

语篇没有对微软如何违反反垄断法进行详细介绍,这显然是为了强化其反法律和政府干涉的思想,但反过来又弱化了其辩论的有效性。

三、从分析结果到词汇语法
以上的语篇分析程序和结果可以作为批评话语分析的一个简略范例。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发现批评话语分析基本遵循从语篇外(发现社会和意识形态中的问题)到语篇内(进行语篇分析),再到语篇外(分析语境,社会文化背景)的分析程序;它所关心的主要是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而不是语言学问题,所以语言学分析只作为研究和发现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问题的手段。

所以,尽管批评话语
分析搞得如火如荼,但对语言学理论本身的研究贡献很小,即使是有贡献,也是间接的。

然而,只要我们在传统的批评话语分析程序上再增加一个反向步骤:探讨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特征是如何由语篇的内部的词汇语法特征体现的,研究语言体现意义的模式和规律就可以对语言学研究做出贡献。

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只根据以上分析的结果谈几个方面的问题。

语篇具有体现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主要方面:一是从概念意义上是对内容的取舍;二是从人际意义上讲是通过具有明确的和隐含的态度意义来体现的。

在这两种手段都是通过词汇语法手段体现的。

第一,从词汇体现态度的角度讲,十分明显和有效的表达态度意义的词汇是作修饰成分和属性成分的形容词,特别是作修饰成分的形容词,基本上都是只体现人际意义而不体现任何概念意义的词汇,也就是说,把这些词汇去掉,并不会影响语篇所表达的概念意义,如notorious(overuse)(臭名昭著的过度使用),envious(competitors)(嫉妒心强的竞争者),power-hungry(officials)(渴望权力的官员),ugly(spectacle)(难看的情景),oppressive(ty-rants)(压迫人的暴君),dictorial(regulators)(独裁立法者),bizarrely,inverted(notion)(怪诞的颠倒了的观念),coercive(action)(强迫行为),jeal-ous(competitors)(嫉妒的竞争者),arbitrary andunjust(government or the antitrust laws)(专横的和不公正的政府或反垄断法)。

这些词汇所修饰的都是美国资本主义道德护卫中心所反对的对象。

第二类是作主词的名词。

这些名词可同时体现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

例如,guise(伪装),ty-rants,envy,persecution都是体现人际意义的属性形容词和动词的名物化成分,主要体现表达强烈态度的人际意义,如guise(false appearance)和ty-rants(tyrannic people);envy(envious feature)和persecution(act of persecuting)。

具有人际意义的动词同时也是具有人际意义属性的行为和状态,如deprive(take away forcefully),resent(be resentful orangry with)和attack(strike harmfully)。

这些词汇都在体现概念意义的同时,主要体现人际意义。

第二,从及物性结构类型的角度讲,它们主要体现概念意义,即语篇的事件和题材,但从本语篇来看,它们还与语篇的主题具有惊人的一致性。

每个类型的及物性结构都对语篇的主题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建设性作用。

通常我们认为,语篇的主位推进
401
程序体现语篇的主题,但从这个例子看,语篇的及物性结构的出现频率可以体现语篇的主题。

第三,在态度意义和情感意义特别强的语篇中,讲话者除了选择人际意义强烈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外,对材料的取舍也是表达其态度意义的重要手段。

他通常要强调并详细地描述对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有利的材料,而尽量淡化、减缩和删除对支持自己的论点不利的材料,但如何实现这些处理方式是我们的研究对象。

例如,在本语篇中,作者尽量淡化和省略对微软如何进行捆绑式销售的行为,以及讨论这些行为是否也破坏了消费者的自由的描述。

在本语篇中,讲话者强调销售者的自由,却只字不提消费者的购买自由。

对于微软的具体销售行为,作者采用“预设”(presupposition)的方法,把它设定为大家都已经知道的信息,而不进行更加具体的介绍和描述,如Justice Department’s currentsuit against the Microsoft(司法部门现在的反微软诉讼状)和The Justice Department’s case(司法部门的案件)都把suit和case作为大家共知的信息来对待,这样就不必对这个案件本身作详细介绍了。

但作者却对这个案子将要产生的结果进行了具体描述:“The result of this suit,if successful,will beto deprive Mr Gates of his right to control his ownbusiness,and to deprive the company of its owner-ship and control of its own products.”(这个诉状,如果成功的话,就会剥夺盖茨先生控制他自己的公司的权力,并剥夺公司的所有权和对它的自己产品的控制权)而且在这个描述中还有言过其实的嫌疑。

反垄断法只是解除垄断所带来的恶果,并不是完全没收这个企业。

销售是一个交流过程,必然涉及交流双方。

如果要谈论自由,则需要照顾到双方的自由,不能以一方的自由来损害另一方的自由。

对于消费者的购买自由,讲话者主要采用回避的方法:整个语篇只字不提消费者,但作者却对销售者的销售自由大加渲染,“We hold that Microsoft has a right to its ownproperty,that it has the authority,therefore,tobundle its own properties-including Windows 95and internet explorer-in whatever combinations itchooses,not by anyone's permission,but by abso-lute right.We hold that to abridge this right is toattack every innovator's right to the products of hiseffort,and to overthrow the foundations of a freemarket and of a free society."(我们认为,微软有权
力拥有自己的财产,因此有以它们选择的任何形式捆绑它自己的财产的权力,包括Windows 95和引擎搜索,不是经某人批准,而是有自己的绝对权力。

我们认为,限制这种权力就是攻击每一个发明者拥有经自己的努力而获得的产品的权力,就是要颠覆自由市场和自由社会的基础)。

同时,这个例子也有过分之嫌,如用’whatever,anyone和absoluteright’等。

四、解释与评价
综上所述,批评话语分析主要关注重要的社会问题,而不是语言本身的结构、系统、特征等。

所以,它从严格意义上讲,只能算是应用语言学,即用语言学的理论来研究社会问题。

其研究的结果是用提供语言事实的方式来认识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中的问题。

其整个研究过程是单向的,即从语言学理论到语篇分析,然后到对分析结果的解释,最终认识在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和权利关系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我们认为,这种研究方式把语言学研究引向其边沿区域,对语言学理论本身的建构和发展起的作用很小。

如果只是按照这种单向的方式发展,批评话语分析只能是一个寄生学科,它或者因为没有新的语言学工具而枯竭,或者因为语言学理论的转向而随波逐流,找不到自己的根在那里。

所以,本文建议把批评话语分析由单向研究过程变为双向研究过程。

也就是说,研究者可对语篇进行分析,然后对分析的结果进行解释,揭示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和权位关系中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

同时,我们也可以研究什么样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和权位关系特征与什么样的语言特征,包括词汇特征、语法结构等,有一定相互联系,进而发现什么样的行为模式与什么样的语言模式之间有相互关系,在表达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特征中,语言本身表现出什么样的复现模式和系统性,从而促进人们对语言本身特点的认识,通过话语分析的实践活动来检验批评话语分析所使用的理论,并改善它,促使它发展。

当语言学理论被改善后,它会变成更加强大的批评话语分析工具,促进话语分析理论的发展。

五、小结
本文首先讨论了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发展历史和基本理论,然后讨论了批评话语分析的几种分析程序,并结合van Dijk的理论框架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分析程序,提出了一个批评话语分析的新的分析程序,并根据此理论对语篇进行了分析,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解释。

接着,本文从社会文化



和意识形态因素如何在语言中体现的角度对语篇进行了分析,分析了词汇、语法和某些特殊语篇特征在体现语篇的社会交际功能中的作用,从而对语言学理论做出反馈。

本文认为,在批评话语分析中,最后一个步骤是必要的,可以使此理论确实对语言学理论本身做出贡献。

(致谢:本文是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发展基金项目资助的课题,其课题编号为H08ZD04)
参考文献:
[1]丁建新,廖益清.批评话语分析述评[J].当代语言学,2001,(4):315-340.
[2]Halliday,M.A.K,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London:EdwardArnold.1978.[3]廖益清.批评话语分析综述[J].集美大学学报,2001,(1):76-82.
[4]Fairclough,N.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the critical studyof language[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5,(26):299-310.[5]Wodak,R &M.Meyer.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M].London:Sage publishers,2001.
[6]Van Dijk,T.Multidisciplinary CDA:aplea for diversity[A].in Wodak,R &M.Meyer.(eds)2001,Methods of CriticalDiscourse Analysis[C].London:Sage publishers.2001.95-120.[7]Fairclough,N.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s a method in socialscientific research[A].in Wodak,R &M.Meyer.(eds)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London:Sage publish-ers.2001.P121-138.
[8]Halliday,M.A.K."Dimensions of discourse analysis:grammar[A].”In van Dijk,T.A.(ed.)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Vol.2.Dimensions of Discourse[C].New York:AcademicPress,1985.
Lexicogrammar i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Zhang Delu1,Liu Xiuli 2
(1.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2.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266100,China)
Abstract:The theory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mainly studies society,ideology and powerby taking linguistic theory as an instrument,but the focus of linguistic study should be on the essentialfeatures of language itself.Therefore,we need to refine the CDA theoretical framework by adding a re-versed procedure of analysi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ow social-cultural and ideological factors are real-ized by language,it investigat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how the lexico-grammatical and special discoursalfeatures realize the social-cultural and ideological factors,and finds that the ideology of the text is mainlyrealized by leaving aside certain content with some particular grammatical patterns in terms of ideationalmeaning,and expressing certain explicit and implicit attitudinal meaning with certain lexical patterns interms of interpersonal meaning.As a result,it makes 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lin-guistics.
Key word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lexicogrammar
责任编辑:周延云6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