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地传统民居建筑保护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4

华中建筑 HUAZHONG ARCHITECTURE 08/2011

秦巴山地传统民居建筑保护与发展

T h e P r o t e c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S t u d y o n Traditional Building in Qinba Mountain Regions

Xu Juan Liu Jiaping Huo

Xiaoping

许 娟 刘加平 霍小平

中图分类号 TU24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39X(2011)08-0124-03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山地民居建筑正在面临损毁甚至堙灭的威胁,如何保护现有民居及发展秦巴山地传统民居态势迫在眉睫,尤其是对秦巴山地独有的地域性聚落特色的保护。该文以青木川民居为例,研究整个秦巴山地传统民居的特征以及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及理论,挖掘山地传统民居建筑的特色、生态建造经验及生态适宜性技术,对更好地保护和发展现有的山地民居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关键词 山地传统民居 建筑形态 保护与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mountain traditional building is facing the threat of damage. Then how to protect existing residential and develope the trend of traditional mountainous building is imminently. The important issue is regional settlement character. Taking the Qingmuchuan traditional building for example in this paper, it studies the mountainous features of traditional building and on any theory of the full use of modern technology, as soon as m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untain traditional building,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cultural essence and ecological appropriate technology, better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mountain of existing residential areas have good reference.

Key words Mountain traditional building, Architectural form,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1 秦巴山地的地理区位

秦巴地区位于川、渝、陕、鄂、豫五省市交界处,在行政区划上,包括今天陕西汉中、安康、商洛,湖北襄樊、十堰、荆门、随州、神农架林区,四川达州、巴中,重庆万州以及河南南阳等地市。有东西走向的秦岭、大巴山横亘其中,有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水流贯其间,具有地理上的完整性和自然——生态条件的一致性。其间有众多的小盆地和山间谷地相连接,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是陕南重要的粮食产区,又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从历史文化角度看,这一地区是三秦文化与巴蜀文化交汇的地区。

2 秦巴山地传统民居特征

秦巴山地由于山高岭峻,沟壑纵横,可

供群居的宽敞平地很少,自古以来,除形成了为数不多的集镇居民群体外,山民们多是散居,星罗棋布,这些散居点缀在秦巴山地的沟沟壑壑,呈现出秦巴山地特有的地域建筑特色(图1)。秦巴山地的传统民居建筑不同于陕西的关中地区和陕北地区,关中平原院落群居形成了村,陕北凿土成洞生成了窑洞民居,而秦巴山地民居群居户数少,建筑材料多种多样,建筑形式依地域特点而有差异,反映出秦巴山民既随遇而安又不甘于现状的复杂心态。2.1 建筑形式

秦巴山地传统民居因多为散居,加上贫富悬殊不一,建筑规模和形式差异很大(图2)。从建筑规模上来看,又可分为一间房、二间房、三间房,正三间两偏手,正

二间两偏手,一间一偏手等普遍建筑形式。房屋正屋多是“两坡水”,即房顶是人字型分水。偏厦房多为“一坡水”。有钱的大户人家就不是这种简单常见的形式,最起码是四合院,这种建筑进屋前先得进“槽门”,即院外的大门,进得大门,有一院子,走过院子,就进了堂屋,过了堂屋,中间有一四方“天井”,天井四周是房屋,这些房屋共用天井采光。2.2 建筑结构

秦巴山地传统民居建筑大致可分为土木结构、砖木结构、土木砖混合结构。土木结构的房屋是房屋主体结构土墙为建筑支撑主体,门窗梁檐等为木质结构。土墙是用木板框土一层层筑打起来的,建筑土就地取材,并和以草筋,有的在墙中还以坚硬树条做墙

图1·秦巴山地聚落特征

建筑文化Architectural Culture

125

08/2011 HUAZHONG ARCHITECTURE 华中建筑

筋,从而使土墙更为结实。砖木建构是用当地自烧的砖做墙的主体,从前多用青砖,青砖的大小尺寸不一。砖木建筑多是有钱的大户所建,从采用青砖的大小及建筑的规模可窥见大户之间的富裕程度。土木砖建筑是一些建筑重要部位用砖,非重点部位用土墙构成,这种建筑多为小康之家来用。2.3 外墙围护

除开建筑形式的多样化外,秦巴民居房顶的盖物也多有差别。这差别也以贫富不同为区别,最差的房屋盖顶是土墙盖茅草,而后依次是石板、泥瓦。盖泥瓦当然是最不错的,但有些地方没有好土,出不了好泥瓦,却出上等的石板。秦巴山地石板坚硬,颜色如一,厚薄天生成线,挖出切薄后做房屋盖顶,挡风遮雨,自成一色。

3 秦巴山地传统民居典范——以青木川为例

3.1 青木川特殊的地理环境及自然特征青木川位于陕南宁强县的西北角,地处陕、甘、川三省的交界、秦岭与巴山之间河谷地带,由于地处陕南丘陵区,地域内主要地形为山区、浅山丘陵,是秦巴山地比较具代表性的一个古镇(图3)。受秦岭大巴山山地气候和西南季风气候交替控制的影响,年四季变化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这种气候对青木川传统民居的建筑空间也产生了相当大影响。青木川是秦巴山地传统民居和文化形态的代表,无

论从自然环境条件、民居建筑特色、聚落形态还是民风民俗习惯上看都传承着陕南悠远的历史和多元文化的冲击。3.2 青木川传统民居的特征

(1)建筑单体的特点

青木川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其地缘的特点,深受蜀文化的影响,表现在民居建筑的形态上也不例外。青木川传统民居建筑的形态特征和空间组织依据用途的不同产生了多种形式,从建筑的基本形态上看,青木川现存民居的型式主要有一字式、L式、天井式三种(图4),这三种基本形态反映了青木川地区不同阶层人群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天井式建筑一般是富庶阶层喜欢的形式,其建造成本较高,但却能体现居住者的显赫身份。而L式和一字式则因为建造成本较低,对地形适应性较强而受到普通民众的青睐。青木川传统民居建筑,除了遵照住房位序与秩序之外,往往结合地形条件,利用地形的高差来组织院落,通过建筑自身的元素,构建变化丰富的空间形态。

(2)建筑的结构技术

青木川民居结构形式的变换灵活,这里的居民在长期的建造过程中能熟练驾驭这些不同的建筑结构形式,青木川的民居建筑的结构形式总体来说近似于穿斗式木构架(图5),与传统的穿斗式木构架有一定的区别。在需要营造大空间时运用抬梁式,在需要划分小空间时使用穿斗式,穿斗式结构的重量较轻,对抗震也是很有利的。一般依据功能的不同有不同处理方式。可以

说,在气候原因的影响下,融合关中和巴蜀的建筑风格。青木川至今仍采用传统的方式建造,传承历史的形式及经验技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3)细部的装饰艺术

青木川民居建筑的装饰正如其建筑一样,显得朴实和简洁。华丽的装饰构件在青木川的民居建筑中很难见到,但需要有装饰的地方它也不会缺少。木刻和石刻是青木川民居建筑主要的装饰手段(图6),没有华丽的色彩,唯有木质本身所显露出的浓浓的乡土味道。建筑一般不施浓彩,大都只使用土漆刷涂,因此建筑色彩和结构、装饰表现出了完整的统一性。

4 秦巴山地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

4.1 秦巴山地传统民居保护原则①保护周边环境,传统民居保护不应该局限在单纯对建筑的保护,而要强调对周边自然环境的保护,注重山水环境美和山地空间形态美,结合山体的地形,合理继承和发展聚落山地民居空间特色。

②保护聚落文化,不单保护建筑,更多是保护当地人原汁原味的生活方式。将自然环境、地域历史、风土人情都纳入保护,营造具有本地域传统特色建筑的同时能保证聚落整体内容的传承和发展。

③保护传统营造方式,使之成为山地景观的亮点。对于典型的传统基本要素不应随意改变,以保持传统村落风貌的延续。

④保护生土民居特性,充分发挥可再生

23

4

图2 秦巴山地民居特征图3 青木川区位图

图4 青木川传统民居建筑平面形式图

一字式平面形式实景图L式平面形式实景图天井式平面形式实景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