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到底什么样的期望动机强度才能有较好的效率,不会变成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的结果呢。
驱动人去完成学习工作休闲等活动的内在动力就是动机,动机的强度与学习工作效率是有关联的。一般认为一个人的动机越强烈,他的工作学习效率就越高。其实不然,动机强度与工作学习效率之间不是线性关系,而是一种“倒U型”的曲线关系。
假设在直角坐标系中,横轴代表动机强度,纵轴代表效率,这种“倒U型”的曲线关系可以解释为:当动机强度很小时,学习工作的效率就很低;而当动机强度很大时,学习工作的效率也很低。只有在倒U的顶点位置,动机强度适中时学习工作效率达到顶峰。
这也就是说,并不是学习工作的动机强度越强学习工作的效率就越高,应该取一个适中的最佳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学习工作效率下降。其次,心理学家耶克斯和道德森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也随任务难度的不同而不同。
去过高原的人都知道,当我们达到一定的海拔高度后,身体或多或少会产生高原反应,比如:头痛、气短、胸闷、乏力等,尤其是经过疾走、跳跃、奔跑等剧烈的运动后,严重者甚至会嘴唇发紫、神志不清、突然晕厥。
学习上存在的高原反应,是指在高考冲刺阶段,当学生身体达到体能极限的时候,因焦虑、厌学、烦躁、记忆力衰退而导致成绩急剧下降的现象。这个阶段也被称为心理高原期。
学生进入心理高原期,会让学习无法不上升,甚至有所下降。但若成功突破了学习高原期,学习又会呈现新的上升趋势。这一点,在生活中已经被无数的事实所证明。
备考期间,家长要做的是,首先是尽量避免因家庭的原因,让孩子产生心理高原反应;其次,要随时关注孩子心理和情绪上的变化,一旦发现类似现象,在认真分析原因后,即可运用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和瓦伦达效应的原理,对孩子进行及时、有效地疏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