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基础的社交网络理论.
SNS-社交网络化
快速发展的规模
Twitter 2006年6月成立
独立用户4年超过 1.02亿,现超过5亿
新浪微博 2009年8月成立
注册用户一年超过 4500万,现超过3亿
超过半数的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登录
SNS社会化媒体
社会化媒体的比较
社交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在微博客上,140字的限制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 同一水平线上。”的确,微博客的出现,让每一个 “小我”都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引领了大量用户原 创内容的爆发式增长。正如Twitter拥趸所认为的, Twitter为世界带来了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 能被关注的时代”
目前社交网络
SNS—社交网络化
现在网络推广工具的转型 主讲人:伊娃 2012-7-26
社交网络化(SNS)的由来
社交网络 即社交网络服务,源自英文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的翻译,中文直译为社会性网络服务或社 会化网络服务,意译为社交网络服务。社交网络含 义包括硬件、软件、服务及应用,由于四字构成的 词组更符合中国人的构词习惯,因此人们习惯上用 社交网络来代指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
弱关系圈 辐射圈传播
强关系圈 裂变式、病毒式传播
案例分析
杜蕾斯与可口可乐口可、
杜蕾斯
案列分析—王老吉
王老吉—加多宝
案例分析:摇一摇与Friendshake
更低的会员获取成本,更全面的会员个性体系,更 精准的会员信息上班上 Nhomakorabea 上床上车
易讯网的移动销售
LBS、签到、照片上传、快速链接、趋势分析…… 将社会化媒体的多项元素应用于150万家终端
社交网络分析方法及应用
社交网络分析方法及应用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除了为人们带来社交娱乐的同时,还拥有着诸多应用价值。
而社交网络分析方法则是对这些社交网络进行深入研究的关键所在,它旨在揭示网络中的关系、互动模式等情况,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社交网络。
本文将介绍社交网络分析方法的理论和应用,以及当前研究领域中的一些热点问题。
一、社交网络分析方法的理论社交网络分析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社交网络中的人际关系和互动模式,以及这些互动模式如何影响信息传递和组织的效率。
这种方法通过观察网络中不同节点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分析节点的结构和社交行为,以及节点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效率,从而揭示群体行为和社会结构等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多样化的社交网络领域,例如企业内部组织管理、互联网营销、策略规划等。
社交网络分析方法的核心是节点和关系的分析。
将社交网络理解为一个由大量节点和相应关系构成的复杂系统,节点包括个人、组织、社团以及物体等。
每一个节点都是网络中的重要部分,其位置和作用都对于网络的整体效率和结构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节点的属性和功能的分析,可以了解节点在社交网络中的作用以及其在整个系统中的影响。
而关系则包括节点之间的联系、互动模式、信息传递渠道等。
基于对关系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节点之间的交流方式及其效率、群体行为等情况。
另外,还可以通过关系的分析来判断不同节点之间的信任程度和互动情况,从而为计算社交网络的稳定度、脆弱性等重要指标提供参考依据。
二、社交网络分析方法的应用社交网络分析方法在实践中有着广泛应用。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用之一是对企业组织内部的管理。
企业内部社交网络可以为企业提供人才管理、知识共享、业务创新等方面的支持,同时也可以缩短企业与外部合作伙伴的距离,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社交网络分析方法在此领域中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内部社交网络的结构和效率,了解员工之间的联系、信任程度和群体行为等情况,从而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学习社交网络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学习社交网络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第一章简介社交网络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它通过对社交网络的成员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揭示了社会网络的结构、演化和影响力等特性。
本章将介绍社交网络分析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背景,为后续的章节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章社交网络的构建社交网络分析的第一步是构建社交网络,即确定网络的节点和边。
节点代表了网络中的个体,可以是人物、组织或其他实体,而边则代表了节点之间的关系。
本章将介绍常用的构建方法,包括基于观察数据的构建和基于调查数据的构建,并分析其优缺点。
第三章社交网络的描述和度量社交网络的描述和度量是社交网络分析的基础,它帮助我们理解网络结构和个体特征。
本章将介绍几个重要的度量指标,包括度中心性、紧密度和介数中心性等,以及它们在社交网络分析中的应用。
第四章社交网络的可视化可视化是社交网络分析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将复杂的网络结构呈现为直观的图形化展示,帮助我们发现网络中的模式和特征。
本章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可视化方法,包括节点链接图和力导向图,并讨论它们的优缺点。
第五章社交网络的社区发现社会网络中存在着丰富的社区结构,即节点之间紧密相连的子群体。
社区发现是社交网络分析的重要任务,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网络中的集聚现象和组织结构。
本章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社区发现方法,包括基于模块度的方法和基于划分的方法,并分析它们的应用场景和局限性。
第六章社交网络的演化和影响力社交网络是动态的,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化和变化。
社交网络的演化研究可以揭示网络中的增长规律和结构动态。
影响力分析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网络中的信息传播和意见领袖等现象。
本章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演化模型和影响力分析方法,并探讨它们的研究价值。
第七章社交网络的应用社交网络分析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包括社会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
本章将介绍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包括社交媒体分析、疾病传播模拟和组织管理等,并讨论它们的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
社会学理论知识:社会网络理论——社交媒体的社交关系、虚拟网络等
社会学理论知识:社会网络理论——社交媒体的社交关系、虚拟网络等社交媒体的兴起给人们的社交关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使得我们的社交圈子可以不局限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更多的人们可以通过虚拟网络相互联系。
社会网络理论将社会现象看作是人们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网络,这种理论不仅可以用来探讨现实社交关系,也可以用来解释虚拟社交关系和社交媒体对社交关系的影响。
社交媒体为人们提供了无处不在的社交场所。
无论你是身处何地,都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联系朋友和亲人,结识新朋友,分享自己的生活和见解。
社交媒体中的社交关系和传统社交关系一样可以形成强关系和弱关系。
强关系是指那些你经常联系、了解较多的人,如朋友、亲人、同事等;而弱关系则指那些你很少联系、了解较少的人,如朋友的朋友、旧同学等。
社交媒体中的弱关系可能带来更多的机会和信息。
弱关系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资源和信息,这些资源和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很难获得,但通过社交媒体,它们被共享并散布开来,这就是所谓的“六度分隔”。
社交媒体中的社交网络允许人们建立新的弱关系,这些弱关系可以为我们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提高我们的社交资本和社交能力。
这种社交网络在职场、创业、社区和文化圈等领域都有重要作用。
虚拟网络中的社交关系也有其独特性。
虚拟社交关系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关系,它们更多的是建立在共享兴趣、价值和情感上,而不是地理位置和面对面交流。
虚拟网络可以让你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和互动,这也让我们更能够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和思维方式。
虚拟社交关系也让我们获得了更多的自我表达和控制权,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社交形象和表达方式,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然而,社交媒体和虚拟网络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某些社交媒体可能会让人沉迷于无意义的社交娱乐中,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
虚拟社交关系也可能导致我们对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关系产生依赖和疏漏,导致孤独、社交焦虑和情感匮乏等问题。
此外,社交媒体和虚拟网络中的社交关系很可能受到假冒、虚假宣传和网络暴力等问题的影响,需要我们保持警惕和自我保护能力。
六度空间理论的原理及应用
六度空间理论的原理及应用1. 六度空间理论的原理六度空间理论是一种社交网络理论,它认为地球上的任何两个人之间,只需要经过六个层次的联系,就能够建立起联系。
这个理论最早由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兰姆提出,在社交学和心理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根据六度空间理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社交网络,与其他人进行联系。
一个人的社交网络包括他的朋友、家人、同事等,而这些人又有自己的社交网络,以此类推。
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建立起“六度”关系,也就是通过六个层次就能够连接到其他人。
2. 六度空间理论的应用2.1 社交网络分析六度空间理论在社交网络分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社交网络中的连接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们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例如,在研究信息传播和疾病传播过程中,社交网络分析可以帮助我们预测信息或疾病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路径和速度。
2.2 推荐系统六度空间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推荐系统中。
推荐系统根据用户的兴趣和历史行为,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推荐。
利用六度空间理论,推荐系统可以通过分析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连接关系,向用户推荐他的朋友们喜欢的内容,提高推荐的准确性和用户的满意度。
2.3 营销策略六度空间理论为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分析社交网络中的连接关系,企业可以选择适当的关键人物进行营销活动,以便更好地传播信息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例如,在微信朋友圈中,一条好的推广信息可以通过用户的分享扩散到更多的人群,形成良好的传播效果。
2.4 犯罪侦破六度空间理论对于犯罪侦破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犯罪侦破过程中,警方可以通过分析嫌疑人和受害人的社交网络,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进而追查犯罪嫌疑人。
例如,通过分析电话通话记录或社交媒体的关系网,警方可以追溯到犯罪嫌疑人与受害人之间的联系。
2.5 政府决策六度空间理论也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例如,在疫情防控中,政府可以通过分析社交网络中的传染路径,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社会网络理论
社会网络理论社会网络理论是指关注个体之间关系的理论,其核心思想是人际关系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交网络理论主要将个体视为连通关系的节点,通过节点之间的连接形成多样化的社交网络来描述和分析人际关系的特征和规律。
社交网络理论源于大约50年前的社会学研究,当时学者们开始关注个体之间的关系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并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获取数据来进行研究。
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社交网络理论得以广泛应用于在线社交媒体和互联网行业。
它不仅为理解人际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也极大地改变了个体和社会互动的方式。
社交网络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是节点,即网络中的个体。
在社交网络理论中,节点可以是人、组织、地点等等,这些节点通过边缘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复杂的社交网络。
边缘是连接节点的关系线条,在社交网络中,边缘可以反映个人之间的社会关联、组织之间的协作、地点之间的关系等等。
社交网络的研究方法包括定量和定性两种方式。
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是利用数学和统计学来描述、分析和推断社交网络的特征和状态,主要用于描绘网络结构、节点特征、稳定性、演化等方面。
而定性研究方法则主要关注社会互动的过程和意义,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文本分析等方式,深入分析个体之间的联系和动态关系。
在社交网络理论中,强关系与弱关系的概念尤为重要。
强关系指相互联系的个体之间交流密切、信任度高的关系,比如朋友、家人等。
弱关系则是指更加松散的关系,这种关系的节点之间交流较少、信任度较低,但同样具有重要的社交作用,比如同学、同事、社区成员等。
社交网络的结构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星形结构、隔离结构、小世界结构和规则网格结构。
星形结构以一个中心节点为核心,周边节点与其紧密相连;隔离结构节点之间缺乏连接或者仅依靠弱关系连接;小世界结构则是指节点之间的平均路径很短,但网络却依靠少数节点的高度联通性;规则网格结构则是一种均匀、平滑的结构,其中的节点往往具有相同的特征和功能。
社会网络分析的重要理论与方法
社会网络分析的重要理论与方法社交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是一种研究和解析人际关系网络的理论和方法。
它基于图论和社会学的基础,旨在理解人际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动态,并揭示网络中的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影响和交互关系。
社交网络分析不仅在社会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也在管理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中具有重要价值。
在社交网络分析的理论中,最重要的是关系强度理论(Strength of Weak Ties)。
该理论由著名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在1973年提出。
他认为,在社交网络中,除了紧密的“强关系”,还存在着松散的“弱关系”,而这些弱关系对于信息传播、资源获取和跨组织合作等方面的影响非常重要。
相比之下,强关系更多存在于熟人之间,而弱关系更多存在于陌生人之间。
强关系在“方向”上更加明确,但它们的网络范围相对较小,信息流动较为有限。
而弱关系在“方向”上相对模糊,但它们的网络范围较大,信息流动更加广泛。
因此,弱关系在社交网络中扮演了桥梁的角色,能够使各种信息和资源在网络中迅速传播。
社交网络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社交网络图分析、中心性指标分析、群体发现与分析等。
社交网络图分析是社交网络研究的基础,通过构建和可视化网络图,可以直观地展示网络中的关系和结构。
社交网络图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发现网络中的特殊节点和连接模式,从而进一步分析网络的演化和特征。
中心性指标分析是社交网络分析的关键方法之一,通过计算网络中各个节点的中心性指标(如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接近中心性等),可以量化节点的影响力和地位。
中心性指标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识别关键人物、洞察影响力网络,并发掘隐藏的社会力量和资源。
群体发现与分析是社交网络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识别社交网络中的聚类和子群体,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了解社会网络中的群体结构和关系,揭示群体间的互动和影响。
在社交网络分析的应用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领域之一是组织社交网络分析。
网络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及研究进展
网络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及研究进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网络社会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逐渐崭露头角。
网络社会学研究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现代通信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文将探讨网络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及研究进展,以期更深入理解互联网时代的社会现象和规律。
一、网络社会学的基本理论1. 社会网络理论社会网络理论是网络社会学的核心理论,它认为社会关系是由个体之间的相互连接构成的。
人与人之间通过各种关系连接在一起,形成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理论通常包括节点、连边、度数、中心性等重要概念,用于描述社会网络结构和特点。
例如:节点指网络中的个体,连边指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度数指每个节点连接的数目,中心性指节点在网络中的重要度。
2. 数字社会理论数字社会理论是网络社会学的另一重要理论,它认为互联网等数字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人类文明的进程。
数字社会理论通常关注人类与数字技术之间的互动和影响,包括个体与社会、政治、商业等方面的关系。
例如:人们在互联网上的言论和行动对社会政治的影响,数字经济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等。
3. 社会构建理论社会构建理论是一种文化心理学理论,认为社会和文化是由人们自己构建的,是由人们交往行为和交流产生的。
它强调人们是在社会中相互影响和塑造的,网络社会也是如此。
社会构建理论尤其适用于互联网社交平台、虚拟社群、社交工具等互联网应用,它对揭示互联网上的社交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网络社会学的研究进展1. 社交网络研究社交网络研究是网络社会学的重要分支,它通过对社会网络结构和特点的分析来研究社交关系和社交行为。
社交网络研究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对互联网社交平台、虚拟社群等社交工具的调查和分析,来了解人们在互联网上的社交行为和互动模式。
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对社交关系的影响比传统媒体更显著,人们的社交行为和人际关系受到了互联网的巨大影响。
2. 数字经济研究数字经济研究涉及互联网商业、信息技术、经济政策、消费者行为等方面,是网络社会学微观研究领域之一。
一文读懂社会网络分析(SNA)理论、指标与应用
一文读懂社会网络分析(SNA)理论、指标与应用开新坑!社交网络分析(又称复杂网络、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 Analysis)是诞生于数学图论、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的交叉碰撞中的一门有趣的学科。
缘起:我研究SNA已经有近2年的时光,一路坎坷走来有很多收获、踩过一些坑,也在线上给很多学生讲过SNA的入门知识,最近感觉有必要将心得和基础框架分享出来,抛砖引玉,让各位对SNA感兴趣的同学们一起学习进步。
我的能力有限,如果有不足之处大家一起交流,由于我的专业的影响,本文的SNA知识可能会带有情报学色彩。
面向人群:优先人文社科类的无代码学习,Python、R的SNA 包好用是好用,但是对我们这这些社科的同学来说门槛太高,枯燥的代码首先就会让我们丧失学习兴趣。
特征:类综述文章,主要目的是以通俗的语言和精炼的框架带领各位快速对SNA领域建立起一个全面的认知,每个个关键概念会附上链接供感兴趣的同学深入学习。
开胃菜:SNA经典著作分享《网络科学引论》纽曼 (访问密码 : v9d9g3)2 概述篇:什么是网络?我们从哪些角度研究它?1) 认识网络SNA中所说的网络是由节点(node,图论中称顶点vertex)和边(edge)构成,如下图。
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实体,可以是人、动物、关键词、神经元;连接各节点的边代表一个关系,如朋友关系、敌对关系、合作关系、互斥关系等。
最小的网络是由两个节点与一条边构成的二元组。
Les Miserables人际关系网络2) 构建网络就是建模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事实上,当我们想快速了解一个领域,无论该领域是由人、知识、神经元乃至其他实体集合构成,利用SNA的方法将实体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抽象和网络构建,我们就完成了对某一领域的“建模”,这个模型就是网络图,拿科学网络计量学家陈超美的观点来说,借助网络图,“一图胜千言,一览无余”。
3) 社会网络类型此处展示常见且常用的网络类型名词,想要具体了解可以点击链接仔细查看!•网络中节点的来源集合异同o一模网络 one-modeo二模网络 two-mode•视角:•边权重o加权网络 weight networko无权网络 unweight networko符号网络 Signed network•关系是否有方向o有向网络 Directed networko无向网络 Undirected network4) 网络分析的5大中心问题SNA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该网络中的分布格局和竞争态势,“孰强孰弱,孰亲孰远,孰新孰老,孰胜孰衰”,这16字箴言是我学习SNA总结的精华所在,初中级甚至高级的社会网络分析学习几乎完全就是围绕着这四个方面开展,后面将要讲到的理论与方法皆为此服务,希望同学们可以重点关注。
社会网络相关的几个理论
社会网络的几个理论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小世界理论20 世纪60 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兰姆设计了一个连锁信件实验。
问题:世界上所有互不相识的人,需要多少中间人就能建立起联系?米尔格兰姆随机找了美国城市——内布拉斯加的几百人,把信随机发送给他们,信上写着一个波士顿商人的名字,要求每名收信人把这封信寄给自己认为和这名波士顿商人更有可能有私人关系的人。
然后米尔格兰姆教授跟踪信件,统计达到目标人手中的所引发的人和人之间的传递次数。
最终大部分信件都成功寄到了这名波士顿商人手中,每封信平均需要传递5 次,最多是6次。
—>“六度分隔”假说:陌生人之间建立联系的最远距离是6个人质疑:由于米尔格兰姆教授进行实验的地址是内布拉斯加和目的地波士顿都在美国境内2002年,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的登肯·瓦兹主持了一项最新的“六度分隔”理论的验证研究问题:世界上任何两个人真的只需要经过6个中间人就可以联系起来吗?2002 年邓肯·瓦茨将米尔格兰姆实验扩展到全球范围,招募了9.8 万被试让他们将信息发给世界范围内的目标人,方法是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可能认识目标人的人,随后依次传递下去。
最后该实验总共涉及了13 个国家的18 个目标人。
结果和米尔格兰姆教授的研究结果出奇的相同,平均也只要经历5~7个人左右,就可以让世界上两个人联系起来。
—>为什么是6个人呢?150定律(Rule Of 150),即著名的“邓巴数字”。
由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提出罗宾·邓巴曾表示,大脑认知能力限制了特别物种个体社交网络的规模。
人的大脑新皮层大小有限,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个人的稳定人际关系,这一数字是人们拥有的、与自己有私人关系的朋友数量。
人们可能拥有150名好友,甚至更多社交网站的“好友”,但只维持与现实生活中大约150个人的“内部圈子”。
社交网络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社交网络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交网络的应用已经全面覆盖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对于社交网络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
本文将从社交网络的概念、特性、应用、理论以及实验研究等角度探讨社交网络。
一、社交网络的概念与特性社交网络是一种通过网络与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来构建和分享信息的平台。
它不仅是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途径,更是一种社交行为的延伸和模拟。
与传统的社交方式相比,社交网络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1、开放性。
社交网络无需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通过互联网等现代通讯技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2、兴趣性。
社交网络提供的功能和内容都是由用户自主选择和创造的,因此它更能满足用户个性化和兴趣化的需求。
3、互动性。
社交网络中的用户不仅可以获取信息,更可以通过评论、点赞等行为展示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这种双向的互动性也是社交网络的重要特点之一。
二、社交网络的应用随着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它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社交、商务、娱乐、教育等等。
下面就来具体展开社交网络的应用:1、社交。
社交网络最基本的应用就是社交,人们在这里可以认识新朋友、联系老朋友,分享自己的生活动态,增加交际圈子。
2、商务。
社交网络已成为现代商务的重要平台,通过社交网络,企业可以推广品牌、宣传产品、寻找合作伙伴,提高企业形象和知名度。
3、娱乐。
社交网络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娱乐方式,如游戏、影视、音乐、动漫等,这些内容不仅可以消磨时间、减压放松,更可以开拓用户的文化视野。
4、教育。
社交网络还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如在线学习、远程教育、课程推广等。
社交网络具有学生和教师互动、学习资源共享等方面的优势,可完善教育领域的教育教学模式。
三、社交网络的理论社交网络的理论主要包括网络结构、信息传播和社会学等方面。
1、网络结构。
网络结构理论主要关注社交网络的构建和演化规律。
根据研究,社交网络构成分为紧密型、松散型、混合型等,不同结构类型的社交网络对信息传播和用户行为等方面具有不同的影响。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当今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时代,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社交的重要方式。
社交网络在社交方面的功能已经广泛被人所认可,但是在社会学领域,社交网络分析也已经成为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行为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
社交网络分析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方法,通过对人际关系及其传播形式展开研究,分析人际行为和社会结构的演变规律。
在社会学领域中,社交网络分析具有广泛的应用,在组织行为、群体行为、社交关系、社会结构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
本文将从社会学角度探讨社交网络分析方法。
一、社交网络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社交网络理论是社交网络分析的基础理论。
社交网络理论对社交网络作出了清晰的概念定义和理论框架,为社交网络分析的展开提供了基础。
社交网络理论关注的是研究人际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探讨人们在社交关系网络中的行为和互动规律。
社交网络理论覆盖广泛,包括人际关系、社会网络结构、个体行为等方面。
在社交网络理论中,人际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是构成社交网络结构的基础,因此人际关系是社交网络的核心要素。
社交网络理论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了节点、联系、网络、社区等基本概念。
其中节点指的是社交网络中的各个个体,联系指的是节点之间的联系,网络则指的是由各节点和联系构成的关系网络。
在社会结构中,节点和联系的分布会形成不同的社会网络结构。
社交网络分析方法的出现是基于社交网络理论的实践应用。
社交网络分析是对社会网络结构和人际关系的量化、分析和探索,从而透彻理解和分析社会现象。
社交网络分析方法的本质是构建结构分析方法和建立数学模型,以实现对社交网络结构的精准分析。
因此,社交网络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政策制定、组织管理、市场营销等领域。
二、社交网络分析方法的主要方法和技术1、社交网络数据采集方法社交网络分析的第一步是采集和整理数据。
社交网络数据的采集方法可以分为结构化方法和非结构化方法两类。
结构化方法指的是通过研究对象的履历和活动记录,如试题、活动册、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数据集。
社交网络SNS
社交网络S N S一、社交网络简介1、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2、涵义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的网络,通过网络这一载体把人们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具有某一特点的团体。
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节点,编织社会结构,扩大社交范围的互联网应用与服务3、应用领域集即时通信、博客、论坛、邮箱、游戏、音乐、视频等于一体,其用户在线上线下皆以相对真实化的背景为纽带,以朋友和朋友的朋友为节点,形成一张巨大的用户关系网。
社交网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网络效应,使用这项产品或者服务的人越多,这项产品或服务就越有价值和吸引力。
4、基本理论(1)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理论:196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提出了著名的“六度分割”理论:一个人与世界上任意一个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
(2)“150法则”150定律,也称“邓巴数字”,是由罗宾.邓巴(Robin Dunbar)——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学家提出的,150定律指出:维持稳定的社会交往关系人数的最大值约为150人。
(2)强连接和弱连接理论根据沟通的频率和深度看,人们在社会网络中,有的关系是“强连接”,如血亲关系、亲密朋友关系等,而有的关系则属于“弱连接”,如偶然在某聚会上结识的熟人关系等。
最早的SNS网站SixDegrees.Com创立于1997年,随后各种SNS迅速发展。
但由于当时SNS本身的服务模式不成熟,无法满足网民的访问需求,SNS 并没有成为主流网站。
直到2004年以社交游戏和实名制交友见长的Facebook出现后,SNS才真正兴起。
5、传播特征SNS具有互动性强、去中心化、开放封闭并存以及同步异步传播等四个主要传播特征。
6、主要功能(1)个人页面人们在其上通过自我描述让自己页面栩栩如生。
SNS的个人页面包括姓名、年龄、地区、兴趣、生日、爱好等个人信息。
社交网络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社交网络分析的理论与方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交网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在不同地方交流,分享信息和建立联系。
而社交网络分析正是一种研究人际关系和互动的方法,为我们理解人际关系的本质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本文将介绍社交网络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社交网络的概念,社交网络的基本属性,社交网络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社交网络分析的应用。
一、社交网络的概念社交网络是由一组人和他们之间的连接构成的系统,可以是贡献共同信息或资源的集体,也可以是互相依赖的个体。
在社交网络中,人们通过连接和互动建立联系。
例如,社交网络可以包括家庭、朋友圈、同事关系等等。
二、社交网络的基本属性社交网络有以下几个基本属性:1.节点社交网络中的节点代表个体或组织。
每个节点都有自己的属性,例如姓名、性别、年龄、学历等等。
节点之间的连接表示两个节点之间的关系。
2.连边社交网络中的连边表示节点之间的关系。
比如,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建立在朋友关系、家庭关系或者同事关系上。
在社交网络中,连边可以是有向的或无向的。
3.局部结构社交网络中的节点和连边的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局部结构,例如子图、环、星形和网状等等。
4. 群体性质社交网络中的节点和连边有着群体性质,即社交网络中的节点和连边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有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三、社交网络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社交网络分析是一种基于图论和社会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研究社交网络中的节点和连边之间的关系。
社交网络分析的理论包括:1. 社交网络理论社交网络理论是研究社交网络结构和发展的理论,主要包括六个方面:节点、连边、结构、互动、动态和演化。
2. 图论图论是社交网络分析的基础理论,它主要研究用节点和边来刻画图形关系的数学模型。
社交网络分析的方法包括:1.中心性分析中心性分析是利用一个或多个指标衡量节点在社交网络中的地位、重要性等。
其中最常用的指标有度中心性、紧密中心性和介数中心性。
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第一章: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基础社会网络分析是一种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它强调“关系”,而不是“个体”。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基础主要基于三个方面,分别是社会关系理论、数学模型理论和复杂网络理论。
1. 社会关系理论社会关系理论是社会网络分析的基础。
它描述了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交换和相互依存关系。
社会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是“关系”,即一个人与其他人之间的联系,可以是亲戚、朋友、同事、同学等。
社会关系理论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分别是强关系和弱关系。
强关系是指关系密切、联系紧密和互动频繁的关系。
例如家庭成员、亲戚、好友等。
弱关系则表示关系不太密切、联系不太频繁和互动不太深入的关系。
例如同学、同事等。
2. 数学模型理论数学模型理论认为社会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运用数学和图论模型进行分析和描述。
社会网络的数学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图论模型:利用图论模型,将个体之间的联系表示为图中的连线,从而分析社会网络的结构和特征。
(2)随机图模型:随机图模型是一种随机生成网络的模型,它可以模拟人际网络的结构和特征,从而帮助人们深入理解社会网络。
(3)小世界模型:小世界模型是一种特殊的随机网络模型,它模拟了社会网络中强关系和弱关系的特征。
它可以用来研究社会网络的结构和演化。
3. 复杂网络理论复杂网络理论是研究各种复杂系统的理论框架,它将社会网络看作一个复杂系统,并通过研究网络的拓扑结构、动力学和演化规律等,来分析社会网络的特征和动态过程。
复杂网络理论中,有几个重要的网络模型:(1)无标度网络模型:无标度网络模型是指网络中节点的度数符合幂律分布的网络模型。
这种网络模型能够解释社会网络中中心节点的重要性。
(2)交错构型模型:交错构型模型是一种基于节点属性的网络模型,它能够解释社会网络中不同人群之间的联系。
(3)社区检测算法:社区检测算法是一种可以将网络划分成若干个互相独立的社区的算法。
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社交网络中的群体行为。
基于场域理论的社交网络概述
服 务 或 社 交 网络 是 由许 多节 点 构 成 的 行研 究 ,因此本篇 所界 定的社 交 网络 受 是 社 会 的一 部 分 缩 影 ,社 会 生 活 和 社 种 社 会 结构 ,节 点通 常 是 指 个 人 或 众 是指 国 内人人 网等典 型社交 网站 的用 会 大 众 也 以一 定 的方 式 投 射 到 了社 交 及 网络 上 。 组 织 ,社 交 网络 代 表 各 种 社 会 关 系 , 户 以 微博用户 。 经 由这 些 社 会 关 系 ,把 从 偶 然 相 识 的 三 、社交 网络 场域的特点 社 交 网络 己不 是 纯 粹 的媒 介 场 ,
感 觉 的 比例 和 感 知 的 图式 。社 交 网络 单 指物 理环境 而言 ,也包 括他 人的行 为 正 在 逐 渐 改变 着 人 们 的交 往 方 式 和 社 以及 与此相 连 的许 多 因素 。法 国社会 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受众 的 多元 “ . 心物 场 ” 格 式塔心 理学研 究代表人 考夫卡 提
是 媒介 场域 又 是社 会场域 。
之 间存 在 的客观关 系 的一个 网络或 一个 行 为环 境 ,地 理是现 实 中的环 境 ,而行 构型 ”。 为环 境 则是 意想 中的环境 。人 的行为 直 接产生 于行为环境 。 社 交 网络 是 一个 相 对 自由 和 开 放
二 、我国社交网络受众的界定
为 社 会 化 网络 服 务 。维 基 百 科 中对 社 和 组群 功能借 鉴与 社交 网站 ,两 者具有 色 。受 众 身 份 、地 位 、文 化 背 景 等 拥 交 网络 进 行 了如 下定 义 ,社 会 化 网络
一 一
定 的共通 性 ,可 放到 同一个 体系 下进 有 了绝 对 的多 样 性 ,可 以说 社 交 网络
社交网络_基础部分
节点度(Degree)
节点的度是指和该节点相关联的边的条数,
又称关联度。反映社交网络中用户的活跃
程度。
对于有向图,节点的入度 是指进入该节点
的边的条数;节点的出度是指从该节点出
发的边的条数。
9
量化网络特征的指标
路径(Path)
从节点i出发,经过一条或更多条边,到达 节点j,称这些边按顺序相连形成了一条i 与j之间的路径。包含边数最少或权值加和 最小的路径,称为最短路径(Shortest path)。
7
网络表示
V0 V1 V2 V3 V0 V1 V2 V3
图(Graph)
由节点和边组成。根据边的定义分为有向 图和无向图
邻接矩阵(Adjacency matrix)
把所有边按照下角标的顺序排列
8
量化网络特征的指标
1
3
1
1
密度(Density)
网络中实际存在的边的数目与可能存在的 边的数目的比值,刻画了网络的紧密程度
(3)结束:当S1包含所有节点时,停止;否则重复(2)
12
Prim算法示例
13
量化网络特征的指标
最短路径树 (Shortest PathTree)
概述:从图中选择边子集,使得从根节点到其他节点的权值加和最小 实例:从快递派送中心发货到N个驿站,路线的总和最小问题 迪杰斯特拉(Dijkstra)算法: (1)初始化:选择一个根节点i构成集合S1,其余节点构成S2 (2)从 S2中选择距离根节点i最近的节点k加入到S1
4
问题:只要一个事情有多人参与,自然就会 产生社交网络?
维基百科的互动随着词条编辑的完 成就停止了,临时性的互动不能构 成社交网络
复杂网络的理论及应用
复杂网络的理论及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组织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网络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复杂网络作为网络科学的一支重要学科,研究的是网络的结构和性质。
通过探究网络中节点的联系及其交互关系,为许多实际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
1. 复杂网络的理论复杂网络学理论基础主要有三个方面:图论、随机过程、统计物理学。
图论是复杂网络学理论的基础,它将复杂网络看作由节点和边构成的图。
随机过程是强大的工具,它可以描述复杂网络的动态演化。
统计物理学则为复杂网络提供了相当严密的理论基础,将网络中的节点当作对象,基于概率论和热力学的基本假设,研究网络的各种性质。
在以上基础上,复杂网络的理论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网络的基本属性网络的基本属性包括:度数分布、聚类系数和平均路径长度。
其中,度数分布指的是每个节点拥有的链接数,而聚类系数和平均路径长度则分别描述了节点间的紧密程度和短距离程度。
1.2. 小世界效应小世界网络是指网络具有高聚类系数和短路径长度的共同特点。
研究表明,许多真实网络都具有小世界特性,表现为较高的聚集指数和较短的平均路径长度。
这种现象被称为小世界效应。
1.3. 无标度网络与节点重要性无标度网络是指网络中节点度数分布呈幂律分布。
具有该特性的网络具有重要的节点。
研究表明,少数节点在网络中的重要性远高于其他节点,这些节点被称为“关键节点”。
识别和保护这些关键节点对于网络的稳定性和鲁棒性至关重要。
1.4. 阻尼振荡阻尼振荡是复杂网络中的一种现象,它可以描述节点之间的同步现象。
研究表明,网络的结构和同步现象密切相关,不同的结构会导致不同的同步行为。
2. 复杂网络的应用复杂网络的应用广泛,尤其在社会学、生物学等领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下面分别介绍常见的应用领域。
2.1. 社交网络社交网络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网络。
研究表明,社交网络中的节点和联系具有很多特性,比如关闭性、传染性等。
基于这些特性,社交网络可以应用于疾病的传播、信息的传递等领域。
智能信息处理教案:社交网络分析的理论与实践
智能信息处理教案:社交网络分析的理论与实践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社交网络,人们可以快速地交流信息,扩展社交圈,分享生活点滴等等。
面对如此庞大的社交网络,如何从中寻找有价值的信息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社交网络分析就是一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工具和技术。
本文将重点讨论社交网络分析的理论和实践,为智能信息处理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一、什么是社交网络分析?社交网络分析是一种拓扑学和网络科学的交叉学科,致力于研究社交网络中的人际关系、社群结构、信息传播和社会影响等问题。
社交网络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网络中的节点和边,通过节点之间的关系和拓扑结构等因素来分析网络的特性和行为。
在社交网络分析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1.节点(Node):在社交网络中,每个人都是一个节点。
2.边(Edge):边表示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例如,两个人之间交流的消息或评论。
3.度(Degree):每个节点的度指的是直接连接它的节点的数量。
例如,一个人有多少个朋友。
4.聚类系数(Clustering coefficient):聚类系数表示连接到一个节点的节点之间的连接程度。
例如,一个人和他/她的朋友之间的互相认识的程度。
5.中心性(Centrality):对于网络中的节点,它的中心性表示它在网络中的重要程度。
例如,社交网络中的明星用户。
社交网络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社交网络的整体结构、动态演变和信息传播路径等方面的情况,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洞察力。
二、社交网络分析的理论在社交网络分析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
这些理论知识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交网络中的节点、边和网络的结构。
1.弱联系理论(Weak ties theory)弱联系理论指出,社交网络中存在着强联系和弱联系两种类型的关系。
强联系指的是互相认识程度较深的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而弱联系则指的是认识程度较浅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个基础的社交网络理论
荐
120
何玺原创 | 2011/5/13 8:50 | 投票
关键字:社交网络何玺格拉姆内布拉斯加州贝肯
一、“六度分隔”理论。
196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 曾做过一个著名的连锁信件实验:他将一封信件随机寄给了位于美国中西部内布拉斯加州的160个人,信中印有千里之外波士顿的一名普通股票经纪人的名字,米尔格拉姆在信中要求收信人将这封信通过自己的朋友寄给收信人,结果大多数人只经过了五到六个步骤,这封信就最终到达了这个股票经纪人的手中。
“六度分隔”理论奠定了社交网络的理论基础,米尔格拉姆的这个连锁实验体现了一个似乎很普遍的客观规律:社会化的现代人类社会成员之间,都可能通过“六度空间”而联系起来,绝对没有联系的A与B是不存在的。
二、弱关系、强关系。
马克·格拉诺维特在1973年发表的论文指出:在传统社会,每个人接触最频繁的是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同事……这是一种十分稳定的然而范围有限的社会关系,这是一种“强关系”;同时,还存在另外一类相对于前一种社会关系较浅,然而却是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格兰诺维特把后者称为"弱关系"
研究发现:其实与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关系最密切的社会关系并不是“强关系”,而常常是“弱关系”。
“弱关系”虽然不如“强关系”那样坚固(金字塔),却有着极快的、可能具有低成本和高效能的传播效率。
事实上,在信息的扩散传播方面,弱关系起着同样的作用。
一个人的亲朋好友圈子里的人可能相互认识,因此,在这样圈子中,他人提供的交流信息重复度高。
比如,我从这个朋友或亲戚听到的,可能早已经在另一个朋友那里听说了,而他们之间也都相互交谈过此话题。
日常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事例。
弱关系在我们与外界交流时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为了得到新的信息,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弱关系的作用。
这些弱关系,或是熟人,都是我们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不同地方的人通过弱关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
最亲近的朋友可能生活圈子和你差不多,你们的生活几乎完全重合。
而那些久不见面的人,他们可能掌握了很多你并不了解的情况。
只有这些“微弱关系”的存在,信息才能在不同的圈子中流传。
弱关系的威力正在于此。
强连接关系通常表明行动者彼此之间具有高度的互动,在某些存在的互动关系型态上较亲密,因此,透过强关系所产生的讯息通常是重复的,容易自成一个封闭的系统。
网络内的成员由于具有相似的态度,高度的互动频率通常会强化原本认知的观点而降低了与其它观点的融合,故认为在组织中强关系网络并不是一个可以提供创新机会的渠道。
事实上,强弱关系并不仅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类型决定,还会由六度理论的度数决定。
可以理解的是:1度关系肯定要比2度关系强。
此外,如果在SNS中,强弱关系还可能会根据建立关系的依据来决定,同好/同兴趣、同群组/同圈子、同应用,这类关系相对较弱,但同一类关系的交集越多关系则可能会越强。
三、贝肯数。
贝肯数是基于“六度分割”理论演进而来的。
贝肯是好莱坞的一名普通演员,不同于马龙·白兰度这样的大腕,贝肯在好莱坞电影中从来都是以配角的身份出现,他与当时好莱坞的影视明星发生联系所需要的中间人数量即为“贝肯数”。
弗吉尼亚大学一个实验室曾为约25万上过银幕的男女演员计算了他们的“平均贝肯数”,研究发现无论是历史上贝肯数最低的演员罗德·斯泰格尔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他们的贝肯数都在2.6和3之间,并且相差十分微小。
这一发现说明,其实你要想进入网络的链接中心,并不一定要成为大人物,你成为一个“永不退场”的配角也可以非常接近网络的中心,你和中心人物的距离其实可以近到忽略不计,因为那不是一个物理距离,而只是一个链接度的问题。
“贝肯数”的发现还说明要想阻断一个网络和另一个网络的链接(比如让马龙·白兰度永远和某个导演无法接触到),隔离“贝肯”这样的高链接性人物就可以了。
同样,一个网络社区的崩溃,其实不会因为多少普通用户流失而发生,但几个节点用户的流失,就会造成崩溃。
有趣的是,“贝肯”在哈佛大学的学生中被当作一种“比拼记人名”的游戏,即背出和“贝肯”合作过的明星,当然这个游戏也可以把“贝肯”换成其他领域里的某个高链接者。
第四、顿巴数。
“顿巴数”是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学教授罗宾·顿巴(Robin Dunbar)在1992年的一项研究成果。
根据顿巴教授的研究,人类的社会结构表现为:5人左右的亲密接触圈;12-15人的同情圈,即,如果这一圈里有人去世,我们会很伤心;50人左右的群落,即经常一起生活、一起行动的人(已经有限定在这一人数内的社交网络工具出现);150人左右的氏族,即遵从共同仪式的人;500人左右的部落,即拥有同种语言的人(其实在现代社会,这里的语言有时只是指一些经常交流的人之间约定俗成的词语和概念,外人第一次听到不能理解);5000人左右的群落,即有共同文化的人。
按照顿巴数的同心圆模型,当社会结构的人数超过150人时,相互间的互动和影响就会减少很多,只能靠共同的语言来维系,而当人数上升到5000人左右时,维系社会结构则只能依靠共同的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