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跃起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跃起来

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跃起来

晓道小学谢贤鑫

【内容提要】当代社会要求咱们教育界培养出有探索、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则要求在课堂中下功夫: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改变教学方式、提倡有意义的学习方式,使课堂真正活跃起来,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关键词】创设情境积极参与运用与创新融为一体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正文】

我认为,数学的能力,分为两种水平:一种是独立创造具有社会价值的数学新成果的能力;一种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数学的能力。小学阶段,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数学能力呢?无疑是第二种,即学习数学能力,因为,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必定是将来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以及进行数学创新的基础。现在,我们的传统教学,特别是对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采取的方法多是“教师操作、学生看、教师分析、学生听”的被动接受学习的做法,教师苦口婆心的讲,学生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出错,这关键在于我们的教师没有转变观念,很好地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需要,高高在上,这是导致学生学习无兴趣、效率不高,不会学以致用的原因。教出的学生是“记忆型”──学生的大脑成了知识的仓库。但是,学习数学的目的,却是数学的运用与

我们知道,数学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并伴有注意的对数学材料的知觉能力,教会学生阅读,就是培养学生对数学材料的直观判断力,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步学会归纳整理,有利于自觉抓住重点和围绕重点思考的方法,这在课前预习的课外自学中尤为重要。

(2)、鼓励学生议。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没有把握的言论,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讨论,真理愈辩愈明,疑问越理越清,对于学生在讨论中出现的错误言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辩论。(3)、引导学生勤思。

思考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是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深化和提高的过程,在教学中培养思考的习惯——思考自己的思维过程,思考知识点和解题技巧,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优劣,思考各种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4、鼓励学习创新,让学生学有创见。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要鼓励创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数学教学教师要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识间的联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数学思维规律,提出恰当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去启迪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同时,还要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

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培养学生敢说、敢想、敢问的精神。

5、引进竞争意识,营造进取氛围。

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竞争已无处不在。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采取竞争策略,可以促进群体参与,使课堂气氛活跃,激发学生积极进取。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探究,有时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捷径。

6、适时恰当的采用教具,提高课堂效率。

人们感知事物是通过多种感官进行的,通过心理学实验研究发现: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能有效提高记忆成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的、恰当的使用教具,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和脑等感觉器官,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可以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吸引学生,增加学生信息获取量。这样,教师教也轻松,学生学也愉快。

三、课堂中提倡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即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环境,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作用、协作互助,形成了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合作学习又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学形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同伴的帮助,重新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只充当了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

合作学习因为学习者的积极参与、相互作用,使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还是一个交往和审美的过程。它将班组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新策略,已成为学生学习的新方式。怎样使合作学习更有效呢?

1、合理组建学习小组是有效合作的重要前提。

组建学习小组,应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家庭情况、性别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2-6人)。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员共同合作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在一个阶段里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者,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代表等,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

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由于小组成员之间的个别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在合作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收获,这也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2、选择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是有效合作的重要保证。

(1)、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此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发的合作,培养同学间团结协作的精神。如:在教学《统计》一课中,当学生学会了初步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后,我放了一段路口来往车辆的录像,要求同学们统计机动车流量情况,一分钟后,我问:完成任务的举手。没人响应。学生说:老师,太快了,记不下来。我说:可以想想办法呀!没有老师的要求,同学们开始自发的结成小组,有的当记录员,有的数小汽车,有的数大客车,有的数货车,有的数摩托车,再放录像,一分钟后,顺利完成任务。由此可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有意设置一定的障碍,可激发学生合作的热情,提高合作的效率。

(2)、个人探索有困难,需要帮助时。多用在出现了新知识,需要新能力处。如在教学《十几减9》时,教师出示12-9的例题后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算法,几分钟后,有的学生眉头紧锁,面露难色,教师趁势说:小组的同学可以合作,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同学们一听,立刻又活跃起来,借助学具一言我一语的交流着各自的看法,最后得出了很多富有创造性的算法。如:12-2-7=3;10-9+2=3;9+(3)=12;……可见,教学中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选择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组织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