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基纳米复合材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性能
• 纳米材料在结构上与常规材料有很大差别,突出表现在小 尺寸颗粒和庞大体积分数的界面,界面原子排列和键的组 态的无规则性较大,使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能出现一些与常 规材料不同的新现象: 第一 红外吸收 对纳米材料红外吸收的研究表明,红外 吸收谱中出现蓝移和宽化; 第二 荧光现象 用紫外光激发掺Cr和Fe的纳米相A12O3时, 在可见光范围观察到新的荧光现象; 第三 光致发光 退火温度低于673K时,纳米非晶氮化硅 块体在紫外光到可见光范围的发光现象与常规非晶氮化硅 不同,出现6个分立的发光带。
搅动球磨亦称高能球磨。 它利用内壁不带齿的搅动 球磨机进行粒子粉碎与混 料。
气流粉碎的缺点是由于物料 与气流充分接触,粉碎后物 料吸附的气体较多,增加了 粉末使用前排除吸附气体的 工序
机械混合分散法的不足:
不能保证两相组分分散的均匀性,特别是球磨本身不能避免纳米粒 子的团聚。 在球磨之后的干燥过程中,还由于已分散粒子的团聚和沉降会进一 步造成不均匀性。
图l展示不同系统的 陶瓷中,引入一定 量的纳米相后,陶 瓷的断裂强度、耐 高温性能的提高。
热学性能
• 纳米陶瓷材料的结构与常规材料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颗 粒组元细小到纳米数量级,界面组元大幅度增加,主要在 以下三个方面对材料的热学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第一 比热 纳米材料的界面结构中原子分布比较混乱, 与常规材料相比,界面体积分数较大,因而纳米材料熵对 比热的贡献比常规材料大得多; 第二 热膨胀 纳米非晶氮化硅热膨胀系数比常规晶态 Si3N4高1~26倍; 第三 导热或超绝热 绝热材料目前在我国尚处于实验研 究与工业实验的中间阶段。由于气孔尺寸小到纳米级,主 要产生如下纳米效应。
陶瓷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
陶瓷基纳米复合材料中纳米粒子主要弥散于基体晶粒 内或晶粒间,其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室温力学性能,如纳米 复合陶瓷能使其基体材料的强度和韧性提高2~5倍,而且 可改善高温力学性能,如硬度、强度、抗蠕变性及其抗疲 劳破坏性能。
一 高强度、高韧性
纳米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均比未加增强体的基 体材料要高,这些性能的改善,有利于抗热、抗震等
存在的问题
• 脆性是陶瓷材料难以克服的缺点,通过纳米化,易碎的陶 瓷可以具有和塑料一样的韧性。在制备纳米陶瓷中还存在 以下问题:纳米陶瓷粉体的尺寸、形貌和粒径分布的控制, 团聚体的控制和分散,块体的形态缺陷、粗糙度以及成分 的控制等等。 • 虽然纳米陶瓷还有许多关键技术问题需要解决,但是 纳米陶瓷的制备已经较为成熟,新工艺和新方法不断涌现。 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纳米陶瓷的制备将更加完善,使纳 米陶瓷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从而使纳米陶瓷的优良特 性得以造福人类。
纳米陶瓷的应用领域
一 二
三 四
硬性防护和软性保护材料 耐高温材料
生物材料、临床应用材料 以陶瓷粉末为吸收剂的吸收材料
五
压电材料
纳米陶瓷晶体结构上没有对称中心,具有压电效应
六
信息材料
纳米功能陶瓷除了可降低产品的成本,满足电子元件小型化的 需要外,还可减少连接的距离,将会提高对环境的稳定性
七
清洁材料
四 原位生成法
工艺:首先将基体粉末分散于含有可生成纳米相组分的先驱体溶液中, 经干燥、浓缩、成型坯件,最后在热处理或挠结过程生成纳米相粒子, 成为纳米陶瓷复合材料。
优点:纳米相在基体中分布均匀 纳米粒子不存在团聚问题
纳米颗粒复合陶瓷的强韧化机制
在纳米级陶瓷基体中引入纳米相可以抑制晶体晶粒的异常长大, 使组织结构均匀化,这无疑有利于材料力学性能的改善。但纳米复合 陶瓷的断裂强度和断裂韧性如此之大,必然有新的增韧强化机理存在, 与下面几个过程有关。
• 气相法:是直接利用气体、或者通过各种手段将物质转变 为气体,使之在气体状态下发生物理变化或者化学反应, 最后在冷却过程中凝聚长大形成纳米粒子的方法。
• 优点:容易控制气氛,所得的纳米陶瓷粉体纯度高、团聚 较少,烧结性能也往往较好 • 缺点:设备昂贵、产量较低、不易普及。
纳米粉体的分散技术
按照纳米粒子的 分散或形成方式
三 液相分散包裹法
将纳米粉末分 散于基体溶液
超声振动、分散 剂及调整pH
调整工艺参 数
无析晶、沉淀 、团聚、沉降
使体系冻结、 凝胶或聚合
破坏粉末团聚
热处理
均匀分散的复 合粉末
优点:
液态下分散、无团聚、沉降,故均匀性可以保证; 基体组分均匀分散在纳米颗粒周围。热处理过程 中成核、长大,有可能形成具有“内晶型”结构 雏形的包团结构的复合粉末。 制备高性能纳米级复相陶瓷
改善的方法:
在机械混合分散的基础上辅以大功率超声波振动以破坏粒子间的 团聚; 调整体系的PH值使基体和纳米相粉末分散后的悬浮颗粒的双电层 结构具有静电稳定性 使用适当的分散剂(也称助磨剂)。
二 复合粉末法
复合粉末法是通过化学、物理过程直接制取基体与纳米相均匀分散 (混合)的复合粉末,再将复合粉末热压烧结制备纳米陶瓷复合材料的 一种方法。制备复合粉末的方法有溶胶—凝胶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
热学-力学性能的改善。此外,弥散相与氮化物、碳
化物、硼化物陶瓷基是直接结合的,这对于改善复合 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极为有利。
二 良好的抗蠕变性
增强体的加入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抗蠕变性和抗疲劳性。
三 超塑性
陶瓷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类似于金属的加工性和超塑性。
陶瓷具有超塑性应该具有两个条件:
较小的粒径 较快的扩散途径(增强的晶格、晶界扩散能力)
强韧化机制
1、内晶型 结构的形成
强韧化机制
2、残余应力引 起裂纹偏转或裂 纹被钉扎
3、微米晶粒的 潜在纳米化
强韧化机制
4、纳米化效应 有利于穿晶断裂 的诱发
强韧化机制
5、纳米颗粒对 基体晶粒形状的 影响
6、纳米颗粒对 耐高温性能的改 善
总之,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机理至今仍不十 分清楚,尚未形成系统完整理念,但上述几方面的 实验结果和机理的初步探讨,对纳米复合强韧化理 论上的完善和材料研制是有益的。
“纳米易洁陶瓷”
展望
• 纵观纳米陶瓷的发展历史,对高纯度、高均匀性和化学组成精 确的纳米陶瓷粉体的制备和应用开发研究是纳米技术研究的一 个长久课题,如何高效率、低成本地获取优质纳米陶瓷粉体, 仍然是当今各国科学家和企业界研究的重点 。未来纳米陶瓷发 展的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纳米陶瓷粉体新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条件的研究与开发; 开发高效率、低成本的制备技术; • (2)纳米粉体形成纳米陶瓷的反应机理研究; • (3)智能化敏感陶瓷元件计算机用光纤陶瓷材料、计算机硬 盘和高稳定性陶瓷电容器; • (4)研究纳米粉体对环境的污染机理,做好应用过程中的环 境保护; • (5)加速纳米粉体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进程。
(亦称纳米复相陶瓷)
小组成员:张凯华 季玮炜 刘方宁 李可可 吴银坤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定义:是指通过有效的分散、复合而使异相纳米颗粒均匀
弥散地保留在基体陶瓷结构之中的一类材料。
分类:根据弥散相的位置不同可分为:晶内型、晶界型、
晶内/晶界混合型。
制备工艺:
纳米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流程与一般的颗粒分散型陶 瓷基复合材料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它的第二相和基体的 原料粉末粒径均是纳米级的。
力学性能
关于纳米级复相陶瓷的研究都表明在陶瓷基体中引入纳米 分散相进行复合,能使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极大改善,其 中最突出的作用有三点: 第一,大大提高断裂强度; 第二,大大提高断裂韧性; 第三,大大提高耐高温性能。 • 同时,纳米复合也能提高材料的硬度 、弹性模量,并对热 膨胀系数 、导热系数,抗热震性产生影响。
机械混合分散法
复合粉末法
液相分散包裹法
原位生长法
一 机械混合分散法
先分别制备基体粉末和纳米相粉末,然后将它们进行混合球磨。球磨 是一种机械粉碎方法,同时能将基体原料粉末与纳米相原料粉末混合。 通常有滚动球磨、振动球磨、搅动(高能)球磨和气流粉碎等。
振动球磨利用高 频振动产生的球 对球的冲击来粉 碎粒子与混料 。
电磁学性能
• 纳米材料与常规材料在结构上,特别是在磁结构上有很大 差别,因此在磁性方面会有其独特的性能: 第一 电阻和电导 纳米非晶氮化硅(粒径大约15nm)的电 导比常规非晶氮化硅高; 第二 介电特性 纳米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对颗粒尺 寸有很强的依赖关系,电场频率对介电行为有极强的影响; 第三压电效应 经研究表明,未经退火和烧结的纳米非晶 氮化硅块体具有强的压电效应。
机械粉碎法 固相法 固相反应法
纳米陶瓷 粉体的制 备技术
液相法
沉淀法 水热法 溶胶-凝胶法 水解法
气相法——激光气相合成
固相法:是指纳米粉体是由固相原料制得。
液相法:是目前实验室和工业上采用的制备纳米陶瓷粉体 的方法,与气相法相比,液相法具有设备简单、无需真空 等苛刻物理条件、易放大等优点,同时又比固相法制得的 粉体纯净、团聚少,很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因此很有发 展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