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唐诗之路蹲点调研若干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第19期
蹲点调研
“花园”体现的是一种美美与共的生命体,只有让传统文化活化、物化和升华才会有生命力!浙东唐诗之路沿线,自然风光有“五山五水”铺垫、文化资源有佛宗道源宗教文化激荡,如何山水相连、文化为魂,通过唐诗这个点睛之笔,使之活态化、产业化是下一步工作考虑重点。而如何进行资源整合、业态融合、古今结合,着力提高文化旅游产品质量,是规划编制考虑的重点
浙东唐诗之路蹲点调研若干思考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焦旭祥
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规划编制这项工作由我牵头,到今年年底要完成规划编制,时间已经很紧张。7月24日至25日,专题带领社会处有关同志赴新昌、天台两县蹲点调研,感觉浙东唐诗之路具有较强的历史穿透力、文化吸引力、生活舒适力和自然亲近力,有条件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带。下面,就如何进一步推进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建设的活化、物化和升华,提出几点调研观感。
浙江发展阶段变化需要“文”的引领
我对新昌、天台并不陌生,这几年为了杭绍台铁路跑了不少趟,但来去都比较匆忙。难得有两天蹲点思考文化工作,搞文化需要“文”和“静”的状态。在新昌、天台两地分别召开专题交流会,与地方有关领导、职能部门、唐诗之路研究会、天姥山研究会、天台山旅游研究会等进行了交流,深刻感受到地方对挖掘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视。两县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新昌介绍了佛、茶、诗“三文”,天台介绍了名县美城“十地”。如新昌大佛寺、天台国清寺,天姥山、赤城山,都是文化名山,是佛宗道源之地。
两地特别提到浙东唐诗之路的源起,我粗粗梳理了地理文化脉络,不能把现在浙东的概念投射到历史上的浙东区域。古代浙东区域以钱塘江为界,南部为浙东,主体属古越国重地,山灵水秀,是华夏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和经济高地之一,加上晋代以来佛教道教玄学文化的兴起,比如谢灵运隐逸山水诗情,成就一代名士;王羲之鹅池之会,成就一代
书圣;司马承祯形上妙道学说,成就一代名道士。古代浙东区域是官宦望族、文人墨客慕名求仙拜佛隐逸仰慕之地。同时,历史上每一次王朝变更和战乱,必然伴随一次人口大迁徙,尤其是受外族入侵造成的西晋永嘉之乱、唐朝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乱,出现三次大规模“衣冠南渡”,古越地也成为了历代文人墨客重要避乱和迁徙目的地。古代以水运转陆路为主,其中一条重要行径路线就是从江西、安徽东进的钱塘江,另一条是从河南、江苏南下的大运河,溯游而下即到古越地。其实,每个人驻着的诗和远方,都在求慕和旅程的心境当中!
【蹲点感受】大花园,是一种生态美学的意象和意境,“大”体现的是一种空间理念,省里确定的是全省域;“花园”体现的是一种美美与共的生命体,包括生态之美、文化之美、活力之美、气韵之美等。当前,浙江人均GDP 已达到1.36万美元、城镇化水平68.0%、第三产业占比52.7%、高等教育毛入率58.2%,正向高收入体迈进,亟需文化引领新时代。打造大花园,如附以文化之美,充分挖掘浙江文化的内涵外延、逻辑关系、功能作用、属性形态等,梳理文脉、文典、文艺、文创、文治、人文等内容,促进互为支撑、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将更加有助于高质量发展底色塑造。
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需要“活”的思路
灵山,秀水,古道,拱桥,驿铺,古村,寺庙……两天太阳底下的行走曝晒,汗流浃背!但穿行乡间古道、山路,与山
10
2018年第19期
蹲点调研
水相融、与古人邂逅、与诗人诵赞、与哲人思辨,也是一种心境。新昌县委宣传部高雪军副部长带我走到的第一个点是天姥古道小石佛驿铺,是古代新昌境内三驿九铺之一,泥墙青瓦,一座小石佛,墙壁镶嵌的几片碑帖,边上的一座小石桥还承载着历史的印记。从桃源村起始沿天姥古道一路走,有刘阮庙、惆怅溪、迎仙桥等,古时人来人往的驿路,已湮没在丘陵田埂之中,闻到的是久违的田间泥土气息,惆怅溪上横跨着的单孔悬链线型石拱桥——迎仙桥,溪水诉说迎仙故事。行至班竹村,浙闽古驿道穿村而过,村内明清古民居、古街道、古石桥犹存,章家祠堂保存完好,村里现在探索乡村旅游,开了几家民宿,有一些旅游团队。再沿天姥山绕山路到横板桥村,村口新建大唐门楼、唐文化风情街等,高副部长介绍,目前该村正以天姥山文化为魂,“以一座山、一座桥、一座寺、一条路”为主题,打造唐诗文化村。到了天台,就住在天台山下,更加感受到天台县的文化浓厚,国清寺是佛教中国化——天台宗的重要发源地;桐柏宫是道教南宗的重要创立地,尤其是李唐时期尊奉道教,地位显耀。天姥山、天台山都不是大山,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的文化吸引力,可能就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说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缘故吧!
【蹲点感受】如何让诸多传统优秀文化从“无形”变“有形”、从“史话”变“活化”、从“意境”变“物境”,是去年我们开展《大运河(浙江)文化带规划纲要》编制的一条很重要经验,只有让传统文化活化、物化和升华才会有生命力!浙东唐诗之路沿线,自然风光有“五山五水”铺垫,“五山”即天台山、天姥山、会稽山、括苍山、四明山,“五水”即浙东运河、曹娥江、浦阳江、姚江、灵江。文化资源有佛宗道源宗教文化激荡,有晋赋唐诗宋词元曲清剧留下文渊巨典,有青瓷书法茶道越剧黄酒人文气韵等,如何把这些历史古村名址、文人雅风、仙履轶事、地理风俗、文化遗产串珠成链,山水相连、文化为魂,通过唐诗这个点睛之笔,使之活态化、产业化是我们下一步工作考虑的重点。
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做好“融”的文章
在新昌、天台两地,分别走访唐诗文化公园、始丰湖公园、唐诗之路体验中心(文创街区)、石梁唐诗小镇等项目工地,两地都在积极探索传统优秀文化与城市、产业、生活的融合之路。新昌新建的唐诗文化公园(鼓山公园),总投资3.3亿元,占地628亩,设置文化休闲区、生态山林区、运动健身区等功能分区,集唐诗文化、乡土文化、城市休闲文化等于一体,是打造品质山城的“点睛之笔”。天台县始丰溪流域综合整治工程,是全省实施的百项千亿工程水利项目之一,治理河道长度58公里,项目总投资20.4亿元,按照“百里河道生态廊、百里和合唐诗廊、百里沿溪休憩带”的思路,以奇山秀水为本底、以佛道文化为底蕴,着力打造“湖之美境、文之意境、城之和境、人之心境”的品质天台城。天台旅游集散中心和合文创街区,称之为“天台度过”,集聚了一批文化创意企业,有些是返乡创业浙
商,文创产业发展氛围比较浓厚。天台山上的石梁镇,正凭借神山秀水和佛宗道源,着力打造“云端·唐诗小镇”,开展了景观规划设计和文创产品设计。新昌县委邵全卯书记、天台县潘军明县长,与我作了交流,特别重视地方文化研究和传承利用,在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建设方面,研究提出了一批政策和项目,县内有一批专家学者长期潜心研究浙东唐诗之路,已取得一些重要成果。
【蹲点感受】从实地看,两县现存的历史文化遗存大多是明清时期留下来的,规模小、分布散、功能单一,游客体验质量并不高,如何进行资源整合、业态融合、古今结合,着力提高文化旅游产品质量,是我们规划编制考虑的重点。我认为,要做好“五个融合”文章:一是促进文化与文化的融合,浙东唐诗之路有晋赋唐诗宋词元曲清剧、佛教道教、非物质文化等资源优势,应通过串点成线、以点带面,丰富文化旅游内容和品质。二是促进文化与城镇建设的融合,把各项历史文化资源融合到历史文化街区、特色小镇、旅游景区开发当中统筹建设。三是促进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融合,结合沿线大量的古村落、古驿道、古驿亭以及佛教道教名胜古迹,与美丽乡村建设、民宿发展等方面融合共生,着力打造“慢旅游、慢生活”体验产品。四是促进文化与创意产业的融合,实现文化与艺术、文化与生活休闲、文化与健康、文化与研学等融合共兴。五是促进区域发展的融合,把浙东文化带建设看成一个整体,形成县域间体制共建、文化共树、品牌共享、交通共通、市场共育的机制。
总之,这次蹲点调研,给我启发很大。特别是去年牵头开展大运河文化带规划编制后,我深刻体会到要按照习总书记有关大运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三好”批示精神,做好诗路文化带规划编制。在工作指导思想上,要彰显诗路文化带的重大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和时代价值,加强生态环境、历史遗存、非物质文化保护和传承,大力推进沿线城乡、重点景区和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把“四条诗路”打造成为全省大花园建设的“一号工程”“,在山水与诗境中绘就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在规划编制原则上,要综合保护与科学利用相结合,把文化遗存和生态保护放在首要位置,最大程度保持诗路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要坚持山水布景与文化传承相结合,加强整体设计布局,弘扬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探索融入新时代、新生活的路径;要统筹谋划与培育特色相结合,着力提高旅游产品品质,算好重点景区账、线路体验账、接待能力账,打造一批百万游客景区,实现区域协作、资源共享和品牌共建;要业态升级与民生改善相结合,加快培育沿线文化体验、生态养生、民俗风情等精华旅游产品,加大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培育,通过文化带建设改善沿线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切实创造高品质生活。在规划工作安排上,争取尽快完成规划大纲编制,力争10月底出初稿和各专题研究报告,11月底开展意见征求,12月底前报省政府审议。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