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现代企业组织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现代组织理论

人类社会从最原始的种群、部落、发展到现在非常复杂的各种组织形式,走过了相当漫长的一段历史。但至今人们对组织的形成、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组织的作用、具体的组织管理技术却仍无统一认识。组织是管理的手段,应根据管理的需要任意设计?还是组织无法设计,只能随环境的变化,自然形成?目标、管理、组织、环境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从管理的角度看,人可以在哪些方面发挥些什么样的作用?如果说人对组织的合理作用可以推进人类目标的实现,人们怎样设计组织、利用组织?这些问题有的很大,不是下面内容能够回答的,有的也许现在还没有答案。写在本章的前面,目的是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

第一节组织理论的历史发展

组织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传统组织理论、行为组织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三个阶段。

一、传统组织理论

传统组织理论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形成的组织理论,其代表人物有泰罗、韦伯、法约尔、古利可、厄威克、穆尼和雷利等人。由于工业革命之后机械化普遍推广,市场扩大,产品供不应求,生产的产品总是能推销出去,因此根本不考虑企业组织外部的环境、竞争、市场等状况,组织被看成是一个封闭系统。其中心思想是:从管理对象来说,他们只强调工作效率,而忽视对工作者各种需求的最大满足;从考虑工作者的需要来说,他们认为工作者只是有经济需求的机械人,而忽视了工作者的社会,心理需要。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作有:美国人泰罗(Frederick W .Taylor)于1911年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德国人韦伯(Max Weber)的《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以及法国人法约尔(Henri Fayol)1916年发表的《工业管理才一般管理》。传统组织理论的理论原则和依据是:①分工原理;②专业化原则;③统一指挥原则;④控制幅度原则。这一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它没有考虑人的心理需要,将人看成“机器人”,是一种封闭系统观点。

二、行为组织理论

行为组织理论是20世纪30-60年代形成的,其代表人物是梅奥、麦格雷戈、巴纳德、西蒙和塞尔兹尼克。这期间,梅奥(Elton Mayo)和罗特斯伯格(Fritz J.Roethlisberger)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其代表作有《工业明的人类问题》和《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他强调工人是“社会人”,不追求金钱收入,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即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安全感、归属感、受人尊重;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新型领导能力在于通过对职工满意度的提高来激发“士气”。巴纳德(C.I.Bamard)是行为组织理的代表人物和现代组织理论的鼻祖,其代表作为《经理的职能》,福莱特和巴纳德的《西方组织行为学》;论著还有罗特利斯伯格和狄克生(William J.Dickson)于1939年发表的《管理与工人》以及西蒙1947年的《行政管理为论》。它的理论原则和依据是:①发挥人的主导作用;②考虑人的需要和特点,即分配工作时考虑人的兴趣和爱好,因事择人,量材而用,不要因人设事,单位划分要因人而异,根据人的需要设置组织层次;③重视和运用正式组织;④以信息沟通代替指挥监督。行为组织理论注意发挥人在组织中的主导作用,尽量满足人的需要,能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组织内部主管领导人与下属的关系比较和谐,从而比传统的等级制更能提高工作效益。但它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它过分强调搞好人际关系,满足人们的社会心理需要,满足人的工作丰富化和扩大化的需要,而降低声了专业化的优越性,使工作效率受到一定影响。

三、现代组织理论

现代组织理论是60年代以来逐步发展起来的。其代表人物有巴纳德、西蒙、钱德勒、劳伦斯、洛希、维克和马奇等。巴纳德从人与人相互合作的系统来解释组织,

提出了激励的新观点,认为经济收入不是唯一要素,以及受注意信息交流和“权威接受论”等观点。西蒙认为组织是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协作的人群活动系统,就是管理决策,其代表作有1947年发表的《行政行为——行政组织中决策程序的研究》。现代组织理论的主要特征是:①领导人的首要作用在于塑造和管理好组织中有共同价值观的人,强调不拘一格的个人创造精神,强调组织的战略;②对人的基本需求的看法是:人们需要生活得有意义,人们需要对自己有一定的节制;③不是把组织的表面结构作为分析对象,而是把组织中人的行为作为分析的对象;不是把操作作为主要认识对象,而是把决策作为主要认识对象;⑤领导不应建立在权力的基础上,而应建立在领导与被领导相互影响的基础上;注重信息沟通。它的理论基础是系统方法和权变观。现代组织理论从更深的层次研究了组织,与传统组织理论和行为组织理论相比更全面也更系统。

第二节现代组织理论的研究进展

也许由于人每天都在和不同的组织打交道,组织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当你查阅组织理论有关文献时,面对浩如烟海的组织理论论著,会顿有晕头转向之感。但有如此丰富的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尚无哪种理论得到普遍接受。这正说明该领域的研究还未成熟。

Evan M.William<1993)从该领域总结出了6种理论进行了比较,其比较的准则有四个方面,即分析的水平、实证的可靠性、理论水、专用性。中国学者在1987年也提出了一种组织运转和管理的和谐理论(席酉民1988),经过十多年的管理研究与实践,越来越觉得其中管理思想的重要和具有实用意义。因其研究对象为一般组织,故这里也将其纳入这一分析框架进行比较。这7种理论分别是:

一、韦伯(Weber)的科层体制(Bureaucracy)

该理论通常称为经典理论,产生于20世纪初期。之所以称这为经典理论,首先是因为它随着泰罗(Taylor)(1947)发展了其科学管理(Sciantific Management)理论和法约尔(Fayol)(1949)发表了他的管理理论(Theory of Administration)并且发展了这些理论;其次,它是真正引起组织研究者关注的第一个理论。韦伯(1947)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组织治理机制(Legitimate Authority)的三种基础:

(1)理性基础(Rational Grounds):组织建立在对权力和法规的信念上,通过相应的规则组织活动;

(2)传统的基础(Traditional Grounds):组织建立在古老传统和统治身份的神圣信念上;

(3)魅力基础(Charismatic Grounds):组织建立在具体、非同寻常的个人及其统治方式上。

然后,他具体描述了这种科层体制的理想的典型特征:立法领域由规则和法律控制;层级式的管理结构;在一般原则、知识控制下的基于专家和书面文件的管理。

韦伯的理论可用表7-1总结概括。

继韦伯的理论之后,经过五六十年代大量不同的研究,产生了组织的结构观,如组织可以用结构变量进行分析,如等级的个数、控制的幅度、集中的程度、规范的等程度以及专门化的程度等(斯科特(Scott),1975;明兹伯格(Mintzberg),1980)。

二、开放系统理论(Open Systems Theory)

当放弃了关于组织的封闭系统的观念以后,就需要一种理论来描述组织与环境的关系。这种需求被50年代兴起的开放系统理论所满足,伯特兰菲(Bertalanffy)(1950,1968)的一般系统理论和其后鲍尔丁(Boulding) (1956)、阿斯比(Ashby)(1956)、雷波卜(Rapoport)(1966)、米勒(Miller)(1965)等人的工作对60和.70年代的社会科学发生了重要影响。

表7-1 韦伯的科层体制理论概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