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词两首《如梦令》《渔歌子》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词两首
蒋沟小学董敬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反复品读,理解词句的含义。
难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学会结合坐着的生活背景去理解词所包含的情感。(重点)
3、通过反复品读,理解词句的含义,想象词中的意境。(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宋朝是词的王国,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词人,你熟知的人物有谁呢?(生答)老师这里有一副对联: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猜猜这幅对联说的是谁?(李清照)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李清照的《如梦令》。
二、了解词人,知人论世
1、介绍作者。说说你查到的李清照的相关资料。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邱县人。父亲李格非,北宋知名文士、散文家。丈夫赵明诚,宰相赵挺之子、金石家。她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女词人。著作有《李易安集》。
2、了解词作。词是诗的一种,配上音乐可以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叫长短句。到现在演化而成的就是我们的歌词。如梦令,词牌名。(词牌,词的格式的名称。)
这首词是她晚年时期对早年生活的回忆。
三、走进词句,读通读顺
1、正音朗读:兴,尽兴。
2、学会停顿:试读——范读——练读
3、解词释义:
(1)自学提示:通过朗读,你欣赏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说一说你从哪句体会到的?
(2)小组交流,全班汇报,教师点拨:给每一幅图起一个名字,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a.西亭日暮图(交代了时间、地点)
b.欢乐饮酒图(沉醉)
c.误入藕花图(初夏,藕花盛开)
d.鸥鹭惊起图(快速划船惊动了鸥鹭)
小结:全词只有33个字,却写出了游玩的时间、地点和心情,语言及其凝练。
三、再读词作,体会感情
1、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出词人当时的心情呢?(主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词,
边读边画出能够表达心情的词句。自学完成后,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兴”,尽兴的欢乐,尽兴的饮酒,或许尽兴的谈笑。
“沉醉”醉在美酒,醉在佳人,醉在美景。
两个“争渡”,不忧时间,自由自在。
(无忧无虑、无拘无束、悠闲自在)
2、指导朗读,读出兴致未尽,读出沉醉之情。(聆听歌曲《如梦令》)追问:此
时,你看到一个怎样的李清照?(快乐的、自由的)
3、出示《声声慢》,自由朗读,不必究于解释,此时,你看到一个怎样的李清照?
(教师点拨:此时,晚年的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生活中只剩一个
“愁”字。)
4、《如梦令》是她在晚年时回忆起少女时期的快乐时光而写的。再去读一读,读出当时李清照的自由快乐。
四、拓展延伸,小试身手
1、当堂背诵,看谁最快完成任务。
2、请选择一幅你喜欢的画面,用你的文字去再现当时的欢乐景象。(用上表示颜色、动作等具有表现力的词语。)
五、作业布置
1、自行默写这首词,请同桌批改。
2、完成课后练习。
六、板书设计
如梦令
李清照
日暮沉醉欢乐
误入藕花
惊起鸥鹭自由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韵味地朗读,背诵《渔歌子》。
2、理解诗词的内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图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重点)
3、感受作者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难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猜诗人张志和名字的由来。
张志和16岁那年给朝廷写了一本折子,皇帝非常喜欢,于是赐名“志和”,希望他“心志平和”。这四个字不仅是张志和一生的追求,也是这首词所要表达的思想。
2 、引出《渔歌子》。看到“渔歌子”这个词牌名,你想到了什么?(生答)
二、读词画景
1、自由读词,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正音朗读:两个平舌音“塞、蓑”,一个翘舌音“箬”,“斜风细雨”也会有学生念
不准。
2、词中有景
学生一边读词,一边对照课本插图圈出词中出现的九种景物。假如黑板就是一幅画,
你会如何安排这些景物呢?请一位同学将写有景物名称的词语卡片贴到相应的位置上,初步体会景物之美。
3、词中有画
你看到了词中哪些绚丽的色彩?请你给这些景物配上色彩再读一读。
4、描绘全词
静静地走进词中这幅迷人的画卷,你一定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什么。用几句话写
写此时脑海中最清晰最动人的一处画面。你能用上这些动人的词语来描绘这样的美景吗?同桌两人一组,快来试一试吧!(请两位同学来汇报)
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在天空自由飞翔。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
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鳜鱼穿梭其中。诗人独自一人坐在河中的小舟上,头戴青箬笠,
身穿绿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久久不愿离去。这是一幅垂钓的画面,白色的鹭和粉
红的桃花点缀其中,色彩本来极其鲜明,而由于斜风细雨的笼罩却又呈现出朦胧的意境。
5、小结:渔歌子是一幅有声有色的立体画卷。自由练读,读出画面之美。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三、品味钓趣
1、师配乐范读《渔歌子》,生想象词人的神情,说说词人有着怎样的神情?(快乐、惬意)
2、讨论:为什么斜风细雨不须归?小组讨论,教师点拨,感受作者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顺势引读“斜风细雨不须归”。
补充资料:张志和不愿做官,只爱这山山水水,在太湖扁舟垂钓,自封“烟波钓徒”。
3、出示《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他大哥怕他不归,写了首和词,意在劝弟弟回家,进一步理解词人“不须归”的深意。
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
太湖水,洞庭山,独风浪起且须还。
如果你是张志和,面对哥哥的劝说,你会如何回应?把心中想说的话写下来吧!写完
之后全班交流,生生互相评价。
4、小结:张志和喜欢如诗如画的美景,追求无拘无束、心志平和的田园生活。他的箬笠,他的蓑衣,他的人,他的心都已和大自然融为了一体。让我们记住这位千古词人,让我们记住这首千古名词。
四、作业布置
1、背诵《渔歌子》
2、完成相关练习。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