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需要: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条件分析(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个需要”: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社会条件分析

陈伟东谢正富

【内容摘要】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社会条件是关系城乡一体化能否实现的根本所在。城乡二元分割只注重了效率却忽视了公平和参与,所以城乡一体化必须同时兼顾公平、效率和参与,否则,城乡差距会进一步加大。为此,本文基于公平、效率、参与价值目标的考虑,提出城乡一体化应该满足“三个需要”:一是应该满足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需要,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效率;二是应该满足农村公共产品的需要,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应该满足农民参与的需要,增强农民的参与能力和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国家;市场;农民

【作者简介】陈伟东(1964-),男,四川成都人,法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发展与城乡基层治理研究;谢正富(1977-),男,湖北襄阳人,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社会建设与社区发展研究。

【基金项目】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政府公共服务社区化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1YJC810017)的研究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城乡一体化是旨在解决“三农问题”、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性困境而做出的选择。自2007年6月国家批准重庆市、成都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各地纷纷设立试验区来探寻城乡一体化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城乡一体化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战略选择,需要人们对城乡一体化所需要的条件做深思熟虑。大多数学者偏重于从经济效率的角度,来思考城乡一体化的经济条件。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工业化导向论”、“城市化水平论”、“经济效率的多因素论”。美国学者阿瑟·刘易斯提出“工业化导向论”,主张通过以城市为基础的工业化导向战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来实现城乡一体化。国内有些学者提出“城市化水平论”,认为城乡一体化只有在城市化水平达到50%甚至70%以上时,城乡一体化才有可能。国内还有些学者提出“经济效率的多因素论”,认为城乡一体化需要“工业化基本完成、市场化程度加深、农业现代化初具规模、城乡平等发展体制初步形成。”①

“三农问题”是城乡关系问题,既表现为城乡经济发展失衡的问题,也表现为城乡社会发展失衡的问题。经济效率是城乡一体化的前提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如果一味地追求效率最大化,可能出现无视农民权利、牺牲社会公平的问题。有的地方在城乡一体化实践中,为追求GDP增长最快化、土地财政最大化,强制圈地,强制拆房,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城乡一体化要走出“经济决定论”,需要重新思考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我们认为“三个需要”是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城乡一体化应该满足三个需要:一是应该满足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需要,

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效率;二是应该满足农村公共产品的需要,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三是应该满足农民参与的需要,增强农民的参与能力和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之所以提出“三个需要”是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许多学者将“三农问题”概括为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是如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以解决农业的弱势和低效,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这涉及效率问题;农民问题是如何促进农民市民化,农民与市民享有同等的公共服务,这涉及公平问题;农村问题是如何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问题,需要将市政建设向农村拓展,促进农村现代化,避免“城市欧洲化、农村非洲化”,这同样涉及公平问题。另一方面,它是解决社会结构失衡的问题。城乡一体化受制于两个不对称的社会结构:一个是政府强势、市场强势而社会弱势;一个是工业强势、城市强势而农业弱势、农村弱势。在这两个不对称的社会结构下,要想真正做到“工业反哺农业”而不是“工业再剥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而不是“城市再剥削农村”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要改变这种不对称的社会结构,必须保障农民的平等参与权利,增强农民的参与能力;农民参与能力的增强,农村才会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三个需要”的目标设定看,城乡一体化不仅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也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据此,本文拟以“三个需要”为目标导向,来探讨城乡一体化何以可能?城乡一体化需要哪些经济社会条件?

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没有经济效率就没有城乡一体化。中外实践经验表明农民职业的非农化②,农业的现代化,要素的市场化是实现经济效率最大化的必要条件。

农民职业的非农化是与经济效率成正相关关系的。职业的非农化主要是农民“离土离乡”或“离土不离乡”进入第二、第三产业工作,并且这部分收入已成为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从国外经验来看,战后日本农民的兼业率从50%发展到了今天的85%左右,2004年日本农民非农收入在占总收入的79.67%。③从全国范围来看,2009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5153.17元,非农业收入为2626.39元,非农收入占总收入的50.97%;2009年全国参与经济活动总人口7.9812亿,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为2.9708亿人,职业的非农化率为61.9%。④职业的非农化和收入的非农化已经成为趋势。从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的情况来看,2007年年末嘉兴市乡村劳动力158.35万人,农林牧渔从业人员38.72万人,农林牧渔从业人员占乡村从业人员比例为24.45%。2007年嘉兴地区总产值是1585.31亿元,第一产业总产值是97.07亿元,第一产业占地区总产值的5.68%。苏州市2007年乡村从业人员为205.49万人,农林牧渔32.95万人,仅占从业人员的16.0%。苏州市地区总产值5700.85亿元,第一产业总值为97.78亿元,第一产业所占份额是1.7%。⑤效率其实就是资源的有效配置。而非农化的职业在效率方面的表现明显优于农业,我们可以从以上数据得到证明:嘉兴市乡村劳动力的非农化率为75.55%,第一产业贡献率仅为5.68%。苏州市乡村劳动力的非农化率为84%,苏州的第一产业贡献率仅为1.7%。这充分说明职业非农化程度越高的地方经济效率越高。

农业现代化除了包括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农业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农民素质的现代化之外,更主要的是农村工业化、产业特色化。从日本的经验来看,日本大力发展家庭工业。1971年,日本全国家庭工业从业人员181万,加辅助人员共202万人,其中,农民约占23.9%,为50万人左右。⑥苏南模式最大的特点也是农村工业化。1958年,苏南就出现了一批以农具修造、粮油加工、土化肥、土水泥,以及棉织、针织、缝纫等为主的社办企业。到1978年,江苏农村工业(当时称社队工业)总产值已达到63亿元,占了全省工业总产值的近20%。江苏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当年价)从1982年的132.6亿元迅速增加到1988年的980.79亿元,增加了6.4倍。至80年代末,江苏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113.84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到1990年,苏南农村工业企业个数增至33813家,职工数达到279.57万人,总产值734.77亿元。⑦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花乡是产业特色化的典范。锦江区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打造出了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花、荷塘月色“五朵金花”为主体的“三圣花乡”。“五朵金花”占地1万3千亩,花卉种植面积8千多亩,农户2821户,农家乐328户,景区内各类旅游景点50多处,其中,“花乡农居”是西南地区重要的花卉集散批发地,年销售额达到4亿元以上,“幸福梅林”是西南地区重要的梅花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四大梅林之一。2005年,“五朵金花”共接待海内外游客747.3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321元。⑧农村工业化和产业特色化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提高的动力之源。

市场经济决定了生产要素的流动性,要素流动性的大小与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工业的结构调整、农民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从而影响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城乡融合首先表现为城乡生产要素流动。城乡之间各种要素的交流和组合,正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形成过程。土地是核心的生产要素。土地流转可以解决我国土地过于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的问题。从中国现有的土地制度出发,土地市场化必须保证土地权属清晰,交易主体平等自愿。成都模式的一个亮点就是先“确权”、再交易,以村为组织的土地发展公司代理村民进行土地交易,而村民则根据承包土地的面积拥有土地发展公司的股份,从而享有股份分红收益。嘉兴模式中的“两分两换”⑨是对土地流转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当然,一些地方也出现政府强征、市场强占农村土地的现象,但这些行为并不是市场行为,不是建立在自愿、平等、公平的基础之上的市场交易,所以导致了农民利益的严重受损和经济效率的扭曲。

三、满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在我国农村,由于国家财政投入不足和自身造血功能很弱,导致公共产品的供给严重短缺。所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在满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来保障公共产品供给。

从国外政府公共服务实践经验来看,各国由于国情国力不同,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实践上也各有侧重。如加拿大政府均等化包括保障居民福祉机会平等, 减少机会差别,保证居民享有质量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美国政府则注意设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政策,保障公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