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论文:把握生成契机,演绎课堂精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论文
把握生成契机,演绎课堂精彩
【摘要】忽视了教学的预设,教学将失去目标和方向;忽视了教学的生成,课堂将失去灵动,变得机械、沉闷。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成性教学”的摇篮。
【关键词】预设生成
一、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并行
“预设”是教师在课前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假设、安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一个精心合理的预设,就很难成就一节精彩高效的课堂。“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求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预设是课堂生成的基础,生成则是预设的提高和目标,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新课程标准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在特定教学情景中的交流和对话,是动态的。所以新课程教学不仅是预设的,更重要的是生成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教师预设不到的情况和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课程资源意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善于把备课中没有涉及到的新的生成性内容看作新的教学资源,及时调整教学预设,形成新的教学方案。
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学科“生成性教学”的摇篮。在实际教学中,对化学实验的设计、观察、操作、结果的计算与表达等都是显性的,这些都是可以预设的。为此,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动态的课堂交流和对话中把握生成契机,及时调整预设,捕捉生成性教学资源,实现精彩的课堂教学。
二、把握生成契机,演绎课堂精彩
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教师,要把孩子们的思维看成是丰富的教学资源,要收拢学生头脑中发出的‘波’,集‘波’成‘澜’,再推给学生,这便是生动的教学资源。”关注生成性的课程资源,及时捕捉,灵活应用,往往能出奇制胜,收到意外的效果。
1.把握矛盾原理
....契机
化学工业生产方案设计基于实验原理,实验原理的最优化选择不仅可以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能减少环境污染,节省人力资源,也能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实验原理优化选择要考虑安全性、可行性、简约性、经济性等多方面综合因素。
案例1:以氧化铝、硫酸、氢氧化钠稀溶液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铝有哪些方法?哪种方法最好?
学生答:(学生经过一番讨论后得出最佳方法)用1/4的Al2O3与硫酸充分反应,再用3/4的Al2O3与NaOH充分反应,再将所得的两种溶液混合。
学生问1:为什么工业生产中并没有用此法?而用如下方法:
(学生们对此观点表示赞同)
教师:(先对学生的问题表示赞赏,并让学生讨论问题所在?)
学生:(思考后)因为本题中的Al2O3为纯净物,而实际生产中的铝土矿中还有SiO2、Fe2O3等氧化物杂质。
学生问2:这样还不行呀, SiO2也能与NaOH反应,因此所得的NaAlO2中含有Na2SiO3杂质,继而Al(OH)3中混有硅酸等杂质,Al2O3中不是混有了SiO2杂质吗?
(随着问题的深入,学生的疑问也越来越大,兴趣也越浓厚。)
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表示赞同)那工业生产中应该如何改进?”
学生甲:可以改NaOH为稀硫酸。
(可是很快被其他学生否定,因为还有Fe2O3杂质?)
学生乙:在反应得到的NaAlO2和Na2SiO3的混合物中加过量盐酸,除去硅酸后再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可得Al(OH)3。(停顿了一下)但此时的铝元素可能以铝离子形式存在,应改加过量氨水为佳……
学生丙:显然这种方法工艺复杂,试剂用量过多,经济效益不高……
(学生思维陷入了困顿)
教师:如果这些工艺都不理想,实际工业生产上应该在什么地方找出路呢?
(思维一下被集中到铝土矿本身上,学生的兴致提高到极至。)
学生问3:(思考之后)好像我所想到的方法都不怎么可行?
教师:在工业生产中,生产铝整个工艺流程可分成提纯和冶炼两个阶段,铝土矿在加碱溶液前要先进行预脱硅处理,在我国常采用烧结法。具体做法是先把铝土矿在850~950℃度下焙烧、研磨,选用合适的试剂,将所含SiO2杂质转化不溶于稀碱液的原硅酸钙(2CaO·SiO2)除去。铝土矿的提纯还有很多不同的生产工艺,具体流程与书上流程大相径庭,同学们可以自己去网上查阅了解。
这是《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复习课中的一道例题,本来的预想是让学生通过该题分析、归纳,达成对实验优化选择意义的理解。随着学生思维一步步发散,在深入探讨铝的实际生产原理这一应用性问题上产生一系列生成性问题,似乎“打乱”了原有预设。教师没有一成不变地按照原先的预设去遏制学生迸发的思维,而是及时调整预设,“顺其自然”,不知不觉之中使之成为教学资源的一部分。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生产原理设计、选择,解决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探寻和求证实际应用的方法。这种预设和生成的有效碰撞,极大激发了积极性和成就感。这也不正是实施《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吗?
案例2:Fe3+与I-为什么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类似的情况还有哪些?
学生:因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类似的有MnO4–、Cr2O72–、ClO–、HNO3与I–、S2–、SO32–不能大量共存,Fe3+还与I–、S2–、SO32–不能大量共存等。
教师:你们是怎样得出结论的?它们有规律可循吗?
学生甲:MnO4–、Cr2O72–、ClO–、HNO3的氧化性比Fe3+强,S2–、SO32–的还原性比I–强。
学生乙:根据阳离子放电顺序,Ag+比Fe3+氧化性强,Ag+与I-也因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学生丙:不对呀,如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应该有黑色的银生成,但是Ag+与I-生成的是黄色沉淀呀?这不是矛盾了吗?
学生、教师互动讨论、实验验证中……
这是高三《离子反应》复习中一道例题,学生乙和学生丙的回答,让本以为很容易解决的离子共存问题复杂化了,超出了原先的预设。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探索,“Ag+与I-为什么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因归结为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产物银的还原性比还原剂(I-)的还原性还强,此氧化还原反应固然不能发生。教师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让预设与生成产生有效碰撞,不仅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氧化还原知识的应用,更拓展了视野、提升了思辨能力。
2.运用装置变换
....契机
案例3:请画出铜锌原电池(丹尼尔电池)的示意图,并写出
的电极反应式?
(完成上述要求后,有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
学生问1:为什么锌一定要插入硫酸锌溶液中,铜插入硫酸铜
溶液中,能否调换?
学生问2:没有盐桥行吗?盐桥的作用是什么?盐桥的成分是什么,如何制作?
学生问3:如果将盐桥换成铜条或锌条,还能导电吗?
这是高三《电化学》复习中的一道例题,其目的是通过对题目的完成,让学生构建电化学相关知识的内容体系。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一系列“意外”的问题,让本节课变得灵动,不但提升了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在互动生成中还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原电池原理和电解原理应用,强化盐桥的使用等知识,提高比较分析、识别的能力。
3.利用异常现象
....契机
科学上有很多重大的发现源自于异常现象,法国科学家波拉德发现溴的经历就是其中一个典型范例。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也经常会产生异常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仅不要排斥异常现象,更要以此作为不可多得的教学生成性资源加以利用,用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实验科学素养。
案例4:在《有机化学反应原理》醛的教学中,有如下学生分组的活动和探究实验:向试管里加入3mL5%的NaOH溶液,滴入3~4滴的CuSO4溶液,振荡后加入0.5mL乙醛溶液,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观察实验现象。
本实验现象预设是加热至沸腾后出现红色沉淀,从而得出结论:检验醛基的一种方法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正当其它小组的同学为自己的成功实验欣喜时,有一个小组的同学却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