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检查结果分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脑脊液检验》PPT课件
②通过外周血红细胞及白细胞数和脑脊液中红细胞 数当中计算出从血液中带进脑脊液中白细胞数。以 后者较为准确。
整理课件ppt
21
【参考值】
无红细胞 白细胞:成人(0-10)×106/L;
儿童为(0-15)×106/L;
新生儿为(0-30)×106/L。
整理课件ppt
22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方法学评价】 直接分类:白细胞计数后即可转高倍镜直接分类,
整理课件ppt
17
比密
健康人脑脊液比密为1.006-1.008 脑脊液比密增高见于颅内炎症;比密减低见于脑脊
液分泌增多
整理课件ppt
18
第三节 显微镜检查
一、细胞计数:包括细胞总数及白细胞计数。
整理课件ppt
19
【方法学评价】
通常采用手工法 细胞少时应将脑脊液直接灌入Fuchs-Rosenthal计
数板,总体积为3.6μl。 改良牛鲍氏计数盘的误差更大,所以应增加计数面
积。
如果标本内细胞较多,可用生理盐水或红细胞稀释 液稀释后再用人工计数,也可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 计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整理课件ppt
20
当穿刺损伤血管或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性脑脊液时, 计数细胞总数已无意义,白细胞数亦须经校正。
①估计值:即以红细胞与白细胞数之比为700:1 的关系估计白细胞数。
6~8小时/次 3~4次/日
整理课件ppt
3
分布 脊髓蛛网膜下腔 脑蛛网膜下腔及脑池 每个侧脑室 三、四脑室
70~75 ml 25~30 ml 10~15 ml 5~10 ml
整理课件ppt
4
脑脊液形成
大约70%的脑脊液是在脑室的脉络丛通过主动分泌 和超滤的联合过程形成的;约30%的脑脊液是在大 脑和脊髓的细胞间隙形成的间质液。形成的脑脊液 经第三、第四脑室进入小脑延髓池,然后分布于蛛 网膜下隙内。脑脊液吸收是通过蛛膜绒毛而返回静 脉。
整理课件ppt
21
【参考值】
无红细胞 白细胞:成人(0-10)×106/L;
儿童为(0-15)×106/L;
新生儿为(0-30)×106/L。
整理课件ppt
22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方法学评价】 直接分类:白细胞计数后即可转高倍镜直接分类,
整理课件ppt
17
比密
健康人脑脊液比密为1.006-1.008 脑脊液比密增高见于颅内炎症;比密减低见于脑脊
液分泌增多
整理课件ppt
18
第三节 显微镜检查
一、细胞计数:包括细胞总数及白细胞计数。
整理课件ppt
19
【方法学评价】
通常采用手工法 细胞少时应将脑脊液直接灌入Fuchs-Rosenthal计
数板,总体积为3.6μl。 改良牛鲍氏计数盘的误差更大,所以应增加计数面
积。
如果标本内细胞较多,可用生理盐水或红细胞稀释 液稀释后再用人工计数,也可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 计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整理课件ppt
20
当穿刺损伤血管或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性脑脊液时, 计数细胞总数已无意义,白细胞数亦须经校正。
①估计值:即以红细胞与白细胞数之比为700:1 的关系估计白细胞数。
6~8小时/次 3~4次/日
整理课件ppt
3
分布 脊髓蛛网膜下腔 脑蛛网膜下腔及脑池 每个侧脑室 三、四脑室
70~75 ml 25~30 ml 10~15 ml 5~10 ml
整理课件ppt
4
脑脊液形成
大约70%的脑脊液是在脑室的脉络丛通过主动分泌 和超滤的联合过程形成的;约30%的脑脊液是在大 脑和脊髓的细胞间隙形成的间质液。形成的脑脊液 经第三、第四脑室进入小脑延髓池,然后分布于蛛 网膜下隙内。脑脊液吸收是通过蛛膜绒毛而返回静 脉。
脑脊液检查课件
细胞:10%。
浆膜腔积液 检查
学习要点
❖ 浆膜腔积液得发生机制及分类 ❖ 检查内容
一般性状 化学检查 细胞学检查 细菌学检查 ❖ 渗漏鉴别 ❖ 常见渗出液得特点 ❖ 临床应用
基本知识
❖ 人体得胸腔、腹腔、心包腔及关节腔称为浆 膜腔。
❖ 生理状态下,腔内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 ❖ 病理情况下,腔内液体增多称为浆膜腔积液
化学检查
1、蛋白质测定
正常阴性或弱阳性
①蛋白定性试验(Pandy试验)
>0、25g/L可呈弱阳性 原理:蛋白+饱和石炭酸→蛋白盐→混浊或沉淀
②定量试验
原理:蛋白+生物碱 → 混浊 浊度与蛋白量成正比 参考值:0、2~0、45g/L(成) 0、2~0、4g/L (儿)
蛋白质测定得临床意义:
增加 减少
粘蛋白定性试验(Rivalta试验)
❖ 粘蛋白就是一种酸 性糖蛋白,其等点 为3∽5,因在酸性 溶液中析出,产生 白色淀。
❖ 渗出液常阳性,而 漏出液常阴性,
葡萄糖测定
❖ 渗出液
化脓菌感染↓↓↓ 结核菌感染↓↓ 恶性肿瘤↓ 类风湿<3、33mmol/L SLE基本正常
❖ 漏出液:与血糖基本相等。
神经梅毒
常见病得脑脊液特点
正常 化脑
压力 外观
蛋白
糖
定性 定量
氯化物 细胞
80~180 透明
↑↑↑
混浊
- 0、2~0、 2、5~4、120~130 0~8
4
5
+++ ↑源自↑↓↓↓↓↑↑↑
细菌
- +
结脑 ↑↑
微混 ++ ↑↑
↓↓
↓↓↓
浆膜腔积液 检查
学习要点
❖ 浆膜腔积液得发生机制及分类 ❖ 检查内容
一般性状 化学检查 细胞学检查 细菌学检查 ❖ 渗漏鉴别 ❖ 常见渗出液得特点 ❖ 临床应用
基本知识
❖ 人体得胸腔、腹腔、心包腔及关节腔称为浆 膜腔。
❖ 生理状态下,腔内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 ❖ 病理情况下,腔内液体增多称为浆膜腔积液
化学检查
1、蛋白质测定
正常阴性或弱阳性
①蛋白定性试验(Pandy试验)
>0、25g/L可呈弱阳性 原理:蛋白+饱和石炭酸→蛋白盐→混浊或沉淀
②定量试验
原理:蛋白+生物碱 → 混浊 浊度与蛋白量成正比 参考值:0、2~0、45g/L(成) 0、2~0、4g/L (儿)
蛋白质测定得临床意义:
增加 减少
粘蛋白定性试验(Rivalta试验)
❖ 粘蛋白就是一种酸 性糖蛋白,其等点 为3∽5,因在酸性 溶液中析出,产生 白色淀。
❖ 渗出液常阳性,而 漏出液常阴性,
葡萄糖测定
❖ 渗出液
化脓菌感染↓↓↓ 结核菌感染↓↓ 恶性肿瘤↓ 类风湿<3、33mmol/L SLE基本正常
❖ 漏出液:与血糖基本相等。
神经梅毒
常见病得脑脊液特点
正常 化脑
压力 外观
蛋白
糖
定性 定量
氯化物 细胞
80~180 透明
↑↑↑
混浊
- 0、2~0、 2、5~4、120~130 0~8
4
5
+++ ↑源自↑↓↓↓↓↑↑↑
细菌
- +
结脑 ↑↑
微混 ++ ↑↑
↓↓
↓↓↓
脑脊液检测PPT课件
方法学评价 测定应及时,久 时间放臵应加适 量氟化钠抑制细 菌或细胞利用葡 萄糖, 理想采血时间应 在禁食4小时后。
参考值 2.5—4.4mmol/L
临床意义
1.减低
⑴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性、真菌性感染:化脓性感染 时降低最为严重且早期就可明显降低。结核性其次 ⑵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脑膜瘤时脑脊液葡萄糖含量 明显降低甚至为零。 ⑶脑寄生虫病:脑囊虫病、血吸虫、弓形虫病时 血糖升高或下丘脑受损伤
保存
理学和细胞学检查可加EDTA-K抗凝, 化学检查可加肝素
检查项目
粘蛋白定性 理 学 检 查
量 比密
颜色 透明度 免 疫 学 检 查
化 学 检 查
蛋白定量
葡萄糖测定
乳酸铁测定 酶学检查
显 微 镜 检 查
细胞计数 细胞分类 细胞学检查 染色体检查
CEA AFP CA-125 TAP SCCP
比密测定
正常人腰穿CSF比密为:1.006-1.008 比密增高:见于颅内高压 比密降低:见于脑脊液分泌增多
显微镜检查
显 微 镜 检 查
1、细胞计数
2、白细胞分类计数 3、细胞学检查
1 细胞计数
1、细胞计数
细胞计数
细胞总数计数 白细胞计数
细胞计数方法
手工显微镜计数
参考值 1.红细胞:无。 2.白细胞:
1.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鉴 别诊断 2. 脑血管病诊断与鉴别诊断 3. 脑肿瘤诊断 4.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及疗效观察
常见中枢神经感染疾病CSF检查特 点
疾病 外观 凝固 蛋白质 葡萄糖 氯 化 细 胞 细胞计数 物 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脑脊液常规检查》课件
《脑脊液常规检查》PPT 课件
脑脊液常规检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检查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人体脑 脊液的情况。本课件将详细介绍脑脊液常规检查的目的、采集步骤、理化检 查以及解读结果等内容。
脑脊液常规检查的目的
脑脊液常规检查的目的是为了评估脑脊液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以及了解患者 是否存在脑脊液异常的情况。通过该检查,医生可以判断出一些常见的脑脊 液病理情况。
脑脊液样本的采集步骤
准备工作
打开脑脊液采集套装,检查有无损坏,准备 好采样器具。
穿刺操作
用无菌针头进行穿刺,采集脑脊液样本。
穿刺点选择
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穿 刺点进行脑脊液采集。
处理样本
将采集到的脑脊液样本放入采样管中,严密 封闭,标明患者信息。
脑脊液的理化检查
外观和颜色
观察脑脊液的外观和颜色, 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清澈透明 的。
特征 细胞计数增高、白细胞分类异常 脑脊液颜色异常、红细胞计数增高 特定肿瘤标志物的阳性结果
脑脊液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和限制
1
注意事项
脑脊液采集过程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注意无菌操作。
2
限制
脑脊液常规断。
3
安全考虑
在进行脑脊液采集时要注意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脑脊液常规检查结果的解读
1 正常结果
2 异常结果
3 进一步检查
脑脊液常规检查结果正 常,未发现异常情况。
脑脊液常规检查结果异 常,可能存在脑脊液感 染、脑脊液出血等病理 情况。
对于异常结果,通常需 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如脑脊液培养、脑脊液 细胞学等。
脑脊液异常的常见病理情况
病理情况 脑脊液感染 脑脊液出血 脑脊液肿瘤标志物
脑脊液常规检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检查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人体脑 脊液的情况。本课件将详细介绍脑脊液常规检查的目的、采集步骤、理化检 查以及解读结果等内容。
脑脊液常规检查的目的
脑脊液常规检查的目的是为了评估脑脊液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以及了解患者 是否存在脑脊液异常的情况。通过该检查,医生可以判断出一些常见的脑脊 液病理情况。
脑脊液样本的采集步骤
准备工作
打开脑脊液采集套装,检查有无损坏,准备 好采样器具。
穿刺操作
用无菌针头进行穿刺,采集脑脊液样本。
穿刺点选择
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穿 刺点进行脑脊液采集。
处理样本
将采集到的脑脊液样本放入采样管中,严密 封闭,标明患者信息。
脑脊液的理化检查
外观和颜色
观察脑脊液的外观和颜色, 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清澈透明 的。
特征 细胞计数增高、白细胞分类异常 脑脊液颜色异常、红细胞计数增高 特定肿瘤标志物的阳性结果
脑脊液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和限制
1
注意事项
脑脊液采集过程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注意无菌操作。
2
限制
脑脊液常规断。
3
安全考虑
在进行脑脊液采集时要注意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脑脊液常规检查结果的解读
1 正常结果
2 异常结果
3 进一步检查
脑脊液常规检查结果正 常,未发现异常情况。
脑脊液常规检查结果异 常,可能存在脑脊液感 染、脑脊液出血等病理 情况。
对于异常结果,通常需 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如脑脊液培养、脑脊液 细胞学等。
脑脊液异常的常见病理情况
病理情况 脑脊液感染 脑脊液出血 脑脊液肿瘤标志物
脑脊液检查结果分析培训课件
脑膜炎
脑水肿
脑脊液吸收受抑
颅内占位病变
脑脊液检查结果分析
12
压
力
过
低
蛛网膜下腔阻塞
脱水
循环衰竭
脊液漏
脑脊液检查结果分析
13
3)收集标本:分别收集于3个无菌试管
①第一管:1-2ml→细菌学检查
②第二管:1-2ml→生化和免疫学检查
③第三管:1-2ml→细胞计数、分类
标本采集后必须立即送检,一般不能超过
CSF中肿瘤C一般分为四种类型:
原发性肿瘤C.
继发性肿瘤C.
白血病C
L瘤C.
脑脊液检查结果分析
38
5.CSF肿瘤C
肿瘤C的异常特征:
(1).C本身的改变:
A.核的改变:
▲ 核大,核浆比例失常核的染色质增多.
▲ 核的形态和结构异常.
▲ 核分裂的活跃.
脑脊液检查结果分析
39
可呈弱阳性
原理:蛋白 + 碳酸→蛋白盐→混浊或
沉淀
②定量试验
原理:蛋白 + 生物碱 → 混浊
浊度与蛋白量成正比
脑脊液检查结果分析
参考值:200-00mg/L
43
CSF蛋白含量明显低于血浆蛋白含量,
CSF蛋白含量仅相当于血浆蛋白的0.5%.
不同部位CSF蛋白含量也略有不同,不同
年龄CSF蛋白含量也有不同.
MS.病脑.GBS.脑囊虫病.
* 在MS患者CSF C计数正常情况下出现浆C
则有助于MS的诊断.
脑脊液检查结果分析
34
2.单核吞噬 C
A.单核样 C-为正常人CSF中的细胞.占 30%,
脑水肿
脑脊液吸收受抑
颅内占位病变
脑脊液检查结果分析
12
压
力
过
低
蛛网膜下腔阻塞
脱水
循环衰竭
脊液漏
脑脊液检查结果分析
13
3)收集标本:分别收集于3个无菌试管
①第一管:1-2ml→细菌学检查
②第二管:1-2ml→生化和免疫学检查
③第三管:1-2ml→细胞计数、分类
标本采集后必须立即送检,一般不能超过
CSF中肿瘤C一般分为四种类型:
原发性肿瘤C.
继发性肿瘤C.
白血病C
L瘤C.
脑脊液检查结果分析
38
5.CSF肿瘤C
肿瘤C的异常特征:
(1).C本身的改变:
A.核的改变:
▲ 核大,核浆比例失常核的染色质增多.
▲ 核的形态和结构异常.
▲ 核分裂的活跃.
脑脊液检查结果分析
39
可呈弱阳性
原理:蛋白 + 碳酸→蛋白盐→混浊或
沉淀
②定量试验
原理:蛋白 + 生物碱 → 混浊
浊度与蛋白量成正比
脑脊液检查结果分析
参考值:200-00mg/L
43
CSF蛋白含量明显低于血浆蛋白含量,
CSF蛋白含量仅相当于血浆蛋白的0.5%.
不同部位CSF蛋白含量也略有不同,不同
年龄CSF蛋白含量也有不同.
MS.病脑.GBS.脑囊虫病.
* 在MS患者CSF C计数正常情况下出现浆C
则有助于MS的诊断.
脑脊液检查结果分析
34
2.单核吞噬 C
A.单核样 C-为正常人CSF中的细胞.占 30%,
脑脊液检测ppt课件
临床应用
1.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 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出血性脑病 3. 协助脑部肿瘤的诊断:脑膜白血病 4.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及疗效观察
一般性状检查
2. 透明度 正常脑积液清晰透明,病毒性脑炎、梅毒、流脑 结核性脑膜炎呈毛玻璃样改变 化脓性脑膜炎呈乳白色浑浊 3. 凝固物 正常脑积液不含有纤维蛋白原,放置24h后不会 形成薄膜及凝块。结核脑静置12-24h后形成纤细的薄膜,化脑1-2h见凝块或沉淀物。蛛网膜下腔阻塞呈黄色胶胨状
细菌学检查
细菌学检查可用直接涂片法或离心沉淀后取沉淀物制成薄涂片。作革兰染色后镜检,抗酸染色,加印度墨汁染色,培养
免疫学检查
1. 免疫球蛋白检测 感染时合成量可增加数倍 [临床意义] ⑴ IgG增加见于多发性硬化、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结核性脑膜炎和梅毒性脑膜炎等。 ⑵ IgA增加见于各种脑膜炎及脑血管疾病。 ⑶ IgM提示中枢神经系统近期有感染(如急性化脓性脑 膜炎、急性病毒性脑膜炎)、脑肿瘤及多发性硬化 症。
化学检查
⑵ 蛋白定量试验 [参考值] 腰椎穿刺 0.20-0.45g/L [临床意义] ① 脑神经系统病变使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 常见原因有脑膜炎、出血、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药 物中毒。 ② 脑脊液循环障碍:脑部肿瘤、椎管受阻 ③ 鞘内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加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自 身免疫性疾病,脱髓鞘病变
化学检查
4. 酶学测定 正常脑脊液中含有多种酶,如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等,其含量低于血清。 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测定: [临床意义] 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中的LDH活性多增高。 脑血管病变 脑肿瘤、脱髓鞘病进展期
脑脊液检测
试验-脑脊液检验-PPT课件
脑脊液检验
实验一
脑脊液理学检查
(目的) 掌握脑脊液理学检查的内容, 方法。 (标本) 新鲜脑脊液。 (操作) 1.观察颜色 肉眼观察脑脊液颜色变化, 分别以无色,乳白色,红色,棕色,或 黑色,绿色等文字如实描述报告。
2.观察透明度 肉眼观察脑脊液透明度 变化。正常脑脊液清晰透明,病理情况 下可出现不同程度浑浊,可分别以“清 晰透明”。“微浑”,“浑浊”等如实 报告。3.观察凝块或薄膜 轻轻倾斜试 管,肉眼仔细观察有无凝块或薄膜。正 常脑脊液无凝块或薄膜,脑膜炎时可形 成凝块或薄膜,分别以“无凝块”, “有凝块”,“有薄膜”等如实报告。
(操作)
细胞总数计数 直接计数法(适用于清晰透明或微浑脑 脊液) 充池:微量吸管吸取混匀的脑脊液,充 入血细胞计数板的上下2个计数池。 计数:静置2~3min,低倍镜下计数2个 计数池内四角和中央大方格共10个大方 格内的细胞数。 计算:10个大方格内的细胞总数即为每 微升脑脊液细胞总数,再换算
涂片染色分类法
若直接分类不易区别 细胞时,可将脑脊液以1000r/min离心5min, 取沉淀物,制成均匀薄片,置于室温或37℃ 恒温箱内尽快干燥,瑞氏或瑞—吉染色后, 油镜下进行分类计数,结果报告与血液细 胞分类计数报告方式相同。若见激活型单核 细胞(比普通单核细胞大,胞质边缘趁、呈 花边状,胞质内有空泡),转化型淋巴细胞 (形态似异型淋巴细胞)及室管膜细胞(形 态似大淋巴细胞)应计入分类的百分比中
(注意事项)
直接白细胞计数时,也可用微量吸管吸取冰 乙酸后尽可能全部吹出,仅使吸管内壁粘附 少许冰乙酸,再吸取少量混匀的脑脊液于吸 管中,数分钟后吸管内红细胞溶解,然后再 充池计数。 细胞计数时,如发现较多红细胞有皱缩或肿 胀等异常现象,应如实报告,以协助临床医 生鉴别是陈旧性出血或新鲜出血。 血性脑脊液中的白细胞必须校正后才有价值 白细胞校正数=脑脊液白细胞未校正数—脑脊 液红细胞数×血液白细胞数/血液内红细胞数
实验一
脑脊液理学检查
(目的) 掌握脑脊液理学检查的内容, 方法。 (标本) 新鲜脑脊液。 (操作) 1.观察颜色 肉眼观察脑脊液颜色变化, 分别以无色,乳白色,红色,棕色,或 黑色,绿色等文字如实描述报告。
2.观察透明度 肉眼观察脑脊液透明度 变化。正常脑脊液清晰透明,病理情况 下可出现不同程度浑浊,可分别以“清 晰透明”。“微浑”,“浑浊”等如实 报告。3.观察凝块或薄膜 轻轻倾斜试 管,肉眼仔细观察有无凝块或薄膜。正 常脑脊液无凝块或薄膜,脑膜炎时可形 成凝块或薄膜,分别以“无凝块”, “有凝块”,“有薄膜”等如实报告。
(操作)
细胞总数计数 直接计数法(适用于清晰透明或微浑脑 脊液) 充池:微量吸管吸取混匀的脑脊液,充 入血细胞计数板的上下2个计数池。 计数:静置2~3min,低倍镜下计数2个 计数池内四角和中央大方格共10个大方 格内的细胞数。 计算:10个大方格内的细胞总数即为每 微升脑脊液细胞总数,再换算
涂片染色分类法
若直接分类不易区别 细胞时,可将脑脊液以1000r/min离心5min, 取沉淀物,制成均匀薄片,置于室温或37℃ 恒温箱内尽快干燥,瑞氏或瑞—吉染色后, 油镜下进行分类计数,结果报告与血液细 胞分类计数报告方式相同。若见激活型单核 细胞(比普通单核细胞大,胞质边缘趁、呈 花边状,胞质内有空泡),转化型淋巴细胞 (形态似异型淋巴细胞)及室管膜细胞(形 态似大淋巴细胞)应计入分类的百分比中
(注意事项)
直接白细胞计数时,也可用微量吸管吸取冰 乙酸后尽可能全部吹出,仅使吸管内壁粘附 少许冰乙酸,再吸取少量混匀的脑脊液于吸 管中,数分钟后吸管内红细胞溶解,然后再 充池计数。 细胞计数时,如发现较多红细胞有皱缩或肿 胀等异常现象,应如实报告,以协助临床医 生鉴别是陈旧性出血或新鲜出血。 血性脑脊液中的白细胞必须校正后才有价值 白细胞校正数=脑脊液白细胞未校正数—脑脊 液红细胞数×血液白细胞数/血液内红细胞数
脑脊液分析ppt课件
脑脊液分析
1:压力 0.69~1.96kpa(新生儿0.29~0.78kPa 70~190(30~70)mmH20 2:常规检查 2.1:颜色: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 血性: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
黄色:①蛋白含量过高,严重时离体后不久自动 凝固称为弗洛因综合征,见于椎管梗阻。②变性 血红蛋白③胆红素 混浊甚至乳白色:白细胞增多所致
腰穿并发症
1:低颅压头痛 2:脑疝形成
腰穿过程中或术后数小时发生,出现意识 障碍,呼吸停止甚至死亡。 3:神经根痛
胎儿期在第二腰椎下缘,4 岁时上移时第一腰椎。 2.深度:2~3cm
谢谢
混合细胞反应(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结核性脑膜炎 肿瘤细胞:脑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脑膜癌病
腰穿适应证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⑵蛛网膜下腔出血 ⑶脑膜癌病、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⑷静脉窦血栓形成 ⑸低颅压头痛 ⑹格林~巴利综合征
轻至中度降低:结核性脑膜炎、真菌性脑 膜炎、脑膜癌病 增高见于:糖尿病
3.3:氯化物正常117~127(110~122)mmol/L。 降低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尤以结核性脑 膜炎最为明显 增高见于:高氯血症
4:特殊检查 4.1:细胞学检查: 中性粒细胞增多:脑脊液化脓性感染 淋巴细胞增多:病毒性脑炎
2.2: 细胞数:正常脑脊液白细胞数为 0~10(20)×106/L,主要为单核细胞。
白细胞增多:主要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性疾病。①明显增多:常达数千×106/L。 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②中度增多:多不 超过500×106/L。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隐 球菌性脑膜炎。③轻中度增多:常见于病 毒性脑炎。
1:压力 0.69~1.96kpa(新生儿0.29~0.78kPa 70~190(30~70)mmH20 2:常规检查 2.1:颜色: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 血性: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
黄色:①蛋白含量过高,严重时离体后不久自动 凝固称为弗洛因综合征,见于椎管梗阻。②变性 血红蛋白③胆红素 混浊甚至乳白色:白细胞增多所致
腰穿并发症
1:低颅压头痛 2:脑疝形成
腰穿过程中或术后数小时发生,出现意识 障碍,呼吸停止甚至死亡。 3:神经根痛
胎儿期在第二腰椎下缘,4 岁时上移时第一腰椎。 2.深度:2~3cm
谢谢
混合细胞反应(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结核性脑膜炎 肿瘤细胞:脑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脑膜癌病
腰穿适应证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⑵蛛网膜下腔出血 ⑶脑膜癌病、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⑷静脉窦血栓形成 ⑸低颅压头痛 ⑹格林~巴利综合征
轻至中度降低:结核性脑膜炎、真菌性脑 膜炎、脑膜癌病 增高见于:糖尿病
3.3:氯化物正常117~127(110~122)mmol/L。 降低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尤以结核性脑 膜炎最为明显 增高见于:高氯血症
4:特殊检查 4.1:细胞学检查: 中性粒细胞增多:脑脊液化脓性感染 淋巴细胞增多:病毒性脑炎
2.2: 细胞数:正常脑脊液白细胞数为 0~10(20)×106/L,主要为单核细胞。
白细胞增多:主要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性疾病。①明显增多:常达数千×106/L。 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②中度增多:多不 超过500×106/L。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隐 球菌性脑膜炎。③轻中度增多:常见于病 毒性脑炎。
脑脊液及浆膜腔积液检查PPT课件
• CK 0.5-2U/L 脑实质坏死
38
4、病原体检查
1.显微镜检查 涂片 •革兰氏染色:细菌化脓性脑膜炎时其阳性率约为6090% •抗酸染色:结核菌 •印度墨汁染色:隐球菌
2.细菌培养 主要用于脑膜炎奈瑟菌、链球菌、葡萄球菌 、 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分离培养
39
墨汁染色
原理:墨汁染色(负染色法),背景着色而菌体本身不着色的染色法称负 染色法。在黑色印度墨水的背景下,可清晰观察到酵母细胞周围环绕 着一圈明亮的区域,即粘多糖荚膜,因此印度墨汁可以检测到是否有 囊状物包裹的酵母存在,此法用以观察细菌及某种真菌的荚膜等
●随年龄不同也有所差别,正常儿童脑脊液蛋白含量0.1~0.2g /L,50岁以上者为0.3~0.4g/L
●一般而言,脑脊液总蛋白不超过0.4g/L为正常范围
31
临床意义
↑↑↑: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32
生化学检查
氯化物
脑脊液氯化物来自血液,但高于血液浓度,含量与血浆浓度密 切相关(应同时查血氯水平)。按氯离子计算其浓度约为血清 的1.2~1.3(平均1.25)倍。正常值为120~130mmol/L,儿 童略低 脑脊液氯化物降低较有意义,往往与糖降低同步发生
化脑: 白细胞显著增加,以 N 为主 结脑:白细胞中度增加,早期以 N 为主,中晚期 以 L 为主 病脑:白细胞轻度增加,以 L 为主 脑寄生虫病: WBC↑ E↑ 急性脑膜白血病:WBC↑ ,可见原始及幼稚细胞
28
注意事项
• 1、标本采集1小时内计数完毕 • 2、血性脑脊液白细胞数必须校正 • 3、细胞计数时如发现皱缩或肿胀红细胞应
35
参考值 成人:2.5~ 4.5mmol/L 儿童:2.8~ 4.5mmol/L 脑脊液/血浆: 0.3~0.9
《脑脊液常规检查》课件
的实验室检查。
处理过程中需要保持无菌操作 ,以避免污染。
处理后的脑脊液样本应尽快送 至实验室进行检查,以获得准
确的结果。
脑脊液的实验室检查
脑脊液的实验室检查包括细胞计数、蛋 白质测定、糖测定、氯化物测定等。
氯化物测定可以检测脑脊液中的氯化物 含量,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代谢性疾病 或酸碱平衡紊乱等疾病。
糖测定可以检测脑脊液中的糖含量,有 助于判断是否存在糖尿病或低血糖等疾 病。
细胞计数可以检测脑脊液中的白细胞数 量,以判断是否存在炎症或感染。
蛋白质测定可以检测脑脊液中的蛋白质 含量,有助于判断脑脊液的渗出和漏出 。
03 脑脊液常规检查的临床应 用
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膜炎
脑脊液常规检查可检测到 白细胞计数升高,尤其是 中性粒细胞增多,提示可 能存在脑膜炎。
脊柱病变
如果患者存在脊柱病变,如脊柱骨折、脊柱肿瘤等,进行 脑脊液常规检查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导致感染等并发症。因 此,这类患者应避免进行此项检查。
05 脑脊液常规检查的未来发 展与展望
脑脊液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
01
基因测序技术能够检测脑脊液中 的基因突变,有助于诊断和预测 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瘤、神经退 行性疾病等。
诊断颅内肿瘤
脑癌
脑脊液常规检查可发现肿瘤细胞,有助于诊断脑癌。同时,脑脊液压力和成分的 变化也可提供线索。
转移性肿瘤
对于疑似转移性肿瘤的患者,脑脊液常规检查可检测到肿瘤细胞,有助于确定肿 瘤的原发部位。
04 脑脊液常规检查的注意事 项与禁忌症
注意事项
01
检查前准备
在进行脑脊液常规检查前,患者需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用药情况,特别是
长期使用的药物。此外,患者应避免在检查前进行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
处理过程中需要保持无菌操作 ,以避免污染。
处理后的脑脊液样本应尽快送 至实验室进行检查,以获得准
确的结果。
脑脊液的实验室检查
脑脊液的实验室检查包括细胞计数、蛋 白质测定、糖测定、氯化物测定等。
氯化物测定可以检测脑脊液中的氯化物 含量,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代谢性疾病 或酸碱平衡紊乱等疾病。
糖测定可以检测脑脊液中的糖含量,有 助于判断是否存在糖尿病或低血糖等疾 病。
细胞计数可以检测脑脊液中的白细胞数 量,以判断是否存在炎症或感染。
蛋白质测定可以检测脑脊液中的蛋白质 含量,有助于判断脑脊液的渗出和漏出 。
03 脑脊液常规检查的临床应 用
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膜炎
脑脊液常规检查可检测到 白细胞计数升高,尤其是 中性粒细胞增多,提示可 能存在脑膜炎。
脊柱病变
如果患者存在脊柱病变,如脊柱骨折、脊柱肿瘤等,进行 脑脊液常规检查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导致感染等并发症。因 此,这类患者应避免进行此项检查。
05 脑脊液常规检查的未来发 展与展望
脑脊液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
01
基因测序技术能够检测脑脊液中 的基因突变,有助于诊断和预测 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瘤、神经退 行性疾病等。
诊断颅内肿瘤
脑癌
脑脊液常规检查可发现肿瘤细胞,有助于诊断脑癌。同时,脑脊液压力和成分的 变化也可提供线索。
转移性肿瘤
对于疑似转移性肿瘤的患者,脑脊液常规检查可检测到肿瘤细胞,有助于确定肿 瘤的原发部位。
04 脑脊液常规检查的注意事 项与禁忌症
注意事项
01
检查前准备
在进行脑脊液常规检查前,患者需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用药情况,特别是
长期使用的药物。此外,患者应避免在检查前进行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
脑脊液常规检查课件
脑脊液细胞计数异常
总结词
脑脊液细胞计数异常是指白细胞计数超过正常范围,可能由感染、肿瘤、自身免 疫性疾病等引起。
详细描述
白细胞计数增多常见于感染,如脑膜炎、脑炎等,而计数减少则可能与免疫缺陷 、放射治疗等有关。同时,红细胞计数增多提示出血,肿瘤细胞计数增多则提示 肿瘤可能性。
脑脊液生化指标异常
总结词
新技术的应用
自动化检测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检测技 术在脑脊液常规检查中得到广泛 应用,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生物标志物检测
通过检测脑脊液中的生物标志物, 有助于更早地发现神经系统疾病,
为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为脑脊液常 规检查提供了新的手段,有助于 发现遗传性疾病和个性化治疗。
目的
通过脑脊液常规检查,可以了解 脑脊液的成分变化,协助诊断中 枢神经系统疾病,评估病情和预 后。
脑脊液的产生与循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产生
脑脊液主要由脑室脉络丛产生,每天 约产生1000-1500ml。
循环
脑脊液通过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 腔内的脉络丛进行循环,最后通过蛛 网膜颗粒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脑脊液的生理作用
检查中的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
01
在采集脑脊液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以减少感染
的风险。
注意患者生命体征监测
02
在采集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
呼吸等,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03
在采集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损伤周围的血管、神经等组织,以
免造成不必要的并发症。
检查后的护理与观察
手术治疗
探索手术治疗对脑脊液循环的影响,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脑脊液PPT课件
47
细胞分类计数: ► 淋巴细胞 40%~80%, ► 单核细胞 15%~45%, ► 中性粒细胞 0~6%, ► 其他细胞罕见
48
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增多
► 多见于细菌性化脓性脑膜炎,常达(1~20)×109/L; ► 早期病毒性脑膜脑炎、早期结核性或真菌性脑膜炎,很少
超过1×109/L。 ► 也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后、反复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
2.中度增高(<200×106/L):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 3.正常或轻度增高:常见于浆液性脑膜炎、流行性 脑炎(病毒性脑炎)、脑水肿等。
44
血性脑脊液白细胞数的校正方法:
估算法: 即以红细胞与白细胞数之比为700:1的关系估计白
细胞数。也有学者认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在发病3-4 天内进行腰穿刺时由于红细胞破坏较早,应以每500个红 细胞比1个白细胞计数较为合适。 计算法:
36
通常蛛网膜下腔出血4~8小时后即呈黄色, 48小时最深,至3周左右消失。出血性黄变的持 续时间取决于以下几种因素:
1.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严重程度; 2.红细胞溶解的速度;
37
3.溶血的分解产物的多少; 4.组织细胞反应的活性; 5.对CSF循环的影响; 6.个体的特异性。
38
梗阻性黄变症:见于椎管梗阻(如髓外肿瘤), 同时CSF蛋白显著升高,当蛋白升高超过1.5g/L时, CSF可呈黄变症。黄变程度与CSF蛋白含量成正比, 且梗阻部位越低,黄变越明显。
微混:常见于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脓肿(未破裂者)。 混浊: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 毛玻璃状: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等。 凝块:见于化脓性脑膜炎、脑梅毒、脊髓灰质炎等。 薄膜: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等。
细胞分类计数: ► 淋巴细胞 40%~80%, ► 单核细胞 15%~45%, ► 中性粒细胞 0~6%, ► 其他细胞罕见
48
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增多
► 多见于细菌性化脓性脑膜炎,常达(1~20)×109/L; ► 早期病毒性脑膜脑炎、早期结核性或真菌性脑膜炎,很少
超过1×109/L。 ► 也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后、反复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
2.中度增高(<200×106/L):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 3.正常或轻度增高:常见于浆液性脑膜炎、流行性 脑炎(病毒性脑炎)、脑水肿等。
44
血性脑脊液白细胞数的校正方法:
估算法: 即以红细胞与白细胞数之比为700:1的关系估计白
细胞数。也有学者认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在发病3-4 天内进行腰穿刺时由于红细胞破坏较早,应以每500个红 细胞比1个白细胞计数较为合适。 计算法:
36
通常蛛网膜下腔出血4~8小时后即呈黄色, 48小时最深,至3周左右消失。出血性黄变的持 续时间取决于以下几种因素:
1.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严重程度; 2.红细胞溶解的速度;
37
3.溶血的分解产物的多少; 4.组织细胞反应的活性; 5.对CSF循环的影响; 6.个体的特异性。
38
梗阻性黄变症:见于椎管梗阻(如髓外肿瘤), 同时CSF蛋白显著升高,当蛋白升高超过1.5g/L时, CSF可呈黄变症。黄变程度与CSF蛋白含量成正比, 且梗阻部位越低,黄变越明显。
微混:常见于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脓肿(未破裂者)。 混浊: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 毛玻璃状: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等。 凝块:见于化脓性脑膜炎、脑梅毒、脊髓灰质炎等。 薄膜: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