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检验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清晰透明 化脓性脑膜炎:乳白色混浊 结核性脑膜炎:毛玻璃样混浊 病毒性脑膜炎:清晰透明或微浊
10
3、凝固物(coagulum):
脑脊液的凝固状况表现为薄膜形成(pellicle formation)、凝块 (clot) 或 沉 淀 物 形 成 。 脑 脊 液 的 凝 固 状 况 可 用 “ 无 凝 块 ” 、 “有凝块”、“有薄膜”、“胶胨状”描述。
12
(2)蛋白质定量试验
[参考值]
成人:腰池 200~400mg/L 小脑延髓池 100~250mg/L 脑室 50~150mg/L
13
[临床意义]
脑脊液蛋白质含量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在新生儿,由于 血脑屏障发育尚不完善,因此新生儿脑脊液蛋白质含量相 对较高,6个月后逐步降至成人水平。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增 高提示患者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或脑脊液循环障碍。
脑脊液混浊主要由于感染或出血导致脑脊液中细胞成分增 多所致,混浊程度与细胞数量有关,脑脊液中细胞数大于 300X106/L时,可出现混浊。蛋白质含量增加或含有大量微生 物也可产生混浊。
脑脊液透明度可用“清晰(clear)透明(transparent)” “微浊(slightly cloudy)”、“混浊(cloudy)”描述。
核性脑膜炎及真菌性脑膜炎等。当中枢神经系统发生感染 性病变时,在病原微生物和破坏细胞释放的葡萄糖酵解酶 的作用下,大量葡萄糖被分解为丙酮酸和乳酸,结果使脑 脊液中葡萄糖含量降低。
19
在化脓性脑膜炎早期,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即明 显降低,疾病高峰期可为零。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降低多发生在疾病中晚 期,其降低程度与疾病预后有关,即葡萄糖含量降低越明显预 后越差。因此,脑脊液葡萄糖含量是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性、真 菌性感染的重要指标。
14
1)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
①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蛋白质含量显著增高,结核性脑
膜炎时中度增高,病毒性脑炎时轻度增高。
15
②出血性脑病:
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脑脊液蛋白质含量中度 增高。为区别增加的蛋白质成分是来自出血还是脑脊 液原有蛋白质增高,可用下法推算:以每微升脑脊液 中1万个红细胞相当于带入蛋白质80mg/L,推算出因 出血带入的蛋白质含量,用脑脊液标本实测蛋白质含 量减去出血带入的蛋白质含量,即为脑脊液中蛋白质 含量。
11
(二)化学检查
1、蛋白质检查 (1)蛋白质定性试验
Pandy试验(Pandy test) 脑脊液中蛋白质与苯酚结合成不溶性的蛋白盐而产生白色浑 浊。 Pandy试验所需脑脊液标本量少,检测灵敏度高,结果易于观 察,沉淀物的多少与标本中蛋白质含量成正比。由于Pandy试 验灵敏度高,故部分正常脑脊液可出现极弱的阳性结果。
2
e) 有剧烈头痛、昏迷、抽搐或瘫痪而疑为中枢神 经系统疾病者。
f)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需椎管内给药治疗者。
禁忌证:
a)对疑有颅内压升高者须先做眼底检查,如有明 显乳头水肿,忌做腰椎穿刺,以免诱发脑疝。如非做 不可,应先行降颅压处理,然后缓慢滴出少许脑脊液。
b)病人处于休克、衰竭或频危状态以及局部皮 肤有炎症者亦不宜做腰椎穿刺。
16
2)脑脊液循环障碍
脑部肿瘤或椎管梗阻如脊髓肿瘤、蛛网膜下腔粘 连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增高。在蛛网膜下腔梗阻性疾 病,当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增高到10g/L以上时, 脑脊液标本外观呈黄色胶胨状,且有蛋白—细胞分 离现象(Froin syndrome,Froin综合征),是蛛网膜下 腔梗阻的脑脊液特征。
第四节 脑脊液检验
(cerebrospinal fluid examination )
1
一 、脑脊液采集及检查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定义 (二)适应证及禁忌证(indication and contraindication)
适应证:
a)有脑膜刺激症状 b)疑有颅内出血 c)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 d) 脱髓鞘疾病
正常脑脊液标本静置12~24h不形成பைடு நூலகம்膜、凝块或沉淀物。
在炎症情况下,脑脊液中蛋白质(包括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 当含量高于10g/L时,可形成凝块。
化脓性脑膜炎:静置1~2h 形成凝块或沉淀物
结核性脑膜炎:静置12~24h后表面有纤细的网膜形成
病毒性脑膜炎:不凝固
蛛网膜下腔梗阻:由于脑脊液循环受阻,梗阻远端脑脊液蛋白 质含量可高达15g/L,此时脑脊液可呈黄色胶胨状。
3
(三)标本采集(specimen collection)
1、采集部位:
脑脊液标本通过腰椎穿刺(1umber puncture)采集, 特殊情况下可由小脑延髓池(posterior cistern)或侧脑室 (1ateral ventricle)穿刺获取。
2、注意事项:
穿刺成功后先作压力测定,正常人脑脊液压力为 80~180mmH2O,超过200mmH2O表明颅内压增高,此时放出脑 脊液的量应控制在2ml以内。若压力低于80mmH2O,表明颅 内压降低,可作动力试验以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
17
2、葡萄糖检查(glucose examination)
参考值:儿童:2.8-4.5 mmol/L 成人: 2.5-4.5 mmol/L
临床意义: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与血糖浓度、血脑屏障 的通透性及脑脊液中葡萄糖酵解程度有关。
18
减低
1)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性、真菌性感染: 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降低主要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
6
二、检验项目
(一)一般性状检查
1、颜色(color):正常脑脊液为无色水样液体。 病理情况下颜色改变:
i. 红色 ii. 黄色 iii. 乳白色 iv. 微绿色 v. 褐色或黑色 白色或灰白色 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多由于白细胞增 加所致。 褐色或黑色 见于脑膜黑色素瘤。
7
2、透明度(transparency)
5
3、收集的量:
待测定压力后将脑脊液分别收集于3支无菌试管中, 每管1—2m1。
第1管作细菌培养,第2管作化学检查和免疫学检 查,第3管作理学及显微镜检查,如疑有恶性肿瘤,可再留1 管作脱落细胞检查。
脑脊液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放置过久可因细 胞破坏或细胞包裹于纤维蛋白凝块中导致细胞数降低及分类 不准;脑脊液标本中葡萄糖的分解使葡萄糖测定结果偏低; 脑脊液标本中细菌自溶或死亡影响细菌检出率
10
3、凝固物(coagulum):
脑脊液的凝固状况表现为薄膜形成(pellicle formation)、凝块 (clot) 或 沉 淀 物 形 成 。 脑 脊 液 的 凝 固 状 况 可 用 “ 无 凝 块 ” 、 “有凝块”、“有薄膜”、“胶胨状”描述。
12
(2)蛋白质定量试验
[参考值]
成人:腰池 200~400mg/L 小脑延髓池 100~250mg/L 脑室 50~150mg/L
13
[临床意义]
脑脊液蛋白质含量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在新生儿,由于 血脑屏障发育尚不完善,因此新生儿脑脊液蛋白质含量相 对较高,6个月后逐步降至成人水平。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增 高提示患者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或脑脊液循环障碍。
脑脊液混浊主要由于感染或出血导致脑脊液中细胞成分增 多所致,混浊程度与细胞数量有关,脑脊液中细胞数大于 300X106/L时,可出现混浊。蛋白质含量增加或含有大量微生 物也可产生混浊。
脑脊液透明度可用“清晰(clear)透明(transparent)” “微浊(slightly cloudy)”、“混浊(cloudy)”描述。
核性脑膜炎及真菌性脑膜炎等。当中枢神经系统发生感染 性病变时,在病原微生物和破坏细胞释放的葡萄糖酵解酶 的作用下,大量葡萄糖被分解为丙酮酸和乳酸,结果使脑 脊液中葡萄糖含量降低。
19
在化脓性脑膜炎早期,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即明 显降低,疾病高峰期可为零。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降低多发生在疾病中晚 期,其降低程度与疾病预后有关,即葡萄糖含量降低越明显预 后越差。因此,脑脊液葡萄糖含量是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性、真 菌性感染的重要指标。
14
1)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
①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蛋白质含量显著增高,结核性脑
膜炎时中度增高,病毒性脑炎时轻度增高。
15
②出血性脑病:
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脑脊液蛋白质含量中度 增高。为区别增加的蛋白质成分是来自出血还是脑脊 液原有蛋白质增高,可用下法推算:以每微升脑脊液 中1万个红细胞相当于带入蛋白质80mg/L,推算出因 出血带入的蛋白质含量,用脑脊液标本实测蛋白质含 量减去出血带入的蛋白质含量,即为脑脊液中蛋白质 含量。
11
(二)化学检查
1、蛋白质检查 (1)蛋白质定性试验
Pandy试验(Pandy test) 脑脊液中蛋白质与苯酚结合成不溶性的蛋白盐而产生白色浑 浊。 Pandy试验所需脑脊液标本量少,检测灵敏度高,结果易于观 察,沉淀物的多少与标本中蛋白质含量成正比。由于Pandy试 验灵敏度高,故部分正常脑脊液可出现极弱的阳性结果。
2
e) 有剧烈头痛、昏迷、抽搐或瘫痪而疑为中枢神 经系统疾病者。
f)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需椎管内给药治疗者。
禁忌证:
a)对疑有颅内压升高者须先做眼底检查,如有明 显乳头水肿,忌做腰椎穿刺,以免诱发脑疝。如非做 不可,应先行降颅压处理,然后缓慢滴出少许脑脊液。
b)病人处于休克、衰竭或频危状态以及局部皮 肤有炎症者亦不宜做腰椎穿刺。
16
2)脑脊液循环障碍
脑部肿瘤或椎管梗阻如脊髓肿瘤、蛛网膜下腔粘 连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增高。在蛛网膜下腔梗阻性疾 病,当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增高到10g/L以上时, 脑脊液标本外观呈黄色胶胨状,且有蛋白—细胞分 离现象(Froin syndrome,Froin综合征),是蛛网膜下 腔梗阻的脑脊液特征。
第四节 脑脊液检验
(cerebrospinal fluid examination )
1
一 、脑脊液采集及检查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定义 (二)适应证及禁忌证(indication and contraindication)
适应证:
a)有脑膜刺激症状 b)疑有颅内出血 c)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 d) 脱髓鞘疾病
正常脑脊液标本静置12~24h不形成பைடு நூலகம்膜、凝块或沉淀物。
在炎症情况下,脑脊液中蛋白质(包括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 当含量高于10g/L时,可形成凝块。
化脓性脑膜炎:静置1~2h 形成凝块或沉淀物
结核性脑膜炎:静置12~24h后表面有纤细的网膜形成
病毒性脑膜炎:不凝固
蛛网膜下腔梗阻:由于脑脊液循环受阻,梗阻远端脑脊液蛋白 质含量可高达15g/L,此时脑脊液可呈黄色胶胨状。
3
(三)标本采集(specimen collection)
1、采集部位:
脑脊液标本通过腰椎穿刺(1umber puncture)采集, 特殊情况下可由小脑延髓池(posterior cistern)或侧脑室 (1ateral ventricle)穿刺获取。
2、注意事项:
穿刺成功后先作压力测定,正常人脑脊液压力为 80~180mmH2O,超过200mmH2O表明颅内压增高,此时放出脑 脊液的量应控制在2ml以内。若压力低于80mmH2O,表明颅 内压降低,可作动力试验以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
17
2、葡萄糖检查(glucose examination)
参考值:儿童:2.8-4.5 mmol/L 成人: 2.5-4.5 mmol/L
临床意义: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与血糖浓度、血脑屏障 的通透性及脑脊液中葡萄糖酵解程度有关。
18
减低
1)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性、真菌性感染: 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降低主要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
6
二、检验项目
(一)一般性状检查
1、颜色(color):正常脑脊液为无色水样液体。 病理情况下颜色改变:
i. 红色 ii. 黄色 iii. 乳白色 iv. 微绿色 v. 褐色或黑色 白色或灰白色 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多由于白细胞增 加所致。 褐色或黑色 见于脑膜黑色素瘤。
7
2、透明度(transparency)
5
3、收集的量:
待测定压力后将脑脊液分别收集于3支无菌试管中, 每管1—2m1。
第1管作细菌培养,第2管作化学检查和免疫学检 查,第3管作理学及显微镜检查,如疑有恶性肿瘤,可再留1 管作脱落细胞检查。
脑脊液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放置过久可因细 胞破坏或细胞包裹于纤维蛋白凝块中导致细胞数降低及分类 不准;脑脊液标本中葡萄糖的分解使葡萄糖测定结果偏低; 脑脊液标本中细菌自溶或死亡影响细菌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