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军大纵深理论与德军闪击战异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闪电战的核心是在对手展开其主要兵力和战略资源之前,即以迅猛的攻势将其击败。其基本手段就是集中大量高机动兵力(主要是装甲兵和空军)实施强大的首次突击,然后迅猛突入敌纵深,合围敌主力集团而歼之。为了实现大量集中使用装甲兵的目的,古德里安创建了装甲师。他认为在装甲师内,“除非其他一切支援兵都具有同坦克一样的速度和越野机动力,否则坦克是绝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的。”这一点在当时尤为可贵。古德里安装甲兵作战理论(也可说就是德国装甲兵作战理论)的特点还有:坦克只能用于进攻,不能用于防守;坦克只能集中使用,不能分散;装甲师可用于第一梯队实施突破,而后高速向纵深发展,决不迁就步兵的进攻速度等等(以上只是理论,与实际多少有点距离)。

爆发后,德军基本是按战前的的观点运用装甲兵的,其在进攻作战时基本特点是:在适合装甲兵机动的地形上,在决定性的时间和地点,大量集中使用装甲兵,在空军的有力配合下突然发起进攻。突破对方战术防御地域后,高速向战役纵深进攻,以最短的时间达到战役目的。突破后向纵深发展胜利时,遇敌坚固设防地域多予以绕过;遇对方反冲击时,则多由摩托化步兵和炮兵顶着,装甲兵则从侧后发起突击。

在战役进攻时的兵力部署上,德军通常将装甲集团军(集群)、装甲师(以装甲师为基础)作为突击集团的第一梯队,其兵力部署往往也就一个梯队。各师多独立受领作战任务。故德国装甲师的编制很大,特别是坦克数量,常超过苏军的坦克军。

确实,当面对浅纵深,长战线,后方战略预备队组织松散的防御体系时,闪电战的效能实在不容低估。德军所强调的首次突击及其后效应可以发挥最大效果。突破后前出的各装甲师的确不用太在意侧后的威胁(魔鬼7师战线最长时近400km,却一直没感到侧后有多大实际压力便是明证)。在拥有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空军的战术支援也着实靠得住(戴高乐的第4装甲师(旅?)反击古德里安部,终被古协同空军击退,亦又成一例)。总之,法国之役,闪电战发挥得的确完美。

大纵深作战理论源自30年代图哈切附元帅,与闪电战相同,大纵深也十分注重各兵种协调,但它对装甲部队的使用与闪电战有些不同。大纵深仍把步兵作为主体,进攻先期步兵在火炮、装甲部队等各兵种支援下在敌军阵地打开突破口,随后才开始投入机械化部队用以稳固突破口,扩大战果,并深入敌防御纵深,加以分割包围;战略航空兵同时对敌后方战略要地实施打击,从而摧毁其战争潜力。最终达到彻底击垮敌

人的目的。

大纵深和闪电战都是机械化协同机动作战理论,但在战斗开始时,装甲部队的应用上还是有区别的。闪电战主张将其独立、集中使用,从而能实现战略突然性,令敌方措手不及,如同闪电般迅速,主要强调的是利用高机动的快不及防从心理上威慑敌人,从实际上打击敌方,已达到瘫痪敌方的目的;大纵深则不同,它仍旧把步兵作为首次进攻的主体,其它兵种以及装甲部队的作用是支援,待突破口打开后在使用装甲部队进行纵深的分割包围,其使用装甲部队相对保守,仍有坦克支援步兵的残存意识。如此一来,开战之初将很难对敌形成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除非己方具有明显兵力优势(至少也是战场局部优势),不过这种思想的确符合1943年后的苏军以多打少的实际情况,倒也称的上是量身定做。

补充:说到大纵深机动作战理论,不能不提倡导此思想的苏军学究派代表人物——图哈切夫斯基。他在被斯大林谋杀的前一年,曾集中论述了新作战思想的基本观点。他指出,由于有了装甲兵和航空兵这样的作战手段,就不仅能够直接攻击前沿防御之敌,而且能够越过敌防御阵地,同时攻击整个防御纵深内之敌。他认为,进行单个的战役已不足以全歼敌军,必须通过多次连续性的战役方能奏效。因此他建议在单个战略方向上,选择一定范围的纵深,几乎不停顿地组织多次战役。这将使敌方无法补充休整、调整部署和前调预备队,从而最终达成在该方向上歼灭敌主力的目的。基于此思想,苏军在早于任何别国的1932年创立了作为纵深作战突击力量的机械化军(1938年改称坦克军),装备了一大批机动性良好的装甲车辆。但这一切都差点被大清洗的狂涛冲走。1938年,大纵深作战思想受到广泛的怀疑,坦克军被撤消。30年代末,40年初苏联所进行的两场战争的结果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在具体运用上,苏军既不同于法军的坦克零散配步兵,也不同于德军的决不迁就步兵。苏军采取的是中庸之道,即承认装甲兵的独立作战能力,又不否定坦克支援步兵的作用。在攻击作战时,苏军将装甲兵分为“近战”和“远战”两种。近战者,即直接支援步兵进行突破的坦克,多为直接配属给步兵师军的坦克团(旅)。远战者,即由坦克军(集团军)组成的快速集群。用于突破后发展胜利。这里又涉及两个重要概念“突破口理论”和“快速集群”。

闪电战和大纵深作为现在机械化作战最现实的战略思想,除了在装甲部队使用上有不小的分歧,另外在步兵的作战使用上也有各自的见解。闪电战注重的是以装甲部队为核心,要求包括

步兵在内的其它兵种也要以同样的方式实施机动。步兵在作战中也首次被要求具有高机动,能够跟的上坦克的进攻节奏,这也就是步坦协调。一旦对步兵提出了此种要求,就必须有良好的运载车辆,而且进攻的行进过程中,这些车辆也和坦克一样面临被击毁的危险。德国在二战中主要使用的是 Sdkfz.250和Sdkfz.251半履带装甲车,这两种车辆可靠性很好,而且还可以在车体上安装各种武器,防护水平一般,可以满足闪电战对步兵的要求。不过由于德国的工业基础较薄弱,无法腾出生产线大量生产这些辅助车辆,步兵和大量的火炮辎重还得依靠轮式车辆,甚至是骡马。为解决步兵的机动问题,德军曾想出在坦克后挂拖车运载步兵的主意,但最后也不了了之。因此古德里安的机械化设想在整个二战也没有在德军中实现。

由于大纵深在战役之初强调以步兵为战斗核心,所以对步兵机动要求没有象闪电战那么严格。在二战中,苏军为了集中精力生产坦克,所以在其它机械化车辆上发展缓慢,主要装备还是英美支援的M3半履带装甲车。在进攻中步兵要么步行机动,要么就是最简单的由坦克搭载(为此苏军还制定了具体的坦克搭载步兵的相关的条例)。从表面上看问题似乎解决了,但这毕竟只是权宜之计。苏军大量使用的T-34坦克行使中平稳性并不是很好,实施较远距离距离行军,搭载的步兵体能消耗很大,容易影响部队的战斗力,而且步兵直接暴露在坦克外面极易受到攻击。好在苏联的数量优势可以弥补这可缺陷。

突破口理论是一种理想的进入交战的理论。此理论认为,快速集群应在突破梯队完全突破敌战术纵深,打开突破口后,始进入交战。而在此之前,快速集群应完全保存实力,待进入交战后再全部释放能量。这里所说的突破口是什么样的突破口呢?就是由突破梯队完全肃清了突破地段的敌有生力量,并在突破口两侧开辟出地一般反坦克火器对在突破口内行动的部队不能构成直接威胁的保障地带,而且有一定地幅的一条直接通往敌人纵深的“安全走廊”(为坦克军打造的突破口大约宽6-8km;坦克集团军8-20km。保障地带一般要求宽度在2-3km以上)。故此突破口亦称“纯突破口”,此理论亦称“纯突破口理论”。纯突破口一旦形成就意味着快速机群此时此地进入交战是再实时,再安全不过了。纯突破口理论所刻意追求的是一中纯粹理想化的进入交战的时机和环境。尽管往往与现实相去甚远。但它毕竟是人们的理想。所以,纯突破口理论为人们普遍承认。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明苏军对于突破集群和快速集群任务划分是

多么的严谨。

快速集群:指苏军装甲兵在进攻作战时临时组建的,用于第一攻击梯队(突破集群)突破成功后,进入突破口纵深,打击敌纵深内的有生力量和重要目标,以达成战役目的之用的机动兵力集团。在WWII中后期,也就是快速集群发展和应用的鼎盛时期。快速集群常由方面军的坦克集团军组成。(其中在柏林战役中。苏军以4 个坦集和9个坦克军担任快速集群,创快速集群规模之最。)但多数情况下,快速集群的主要力量还是坦克军。快速集群以快见长,据苏军对几十个战役的统计,担任快速集群的坦克集团军前进纵深平均320km,最高达到800km;进攻平均速度为25-45km/D。个别战役高达60-90km/D。合成集团军和步兵师实在是望尘莫及。凭心而论,突破集团的作战任务相对困难。快速集群作战任务相对容易。(试想,一个要砸开坚硬的核桃壳;一个只需吃酥脆的核桃仁。)

但快速机群亦非万能。惟有在敌纵深防御薄弱,组织松散。且地形便于坦克大兵团机动时。快速机群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图哈切夫斯基提出的大纵深作战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以杀伤性火力同时压制敌整个防御纵深,在选定的方向上突破其战术地幅。也就是说,在敌人建立了纵深防御的情况下,战役、战斗将首先从突破开始,以敲开敌人防御体系的外壳,为发展胜利创造条件。没有突破,就谈不上发展胜利,快速集群自然也就无用武之地。

基于战前对大纵深战役的设想,苏军在1936的野战条令中,明确将坦克分为远战和近战两种。近战者,直接支援步兵作战;远战者,纵深攻击,发展胜利。从战史上看,苏军运用坦克的兴奋点是在纵深,远战坦克更受苏军青睐。尽管如此,苏军始终没有放弃以坦克支援步兵的观点。相反,此观点成熟和完善的过程远比“快速集群”来得一帆风顺,并在体制、编制上得到苏军高层的充分保证:到1942年春,苏军累计组建了114个用于支援步兵战斗的独立装甲旅,在兵力和坦克数量上,与同期组建的25个坦克军旗鼓相当。除此以外,苏军还以法令形式予以肯定。苏军国防委员会No.325号令明确规定: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的主要任务是消灭妨碍步兵前进的目标;步兵与支援坦克的距离不得超过200-400m;敌坦克在战场上出现时,主要应由己方AT炮兵来对付,己方坦克只有在兵力上占有明显优势,并占据有利地形时,才与其展开正面对抗。这些规定现在看来简直是苛刻而呆板的,而在当时,此令无疑有它的合理性。

东线战争的初期,由于坦克数量少,加上苏军步兵指挥员不懂装甲兵战术,于是苏军步兵师常将配属的坦克部队分

割成坦克小组,配属给步兵连、排;加上组织保障不利,坦克密度低等许多原因,致使支援坦克的作战效益低下,战损率高,战绩不佳。针对这些情况,苏军与1942年1月作出了支援步兵战斗的坦克必须集中使用,并与步、炮、航密切协同等一系列规定,随后又出台了No.325号令,详尽规定了步兵支援坦克的运用原则、方法等。从此苏军步兵支援坦克的运用情况才出现转机。

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反攻阶段中,苏军各步兵部队首次按325号令使用支援坦克。战役中,配属给步兵师的坦克旅、团均以整建制组成近战坦克群,并由步兵师师长直接指挥。独立旅、团中的各坦克营还得到了师书兵力的加强。尽管如此,在集团军的主要突击方向上,支援坦克密度不高,影响了突破速度,方面军不得不抽调快速集群的坦克以支援步兵师的突破,而后再回归本编制。虽然敌战术防御纵深并不是快速集群的任务,但为加快突破速度,快速集群往往以部分坦克支援步兵战斗或干脆提前进入交战,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43年末才有改观。究其原因,一是支援步兵的坦克数量少,密度小;步兵击力弱;步坦协同不利。二是突破任务毕竟是艰难的,而发展胜利相对要轻松一些。

战争中后期,随着坦克数量的增加,直接支援步兵战斗的坦克、自行火炮的密度亦不断提高。战争初期,每公里突破正面的坦克平均密度约3-4辆;到战争后期已上升到40余辆。如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每公里坦克密度少则4辆,多则不过7辆。奥廖尔战役时,情况便大有改观,坦克密度提高到20辆左右。而柏林战役时,坦克、自行火炮的平均密度已达到40-50辆。个别地段竟高达70余辆。

在支援坦克增加的同时,分割使用中等编制的支援坦克部队又逐渐盛行(多得没地方去)。分割使用坦克旅、团已比较普遍。各步兵营大多可得到一个坦克连的配属;步兵连则可摊到一个坦克排的加强。支援坦克除以往的支援步兵突破以外,还执行发展胜利的任务。在突破敌主要防御地带后,支援坦克大多编入师、军的先遣队,从行进间夺占敌第二防御地带(如果有的话),或纵深追击退却之敌。

很好,很全面,但似乎漏了几点。
1、图哈切夫斯基要求在突破防线时要以航空兵、炮兵和其他渗透型兵种迟缓敌机动兵力的增援。他很重视这一点,认为是进行突破的必要条件。他把这个叫“全纵深压制”。
2、对坚固的防线,必须在炮兵的支援下才允许对其发起冲击。而对有一定防空兵力的防线,严禁使用航空兵进行支援,以节约宝贵的航空兵。

闪击战和大纵深作战的区别主要在于如何突破坚固防御战线。


闪击战是把装甲兵团集中起来组成突击兵团,依次完成突破敌方阵地和后续的纵深作战任务。突击集团如果在突破阶段因遭遇严重抵抗而消耗太大,就会影响到后续纵深作战能力。而大纵深作战在突破敌人有准备防御战斗中,通常把坦克部队编为直接支援坦克群和远战坦克群两个部分。直接支援坦克群主要由各个合成集团军的独立坦克旅,团组成,负责对突破敌人防御的步兵部队进行直接支援。远战坦克群是以坦克军组成快速集群。在突破口打开后执行纵深突击任务。直接支援坦克群突破防线后,远战坦克群还是完整的;即使突破不成,远战坦克群还可以发动新的突击攻势或转移到新的突击方向。德军在东线几次突击失败都是因为遭遇到了苏军二线的远战坦克群。

闪击战在敌方没有准备或军队没有充分展开始能发挥重大作用,可在短时间内给敌方施加很大压力,容易突破美,英等西方国家通常的浅纵深防御部署。二战后期德国装甲兵虽然已经非常虚弱,但仍可突破阿登的地区的美军防御。人而如果把装甲部队集中在其战斗力会在突破防御的过程中不断受到削弱。闪击战的这个弱点在敦刻尔克时就有所表现,但是直到面对苏军大纵深防御后才彻底暴露,而库尔斯克会战更是从根本上动摇了闪击战的战略价值。

德军用闪击战突破苏军纵深梯次防御的难度很大。装甲集团在突破大纵深防御阵地时犹如沙漠中的水流很快被吸干,即使突破防御也无力向纵深发展。苏方面军级别的主要防御地带纵深在战争的中,后期可达180千米,使德军基本无法突破。在莫斯科战役和斯大林格勒解围战中,德国装甲集团都是在突破过程中就将战斗力耗尽,以致无法向纵深突击。库尔斯克战役中的装甲兵团在突破防御之前就已耗尽力量,根本无法抵抗苏军随后开始的大规模反击。

共同点:装甲集群突破

坦克把火力,机动和防护有效综合到一起,在一战战场上就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和突击力,为陆军作战的发展打下了技术基础。对阵地战的迷恋和对消耗战的恐惧使英,法都将坦克的作用局限于支援步兵,而德国和苏联却通过对坦克战术的深入研究发展出了以机动为基础的作战理论,这就是闪击战和大纵深作战。它们的主要原则都是在空军配合下,利用大规模坦克部队对敌人纵深进行大范围和高速度的突破和打击。这两种理论对如何运用坦克部队的认识都是相同,但因为不同的部队编程和装备条件,闪击战和大纵深作战在实际应用上却大为不同。

德国陆军在20世纪30年代初重新武装时,就将坦克作为地面作战力量的核心,但决策者也清楚地知道

,德国军队无法承受长期消耗战。它需要一种能够在敌方动员之前就取胜的方法。在此背景下,以坦克快速突击为核心的闪击战自然成为德国陆军所推崇的。

闪击战的核心思想就是在敌人没有准备或主力兵团没有充分展开之前,以装甲集团迅速进行纵深突击将其击败。其主要方法是集中大规模高机动突击集团,突破防线后在敌纵深迂回穿插,合围歼灭敌重兵集团。突然性和机动性是闪击战成功的关键,在闪击战思想中坦克兵团只用来进攻,集中在第一梯队中实施突破后进行纵深合围,再通过突破要点所造成的混乱来动摇对手的整个防线,因此它不需要顾及步兵的运动速度。德国装甲兵在二战中充分贯彻了闪击战的核心思想。在闪击波兰,西欧和东线前期,德坦克兵团迅速突破,对重兵集团实施钳形合围,短时间内取得了重大战果。在二战后期防御战中,德装甲兵在机动反突击作战中也贯彻了闪击战的思想。

苏联同样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已估计到在未来战斗敌人可能集中大量的机械化部队,在400-600千米的纵深进行突击和合围,破坏苏联的后方基地,预备队,兵力展开和战争动员,以坦克为核心的新兵器将会“对战争的结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苏军认为主动出击以获得的主动权是破坏敌人进攻准备的有效方法,并提出了通过机械化大兵团进行大纵深作战的理论,其中装甲兵团是主要的进攻力量。苏联和德国在战争爆发前对装甲兵的使用方法可谓不谋而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