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工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办学特色项目之一
夯实基础强化实践注重创新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安徽工业大学人才培养特色
二○○四年九月
目录
一、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形成和强化人才培养特色 (1)
(一)建校初期人才培养工作的探索 (1)
(二)有组织地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特色 (2)
(三)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展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积淀形成我校人才培养特色 (4)
(四)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人才培养特色 (7)
二、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体现人才培养特色 (11)
(一)主动适应经济建设,不断明确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 (11)
(二)依据培养目标,精心设计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 (14)
(三)大胆实践,创新本科人才培养的制度模式 (21)
三、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弘扬人才培养特色 (23)
(一)构建以夯实基础为目的的理论知识系统,加强基础教学 (23)
1、按照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设置公共基础课平台 (23)
2、按照重学科淡专业的要求构建学科大类基础课程平台 (25)
3、按照专业特色,设置专业方向选修模块课程 (26)
(二)强化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8)
1、推进实验课程内容整合,构筑基础、综合、设计三个平台的实验
教学体系 (28)
2、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推进实习教学环节的“产学研”结合 (30)
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对实验或实习进行模拟、
仿真教学 (36)
4、加强毕业设计环节、强化学生综合训练 (38)
5、加强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拓展实践能力培养的空间 (39)
6、加强实践教学评估、考核和规范管理 (40)
四、人才培养特色的实践效果 (41)
(一)促进了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 (41)
(二)促进了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和教学建设不断加强 (42)
(三)促进了教师队伍教学水平的提升 (45)
(四)获得了一批较高水平的改革成果 (45)
(五)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47)
五、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彰显人才培养特色 (48)
夯实基础强化实践注重创新
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安徽工业大学人才培养特色
建校以来,学校依据办学定位,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夯实基础、强化实践、注重创新,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安工大人才培养特色,并在新的实践中强化这一特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的本科毕业生,为行业、区域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一、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形成和强化人才培养特色
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历时20余年,经历了一个伴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坚持不懈、不断探索、不断推进、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化,促进了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和强化。
(一)建校初期人才培养工作的探索
建校初期(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围绕培养合格人才这一根本任务,广大教师在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和对教学工作和其它各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的思想指导下,积极探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方式和途径,努力培养又红又专的冶金工程技术人才。
这一阶段的探索,保证了本科教学质量,并获得5项省部级教学成果。
毕业生以其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扎根基层、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为刚刚举办本科教育的我校的生存和发展,为培养合格的本科人才,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二)有组织地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特色
1988年1月,学校召开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总结建校10年来人才培养的实践,提出要“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特色的本科毕业生”。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校自1989年开始就建立了教学改革立项研究制度。
1995年12月学校召开了以加强教学工作、深化教学改革为主题的校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
先后两次教学工作会议,有力地推动了我校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特色的积极探索。
早在1984年热能专业就开始以“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道路创建新专业,提高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目标进行专业建设,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实施教学、实验教学、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第二课堂等配套改革,把学生带到科研和生产第一线,以科研带结业,培养出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之后,学校先后进行了以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为重点的金相专业试点班培养模式研究;钢铁冶金专业以教学为中心,努力实现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加强学生工程训练,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科研能力;煤化工专业紧密结
合科研和生产实践,不断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冶金机械专业紧密结合生产实践组织教学过程;会计专业采用分段式组织教学,加强产学合作,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等等。
这些探索,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产学研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有效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也为我校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进行了有益的实践,还取得了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成果。
与此同时,学校修订教学计划,注意加强基础、加强主干课程、加强实验实践环节,突出能力培养,有力地促进着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
这一阶段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研究先后获得了1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和23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0项)。
这些改革研究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向社会输送的一批批合格本科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还发表了一批有较大参考价值的教学研究论文。
(三)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淀形成我校人才培养特色
以1996年我校承担的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课题“一般工科院校培养的人才素质要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实践”为标志,我校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进入了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的展开阶段。
1998年3—4月召开的校第三次教学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深化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及工作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教学改革放在各项改革的核心位置上,大力予以推进。
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一,强化德育工作,加强基础教学,优化知识结构,注重能力培养;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为先导,以承担的原国家教委课题为中心,以专业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狠抓教学改革立项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推动教学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化,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
1999年召开的校第四次教学工作会议,以认真贯彻全国和全省高等学校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为主题,进一步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加强教学工作的基本思路“坚持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教学工作实际,继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全面落实学校确定的培养面向21世纪,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加强素质教育,加强实践环节和以产学研结合为主要特征的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树立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观念,加强学风建设,严格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和质量监控,规范教学行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在上述思想指导下,围绕“一般工科院校培养的人才素质要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实践”这一国家级课题,学校共配套课题48项,获省级课题14项。
课题研究与实践取得积极成果。
发表了一批理论研究论文,形成了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如《面向21世纪工科人才全面素质教育大纲的基本框架》等;形成了冶金、化工两个专业的试点培养方案,并推广到当时全校所有本科专业;促进了课程内容和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和体系,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配套改革以及教学基本建设的加强,也促进了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
“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指导组在《研究动态》上先后两次刊发了我校课题研究情况。
2000年12月教育部高教司在山东大学召开的“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成果报告会上,共有9个大会交流报告,我校作为主持学校之一的六院校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课题总结报告在大会上作了交流,这是一般院校改革成果在大会交流的唯一代表。
这一阶段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共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3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
这一阶段,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先期关于全面素质教育大纲的
基本框架为主的理论研究为起点,使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有了明确的理论指导和目标导向,并经过几轮的改革,逐步提炼、升华为有一定普遍意义并带有规范性的理论认识,用以指导改革实践,并全面落实教育部高教司于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
概括这一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一是加深了对全面素质内涵的理解;二是实施了体现全面素质教育的体系;三是加强了课程体系和内容的重组、整合和优化;四是形成了基础性、操作性、综合性、设计性等不同层次的实践环节教学体系;五是实施课内和课外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体系。
本阶段的改革成果充分体现和固化到1998年制定的8个专业和1999年制定的19个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并在实践中得到认真落实,使人才培养特色由点上的探索发展到面上的系统实践。
至此,历时20余年,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索和改革实践中,积淀形成了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体现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面向的人才培养特色。
(四)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人才培养特色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启动,我校获得“21世纪初一般院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理工科实习与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和“一般工科院校经济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等3项新的国家级立项教改课题,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入对上一轮改革成果进行综合、集成、巩固、扩大,并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的阶段。
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改革,使人才培养特色得到强化,并凸显其鲜明与独特。
新世纪高等教育教改工程共批准670项课题,由248所院校承担。
其中承担1-2项的院校占70%,承担3-9项的院校占院校数的24%。
安徽省共有9所院校(含中科大、合工大)获准课题18项,我校为获准新的国家级立项教改课题较多的院校之一。
2002年,我校又成为“大学生学习改革与创新”这一国家教改项目的主持单位之一,并负责承担“大学生学习改革理论研究与系统构建”项目的研究。
2001年4月召开的校教学工作会议,以主动适应高教扩招形势,努力提高我校教育质量为主题,重申了“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深化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教学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了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性好,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2002年6月召开的教学工作会议以学习贯彻教育部2001年4号文件精神,加强教学过程考核和监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回顾了一年来承担3项国家级教改课题的进展情况,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工作重要地位的认识,认真落实我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加大对本科教学工作的投入,健全和加强教学质量保障、监控和评价体系。
2003年4月召开的教学工作会议以贯彻教育部2001年5号文件精神,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努力提高办学水平为主题,在明确我校关于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目标、做法和思路的同时,再一次提出要继续以国家级教改课题为龙头,推动面上教学改革的展开;把学校各项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固化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人才培养特色。
据此,学校出台了制订新一轮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与框架方案,形成了我校的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使学校培养人才的定位、方向和特色更符合社会需求,进一步加强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年底召开的校党代会要求:从学校的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办学特色出发,从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的质量观出发,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符合我校实际、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结构和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
同时对深化教学改革的主要方面都提出明确要求。
三年多来,根据上述总体思路和要求,我校始终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主线,大力
推进教学改革在广度上逐步全面展开,在深度上不断向纵深发展。
为配合几项国家课题的研究,一方面积极争取省级立项,共获省级教改课题28项(其中重点7项),同时确立校级教改课题106项,全校有半数以上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工作。
这一阶段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构建了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基础,重学科淡专业,注意共性与个性、课内与课外、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注重加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彰显人才培养特色。
三年多来,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批新的成果。
“21世纪初一般院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理工科实习与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这两个世行贷款项目,和“一般工科院校经济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在中期检查时被华东片指导组认为项目进展良好,并获教育部追加研究经费,《理工教改动态》对研究与实践情况进行了报道。
尤其是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要方面的“理工科实习与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项目在西安会议上交流的材料被选入教育部高教司编辑出版的《改革、创新、发展——世行贷款21世纪初高等理工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成果第一集》。
《高等工程教育信息》对此也作了大篇幅的报道。
2003年10月,这几项国家级教改课题按计划完成了任务,结题时受到验收专家组的肯定和好评,《理工教改动态》报道了结题验收情况。
项目结题验收专家组认为:这3个国家级教改项目研究思路和改革方案,起点高,科学性、实践性强,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对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
实施的技术路线科学,措施得力,取得了显著效果。
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具有代表性、先进性、特色鲜明;构建的四年不断线的课内外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科学性、完整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
项目研究和实践所取得的成果,对一般院校本科人才培养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广应用价值。
2004年5月,教育部专家组终审验收意见对此给予了肯定:“项目研究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注重人才的多样化和个性培养,实践操作性强,对同类院校有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
与此同时,我校在推进和实施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管理、质量监控和评估等方面均形成一系列规章制度、评估和考核体系,既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也对强化人才培养特色起到了制度保证作用。
二、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体现人才培养特色
随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办学定位的不断明确,在办学实践中,我校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明确,培养计划不断优化,培养制度不断创新,从而,使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和强化,有培养目标的明确导向,有培养计划和培养制度的可靠保证。
(一)主动适应经济建设,不断明确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
多年来,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在系统规划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不断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找准办学定位,并确立与之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早在1992年,学校在制定《综合改革思路》时,认真总结15年来的办学实践,针对我校毕业生具有安心基层、重视实际、工作踏实、能较快适应具体业务工作需要的优点并在冶金行业获得好评,但还存在着工程意识、经营管理能力不强,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不高,知识覆盖面较窄,后劲不足等问题,首次明确提出了“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是培养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工程应用型和
经营管理型的技术人才。
”
1995年12月召开的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在总结了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后8年的教学教改工作,分析形势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在人才培养上,要努力形成我校毕业生的特色:“思想素质好、专业基础扎实,适应性强,能理论联系实际,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
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的深化,经过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校领导的综合决策,不断地调整和确立了我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指导思想。
1998年学校提出: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立足华东地区、保持冶金特色、拓宽服务方向;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本科教育为主、工科专业为主、提高质量效益为主的办学方针;培养面向21世纪,敬业爱岗、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
2003年底的党代会、2004年教代会和教学工作会议都一再明确我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办学定位: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发展研究生教育,兼顾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坚持以工科为主,充分发挥工科优势,工、经、管、文、理、法多学科协调发展;坚持立足安徽,服务行业,面向全国;坚持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同时还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
基础扎实,就是要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有发展后劲。
知识面宽,就是要使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本专业的知识,还要有相邻学科的知识、管理知识、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经管文类专业学生要有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
实践能力强,就是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综合应用所掌握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语和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应用能力。
同时还要特别强调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意识,养成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能力,适应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发展的需求。
综合素质高,就是要使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
具有创新精神,就是要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创业的意识,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崇尚真知、追求真理、勇于探索。
能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辨明方向、善于选择、寻求出路,学会生存。
所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了21世纪初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培养质量的要求,也集中体现了我校本科人才培养特色。
为不断完善我校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思想上、组织上、工作上和制度上的保证。
(二)依据培养目标,精心设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培养计划(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目标的直接体现。
随着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明确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及时把改革成果固化到教学计划中,使教学计划不断优化。
1、以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指导教学计划的制定
结合每年召开一次的教学工作会议,经过全校上下努力,广大干部和教师不断更新观念,一些反映时代特征的教育思想观念取得了基本的共识:一要转变狭隘的知识质量观,树立以知识为基础、能力为重点、素质为根本的全面素质质量观;二要转变精英教育阶段统一规格要求的人才观,树立大众化教育阶段适应社会需求,提供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多层次人才观;三要转变重学轻用、重理论轻实际的观念,树立学以致用、理论紧密结合实际的观念;四要转变狭窄的专业化教育思想,树立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重学科淡专业的基础性教育思想;五要转变学校教育单纯以教师为主导的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根本,重视
调动学生主体作用的教育观;六要转变以传习为主的教学观,树立以实践、创新为重点的教学观。
从而,为教学计划的优化提供良好思想基础。
2、以明确的原则要求规范教学计划的制定
教学计划的制定,既要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要从实际出发,总结推广试点专业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为中心整体优化专业改革方案的实践经验,使全校各专业培养计划的设计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为此,学校于1999年和2003年先后两次就教学计划的制定颁发专项文件,明确提出了整体优化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一是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二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三是课内教学与课外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四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五是因材施教,充分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原则;六是提供足够发展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
同时,根据上述基本原则,提出了制定教学计划的基本框架。
3、以试点专业改革方案进行典型引路
上一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冶金、化工两个专业为试点,在培养目标、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人文素质教育等方面均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改革。
首先,在专业培养目标方面:冶金工程专业从分析当时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按照人才素质构成的主要方面提出了三种类型的培养目标,即第一类为理论—技术型或技术—理论型;第二类为技术--管理型和管理—技术型,第三类为理论—管理型和管理—理论型。
化工工艺专业提出以设计制造、运行施工为主的“工程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第二,在课程体系结构优化方面:冶金工程专业以涵盖钢铁冶金、有色冶金及电冶金等宽口径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将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概括为“一主、二辅、三综合、四条线”的模式。
“一主”是指建立在化学冶金学(或称“过程冶金学”)基础上,钢铁生产理论、工艺、装备及其系统优化的本专业主干课程系统;“二辅”是指以金属学(或称物理冶金学)为基础的广义冶金学和以机电一体化为方向的机、电基础理论;“三综合”是指现代工程师必须具备的工程实践、实验技术和工程设计三个方面综合能力的训练;“四条线”是指数学、计算机、人文、语言四个方面在教学与实践上做到“四年不断线”。
化工专业按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组合为六大系列课程体系:即人文、社科、语言课程系列;数学、计算机课程系列;物理、机电课程系列;基础化学课程系列;化学工程课程系列;专业方向课程系列。
第三,加强实践教学体系方面:冶金工程专业在实施专业实验的设计性和开放性的同时,重点加强和建立了系统的工程设计环节,包括一年级开设的“工程设计导论”为学生提供工程设计的基础概论知识和自己动手组装简易机械设备的工程实践;二年级从事机电方面的课程设计;三年级进行冶金生产单元设计或环保、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等方面的设计;四年级结合实际完成毕业设计。
化工工艺专业一方面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体系。
从第一至第七学期将实验按不同层次安排为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训练;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实验;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有机物合成、测定和分析实验;无机物合成实验;化学工程实验和专业综合实验。
同时形成了“工程设计”的系列环节,将原专业教学计划中仅有各占一周的两个课程设计改为共7周的四个工程设计,即分别安排在第2、4、6、7学期的机械制图设计、单体设备设计、化工单元设计及化工厂车间设计。
最后为第8学期实施综合训练的毕业设计。
第四、适度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本着精选原则,开出了人文、社科、艺术类选修课。
同时,冶金工程专业举办了工科大学新生研讨班。
介绍高等教育的历史和作用,大学学习生活的特点;介绍、培养和训练相关的学习技能,指导学生确定价值观及人生哲学等。
化工工艺专业开展了“八个一工程”教育活动方案,即学生在四年中担任一年社会工作,每年参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