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城东北黄姓发展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阳城东北黄姓发展史
信阳黄氏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黄光学信阳在古代属荆州之地,称为申国。

历史上申国有三次变迁。

商朝末年在今河北省卢龙西有个孤竹国,国君的次子叫叔齐,名致。

周穆王(公元前1022--前975年)西巡时,叔齐的子孙协助有功,被周穆王封侯爵,称申侯,史称其西申侯,国都故址在平阳(今陕西宝鸡市眉县),是申国的最早发源地。

公元前704年,被秦国所灭。

周宣王时,为了加强对南方局势的控制,封妻舅申伯在淮河上游地区,都城谢邑(今河南南阳市宛城),史称南申国。

东周初年被楚国灭亡。

《竹书纪年》载:“宣王七年(前821年),王赐申伯命”。

楚文王灭南申国之后,将南申国的部分贵族、平民强行迁往东南的信阳地区安置,成为楚国的附庸国,史称“东申国”,亦称“信阳之申”。

东申国东为江国、黄国。

三国时在信阳设立义阳郡。

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为避皇帝赵光义之讳,改义阳为信阳,称信阳军。

元代信阳军改称信阳府、信阳州。

民国成立后,废州改县,1913年称信阳县,后在县中间城区设立信阳市(县级市),199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分信阳县、县级信阳市为浉河区、平桥区。

并设立地级信阳市,辖罗山县、光山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潢川县、淮滨县、息县、浉河区、平桥区。

原县级信阳市在信阳县的地盘中间,所以我们考证的信阳城东北黄姓,是原信阳县之内的黄姓,也就是现在的平桥区、浉河区之内的黄姓。

在碑文、家谱考证时,为方便大家阅读,对原文加注了标点符号,并对错别字进行了纠正。

关于黄姓的来源,黄国的历史,江夏郡的范围我在《黄氏源流考》一文中,已作详细论证,不再赘述。

黄宪
说到信阳黄姓,就要谈到乾隆《信阳州志》,民国《信阳县志》,以此作为佐证。

《信阳州志》、《信阳县志》里面记载的首次出现的黄姓人是东汉的名士黄宪。

黄宪,字叔度,今正阳县人,正阳县城仍保存有黄宪墓,并建有黄叔度广场。

原墓碑文字由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题写。

志中录有汉《天禄阁兵法篇》记述黄宪的一篇文章。

说有巨盗头领司马龙为了抢略信阳城内财富,首先从信阳西南攻打冥阨关(今平靖关),信阳有司(官吏职称)到正阳县请黄宪策划抵抗贼兵,黄宪施计让贼兵阵乱,一败涂地,致使司马龙自杀,解除了信阳一郡民众危急,但对黄宪的世系却无阐述。

这一珍贵的史料,许多研究黄宪的书籍和黄氏家谱都没有录入,实乃遗憾。

现将全文照录如下:
汉恒帝时,盗司马龙攻冥厄关黄宪依计讨平之。

汉天禄阁《外史兵法篇》有巨盗攻冥厄之关,一郡大恐。

居民遁逃而无所归。

贼有名司马龙者,力敌三军,勇冠百万,悬千钱千百步之外,箭九发而九破,以此擅誉。

时群盗将陷关,司马龙曰:“吾
闻郡有黄叔度,未可攻也。

”乃结营于关外。

有司闻之,匍匐诣于征君之庐,以绮舆迎之。

征君辞曰:“宪,汝南鄙人也。

未尝入簿书之室,游刑罚之庭,是以不谙国家大议。

盍访诸奉高乎!”有司诣曰:“征君,王佐才也,何足辞让!贱令不职,不能靖安土壤,使男女愁叹,父老奔走。

群盗以杀掠为名,屯于冥厄,闻征君之贤,故未敢骤攻,而势已破矣。

誓不往,是绝百姓以乘冠也,征君奚安乎!”遂行。

征君以纶巾玄服,乘舆至关下,谓诸将曰:“闻贼中有司马龙,其人勇而能射,所向无不残灭者。

必诛之为利,若以计却之,犹开道而放熊,终为人患。

夫靖一郡而贻患于他,胡可忍也,且以动王室!故以计死之者安,以计御之者半。

”有司及诸将谢曰:“民之福也,敢问计安所出。

”征君曰:“敌善射,则不可轻用其将。

敌负勇,则不可轻用其卒。

故兵家设机于虚实之间,是以决胜。

夫敌之所谋者在内而不在外,吾之所谋者在外而不在内,此兵之所缘而虚实也。

”诸将曰:“何谓谋在外而不在内。

”征君曰:“试之。


乃令壮士百人执戟守关,以文武四臣摄之。

谕以兵情,间道而出,远近埋伏,骑卒游其间。

令关吏登堠举烽,关外鸟雀皆惊,使贼众不疑伏兵在外。

又令关下勿击柝,示以懈禁。

征君鼓琴帐中,司马龙闻之,笑曰:“此必叔度作闲态也,吾知其弱矣!”遂急攻关门。

贼众曰:“关不击柝而鼓琴,此诈也,内必有伏,且勿攻!”司马龙曰:“吾闻黄君多谋,而默以《六经》为文,《六韬》为武。

今吾众临关,彼优然鼓琴而戏敌,计诚诈也,且待其
畔。


征君谓诸将曰:“贼中矣,擒之何有!”复令壮士举烽火,后队伏兵亦举火应之,大呼曰:“救至!”贼众骇,亦举火以视。

延烧空舍,火光烛云。

征君令关内勿举烽。

烟气昏惨,壮士守关者皆寂杳不喧,成列而不敢动。

司马龙曰:“救至而内不应,吾料伏兵疲矣,救必惧而不逼!”遂跃马弯弓而前击之。

其后队步卒且进且退,火遥不相接。

欲勒马而归营,前队伏兵鼓之而起。

司马龙横戈马前,向众呼曰:“得火尚可战也!”贼众乱,步卒与骑驰其后而袭之。

司马龙失火不能战,自刎而死。

贼众追及,见缨污血中,哭曰:“司马将军死矣,吾辈何以生为!”皆自杀。

一郡悉平。

征君之是举也,不伤一民,不匮一库,而措汝南于枕席之上,可谓奇矣。

君子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其叔度之谓乎!(P314)阅众多《黄氏家谱》,黄宪为黄帝第95世孙、黄歇的第14世孙,黄霸的第7世孙,对其后人却无记载。

正阳县与信阳县仅仅淮河一河之隔,过去曾经属义阳郡(今信阳)管辖,他与信阳黄姓应该系出一脉。

不敢妄猜,有待进一步寻找史料考证研究。

信阳城东北黄姓以肖王乡、洋河乡、龙井乡、九店乡、五里店乡、彭家湾乡最为著名,流传有:“一出东门数老黄”之说。

洋河乡黄堂
《信阳县志》载:“明黄子玉墓,在县东北四十里洋河南老虎山西山嘴。

子玉,信阳人。

从明太祖起兵凤阳有功,官至副将。

临终嘱其二子海源,时源归葬。

其地有谕祭石,物没土中,后人掘地见之,
有宗支碑可考。

又有古柏二株,大三人围。

(P78)”又载“黄家堂,在城东北赤土村。

明洪武间副将黄子玉创修。

明清以来,迭次重修。

有碑。

(P108)”
我几次和黄家院宗亲黄乃勤到黄子玉墓地、黄家堂实地考察。

得出的结论是这样的:黄子玉,洋河乡黄院村黄堂人,跟随朱元璋从凤阳起兵,推翻了元朝政权,朱元璋封他为副将,官居二品,明朝初年的武官称副将,相当于现在的中将,掌管一省军务,明朝共有二十四个省级单位,可见其权力不小。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封黄子玉为副将,距今已六百四十多年。

黄子玉临终前嘱咐儿子黄海源、黄时源将其运回故里安葬。

有皇上下旨立的墓碑,可惜现在没有见到墓碑的存在,否则可以有宗支历史可考。

从碑文“归葬”二字可以证明,黄子玉元朝就在黄堂生活,或者更早。

现在老虎山依旧存在,周围住户很多,过去叫老坟山,因为黄子玉安葬在这里,成了一个大老坟,后来逐渐讹传为老虎山。

黄子玉生前在故里修建祭祀祖先的祠堂,叫黄家堂。

黄家堂已不复存在,只是原来建祠堂的小村庄简称黄堂,《信阳县地名志》对这一史实也进行了确认。

它就是今天的洋河乡黄院村黄堂村民组。

《信阳县地名志》载:黄家院村瓦房湾是黄子玉所建,彭家湾乡顾岗村黄湾黄姓也是黄子玉的后人。

肖王乡黄堂
肖王乡也有一个地名叫黄堂,就是现在的黄堂村。

黄堂也是黄氏祠堂(黄家堂)的简称,建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
年)。

现在黄堂小学就是原来祠堂旧址。

家谱中记载的祠堂楹联证明是黄子玉后人所建。

周围黄姓人居住相对较多。

黄姓明末清初的祖先二世黄柏存墓在大黄园,俗称“老吊棺”。

2013年我往返几次前去拍照考证,当时碑以东三座古墓面南墓门均有盗洞,令人痛心,后来有宗亲将盗洞用土掩埋。

墓地住户70多岁的宗亲说,他小时候墓就被盗掘过,还有小孩爬到墓里玩,看见里面是吊棺,可见墓多次被盗。

黄家院八世黄泰在《黄氏宗谱》中写道:“二世祖讳柏存公,生于明季流贼蹂躏之秋,家人离散,幼稚几不自存。

赖公父襁负奔避,幸以身免。

无何,父没母亦故,而公父名实遂泯。

兵燹后,复故居,娶于张氏之女。

少事先人业,聊以自食。

惜谱亡,其上世系不可考。

是以后之子孙祖公父而宗公”。

文中“兵燹后,复故居”,说明李自成起义平息后,黄柏存回到原来的大黄园老屋生活。

证明黄柏存父亲明末以前就在大黄园生活居住。

所以《信阳县地名志》说“大黄园,清初,黄姓从湖北麻城迁此”是错误的。

黄柏存应该是黄子玉的后人其中一支。

黄子玉后人由于家族繁荣壮大,外迁到肖王乡黄堂和其他地方发展。

由于明末的战争,信阳人伤亡很多,地广人稀,所以清朝初年官府由湖北麻城、陕西大槐树两个移民点对信阳进行了大量移民。

受此影响,黄姓讹传为清朝初年从湖北省麻城移民而来。

黄柏存因为幼小时父母双亡,所以上世系失传。

《信阳县地名志》对肖王乡梅黄村的地名是这样记载的:“明末,梅姓官员辞官归田,和黄姓在此置田建宅,后扩展为集市,故名”。

由此也可证明黄姓并非清初迁来。

黄姓由湖北麻城迁来信阳应是宋元时
期。

肖王黄姓字派有:永在东锦、守正安祥。

洋河乡黄家院
黄家院现在叫黄院街,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黄柏存孙黄继建率六个儿子由肖王乡黄堂迁往此地的。

家族不断壮大发展,建有大宅院,所以叫黄家院,并逐渐建起了寨墙,防匪自保。

黄宗圣之子黄道和致家巨富,声震信阳城。

乾隆年间,黄宗圣就是代代流传中的黄小人。

传说他家境穷苦,无依无靠。

有一年过年,母亲王氏到姥姥家借了一碗盐,舅舅知道后,追到他家,大骂一番“穷鬼”,把盐拿走了。

第二年,是个大荒年,他父母逃荒要饭,要生他了,夜里住在一个破庙里,叫老鸹庙,半夜里狂风大作,母亲生产他时,进来一个体如牛大的怪物,要吃他们。

他父亲情急之下,抄起要饭棍,向怪物打去,怪物惨叫一声,烟消云散。

原来是要饭棍沾有产妇的血,是怪物的克星。

第二天天亮一看,满地到处是小金砖,上面有字“黄小人之宝”,所以父母为他起了个名字叫黄小人。

长大后又起了个名字叫黄宗圣。

黄宗圣由此发家致富。

这个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至今流传很广,小时候,祖母就常常给我讲这个故事。

黄家院宗亲还讲了另外一个黄小人版本:黄宗圣为人仁慈,乐散好施。

有一天赶集回家路上,突然内急,到路旁草丛中解手,看到一个布袋,装有半袋子东西,他认为是别人遗忘的,就没有打开看,别人肯定会自己回来找的。

时隔几天之后,他赶集又走到那里,好奇的前去看看别人取走了没有,那袋子
原封不动的还在原地,他打开一看是一袋金银财宝。

他怕被别人拿走了,对不起失主,就背回自己家中存放,并在原地写了一张字条:谁的一布袋东西丢了,请找我认领,黄家院黄宗圣。

可是一年过去了,无人认领,他私下打听,也没有听说哪个有钱人丢了这样东西。

有人推测一定是强盗抢了哪个财主的不义之财,夜里放在这里,后来找不到地方了,又不敢声张,成为无主之财。

黄宗圣因为这笔钱财起家,暴富了。

但他并没有独占这笔钱财,家富后,他周济穷人,购置义地,建学堂,筑寨墙,从不计得失偿还。

他的字晓仁,取“晓之以仁”之意,乡人习惯称他为黄晓仁,后来讹传为黄小人。

也有说他母亲怀他时,因家境穷苦,营养不良,生下来又瘦又小,因此叫做黄小人。

黄小人富家之后,舅舅巴结他,前来认亲,黄小人让家人做了一桌子丰盛的酒席,就是菜里没有放盐,让他舅舅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黄家院后世人才很多,到国外发展成名的也不少,比如清朝五品官奉直大夫黄文元,陕西巡案使咨议官同官县(今铜川市)县长黄敦庠,著名教育家、数学家、河南大学教授黄敦慈,台北市信阳同乡会会长黄君述,瑞典中国文化的传播先驱黄祖瑜,开封市文化局局长黄训永等。

民国七年(1918年),在黄敦庠的主持下,在黄家院南头重新修建了黄氏宗祠,蔚为壮观,并由本县的秀才卢玉藩撰写了祠堂碑文。

原文经考证照录如下: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如水有源,如木有本。

故郊坛有制,王朝配享特祭,宗祖存馨,士庶明礼不废。

虽先王先公亦不忒。

凭实七世之
庙可以祀事也。

丙辰秋,蚕承之西庥兴此乡人士。

红日彤彤,秋色美秀而灭私心,倾慕者久之。

以为微贤人君子之选泽沐浴而熏陶之不及此也。

及行其冢野,则长林曼草间碑坊参差,星斗遥遥入端砚。

察旧祠之所有横匾焉,额之曰:黄氏先祠。

粤稽黄氏自鼻祖以下及太高祖均居北黄家园肖王村忠信乡。

兵燹之余,谱系失传,其祥不可得。

稽所可祥者唯高祖柏存公。

公生明季流贼蹂躏之秋,自幼孤苦伶仃,其不望者仅一线耳。

公二子:长庆先,次庆辰。

庆辰公六子曰:继曾、继永、继考、继珠、继靖、继建。

继建公亦六子曰:宗圣、宗玉、宗容、宗猷、宗远、宗迩。

雍正五年迁居此地,枝枝分居。

宗圣公天性淳朴,经营家务不惮暑寒,家族中有空乏者咸周之,不计偿,虽外人亦如之。

富能施,聚能散,丰享豫大基于此矣。

沿及道和公克绍可烈,大振家声,称巨富焉。

公三子:长文彩、次文科、季文元,鼎定新居。

文彩三子:曰炳、曰炤、曰灼。

文科公五子:曰昂、曰晟、曰景、曰昆、曰昇。

文元公子一,讳泰。

泰公二子:长玉清、次玉森。

玉清公四子:伯叔季早卒,其克继承统绪者仅仲子耳。

炳公五子玉书、玉郎、玉亭、玉笏、玉洁。

灼公子一,讳玉润。

昆公子四:玉树、玉田、玉珊、玉相。

昇公子一,讳玉畅。

景公四子:玉昭、玉堂、玉琦、玉轸。

昂公子二:玉德、玉音。

黄氏由清初以及民国,以文蔚处魁盖相望,富贵功名极一邑之盛。

藉非积累之厚,培植之深,焉能以迄于今方兴不衰。

诚望族矣。

嗟乎!福祸无常,期虑当立宇宙间,起旋仆忧愁,俟忽毋,亦才智有余而仁德不足。

于是,唯仁者为能飨亲,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

礼记曰:王侯有庙,致
孝子也,礼其一也。

禧曰:君子将当倡立堂室为先公先灵也。

旧黄称有堂。

玉清公与玉德公,盖有志而未遂也。

今玉堂公等承先启后,义之尽仁之至孝之大者也。

祠宇告竣,于今三年,孔曼且硕,呈飞翚昌盛之观。

既竣,且栽柏松茂竹,祖宗寝庙维神所藏冠裳,俎豆馨香,偕父兄而申虔礼不减。

夫春露率子侄以罗拜,义更懔乎!《大雅》铭曰:丝丝瓜瓞,施施葛藟,恺悌君子,求福不回。

谨序清邑庠生卢玉藩撰文书丹
钺曰:使祖先阴灵长安,阖族募祠款盖有年所。

命钺主其事,钺自维绵薄不堪斯任,再三婉辞不许。

复藉修名未立,奋发京师仅免。

继由京师旋里,伏思建祠一事不可忒,躬迁焾焉,不愧先人。

乃邀商诸伯叔兄弟,造祠于义阳东北黄家院街南之阳末。

造月祠两厢南房,均告竣。

接收之款:先叔祖子元公当款千串,稞租百串,公捐款百七十串。

共开支一千三百七十串。

恐建祠后,间有祠乏祀资钱,乃于祠旁置田数亩,造屋迁椁,费计三百串余孔。

一叔以祠田佃百串外,豸青叔以此祠经费无着,复筹捐二百串。

自此以往,岁修岁祀不患。

春露秋霜,迁宗氏之鬼神以妥,以礿祠蒸尝,佑后昆辈之祀事尔炽尔昌。

上作既克告成,有始尤觉有幸,昭兹来许,于斯万年,寄所望于后之绳其祖武者。

举人出身、陕西巡按使谘议官、知同官县事,十一世孙黄敦庠谨志
孙世九

轸堂
孙世十

彦绶德

洪模巡

昆仑荣

铎铨栋万
孙世一十

溢淦泗瀛

庥庸庠庞

化本丰厚

愈虑慈慜

恕党志意

泽伟佩严
孙世二十

培尧光

武章舜宪

谦佑昌

薰哲荫斌

范耀翼周

烈风惠迩

型念典国
孙世三十

辞浩俭

箴芳
中华民国七年二月上浣谷旦阖族敬立
此碑原来立于黄家院黄氏宗祠,文革破四旧期间,偷偷埋藏于地下,得以保存,后黄家院宗亲将此碑移立于肖王乡黄堂黄柏存墓前,误作墓碑。

黄家院的黄姓富人很多,所以流传有“一出东门数老黄”,说的是一出信阳城东门数老黄家富有,“马不喝别人田里水”,说的黄家田地广大,骑马巡查时马不用喝其他人家里田的水,可见家声之大,财富之多。

但是清末民国初期也有许多家业败落的。

请看黄祖瑜的《开花的石榴树》一书。

道光28年黄泰立字派为:士敦祖训,乃世其昌。

连年增第,欲振家邦。

宏程恩泽,师志益彰。

才优华茂,佳业立方。

载锡之光,德克化扬。

龙井乡黄姓
龙井乡位于信阳东北,淮河南岸。

我很小就听祖父祖母说我们黄家是从湖北麻城迁来的。

但是后来考证:由于黄柏存在明末时就在肖王乡有老房子,所以至少不会是清初由湖北麻城迁过来的,应该在宋元时期。

代代口传下来龙井黄姓是由肖王乡柏存公的后人分开的,根据辈分确认应该是由第七世时迁到龙井的。

清乾隆年间迁居龙井的祖先叫黄琰,字公玉,琰公生三子,长子:印、次子:玺、三子:全。

黄印、黄全后人无法考证。

玺公娶朱氏生育三子:长子建刚,次子建斌,三子建都。

由于家业的壮大,长子黄建刚,次子黄建斌由小地塘外迁发展。

(见龙井《黄氏家族分支居住图》)。

据《信阳州志》记载:黄琰,苑马寺少卿。

苑马寺:清朝政府掌管军马的机构。

少卿:文职京官,正四品,月俸二十四石,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副部级。

黄琰解甲归田后,于乾隆年间迁居龙井乡小地塘。

他为人正直,品德高尚,看不惯朝廷的腐败,官场的黑暗,所以他隐居乡间,教育子女,耕读为家,诚信做人,行善积德。

子孙遵照遗训,几代只读书不做官。

嘉庆十八年(1813年)黄建都为已故的祖父母、父母亲立了墓碑。

(见琰公\玺公碑文原图)。

龙井黄氏1813年前创立的字浱是:公玺建万庄,应启本国光。

由于家族繁衍的快,这十个字历经二百多年已用完,经琰公八世孙黄本学、琰公十世孙黄光学主持,为统序不乱,长幼有称,寻根有据,2010年新拟字浱十六字:巾祯鼎圣,诗书荷塘,山川耕耘,大义晖煌。

“巾”与黄家院“昌”字同辈。

因祖先黄琰墓碑风化严重,字迹模糊不清,饮水思源,纪念祖先,2013年清明节龙井黄氏在黄本学、黄光学的主持下,重新为祖先黄琰立了新墓碑,并举行了隆重祭祀仪式。

此碑文、祭文由黄光学撰写,祭文由黄本学宣读。

地塘村黄寨,过去叫黄家寨。

1950年土地改革,琰公八世长孙黄本有率四子一女,由齐店村小黄庄迁此居住。

黄本有病故后,葬黄
寨北大地,由长孙黄光学撰文立碑。

黄本有长子黄明财,次子黄明勇,三子黄明德,四子黄明学,五女黄明珍。

黄明财子一:黄光学,黄光学子一:黄巾洞。

黄明勇终身未娶,无后。

黄明德子一:黄光业,黄光业子一:黄巾城。

黄明学子二:长子黄光兵,次子黄光玉。

黄光兵子一:黄巾想。

黄寨有一个大墓地,有一块1881年《黄氏先茔》墓碑,这块碑在文革中被作井口用,才得以留存。

一九八四年被黄寨、李堂村黄氏宗亲重新立到坟前。

碑文记载祖先黄道某(名字后一字脱落)安葬于此,他的三个弟弟都是“万”字派的,他是迁黄寨的另一支黄姓祖先,已无直系后人,清光绪七年(1881年),族裔元孙黄某等人立碑祭祀。

1985年,我同黄明合、黄光辉扒土洗字,抄录考证。

现将碑文考证照录如下:
黄氏先茔
且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是祖也,宜为后裔所报本而追远者也。

其为嫡嗣之宗子,当春露有感,必享祀其不忒;其为一脉之昆孙,值秋霜致慨,亦祀事而孔明,升降拜跪,僾见忾闻。

自天子以至庶人,振古盖如斯焉。

不意龙井村今有黄道□其人后裔,世系久已无考,加以门祚衰承,绳绳之孙斯灭殆尽,绵绵之瓜瓞泯没无闻。

让先人空留于绿野,阴灵抱痛于黄泉,莫为之后不将虽盛弗传乎?然一本虽寂,宗族贫繁。

幸有族裔元孙黄某等惨目伤心,不忍祭礼之废,上则承先,下则示后。

故今启存缵绪之诚,仗大义以相盛举,发善心以慰枯骨,着茔祭扫。

地亩典当异人耕耘,获价伍拾串整,令其贰分生息,积年
累月,财用不匮,以此禴祠蒸尝,馨香弗替,修陈荐设,俎豆常新,庶有当于兴灭继绝之意耳。

弟庚开
万蔚运
荣发举


堂义立富敬发昌

顺沺君荣贵成辉
连恒
甲心

训诲晏锦俊礼杰
富洋清林恩有



平富贵
呈清光绪七年桂月吉日
当年黄家院黄道和“道”字派弟兄几十人(含肖王乡),由于弟兄多,需要外迁发展,又有《信阳县地名志》证明黄寨黄氏由肖王乡黄堂迁来,由此看来他们都是黄柏存的后人。

由碑文可以推测,当年兵荒马乱,瘟疫施虐,家破人亡,黄道某玄孙带领三个幼小弟弟落户黄寨,以至于连父辈名字都不知道,所以“世系久已无考”。

哥哥对三个弟弟有抚育之恩,所以后人立碑祭祀他为祖先。

墓主人为黄道某的玄孙,本应为“士”字派,为什么三个弟弟是“万”字派呢?因为哥哥去世后,他们也弄不清楚自己的字派,就与黄琰后人“万”字派联宗,所以出现“万”字派。

后来又另立了其他字派,如“恒、心、玉、国、天”,到“天”字派时,他们又一次和黄琰九代孙联宗,都改叫“明”字派。

因为黄琰九代孙是“国”字派,而黄寨,李堂村南黄寨、西黄寨“国”字派辈分高于黄琰后人“国”字派一代,所以为了避讳,都叫“明”字派,他们的下一代也共同用“光”字派。

这方面因历史的种种原因确实有点复杂,所以现在的后人对此一头雾水。

此前的共同世系为:黄柏存父、黄柏存、庆字派、继字派、宗字派、道字派。

后来由于人口众多,逃避兵荒,分迁各地,出现了不同字派。

九店乡黄姓
九店乡2006年改为五里镇。

1931年设保,属第二区梅黄村,1975年由肖王、洋河分出部分村庄成立九店公社,1983年改乡。

境内黄姓大都由肖王乡、洋河乡、龙井乡迁入。

境内西部土地在清朝都是黄姓的田地。

现在的顾店村和肖王乡黄堂田地相连,过去也是黄姓的发展之地,清朝黄姓捐款修建了顾店大桥。

黄姓谱牒
黄姓谱牒源起于何时,史籍中没有明确记载,传说早在商朝,便有伯翳第四十四代孙黄成德,创修最早的《黄氏宗谱》传后。

黄成德的第十一世孙黄飞虎,因逃避商纣王迫害而改随母姓王。

黄飞虎曾孙黄爱辅、黄爱弼等以家藏谱牒上呈周武王,得以复姓“黄”氏。

商、周时期,黄国已是一个独立的邦国,作为一个国家,已有专门记录黄国王族历史和世系的谱牒了,因而商周时期便应有黄氏谱牒。

传说战国末年楚相春申君黄歇也曾删改增修黄氏族谱,并将谱系上呈御览,又亲自制定了黄氏最早的字派。

汉魏之始,门第始兴。

谱牒学也于此时开始发达起来。

江夏黄氏,这时才开始了确实可信的家史族谱在民间流传。

六朝隋唐是中国谱牒之学始盛时期,但因为当时黄氏的衰落,黄氏族谱也就不见于《魏书》和《新唐书》等官方正史,仍在民间流行。

直到宋朝,随着黄氏的兴旺,也出现了黄氏谱牒的繁荣。

各地黄氏纷纷立祠修谱,家传、谱序多见于当时名人文集中。

明清以来,黄氏谱牒之学更加发达,长盛不衰。

这一时期的许多族谱,至今仍被流传和保存下来。

“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时期,大陆中断修谱,许多谱牒也遭焚毁,而港台、南洋则未曾中断,许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