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课件)5-传染性法氏囊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性相似。
病毒分离培养
❖ 分离IBDV比较困难。 ❖ 鸡胚尿囊腔接种效果差。 ❖ 鸡胚源细胞培养物分离和连续传代IBDV非常困
难。
鸡胚接种
❖ IBDV在鸡胚上繁殖,选无母源抗体或SPF鸡胚。 ❖ 5~7日龄鸡胚接种卵黄囊,9~11日龄鸡胚接种绒
毛尿囊膜。 ❖ 感染胚水肿,头部、趾部和肾脏充血、出血,肝
腿肌和胸肌出血,呈块状或条状
腿部肌肉出血 胸腹部肌出血
法氏囊浆膜面胶冻样水肿
法氏囊普遍水肿,浆膜面呈胶冻样
或法氏囊出血呈紫葡萄样
法 氏 囊 黏
膜 出 血 、
坏 死 呈 紫
红 色
法氏囊肿胀,有出血点
法氏囊弥漫性出血,粘 膜上附有干酪样物质
Control Control Control
法氏囊浆膜出血 法氏囊粘膜出血
❖ 许多IBDV毒株已适应鸡胚来源的细胞培养, 并能产生细胞病变效应。
❖ 常用的细胞系由鸡胚成纤维细胞,鸡胚肾细胞, 鸡胚法氏囊细胞,鸡胚淋巴细胞系和一些非鸡 源细胞系(鸭胚细胞,兔肾细胞,Vero)。
三、流行病学
自然宿主是鸡和火鸡,其他禽类未见感染。 ❖ 血清Ⅰ型的IBDV遍布全世界,所有养鸡区都有
法氏囊萎缩结痂
病程较长者可见法氏囊萎缩,干酪样坏死
腺胃和肌胃交界处肌肉和粘膜出血
腺胃和肌胃交界处肌肉和粘膜出血
肾脏肿大,呈花斑状,法氏囊肿胀
肾脏肿胀,有尿酸盐沉积
法氏囊干酪样坏死,肾脏尿酸盐沉积
肝脏黄染、出血呈斑驳状,心肌苍白
六、诊断
典型感染可以根据发病迅速、发病率高、死亡曲 线和迅速康复可以初步诊断,再结合法氏囊的特 征性病变即可确诊。
检测和分型,快速诊断。
抗体检测
病毒中和试验(VNT):能够区分IBDV血 清型和不同毒株间的抗原差异。
琼脂扩散试验(AGPT):快速简便,流行 病学调查和抗体检测。
七、防制
IBDV对环境抵抗力强 野毒株普遍存在 血清Ⅰ型的亚型出现 变异株的确认
疫苗接种不能有 效防制本病!
1.严格的环境卫生措施
一、历史 二、病 原 三、流行病学 四、临床症状 五、病理变化 六、诊断 七、防制 八、最新研究进展
一、历史
❖ 1957年,美国甘保罗镇(Gumboro)首次爆发, 因此又称为甘保罗病(Gumboro Disease)。
❖ 1962年,Cosgrove首次对该病进行了全面描述, 由于病死鸡肾脏肿大,又称为“禽肾病”。
IBDV的结构组成
❖ 双链、分节段的RNA病毒,A 节段约长3. 3 kb, B节段约长2. 9 kb。
A片段
VP2:主要蛋白(病毒蛋白总量51%) VP3:主要蛋白(40%) VP4:病毒蛋白酶 VP5:功能不清
B片段 VP1:RNA聚合酶
IBDV的理化特性
❖ IBDV对外界抵抗力强,对乙醚和氯仿不敏感。 ❖ 在pH12时失活,但在pH2时不受影响。 ❖ 耐冻融,反复冻融5次毒价不降低。 ❖ 超声波破裂不能灭活。 ❖ 在鸡舍中可以存活2~4个月,消毒和清洗的鸡舍
④ 推荐的免疫程序
低毒力活 疫苗
中等毒力 活疫苗
种鸡免疫程序
IBD灭活苗 未免疫的种鸡
10~14日龄首免
IBD灭活苗 免疫的种鸡
中等毒力
20~24日龄首免 活疫苗
3周后二免
3周后二免
ຫໍສະໝຸດ Baidu
中等毒力 活疫苗
18~20和40~42
18~20和40~42
周龄接种灭活苗 周龄接种灭活苗
灭活疫苗
肉鸡免疫程序:用活疫苗免疫两次,不接种 灭活疫苗。
羽毛竖起
精神沉郁
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
肛周羽毛被污染,脱水严重时,走路不稳并见全身震 颤,最后衰竭死亡。发病后3~4天达到死亡高峰,病 程7天左右。
病鸡脱水,爪干燥无光
非典型感染
❖见于老的疫区,由于母源抗体存在或低毒力的 变异株的感染。
❖感染率高,发病率低,症状不典型。 ❖临床中多发。
五、病理变化
酚制剂、福尔马林、NaOH;甲醛熏蒸
2.疫苗免疫接种
疫苗种类
双刃剑
低毒力活疫苗:PBG98、LKT等(迟,效价低)
中等毒力活疫苗:CU-1M,D78等(保护力高)
灭活疫苗:细胞毒或鸡胚毒灭活
② 种鸡群的免疫:通常保护小鸡1~3周,油佐剂加强 免疫后,可延长到4~5周。
③ 雏鸡首免日龄的确定:取决于母源抗体。 低首免日龄早(两周龄左右);高首免日龄 晚(三周龄左右)
脏点状坏死和出血斑。 ❖ 变异株不致死胚,仅出现肝脏坏死和脾脏肿大。
绒毛尿囊膜接种
主要用于痘V和疱疹V的分离和增殖。
1)取10-12日龄鸡胚,画出气室部,消毒 2)在气室端的卵壳上开一1.5×1.5cm的口
3)用灭菌眼科镊子撕去一小片 内壳膜 4)滴入接种物 5)用胶布或透明胶纸封闭 切口
细胞培养
磺胺类药物中毒: 胸、腿部肌肉为新鲜性出血, 骨 髓黄染, 有用药史。
2.病毒分离鉴定
➢ 病变法氏囊 ➢ 研磨匀浆 ➢ 生理盐水做1:5~1:10稀释
IBDV最敏 感的分离途

➢ 取上清
➢ 接种9~11日龄鸡胚绒毛尿囊膜
3.血清学检测
抗原检测 免疫荧光:病毒分离鉴定的辅助手段。 双抗夹心ELISA:直接对组织中的病毒进行
非典型性感染通常是亚临床的,需要组织学检查、 回顾性诊断或病毒分离做出诊断。
1.鉴别诊断
新城疫:死亡率较高, 腺胃乳头顶点出血, 并且伴有 呼吸道症状。
肾型传支:也出现花斑肾,但肌肉无出血、法氏囊 无变化,死亡前出现呼吸道症状。
球虫病:突然发病、发病率高、羽毛竖起、精神沉 郁;但无肌肉出血和法氏囊水肿出血。
❖ 易感动物:3~6周龄的鸡最易感,3周龄以下的鸡 感染后不表现临床症状,但能导致免疫抑制。
潜伏期短,2~3天可以出现临床症状。
弱毒苗难以控制
近年流行新特点 超强毒株导致高死亡率
与NDV等混合感染(免疫抑制)
四、临床症状
典型感染
❖ 最早出现啄肛。 ❖ 病鸡泄殖腔周围羽毛粘有浊物、白色或水样粪便。 ❖ 精神沉郁,羽毛竖起,严重虚脱,最终死亡。 发病率高,接近100%。 死亡率可能是0,也可能是20%~30%。 超强毒株导致的死亡率可以达到50%~90%。
3.发病鸡群的控制
① 对环境和鸡舍进行彻底消毒。 ② 用中等毒力的活疫苗进行肌注或饮水紧急接种。 ③ 发病早期鸡群可采用高免卵黄抗体注射治疗。
八、最新研究进展
❖ 反向遗传学系统已经建立,有助于理解分子生物学 基础。
❖ VP2蛋白可以自发形成直径23nm的类病毒粒子,作 为亚单位疫苗显示出一定的保护效果。
也难以去除病毒。
IBDV血清分型
❖ VP2具有血清型特异性的抗原决定簇,根据VP2的单 抗,可以将IBDV分为血清Ⅰ型和血清Ⅱ型。
VP3 VP2
血清Ⅰ型鸡源毒株,仅对鸡致病,分为6个亚型(10-70%)。 血清Ⅱ型为火鸡源性,一般对鸡和火鸡无致病性,其抗体对
血清Ⅰ型不能产生保护。
❖VP2和VP3具有群特异性的抗原决定簇。 VP2可以诱导保护性抗体 VP3抗体没有保护作用 ❖研究表明IBDV还包括变异型(免疫抑制为主)。 ❖IBDV超强毒株(“紫葡萄”样)与血清Ⅰ型抗
传染性法氏囊病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
❖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严重危害雏鸡的免 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的病毒性传染病;
❖ 临床症状:腹泻、颤抖、极度衰弱;
该病病程短,发病率高;鸡群对多种疫苗免疫应答 下降,造成免疫失败;是严重危害养殖业的重要传 染病之一。
1. 胸肌、腿肌有不同程度的条状和点状出血。 2. 法氏囊肿大、出血和水肿,粘膜皱褶上有出血
点和出血斑。 3. 超强毒株引起“紫葡萄”样外观;变异毒株引
起法氏囊迅速萎缩。 4. 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常有横向出血斑点或溃疡。 5. 死亡或病程稍长可见肾脏肿大,尿酸盐沉积。
病鸡脱水,皮下组织干燥,胸肌色泽发暗
IBD的发生。 ❖ 野毒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病力,疫苗毒株也有潜
在的致病力,所有的鸡都面临IBDV的威胁。
❖ 传染源: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的传染源,粪便中的 IBDV可持续存在于鸡舍。
❖ 传播途径:IBDV对环境抵抗力强,可在鸡舍中存活 54~122天。
直接接触传播 经媒介物间接传播(病毒污染) 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和眼结膜
❖ 以VP2基因作为目的基因的活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 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