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的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教学的创新——欣赏篇
1、核心概念及课题界定
音乐欣赏教学就是让学生听赏各种音乐作品,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对音乐的感悟过程。在对音乐的感悟中,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其中包括对音乐要素的感受力,音乐风格的感受力,音乐情境意象的感受力等。在培养这些感受力的同时,使学生的人格情操得以陶冶。教学为达到这一目标,相关知识的认知是不可缺少的,但这些知识内容不是音乐欣赏教学要追求的目标,而是为目标服务的辅助性教学内容。因此说,音乐欣赏教学中,感悟音乐是教学的核心。《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
2、选题的实践意义及本课题研究现状评述:
在现代社会里,审美在人们精神活动中的功能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美育不仅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有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教育改革突破口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这样一个命题: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经过美育陶冶的人不是全面发展的人。国外音乐美学的研究与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有互相融合的研究趋势,我们也应当在广泛调查学生音乐欣赏爱好的基础上,分析学生音乐欣赏心理,更新教育观念,以审美为核心,充分
利用音乐教学潜在的美学因素,通过美育氛围的创设,美育手段的运用,使学生欣赏美、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
3、课题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课题研究目标:通过对高中学生音乐审美教育的多层面的实践与系统的理论研究,使高中音乐审美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方法、程序和目标结构;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理解、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发挥美育情感陶冶、认识深化、智能开发和心理平衡等四方面功能;提高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实现其素质教育本质,在全面素质教育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课题研究内容:
(1)高中音乐欣赏课应以审美为核心,更新教育观念。高中音乐欣赏课属音乐艺术美育范畴,音乐艺术美育是指以音乐艺术为内容和实施手段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以促进人的心灵净化和个性完美的社会实践活动。其美育功能是:①培养感受音乐的耳朵。②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感。③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高中学生的音乐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音乐欣赏课进行的。音乐欣赏是欣赏者通过听觉进行聆听,并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的活动,是一项音乐审美活动,它的基本意义是从中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进行
音乐审美教育应更新教育观念,从美育的角度洞察研究音乐教育行为。音乐美育的实施应努力实现教学审美化。
(2)教育要求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方法、程序和教学目标结构。审美教育即美育,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音乐艺术是人类最伟大、最动人的创造之一,音乐美产生于主客观的完美结合之中,体现于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之中。音乐的教学内容应具有艺术美,情境美,内涵美审美三要素。音乐教学方法的审美原则包括情感性原则、形象性原则、愉悦性原则,及相互交流性原则。审美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可以有多个实施的途径,学校教育中推进美育的主渠道应该是音乐课堂教学。以审美为核心的高中音乐欣赏课堂教学:①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欣赏教学不是技能,而是审美教育,它为全体学生聆听音乐提供自由、广阔的想象、联想、鉴赏与创造的空间。②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经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普通高中音乐教科书》及其配套音响盒带。③传统的音乐课都是讲述,授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应转变为在教师带动下,学生“主动探索”参与创造为主的教学过程中来;落实于把音乐作品肢解为元素性的知识技能转变为以音乐作品为人文整体的教育基点上来。落实于将追求学生复述“标准”答案,转变为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艺术感染与审美满足的目标上来。④注意传授知识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课堂教学同课外活动相结合。
(3)社会音乐环境对高中学生的影响研究。①广播电视和声像媒体的普及,使社会音乐信息迅速传播,社会审美风尚的影响和从众心理、人际交往及心理联动等因素,在音乐生活方面对高中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②西方当代的文化工业产品,在消费和娱乐的晃子下大肆实行文化渗透,宣传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起着腐蚀作用。③文化工业的最终目标是将文化全面地商业化、市场化和消费化,其根本目的在于利用文化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只有那些被消费的文化产品才能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致使目前音乐声像产品无论在内容上还是艺术品味都相对低。高雅艺术音像量少价高,通俗音乐量多价低。④只有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较高审美质量的作品,才能起到启迪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的作用,这就决定了严肃和高雅文化在我们的文化中必须成为主流,占有主导地位,从而对全民文化的提高起指导作用。⑤只有通过音乐审美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使其具有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并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念,才能使严肃和高雅文化成为音乐文化的主流。否则,不但高品位的精神和文化生产将受到巨大冲击,被文化工业和文化商业浪潮所淹没,而且,我们的精神文化和道德建设亦将受到严重阻碍。
4、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
音乐是听的艺术,音乐作用于意识的特点一是间接性,即音乐作品内蕴的社会意识与观念形态要通过非音乐因素这个中介,才能为人们把握和具体发挥作用;二是承续性,即反映特定时代,阶级、民族
先进观点的音乐作品,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在不同程度上发挥作用。由于音乐作品的非语义性、非可视性的特点,要求欣赏者了解作曲家的生平、风格特点,及作品创作的背景等,才能深入地领悟作品的内涵,并引发更丰富的联想和体验。音乐的意义阐释分为符合论、演生论、创生论三种。音乐意义的阐释是人生命的不断投入过程,是人的理解和理解的人的同一的过程,音乐和人就在这种阐释中达成一种互相的深刻的观照。音乐欣赏提倡的教学方法应该根据音乐美学和音乐心理学的理论来创新,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熟悉自己的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探索运用美学原理磨好课,以达到最佳效果的教学模式。改革评课的方法,探索有利于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评价策略,及教学质量评估的方法。
5、本课题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①加强学校美育工作,使学生在感官和心理愉悦及个性得到发展的同时,全面素质得到提高。
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积极思考,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音乐。
③启发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想象、联想、评价,提高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
④教师素质得到提高,课题研究取得教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