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我国90%的工业园区都属于传统工业园区,规划得较早,起点不高,目前应该进行升级改造。无论是改造升级传统工业园区,还是新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理念、低碳理念都在我国工业园区的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状:
近年来,我国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以产业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各类产业集聚区发展迅速。目前,经国家公示的省级以上开发区1568个,其中各类国家级开发区222家,还有各类功能区、集聚区、工业集中区数千家。东部沿海省市工业园区实现产值已占到本区域工业产值的50%以上,中西部地区也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已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之一,成为繁荣区域经济,推动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平台。
问题:
在工业园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园区数量过多、过散,有的园区规模偏小,产业规模效益不够;有的园区规模虽大,但特色不鲜明,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有的园区龙头企业带动性不突出,产业配套体系不完善;部分园区以加工贸易和贴牌生产为主,附加值较低,处于价值链低端;园区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足等。上述问题制约了工业园区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制约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对策:
面对以上工业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部分园区的做法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参考。
一、以创新产业突破口
以苏州工业园区和上海莘庄工业园区为例,苏州工业园区提出将用3至5
年时间建设成为“全国转型升级的示范区”。苏州工业园区把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作为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重点做好了三项工作:
一是全力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启动三年行动计划,打造纳米光电、生物医药、融合通信、环保等6-8个百亿级产业集群,重点突破RNA干扰技术、大尺寸液晶LED背光模组、薄膜导电、下一代存储技术、通用CPU核心芯片技术等核心技术,形成30家左右上市企业集群,力争成为首批国家级开发区的低碳经济示范园区。
二是推进创新载体平台建设。按照“聚焦重点、优化布局、服务产业、实现跨越”的要求,重点推进纳米技术产业研究院、生物医药联合创新体、融合通信(虚拟)研究院、中科院育成中心等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建设。启动运作冷泉港亚洲会议中心,打造纳米技术论坛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品牌论坛和高端会议,推动生物纳米园年内通过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
三是加强创新人才支撑引领。以“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为重点,深入实施第四届“园区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加快推进人才结构转型,坚持引人才与引项目并举、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并重,力争每年引进具有世界水平的创业团队20个、海外留学人才500名,5年内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总量增长两倍,大专以上人才占就业人口比重达到50%。
而上海莘庄工业园区升级改造时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土地产出率如何进一步提高,这里土地价格较高,原来的老厂区和住宅区交织着,重新规划不可能,只能通过循环经济的理念,采用腾笼换鸟策略,并在企业和单位内部引入精细化、制度化管理。莘庄工业园区所走的道路是传统工业园区的升级改造,在改造中,严格企业入驻门槛,集约利用土地资源,都是要坚持的原则。如,强化绿
色招商和环保前置审批,对当前虽有市场,但技术落后、破坏生态的项目不批准,按照发达国家的环保惯例,实行土壤本底检测检查。
二、突出低碳理念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江苏常州钟楼工业示范园区和安徽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通过了环境保护部、科技部和商务部联合组织的专家论证。这三个园区在规划中突出了“低碳生产、低碳产品、低碳产业和低碳生活”的理念。
(一)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区城区,具有典型的都市化特征,园区与周边区域没有明显的界线和分隔,园区内部和周边的环境敏感因子较多,与其他工业园区具有明显的区别。该开发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园区面临许多挑战,包括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如何构建、老工业基地如何提升产业能级、成熟产业之间如何构建生态链、都市工业区如何控制生态风险等。
为此,漕河泾开发区定位为产业高端、资源高效、生态安全、机制创新的多功能综合性科技生态产业园区。产业高端,要求园区充分依托现有的高新技术产业与高附加值服务业,促进产业形态和产业能级提升,实现产业向高端化和低碳化发展。资源高效,就是要通过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逐步降低资源消耗,强化污染控制,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污染排放的降低。生态安全,要求完善园区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生态要素组成和分布,提高绿地的环境风险抗御能力,加强园区环境风险源的识别、跟踪和管理,强化园区风险控制能力建设。机制创新,则要求搭建园区环境监管平台,建立园区企业生态化改造推动机制,完善生态工业园创建保障机制体系建设。
(二)江苏常州钟楼工业示范园区:自建园之初就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理念,走低污染、高环保之路,精心打造一个低碳、高效的生态工业园区。园区拒绝引进电镀、印染、化工等高消耗、低产出的污染型企业,主要是引进低消耗、高附加值的企业,如太阳能新材料行业、环保新材料行业,积极引导发展服务外包业和总部经济基地。同时,园区在创建生态园区建设中加快3个转变,即从环境建设向生态建设转变、从项目建设向产业建设转变、从经济园区向生态工业园区转变。按照发展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园区的总体要求,园区重点从低碳生产、低碳产业、低碳产品、低碳生活等方面进行建设和发展。园区推行低碳生产,从招商源头引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及高附加值的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减少能耗、物耗;推进低碳产业,以现有的复合新材料为主,以太阳能新材料、环保新材料为补充,构建园区低碳产业平台;生产低碳产品,为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节能降耗服务;推行低碳生活,以园区绿化景观建设、生态小区建设、绿色学校、节能政府等建设工程来推进,引导公众生活方式向低碳方向转变。
(三)安徽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安徽省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目前已形成了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以及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园区通过发展生态工业,在企业内部推行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可持续利用资源,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在区域层面上,开发区建立企业之间、部门之间、产业之间物质输入与输出关系,把上游企业输出的废物作为下游企业的原料,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和中水回用率,积极促进废水再生利用,减少废水排放。在社会层面上,开发区把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有机组合起来,建立完备的资源再生循环体系,从而达到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