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诗歌作品是中国诗学研究的核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外在的形式则忽视 了。
藏在诸 多分支之后 的。 研究者 习惯性 的把诗 歌理论 、 批评作为
研究重 点 , 而忽视 了本 体 , 为只有研 究理论才 是深刻 的 , 认 而
作品过于直接感性 , 这是认识 的误 区。 诗歌作 品作为研 究的潜
核心 , 在诗学研 究 中处于基础 的地位 , 切的研究 和分 支都 是 一
Ke ywor s d :Ch n s o tc ;p e r;p e ta o e i e e p e is o t y otn ilc r
1 目前几 种 “ 国诗学 ” 中 著作分 析
目前几种直接 以“ 中国诗学 ” 为名的著作有 “ 活 ・ 书 ・ 生 读 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 的叶维廉先生的《 中国诗学》 东方出版 中 , 心 出版的 由汪涌豪、 骆玉 明主编的 四卷本《 中国诗学》 湖南人 , 民出版社出版的 由陆耀东主编的九卷本 《 中国诗学丛书》 人 , 民文学 出版社 出版的 由蒋寅和张伯伟主编的《 中国诗学》 。 叶维廉先生的《 中国诗学》 分为 3 个部分 : 古典部 分 、 传意 和释意 、 现代部分 。本书没有一个 明确的体系 , 实际上就是一 部关于 中国诗歌研究的论文集 。古 典部分 既有讲 中国文学批 评方法 的文章 , 也有讲诗歌理论 的篇 目, 还有关于 中国古诗 内 在特性 的如 : 秘响旁通 、 文章的派生和交相弓 发。传意 和释意 l 部 分包 含三篇文章 , 分别讲 了传 释学 、 媒体及超媒体 美学 、 中 国现代文学研究 的思考 。 现代部分则谈 了现代诗 的语言 问题 ,
除 了这 几种直接贯 以“ 中国诗学 ” 的著作 外 , 还如袁行霈 的 《 中国诗歌艺术研 究 》 上卷专论 范畴 , , 下卷论诗 人 ( 也有宋代词 人 )体例 明晰 , , 是 一种很好 的诗学著作 ; 莫砺 锋的《 古典诗学 的文化 观照》 和 叶维廉先 生 的《 中国诗学 》 为相 似 , 分为三 辑 , ~辑 以 较 也 第
以及在这一历史长河 中出现的重要 人事 、 作品 、 流派和理论批 评成果作出介绍 ……较全面系统地 介绍有关诗学 的基本知识
和情况为主 。” 在这个标准 的统领下 , 这套书就是对 中国诗歌
收 稿 日期 :0 2 0 — 8 2 1 — 3 1
相互独立 , 缺少核心 , 对一些诗学 内在 问题论述较少 。 蒋寅 、 张伯伟主编 的《 中国诗学 》 是一种丛 刊 , 不是 系统 的
日 (AⅣG ’ f , —we f
(ea n uta Tc nc n C l g,Z egh u nn 4 0 0 , hn) H nn Id s i eh ia ol e hnzo ̄ a 5 0 3 C ia rl i e He
Ab t a t h i e e P ei s o n e s n i g o e t e r fp er ,p er s t e c r a t.Al ao g h o sr c :T e Ch n s o t fu d r t dn f t h o y o o t c a h y o t a h o e f cs y l ln ,t e p — e r n t e p st n o h o t s o h d e o h id n c l .I u u e su is o t h u d b lc d o r t i h o i o ft e p ei ft e e g f t e h d e o e n f t r t de ,p er s o l e p a e n a mo e y i c y
中 图分 类号 : I O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7 8 2 (0 2 0 - 18 0 10 — 3 0 2 1 )5 0 9 — 2
Th o t y i h o e o i e e Po ty Re e r h e p e r s t e c r f Ch n s e r s a c
的小人物 , 分别 介绍他们 的生平 、 诗学 主张 、 诗作和主要 诗学 贡献 ; 另一部 分为诗歌流派 , 介绍诗 歌流派九十 多个 , 列举各
自的史学理论 ,主要人物 的创作活动及其兴衰概况 。既有诗
派也有诗体 , : 如 上官体 、 少陵体 、 长吉体 。第三卷主要介绍先 秦至现代 的诗学论著及有关 的研 究作 品 , 分为总集 ( 诗经》 《 、 《 文选》 《 、 全唐诗》 《 、千家诗 》 , )别集 (曹操集 》 《 《 、李太 白集》 、 《 山诗草》 ,诗评 ( 文心雕龙 》 《 品》 《 式》 《 船 ) 《 、诗 、诗 、渔洋诗 话 》《 、明诗纪事》 重点介绍有关著作的作者 、 ) 体例 、 内容 、 本 版 及历史学术价值 , 是一本很好的研究诗歌诗话 的目录学著作 。
第 3 9卷 第 5期 ・ 术 学
V o1 M a . . 39 v 5
湖
南
农
.
机
2 1 O 2年 5月
M a 20 1 V. 2
HUNAN AGRI CULT URAL MACHI NERY
试论诗歌作 品是 中国诗学研究 的核心
黄 玮 玮
( 河南 工业技 师学 院 , 河南 郑州 400) 5 0 3
第 3 9卷 第 5期
黄 玮 玮 : 论 诗歌 作 品是 中 国诗 学 研 究 的 核 心 试
19 9
古诗 的文章 , 也有关于新诗研究 的论文 。
陆耀东主编 的九卷本《 中国诗学丛书》 可分为先秦两汉诗 学、 魏晋南北朝 诗学 、 唐代诗 学 、 代诗学 、 宋 明代诗 学 、 清代诗
摘 要: 中国诗 学是 对以诗歌作品为核 心的诗歌事 实的 系统的理论化的认识。一直以来, 诗歌作品却处 于诗学研 究边缘 的位 置上 , 隐藏 的核心。在今后 的研 究中, 是 诗作要放在更加突 出的位置上 , 形成 以诗歌 史为母体 , 诗歌作品为 核心 , 包括诗人研究、 文献研究、 诗体研究、 写作研究、 诗论研究、 范畴研究等一核 心、 多层 次的诗 学体 系。 关键词 : 中国诗学 ; 诗歌作品; 潜核 心
第 四卷包含诗歌 的形式 、 诗评及典故三个方面 。 诗歌形 式分 为
大陆的朦胧诗 。 叶维廉先生是美籍华人 , 中国诗的研究带有 对
比较诗学 的性质 , 运用了不少欧美 的文学理论 , 这对研究 中国
诗体 、 试题 、 诗法三章 , 介绍诗歌 的各 种体裁 、 格式和技 巧 , 如 古 风、 应制、 口占、 分题 、 仄 、 平 对仗等 , 诗评则是对诗歌理论 的 重要术语及范畴进行 的讲解 , 如诗言 志、 思无 邪 、 知人论世 、 风
“ 古典诗学 的内部结构 ” 为标题 , 包含 四篇 文章 ; 第二辑则对杜 甫 和陆游两位大诗人进行了文化学的考察 ;第三辑则是关 于 古 诗文献学的文章 。 由以上分析 可得 , 目前 的诗学著作或 为论文集 , 或不成系 统、 缺乏核心 , 直接 把诗 学理解为诗学理论 。目前还缺少一 或 部核 心明确 、 结构严谨 、 体例 清晰 、 全面论 述 中国诗 特征 的诗 学著作 。这 主要 源于对本 学科 的模 糊认知 。
诗学论著 , 而是关 于诗 学的论文集 , 主要分 为诗歌文献 学 、 诗 歌理论 、 诗歌 史、 诗学史 、 比较诗学等几个板块 , 既有关 于中国
作者简 介 : 黄玮玮 (9 3 )女 , 18 一 , 河南郑 州人 , 学本科 , 大 助理讲 师, 主要研 究方向 : 汉语 言文 学。
由诗作展开 的。 诗歌作 品也是先于其他分支 出现 的 , 只有有 了
诗歌作 品才有 了诗人 ( 因为创作 了诗歌作 品, 才获得了诗人的
称号 )有 了诗歌作 品才有 了鉴 赏分析 , , 以致产 生系统 的诗 歌 理论 。其他 分支 的研 究都是 以诗歌作 品作 为背后支 撑的 , 所 以, 称诗歌 作品为诗学研 究的潜核心 , 隐藏 的核 心。而今 后 或 的研究就是要提高潜核心 的地位 ,使其显现到诗学研究 的主 要层面上来 , 加注重诗 歌本 体的研究 , 更 不仅从 内部探讨其创 作艺术 , 分析其 意境 , 物镜 , 景及作 品所反映 出来 的社会思 情 想, 还要从外在 的形 式人 手来 研究 对仗 、 平仄 、 押韵 、 用典等 写 作手段 , 要对诗歌进 行全方位 的剖析 。
基本知识 的介绍 。 一卷 主要是诗歌史 和诗歌理论史 , 次介 第 依
绍了从先秦到近代 的诗歌和诗歌理论 ;第 二卷则包含两个 方
面的内容 , 一为人物传略 , 收录诗学发展史上从屈原到柳亚子 具有代表性 的人物二百多位 , 既有曹植 、 白、 李 杜甫 、 苏轼 这样 的巨擘 , 也有 刘孝威 、 刘令娴 , 蔡琰这样名 不见于一般 文学史
研究对象是 宽泛的 , 以是诗歌作 品 、 可 诗歌理论 、 诗人 、 诗歌文
献等 , 但必须以诗作为核心 。
一
直 以来 , 诗歌作品在诗学研究 中的地位是 隐性 的 , 是隐
学、 近代 诗学 、 现代诗学 、 当代诗学九个部分 。《 总序》 :《 称 “丛 书》 的主要依据为 中国诗学理论批评文学 , 时或注意从诗词创 作中总结 出诗学理论 , 或联系诗词创作 中的典型现象 , 或注意
骨、 比兴 、 兴寄 、 境 、 悟等 , 故泽介绍 了中国诗歌 常用 的 意 妙 典
诗的传 统方法来说是一个新 的视角 。本书只是研究了有关中 国诗的几个 问题 ,是站在 中国诗之外 的角度来研究的故名之 为“ 中国诗学” 在外国人看来这本书就是关 于中国诗 的研究 。 , 汪涌豪 、 骆玉 明主编的 四卷本《 中国诗 学》 “ ,意在 吸收总
当时流行 的欣赏 习惯和鉴赏标准 。” 在这样 的标准下 , 求各 要 卷 的著者 “ 致力 于此 时段 主要诗 学理论 问题 的深 入细致 探 讨 。 由此 , ” 我们可 以得知 , 九卷 本《 此 中国诗学丛 书》 其实就是 历代诗歌理论批评史 , 核心是有关 中国诗歌 的理论 , 其 或系统 的论著 , 或零 星的感悟 , 重点在 于诗歌 内在问题 的探 析 , 而对
结前人并时贤的研究 成果 ,择要地对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历史
典故 , 如子虚 乌有 、 洛阳纸贵 、 不求甚解 、 人面桃 花等 , 中 国 但 古代诗歌所用典故 范围广泛 , 涉及到历史 、 历史 人物 、 神话故
事、 古籍 中的语句等 , 故这部分难 以概括故事 中的典故 。总 的 来说 , 书是 中国诗歌基本 知识介绍 , 本 体系 清晰 , 但各 部分 又
p o n n o i o , h o main o t e o t it r o t s t e c r ,ic u i g t e p e e e r h l e au e v re rmi e tp s in t e fr to f moh rp er h soy p er a h o e n l d n h o t r s a c i r t r , e s , t y y t
w i n ,r s a c ,p ei s r s a c r a fr s a c u h a o e mu t l y r d s se o o t s rt g e e r h o t e e r h a e s o e e r h s c s c r , l - a ee y t m f p e i . i c i c
藏在诸 多分支之后 的。 研究者 习惯性 的把诗 歌理论 、 批评作为
研究重 点 , 而忽视 了本 体 , 为只有研 究理论才 是深刻 的 , 认 而
作品过于直接感性 , 这是认识 的误 区。 诗歌作 品作为研 究的潜
核心 , 在诗学研 究 中处于基础 的地位 , 切的研究 和分 支都 是 一
Ke ywor s d :Ch n s o tc ;p e r;p e ta o e i e e p e is o t y otn ilc r
1 目前几 种 “ 国诗学 ” 中 著作分 析
目前几种直接 以“ 中国诗学 ” 为名的著作有 “ 活 ・ 书 ・ 生 读 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 的叶维廉先生的《 中国诗学》 东方出版 中 , 心 出版的 由汪涌豪、 骆玉 明主编的 四卷本《 中国诗学》 湖南人 , 民出版社出版的 由陆耀东主编的九卷本 《 中国诗学丛书》 人 , 民文学 出版社 出版的 由蒋寅和张伯伟主编的《 中国诗学》 。 叶维廉先生的《 中国诗学》 分为 3 个部分 : 古典部 分 、 传意 和释意 、 现代部分 。本书没有一个 明确的体系 , 实际上就是一 部关于 中国诗歌研究的论文集 。古 典部分 既有讲 中国文学批 评方法 的文章 , 也有讲诗歌理论 的篇 目, 还有关于 中国古诗 内 在特性 的如 : 秘响旁通 、 文章的派生和交相弓 发。传意 和释意 l 部 分包 含三篇文章 , 分别讲 了传 释学 、 媒体及超媒体 美学 、 中 国现代文学研究 的思考 。 现代部分则谈 了现代诗 的语言 问题 ,
除 了这 几种直接贯 以“ 中国诗学 ” 的著作 外 , 还如袁行霈 的 《 中国诗歌艺术研 究 》 上卷专论 范畴 , , 下卷论诗 人 ( 也有宋代词 人 )体例 明晰 , , 是 一种很好 的诗学著作 ; 莫砺 锋的《 古典诗学 的文化 观照》 和 叶维廉先 生 的《 中国诗学 》 为相 似 , 分为三 辑 , ~辑 以 较 也 第
以及在这一历史长河 中出现的重要 人事 、 作品 、 流派和理论批 评成果作出介绍 ……较全面系统地 介绍有关诗学 的基本知识
和情况为主 。” 在这个标准 的统领下 , 这套书就是对 中国诗歌
收 稿 日期 :0 2 0 — 8 2 1 — 3 1
相互独立 , 缺少核心 , 对一些诗学 内在 问题论述较少 。 蒋寅 、 张伯伟主编 的《 中国诗学 》 是一种丛 刊 , 不是 系统 的
日 (AⅣG ’ f , —we f
(ea n uta Tc nc n C l g,Z egh u nn 4 0 0 , hn) H nn Id s i eh ia ol e hnzo ̄ a 5 0 3 C ia rl i e He
Ab t a t h i e e P ei s o n e s n i g o e t e r fp er ,p er s t e c r a t.Al ao g h o sr c :T e Ch n s o t fu d r t dn f t h o y o o t c a h y o t a h o e f cs y l ln ,t e p — e r n t e p st n o h o t s o h d e o h id n c l .I u u e su is o t h u d b lc d o r t i h o i o ft e p ei ft e e g f t e h d e o e n f t r t de ,p er s o l e p a e n a mo e y i c y
中 图分 类号 : I O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7 8 2 (0 2 0 - 18 0 10 — 3 0 2 1 )5 0 9 — 2
Th o t y i h o e o i e e Po ty Re e r h e p e r s t e c r f Ch n s e r s a c
的小人物 , 分别 介绍他们 的生平 、 诗学 主张 、 诗作和主要 诗学 贡献 ; 另一部 分为诗歌流派 , 介绍诗 歌流派九十 多个 , 列举各
自的史学理论 ,主要人物 的创作活动及其兴衰概况 。既有诗
派也有诗体 , : 如 上官体 、 少陵体 、 长吉体 。第三卷主要介绍先 秦至现代 的诗学论著及有关 的研 究作 品 , 分为总集 ( 诗经》 《 、 《 文选》 《 、 全唐诗》 《 、千家诗 》 , )别集 (曹操集 》 《 《 、李太 白集》 、 《 山诗草》 ,诗评 ( 文心雕龙 》 《 品》 《 式》 《 船 ) 《 、诗 、诗 、渔洋诗 话 》《 、明诗纪事》 重点介绍有关著作的作者 、 ) 体例 、 内容 、 本 版 及历史学术价值 , 是一本很好的研究诗歌诗话 的目录学著作 。
第 3 9卷 第 5期 ・ 术 学
V o1 M a . . 39 v 5
湖
南
农
.
机
2 1 O 2年 5月
M a 20 1 V. 2
HUNAN AGRI CULT URAL MACHI NERY
试论诗歌作 品是 中国诗学研究 的核心
黄 玮 玮
( 河南 工业技 师学 院 , 河南 郑州 400) 5 0 3
第 3 9卷 第 5期
黄 玮 玮 : 论 诗歌 作 品是 中 国诗 学 研 究 的 核 心 试
19 9
古诗 的文章 , 也有关于新诗研究 的论文 。
陆耀东主编 的九卷本《 中国诗学丛书》 可分为先秦两汉诗 学、 魏晋南北朝 诗学 、 唐代诗 学 、 代诗学 、 宋 明代诗 学 、 清代诗
摘 要: 中国诗 学是 对以诗歌作品为核 心的诗歌事 实的 系统的理论化的认识。一直以来, 诗歌作品却处 于诗学研 究边缘 的位 置上 , 隐藏 的核心。在今后 的研 究中, 是 诗作要放在更加突 出的位置上 , 形成 以诗歌 史为母体 , 诗歌作品为 核心 , 包括诗人研究、 文献研究、 诗体研究、 写作研究、 诗论研究、 范畴研究等一核 心、 多层 次的诗 学体 系。 关键词 : 中国诗学 ; 诗歌作品; 潜核 心
第 四卷包含诗歌 的形式 、 诗评及典故三个方面 。 诗歌形 式分 为
大陆的朦胧诗 。 叶维廉先生是美籍华人 , 中国诗的研究带有 对
比较诗学 的性质 , 运用了不少欧美 的文学理论 , 这对研究 中国
诗体 、 试题 、 诗法三章 , 介绍诗歌 的各 种体裁 、 格式和技 巧 , 如 古 风、 应制、 口占、 分题 、 仄 、 平 对仗等 , 诗评则是对诗歌理论 的 重要术语及范畴进行 的讲解 , 如诗言 志、 思无 邪 、 知人论世 、 风
“ 古典诗学 的内部结构 ” 为标题 , 包含 四篇 文章 ; 第二辑则对杜 甫 和陆游两位大诗人进行了文化学的考察 ;第三辑则是关 于 古 诗文献学的文章 。 由以上分析 可得 , 目前 的诗学著作或 为论文集 , 或不成系 统、 缺乏核心 , 直接 把诗 学理解为诗学理论 。目前还缺少一 或 部核 心明确 、 结构严谨 、 体例 清晰 、 全面论 述 中国诗 特征 的诗 学著作 。这 主要 源于对本 学科 的模 糊认知 。
诗学论著 , 而是关 于诗 学的论文集 , 主要分 为诗歌文献 学 、 诗 歌理论 、 诗歌 史、 诗学史 、 比较诗学等几个板块 , 既有关 于中国
作者简 介 : 黄玮玮 (9 3 )女 , 18 一 , 河南郑 州人 , 学本科 , 大 助理讲 师, 主要研 究方向 : 汉语 言文 学。
由诗作展开 的。 诗歌作 品也是先于其他分支 出现 的 , 只有有 了
诗歌作 品才有 了诗人 ( 因为创作 了诗歌作 品, 才获得了诗人的
称号 )有 了诗歌作 品才有 了鉴 赏分析 , , 以致产 生系统 的诗 歌 理论 。其他 分支 的研 究都是 以诗歌作 品作 为背后支 撑的 , 所 以, 称诗歌 作品为诗学研 究的潜核心 , 隐藏 的核 心。而今 后 或 的研究就是要提高潜核心 的地位 ,使其显现到诗学研究 的主 要层面上来 , 加注重诗 歌本 体的研究 , 更 不仅从 内部探讨其创 作艺术 , 分析其 意境 , 物镜 , 景及作 品所反映 出来 的社会思 情 想, 还要从外在 的形 式人 手来 研究 对仗 、 平仄 、 押韵 、 用典等 写 作手段 , 要对诗歌进 行全方位 的剖析 。
基本知识 的介绍 。 一卷 主要是诗歌史 和诗歌理论史 , 次介 第 依
绍了从先秦到近代 的诗歌和诗歌理论 ;第 二卷则包含两个 方
面的内容 , 一为人物传略 , 收录诗学发展史上从屈原到柳亚子 具有代表性 的人物二百多位 , 既有曹植 、 白、 李 杜甫 、 苏轼 这样 的巨擘 , 也有 刘孝威 、 刘令娴 , 蔡琰这样名 不见于一般 文学史
研究对象是 宽泛的 , 以是诗歌作 品 、 可 诗歌理论 、 诗人 、 诗歌文
献等 , 但必须以诗作为核心 。
一
直 以来 , 诗歌作品在诗学研究 中的地位是 隐性 的 , 是隐
学、 近代 诗学 、 现代诗学 、 当代诗学九个部分 。《 总序》 :《 称 “丛 书》 的主要依据为 中国诗学理论批评文学 , 时或注意从诗词创 作中总结 出诗学理论 , 或联系诗词创作 中的典型现象 , 或注意
骨、 比兴 、 兴寄 、 境 、 悟等 , 故泽介绍 了中国诗歌 常用 的 意 妙 典
诗的传 统方法来说是一个新 的视角 。本书只是研究了有关中 国诗的几个 问题 ,是站在 中国诗之外 的角度来研究的故名之 为“ 中国诗学” 在外国人看来这本书就是关 于中国诗 的研究 。 , 汪涌豪 、 骆玉 明主编的 四卷本《 中国诗 学》 “ ,意在 吸收总
当时流行 的欣赏 习惯和鉴赏标准 。” 在这样 的标准下 , 求各 要 卷 的著者 “ 致力 于此 时段 主要诗 学理论 问题 的深 入细致 探 讨 。 由此 , ” 我们可 以得知 , 九卷 本《 此 中国诗学丛 书》 其实就是 历代诗歌理论批评史 , 核心是有关 中国诗歌 的理论 , 其 或系统 的论著 , 或零 星的感悟 , 重点在 于诗歌 内在问题 的探 析 , 而对
结前人并时贤的研究 成果 ,择要地对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历史
典故 , 如子虚 乌有 、 洛阳纸贵 、 不求甚解 、 人面桃 花等 , 中 国 但 古代诗歌所用典故 范围广泛 , 涉及到历史 、 历史 人物 、 神话故
事、 古籍 中的语句等 , 故这部分难 以概括故事 中的典故 。总 的 来说 , 书是 中国诗歌基本 知识介绍 , 本 体系 清晰 , 但各 部分 又
p o n n o i o , h o main o t e o t it r o t s t e c r ,ic u i g t e p e e e r h l e au e v re rmi e tp s in t e fr to f moh rp er h soy p er a h o e n l d n h o t r s a c i r t r , e s , t y y t
w i n ,r s a c ,p ei s r s a c r a fr s a c u h a o e mu t l y r d s se o o t s rt g e e r h o t e e r h a e s o e e r h s c s c r , l - a ee y t m f p e i . i c i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