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一文中首次提出的。

费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市场上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

就产品而言,也就是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

而这个周期在不同的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期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它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

为了便于区分,费农把这些国家依次分成创新国(一般为最发达国家)、一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一般来讲,任何一个国际贸易理论都要解决都要解决和回答以下三个问题: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国际贸易模式及国际贸易收益。

以费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代表的技术差距决定国际贸易模型同样对上述三个问题做出了回答。

创新国(发达国家)后起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及各自的自然资源禀赋不同决定了国际贸易的发生及国际贸易模式。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技术因素引进到国际贸易理论当中,使比较利益学说由静态发展为动态,这是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一个进步和丰富。

从理论上讲,技术差距决定国际贸易模型,为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通过引进成熟技术,并结合本国其他优势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发展的实践也验证了这一理论。

然而,无论是费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还是克鲁格曼为代表的国际贸易新理论,它们的一个共同点是都强调和突出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然而这些理论又都没有涉及如果单一的依赖技术引进,缺乏技术创新,这会对发展中国家带来什么影响。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技术创新加快等),这种技术变化的动态比较优势能不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收益?在这种贸易格局中,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如何?
从表面上分析,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从技术差距及动态转移的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格局。

但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暗含了比较优势学说和资源禀赋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在技术的成熟和普及阶段,技术竞争、创新竞争开始让位于价格竞争。

此时,相对于先进国家的人力资本和研发资源来讲,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和充裕的自然资源具有相对优势,并可以凭借这一优势参与国际竞争。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越来越起着核心的作用,产品价值的主要构成已经不再是有形要素的投入,而是智力和无形资产的投入。

也就是说生产质量的提高,决定因素是知识要素而不是资本、劳动力为主的生产要素转向以知识智力为主的生产要素。

随着生产要素构成内容的变化,国际贸易竞争的内容和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之间乃至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建立在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的基础之上的,谁拥有更多更好的自然资源和更多的资本,谁就会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在这里,竞争的焦点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产品品种及其质量,区位优势在决定国家或者是企业的竞争能力方面往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也正是基于这一方面的原因,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后期国家可以通过引进技术并结合本国的区位禀赋优势来参与国际贸易竞争。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乃至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建立在知识资源
的基础之上的,而知识的无国界性和无限供应性以及非独占性这三个特点又决定了知识经济必然是一种全球经济。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竞争的焦点不再是各种生产活动的最终产品,而是各种知识活动的结果,竞争的环节已经从生产阶段前移到产品的研究开发阶段乃至基础研究阶段,从有形产品竞争到无形产品竞争,从产品过度到技术,也就是说国家或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建立在其研究开发能力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之上的。

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包括国家层次和企业层次上的竞争,并且各国竞争的战线明显前移。

这说明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之间、企业之间已经不在仅仅局限在产品的成本和服务上,更多地体现在国家和企业的创新能力、研发能力上面。

因此,创造知识的速度以及利用技术创新的能力,将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提高国际贸易竞争地位的关键因素。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强调后起国家可以发挥其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来参与国际竞争。

然而,应当指出的是,在当今的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并不一定能够获得国际竞争优势。

这主要是因为:
(1)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日益减少。

当今国际贸易的目的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互通有无了,而是尽可能的占领国际市场,以获得更大的对外贸易利益。

为此国际生产也越来越倾向于以需求为导向。

而从需求结构来看,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日趋饱和,国际消费结构以及相应的投资结构已经向更高层次转变。

由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创新技术含量低、产品的附加值低,因此,这类产品出口面对的只能是日益缩小的国际市场和不断下降的市场价格。

(2)劳动密集型市场相对饱和、需求弹性小、附加值低,单一地依赖于这类产品的出口就有可能出现“贫困的增长。

(3)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歧视性的贸易政策,也使得这些产品的出口受到诸多贸易壁垒的限制,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空间越来越有限,从而使建立在劳动力资源优势基础上的贸易模式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从属和被动的不利地位。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多取决于能够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创造和传播能力。

很明显,那些高科技产品出口、活跃的国家是研发活动高的国家。

新能力的创造和技术转换及环境变化代表了持续发展和贸易促进的新要求。

今天,一个国家如果不具备持续提高其生产能力和产品品质的科学基础和技术基础,那么会很快丧失国际竞争力。

大量的国际经验表明,那些竞争力强的国家是那些能够实施一种有助于推动技术创造和传播的政策的国家。

’以技术创新为目标的促进战略有助于保证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和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由其技术的创造和传播速度决定。

技术提供了提高其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基础。

因此,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后起国家引进技术并结合本国的低劳动力成本进行生产的贸易战略,在国际竞争中并不具有一定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