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西医的专业课程外,还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学习英语或其他外语,以应付大学 英语四级、六级考试和相关外语等级考试。这是取得合格本科、研究生毕业证的前提。但中 医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而且中医专业的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在各类专业 中处于较低水平,给在读学生产生极大压力,许多学生及家长不得不提前托关系找工作,而 耽误了正常的学习和临床实习。 2.尊重传统,回归适应中医药规律的教育方法 从传统中医和现代中医的培养方式上不难看出,传统中医“师传"教育所讲究的口传心 授、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等,在现代中医教育中已经缺失了。只有少数学者凭着对中医的认 识和领悟能力,以传统的标准对自己严格要求,才能真正领悟体会到中医的博大精深。以上 问题是造成当今中医专业学生专业基础差,临床能力不强,学术上中不中,西不西,思想上 对本专业前途没有信心等现状的原因。也可以说,现代的中医教育培养了一批否定中医的掘 墓人,这也就是叫嚣取消中医的社会原因。 诚然,现代中医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中医院校的学生缺少中国传 统文化背景、古汉语和古典文学基础差是其中的关键。所以,如果各中医院校能加强中国传 统文化的普及和传播,给中医一个良好的生存土壤,相信会激发学生对中医的热爱,对中医 专业的学习会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近几年来,国学热悄然兴起,中国迎来了传统文化的“文艺复兴”时期。国人对自己国 家历史和文化越来越感兴趣,通过读史来长智慧,通过读国学经典来感悟人生,更加感到中 华民族文化的优秀和博大精深,增加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也增强了国人对自己文化的尊重 和敬畏。这也是中医教育者弘扬中医文化的好的契机,中医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 几千年来对中华民族的繁衍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取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只有尊重 历史,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的特色,才能使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生生不息的发展下 去,中国的特色才能得以彰显。 所以,笔者认为中医药的传播和弘扬成为每个中医教育工作者神圣不可推卸的责任,我 们期待中医界更多的“于丹”登上百家讲堂去给国人解读中医.从文化的角度,解读《黄帝 内经》的中医的疾病观、养生观。中医院校应增设人文、艺术类中国传统文化的选修课,如 <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化概论》、《中西医学史》、《内经的哲学与中医学方法》等:另外, 还应加大对中医经典的“读经”教育,即诵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 条辨》、《汤头歌诀》、《医宗金鉴》等经典名著,对一些重点篇章应做到背诵。尊重经典,重 视经典教育,这是中医教育的传统,不可丢弃。再者,还应恢复“师传授受”的教育方法, 师承制是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有效方法。所以,只有改革中医药教育的思路与方法,培 养出具有强烈的传统文化认同感的中医人才是中医生存和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李庆生.中医药学与中国传统文化E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6,(1) 周志彬.中国私塾教育及其对中医教育的借鉴[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17(1): 陆莲舫,刘振民.中医药教育辉煌50年[J].中医教育,2000,19(1): 邓铁涛.<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读后EJ3.新中医,2000,32(12): 潘桂娟.“文化自觉”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EJ].中国医药学报,2003,18(9):
’作者系农工党党员,北京中医药大学.
2、古代中医药的传承模式 从古代到近代,中医传承主要是以“师徒授受”和“家传”的方式进行,老师被称为师 傅,学生被称作徒弟。一般师带徒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一是认药抓药。学生在老师的药店中担任制药、拣药、抓药等工作,学习药材的炮制识 别等技术。这一过程要持续3年左右的时间。 二是学习经典。在学习认药抓药的同时,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药性赋》、{:汤头歌 诀》、《脉决》、《:医宗金鉴》等医学教材和《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对 经典的学习多以背诵为主,而在青少年时期所练的就是这种“童子功”,往往使学生做到终 生不忘,为其日后的学习和临床工作奠定极为坚实的基础。 三是抄写处方。学生跟从老师接诊患者,抄写老师所开处方,学习疾病的诊断、治疗方 法,了解老师处方用药的特点,这是由理论通向临床的一个重要桥梁,学生通过抄方,不仅 对临床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将先前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融会贯通,而且可以逐渐进入 医生的角色,树立起作为一名医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这一过程要持续3年左右。 四是临床实习。学生开始尝试独立地为患者进行诊治,但必须在老师的掌握、控制之下, 所开处方必须经过老师的批评、修改才可使用。这一过程要持续3年左右。 五是毕业出师。在完成上述几个阶段的学习后,学生可以自立门户,独立行医。但独立 行医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中医的学习是一个终生学习的过程,医生在行医的过程中,还 会不断地遇到新问题,这就要求他们不断地学习和思考,经常重读经典,理论联系实际,以 期获得进一步的提高。 古代的中医一般是医药不分家的,他们在行医的过程中,除了诊治患者,还必须亲自种 植、炮制药材,有的自家开设药店;有的不开药店,但是在药店坐堂。所以对药材是很熟悉 的,这也对学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必须做到医药皆通,对药物的性状、性能要达到相当程 度的了解,才能做到古人所说的“用药如用兵”的境界。同时,古代的医家是很重视医德的, 非常注意患者的安全问题,所以对学生的临床技能的培养是很严格的,学生在实习期间所开 的处方必须经过老师的严格审查才能使用。如果在技术上过不了关,学生是绝对不能出师和 独立行医的。 在传统中医的传授中,老师非常注重学生道德品行的培养,讲究“非其人勿教,非其真 勿授”、“无恒得者,不可作医”,晋代.杨泉的《物理论》即言:“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 可托也;非聪明达理,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其德能仁恕博爱,其智能宣畅 解曲。”中医药工作者只有很好地传承这种传统美德和价值观,才会有所作为。大医必有大 德,大医者,必是大德者。一个好的医生往往有知人、救命、济世的美德。民间所言“悬壶 济世”,即是对这种传统美德和价值的客观评价。 而且,中医药的传授非常注重口传心授。中医知识的传授,除了老师对学生进行详细的 解释、说明外,更重要的是老师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主动的思考、 归纳、总结。在与老师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在学习方法、生活习惯、思维特点以及为人处世 等方面都能受到熏陶。在临床的实践过程中,身体力行,学以致用,充分体现文化传承的特
中医药学的产生及传承模式
l、中医药学的产生 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飞跃的发展,诸子蜂起,百 家争鸣,学术繁荣,文化成熟,科学技术也日趋成熟而自成体系。这是中医学得以诞生的重 要的外部条件。特别是在战国末年已具雏形的“元气论”(“气’一元论”)自然观和阴阳五 行学说等哲学思想,为古代先哲们总结医事药事实践活动经验,构建医药学理论体系提供了 重要的思想方法和说理工具。 至秦汉,《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成立,标志着中医药学的认知 从自发走向自觉,从感性走向理性。它是古代中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与哲学有机 结合的系统理论。 《黄帝内经》借助当时的哲学思想与方法,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等理论阐释世界。它集中 了当时的天文、气象、地理、物候、数学的有用知识与方法。系统地阐述了对人体生理、病 理的认识以及疾病的诊治原则等,确立了中医学的基本观念和基本理论。它对中医学理论的 重要内容,如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保健等,作了 较为系统的论述。 至两汉期间,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问世。该书系统总结了东汉以前医家和民间的用 药经验,收载中药365味,按药物性能和功效不同,分成上、中、下三品:提出了中药的君、 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创立了中药药物学理论。 东汉末年,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结合当时医家以及自己长期积累的医疗实践经验,对 当时多发的外感热病和常见的内伤杂病进行系统总结,写成《伤寒杂病论》。张仲景以六经 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辨证论治原则,创立了中医学的 临床诊疗模式,使基础理论与临证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至此,作为古代医学科学的中医药学,以当时的多学科知识和方法为营养源,以阴阳五 行学说等哲学思想和方法为析理工具,总结整合了此前长期的医事和药事实践经验,初步形 成了自身特有的学科范式,构建了基本的学科构架,具有自身独有的科学与文化价值。其后 的两千多间,中医药学随我国社会和科学文化技术的发展,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其科学与文 化价值也日益丰富。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闫兴丽’
几年前网上的一篇“万人签名要求取消中医”的文章曾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医 药发展或存亡成了社会讨论的热门话题,虽然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明确表示,肯定中 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坚决反对取消中医的说法。但作 为中医药工作者,我们不得不反思:中医药怎么了?我们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国粹在21世纪 的今天该走向何方?怎样继承和发展中医药? 中医药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以及同疾病斗争实践中的经 验总结,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内容,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 文化,目前中医药教育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中医院校的毕业生一次性就业困难,中医 院校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处于较低水平、临床中医师的收入普遍低于西医师等现象,从侧面反 映出中医在卫生领域居于次要地位、不受社会重视的现状。中医当前的危机在于中医自身对 中医理论的信任度的质疑,临床治疗水平下降,以及当今中医药教育下产生的一批中不中, 西不西的中医药人才。所以,取消中医的说法并非无稽之谈,中医界面临的不是继承和发展 的问题,而是生存与消亡的问题。中医在未来是否能够继续存在?以何种状态存在?这已是 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 笔者认为,中医药之所以出现眼前的诸多问题,排除现代医学蓬勃发展、市场经济运行 机制等诸多客观因素外,其根本原因是人才问题,即中医人才的培养问题,也就是出在目前 的中医教育体制上。由于现代中医教育直接借用了西医院校的学科教育模式,脱离了中医的 学术特点,从而造成了其与中医人才的成长规律不相适应的局面。 1.目前的中医药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产生的基石,它渗透于中 医学基础和临床实践的各个方面,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与中国文化一脉相承,若不 明中国文化,不懂中国道学,也就不会深刻理解《黄帝内经》这样的中医经典著作,更谈不 上继承中医文化。对于通过全国高考进入中医院校的学子们,中学时代只学习了数理化,文 史哲等基础课程,面对中医学所依赖的中国传统哲学体系、思辨方法和大量的古代经典医籍, 普遍感到茫然和困惑,中学的古汉语基础也不足以应付中医古籍的阅读。而3至5年的专业 学习,很难直接造就出一名合格的中医,能完成中医文化背景和思维方法的转化和形成就已 经很不错了。 第二,重编教材,不重经典。普遍采用新编教材,如将《黄帝内经》改编为中医基础理 论,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改编为中医临床基础,将经典著作条分缕析、 改头换面等。经典著作只作为中医专业的课程,其他专业多数不开经典课,而只作选修课, 因此对于经典的学习领悟都很缺乏。 第三,医药分家,各自成体系。中医院校将专业分成中医,中药,针灸,管理、护理等, 分科精细,医药分家。学中医的学生除了学习中药学外,对于中药原植物的形态,中药材的 鉴定与炮制几乎不学。学中药的学生则偏重于按西医药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中药,注重中药所 谓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现代医药的制备方法,经验处方的剂型改造,使传统中药符合 现代的特色。但殊不知,这样的中药已失去了传统中医特色和精华,这也可能是目前中药疗 效不确切的原因之一。 第四,中西医兼修,基础与临床分离。除中医课程外,安排从基础到临床一系列的西医 课程。过去用的是中医院校自编的西医教材,近年来,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适应临床需要, 一些学校开始选用西医教材,甚至英文原版教材。临床实习中,也以西医诊疗技术的训练为 重点内容,而中医的基础理论与l临床实习则处于脱节状态,学习理论课时不接触临床,临床 实习后又不在温习中医理论,二者不能有机地结合。 第五,大规模的殿堂式教育。不论大学、中专、还是成人教育都是大批量地招收学生, 集中授课。老师上课则来,下课即走,与学生是松散的关系。除了极少数同学跟随老师出门 诊,很少能跟老师深入学习和交流。 第六,对学生要求降低,考试考核形式化。现代的中医教育很少要求学生大量背诵药性 赋、汤头歌诀及经典著作原文,教材内容分重点、非重点,一般考试只要求掌握重点内容, 考试范围小,不足以衡量学生所学,只有真正有志于学习中医的学生才会完全靠自觉增加学 习内容并严格要求。 第七,学生公共考试负担重,毕业就业难解决。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学生除了要学好
点。
现代中医教育的特点与问题
现代中医教育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各地高等及中等中医院校的成立。应当肯定,50 年来,中医院校在继承中医药文化、培养现代中医药人才以及中医药临床和现代化研究等方 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建立起了一整套颇具规模的教学体系。此外,很多中医院校还承 担了涉外教学、培训和临床工作,培养了很多外籍中医人才,对传播中医文化、扩大中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