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分析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1. 引言1.1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对大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我们也不能忽视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些学校的英语教学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学生的英语能力参差不齐。
有些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的英语知识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甚至无法进行基本的交流。
虽然大学英语课程注重语法和词汇等基础知识的教学,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足。
很多学生在实际运用英语时会感到吃力,缺乏实战经验。
大部分学校偏重于传授英语知识,而较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有待提高。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进和优化。
通过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加强综合素质教育、提升师资队伍素质以及加强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竞争力,促进英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2 改进方法分析现如今,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改进方法。
接下来将重点分析如下几个方面:1. 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在英语教育中,教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加强教师培训和教学评估,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2. 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传统的英语教育注重语法和词汇的学习,而忽略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应该加强对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训练,包括口语、听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3. 加强综合素质教育:英语教育不仅仅是教授语言知识,更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4. 提升师资队伍素质: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鼓励教师不断提升自我。
5. 加强与社会需求的对接:英语教育应该贴近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掌握社会需要的实用英语技能。
英语专业培养人才
盐城师范学院人才培养方案英语专业(师范类)高校英语专业为我国的各条战线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英语人才,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但是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模式、人才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英语教育教学在新的世纪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中国加入WTO,社会对应用型英语复合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国家中小学英语教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对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的实施,在人才质量观、人才培养途径、培养模式等方面对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
为了培养新型的英语师资,英语专业在加强英语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的同时,应面向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更新教学观念,利用新的教学资源,优化课程结构,调整教学内容,加强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1、培养目标英语专业主要培养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初步科学研究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胜任英语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具有本科学历的中学英语教师。
2、培养规格1、1、掌握英语语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能掌握12,000个英语词汇,能背诵40首英文诗歌、40篇英语散文。
2、能掌握较纯正的英语语音语调,能用英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情感;能够进行一般性的笔译和口译。
3、3、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懂得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了解现代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新成就,胜任中学各阶段的外语教学工作;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熟练地掌握多媒体技术,能制作教学辅助软件。
4、能用外语外贸知识和技能主动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做到一专多能;能以英语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和部分生活语言,养成以英语获取信息的习惯。
英语专业定位与特色
英语专业定位与特色1 定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具有一定的专业方向、能熟练运用英语在教育、经贸、外事、宣传、科研、涉外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教学、翻译、研究、管理等工作的德才兼备的应用型、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遵循“让人人都成功”的办学方针,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
本专业坚持育人、成人的教学理念,逐步建立起符合21世纪本科教育所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英语专业人才。
本专业02级按照英语教育和英语信息两个方向招生。
03级只招收英语教育方向的学生。
从04级开始,按英语大类招生,一、二年级为基础阶段,不分专业方向;第三年开始按学生志愿及学习情况分设专业方向课:英语教育方向和科贸英语方向等,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和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
●人才培养特色:本专业培养的人才是知识多元化和能力综合化的人才,具备21世纪英语人才培养的五大特征。
本专业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基本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实践。
为了适应这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满足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始转向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我们根据《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提出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并且根据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师资队伍、学生来源以及本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及就业市场的需求,确立了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创造和形成本专业的人才特色。
本专业的培养方案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能够体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需求,基本上符合教育的总体改革思路。
我们目前的培养方案体现了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拓宽了专业适应面。
为了配合培养方案的贯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们对一、二年级学生实施语音过关考试,通过积极开展“寝室英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三年级学生实行助教制。
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广博的英汉文化知识、良好的道德、心理和身体素质、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思辨能力、初步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特色及实现途径专业特色: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的理念,以提升综合素质为核心,以“知识、素质、能力三位一体”为模式,培养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优、创新意识好、思想境界高的应用型人才。
实现途径:1、理论课程:突出语言、文学和文化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重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2、实践课程:形成专业实习、口语实习、志愿者服务、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五大模块有机统一的课程体系,建立自评和师评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
3、教育方法:利用网络、计算机等辅助工具,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丰富多样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4、成长管理:重视成长过程管理,引导学生课程成绩、竞赛成绩、创新创业成绩和社会参与成绩四个方面均衡发展,追踪学生的成长历程。
三、培养要求及保障措施培养要求:1.知识要求(1)了解中国国情,包括中国的政治制度、政策方针、传统文化等。
(2)了解英美国家人文地理概况、发展历史、政治体制、宗教文化及教育制度等;了解当代英美政治、经济和文化。
(3)具备较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包括哲学、伦理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4)掌握英语语言的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翻译等知识。
(5)掌握语言的特征和功能,了解语言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6)掌握语言使用在各种文体中表现出的规律。
(7)熟悉英美文学史上主要文学思潮和流派、重要作家和作品及其影响。
(8)了解英语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环节。
(9)了解外贸知识和外贸活动的基本环节。
(10) 概要了解林业、生态及绿色发展基本常识。
2.素质要求(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
(2)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本色”还是“特色”
和国内一流重点研究型综合大学来培养 , 目 其 标是培养高层次 创造性人才。肩负着发展科 技、创新知识的任务 , 贡献高水平的知识成果 ,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成果 ,增强国家的科 研实力和文明程度。如南京大学英文系注重文化 、文学素养的培养 ,开设的课程有学科核 心课和文学、语言学、美国学、商务学 4 个不同方向的选修课。南京大学英语专业的课程 设置 已不再停留于听 、 、 、 说 读 写 译等语言技能的培养,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大文化、 大
维普资讯
《 际商务研究 *2 0 国 0 6年第 2期
摘 要 : 外语专业 的培 养 目 是 复合 型人 才 目前 中国高校存 在精 英型 、大众 标 型和混合 型 5 种培养模式。其理 论、现 实依据是 对语 言表身的认识和市场需求 的
分 析 。 种 模 式 的 定位 和 课 程 设 置 各 有 侧 重 , 3 但扎 实 的语 言 基 本功 是 外 语 人 才 的立 足之本。
指 出, 英语 专业课程分为英语 专业技能 、 “ 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奖专业知识 3 种类型。 学时 比
例分别是 6 %、1%和 2%左右 ,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有一个较 明确台理的框架 .使课程设 5 5 0
置有一个较科学的依据,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
一
2 — 8
维普资讯
本文以大纲为指导在梳理外语专业不同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并论汪精混合型和大众型3种模式的定性定量标准理论现实依据以及与教学评估的关系高等学校外语专业人才的3种培养模式2000年出版的大纲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
惠州学院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适用于2006级师范、商务方向)第一部分英语专业简介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教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技、旅游等部门从事教学、翻译、管理、研究等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熟巧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2.掌握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3.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4.了解我国国情和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5.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基本调研能力;6.具有第二外国语的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7. 掌握文件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主要课程: 基础英语、高级英语、报刊选读、视听、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理论、语言学概论、主要英语国家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主要英语国家国情.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育实习(专业实习)、见习、教育调查(社会调查) 或毕业论文等.修业年限: 学制四年,最长可延长在七年以内毕业最低学分:165分毕业规定:本专业本科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要求,应获得最低总学分165学分,其中课内必修课程120学分,限制性选修课程34学分,任意选修课程2学分,实践教学19学分,课外拓展5学分.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第二部分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注:课程考核方式:E表示考试,T表示考查。
2.单独设置实践教学环节3、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符号说明:●:理论教学※:考试★:军训△:实习◇:教育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入学教育或毕业教育第三部分英语专业培养计划的说明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说明1.人才培养定位在坚持本科人才学术标准的前提下,根据社会的需求与我院的实际情况,为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教育、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技、旅游等部门从事教学、翻译、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英语人才培养方案
(3)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英语水平考试,如雅思、托福等,提高英语水平。
4.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英语教师的培训与进修,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2)引进外籍教师,提高英语教学的国际化水平。
(3)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开展英语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
3.定期向相关部门汇报英语人才培养工作,接受指导和监督。
本方案旨在为我国英语人才培养提供科学、合理、可行的指导,以期培养出更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秀英语人才。各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确保方案的实施效果。
英语人才培养方案
一、背景分析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英语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本方案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以下英语人才培养方案。
2.教学方法
(1)采用任务型、情景型、合作型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网络资源、多媒体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3)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分组,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3.实践活动
(1)组织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戏剧表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
二、培养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具备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获取信息、处理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及未来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的改进趋势
要点一
采用信息化手段
未来的英语教学将更加注重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如在线 课程、远程教育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灵活地学 习,提高学习效率。
要点二
提倡互动式教学
未来的英语教学将更加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 方式。学校将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合作学习和研究 性学习等活动,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应具备创新思维和思辨 能力,能够在学习和实践中发现问题、分 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应具备批判性 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从多角度分 析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在面对 挑战和困境时,能够灵活应对,提出富有 创意的解决方案。
03
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 未来趋势
培养目标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01
02
03
运用多媒体技术
利用多媒体技术,如网络 、音频、视频等,提供多 元化的学习资源,满足学 生的学习需求。
个性化学习计划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掘自己 的潜力和优势。
灵活的教学方式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如 小班授课、导师制等,以 便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体 差异和实际需求。
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
总结词
主动、自律、开放
详细描述
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应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够自我 规划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和资源,并能够持续更 新和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同时,应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 能力,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和挑战。
创新能力与思辨能力
总结词
敏锐、开放、灵活
VS
详细描述
拓展第二课堂,延伸课堂教学
开展英语角活动
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通过“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应用,该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在实践 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升,毕业生也得到了用人单位 的高度认可。
四、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未来பைடு நூலகம்育技术学专业的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将 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实践能力:未来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 还需要具备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因此,强化实践能力将是“三位一体”实践 教学体系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是一种将实践课程、实践基地和实践考核方式相结 合的综合性实践教学体系。在构建过程中,需遵循以下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以培养学生的 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根本目的。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促进,让学生在实践 中巩固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生物科学专业综合改革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通过学科交 叉融合,可以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增强综合素质,提高其在未来职场中的竞 争力。其次,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 加强教研互动,可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最后, 实践培养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本次演示通过对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为培养具有国际视 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英语专业人才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然而,本研究仍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样本规模较小、观察时间较短等。未来可以通过进一 步扩大样本规模、延长观察时间等方式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希望广大教育工作 者能够积极参与到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中来,共同推动我国英语教育 事业的发展。
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本次演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 转变思维方式,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 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路。其次,要建立创新人才培 养体系,实施个性化教育,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交叉学习。通过设置创新实验 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201)一、专业简介英语专业是我校重点扶持建设的特色专业之一。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本专业秉持“错位竞争,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结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加强学科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以及实践教学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本专业依托我校雄厚的法学、商学教育背景,发挥学校学科优势,在充分强化英语语言知识,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兼修法律和国际商务等应用学科领域基础知识和理论,成为既有语言优势又有专业特长的适应社会经济国际化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注重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现有专职教师56人,其中86%教师拥有硕士以上学位,获得高级职称的13人、中级职称33人,并聘有4名客座教授及3位外籍教师,构成了一支团结敬业、具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的优秀教学团队,教学成绩斐然。
硕士研究生考试通过率稳定在20%以上;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高达85%,高出全国通过率29.7个百分点;专业八级考试也曾以85.14%的一次通过率创得佳绩,高出全国43.11%的平均水平。
另外,我系学生在“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21世纪杯”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山东省科技英语大赛等国家级、省级比赛中多次获奖,并被授予“山东省外语优秀人才培养基地”的光荣称号。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因既掌握英语又兼修法学、国际商务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宽厚的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法律、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英语人才。
三、培养要求1.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政治、文化、心理素质,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2. 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熟悉英语语言学、文学等专业基础知识;3. 具备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对英语国家的语言、经济、社会、文化等有较广泛的了解,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4.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及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5. 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6. 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7. 身体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8. 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胜任从事本专业范围内各项工作的要求;9. 掌握日语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技能;10.鼓励学生获得至少一种专业能力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
英语专业特色与培养目标
英语专业特色与培养目标
专业特色:本专业培养的人才是知识多元化和能力综合化的人才,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基本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实践。
为了满足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始转向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我们根据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师资队伍、学生来源以及本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及就业市场的需求,确立了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创造和形成本专业的人才特色。
本专业的培养方案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能够体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需求,基本上符合教育的总体改革思路。
我们目前的培养方案体现了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拓宽了专业适应面。
?
培养目标:培养能熟练运用英语在教育、经贸、涉外企事业等部门从事教学、翻译、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
?。
外国语言文学类人才培养模式
06
CHAPTER
结论与展望
01
外国语言文学类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
02
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是未来发展的趋势,需加强跨学科、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03
实践能力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需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01
02
03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实施
教学方法创新
教师专业发展
根据培养目标的调整,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增加实践课程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华. 全球化视域下的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当代外语研究, 2019(4): 12-20.
[2] 王琳.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外国语言文学类课程相结合的实践探索[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6): 10-15.
[3] 刘勇. 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研究[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1(S1): 15-20.
02
CHAPTER
语言文学类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问题
以语言技能训练为基础,注重语法、阅读、写作等能力的提升,但缺乏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强调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注重文化差异和语言应用能力的结合,但缺乏系统性和深度。
新兴培养模式
传统培养模式
现有培养模式中,往往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导致学生缺乏方向感和目标感。
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位点人才培养定位
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位点人才培养定位一级学位点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一所大学在某个特定领域内培养人才的能力和水平。
对于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位点来说,其定位主要是培养具备扎实的外语基础和深入了解外国文学、文化的人才。
本文将以人类视角,通过描述和叙述的方式,来展示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位点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特点。
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位点的人才培养定位在于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外语基础。
这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语言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听力训练、口语练习、阅读和写作,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语言能力,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外国文学作品,更好地与外国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位点的人才培养定位在于深入了解外国文学、文化。
学生需要学习和研究外国文学作品,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传统和风格。
他们需要熟悉外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和重要作家,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思想。
通过学习外国文学,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文化素养,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
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位点的人才培养定位还包括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需要进行独立的文献阅读和研究,能够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
他们需要思考和解决外国文学研究中的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和观点。
通过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一级学位点可以培养出具有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位点的人才培养定位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外语基础、深入了解外国文学、文化,以及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些培养目标旨在使学生成为具有广博的外语知识和深厚的人文素养的人才,能够在国际交流和文化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
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位点可以有效地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高职艺术类英语教学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
高职艺术类英语教学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高职英语教育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高职艺术类英语教学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这种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高职艺术类英语教学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将服务式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中去。
它摒弃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转而采用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学生的导师和引路人,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指导和辅导上。
通过小组合作、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高职艺术类英语教学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应用,与最新的社会需求保持同步。
教师需要紧密结合客户需求来进行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等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追求最佳解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专业理论知识,还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应对复杂的业务场景。
高职艺术类英语教学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教学,学生将学会如何在实践中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如何创新并提供更好的服务。
教学也会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建立客户关系、确定服务范围、管理项目进程,以及如何进行持续改进。
学生在接受全面的实践培训之后,将成为具有全面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能够满足各领域复杂的业务需求。
总体而言,高职艺术类英语教学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要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以满足多样化的职业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课程设计,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积极为他们提供咨询和指导。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密切合作,将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分析作者:宋德文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5年第11期【摘要】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要立足社会需求,即新时期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应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对现行的教育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管理机制等进行系统地重建,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在分析了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英语专业培养模式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市场经济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从过去的单一的专业型人才转向复合型人才。
这一实质性的转变直接影响到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促使高校改变教学理念,拓宽培养思路,查找英语专业自身的优势与不足,采取积极的对策,提出新的思路,培养具有较强的能力和高素质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存在一种“供”与“求”的关系。
一项调查研究表明:“传统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需求度最低;外语+其它专业、双语受到欢迎。
总体上,英语+其它专业最受欢迎。
”传统的英语专业所培养的学生由于只具备单一的英语技能,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才市场对单一类型的英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日渐减少。
因此,要想培养出符合社会所需的英语专业人才,学校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定位。
二、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分析重新认识加快培养复合型高级人才的战略意义,英语专业不能只靠英语,要加大内容,增加外交、外贸等方面的知识,要培养“复合型”的人才。
这个要求是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培养的方向性改革,也是我们遵循,并作为我们开办英语专业的专业特色培养的基础。
1.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逐渐取代了计划经济,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同时,高校也在突飞猛进地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大规模的扩大招生,因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矛盾突显。
人们开始谋求人才培养新的出路,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委员会在《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当前外语教育存在“五个不适应”,即“思想观念的不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不适应;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不适应;学生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的不适应;教学管理的不适应。
”于是,人们认为,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出路在于“复合型”、“应用型”。
“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是正确的,但关键是如何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复合型”并非是两种专业的简单相加,而是针对市场需求,对某一专业课程的特殊调整与设置,更确切地说是表现为一种新的,区别于传统教学方式与课程设置的专业教育模式。
2.英语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
从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来看,更多的是需要“外语与其它学科——如经济、法律、工商管理、外交、新闻等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而不是过去那种“外语+语言学、外语+文学”等相关或相近学科结合,即被称为…复合型专业‟。
除了某些单纯的行业之外,更多的领域需要外语+专业方向的外语人才。
就英语专业而言,单纯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的专业人才,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很难称得上市场所需要的人才。
“21世纪的外语人才应该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
”这就要求所培养的外向型经济人才不仅要具备国际观念和全球意识,还要具备竞争观念、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因此,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培养一大批熟悉我国国情,具有很好的外语水平、丰富的专业知识、精通WTO 规则和国际经济法律的专门人才,掌握和运用有关WTO 的基本知识和规则,充分利用多边规则和国际通行手段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维护我国正当权益。
三、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1.英语人才培养的标准。
(1)英语专业要以英语为基础。
就英语专业而言,英语作为专业是任何其它专业不能囊括的。
因此,英语专业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以英语为核心。
特别是在基础阶段犹为重要。
在一、二年级基础英语教学结束之时,要求所有学生必需参加全国英语专业四级考试。
在高年级阶段,督促学生参加英语专业八级考试。
为了学生通过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英语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上要采取措施,学校要制定鼓励和奖励措施,提高英语专业教学质量。
(2)注重英语专业基本功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并非易事,因为教学课时数是有极限的,而且在实行学分制的情况下,学时和学分的伸缩性有限。
只有适当删减专业理论(纯理论)课和公共史论课程,增加实际运用能力的课程,增加学生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
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在选择专业课程时,考虑到增加翻译实践课时量等。
2.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1)课程设置原则。
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确定英语专业+专业方向的知识结构模块;二是,建立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第一个问题要以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确定。
这需要进行广泛的调研。
在这方面,我们在前期对人才市场的调研和人才需求的分析结果,在选定英语专业课程时,已经考虑了这方面的因素。
第二个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学校职能部门的支持,涉及到一所学校的管理和教育资源的方方面面,所以它是一个系统工程。
一切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是人员素质的竞争,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形成的语言类专业纯语言文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
(2)改革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乏灌输、填鸭式的教学,特别体现在精读课的教学中。
为了培养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在教学中应广泛采取讨论式、交际式、启发式、实践式(如模拟商业谈判翻译)等。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电化教学)在授课过程中体现实用性和动口操作性,使所学知识在实践(习)过程中得以巩固和提高,以便使学生将来在人才市场上增加竞争力,提高就业、谋职的成功率。
(3)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
必须创造良好的、能帮助学生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学习环境和气氛。
在学习上,人与人之间差别在于业余时间利用上的差别。
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第二课堂”是十分必要的。
只要我们提供便于学生向复合型方向发展的客观条件,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复合化。
3.加强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就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1)英语专业课教师的业务素质。
大多数英语专业课教师都是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他们基础英语的教学能力较强,但商贸知识欠缺,更没有商贸实践经验。
他们虽然精通英语,但对于英语以外的其他专业知识了解不深。
英语专业课教师要善于根据新时期的新特点,积极探索新型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他们不但要具备英语语言和专业知识素质,而且还要了解当代经济社会商务知识和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
(2)青年教师及骨干教师的培养。
对英语专业课青年教师的培养是本专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结合学科建设需要,提高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
发挥学校现有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学位点,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
有计划地选拔一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国内重点高校、科研院所、重点研究基地进行访学或合作研究,或到国外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进修、访学、做博士后研究等,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研究领域,提高研究能力,多出快出成果,促进学科、学位点建设,提高英语专业培养能力。
(3)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建设也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团队作为一个整体力量,在学科、专业、课程建设中越来越发挥着更大的整体实力的作用,所以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
围绕学科专业建设和学位点建设,结合教育部及各级教育部门开展的“质量工程”,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并以他们为学科带头人组成教学团队,开展学术研究,带动学科发展,进而提高整体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为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发挥更大作用。
四、结语在培养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方面,不论其知识结构是哪种类型,但归根结底他们还是英语人才,只是在知识结构上的复合,绝不能本末倒置,不能把英语专业办成“四不像”的专业;更不能盲目开设无实际意义的课程。
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就英语专业来说,“复合型”人才主要是指具备掌握了两种及两种以上专业实用技能的人才。
这种“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掌握基础扎实的语言能力,而且还要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具备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
要达到这样一个人才目标,就必须在课程设置上下工夫,建立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英语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1]顾伟勤,梅德明.国际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5).[2]付红霞,郝政.理工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6).[3]胡文仲.英语专业“专”在哪里?[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8,(6).[4]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5]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本文为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信息:宋德文(1958.10-),男,汉族,石家庄人,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