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物理教学;思维能力;学习兴趣
[摘要] 本文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出发,讨论了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思维是人类大脑的一种高级而复杂的活动,是对外界事
物的反映和信息加工。

无论是物理概念、定律的发现还是物
理理论的创立和突破,都离不开思维能力。

本文就中学物理
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看法,求教于方家。

1 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
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不者”,兴趣
是最好的教师。

当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
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采取积极主动
的意志行动,使思维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从而极大地提高自
己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
兴趣,须注意以下几点:
1.1 上好第一堂物理课
开始接触物理这门学科,学生想知道物理学研究什么?
为什么学习物理?怎样学好物理?此类问题出现在学生头脑
中,学生对物理充满强烈的好奇心。

只要正确引导,就能充分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为此可采取以下方法:①做好
几个有趣实验,如光的色散实验、摩擦起电实验等引起学生
的兴趣;②提出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制造悬念。

如太阳
为什么会发光?彩虹是怎样产生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③举
一些物理知识应用的实例。

如照相机、导弹等,让学生了解物
理的重要性,用以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

1.2 重视观察和实验
在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的物理现象。

如:
斜插入水的筷子,从水平面看去是弯的,逐步培养学生的观
察能力。

注重实验教学。

首先做好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具有形
象性、具体性、直观性、真实性等特点,因而可以激发学生学
习物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启发学生探索物理现象和规律。

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利用演
示实验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观察、分析和感知物理现象,了解
物理过程的发生、发展以及变化条件,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
握物理概念和规律。

组织好学生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
实验得出结论,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主动性。

1.3 教学中注重渗透物理学史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挖掘教材内容,将物理学史融于教学
之中,分析科学发现和科技发明的思路,讲解科学家发明创
造的有趣故事,既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培养学生严
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1.4 成立物理兴趣活动小组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和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组装诸如
收音机、门铃等小家电。

在活动中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索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5 积极开展各种物理竞赛活动
有计划地组织各种形式的讨论竞赛活动,积极培养学生
的上进心、自尊心、荣誉感和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外在动机,增强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总之,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
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主要的前提。

2 从实际出发,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科学的核心,是人类揭示事物的内在
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最有价值的思维方式。

创造者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驱使下,将大脑中已有的感性或理性知识,按科学的
思维逻辑,借助于想象、联想和灵感,以渐近性或突破性飞跃的形式,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有价值的新观点、理论和方法。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正确估计学生
的智力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水平,设计形式多样、难度适宜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调查研究,查阅资料,打破常
规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利用发生在身边的物理理象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鼓励
学生积极进行研究和讨论,深入细致的观察和分析事物的特征和变化规律,综合各种信息,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而
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向学生展示物理概念、规律的发现过程,分析科学发现和科技发明的思路。

通过让学生模拟一个科学家对某一问题的认识过程、科学实验的过程及得出结论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3 注重习题课教学,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
散思维能力
3.1 逆向思维是指改变一般的思维程序,从相反方向
展开思路,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在物理教学中,有些问题按
通常思维方法去思考,往往既复杂又麻烦,甚至难以求解。

若采用逆向思维方法,问题会意外简单,迎刃而解。

例:一个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到达最高点的前一秒内
上升的高度是物体上升到最大高度的1/10,试求它上升的最大高度。

分析:按逆向思维,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阶段与自由落
体运动是互逆的,竖直上抛运动到最大高度前一秒内的上升高度恰好是自由落体运动最初一秒内下落的高度,如此分析,问题便迎刃而解。

解:设上抛物体到达最高点的前一秒内上升的高度为L,
最大高度为h
由题意,得
L=12gt2=4.9米,(取g=9.8米/秒2)
于是h=10L=49米
3.2 发散思维又称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


是一种求异式、展开式思维,思维从一点出发,沿着不同的方
向展开,通过对已有信息的穷举与演绎,以求得新的信息和
突破。

发散思维具有变通性、流畅性和独创性等品质。

在习题课教学中,注意选取一些灵活性、变通性较大的物理问题,多
方面、多角度寻求问题的解决,特别应注重一题多解,引导学
生分析事物的同异关系、纵横关系、因果关系、演变关系及对立关系,沟通各种事物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发散思维能力。

例: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
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斜面光滑,倾角为,当A随B下滑
时,它们保持相对静止,求A对B的压力和摩擦力?
解法一:分解力
对A、B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得其加速度a=g×sin 对A受力分析并建立如图(2)所示坐标系,由牛顿第二
定律得
fcos +mgsin -Nsin =ma……①
fsin +Ncos =mgcos ……②
解①、②得N=mgcos2 f=mgsin ·cos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A对B的压力大小为mgcos2 方向
竖直向下,A对B摩擦力大小为mgsin cos 方向水平向右。

解法二:分解加速度,如图(3)
由解法一知A的加速度a=gsin ,把此加速度分解为一
个水平分量a11=acos ,竖直分量a1=asin 在水平和竖直方
向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
f=ma11=macos =mgsin cos
mg-N=masin =mgsin2
∴N=mg-mgsin2 =mgcos2
解法三:应用三角知识,如图(4)
在阴影△中F合=ma=mgsin
∴f=F合cos =mgsin cos
F合·sin =mg-N ∴N=mg-F合sin =mgcos2
通过这类题目的训练,使学生养成多途径思考问题的习
惯,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物理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努力培
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和发
散思维,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在物理教学中实施
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
How to Train Thinking Ability in Physics Teaching
ZHANG Xing-ming
(No.4 Middle School of Laiwu,Laiwu Shandong 271100,China)
Key words:physics teaching;thinking ability
Abstract:This article deals with the possible methods of fostering student' s interest in physics learning as well as the
ways how to train student' s thinking abilit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