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环境中分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网络环境下分组合作学习的探究
摘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网络,学生可以实现范围更广和效率更高的合作学习活动。
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是指通过网络技术来构建合作学习的平台,是合作学习发展史上的又一新的阶段。
目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变革,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也越来越受到肯定。
关键词:合作学习;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提出:这次课程改革,必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是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由课堂的配角变主角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从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汲取精神为出发点制定新的教学模式。
在网络中的合作学习,就是以网络环境为“舟”,以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桨”,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与合作,建立合作学习之“帆”,在教学的“海洋”中乘风破浪。
在这种学习模式下中学生们共同探讨,进行辩论和对话,通过观点的交锋和思想的碰撞,最终达成思想上的共识,它有利于扩大参与面,有效地促进学生团体作用的发挥和促进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增强学习兴趣、责任感等。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网络,学生可以实现范围更广和效率更高的合作学习活动。
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是指通过网络技术来构建合作学习的平台,是合作学习发展史上的又一新的阶段。
一、探讨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的意义
传统的课堂上学生学习往往缺乏资源,形式单一,故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网络环境以其独特的网络优势为合作学习提供了独特的学习条件和学习平台。
首先,网上合作学习有助于学习个体的自我发展。
它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提供了一个生动而丰富的环境,为其发展提供了丰富广阔的空间。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校园网的基础上,可用各种网页制作工具建立自己的网上教学系统,并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环境。
为学生提供友好的、便捷的查寻途径,让学生由被动便主动,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其次,网上合作学习有助于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发展。
皮亚杰指出,协作学习在认知建构发展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其中合作学习中学习者的角色并不是独立的,这对于学习者的社
会角色体验大有益处。
最后,网上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保持习活动的新颖性。
在网络支持的环境下,可以创设出更为丰富的合作会话工具及合作学习环境,交互的形式与手段、学习情境更为新异,这为激发学习者参与合作活动的动机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二、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的特点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最好的学习方式是自主的个别化的探索性学习,最好的教学方式是对话交流模式。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既包含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又包含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进行交互和合作。
因此,笔者认为计算机网络平台让师生之间打碎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网络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起来。
通过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活动,在使学习者达到对学习任务的深刻理解与深化拓展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学习者高层次信息能力的发展与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能够达到两全其美,因此倍受教育研究者的青睐。
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以下几点:
1.合作学习是人际互动的过程
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涉及到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结成了多边多向的人际关系网络,使认知与交往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合作学习特别关注的是人际关系在教学中的隐性促进作用为此我们进行合作学习时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交往中学习.在学习中交往,产生认知冲突,共同进步。
2.强调集体协同效应
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进程中,以小组共同目标的设置来保证和促进学习的互助、合作气氛,以小组的总体成绩来评价每个成员的成绩,所以协作小组成员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还要关心和帮助他人的学习,是在学习者的不同理解意义上的共同提高。
3.丰富教学内容,扩充认知空间
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将会使学习者根据学习的主题任务,形成专门的协作小组,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从而极大地丰富个人知识,开阔思维空间。
4.师生是平等的合作者
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中学习者通过Internet获取资源,因而教师就不见得再比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资源,“弟子不必不如师”,教师的权威性受到冲击,教师的居高临下的地位受到冲击;网络的隔离性也减小了学生面对教师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学生拥有自主权和选择权,可以在“隐形老师”的环境中无压抑地学习。
提高了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思考、表达和信息交流的能力。
5.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知识的能力
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进程中,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具有发展潜力的自主性的个体,是学习过程中积极的知识的意义建构者。
合作学习允许个体对知识有不同的意义建构,要求个体对他人的学习要有启发,能对他人的意见做出个体意义的分析,做知识的创造者。
三、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平台的搭建
1.建立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平台
依据整个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分组,一般以每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这样既有利于自主学习,又有利于相互促进,有利于合作学习优势的发挥。
小组建立以后重要的事情是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例如:在对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中《制作电子小报》一课的学习时,应明确主题、布局和排版、图片合成等任务,按任务的难易程度、复杂程度合理地分配给小组中不同的成员,明确每个成员的任务目标,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够对小组任务的完成贡献自己的力量。
2.搭建合理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
在日常教学中,作为教师来说,资源环境的建设可能是更重要、更需要花费时间建设的环境条件。
网络资源环境是非常丰富的,如电子图书馆、图片库、视频库、音频库、动画库、游戏库等等。
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还不是很成熟,如果将这些资源合盘托出交给学生,会给学生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所以教师必须对这些资源进行精心的筛选、组合、甚至重建。
不仅要从内容上考虑筛选符合课堂学习需要的资源,而且在资源利用方式、使用的便捷性等方面都要进行筛选和重建,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出现意外困难就会大幅度降低,保证合作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3. 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在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的时候,教师除了采用传统的巡视、答疑、启发、讲解等组织指导工作外,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观看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发现、掌握情况,并根据需要采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与各小组进行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避免走弯路。
学生在组间交流时,除了进行本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展示外,也可以对不同做法、不同结果提出不同意见,甚至直接在网上进行修改,再展示给全班看。
因此教师从传统计算机教师那种说教者、演示者的角色转变成了网络资源设计者、学习活动组织者、网络学习的伙伴、学生的指导者等多种新型的角色。
基于网络的协作式教学模式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创造合作学习的环境,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进行交互和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的理解与掌
握。
四、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教学案例
这里以“制作电脑小报”为例说明一个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具体设计方法。
1.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
本研究是在七年级学生学习了word2000的基本操作之后所进行的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的专题研究:“制作电脑小报”是在“网络教室”环境下进行的合作学习。
要求学生采用合作小组的学习形式,每个小组选定一个任务,按照“建立小组一确定协作计划一分工协作,搜集信息资源,自主学习一交流协作,协同成果集成”的步骤进行合作学习,最后各小组展示作品,汇报研究成果并接受其他小组的批判和建议等,进而修改、完善其作品。
2.分析学习者的特征
知识能力分析:学生已初步掌握了word的基本操作,但还处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还需要将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加强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
在实际的网络合作学习中,如何确定选取素材是制作小报的关键,这节课就在这关键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除了给自己的小报制定主题外,利用网络搜索素材资源又一个关键。
信息技术能力分析:学生通过前面阶段性的学习,已能较熟练地使用word,对互联网的搜索引擎也较为了解,因此为本专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学习资源简要说明
(1)本地(局域网)资源:教师事先从因特网、VCD光盘中收集有关“电子报”主题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分类别存放在服务器上供学生使用;
(2)远程资源:本地的局域网连接Internet,学生通过上网检索可以直接找到需要的资料。
4.学习情境设计
以任务为驱动,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围绕自己设计的小报主题,收集资料,进行制作、整理,最后展示作品并接受其他小组的评价,在评价中不断完善作品。
5.合作学习策略设计
(1)建立合作小组。
依据整个班级学生的认知和操作水平进行分组,每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每人一台电脑,这样既有利于自主学习,又有利于相互促进,有利于合作学习优势的发挥。
(2)在“网络教室”环境中采用情境角色扮演组织策略,并设计了多个不同角色下的任务,组间开展竞争。
6.对合作学习的评价
在“网络教室”的评价网页中建立了合作学习评价表,评价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协作过程和协作结果两方面,即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同等重要;既体现对个人的评价,也体现对小组的评价。
7.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
开始(课前),将学生以4人为一组,每人一机,确定组长及各成员的职责;
介绍小组协作学习任务;
明确学习主题和任务;
分工协作,通过本地和远程两种方式搜集素材资源;
交流协作,以小组为单位协同完成成果,教师指导,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小组间互评;
小组修改作品,教师指导;
师生共同总结,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优秀作品在校内网站展示的方式激励学生;
结束。
参考文献:
《基于网络合作学习模式的思考》陈胜 2002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构建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环境》王其云 2004 《开放教育研究》
《基于网络的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构建》张庆秀韩清献路红兵《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开展“合作学习”的策略、优势及注意事项》王永忠《中国教育导刊》 2005
《网络协作学习影响因素的探讨》秦士新《中国教育技术》 200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