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实

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实
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实

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应进行哪方面的公

民教育

“这种变味的教育,学了能有什么用呢?就是考上大学能如何?找到工作又如何?”“我们不是机器,即使是机器,学校也不该把我们当成追求升学率的工具!”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举行升国旗仪式时,高二学生江成博在国旗下发表讲话,将之前老师“把关”过的演讲稿,悄悄换成另外一篇抨击教育制度的文章。校领导称,江成博的演讲“言论不当,用词过激”,已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但不会对其进行处分。

尽管没能看到江成博同学的演讲全文,但他慷慨陈词的勇气,不仅获得现场同学的热烈掌声,也让社会公众为之热议。当绝大多数学生都只在“为考试之分数而读书”的时候,江成博同学关于教育弊端的积极思考,特别是勇于表达自己对现行升学和教育制度的不满,抨击父母强加给自己的所谓理想,呼唤“做美好的自我”,不仅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甚至还给了人们一些前进的希望。这也就是江成博同学的举动收获公众一片赞誉的原因所在。

其实,呼唤自由崇尚自我,向来就是人类的本能,这种精神在年轻人的身上尤为凸显。单就这篇演讲来说,也许并不全面和公允,也许谈不上深度和成熟,但这绝对不是“牢骚满腹”,更不是“要出风头”。替换掉老师“把关”过的演讲稿,换上直抒心意的真文章,这其实就是语文教师经常教学生们总结的“中心思想”――冲破牢笼约束,向往精神自由。

毋庸讳言,讲真话是我们时代最为稀缺的品质之一,与此相反,官话套话、空话废话充斥我们周遭。为什么我们不能让学生自由表达,相反却要处处“把关设卡”呢?学校可以不同意学生的观点,但必须誓死捍卫其说话的权利。这样的教育才是不虚伪的,才是有活力的。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学生们才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而不是毫无创造力的人云亦云。说实话,我们需要更多这样敢于讲真话的学生,也需要更多允许学生讲真话的学校。

相比江成博同学悄换讲话稿当众抨击教育现状的勇气和精神,学校尽管仍以“言论不当,用词过激”来定性,并对学生进行了批评教育,但毕竟没有当场断掉电源或当即打断江成博的演讲,而是坚持让他讲完,不得不说这是一种进步。如果说学生对教育不满古今中外皆是如此,那么教育制度好坏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我们能否对此宽容对待,给予其自由表达的权利。从这一点看,学生在进步,学校也在进步,这当然是公众所乐见的。

事实上,这样的进步还有很多。比如在我们读书的年代,在升旗仪式上演讲的都是学校领导,从来轮不到学生,学生得不到演讲的机会,自然也激发和培养不了演讲的才能。当然,我们仍然不能想象,假如这样的文章出现在高考作文里能得多少分。我们也不能想象,当针对教育体制比较空泛的抨击,替换成对学校某些做法的不满,会不会被关掉麦克风。但无论如何,让学生敢于讲真话、可以讲真话,培养独立自主的现代公民,就得从自由的校园开始。

4月9日上午,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举行升国旗仪式时,一名高二学生在国旗下发表讲话,将之前老师“把关”过的演讲稿,悄悄换成另外一篇抨击教育制度的文章。该校领导称,学校认为这名同学的演讲“言论不当,用词过激”,已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但不会对其进行处分。(《扬子晚报》4月11日)

笔者住所旁边就有一所学校,每个周一的早晨,都能听到学校的升旗仪式,而升旗完毕后,一位学生通过校园广播热情洋溢的现身说法,更是成了仪式中的固定节目。而对于这样的程式,但凡是中国学生,想必都不会感到陌生。

事实上,能够成为升旗仪式上的发言者,能够让自己的声音传遍校园的每个角落,这当然是无上的荣耀,能获得这样的资格,其实也殊为不易,据说是要层层选拔出来的好学生才有这样的资格。如此来之不易的发言资格,当然要珍惜,但却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既然连说话都要讲究场合,那么,在庄重的升旗仪式上,面对全校师生发言,自然也需要考虑并注意发言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看,且不说偷换演讲稿这一做法本身是否恰当,既然是在现行教育体制下获得认同,发言资格也是学校赋予的,却利用这一机会抨击教育制度与学校,的确有倒打一耙,甚至自摆乌龙的嫌疑。原本希望升旗仪式上好学生的现身说法能够对学生起到正面鼓励的作用,未曾想却反而遭遇发言学生的“倒戈”,校方当然很难做到心平气和,仅仅是对当事学生批评教育,而没有给予处分,出言不逊的学生仍然正常上课,校方的处理方式应该说已相当克制。

应该说,升旗仪式是否适合作为抨击教育制度的场合,当然可以商榷。但是,学生的发言是不是就应该四平八稳,老成持重,又是否只能发表称颂赞扬的言论,并对现行教育体制歌功颂德?答案恐怕同样是否定的。尽管对于这些在校学生而言,现行教育体制哪怕有再多的弊端,但终归为学生们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提供了并不完美但却不可或缺的养料。不过,即便学生仍然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受益者,却并不意味着学生必须“有奶就是娘”,不能对现行教育体制提出批评与质疑。真要较真的话,不得不在现行教育体制之下接受教育的学生,其实才是现行教育体制最终要服务的客户,身处其中的学生不仅最有发言权,教育体制即便从更好的服务客户出发,也理应更多去聆听学生的抱怨和不满才对。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学生对教育制度乃至学校的抨击与批评,假如说不是根本不被容于现行教育体制之下的话,至少也会被视作十足的怪物与另类。那些抨击教育,批评学校的学生,能够不被处分,已经算宽大处理,要谢天谢地了,如此环境下,学生的抱怨和不满,可以说长期饱受压抑,而教育体制本身也因缺乏服务对象的真实反馈而长期一意孤行,失去了太多调整与校正的契机。相比国内教育体系中学校总是对的,被批评的只能是学生,国外的情形恰恰相反,学生批评学校不仅可以畅所欲言,甚至完全可以不分什么场合,而对于这些“言论不当,用词过激”,学校不仅要虚心接受,学校批评学生倒是要相当审慎,如履薄冰。某种程度上,学生的批评不仅被视作独立思考能力的体现,还被当作培养公民意识与民

主实践的重要一环,人家的批评能力都已“从娃娃抓起”了,咱们却还对学生的批评如此瞻前顾后,担惊受怕,恐怕多少有些说不过去。

基于上述视点,教育从来不应是单向的教唆,而应是双向的互动,批评也同样并不例外,而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在虚心接受批评这事儿上,教育部门又怎能不“为人师表”呢?从这个意义上说,升旗仪式上容得下学生的批评,其实才正常。而只有当“批评”真正成了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的权利,教育部门才不会自以为是的穿上那件“皇帝的新装”。

改革开放30年,若比为洋务运动,则实为谬误。因为尽管从技术和器物层面说,两次改革的手段都归于工业化及外部先进技术的引进;因而让人产生相似感错觉的要点多在于此。然而20世纪后半叶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无论从对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民众思维还是社会进步的推动都是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无可媲及的。因为这是中国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进化的浩大工程的起点,其历史意义怎么说都不为过,因为我们终于可以摆脱悲情,因为我们已经开始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因为我们的孩子已经可以开始自信的面对这个世界。

当30年的新陈代谢已经把两代中国人带入了现代社会之后,我们在明年也将迎来共和国60岁的生日。对于东方文明来说,60年一个甲子,到那个时候-200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给历史一个注脚、一个判决、一个新的起点。之前所有这个共同体之下的人们都在思考着如何面对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

过去30年太值得骄傲了,因为经过痛苦的工业化蜕变和资本积累,我们已经找回了曾经在世界舞台上的权重以及人民失落许久的幸福感。然而,过去30年有需要我们反思的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们无法忽视随着改革开放而逐步分化的社会之下一些慌乱的表情。这些慌乱的表情不是改革开放的否定,而是对后改革开放的期许。因为所谓的改革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是还权于民、还利于民的过程;我国过去高度集中于公有的资源基本有序的完成了初次再配置,从而产生了更多的和更分散的利益相关方,构造了一个逐步多元化的社会。而多元化导致了民间社会的崛起以及公权力与私权利界限的产生,这种情势孕育着走向共和的趋势。一个现代公民社会正向我们走来!作为教育者,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在后改革时代树立起责任,消除那些慌乱的表情。我们能做的就是---推动公民教育!这是在国家、社会、公民的角色逐渐从混沌走向明晰之后的必然选择。

我国经历漫长的封建社会,五四前后,民主法治的新思想方才传入。公民教育的基础就是民主自由、法制健全的社会制度。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由于政治原因,公民教育的开展也不尽如人意。近20年来,我同的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其课程体系尚存在一系列比较突出的问题。要促进我同公民教育课程的进一步完善,就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课程体系与结构的调整。

怎样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怎样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历史又过去和现在有着某种深刻联系的一门学科,是过去与现实永无休止的对话,是人们了解社会变化与延续的唯一途径。历史是昨天的现实,现实社会中的一切事物,都能在历史中找到合理的答案,现实是明天的历史,通过借鉴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能够更好地为我们的现实生活服务。既然历史与现实生活紧密联接,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把历史与现实相联接呢?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式: 1、转变“学史无用”的传统观念,让学生时刻感到历史源于生活也回归于生活。我们可利用好导入这一教学环节。例如我在讲《罗马人的法律》这一节时,这样导入:我们班有哪些同学以后梦想做一名律师?当时很多学生举手;接着我又说,即使不是律师,那我们生活中是不是离不开法律?同学们一致赞成。进而我直接切入主题,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可堪称为“法律的始祖”——罗马人的法律。这样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认识到原来常提的法律源于几千年前的古罗马,想知道那时的法律和今天有什么联系与不同的求知欲被激发,历史现实之间的距离瞬间被缩短。 2、在教学中将历史与时事热点相联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很多问题,尤其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些“热点”,它们的形成不是瞬间的,而是有着各自的历史渊源。在教学中如能适时地引入一些国内外“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古今对照”、“中外比较”,将会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促使他们开动脑筋,学会从更深更广的角

度去思考问题。例如,在讲授《“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一课时,我向学生介绍美国曾多次向台湾出售武器,以此揭露美国企图阻止中国统一的阴谋,大胆设想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历史和现实的两个方面去思考,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一位中国人的责任,任何分裂祖国的阴谋都是不会得逞的。和平统一是最有效的途径。 3、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走入历史,可以采用短剧表演的方式,达到“观史如身在其中”的效果。展示型活动往往最能吸引学生,它的效果不只在于课上给学生以表现的舞台,还在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于准备过程中,学生收获了更加丰富的历史知识。短剧表演,角色扮演,学生既能重现历史场景,又能让学生获得对历史事物的直接体验。 4、此外,还可以适当引入一些乡土史实,把历史知识与本地实际相联系,如在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展“探寻家乡历史遗迹”的活动课,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生活,进而爱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德育主渠道作用。 当然,在历史联系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一些问题:比如联系要自然,不可牵强附会;不可过分占用课堂时间来探讨现实问题而忽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将历史课变成“时政讨论课”;要选择那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符合学生阶段特点的现实问题;要鼓励学生积

历史与现实如何有机结合

模块七 浅谈历史与现实在历史教学中的结合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总的来说,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历史经验变为现实财富。 但是历史不是过去,而是鲜活的现在;历史也不是分数,而是让学生体味人生。因此,我们教师要把历史与现实交汇,创造出富有生气的中学历史新课堂,提高历史教学的实用性,使学生真正有收获。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呢? 1、历史教材和现实生活相结合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电影电视、图片动画、民情风俗,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的话题等,这些都是历史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们应抓住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契合点,把这些活生生的材料应用到课堂上。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历史是“活生生”的,是“有血有肉”的。 2、历史教学方式和现实生活相结合 在历史教学中,我努力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兴致来参与课堂活动,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如实物、模型、图片、录像、电影、多媒体等),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学生才能获得富有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学生的人格才能真正得到陶冶,才能真正去体验历史。初中学生一般都渴望获得认可与欣赏,喜欢表现自我,所以,我们教师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在课堂上给他们一个展示的舞台。 3、历史教学活动和现实生活相结合 当前,中日关系紧张异常,钓鱼岛问题迟迟不能解决。比如,我国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存在很大分歧。虽然,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知道钓鱼岛历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但是,为什么它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有证据吗?难道中国倚强凌弱?因此,我们教师在教授古代史知识时,就应该讲清楚这个内容。根据国际通行准则,判断和证明一个国家对一片领土是否拥有主权主要基于两个方面,即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二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历史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历史是现实的过去,而现实则历史的延续。历史讲述着人类的过去,具有的不可逆性,它不能再现,也不会重演。然而,历史又是过去与现在永不休止的对话,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很多问题,不是瞬间形成的,而是有着各自的历史渊源。人们常常需要“以史为鉴”,来加深对现实的理解,科学地预见未来。在历史教学中,把握时代的脉博,抓住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活跃历史课堂,激发学生探究历史,优化历史教学的一种正确选择。

中国和西班牙的文化差异

从身势语看中国和西班牙的文化差异 [摘要]身势语是非言语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和西班牙两国由于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存在差异,身势语也不尽相同。对中、西两国身势语进行比较可以使中国的西班牙语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两国身势语的异同,从而加深对中、西两国文化差异的理解,减少跨文化交际时因身势语而造成的障碍。[关键词]西班牙语身势语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引言 身势语(kinésica)也叫身体语或体态语,指交际者通过身体各个部位的行为动作来表达一定的信息。身势语是非言语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在情感的表达手段中有65%是靠身姿、手势、表情等身势语完成的,正如david abercrombie所指出的:“我们用发音器官说话,但我们用整个身体交谈。”中国和西班牙两国由于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存在差异,身势语也不尽相同,同一手势在不同文化中所表达的意思可能差别很大,因此有必要对中、西两国的身势语作一比较,从而加深对中、西两国文化差异的理解,减少跨文化交际时因身势语而造成的障碍。 一、中国和西班牙身势语比较 身势语包括基本姿态、基本礼节动作以及人身体各个部分的动作所提供的交际信息。有些身势语行为是与生俱来的:无论是中国人

还是西班牙人在快乐时都会不自觉地微笑,悲伤时也会不自觉地落泪,害羞时会脸红,生气时会蹙眉,受到惊吓时眼睛会不自觉地睁大。也有很多身势语是后天习得的:如西班牙人吃饭时会用餐刀切割食物,再用叉子将食物送到口中,中国人则用筷子夹起食物再将其送到口中。身势语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我们仅从身姿语、手势语、表情语、目光语、身体接触等方面对中国和西班牙身势语的异同加以比较。 (一)身姿语(postura corporal) 身姿语主要包括交际者的身体动作、坐立姿势、头部动作等等。中西两国许多身姿语具有相似性,比如点头均表示对某观点的肯定和赞同,摇头则表示否定和反对,在正式场合中伸懒腰、打哈欠都是不礼貌的。也有许多身姿语所传递的意义是不同的。跷二郎腿是两国都有的现象,但是这在西班牙是一种自我戒备的姿势,而在中国则是比较普遍的坐姿。需要指出的是不管在西班牙还是在中国腿跷得太高、脚尖指向别人,或者不停地晃动都是不礼貌的行为。另外在中国,小辈或者下级在长辈和上级面前最好不跷二郎腿,否则给人一种不谦恭的感觉。 中国和西班牙人在非正式的谈话或者正式的会议时采取站立还是坐着的姿势也是不同的。比如在朋友聚会时中国人喜欢请客人坐下交谈,而西班牙人将客人迎到家里后,客人便可以随意走动、站立或是坐下,也可随意拿取主人准备好的餐前小点和饮料。在比较

中国世界历史年代对照表

中国/世界历史年代对照表 中学学历史的时候,是把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分开来学的,尤其是学中国历史,总是关起门来自己跟自己纵向对比,很少做横向的对比。早就想排一张《中国/世界历史年代对照表》,很想弄清楚中国人在世界历史上究竟牛到什么程度,中国发生那些伟大事件的时候,世界上其它地方的人在干些什么。 一说到中国历史,总是说秦汉唐宋元明等等朝代,不习惯明确标出年代,这种说法,一般人很难直观地在世界历史坐标上做出对比,弄不清同一时间段里人家在干什么,同一时代咱到底是个什么水平,骄傲起来总觉得不那么理直气壮。经过全面的对比,该骄傲的就骄傲到明处,很一般的甚至落后的也别妄自尊大。 这张表还很粗略,发在这里有些行怎么也对不上。以后有时间,再好好分分类,从人、事、物、技、艺五个方面都做一下横向对比。 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工作,比如,昨天我才发现,中国明朝的风流才子唐伯虎以及和他并称吴中四大才子的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坛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生活在同一时代,唐伯虎比米开朗基罗大两岁,而拉斐尔死后4年,唐伯虎也去世了。 元代写“古道西风瘦马”的杂剧家马致远,和写《神曲》的意大利诗人但丁死于同一年——1321年。曹雪琴写《红楼梦》的同时,伏尔泰正在写《老实人或乐观主义》、《天真汉》。 再比如,中国三国演义打的正欢的时候,欧洲也正在打仗,当时罗马爆发了奴隶大起义,史称三世纪危机,经济几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人口锐减,农业停滞,商业凋敝,各路军阀混战,帝国权力名存实亡,这不是和同一时期的东汉的情况很相似吗? 再比如,中国大唐贞观之治的同时,日本正在搞大化改新,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日本从此了进入封建社会。 做这样的对比,就是想看看,咱中国人在世界历史上到底是个什么水平,中国人的人种素质到底怎么样。 这两天把自己关在房里,整整排了两晚上,累死我了。仅这样一张表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更难以得出结论,先做个参考吧。 大约三百万年前 地球上出现人类 约5000-7000年前河姆渡 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4000-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父系氏族公社 公元前3113年玛雅在中美定居(玛雅的最后一个纪元开始于公元前3113年) 公元前3100年左右 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2700-2500年埃及兴建金字塔 公元前3000年左右 两河流域出现奴隶 制城市国家 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 印度河流域哈拉 帕文化 约4000多年前 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公元前2600年 埃及古王国第四王朝时期门 考拉夫妇立像

责任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作文850字

责任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作文850字 本文是关于责任的话题作文,仅供大家参考! 回顾六十年前,到处都是疮痍满和被蹂躏的国民,令人目不忍视;到处都是枪林弹雨和屠杀的哀嚎,令人目不忍闻。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中国的屈辱史。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赢得了全民族的解放,中华民族真正的当了家。如今,强大的中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展现着他的雄姿飒爽:“两弹一星”的丰功伟绩;超级杂交水稻的研制投产;“神州号”飞船的冲顶云霄,都足以证明“东方明珠”的耀眼夺目。可是,在高速发展的中国,对下一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却却很不成功,同学们,你们想想,你们从小受到什么教育?尤其是农村子弟,你们爹妈是怎么教你的?他们这样告诉你:“你要好好念书!你不好好念书将来就不能出人头地,你必须努力奋斗好好,一切是为了你!” 当“教改员”把《狼牙山五壮士》等爱国主义文章从小学课本里删除时,他们是否想过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们的下一代将逐渐淡忘历史,淡忘那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淡忘那日本帝国主义蹂躏下的国民的惨状。淡忘了历史这又将意味着什么?忘记历史就是意味着背叛。 如今中国取得的伟绩,是几代人不懈努力的结果。如果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荠,就又会重蹈覆辙。“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忘记历史血的教训,就又会变成人宰割的羔羊。

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不要忘记世界的格局在悄然声息的变化着,不要忘记日本在中国的暴行,也不要忘记当今日本右翼分子在篡改着历史,我们要时时刻刻警惕着。 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很不成功。而道德教育也没跟上。讲一个,第十二届亚运会在日本广岛结束的时候,六万人的广场上竟没有一张废纸。再看看我们十月一日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镜头,当人们散去,满地废纸。大家不要说:“我们国家地大物博,有137枚金牌――这都没有用,咱们的道德水平还没上来,还差的很远!大家都捡起一张废纸,这就是爱国的开始。” 爱国是很具体的。我们学校门口有一个标语:离开校门一步,肩负忠信荣辱。推而广之,离开校门一步,肩负祖国荣辱。中国的兴亡,关系到13亿生灵的,中国的兴亡就是我们的责任。 一场硝烟的战争已结束,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却早已打响,只有赢得这场无硝烟战争的胜利,才能算是真正的胜利,只有这样,中国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大国,才能在国际上发挥一个大国的作用,才能展现出中国地大物博的风采。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但因该时时铭记在每个人心中,记住中华民族崛起的哪一刻。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中国世界历史年代对照表

大约三百万年前 地球上出现人类 约5000-7000年前河姆渡 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4000-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 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公元前3113年玛雅在中美定居(玛雅的最后一个纪元开始于公元前3113年) 公元前3100年左右 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2700-2500年埃及兴建金字塔 公元前3000年左右 两河流域出现奴隶 制城市国家 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 印度河流域哈拉 帕文化 夏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 禹传予启,夏朝建立 公元前2600年 埃及古王国第四王朝时期门 考拉夫妇立像 公元前2500年埃及狮身人面像石雕,也称为《斯芬克司像》。 公元前2100年左右 埃及奴隶河贫民大起义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商代: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约公元前1792年-1750年古巴比伦制汉谟拉比法典石雕“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所发现的最早的成文的法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西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公元前11世纪末以色列民族进入王国时期 公元前1000年左右努比亚建立奴隶制国家 老子(约公元前580~约前500年)孔子(公元前552年-公元前479年)大约公元前600年,恒河平原上已建立起许多城镇。北印度分为16个小国,最后统一为“摩揭陀”天国 公元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 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攻陷犹大国首都耶

浅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问题

浅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问题 浅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问题 关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问题,这里我主要就两个问题发表一下我的看法。第一,为什么历史要与现实结合;第二,历史教学中怎样与现实结合。 历史应当与现实结合。 1,历史和现实是一脉相承的一个整体。只是时间和阶段不同。既然是一个整体,我们当然不能将其分隔开。不能孤立片面地去理解其中的一段。所以历史应与现实结合。 2,历史作为一门课程,作为一门文化知识,理应为现实服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理论要联系实际。历史中蕴含着很多是非成败,功过得失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现在的人思考和学习。古人就重视“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我们现在的人当然也要懂得历史的价值。比如历史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们今天的国情和与之相适应的国家各项政策。 3,既然历史和现实一脉相承,既然历史要联系实际,那么历史教学也要与现实相结合。比如热点问题、时事新闻等。这样才好理解。不至于死板枯燥、空洞乏味。也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教学中将历史与现实结合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首先教师要有将历史与现实结合的意识。不要为讲历史而讲历史课,那样学生会觉得没啥意义和兴趣。教师要用现实意义的眼光去发现历史的价值。比如讲美国独立战争一课时,教师就可从今天美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和战略意图导入。正因为美国是超级大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大。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美国历史。这样学生一下子就知道学这一课的现实意义,即必要性了。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从历史中发掘具有现实意义的地方的眼光。具有从历史中找到当今学生感兴趣的地方的能力。 2.教师可采用比较法将历史与现实结合。比如讲改革开放城乡人民生活的变化那一课,教师就要将改革开放前后,改革开放的今天的生活水平作一个纵向的比较。学生就明显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发展。 3,教师可采用举例来将历史与现实结合。比如讲英国革命课文里君主立宪制时,教师就可举出日本也是君主立宪制。 总之,历史与现实结合能使历史课堂教学更生动,更丰富,课堂效率也大为提高。 1 / 1

高中语文 责任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作文素材

责任在历史与现实之间 回顾六十年前,到处都是疮痍满和被蹂躏的国民,令人目不忍视;到处都是枪林弹雨和屠杀的哀嚎,令人目不忍闻。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中国的屈辱史。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赢得了全民族的解放,中华民族真正的当了家。如今,强大的中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展现着他的雄姿飒爽:“两弹一星”的丰功伟绩;超级杂交水稻的研制投产;“神州号”飞船的冲顶云霄,都足以证明“东方明珠”的耀眼夺目。 可是,在高速发展的中国,对下一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却却很不成功,同学们,你们想想,你们从小受到什么教育?尤其是农村子弟,你们爹妈是怎么教你的?他们这样告诉你:“你要好好念书!你不好好念书将来就不能出人头地,你必须努力奋斗好好读书,读书一切是为了你!” 当“教改员”把《狼牙山五壮士》等爱国主义文章从小学课本里删除时,他们是否想过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们的下一代将逐渐淡忘历史,淡忘那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淡忘那日本帝国主义蹂躏下的国民的惨状。淡忘了历史这又将意味着什么?忘记历史就是意味着背叛。 如今中国取得的伟绩,是几代人不懈努力的结果。如果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荠,就又会重蹈覆辙。“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忘记历史血的教训,就又会变成人宰割的羔羊。 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不要忘记世界的格局在悄然声息的变化着,不要忘记日本在中国的暴行,也不要忘记当今日本右翼分子在篡改着历史,我们要时时刻刻警惕着。 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很不成功。而道德教育也没跟上。讲一个故事,第十二届亚运会在日本广岛结束的时候,六万人的广场上竟没有一张废纸。再看看我们十月一日******广场升国旗的镜头,当人们散去,满地废纸。大家不要说:“我们国家地大物博,有137枚金牌――这都没有用,咱们的道德水平还没上来,还差的很远!大家都捡起一张废纸,这就是爱国的开始。” 爱国是很具体的。我们学校门口有一个标语:离开校门一步,肩负忠信荣辱。推而广之,离开校门一步,肩负祖国荣辱。中国的兴亡,关系到13亿生灵的命运,中国的兴亡就是我们的责任。 一场硝烟的战争已结束,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却早已打响,只有赢得这场无硝烟战争的胜利,才能算是真正的胜利,只有这样,中国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大国,才能在国际上发挥一个大国的作用,才能展现出中国地大物博的风采。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但因该时时铭记在每个人心中,记住中华民族崛起的哪一刻。

西班牙国家简介及地理历史

西班牙国家简介 西班牙(西语:Reino de Espa?a)是一个 位于欧洲西南部的国家,是一个位于欧洲西南 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西邻同处于伊比利亚半 岛的葡萄牙,北濒比斯开湾,东北部与法国及 安道尔接壤,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的摩洛 哥相望。境内多山,为欧洲高山国家之一。在 近代史上西班牙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发源地,并于16世纪时成为影响世界的全球性帝国。西班牙拥有十分优越的旅游资源,有“旅游王国”美誉。它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于15世纪中期至16世纪末期时成为影响世界的全球性帝国。如今全球有5亿说西班牙语的人口,为世界上使用人数第三多的母语,并且是使用国家第二多的语言。西班牙在当今世界属于发达国家,拥有完善的市场经济,国民生产总值居欧洲国家前列。西班牙现有人口4606万人(截止08年1月1日),其中外国移民522万,超过人口总数的11%, 人口次于德国,意大利,英国和法国,居欧洲第五位。西班牙人口布不均匀,沿海人口稠密,在约占全国面积的2/3的内地,居民仅有1/3。

西班牙语是世界第三大语言(第一,第二 为汉语和英语),世界第二大通用语。在七大 洲中,主要是在拉丁美洲国家中,约有 352,000,000人使用。西班牙的主要民族是 占总人口70%以上的卡斯蒂利亚人。加泰罗 尼亚人、加利西亚人和巴斯克人是西班牙20 个少数民族中最重要的三个。加泰罗尼亚人主要居住在西班牙东北部,巴塞罗那即是加泰罗尼亚重镇。少数加泰罗尼亚人住在阿拉贡地区,在德国、意大利、安道尔以及其它国家还有约60万人;加利西亚人的聚居地在西北部的加利西亚地区,他们的起源同葡萄牙人有亲缘关系,文化、语言上也很接近,在国外加利西亚人主要集中在阿根廷,总共有97.5万;巴斯克人分布在比利牛斯山的西侧,沿着坎塔布连山麓和比斯开湾沿岸居住,在国外约有30万人,很多在法国。社会学家们至今未能找到巴斯克族的起源。在这三个地区,民族语言同西班牙语(卡斯蒂利亚语)一样都是官方语言。 西班牙最大的三个城市是马德里、巴塞罗那和瓦伦西亚,他们的人口都在200万人以上。 在约占全国面积三分之二的内地,人口只有全国的三分之一,剩下的都集中在濒临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工业繁荣地区。沿海一带的比斯开省每平方公里有263人,巴塞罗那省更达284人。在一些工业区,如阿斯图里亚斯、巴斯克、加泰罗尼亚等,甚至每平方公里超过500人。而在特鲁埃尔、索里亚和拉曼恰某些人烟稀少的地区每平方公里只有9人。在内地,唯一人口密度比较高的只有首都所在地的马德里省,每平方公里也超过五百人。 西班牙人口严重趋向老龄化。西班牙被称为欧洲最适合居住的国家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 高,人口平均寿命在去年就达到81岁,在欧洲仅次于荷兰。尽管是传统天主教国家,但是由于受到现代婚姻家庭观念的冲击,青年人趋向于晚结婚、不结婚、不要孩子。婚龄男女结婚率只有千分之五左右,也就是说同居比例巨大。八十年代初期结婚人数一度每年减少百分之二十五。目前,平均每个妇女生育2.1个孩子,家庭规模缩小到每户三人左右,在欧洲属于较低水平。不过西班牙的离婚率也较低,只有千分之零点五。西班牙的儿童死亡率也是欧洲比较低的,在百分之一以下。大量海外移民也造成了西班牙人口的低增长率,这是她与其他西方国家人口低增长原因的不同之处。目前在国外居住的西班牙人总计约有336万人,其中美洲有220.7万人,欧洲为107.3万。不断的迁移是西班牙人口统计的特点,这与她曾经的殖民地统治有关。新大陆发现之后,大量的西班牙人涌向中美洲和南美洲、甚至北美洲的一部分地区寻找黄金和冒险。到1913年,西班牙美洲移民共有22 万。战后,西班牙移民方向发生了方向性的逆转。1960年以前,最多有百分之八十五的移民的目标是大西洋对岸的美洲,后来骤降

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e2970073.html, 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作者:陈雪莲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06期 摘要:新课标指出,初中历史教学必须要大力弘扬时代精神。时代精神的核心在于改革 创新,它体现出人们的精神风貌与价值追求。在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整合时代精神成为每个历史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时代精神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并提出有关策略,为初中历史教学中时代精神的整合提供参考。 关键词:时代精神;历史教学;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正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不单单是要我们了解人类的发展史,更是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与现实相结合,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来不断推动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从某种意义来看,人类的历史也是一部创新史,无论是时代的变更还是生活方式的改变,都离不开“创新”二字。而创新作为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因此,将时代精神整合于初中历史教学中意义重大。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整合“时代精神”的意义 (一)时代精神教育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对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壮大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纵观人类历史,从旧石器时代进入到新石器时代再进入到铁器时代,从蒸汽时代来到电气时代再来到信息时代,这都离不开改革与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1]。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时代精神的理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推动社会的发展。 (二)时代精神教育是初中历史课程的要求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应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个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由此可见,初中历史课程肩负着弘扬时代精神的重要使命[2]。对初中生而言,加强时代精神的教育、培养改革创新的意识,不仅需要学生充分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还要对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做到理解与尊重,从而汲取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有利于形成开放意识,展现现代中国公民的精神与风貌。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时代精神”的整合策略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整合“时代精神”,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在教学立意、教学内容、教学情境中实现“时代精神”教育。

目标与现实之间

目标与现实之间 ——从艺术课程实验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育 山东儿童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艺术》副主编李力加 随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改革、重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工程的全面启动。改革后的新课程体系,渗透着全面、综合、创新、和谐发展塑造一代新人的理念,经过一年在全国38个实验区的教学实践,已经充分显示出新课程强大的生命力。 艺术课程是在我国长期以来原有的音乐、美术学科课程的基础上新架构的课程,《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以及艺术课程实验教材是本次课程改革中最能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面、创新、和谐理念的。这一新型课程出现伊始,就显示出巨大的活力,是新课程改革中最醒目的亮点。新的艺术课程经过一年在实验区的实施,验证了一句话,新的课程改革是孩子们灿烂的笑脸。 北师大新世纪版《艺术》教材(杨立梅主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套艺术教材,这套教材以亲和儿童(学生)生活,尊重学生生活的旧有经验,注重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感,迁移和发展学生艺术学科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在一年的实验区实践中已经取得比较好的成果,为在新的实验区推广这套教材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一.艺术课程师资培训的思考 欣慰之际,反思北师大新世纪版实验教材《艺术》在验证《艺术课程标准》中所出现的问题,我们思考的第一个焦点,定位在目标与现实之间的纽带和使者--艺术教师身上。他们是新课程的实践者,是在《艺术教育课程标准》验证过程中最有发言权的人之一。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的艺术课程在全国各新的实验区进行实施和验证艺术课程标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教师的培训,教师自身素质问题是新的艺术课程实施的关键。新课程的实施,教育理念先行至关重要。在基础课程改革中对教师进行培训需要引进和探讨新的培训模式,使一线教师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理解新的课程理念,进入到新的课程状态中。展开/关闭全部资源共享 课件下载 教案汇编 论文交流 高考专题 高考资讯 应试指导 成果展示 网上画廊 教师画廊 学生画廊 原创Flash 教师风采 网络课堂 教学论坛 返回主页

历史及现实表现

历史及现实表现 目录 第一篇:历史与现实表现 第二篇:本人政治历史与现实表现 第三篇:现实表现 第四篇:现实表现 第五篇:现实表现 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历史与现实表现 历史与现实表现: 该同志在校学习期间态度端正,目的明确,认真刻苦,成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获得了专业知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好成绩。 自进入工作岗位以来,各方面表现突出。在思想上,能够与时俱进,密切关注时事,从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的会议精神,从实际中严标准要求自己。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定期总结自己,保持着不断改革的理念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在思想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管理上,主张人人平等参与,多劳多得,处处以身作则,尊重知识和技术,关心员工,提倡勇于创新不断发展创造经济效益的经营管理模式。在生活中,能够坚持严于律己,倡导科学文明健康、

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始终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并且做到待人以诚、待人以宽,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在努力工作与生活的同时并热心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综上所述,该同志做到了在思想上有一定的政治觉悟,行动上积极向组织靠拢,但还需要继续学习,不骄不躁的不断前进。 第二篇:本人政治历史与现实表现 本人政治历史与现实表现 【本人历史及政治表现】 xx同志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政治历史清白,且本人曾经参加过中国少年先锋队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政治立场坚定,在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重大问题面前和重要历史关头均能保持清醒头脑,能够旗帜鲜明地捍卫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敢于同一切错误思潮和倾向作英勇斗争。此外,作为一名大学生,该同志坚持学习党的理论和政策,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生活中积极热心地帮助他人,在工作上积极配合上级,各方面表现突出,可以列为建党对象。 【现实表现】 xx同志自进入xxxx大学以来,各方面表现突出。在思想上,该同志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该同志能密切关注时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保持着学习的热

历史教学要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历史教学要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在学习近代欧美民主思想与实践这一专题时,不可避免的学生、老师会对中美政体进行比较,轻率进行中美对比,容易造成学生思想上的混乱。要么有些老师就牵强附会,唱高调,这样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相反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呢? 历史不仅是指过去发生的事情,实际上它还包含了人们对过去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变化着的。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历史教学资源,真正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历史与现实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是过去了的现实,现实是历史演变的结果。从历史教学的角度上讲,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确实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将历史与现实进行联系,引导学生从历史中看现实,从现实中看历史。 在教学中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历史的看问题。历史毕竟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某一历史事件成功抑或失败,在现代来说是不可复制的。我们学习历史不能犯“刻舟求剑”的错误。时代不同,国情不同,条件不同,相同的事情结果就不同。所以我们要学会历史的看问题 2、全面的辩证的看问题。每一个历史问题所体现的经验教训不同,美国的政体再完美也有他的缺陷,也未必适合中国的国情,也不能解决我们中国的问题。

3.学习的是历史的规律,历史的智慧。认识历史的过程,运用历史的思维,汲取历史的智慧,并不是让学生机械地、简单地记住某些现成的结论。 4.史论结合,具体生动,而不要空泛议论、直接说教。历史知识和认识都是具体的。历史学科的教学艺术之一,就是教师对史实与道理的渗透融汇,而不是简单的说教,机械的套用。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要使学生学会全面、辩证、客观、发展的历史眼光来看待人类社会的各种复杂现象,能够实事求是地分析事物。

着眼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挖掘历史的价值和意义

着眼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凸显历史的价值和意义 宣恩县万寨民族中学孙本吉我们历史学科向来被认为是副科,无论在开设课时上,还是在人们认识上,都不认为它有多重要的地位。但是我认为,这个学科还是有它的重要价值的。古书有云: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贞观政要》也有唐太宗李世民的说法:“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司马光和当时的皇帝论写《资治通鉴》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可见,历史自古就受到人们的重视。那么,对于我们历史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更要经常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注意发现历史与现实的切入点,让学生认识历史学科的重要性,认识这个学科的价值和意义。 一.学习古代史,认识它与今天的行政管理与领土疆域的关系自夏朝到清朝中期的古代史,共约四千年时间。其间与现实的联系点很多,如: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当代影响最大的是建立县制,县仍是当今行政管理中的一级;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臵西域都护,是中原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实施行政管辖的开始;秦汉的管辖范围奠定了中国行政疆域的基础;唐朝的安西、北庭都护府的设臵,证明了中国近代领土的丧失和沙俄对中国领土的侵占,等等。 二.学习近代史,认识当代中国基础差、底子薄的原因 中国近代的一百多年历史,是中国贫穷落后而备受欺凌的历史。如: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

军侵华战争、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等。而贫穷落后、备受欺凌是因为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伍世界、以及政府的腐败无能造成的。所以,学习近代史就是要使学生感知建设新中国的起点低、基础差,从而认识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进步大,发展快,认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三.学习世界史,感知古代中国的先进与近现代中国的进步 世界古代史中,与中国有密切联系的事件很多,如:日本大化改新学习甚至照搬中国隋唐制度,并大大促进了日本的发展,使其由奴隶社会顺利过渡到封建社会;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动因是到富庶的东方寻求财富,新航路得以开辟的重要条件是有由中国发明、传入的指南针;中国秦汉隋唐的封建城市比文艺复兴前夕的欧洲封建城市还要人口多得多、规模大得多、规范正规得多、富庶繁华得多;以贡赐贸易为目的的郑和下西洋比西欧新航路开辟还早半个多世纪等等,使学生以中国古代的先进富庶引为自豪。近代中国落后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事件还是能反映中国的国际地位在发生变化,如:由于中国的反对,巴黎和会上,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的主权未能合法化;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从日本手里收回部分主权;由于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开罗宣言》明文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雅尔塔会议把中国确定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由于中国的介入,美国侵朝、侵越战争失败;美苏争霸过程中,在不同时期分别注重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中国成为世界多级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等等,学生会从中认识到在近现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在逐渐提高,在世界上

历史和现实证明

历史和现实证明,合作是双方最好的选择,共赢才能通向美好未来。 当地时间12月1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共进晚餐并举行会晤。两国元首在坦诚、友好的气氛中,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重要共识,为今后一段时期的中美关系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主席在会晤中指出,中美在促进世界和平和繁荣方面共同肩负着重要责任。一个良好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特朗普总统赞同这一对两国关系的评价,认为美中关系十分特殊、重要,我们两国都是有重要世界影响的国家,双方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对两国和世界有利。此次中美元首会晤达成共识,双方停止相互加征新的关税,并将朝着取消所有加征关税的方向,加紧磋商,尽早达成互利双赢的具体协议,这不仅有利于中美两国各自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符合各国利益。 此次会晤是中美两国元首去年11月北京会晤以来的再次聚会,也是今年3月双边经贸摩擦不断升级以来,两国元首继两次通话后首次面对面沟通。两国元首同意通过访问、会晤、通话、通信等方式保持密切交往,共同引领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并适时再次进行互访。元首外交对中美关系发展具有战略引领作用。此次两国元首之间的良性互动,为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作出了规划,指明了方向。 发展中美关系,关键在于双方对彼此的战略意图要有准确的判断。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国内涉华消极声音增多,中美整体关系走向引起世界关注。在此次会晤中,两国元首同意,中美关系一定要搞好,也一定会搞好,同意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中美两国元首在发展双边关系上达成的这一重要共识,有利于双方相向而行,共同维护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大局,也有利于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 中美是世界前两大经济体、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国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空间,但也难免在一些领域存在分歧。存在问题不可怕,关键在于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所指出:“发展美中关系需要战略思维和远见,美中双方要更好地相互理解,加强战略沟通,不断扩大共同利益,妥善管控分歧,向世人表明美中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中美只有在平等互利基础上,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通过友好协商妥善解决两国关系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不断扩大合作的基础,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此次中美元首会晤成果再次表明,中美之间共同的利益大于分歧,合作的需要大于摩擦,两国有足够的政治智慧,能够在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发展双边关系。

现实表现证明(完整版)

现实表现证明 现实表现证明 第一篇: 现实表现的证明 现实表现的证明材料 某某,女,汉族,出生于年月日,年月大学专业,本科学历。该同志家庭出身贫农,在政治上能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拥护改革开放的总方针,积极投身改革事业,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立场坚定,态度鲜明,拥护党的领导,信仰共产主义,没有参加过“法-轮-功”及其他非法组织活动,也没有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坚持学习和坚守岗位。政治表现极好,家庭社会关系政历清楚。家庭成员在主要社会关系中,均无政历问题。 特此证明 第二篇: 关于某某同学现实表现证明 关于某某同学现实表现证明 某某,男,未婚,汉族,0000年5月00日出生,共青团员。四川省某某县人,200x几月——201X年几月在某某大学某学院学习,学号:。 该同学在校期间表现良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学习刻苦,成绩优良,同时注重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思想积极上进,工作积极努力,认真负责,得到了老师和广大学生的信任和好评。

从没受过任何处分,也没有参与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情况属实,特此证明。 经办人:某某大学某某学院或者是某某大学学生处或者是某某大学情况由你自己决定,那个章好盖就写那个部门。 201X年某年某月某日 第三篇: 现实表现证明模板 现实表现证明 xx,女,身份证号,族, xx年xx月至xx年xx月就读于xx大学xx专业,本科学历。其现实表现情况如下: 一、思想政治情况 该同学能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时刻注重自己世界观的改造,注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始终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没有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政治表现良好好,家庭社会关系政历清楚。家庭成员在主要社会关系中,均无政历问题。 二、个人品行 该同学为人谦虚真诚,处事公道正派;心胸宽容大度,不计较个人得失;待人诚恳、友善,尊敬领导,团结同学,较好地处理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 三、遵纪守法 该同学能够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未参加任何邪教组织,没有任何违法违纪行为。 特此证明

世界与中国历史年代对照表

大约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人类 约5000-7000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4000-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公元前3113年玛雅在中美定居(玛雅的最后一个纪元开始于公元前3113年)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2700-2500年埃及兴建金字塔 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 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夏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禹传予启,夏朝建立公元前2600年埃及古王国第四王朝时期门考拉夫妇立像 公元前2500年埃及狮身人面像石雕,也称为《斯芬克司像》。 公元前2100年左右埃及奴隶河贫民大起义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商代: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约公元前1792年-1750年古巴比伦制汉谟拉比法典石雕“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所发现的最早的成文的法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西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公元前11世纪末以色列民族进入王国时期 公元前1000年左右努比亚建立奴隶制国家 老子(约公元前580~约前500年)大约公元前600年,恒河平原上已建立起许多城镇。北印度分为16个小国,最后统一为“摩揭陀”天国

孔子(公元前552年-公元前479年)公元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 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攻陷犹大国首都 耶路撒冷 公元前六世纪,居鲁士统一波斯佛教在 印度产生 公元前539年波斯占领巴比伦 公元前538年犹大遗民重回耶路撒冷 公元前525年波斯灭埃及 公元前509年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 制共和国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庄子(约公元前369-286年) 屈原(约前340-前278年) 楚国的诗人,作“楚辞”公元前490年,马拉松战役 公元前480年,波斯攻希腊,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率300斯巴达勇士死守直至全部阵亡。 公元前450 年米隆创作雕塑《掷铁饼者》 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 公元前330年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大帝灭波斯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公元前4-3世纪,玛雅人已应用了“0”这个数学概念 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14年开始筑秦长城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公元前287年阿基米德出生在意大利,发现杠杆原理、“阿基米德原理”。 公元前264~前146年古代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3次战争(布匿战) 公元234年萨珊伊朗灭贵霜帝国 公元前150年亚力山德罗斯创作维纳斯

中国世界历史年代对照表

耿按: 中学学历史?的时候,是把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分开来学?的,尤其是学中?国历史,总是关起门?来自己跟自?己纵向对比?,很少做横向?的对比。早就想排一?张《中国/世界历史年?代对照表》,很想弄清楚?中国人在世?界历史上究?竟牛到什么?程度,中国发生那?些伟大事件?的时候,世界上其它?地方的人在?干些什么。 一说到中国?历史,总是说秦汉?唐宋元明等?等朝代,不习惯明确?标出年代,这种说法,一般人很难?直观地在世?界历史坐标?上做出对比 ?,弄不清同一?时间段里人?家在干什么?,同一时代咱?到底是个什?么水平,骄傲起来总?觉得不那么?理直气壮。经过全面的?对比,该骄傲的就?骄傲到明处?,很一般的甚?至落后的也?别妄自尊大?。

这张表还很?粗略,发在这里有?些行怎么也?对不上。以后有时间?,再好好分分?类,从人、事、物、技、艺五个方面?都做一下横?向对比。 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工?作,比如,昨天我才发?现,中国明朝的?风流才子唐?伯虎以及和?他并称吴中?四大才子的?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坛?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生活?在同一时代?,唐伯虎比米?开朗基罗大?两岁,而拉斐尔死?后4年,唐伯虎也去?世了。元代写“古道西风瘦?马”的杂剧家马?致远,和写《神曲》的意大利诗?人但丁死于?同一年——1321年?。曹雪琴写《红楼梦》的同时,伏尔泰正在?写《老实人或乐?观主义》、《天真汉》。 再比如,中国三国演?义打的正欢?的时候,欧洲也正在?打仗,当时罗马爆?发了奴隶大?起义,史称三世纪?危机,经济几乎遭?到毁灭性的

?打击,人口锐减,农业停滞,商业凋敝,各路军阀混?战,帝国权力名?存实亡,这不是和同?一时期的东?汉的情况很?相似吗? 再比如,中国大唐贞?观之治的同?时,日本正在搞?大化改新,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日本从此了?进入封建社?会。 做这样的对?比,就是想看看?,咱中国人在?世界历史上?到底是个什?么水平,中国人的人?种素质到底?怎么样。 这两天把自?己关在房里?,整整排了两?晚上,累死我了。仅这样一张?表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更难以得出?结论,先做个参考?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