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香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从人物入手:①主要人物是谁?②主要人物具有 怎样的品质,作者对其有何评价?③人物之间 的关系(映衬、对比、冲突),为什么这样安 排?如2008年高考江苏卷小说题为“侯银匠”, 说明他是小说的主人公。小说写了侯银匠一家 人的生活,表达了社会下层人物的普通生活和 深厚的亲情,表现他的勤劳、精细,还有内心 的寂寞、凄苦,这便是小说的主题。根据选材 为主题服务的原则,总体上我们可以说,写侯 菊的笔墨,也是为了写侯银匠(用映衬、烘托 之法),也是为了突出主题。 从情节入手:从情节透视人物命运、作者情感倾 向等,进而探究小说的主题。
蒲松龄长期在乡间作塾师。他设馆的主人家 藏书丰富,使他得以广泛涉猎。他不但研究经史、 哲理和文学,而且对于天文、农桑、医药等等也 有很大的兴趣。 蒲松龄一生刻苦好学,但自19岁“卉冕童 科”之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高龄,才援例成 为贡生。康熙五十四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也就 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两年之后,依窗危坐逝世。
发。涉及的范围可以是全篇,也可以是局部。此类题型在以后
1.把握小说主题的方法 (1)从小说的题目入手思考小说的主题。
题目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
①设置了悬念。 ②题目就是小说的线索。 ③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④推动情节的发展或转折,化解了人物矛盾冲突。
⑤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蒲松龄的自勉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千三越甲可吞吴 。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所收作品 将近500篇。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抒发公愤,刺贪刺虐 这是《聊斋志异》中很有思想价值的部分。当 时社会政治的腐败、官吏的贪虐、豪强的横行霸道、 民生的痛苦无奈,在作品中都有所反映。 2.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 蒲松龄19岁进学,文名日起,却屡应乡试不中, 断绝了功名之路。他饱受考试的折磨,一次次名落 孙山,沮丧、悲哀、愤懑不仅倾注于诗词里,也假 谈鬼说狐发泄出来。
参考:
①对作者而言,希望借此表达“完美的 爱情在世俗中不被珍惜的悲凉与无奈”的现 实; ②对黄生、香玉和绛雪来说,凸现了 “只要至情在,死何异于生”的愿望。
情之至者,鬼神可通。花以鬼从, 而人以魂寄,非其结于情者深耶?一去 而两殉之,即非坚贞,亦为情死矣。人 不能贞,亦其情之不笃耳。
蒲松龄是描绘妖鬼狐仙的高手, 他笔下的香玉和绛雪两个人物形象 具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么体现的?
②作者捕捉香玉和绛雪的形貌特征; 香玉身为白牡丹,作者写她身着“素 衣 ”;花枝摇曳多姿,状其“盈盈而入”; 花易凋零,则写“妾弱质,不堪复戕”;花 遭风雨吹打,即“妾忍风雨以待君”;花香 扑鼻,则“ 香风洋溢”。
明“幽”情----探讨主旨
• 1、为何要写“至情”? • 引用材料:“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 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 亦足悲矣。” 《聊斋自志》 • 注:孤愤:韩非所著的书篇名。《史 记.老子韩非列传》:"〔韩非〕悲廉直 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 做《孤愤》。"司马贞索隐:"孤愤,愤孤 直不容于时也。"后以"孤愤"谓因孤高嫉 俗而产生的愤慨之情。
3、想像神奇、超凡脱俗的生死盟 约——为情死生
黄生说:“ 我他日寄魂于此,当生卿 之左。”
黄生离世前说:“ 此我生期,非死期 也,何哀为! ” 这段神奇的描写,使整篇小说呈现出诗 一样的美丽意境,也使爱情、友情所代表的 人间至情成为一种美好的追求。
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的结局一般都是 “大团圆”,哪怕无法“大团圆”,也来个 充满浪漫色彩的“化碟双飞”或“鸳鸯相向 鸣”,但小说在结尾处却不这么处理,而是 设计了一个凄婉的结局“一去而两殉之”, 有人认为这个结局虽震撼人心,但有画蛇添 足之嫌,你认为这样安排好不好?为什么?
发掘小说的丰富意蕴是小说类阅读探究题的主要考查题 目。从近年高考试卷上看,题型有直接考查的,如2011年山东 卷第22题;也有结合某个人物、某个细节、某句话分析的,如
“结合文中弟弟的经历,写出你的两点成长感悟”(2010·浙
江卷)。提问方式灵活多样。切入的角度有很多,可以从作者 的经历,作品的标题、主题、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等各方面出
• 在孤独寂寞中,抒发自己个人对友 情、爱情的渴望。
• 补充材料二:辛酸科举路漫漫,社会黑暗民生苦 • 康熙年间实行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继承明科举制度。 • 蒲松龄为了温饱,挖空心思,一辈子用几十年的时间参加科举考 试,屡战屡败,屡败屡战。19岁成秀才,72岁补为岁贡生,可谓 饱受科举制度给自己带来的精神之苦。 • 蒲松龄生于明末,成长并生活于清初,当时社会急 剧动荡。由于地 主阶级的残酷剥削,清军的烧杀掳掠,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城市凋 敝,田园荒芜,白骨蔽野,遍地疮痍。在蒲松龄出生前后,他的家乡山 东几乎年年发生水旱蝗灾,以至于“人相食”,有些省区甚至“父 子兄弟夫妻相食”。 • 讨论2:我们从材料可以看出蒲松龄的悲剧其实是由什么造成的? 是他自己吗?蒲松龄少就以文才而出名,但是结果怎样?并且我 们看到他所处的明末清初的社会又是怎样的社会?
此中滋味,谁能解得开 谁能解得开 笑中也有泪,乐中也有哀 几分庄严,几分诙谐 几分玩笑,几分那个感慨 此中滋味,谁能解得开 谁能解得开,谁能解得开
《聊斋志异》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写 人妖之恋、人鬼之亲的作品,那些由花妖狐鬼 幻化而成女性形象,容貌艳丽,温柔多情,体 现了作者对美好婚姻的向往。其中几篇写花仙 的小说,包括写牡丹花的《香玉》《葛巾》, 写菊花的《黄英》和写荷花的《荷花三娘子》 等四篇,而《香玉》和《黄英》是其中不朽的 杰作。
作品主题的挖掘: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 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 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 题。
常见题型: 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 括作品的主题);---主题概括 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 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 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主题探究
小说 ---把握主题 小说主题
1 一般是展现某种社会现状,社会风貌。 2 个体人物的命运与时代的关系,个体人 物身上散发的人性的光辉,展现人性美。 (格斯拉、老王、朱丹、老船夫) 3 展现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关系,讴歌这种 人情美,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的民族文化 心理。(翠翠与爷爷、翠翠与傩送兄弟、 傩送俩兄弟之间、侯银匠和侯菊)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郭沫若1962年为蒲松龄在山东淄博市
淄川区蒲家庄蒲松龄故居题写的。
学习目标
• 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小说的能力。 • 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 内容,熟悉精彩文章。 • 简要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 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 • 初步理解神鬼小说的一些艺术手法。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 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 (今属淄博) 人。 蒲松龄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蒲家号称 “累代书香” 童年时跟着父亲读书,由于勤奋和 颖慧而深得父亲钟爱。他19岁初应童予试,以县、 府、道三个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颇受当时主持山 东学政的著名诗人施闰章的赏识,赞他“观书如月, 运笔成风”,一时文名颇高。
③一年之后,香玉复生,“ 款洽一如 从前 ”。
2、充满诗情画意的细节描写——无限情 深
作者对香玉复生的情景作了精心描绘: “次年四月至宫,则花一朵含苞未放;方流连 间,花摇摇欲拆;少时已开,花大如盘,俨然 有小美人 坐蕊中,裁三四指许;转瞬飘然欲 下,则香玉也。”
作者以抒情的笔调,丰富的想像,娇美的 情态,使香玉复生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将两 人情深意浓的爱情刻画得摇曳多姿,升华到诗 的境界,令人为之心灵震撼,感慨不已! 明伦对此评价:“ 种则情种,根则情根, 苞则情苞,蕊则情蕊……无限深情,一时全绽。”
•
对整个封建社会几千年来的封建礼 教对真情扼杀的一种否定,在一定程度 上,是对封建礼教的一种不满与反抗 • 并且赞美女性本身就是对封建制度封建 礼教的一种反抗。 小结:在不当有“真情”的时代却偏要萌 发“真情”,在女子深受压迫的时代却 偏要为女子们唱出一曲曲赞歌,仅此而 论,蒲松龄讴歌真情挚爱、讴歌至情至 性的女子本身,就是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与否定,而其情愈真,其人愈美,愈显 出礼教迫害之不合理与残酷。
• 作者要寄托什么?寄托一种“孤愤”之 情。(孤单,悲愤)但是《香玉》主要写的 是情之至,人之美,又是怎样寄托“孤 愤”之情的呢?
• 补充材料一:“蒲松龄的真实生活”——家徒四壁妇愁贫,一人 在外情孤苦。 • 一生始终挣扎在贫困线上。为了生计,做了45年的私塾先生, 与妻子儿女长久分离,孤苦无依,再加上他本人性格耿介,交际 范围狭小,所以朋友很少。 • 诗句:“ 此生所恨无知己,纵不成名未足衰。” ——《偶感》 • “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聊斋自志》 • 讨论1:从蒲松龄的生活境遇看,他为什么要赞颂“至情”?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聊斋自志》说: “集腋为 裘,妄续幽冥之录;浮曰载笔, 仅成孤愤之书”。
蒲松龄假虚拟狐鬼花妖故事以抒发情 怀,寄托忧愤,是他长期处在孤独落寞境 遇中的精神补偿,他不过是将这等自遣寂 寞的诗意转化为幻想故事。
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 喜怒哀乐一起那个都到那心头来 鬼也不是那鬼,怪也不是那怪 牛鬼蛇神它倒比真人君子更可爱 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 喜怒哀乐一起那个都到那心头来 鬼也不是那鬼,怪也不是那怪 牛鬼蛇神它倒比真人君子更可爱 笑中也有泪,乐中也有哀 几分庄严,几分诙谐 几分玩笑,几分那个感慨
参考:
①作者赋予香玉和绛雪以人的优秀品质; 香玉的热烈多情:“良夜更易尽,朝暾 已上窗。愿如梁上燕,栖处自成双。 ”“绛 姐性殊落落,不似妾情痴也。”“但相怜爱, 合好自有日耳。” “妾忍风雨以待君,君来 何迟也!”
绛雪的善解人意:“妾不能如香玉之 热,但可少慰君寂寞耳。” “日日代人 作妇,今幸退而为友。”
• 科举制度残害人的精神,而社会的黑暗 又使民不聊生。这样的社会中人们渴求 “至情”。
• 补充材料三:封建社会男女感情受到封建礼教的种种束 缚 • 战国《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ຫໍສະໝຸດ Baidu” • 《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 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 《礼记.曲礼》:“男女不杂坐,不同施枷,不同巾栉, 不亲授。„„女子,已嫁而反(返),兄弟弗与同席而 坐,弗与同器而食。” • 明沈采《千金记》第十一出:“多谢客官。自古道‘男 女授受不亲’,侍奴家放在地下,客官自取。” • 讨论3:封建礼教下的男女能不能拥有文中黄生、香玉 及绛雪间真挚的爱情及友情? • (不能),封建礼教其实是对这种人间至情的一种限制 与压抑,甚至是一种剿灭。从这个角度理解,蒲松龄抒
3.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 《聊斋志异》里众多的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 故事,也多是蒲松龄在落寞的生活处境中生发出的 幻影。 4.关注社会风气和家庭伦理的作品 这类故事大约是由于立意在于劝诫,这类篇章 多数是直写现实人生,少用幻化之笔,而且是以现 实的伦理道德观念作为美刺的原则。
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学习目标
• • • • 了解《香玉》和《王六郎》两部作品; 掌握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 对比阅读两篇小说,感受其艺术魅力; 通过对作品的研读,理解全书的思想与艺 术。
(参照注释,了解梗概)
开 发
端(1):宫中读书,黄生邂逅二女郎 展(2):香玉不测,绛雪为友伴黄生
再发展(3、4):至情感天,黄生细心护牡丹 高 结 潮(5):香玉再生,二情依依再续缘 局(6):眷眷情深,黄生二女共生死
《香玉》主要表现了什么思想内容? (小说主题)
黄生——香玉(爱情) 黄生——绛雪(友情)
“香玉吾爱妻,绛雪吾良友也。”
——【元】元好问
作者是怎样来表现这种“至深的爱情”呢? 1、亦真亦幻、曲折有致的情节——忠贞 不渝
①黄生邂逅香玉,“ 爱慕弥切 ”,感 动了香玉,两人往来情感日深。 ②香玉被人掘走,黄生作哭花诗50首 “日日临穴涕 夷 ” 。 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