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第三单元复习

主备:李郁菲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8、《泉城》、9、《九寨沟》3-5自然段。选背10《田园诗情》。

2、复习3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文章蕴含的内容。

4、完成课后习题。

5、学会写信。

6、学会赞美。

教学重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文章蕴含的内容。

课前准备:

四(上)语文常识、课件、练习试卷等。

教学过程:

一、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复习任务。

二、出示本单元的重点词语,回顾掌握的情况

大约吊桶洞穴占领冒充源头悬崖雪堆敏捷村寨恰似继续山沟藏族县城姿态帮忙吩咐糕饼尤其新鲜沉浸左右高低不平林深叶茂图画蔚为壮观色彩斑斓诗情画意憨态可掬五彩缤纷异兽珍禽若无其事极目远眺仪态端庄悠然自得

辽阔无垠绿意盎然默默无闻舒缓平稳骠悍强壮水声喧腾昼夜不息顽皮闪烁笨笨拙拙香飘十里牲畜悬念清澈一泻千里古木参天洪大低细高低错落白浪翻滚晶莹剔透

1.复习生字词

(1)将每课后的生字表仔细地认读一遍,认读过程中应该特别关注上课老师请大家做上记号的易读错、写错的字,以及两个字都是生字的词语,边看还应将这些字词的读音或字形记录在复习记录本上。

a.学生按上一步骤,完成(教师特别关注后进生);

b.交流,教师及时评价;

(2)我们还应浏览一下自己平日的作业和听写本,当时写错的词语,说明我们在当时掌握得就不好,复习时应该着重加强记忆,现在就请大家浏览自己的作业本和听写本,作好记录。

a.学生按要求完成(教师特别关注后进生);

b.合作小组交换批改检查,课后订正;

(3)总结完了我们还应再好好讲这些词语加强记忆,请大家再认真地记一记。

三、出示本单元的四字词语和重点字的意思的相关练习:

1.按要求完成,合作小组对照屏幕交换批改;

2.课后要求订正,并记忆。

四、检查本单元三篇课文的背诵情况。

五、课文内容复习以及片断阅读训练。

(一)《泉城》第一自然段:

1.这段文章在描写泉水时用了很多精彩的语句,这里面肯定有你喜欢的,请你用学过的读书记号标注出来,并在右面的方框内写一写你喜欢的原因。

2.这一段中有一句写济南泉水名气大的,是哪一句?用“”划下来。

3.济南的四大名泉在流动上各有特点,回忆文章内容,连线。

珍珠泉冒

五龙潭喷吐

黑虎泉涌

趵突泉汇注

这些词同是描写泉水流动的样子,意思有什么不同?

4.请你也学着用“有的……有的……有的……”写几句话吧!

附参考答案:

1、这段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泉水的声音和形态,使我

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体会到作者对济南七十二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复习读书记号用法。

重要的地方或生字新词在下面画——

关键词语在下面画.

对某些内容有疑问在后面画?

精彩的语句在下面画。

需要重读或摘抄的章节在前面打△

2、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

3、答:“涌”是说泉水相对少而急;“汇注”是说泉水从几个方向流入;“喷吐”强调泉水流量多流势猛;“冒”是说泉水相对多而缓,并形象地表现出“三股清泉”高出泉池的水面。

(二)《九寨沟》:

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宵),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湖底的石块(

)。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每当天气晴(郎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印)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价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贱溅),蔚为壮观。

1、划出括号中用得正确的字。

2、把词语写在括号里。

3、在文中的“□”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说是用________来比喻______,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们为什么称那些湖泊为“五花海”、“五彩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根据九寨沟的特点创作一条宣传用语。

附参考答案:

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宵),峰顶银光闪闪。(1)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的石块(色彩斑斓)。

(2)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每当天气晴(郎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印)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价阶)。(3)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贱溅),蔚为壮观。

1、划出括号中用得正确的字。

2、把词语写在括号里。

3、在文中的“□”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说是用_宝石__来比喻_湖泊_____,写出了湖泊清澈透明,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色彩斑斓。

5、人们为什么称那些湖泊为“五花海”、“五彩池”?

答:人们之所以称那些湖泊为“五花海”、“五彩池”是因为这儿的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的石块色彩斑斓。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

6、请你根据九寨沟的特点创作一条宣传用语。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四川九寨带您步入童话般的世界。

出示练习题(2):

“雪峰插云,_____,平湖飞瀑,_____……九寨沟真是个_____的人间仙境啊!

1、完成填空。

2、这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_____的作用。使得整篇文章显得中心突出、段落紧凑严密。

附参考答案: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

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1、完成填空。

2、这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总结全文的作用。使得整篇文章显得中心突出、段落紧凑严密。

3.拓展。景点与所在地相连:五花海(四川)、蝴蝶谷(台湾)、玄武湖(江苏)、庐山(江西)、西湖(浙江)

(三)《田园诗情》:

荷兰风光如诗如画,有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是天然的(牧场),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_____之间。荷兰的确是水之国,____ _,_____。在这片碧绿的大草原上,居住着的牲畜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其中你最喜欢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荷兰风光如诗如画,有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是天然的(牧场),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荷兰的确是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在这片碧绿的大草原上,居住着的牲畜主要有奶牛、骏马、绵羊和猪群等,其中你最喜欢_骏马____,因为它们剽悍强壮,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草原这个广阔的天地里。

(四)《桂花雨》:

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中丝里找细花□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1、在文中□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用“———”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3、这段话中,作者将桂花树与____________的外形进行了对比,写出了桂花树_ ___________的特点。

、在自然界,有许多植物在外形上并不突出,如小草、花生等,但它们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或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请选择一种植物,学习这一段话的写法,进行介绍。

附参考答案:

(四)《桂花雨》:

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中丝里找细花。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1、在文中□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用“———”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3、这段话中,作者将桂花树与梅花的外形进行了对比,写出了桂花树朴实无华的特点。

4、在自然界,有许多植物在外形上并不突出,如小草、花生等,但它们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或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请选择一种植物,学习这一段话的写法,进行介绍。

自然界中,我最喜欢小草。也许,会有人赞美花的娇艳,花的美丽;也有人会赞美挺拔的树木,为人们遮挡风雨;但是我却要大声地赞美这无名的小草,因为有了它的衬托,那些花儿才显得更加的娇艳、美丽;正因为有了它的娇小无助,才显得树木那样的高大挺拔。而小草从不与花儿争芳斗艳,从来都只是默默地给大地带来绿色。

六、学习情况反馈(一定要真实噢!):

1.复习课听讲情况自我评定

2. 完成课后作业态度自我评定

3、本单元应知应会部分内容的掌握我得到了的帮助,我想对他(她)说:

4、我帮助掌握了本单元应知应会内容,我的感受是(或我想对他(她)说:

5、阅读了这份作业的同学请签名:

第四单元复习

教学目的:

1、熟练掌握本单元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开天辟地》6、7、8自然段,掌握课文内容。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文章蕴含的内容。

4、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重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文章蕴含的内容。

课前准备:

四(上)语文常识、课件、练习试卷等。

教学过程:

一、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复习任务。

二、出示本单元的重点词语,回顾掌握的情况

板斧加厚柱子小心翼翼精疲力竭合拢血液皮肤纵横交错躯干惩罚啄食迈步希腊触犯盗取大发雷霆驱寒取暧烟火袅袅不远万里烈日暴雨悬崖绝壁不屈不挠张弓搭箭水罐完好无损

惭愧渗出日复一日花瓶开天辟地冉冉上升欣赏骄傲铁链不禁混沌不分昏天黑地大刀阔斧与日俱增顶天立地变化万端改天换地宇宙重新崩裂成就滋润破损法规欣喜偷盗驾驶流淌奔腾

1.复习生字词

(1)将每课后的生字表仔细地认读一遍,认读过程中应该特别关注上课老师请大家做上记号的易读错、写错的字,以及两个字都是生字的词语,边看还应将这些字词的读音或字形记录在复习记录本上。

a.学生按上一步骤,完成(教师特别关注后进生);

b.交流,教师及时评价;

(2)我们还应浏览一下自己平日的作业和听写本,当时写错的词语,说明我们在当时掌握得就不好,复习时应该着重加强记忆,现在就请大家浏览自己的作业本和听写本,作好记录。

a.学生按要求完成(教师特别关注后进生);

b.合作小组交换批改检查,课后订正;

(3)总结完了我们还应再好好讲这些词语加强记忆,请大家再认真地记一记。

三、出示本单元的四字词语和重点字的意思的相关练习:

1.按要求完成,合作小组对照屏幕交换批改;

2.课后要求订正,并记忆。

四、检查本单元三篇课文的背诵情况。

五、课文内容复习以及片断阅读训练。

(一)《开天辟地》:

出示练习题:

临死的时候,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_____,发出的声音变成了_____,左眼变成了_____,右眼变成了_____,隆起的肌肉变成了____ _,流淌的血液变成了_____,筋脉变成了________,皮肤变成了______,就连流出的汗水也变成了________。

就这样,盘古以他的________和________,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1、把缺少的内容补充完整。

2、选段第一部分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表现了盘古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这一部分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展开想象,接着往下写:他的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他的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

3、选段第二部分在全文中起____________的作用。

4、用“成了”造一个比喻句:

……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临死的时候,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

,发出的声音变成了轰隆的雷霆,左眼变成了光芒万丈的太阳,右眼变成了皎洁明亮的月亮,隆起的肌肉变成了三山五岳,流淌的血液变成了奔腾的江河,筋脉变成了纵横交错的大道,皮肤变成了万顷良田,就连流出的汗水也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甘霖。

就这样,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1、把缺少的内容补充完整。

2、选段第一部分主要讲了盘古临死的时候,身躯化成了世间万物,表现了盘古_勇于献身的精神。这一部分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你展开想象,接着往下写:他的头发变成了绿油油的小草,他的嘴变成了很深的山洞。

3、选段第二部分在全文中起总结全文_的作用。

4、用“成了”造一个比喻句:

……成了……

(1)夜晚,华灯齐放,长江路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珍珠项链”。

(2)雨下得真大,我忘了带伞,成了“落汤鸡”。

(二)《普罗米修斯盗火》:

出示练习题:

阅读课文《普罗米修斯盗火》第一到第四小节。

1、理解带点的字。12分

(1)盗:A 偷; B 强盗

海盗()盗取()

(2)明:A 明亮; B 明白,清楚;

C 视觉;

D 公开

问明情况()照明()有话明说()双目失明()

2、根据意思,把片断中的词语写在下面:6分

(1)做事非常小心的样子。()

(2)赶走寒冷,获得温暖。()

3、读片断,填空:

这段话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反映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 ______的人。这段话写得很有条理,把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写得很清楚。普罗米修斯盗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盗火的经过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盗火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1、理解带点的字。12分

(1)盗:A 偷; B 强盗

海盗( B )盗取(A)

(2)明:A 明亮; B 明白,清楚; C 视觉; D 公开

问明情况(B)照明(A)

有话明说(D)双目失明(C)

2、根据意思,把片断中的词语写在下面:6分

(1)做事非常小心的样子。(小心翼翼)

(2)赶走寒冷,获得温暖。(驱寒取暖)

3、读片断,填空:

这段话主要写普罗米修斯不忍看到人们因无火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勇敢盗取了火种,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智慧的事,反映他是一个勇敢、智慧,富有同情心的人。这段话写得很有条理,把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写得很清楚。普罗米修斯盗火的原因是普罗米修斯不忍看到人们因无火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决心盗取天火;盗火的经过普罗米修斯将茴香树的枝条插进太阳神阿波罗驾驶的太阳车的烈焰中,偷取了火种。;盗火的结果普罗米修斯把火种带到人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智慧的事。

(三)《一路花香》:

出示练习题:

“难道你没注意吗?刚才那些美丽的花儿只长在你这一边。是因为我早知道你的裂缝,并利用了它。我在你这一边撒下了花种,于是每天我们从小溪边回来的时候,你就浇灌了他们。两年中,我常摘下这些美丽的花,插在我主人的花瓶里。如果没有你,主人哪能每天欣赏到美丽的花朵呢?”

1、挑水工是如何利用破损的水罐的裂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段话,你想对

(1)有裂缝的水罐说: ________________。

(2)对挑水工说: 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一路花香》这则寓言,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附参考答案:

1、挑水工是如何利用破损的水罐的裂缝的?

_ 答:挑水工在破水罐这一边撒下了花种,每天他们从小溪边回来的时候,破水罐里漏出的水便一路浇灌出了美丽的花朵。

2、读了这段话,你想

(1)对有裂缝的水罐说:每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不能妄自菲薄,如果能巧妙地利用自身的缺陷,也许缺点还能变成自身的优点呢。记住:天生我材必有用。

(2)对挑水工说:你没有讲那些大道理,而是循循善诱,用事实说话,使破水罐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你真是一个智慧、善解人意的人。

3、读了《一路花香》这则寓言,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答:读了《一路花香》这则寓言,我懂得了世界上每一件东西,每一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是我们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既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要看到自己的长处,恰到好处的利用自身的特点,我们就能充分发挥作用,同样能给人带来幸福、快乐。

六、学习情况反馈(一定要真实噢!):

1.复习课听讲情况自我评定

2. 完成课后作业态度自我评定

3、本单元应知应会部分内容的掌握我得到了的帮助,我想对他(她)说:

4、我帮助掌握了本单元应知应会内容,我的感受是(或我想对他(她)说:

5

2016-2017人教版三学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测量

第三单元测量 一、单元内容:教材第21-35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毫米、分米和千米的长度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吨的质量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3、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培养实践能力,通过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养成认真观察、仔细测量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感受毫米、分米和千米的实际长度,吨的实际重量。 2、会用毫米、分米作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四、教学课时:7课时 1、毫米、分米的认识 2节 2、千米的认识 3节 3、顿的认识 2节

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书、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复习米和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2、估计数学书的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动手测量验证。 3、组织交流测量结果,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 4、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①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设疑: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思考、交流) 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1毫米”有多长,请学生在尺上相互指指,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再请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向全班汇报、交流。 揭示:为了看得更清楚些,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边介绍边用课件演示)然后,请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 ③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厘米=10毫米 ④请学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教师准备1分硬币、电话卡和银行借记卡,请学生量一量厚度,加深对“1毫米”的体验。) ⑤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最新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表格式)

第1课时:解决问题策略(1) 教学内容:P27-28例1及“练一练”,练习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获得一些灵活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策略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有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学过的策略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活旧知,引入新课 回顾旧知,整理策略 谈话:从三年级上册起,每一册数学都教学一种策略,你们知道我们学了哪些策略?(学生可能已经忘记,教师帮助回顾整理:依次是分析量关系的“从条件向问题推理”和“从问题向条件推理”,帮助理解题意的“列表整理”和“画图整理”,还有“枚举”“转化”“假设与替换”等策略) 提问:这些策略你们都学会了吗?今天我们将合理的选择这些策略来解决新的问题,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板书课题:选择策略----解决问题) 1.理解条件 出示:下面的条件可以怎样理解? (1)男生人数是总人数的5 2; (2)男、女生人数的比是2:3。 指名读一读。 引导:这两个条件还可以怎样理解呢?请你根据男、女生人数之间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或者画图看一看,它们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说。先在四人小组里互相讨论。 集体交流,引导学生用分数和比分别说说男、女生人数间的关系,或男、女生人数和总人数之间的关系。 2.回顾策略 谈话:把男、女生人数按分数或比表示的关系,换成不用角度来理解和表示,实际上是把条件进行转化,这是我们学习的策略。现在大家回顾一下,我们以前学过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引导学生回顾,指名回答。 3.引入新课 谈话:刚才我们一起回顾了已经学过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例如从条件想起,从问题想起,画图、转化、假设等策略。那我们能不能根据问题的特点和解决问题的需要,灵活地选用这些策略解决问题呢?这节课就根据实际问题,进一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及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来组织的。共包括《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北京亮起来了》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三。通过这组教材的学习,进一步了解祖国的辽阔、美丽,并激发学生认识家乡的渴望和赞美家乡的感情。学习这组教材时,可让学生走出教室,通过观察,访问、调查,自主学习,了解家乡,赞美家乡。 教学目标: 1.认识47个生字,会写4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美好,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3.有热爱祖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秀丽风光,领略风土人情。背诵自己 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 难点:学生走出教室,通过观察,访问、调查,自主学习,了解家乡,赞美家乡。 9、日月潭 教材分析: 《日月潭》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的代表性风景名胜,每当我们看到“日月潭”这三个字,心中总会荡起一圈圈涟漪,因为那里山清水秀,有我们日夜思念的台湾同胞。日月潭令人神往,是因为它在祖国的宝岛台湾,是因为“那里群山环绕,树

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然而更吸引人的还是那被光华岛分成两半的日潭月潭的碧水。作者以清晨与中午两个特写镜头来展示日月潭的迷人风姿,令人陶醉其间,流连忘返。看吧,清晨,在薄雾的笼罩下,晨星、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湖光山色,浑然一体,好一幅天然浑成的画卷。再看中午,要是太阳高照,就是一幅明丽的山水画;“要是下起蒙蒙细雨”,那日月潭就成了“童话中的仙境”了。本文结构清晰,景美情浓,课前教师布置学生继续查找相关图片,课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日月潭很美,描写日月潭的词句也很美。除了引导学生积累课后所列词语外,还可以仔细品味文中的佳句,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提高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逐步提升人文素养。教学目标: 1、会认“环、绕”等9个字,会写“岛、展”等12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掌握课文出现的成语,有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4、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有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会认“环、绕”等9个字,会写“岛、展”等12个字。 2、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有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ppt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统编版三学年语文下第三单元备课教案

第三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围绕“传统文化”编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三篇精读课文及《一幅名扬中外画》一篇略读课文。本组课文都是围绕传统文化来展开的,三首古诗、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古代历史遗产赵州桥、清明上河图的名画,每篇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感受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解一句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是教学重点。《古诗三首》以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三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纸的发明》一课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赵州桥》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这几篇课文围绕单元教学目标,层层深入,由点及面,逐步让学生学会了解一句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是本单元的难点,《古诗三首》一课的活动提示是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节日里有哪些习俗;《纸的发明》一课活动提示是小组内开展了哪些活动?了解了哪些传统节日?小组内交流一下。《赵州桥》课后习题是你还知道哪些“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和同学交流。《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学习目标 1.认识50个生字,会写37个生字,正确读写“造纸术、伟大、石匠、设计、创举”等词语。 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文理解词语,学会运用词语。 3.理解背诵古诗,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4.收集中国传统的发明、建筑、绘画等方面的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学习重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读懂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相关传统文化知识。 3.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课时分配 9.古诗三首…………………………………………………………………………2~3课时 10.纸的发明………………………………………………………………………2~3课时 11.赵州桥…………………………………………………………………………2~3课时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1~2课时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3~4课时教法与学法 1.学生自读自悟、借助多媒体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2.收集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增强民族自豪感。 9.古诗三首

北师大版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永春县小学数学科课时教学计划 教师: 班级: 日期:

第三单元加与减(一) 一、教学内容: 1、加减法的意义。 2、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4、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算法并与同伴合作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 2、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以内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数的加与减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并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熟练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能正确理解加与减的意义,并能运用加与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基本训练内容: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与减的意义。 2、通过操作、画示意图、演示等多种方式,探索和交流

算法。 3、注重数的认识和运算意义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对数的认识。 五、教学具准备: 教具:课件,实物投影仪,计数器等 学具:各种图形,棋子等。

教学目的: 1.在 数的加法. 2. 教学重难点: 1. 2.会计算5 教具准备: 教学日期:年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新课探讨 1. 比2多3就是5. 表示”+” 问; 2+3 说2 2+3=5 读作2小结; 拓展:2+3=5 2. 3.摆一摆,算一算

用圆片摆一摆,说出加法算式,并说出每个数字表示的意思。 4.提出自己身边的加法问题,加深体验。 生互问互答 5.完成.试一试 引导生说明图意,并根据图意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组织学生结合图意与同桌说说算式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书P25 第1和2. 说每个算式里各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 四.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一共有多少加法的认识 3+2=5 读作: 3加2等于5 可以表示把3枝铅笔和2枝铅笔合起来。 作业设计: 4+1=1+3= 算出答案并说说每个算式可以表示什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教材设计】 《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图形与儿何”关于角的认识的具体要求是: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 角是平面上简单的图形之一,是图形与儿何的重要基础内容。角与以前所学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不一样。前面所学的图形都是封闭的,图形的大小是直观的。而角不是封闭图形,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认识对学生来讲,相对困难一些。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认知能力,本单元教材首先呈现了一幅校园教学楼健身活动场地的情境图。然后,选择学生熟悉的物品,分别认识角、直角、锐角和钝角。最后,设计用三角板拼钝角的活动。 4 【编排特点】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 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圉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设计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让学生感受角和直角,再通过从实物中抽象出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具体物品中抽象角的过程,感受角在生活中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生活中情境,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2.通过动手操作认识角和直角。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对周圉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本单元教材在强调从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角的基础上,还特别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如,第39页初步认识角以后,学生通过做活动的角和用纸折角,亲身体验角的特征和角的大小;第42页,认识了锐角、钝角以后,设计用三角尺拼钝角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钝角,并体会锐角、直角、钝角的大小。 【单元目标】 1.结合主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会从实物、平面图形中辨析角。 4.让学生知道周圉许多物体表面都有角,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简单图形之后安排的。由于角这个平面图形的特殊性:不封闭,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所以,前面的简单图形知识并不能成为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基础,在某些方面,还会有一些负迁移。如,在三角尺上找角,学生往往难于区别三角形的角和边与一个角的顶点和边的区别。所以,学生学习的难点不是图形的认识,而是从物品中找角。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从实物中抽象出角或直角的图形,并在大脑中形成角的表象。 2.掌握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的方法和直角的画法。 难点:通过操作,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两条边义开的大小有关,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建议】 1.让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图形并认识全过程。 在教学中,要利用教材中的事例和情境,让学生在生活的空间中发现图形,经历从熟悉的实物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会数学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过程如下: 生活情境实物图儿何图形(模型)回归生活 2.让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感知图形的本质特征。 “感知”是根据相应的学习材料,通过手、口、脑的并用,初步地感受和认识。学生空间观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单元计划 一、教学内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表面积与体积概念的建立 四、授课时数:约12课时 第一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立体图形的识图。 教学设计: 一、快乐启航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快乐体验 认真看课本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和正方体的特征 (一)长方体的特征。 ①长方体有几个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②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棱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③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小组讨论,然后完成p28的表格。请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明确: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二)正方体特征。 对照长方体的特征学生自己研究正方体的特征。 学生讨论、归纳后,教师板书:正方体面: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顶:8个。 讨论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相同点: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 不同点: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 教师提问:看一看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否都有?试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三、快乐分享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含单元备课)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含单元备课) 三测量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了解了一些测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以后学习测量长度、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学生的已有经验比较丰富,这就为分米和千米以及吨的认识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能进行简单的估测和测量活动,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这些都为进一步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学生已有的经验是比较丰富的了。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培养实践能力。 5.通过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养成认真观察,仔 细测量的好习惯。 教学建议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两大特点:一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二是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与厘米,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并且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可以说,学生已有的经验是比较丰富的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注意灵活

选用教材提供的资源,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组织学生测量硬币、教材的厚度,测量课桌的长、宽;利用多媒体显示公路路标,距离是1千米的两地,质量是1吨的物体等。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 2.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概念和质量概念。 建立相应的长度概念和质量概念,是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让学生感受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1吨的质量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对于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清、感受深,而“测量”这部分内容的实践性又比较强,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尽量安排学生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凭借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对1毫米、1分米、1千米和1吨进行充分的感知,形成正确的表象。 3.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估测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也是用“测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体现。所以教师要注意结合这部分内容,培养学生自觉地对常用物体进行估测的意识。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组织学生先估测、后测量验证的方法,使之逐步养成估测的习惯,达到提高学生估测能力的目的。 课时安排 1 毫米的认识...................................................... 1课时 2 分米的认识...................................................... 1课时 3 千米的认识...................................................... 1课时 4 米与千米的单位换算.............................................. 1课时 5 吨的认识........................................................ 1课时 6 长度、质量计量单位综合练习...................................... 1课时 1 毫米的认识 一课时 教学内容 毫米的认识。(教材第21、第22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一、单元学习内容分析本单元由“分气球”和“一起来做游戏”两个活动构成。通过这两个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分类的必要性,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选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帮助学生体会分类的必要性。 2、充分经历分类活动,在活动中逐步体会分类思想。 二、单元学习目标 1、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经历分类的过程,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2、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3、运用分类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4、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物品的习惯,体会分类在生活中的必要性。 三、单元教学重点: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四、单元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标准分类 五、单元教学措施: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 3、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六、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简单统计图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2、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图表的简洁。 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重点: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难点: 体会分类的标准教学方法:情境演示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法、实际操作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投影出示两个书柜)如果你要看《365夜故事》,你愿意从哪个书柜上取书?为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分类”。同学们说的真好,书柜上分类摆放书本,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的找到要看的书,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分类整理”。 (板书课题:简单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 (一)分类整理

最新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

第三单元教材解读

下各镇中心小学(单元汇课)教学设计

(4)齐读。 3.趣味识字。 (1)用转转盘的方法识字:也—他—地。 ①转盘游戏读生字。 ②指导书写:“也”是独体字。跟着老师书空笔顺:横折钩、竖、竖弯钩。出示生字“他”“地”,与“也”字进行比较,找出变化。(这两个字左窄右宽,“也”字的起笔要收,要有避让。) 认识部首“”。注意第三笔是提,不是横。 ③教师范写,学生描红,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④反馈、评价。 ⑤组词。 (2)说说自己识记其他字有什么好办法。 (3)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4)听后评议,相机正音。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着生字词再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2.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出示填空。 (1)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小公鸡在草地上 __________,小鸭子__________。小公鸡就捉虫子给小鸭子吃。 (2)小鸭子到河里____________,小公鸡也到河里,差点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救了他。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开火车读课文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二、图文结合,了解内容 1.老师范读第1自然段,学生跟读,指导读好儿化音“一块儿”。 2.结合插图,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问题。 ①小公鸡和小鸭子来到什么地方? ②他们一块儿做什么?怎么样? ③谁帮助谁干什么? (2)说说小公鸡是怎样捉虫的。他捉到了很多虫子,心情怎样?(高兴极了。) (3)指导朗读,读好句子“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读出高兴的心情。 (4)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虫子?(小鸭子的嘴是扁扁的,脚有蹼连着,不容易捉到虫子。) (5)想象:小鸭子捉不到虫子,会有怎样的心情?指导朗读句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教案.doc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教案 第3单元在合作中发展本单元所需课时数6主要内容第5课合作竞争求发展第一框:合作使生活之路更宽畅。第二框竞争不忘合作。第6课和奏好生活的乐章第一框:心中有他人。第二框:与诚信结伴同行单元总体目标1、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养成团队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2、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3、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4、 知道在人格上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重点难点关键重点 1、生活需要合作。 2、竞争不忘合作 3、与诚信结伴同行难点:1竞争不忘合作 2、心中有他人关键联系学生的实际,选取贴近学生的事例,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单元学情分析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竞争与合作,善于与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是本单元的生活主题。具体来说:1、现代社会呼唤人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2、具有竞争意识,学会团结合作,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单元教学建议(2)充分利于课本插图及资料。(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尝试换位思考(4)采用小品表演、做游戏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单元单元备课单元知识结构第一,如何在

中第5课合作竞争求发展生活中处处有合作合作使生活之路更宽畅生活需要合作 感谢对手竞争不忘合作 竞争最理想的结果是“双赢” 第六课合奏好生活的乐章心中有 他人与诚信结伴同行单元教学课时安排第1颗时:合作使生活之路更宽畅第2课时:竞争不忘合作第3课时:第5课复习第4课时:心中有他人第5课时:与诚信结伴同行第6课时:第3单元复习 2020-01-08 第3单元在合作中发展本单元所需课时数6主要内容第5课合作竞争求发展第一框:合作使生活之路更宽畅。第二框竞争不忘合作。第6课和奏好生活的乐章第一框:心中有他人。第二框:与诚信结伴同行单元总体目标1、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养成团队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2、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3、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4、 知道在人格上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重点难点关键重点 1、生活需要合作。 2、竞争不忘合作 3、与诚信结伴同行难点:1竞争不忘合作 2、心中有他人关键联系学生的实际,选取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反思

3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笔记 本单元教学平面图形“角”的知识,包括:初步认识角,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 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画角,会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上都有“角”。同时,学生继续学习几何图形 的有关知识,如研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以及立体图形的特征时也离不开角。因此,可 以说,学习角的初步知识,既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是学生后面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需要。 由于角在实际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原型”,学生对此也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因此,教科书在编排时充 分利用了这一优势,呈现了学生非常熟悉的校园生活情境图,并从其中的实物中抽象出角,使学生经历 数学知识的抽象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习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进而激发起 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尺子画角,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会用三角尺判断各类角;难点是探究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运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也认识了平面图形, 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此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 形概念。虽然角在实际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原型”,学生对此也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但二年级的学生感性 经验还很缺乏,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多让学生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经 验,帮助学生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1.注意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角的知识是抽象的,但将角的 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就会变得直观活泼。要利用教科书上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图,引领学生 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提升他们对角的认识。 2.注意对操作活动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画角、折角、做活动角、比角等操作活动虽然比较简单, 但教师仍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规范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并紧扣角的构成——一个顶点、两条边来 进行。不论活动简单或复杂,教师都要指导学生有序、规范地进行。这对于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良 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等大有裨益。 3.注意在交流和讨论中使学生理解操作活动的内涵。本单元设计了多种操作活动,有些活动内涵丰 富。教学时,教师不能将活动的目标仅仅定位于操作本身,还要引导学生对活动的过程进行反思,通过 交流、研讨,帮助学生理解操作活动的内涵。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笔记 3 小数除法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循环 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 算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进一法”和“去 尾法”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能借助计算器探索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能应用小数除法及其他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其中重点是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是如何正确灵活地计算小数除法。 教科书结合具体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 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同时也十分关注算法探究经验的积累,让学生逐步体会“将没有学 过的知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知识”的思想,重视计算方法的概括,给出计算法则的结语, 并且呈现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循“认知序”定“教学序”,展现教学的基本脉络与思 路,实现认知过程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统一。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商的变化规律,为学习小 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奠定了知识基础。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通过商不变的性质转化成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所以小数除以整数是学习小数除法计算的基础,一定要 让学生弄清算理以便切实掌握。在教学中应注意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发 现,理解算理,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用小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时,如果学生在分析数量关系时有困难,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提示,鼓励学生多向思 维,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1.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小数除法的学习架设认知桥梁。本单元内容与旧知 识联系十分紧密,小数除法的试商方法、除的步骤和整数除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小 数点的处理问题,因此要注意复习和运用整数除法的有关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 础。 2.联系数的含义进行算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小数除法的重 点是突出小数点的处理问题,而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要涉及数的 含义。如:22.4÷4=5.6,用4除22,商5以后余数是2,化为20个十分之一,与十分 位上的4合起来是24个十分之一,4除24个十分之一,商是6个十分之一,所以商“6” 应该写在商的十分位上。因此,在说明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时要联系数的含义,帮助学 生理解算理。

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第三单元测量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容有: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 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一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学情分析: 1. 教学前学生具备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基础知识,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已从家长或生活中直接感知了千米这个单位的存在。 2. 三年级学生都有最初步的感知长度和重量的生活经验,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来看,准备状况是良好的。 3. 三年级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要建立1千米这么大的一个长度和1吨的重量观念,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对长度单位千米和重量单位吨认识不深入,必将导致估计物体长度和重量不准确的错误。 4.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前让学生走走,跑跑,感受一千米的长度。课堂学习时,由他们自己组成学习小组分析讨论。

5.本班学生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合适的单位及工具进行测量。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用列表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单元教学重点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单元教学难点 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 主备人:执教人:年月日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

第三单元教材解读

下各镇中心小学(单元汇课)教学设计

②指导书写:“也”是独体字。跟着老师书空笔顺:横折钩、竖、竖弯钩。出示生字“他”“地”,与“也”字进行比较,找出变化。(这两个字左窄右宽,“也”字的起笔要收,要有避让。) 认识部首“”。注意第三笔是提,不是横。 ③教师范写,学生描红,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④反馈、评价。 ⑤组词。 (2)说说自己识记其他字有什么好办法。 (3)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4)听后评议,相机正音。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着生字词再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出示填空。 (1)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小公鸡在草地上__________,小鸭子__________。小公鸡就捉虫子给小鸭子吃。 (2)小鸭子到河里____________,小公鸡也到河里,差点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救了他。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开火车读课文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二、图文结合,了解内容 1.老师范读第1自然段,学生跟读,指导读好儿化音“一块儿”。2.结合插图,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问题。 ①小公鸡和小鸭子来到什么地方? ②他们一块儿做什么?怎么样? ③谁帮助谁干什么?(2)说说小公鸡是怎样捉虫的。他捉到了很多虫子,心情怎样?(高兴极了。) (3)指导朗读,读好句子“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读出高兴的心情。 (4)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虫子?(小鸭子的嘴是扁扁的,脚有蹼连着,不容易捉到虫子。) (5)想象:小鸭子捉不到虫子,会有怎样的心情?指导朗读句子“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读出着急的语气。 (6)想象对话: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小鸭子会说些什么呢? (7)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8)填空:这是一只()的小公鸡。 3.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交流:小公鸡和小鸭子又来到哪里?小鸭子为小公鸡做了什么? (2)小鸭子对小公鸡说了几句话?都是什么意思?(两句话。两个意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全套教案

本单元把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放在一起学习,学生在学习了加法运算定律后,再学习乘法运算定律,这样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便于学生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在简便计算这一部分教学中,除了安排加法、乘法的简便计算外,还安排了减法和除法的简便计算,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本单元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不再仅仅给出一些数值计算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规律,而是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这样便于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和比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运算定律,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这对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教材在练习中还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借助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和认识运算定律。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 1.加法运算定律。 2.乘法运算定律。 二、重难点设置: 重点: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减法的运算性质、除法的运算性质。 难点:结合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合理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好在学生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对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规律已经有所了解,这是搞好本单元教学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的教学应着重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规律的理性认识。学生易错点是在学习了新知识后只是模仿着运用运算定律而不理解,只有对运算定律的内涵有了较为理性的认识后才能达到正确灵活地运用。 1.使学生认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理解加法和乘法运算 定律的内涵,并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使学生经历归纳、概括运算定律的过程,体验数学模型的建构与解构过程,积累基本的 数学活动经验。 3.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合理的算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 2.关注问题情境的创设与运算定律建构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内化运算定律。 3.强调形式的归纳与意义的理解相结合。 4.把握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的联系和区别。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表格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教师 我专注写了每一课,敬请各位同仁大胆斧正、自由编辑使用!

“树嘛,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运到那边村子里卖掉了。”(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小鸟与小姑娘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4.想一想,说一说: 伐木人来砍大树的时候,树对伐木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别指导)。 B、把自己的意见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有可以把你的意见说给另一个组的孩子听听) 精读感悟群学 把上节课找到的描写小鸟和树友情的词语或句子,读给大家听听,让我 们交流交流。 相互交流 1、“天天……”一句。 读着这个句子,你心里想说什么? (一个天天唱歌给对方听,一个天天听对方唱歌,那样的相依相惜,真是一 对朝夕相处令人羡慕的好朋友啊!) 多么幸福啊,让我们再来感受一番,美美地读! 2.分别时的对话。 师:读着他们分别时的话,你能体会他们当时的心情吗?(难舍难分,有些 伤感,无奈)树的话该怎么读?小鸟的话该怎么读?跟你的同桌练一练。(鸟 儿是在向树保证、承诺,应该读得坚定些,宽慰树的心情。 3.鸟儿找了很多地方。 师:为了找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好朋友,小鸟可是历尽艰辛。你还可以用哪些 词来说?(百折不挠,心急如焚,坚定不移,千里迢迢,不顾一切,不辞辛 劳,万分着急,费劲周折) 鸟儿的心急如焚,你从哪儿看出来? 4.出示小鸟向人询问的三次话。 (1)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2)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3)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任选一句话,指名读,点拨: (1)自己的好朋友找不到了,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到什么地方去了?” 语速都加快了,说明心里很急。 (2)“树在哪儿,您知道吗?”你在为大树担心,你的焦虑之情溢于言表。 你一边焦虑地向人打听,一边在心里呼唤朋友树对吗?你怎么呼唤的? (3)小鸟一路风尘仆仆地找来,他的好朋友树还在吗? 请男女生对读。 小结:寒冬将至,鸟儿 跟树要分别了。他们约 定,明年鸟儿还回来唱 歌给树听,这是他们之 间的约定。(板书:约 定) 师:然而第二年春天, 当鸟儿回来找他的好 朋友树时,事情却发生 了变故树被人砍倒了, 做成火柴,卖掉了。鸟 儿就那样一路找啊找 碍…在鸟儿寻找大树 的过程中,你是怎么体 会到他们真挚的友情 的? 此时他的心里充 满了忧伤。他难过得都 快要哭出声了。师:读 着,读着,你们是不是 也被小鸟感动了?小 鸟在寻找大树的过程 中,那份焦急,担心, 急切,就是奉献给大树 的最深厚的友情啊!让 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 次。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集体备课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3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行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掌握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重点难点】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难点是体积和表面积两个概念的建立。 【教学指导】 1.注意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情境引入。通过对一些建筑物、生活用品形状的观察、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学习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形状。表面积、体积和容积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接触到,教学中应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2.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培养空间观念,建构新知。空间观念的培养应通过多种感官协同作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对长方体实物或模型进行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和空间位置关系,从而对长方体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在体积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感受到物体所占的空间,不同物体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从而深刻地理解体积的含义。通过用小正方体来摆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来观察、猜测、归纳、推理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11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课时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6课时 【知识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