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脉转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助检查
• • • • • • • 胸片检查:出生时心脏大小正常,以后日益增大,肺血管影纹增多,心脏轮 廓呈斜置蛋形,因主动脉、肺动脉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矫正1 影前后重叠,故上纵隔心蒂部狭小。除非伴有肺动脉狭窄,一般肺 法乐四联症 血管影纹增多。有大型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则心脏显著扩大,肺血管影 增多并可呈现肺水肿表现。 心电图检查:电轴电偏,右心室肥大,并有室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者, 则左、右心室肥大和心肌损害。 超声心动图检查:主动脉根部水平横切面显示肺动脉位于左后方,主动脉位 于右前方,起源于左心室的肺动脉分为左右两支,主动脉则起源于右心室, 肺动脉瓣比主动脉瓣开放早而关闭迟。 右心导管检查:经股静脉插入导管进入右心房、右心室再进入主动脉,亦可 在右心房内通过卵圆孔未闭进入左心房再经左心室进入肺动脉。右心室收缩 压接近体循环压力,主动脉内血氧饱和度低。 右心室造影:主动脉立即显影,如有室间隔缺损,不但可显示其大小和位置, 而且左心室及肺动脉也同时显影。

2 循环系统的监测 患儿应在术后尽量保持循环稳定,减少刺激。(1)加强 血流动力学监测,预防低心排综合征:维护患儿的心功能以加强心肌收缩力, 适当减低后负荷为重点。术后预防性的给盐酸多巴胺注射液3mg/kg,硝酸 甘油注射液0.3mg/kg,微量泵持续泵入辅助心功能,若心率慢可给予异丙肾 0.03mg/kg泵入以提高心率。尿量是反映术后心排出量的敏感指标之一。因 为患儿年龄小体重低心脏承受能力差,对出入量极为敏感故需要严格控制出 入量。在护理中严格按照每小时总结一次出入量的原则,进行精确计算,尿 量及胸液用废弃的60ml的注射器严密计算,冲洗动脉的肝素液每次不超过 1ml。对于体重小于8kg的患儿尽量使用微量泵泵入液体,保持入量小于出量, 胶体大于晶体,维持较高的胶体渗透压,预防全身组织特别是肺间质的渗出。 (2)严密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定时查血气、电解质、血糖、血钙、 血红蛋白等。每隔3h推25%葡萄糖液3ml, 葡萄糖酸钙200mg。保持血K + 在3.0mmol/L以上,血钙在2.2mmol/L左右,防止心律失常。血糖在 5.0mmol/L以上,以保证有足够的能量。带气管插管超过3天的患儿,应提倡 早期给脂肪乳或能量合剂,早期鼻饲,防止体内蛋白分解,过度消耗能量从 而引起代谢性碱中毒,防止因营养不良致呼吸肌无力难以拔除气管插管,形 成呼吸机依赖。(3)密切观察中心静脉压(CVP)、左房压(LAP)或肺 动脉压:CVP应维持在较高水平,但不能超过20cmH 2 O,LAP或肺动脉压 应维持在低水平,要小于12cmH 2 O。利用CVP、LAP、BP三者的关系维 持循环稳定。若CVP下降、LAP下降、BP下降则提示血容量不足,要快速补 充血容量。若CVP进行性上升、LAP进行性上升、BP下降提示低心排、心包 填塞或严重心衰,应强心、利尿、心包引流。CVP(-)、LAP升高、BP下 降提示左心衰应用儿茶酚胺类药物并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
姑息性手术方法
• 1.气囊导管撑裂房隔术(Rashkind术)在新生儿拟诊大动脉错位时应用气囊 导管插入右心室造影,明确诊断后将导管退入右心房,经卵圆孔入左心房, 经测压或测血氧证实后,注入1.5~2.0ml造影剂张开气囊,然后迅速将气囊 拉回右房或下腔静脉。这样重复操作2~3次,确保房间隔得到适当的撕裂。 满意结果应是血氧饱和度升高,酸中毒纠正,左、右心房间的压差消失,一 般缓解约在1岁左右,故主张在6月~1岁施行纠治术。常见并发症为心脏穿 破,三尖瓣和下腔静脉撕裂伤,手术死亡率约5%。 2.部分房间隔切除术(Blalock-Hanlon手术)如Rashkind术后缓解仍 不满意,紫绀继续加重可采用闭式手术方式,切除一部分房间隔的右缘,人 为地造成较大的房间隔缺损,常可提供足够的左、右心房混合血而减轻症状, 常适用于幼儿。 3.体-肺动脉分流术(Shunt术) 包括各种体-肺动脉的吻合术,适用于大动 脉错位合并肺动脉狭窄的病例,改善缺氧效果较好,适用于幼儿,手术简单。 但如吻合口过大而致分流入肺循环的血流量过多可引起心力衰竭。 4.肺动脉环扎术(Banding术) 适用于婴儿大动脉错位因肺血管血流量过多 引致充血性心力衰竭,而又不宜作纠治手术者。应用束带环扎肺总动脉约 50~60%,束带长度为 胸片检查

百度文库
• • •
纠治性手术方法
• 1.心房内改道手术(Mustard术) 应用心包或涤纶织物在右心房内建成屏障,置于上、 下腔静脉的周围,将腔静脉的血(即体循环的静脉血)引向三尖瓣口而入后左侧心室 入肺,将肺静脉血引向三尖瓣口而入前右侧心室入主动脉,虽在解剖学上使畸形更复 杂,但在血流动力学上达到生理功能的要求。并发症有腔静脉、肺静脉阻塞,心律失 常,慢性心力衰竭,三尖瓣关闭不全等。 2.Senning术 应用房间隔组织与心房壁作成心内与心外隧道,以纠转静脉血流。与M ustard术的不同点为:只需较小补片作心房内隧道,有利于保存心房的发育能力,不 像Mustard术后血流在房间隔水平通过,而是经心脏外通道,不存在精确的补片设计 问题,术后心房功能不受影响,腔静脉及肺静脉阻塞少见。并发症为心律失常和心力 衰竭。 3.Rastelli术应用带瓣心外导管重建右心室和肺动脉的连续性,从而纠治右心室与肺动 脉之间的严重梗阻,甚至完全中断。并发症有外导管瓣膜钙化、失灵和梗阻、出血、 心力衰竭等。 4.大动脉的解剖学纠治术(Switch术)将主动脉移入左心室,肺动脉移入右心室,是 一种理想、合理的手术。但需进行冠状动脉移植,在技术上要求很高。并发症为心力 衰 竭,冠状动脉开口狭窄而致心肌缺血。 5.Damas-Kaye-Stanel术 不需冠状动脉移植,在肺动脉分叉处横断肺总动脉,近端整 修为斜口,主动脉后外侧从切开与近端肺总动脉作端侧吻合。经右心室流出道切口将 室间隔缺损修补,主动脉瓣沿瓣环用涤纶补片将右心室流出道封闭,用带瓣外导管架 于右心室和远端肺动脉之间。并发症有带瓣外导管的钙化、失灵、梗阻和心力衰竭。

1呼吸道护理 (1)术后呼吸机持续辅助呼吸。给予容控(V.C)呼吸模式,呼吸比 为1∶1.5通气量为0.3L/kg,避免使用PEEP,避免低频率高潮气量呼吸方式。并根 据动脉血气结果及时调整呼吸机参。充分湿化气道,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定时床旁 拍片了解气管插管位置、心脏及肺的情况,并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拍片搬动患儿 时确定插管深度,防止脱出。术后持续使用呼吸机>24h,故需要充分镇静,避免 不必要的刺激。如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应减少体疗、吸痰的时间及次数,适当延 长呼吸机辅助时间,并保持PCO 2 在25~35mmHg,使pH达到7.5~7.6,同时选 择硝酸甘油和前列腺素E来降低肺动脉压力 [2] 。(2)吸痰:术后应按需进行气 管内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痰的颜色、性状及量。防止因正压及分泌物 粘稠而导致分泌物滞留或形成痰栓从而堵塞气管插管。若痰液黏稠可先注入0.4~ 1ml生理盐水然后用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膨肺5~10次,使痰液充分稀释利于吸出, 同时加大氧浓度。在吸痰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如有 异常立即停止吸痰,连接呼吸机,整个吸痰过程确保无菌操作,吸痰时间不得超过 30s,对于小体重经鼻腔插管的患儿,要尽量在初次吸痰时下胃管以减轻肠胀气、 胃胀气,影响呼吸功能。(3)停用呼吸机后的肺部护理:密切观察病情,严格掌握 停呼吸机拔气管插管指征。要在患儿停止使用镇静、肌松剂及鼻饲4~6h后考虑拔 管,确定患儿神志清醒,自主呼吸有力,咳嗽反射好,循环功能稳定,心功能良好, 生命体征平稳,无呼吸困难,引流液不,无心包填塞征象后才能逐渐减少呼吸次数, 充分吸尽气管内、后鼻道分泌物及胃内容物后拔除气管插管。拔除气管插管后,立 即给于面罩吸氧。随即给予生理盐水3ml+1%肾上腺素0.2ml+地塞米松0.2ml+硫酸 小诺霉素0.3ml+糜蛋白酶1000u进行雾化吸入20min,以减轻喉头水肿。此后每天 做雾化吸入2~3次每次20min。拔除气管插管1h后开始做体疗,以后每2h做一次 翻身体疗,给予左右胸、背部叩击及震动各5min,但后半夜要让患儿充分休息, 延长体疗间隔时间。对于不会咳嗽的婴幼儿应在体疗后按压胸骨上凹刺激咳嗽或用 鼻导管吸痰。术后4~5天生命体征平稳,而肺仍不好且呼吸道分泌物多的患儿,可 采取体位引流吸痰法,即患儿头低脚高位做双侧胸背部叩击及震动,有利于排 痰


治疗措施
• (一)内科治疗 新生儿一旦确诊,立即应用前列腺素E1静脉滴注,治 疗剂量为0.1μg/(kg· min)。若见效果,可维持24小时或数日保持动 脉导管开放,血氧饱和度升高,紫绀减轻,另外控制心力衰竭,纠正 缺氧、酸中毒,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 (二)手术治疗 • 手术适应证 • (1)生后即有严重紫绀、心力衰竭、不能耐受纠治性手术时,可 • 房间隔 • 急诊行气囊导管撑裂房隔术。如果手术失败,紫绀不减轻,血氧饱和 度提高不满意和心力衰竭仍不能控制,可施行部分房间隔切除术。 • (2)伴室间隔缺损的大动脉错位,内科治疗不能控制充血性心力衰竭, 应在生后1~2日施行肺动脉环扎术。 • (3)大动脉错位伴肺动脉狭窄,施行体肺动脉分流术。 • (4)生存的病孩在6月~1岁,则可施行纠治术。

• • • •
并发症及疾病预后
•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常见合并ASD、VSD、右心室流出道狭窄、PDA、 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缩窄、左心室发育不良、冠状动脉起源及走行 异常等畸形。未经手术的常见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及肺部感染、缺氧、 脑出血,以及红细胞增多而引起脑栓塞。手术后常见原因为心力衰竭, 低排量综合征,呼吸衰竭及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若不伴室间隔缺损,预后不良,约80~90%病例 死于1岁内。未经手术约45%死于1个月内,69%死于3个月内,75% 死于8个月内,80%死于1岁内。近几年 •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 我国由于婴幼儿心脏外科的开展,小儿心内科重视对大动脉错位的诊 断和治疗,已使婴儿生后的存活率增高,为心脏外科施行根治术创造 了条件。未经手术的常见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及肺部感染、缺氧、脑 出血,以及红细胞增多而引起脑栓塞。手术后常见原因为心力衰竭, 低排量综合征,呼吸衰竭及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发病原因
•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是由于胚胎发育的第 5~7周,纵隔扭转不全或不呈螺旋扭转,引起的 主、肺动脉换位,因而体、肺循环成为各自独立 的循环,即体静脉的静脉血回流入右房、右室, 经主动脉又到达全身各个组织器官,肺静脉的动 脉血回流入左房、左室,经肺动脉又到达肺脏, 故患儿难以存活。如合并其他心脏畸形,存在两 循环之间的分流通道,则可交换少量混合血暂时 维持生命。两侧分流量不等,周而复始,可引起 肺动脉高压、阻塞,心室的扩张、肥厚,心力衰 竭而死亡。
大动脉转位的护理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的涵义是两根大动脉位置错换, 主动脉接受来自从右心室的 体循环静脉血,而肺动脉接受来自左心室的肺静脉 氧合血液,因而形成两个隔绝的循环系统,即右心 房→右心室→主动脉→全身→体静脉→右心房为一 个循环;左心房→左心室→肺动脉→肺→肺静脉→ 左心房为另一个循环系统。心室位置正常而主动脉 开口位于肺动脉的右侧,称为右襻型大动脉错位 (D-TGA)。D-TGA为临床常见类型,常伴有房间 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 房室管畸形等。
• • • • • •
疾病分型 临床分型:根据有并存的心脏血管畸形,本病可分为 肺循环 肺循环 四型: I型 室间隔完整但伴有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可能有动脉导管未 闭),约占50%左右。 • Ⅱ型 伴心室间隔缺损(可能有卵圆孔未闭或动脉导管未闭),约占 25%。 • Ⅲ型 伴肺动脉狭窄及/或室间隔缺损(可能有卵圆孔未闭或动脉导管 未闭),约占10%。 • Ⅳ型 伴室间隔缺损及肺血管阻塞性病变或其他畸形,约占15%。
临床表现
• 以呼吸困难、紫绀、进行性心脏扩大和早期出现心力衰竭为主。因病 • 肺动脉瓣狭窄 • 变类型不同,肺充血程度和体肺循环血液分流量多寡不同,症状及其 出现时间也不同。 • Ⅰ型 婴儿出生时或数日内即出现缺氧、紫绀、气急、酸中毒和心力衰 竭,可听到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常在出后数日内死于严重低氧血症。 • Ⅱ型 出现症状较迟,在出生后数周或数月内出现气急、紫绀和充血性 心力衰竭室间隔缺损巨大者体肺循环分流量多,心脏扩大,肝脏肿大, 在胸骨左下缘常有粗糙的全收缩期或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 Ⅲ型 并有肺动脉瓣、瓣环或瓣下狭窄者肺血流量减少,肺高压和肺血 管阻塞性病变延迟发生,出现症状较晚,临床表现与法乐四联症相似, 有紫绀、缺氧和酸中毒,但心力衰竭少见。 • Ⅳ型 一般在1岁以后因肺动脉高压出现肺血管阻塞性病变,呈现呼吸 困难,心力衰竭和进行性紫绀,除有收缩期杂音外,肺动脉瓣第2音 常亢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