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开发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施瓦布的课程理论
(三)基本观点 1、课程研究的真正复兴,需要转向三种模式: 实践模式。 在目的、学科科目和问题来源方面区别于理论模式 。 准实践模式。关注变化与情境性。 折中模式:理论与实践的沟通。
二、实践取向的课程理论
2、“实践性课程”:四要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 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所构成 的,这四个要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实践 性课程”的基本内涵。——《实践3:转化为课 程》 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构成一个 有机的“生态系统”:
课程研究的“范式转换”
(二)“范式”与课程研究的“范式转换” 库恩:“科学范式”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文社会思潮的冲击: 存在主义、后结构主义、哲学诠释学、女性主义、 后现代主义…… 派纳:课程研究的“范式革命”: 课程研究在总体上从“开发范式”转向“理解范式 ”。
二、施瓦布的课程理论
(一)理论基础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观:实践兴趣,通过与环境的 相互作用而理解环境。 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想。 现代欧洲大陆的人本主义思想。
三、斯腾豪斯的课程理论
(一)对“泰勒原理”的批判 目标模式不是建立在对课堂教学的经验研究的基础上的。 把课程内容分解为行为目标,是与知识的性质和结构相矛 盾。“把知识的深层结构转化为行为目标,是学校知识受 到歪曲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于注重预期的目标,而忽视了非预期的目标。 目标模式也不能帮助教师提高实践能力。 。
评价的含义 评价过程实质上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 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 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 评价的一般程序 ①界说教育目标;②确认评价情境; 界说教育目标; 确认评价情境; ③设计评价手段;④利用评价结果。 设计评价手段; 利用评价结果。
泰 勒 模 式 示 意 图
泰勒原理的意义: 泰勒原理的意义:
二、施瓦布的课程理论
(三)“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审议 “课程审议”:课程开发的主体彼此之间对具体教育实践情 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对这些问题获得一致性的理 解与解释,最终作出恰当的、一致性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 相应的策略。 “课程集体”:一种民主的课程组织,该集体由校长、社区 代表、教师、学生、教材专家、课程专家、心理学家和社 会学家等组成。
有助于达到目标的学习经验所必备的 四个特征: 四个特征:
有助于培养思维技能; 有助于培养思维技能; 有助于获得信息; 有助于获得信息; 有助于形成社会态度; 有助于形成社会态度; 有助于培养兴趣。 有助于培养兴趣。
第三, 第三,怎样才能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 验?
1. 学习经验组织的两种方式 2. 学习经验组织的原则 3. 学习经验组织的三个层次 4. 学习经验组织的一般步骤
勒 温 的 螺 旋 循 环 模 式
采访者:教师谈到他过去曾提出一个猜想式的说法,并且问过你们是否 同意他这个说法,你们还记得这件事吗? 学生们:是的,记得的。 采访者:那时有一个人说:“对,”其余的人都保持沉默。现在我想知 道的是,说“对”的那个学生是不是真的同意教师所说的,或者只是 因为他想,教师要求他们回答“对”,所以他才说“对”?而其余的 人为什么都保持沉默呢? 学生甲:对,他是真想让我们说“对”的,原因我想你是理解的。 学生乙:是的,你要是说“不对,”教师会站在那儿接连不断地问个没 完。 学生丙:他会接连不断地问下去,一直到你所回答的和他所想的一致为 止。 学生丁:所以最好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回答“对”。 采访者:所以即使你们对他所说的不同意,你们也不说了,是吗? 学生甲:假使你说“不对”的话,他会继续不断地问你,直到你说“对 ”才完。
4. 学习经验组织的一般步骤: 学习经验组织的一般步骤:
确定课程组织的一般框架; 确定课程组织的一般框架; 确定每一课程领域的组织原则; 确定每一课程领域的组织原则; 确定低层次组织的方式; 确定低层次组织的方式; 制定灵活的 “资源单元”; 资源单元” 师生共同设计活动。 师生共同设计活动。
第四, 第四,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 在得到实现? 在得到实现?
二、施瓦布的课程理论
(二)施瓦布对“泰勒原理”的质疑 “泰勒原理”试图为所有教育情境提供一种普适 性的课程开发模式,这是可能的吗?是有效的吗 ? 人们纷纷谴责学术中心课程的诸多缺陷,然而这 些课程究竟有没有被广大教师真正认同过?有没 有在教育实践中真正实施过?
二、施瓦布的课程理论
诊断: 需要新的原则和方法才能继续推进课程的发展; 课程领域的这一不幸遭遇在于错误地依赖于“理 论”; 课程领域复兴的根本在于从原先的理论追求转变 为实践模式。
☆选择学习经验的五条原则: 选择学习经验的五条原则:
1.具有实践可能; 2.使学生获得满足; 3.力所能及; 4.多种经验→同一目标; 5.同一经验→多种目标。
选择学习经验的五条原则: ☆选择学习经验的五条原则:
1.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经验必须既能使学生有机会实践 该目标所隐含的行为,又能使学生有机会处理该目标 所隐含的内容。 2.必须使学生在从事教育目标所隐含的行为的过程中 获得满足。 3.所期望的反应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 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能够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 5.同样的学习经验通常会产生几种结果。
泰 勒 确定教育目标 原 理 示 选择教育经验 意 图 : 组织教育经验
评价教育计划
第一,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第一,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目标的三个来源: 学生、社会、学科专家 选择目标的两个筛子: 教育与社会哲学、学习心理学 目标的表述方式: 二维图表(内容与行为)
1. 课程目标的来源
1. 学习经验组织的两种方式: 学习经验组织的两种方式:
纵向组织: 纵向组织:即不同阶段或时期的学习经验之间 的联系。 的联系。 横向组织:即不同领域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 横向组织: 。
2. 学习经验组织的三条原则: 学习经验组织的三条原则:
连续性:直线式地重复主要的课程要素。 序列性:即使每一后续经验建立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 整合性:即课程经验之间的横向联系。
博比特 杜 威

社会 儿童 学科专家

布鲁纳

1. 课程目标的来源
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 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 学科专家的建议
2. 选择目标的两个筛子
教育与社会哲学 什么是良好的教育? 什么是良好的教育? 什么是良好的生活? 什么是良好的生活? 什么是良好的社会? 什么是良好的社会? 学习心理学 可能目标与不可能目标 目标的年龄阶段问题
泰勒确定教育目标过程图
3. 二维图表:一元一次方程课程目标 二维图表:
内 容
一元一次方程 的概念 能够说出一元一次 议程的概念


给出一些代数式 ,能够判断其是 否是方程 会应用代入法进 行检验
能够用自己的话 解释
一元一次方程 的解法
能够说出解一元一 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能正确求得方程 的解
一元一次方程 的应用
它提供了一个课程研究的范式; 它提供了一个课程研究的范式; 将评价引入了课程编制过程; 将评价引入了课程编制过程; 建立了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 建立了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
课程领域很幸运, 课程领域很幸运,因为有了拉 尔夫·泰勒。课程领域很悲哀, 尔夫·泰勒。课程领域很悲哀,因为 拉尔夫·泰勒久久不能被超越。 拉尔夫·泰勒久久不能被超越。
☆目标模式: 目标模式:
目标模式(the objectives model)是以目标为课程开 发的基础和核心, 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 、评价而进行课程开发的模式。 评价而进行课程开发的模式。
泰勒模式&泰勒原理之四个问题: 泰勒模式&泰勒原理之四个问题:
第一,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第一,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第二,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第二,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第三,怎样才能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第三,怎样才能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第四,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第四,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注重学科结构。 课程的两个目的:一是利用课程所占有的知识容量,在学 生有限的接受能力之内,最大程度地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 ;二是帮助学生获得训练迁移,培养学习的能力。 提出“螺旋式”课程组织。 倡导“发现法”。
课程研究的“范式转换”
2、“泰勒原理”的困境以及由此遭至的批评 课程的普适性:自上而下的国家主义课程开发模 式; “防教师”的性格:教师被排除在课程改革之外 ; 课程开发的线性化:缺少课程内容的统整和各学 科领域的相互关照。
三、斯腾豪斯的课程理论
(二)教师应遵循的“过程原则” (1)教师应该与青少年一起在课堂上讨论、研究具有争议性的问题; (2)在处理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时,教师有必要保持中立原则,例 如,教师不要以自己的观点要求学生,这应该被看作是其责任的一部 分; (3)探究具有争议性的问题领域的核心方式是讨论,而不是讲授 ; (4)讨论应尊重参与者的不同观点,而不是试图达成一致意见; (5)教师作为讨论的主持人,应该对学习的质量和标准负责。
课程研究的“范式转换”
“课程领域已步入穷途末路,按照现行的方法和原则已不能 继续运行,也无以增进教育的发展。现在需要的是适合于 解决问题的新原则……新观点……新的方法……”——《 实践:课程的语言》——施瓦布(1970) “课程研究……已很虚弱” ——休伯纳(1975) 杰克逊(1980)质疑课程领域是否真正“存在”。 派纳(1995)则宣称传统课程领域已“死亡”。
三、斯腾豪斯的课程理论
(三)对主导的课程百度文库设的颠覆:
没有目标就没有课程 由此提出的重要观点:
没有教师就没有课程
“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 “教师作为研究者”
“课堂作为课程改革的实验室”
三、斯腾豪斯的课程理论
(四)行动研究 勒温的“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计 划 ……”。指出了行动研究的几个特征:参与 、民主、对于社会知识及社会变化的贡献。 。 “福特教学计划”中的教育行动研究 埃利奥特 的贡献:如何促进教师用讨论的方法 发展青少年的价值观。
从泰勒模式走向实践取向的课程开发模式
施瓦布 斯滕豪斯
一、课程研究的“范式转换”
(一)“范式转换”的背景 1、结构主义课程改革的失败 苏联人造卫星上天; 《国防教育法》颁布; 伍兹霍尔会议。
一、课程研究的“范式转换”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
“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正确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 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
二、施瓦布的课程理论
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 学生是“实践性课程”的中心 教材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由课程政策文件 、课本和其他教学资料所构成的 学习情境的问题、需要和兴趣具有优先性。课程 环境是由除教师、学生、教材之外的物质的、心 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因素所构成的,它直接参 与到课程相互作用的系统之中
会正确地设未知数
能根据题意列出 方程
能够用方程解答 应用题
第二, 第二,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 目标? 目标?
学习经验既不等同于一门学程所涉及的内容,也不等同于 教师所从事的活动。学习经验是指学习者与他能够作出反 应的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习是通过学 习者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取决于学习者做了些什么,而 不是教师做了什么。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2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主要内容
1 3 2 3 4 3
泰勒的目标模式 施瓦布的实践模式 斯滕豪斯的过程模式 其它实践模式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3
一、泰勒的课程理论
Ralhp Tyler
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拉尔夫· 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拉尔夫·泰勒 ——拉尔夫 ——《 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1949) ) 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泰勒模式 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泰勒模式 ——
第四讲 课程开发模式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教育学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美国教育家麦克唐纳认为,这一培养人的活动是由教育目标系统、课程 系统、教学系统和评价系统构成的。如何确定可行的教育目标、选择教 育内容、安排教育途径、设计教育活动、评价教育活动效果等,都是与 课程有关的问题。所以说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石,是学校育人的有效载 体,更是学校教育的核心。
逻辑组织与心理组织
逻辑组织反映学科专家对课程要素之间关系 的看法; 的看法; 心理组织体现学习者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学习 者对课程要素之间关系的看法。 者对课程要素之间关系的看法。
3. 学习经验组织的三个层次: 学习经验组织的三个层次:
最高层次 ①具体科目;②广域课程;③核心课程; 具体科目; 广域课程; 核心课程; ④完全未分化的结构。 完全未分化的结构。 中间层次 按序列组织的学程; 按序列组织的学程; 以一学期或一学年为单位的学程。 以一学期或一学年为单位的学程。 最低层次 ①课;②课题;③单元。 课题; 单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