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竞争力的内涵,模型,影响因素,国家竞争力,含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们将城市竞争力的要素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经济结构、区域禀赋、 人力资源和制度环境。 • 经济结构有经济成分、生产率、产出和附加值以及国内外的投资; • 区域性禀赋是专属一个特定区域、基本上不可转移的地区性特征; • 人力资源是指技能水平、适用性和劳动力成本; • 制度环境是指企业文化、管理框架、政策导向和网络行为倾向。
在一定意义上,竞争力是制度的产物。
3、DouglasWebster竞争力模型
4、Rejia-Linnamaa城市竞争力模型
Rejia-Linnamaa不再把政策的目标直接定义在企业和就业等单个方面 ,而是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经营,有意识地发展城市的核心竞争优 势。主要包括6个要素:基础设施、企业、人力资源、生活环境质量、 制度和政策网络、网络中的成员。
资源配置能力、占领市场的能力、生产力
四、城市竞争力的特征
城市竞争力体现为一种开放、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趋势。与国家竞争力和 企业竞争力不同,城市竞争力有自己的独特性。
1、综合性 城市竞争力是综合性、多层次、多方面的。 2、动态性 由于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因素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导致 城市竞争力的内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动态平衡的 开放系统。 3、相对性 城市竞争力是个相对的概念,强调与其他城市的横向比较,因为只有比较 才能体现出竟争力大小。另一方面,随着作用因素的改变,同一城市在不 同发展阶段竞争力水平也不同。 4、系统性 城市竞争力是各种因素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它的强弱取决于各个要素综 合作用的结果。
6、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UID城市竞争力模型
该系统是以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为核心而建立的中国城市竞争力解决方 案。
该系统在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国际竟争力理论”和美国竞争力大师 迈克尔·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理论”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世贸组织背景下中 国城市竞争力需要的“全球竟争力理论”,进而提出了“城市价值链模型” 。
于涛方认为,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为满足区域、国家或者 国际市场的需要生产商品、创造财富和提供服务的能力, 以及提高纯收入、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能力。城市竞争力是城市“竞争资本”和“竞争过程”的统一 ,城市之间的竞争不遵循“零和游戏规则”;城市竞争过程 需要政策和制度的协调。
这个提法强调城市的对外服务功能,认为城市间相互协调非常重要。
其次,能够提供具有优势的自然和非自然环境,是城市竞争力 的条件。独特的区位优势,拥有丰富的自然察赋往往构成城 市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条件。20世纪80年代深圳的崛起,与紧靠香港有着
内在的联系。非自然资源与环境构成城市竞争力条件的因素更多。经济方面,如 产业基础、城市规模、人力资源、市场体系等;制度方面,如企业制度、政府服务 、市场规范等;文化方面,如价值观、教育水准、文化意识等。
因此,在目前社会各界对城市竞争力日益关注的大背景下, 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显得更为迫切。
二、城市竞争力的内涵
波特认为,在国家层面上,竞争力唯一有意义的概念是国家生 产力。
CiamDi认为,竞争力不是零和游戏,换句话说,一个国家的 竞争力并不以牺牲其它国家的利益为前提,相反,生产率 的收益和不同国家的效率能够被整合,并且相互支持。
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商业活动的当地城市环境,N指影响大都市地 区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因素,T是指对国际贸易条约的依附程度,F是指 当地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对以上方面分别设计指标体系加以表现。其中N大量使用世界经济论 坛关于国家竞争力的指标及数据,然后运用数学方法将其综合起来, 在比较样本都市地区的竞争力时,丹尼斯将相关数据代入其数学模型 ,从而得出样本大都市地区的竞争力得分和排名。
城市竞争力的内涵,模型,影 响因素,国家竞争力,含图
提纲
一.背景
二.城市竞争力的提出
三.城市竞争力的内涵
四.城市竞争力特征
五.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比较
六.
(国家竞争力和城市竞争力)
七.六、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1. 经济全球化需要 2. 城市竞争的需要 3. 城市演进的需要 4. 城市化发展需要 5. 城市的特殊地位 6. 经营战略的趋同 7. 东西部经济差距
彼得关于城市竞争力决定因素的分析在一些方面是深刻、精细、充满真 知灼见的。这些论述总起来说还比较零散、孤立和不全面。关于影响 城市竞争力的更多要素有哪些,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和决定机制是 什么,还需要深入研究。
2、丹尼斯模型
丹尼斯教授在吸收前人模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概念框架
:C=F(U,N,T,F),C代表大都市地区的国际竞争力;U指支撑
一个有竞争力的城市,不仅会获得更多的稀缺资源,而且会 优化配置这些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培养出更多的产 业部门和企业,为市民提供更多获得知识和就业的机会, 为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赵福强认为,城市竞争力就是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 它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聚集能力、扩散能力和转化能力, 城市通过聚集能力吸引和争夺各种稀缺资源和生产要素, 通过扩散能力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通过转化能力进行 资源配置,从而为其居民创造价值和提供福利。
素予以评价,而这8个方面 又取决于4大环境要素,即 本地化与全球化、吸引力 与扩张力、资产与过程、 冒险与和谐四组因素的 相对组合关系。
由于IMD模型研究的重点仍是国家竞争力,因此直接套用到城市竞争力 模型中也是不适宜的。
但是该模型所主张的国家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之间以持续发展 为取向的关系,却为城市竞争力模型的塑造提供了有益参考。企业
1. 彼得模型
彼得城市竞争力框架包括两方面:显示性分析框架:城市竞争力=(△制 造业增加值、△商品零售额、△商业服务收入);解释性分析框架:城市竞 争力(Uc)=f(经济因素、战略因素〕,经济因素=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区 位+经济结构+城市环境,战略因素=政府效率+城市战略+公司部门合 作+制度灵活性。
• 城市竞争力的结果是使城市跻身国际社会经济发展潮流之中,向国 内外相关区域辐射、交流并带动和促进其经济发展的能力,表现为 城市在物流、人流、能量流、信息流等方面向外界的辐射与交流;
• 城市竞争力本质上表现为城市在其所从属的区域内进行资源优化配 置的能力。
姜杰等认为,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创造环境和区位优势, 聚集和优化配置更多的稀缺资源,为所在地区或国家创造 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的能力。
5、宁越敏和唐礼智城市竞争力模型
作为介于企业与国家之间属于中观层次的城市,在批判性继承IMD和 波特竞争力模型的基础上,应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竞争力模型。 根据以上分析,该模型认为综合经济实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 、科技竞争力是构成城市竞争力模型的核心内素,并且受金融环境、 政府作用、基础设施、国民素质、对外对内开放程度、城市环境质量 等基础和环境因素的支撑。
最后,集聚、吸收和利用各种文明要素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 和主体。
廖远涛和顾朝林认为,竞争力的层次可分为宏观层次的国家 竞争力,中观层次的城市竞争力以及微观层次的企业竞 争力,三者相互关联、密不可分。
城市竞争力内涵应包含:
• 城市竞争力主体是城市;
• 最终目标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 核心体现于企业竞争力,企业经营状况直接影响整个城市的竞争力;
1.波特国家竞争力模型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研究国家竞争优势时指出,一 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主要源于该国的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一国的产业能否具备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4种因素:生产要素、需求 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表现、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的 优劣程度。同时,机遇和政府的作用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产业活动的载体和基石,因此,企业竞争力也 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之一,而构成企业竞争力内涵的8个构成因 素经过适度的调整也相应成为城市竞争力模型的组成部分。
城市竞争力模型
城市竞争力是两个或多个城市在追求一个或多个竞争对象过程中所表 现出的力量。国内外学者从城市竞争力形成要素出发,提出了多种城 市竞争力模型。
Iain Begg认为,在一定程度上竞争力等同于经济表现,是一 种绝对衡量方式,由于关系到竞争,它又含有比较因素。 一个城市必须抢占对手的生意或使资本升值。
从这个意义上说,竞争力本质上是获取(或保卫)市场占有率 。
郝寿义和倪鹏飞认为,城市竞争力主要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 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和控 制、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和为其 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不能把波特模型简单移植到城市 竞争力模型中。一个城市毕竟与 一个国家不同,城市竞争力除了产 业以外还受其他一些较为重要或 独特因素的影响。
2.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模型
IMD模型以国家竞争力作为直接研究对象,目的是探讨世界各国的竞争 力排序。它认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企业竞争力,即国内企业创造 增加值的能力。而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及其大小又体现在国家环境 对于企业营运的有利或不利影响程度上。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补充 ,共同以持续发展作为取向。在此基础上,选择了企业管理、经济 实力、科学技术、国民素质、政府作用、国际化度、基础设施、金 融环境8个方面的构成要
这种提法侧重于城市对资源的控制能力和市场的控制能力。
宁越敏和唐礼智认为,在社会、经济结构、价值观、文化、制 度政策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下,一个城市为其自身发展在其 从属的大区域中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从而获得城市经 济的持续增长。
这个提法指出了城市竞争力是在多个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它侧重于城市 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强调了城市与区域的相互联系。
周振华认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本质特征是综合服务功能。 城市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经济资源及其配置活动的 集聚与扩散效应。城市的集聚与扩散能力,主要取决于城 市综合服务功能的强弱。
这个提法强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功能,集聚是手段,扩散是目的,共同 推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整体实力的提升。
徐康宁对城市竞争力的内涵做出如下概括: 首先,城市竞争力是指城市通过提供自然、经济、文化和制 度环境,集聚、吸收和利用各种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文明 要素的能力,并最终表现为比其它城市具有更强、更为持续 的发展能力和发展趋势。
关于概念与内涵
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大致有9个方面的组合,聚散能力、资源吸引、争夺 、拥有、控制和转化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占领市场的能力、经济 可持续增长、财富创造、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生产力。可以将这9个方面分为三大层次:
城市可持续发展 和城市居民生活
经济可持续增长与财富创造
聚散能力、 资源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能力、
五、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比较
国家竞争力模型
竞争力的概念最早来源于企业管理研究。世界经济论坛(WEF)在《关 于竞争能力的报告》中指出企业竞争力的概念。目前竞争力的概念已 开始被引用到区域之中,主要研究的是国家竞争力。
目前对区域竞争力的研究基本局限于国家层面,由此构造了许多国家竞 争力研究模型。最具代表性的两个:一个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波特所 提出的“钻石模型”;另一个是国际上影响较为广泛的瑞士国际管理发 展学院(IMD)的国家竞争力模型。
丹尼斯教授的成果对于研究城市竞争力非常有指导和参考等实用价值 。但丹尼斯还没有讨论城市竞争力的理论基础问题。
3、Douglas Webster竞争力模型
Duoglas We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ster指出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能够生产和销售比其他城市更好的产品,城市 竞争力模型包括两类要素:一是活动要素,包括金融、旅游、电脑制造 等;另一是地点要素,泛指一切不可转移的因素,诸如区域察赋、人力 资源和制度环境等。地点要素决定活动要素发挥作用的空间和方式。
8. …………
背景
城市竞争力成为各国 城市政府最重要的议题。
一、城市竞争力的提出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竞争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城 市竞争力尚未形成公认的理论体系。
目前竞争力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宏观层面上的国家竞争力与微 观层面上的企业竞争力,对于中观层面上的城市竞争力研 究较少,其内涵和影响因素也众说纷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