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植物》第二课时教案

《种子植物》第二课时教案
《种子植物》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节种子植物

第二课时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子解种子的结构,及不同种类植物种子结构的异同、了解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划分依据。本课还安排有一个学生实验,一个观察与思考,二组讨论。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

2.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能说出种子植物比其他三类植物占优势的原因;

4.识别校园或本地公园内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5.通过认识本地常见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认同绿色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重点难点

1.解剖和观察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识记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是本课题教学的重点之一。因为:种子的结构是本章的关键,它阐明了种子是形成下一代植物体的基础,种子中具有将来发育成幼苗的基本结构——胚;学生只有了解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才能理解小小的种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的原因,以及单、双子叶植物的概念。

2.培养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得出正确的科学结论的能力。

3.实验的顺利进行,玉米种子子叶、种皮和果皮的观察,是本课题的教学难点。因为:玉米种子的子叶有一片且很薄,不易观察;玉米种子的种皮和果皮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很难分开,不容易观察。

4.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媒体

1.通过调查,了解初一学生对本课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具备的相应能力,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从而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2.教具准备:①实物投影仪、浸软的菜豆种子、浸软的玉米种子、培养皿、解

剖针,镊子、刀片、放大镜、滴管、稀释的碘液。②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外形和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的剪贴图③观察种子萌发过程的实验装置。

3.学生准备红色、黄色、绿色、黑色水彩笔各一支。

4.课前将学生分成5组,分别调查家乡植物种类,每组绘制一种家乡常见植物(代表一类植物)的头饰,以备课上使用。

5.学生课前采集五种以上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其中必须要有松子),浸湿后以备课上使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板书设计:

第二节种子植物

二、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1.裸子植物的特征

2.常见的裸子植物及其分布3.被子植物

4.常见的被子植物及其分布

初一数学(人教版)-统计调查(第二课时)-3学习任务单

《统计调查二》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本节课学习抽样随机调查的必要性和方法,了解并运用个体、总体、样本、样本容量等相关概念。会运用简单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并作出决策,初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课上任务】 1.当对调查结果产生破坏性或调查涉及面太大时,适合采用什么调查? 2.什么是抽样调查的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3.样本容量的选取对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有何影响? 4.什么是简单随机抽样? 5.你能从尝汤的生活经验感悟简单随机抽样的道理吗? 6.怎样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 7.你会通过样本估计总体计算总体的有关数据吗? 8.在应用样本估计总体时,需要注意什么? 9.简单随机抽样要注意样本选取需要避开什么影响? 【学习疑问】(可选) 10.哪段文字没看明白? 11.哪个环节没弄清楚? 12.有什么困惑? 13.您想向同伴提出什么问题? 14.您想向老师提出什么问题? 15.没看明白的文字,用自己的话怎么说? 16.本节课有几个环节,环节之间的联系和顺序? 17.同伴提出的问题,您怎么解决? 【课后作业】 19.作业1(本节例题相似题目,从教科书选取) 小明想了解光明小区的家庭教育费用支出情况,调查了自己学校家住光明小区的30名同学的家庭,并把这30个家庭的教育费用的平均数作为光明小区家庭教育费用的平均数的估计.

(1)小明的调查是抽样调查吗? (2)如果是抽样调查,指出调查的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3)这个调查结果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吗?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并设计一个抽样调查的方案. 20.作业2(个人学习感想:哪个知识最重要,最有用,需要注意的关键之处等)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给出作业1的答案及过程) 解答: (1)是抽样调查 (2)小明抽样调查的总体是:光明小区的所有家庭 小明抽样调查的个体是:光明小区的每一户家庭 小明抽取的样本是:小明学校家住光明小区的30名同学的家庭. 样本容量是30. (3)小明调查的样本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是家里有孩子,会对教育支出偏高的家庭,无法光明小区其它类型的家庭,这样的样本会对总体产生偏差.所以这各调查结果不合理,样本不具有代表性,不能较好的反映总体的情况. 修改的调查方案如下: 调出光明小区的家庭教育费用支出情况的档案,随机抽取30名同学的家庭(若小区过大,可适当多抽取一些).把这30个家庭的教育费用的平均数作为光明小区家庭教育费用的平均值估计.

种子植物公开课教案

《种子植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并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结构。 3、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区别。 4、知道胚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5、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结构,学会观察的一般方法,并能应用于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之中。 2.学会收集果实和种子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 1.通过观察和研究种子的结构,形成热爱种子、热爱植物体、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真情实感,从小确立报效祖国的伟大志向。 2.通过参与收集果实和种子的活动,体验与人交流与合作,形成互相合作、尊重别人、知书懂理的人际情感。〈教学重点〉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教学难点〉种子结构的识别方法及结构特点。 〈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一、通过复习上节课知识导入本节新课 二、讲授新课 1、让学生展示收集到的种子,老师也展示收集到种子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形态、大小、颜色),提出问题:它们的基本结构一样吗?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 2、实验;观察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区别其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阅读释疑 请学生阅读P83-P84观察种子结构.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观察菜豆和玉米种子的方法步骤分别是什么? ②观察菜豆和玉米种子的先后顺序是什么? ③如何纵切玉米种子? 引导学生完成以上问题,并明确实验步骤 (2)学生动手做实验,教师适当强调一些实验要领,并让学生对所观察到的结构:胚根、胚芽、胚轴、子叶分别用四种彩笔颜色(红、黄、橙、绿)涂上,并让学生展示其成果。 (3)出示大豆结构图和玉米结构图,让学生在图中指出各部分结构。 (4)完成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上的比较。 3、通过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胚中子叶片数的不同,区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4、播放视频:种子的萌发过程 让学生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它是新一代植物体的幼体,以及胚中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5、通过思考题: (1)孢子和种子哪一个生命力更强?为什么? (2)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成为陆生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的类群,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让学生知道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的原因。 三、小结 四、反馈练习 五、板书设计

等边三角形教案(一)

《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 前河乡中心学校杨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等边三角形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经过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证明。 教学难点: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发现和证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叙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它是怎么得到的?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也可以简称“等边对等角”。把等腰三角形对折,折叠两部分是互相重合的,即AB 与AC重合,点B与点C重合,线段BD与CD也重合,所以∠B=∠C。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由于AD为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所以BD=CD,AD为底边上的中线;∠BAD=∠CAD,AD为顶角平分线,∠ADB=∠ADC=90°,AD又为底边上的高,因此“三线合一”。

二、新课 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底边与腰相等,这时,三角形三边都相等。我们把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质呢? 1、请同学们画一个等边三角形,用量角器量出各个内角的度数,并提出猜想。 2、你能否用已知的知识,通过推理得到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由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得到∠A=∠B=C,又由∠A+∠B+∠C=180°,从而推出∠A=∠B=∠C=60°。 3、上面的条件和结论如何叙述?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有几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也称为正三角形。 例1、在△ABC中,AB=AC,D是BC边 上的中点,∠B=30°,求∠1和∠ADC的度数。 分析:由AB=AC,D为BC的中点,可知 AB为BC底边上的中线,由“三线合一”可知AD是△ABC 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从而∠ADC=90°,∠l=∠BAC,由于∠C=∠B=30°,∠BAC可求,所以∠1可求。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

课时集体备课教案 第_16周第1课时2013 年12月17日年级初二学科化学主备人李秀华 教案的制法及实验操作氧气难点教案分组实验方法1、学生:制取氧气探究实验材料12组(火柴、药匙、酒精灯、铁圈、铁架台、水槽、棉花、大试管、集气瓶、玻璃片、带导管的单孔塞、高锰酸钾)课前组(火柴、药匙、酒精灯、铁、教师:多媒体、制取氧气探究实验材料12准备圈、铁架台、水槽、棉花、大试管、集气瓶、玻璃片、带导管的单孔塞、高锰酸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了制取氧气的原理, 创设现在,我们就利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学生思考回答教情境气。导入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学展示物

质的方法;学生做到心中有学习数练习连接仪器的操作,学习检查装(2)目标置的气密性,动手制取氧气;过

攻艰部,木条复燃,证明已满。克难仪器的拆卸:按先右后左,先上后g). (接下的顺序。教上页)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1水排有一瓶用1.点燃酒a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学法收集好的无色检查气密性;精灯,加热试管;b气体,如下图所装入药品并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c示方法进行暂时停止上;e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存放。据此,请把试管从水中移出来。正加热;f你判断与这种气过体相关的物理性确的操作顺序是:

除颜色、状态(质装示所的实验2、现有下图:外) 置,请回答问题: 程室验2.下图是实当堂用加热高锰酸钾达标的方法制取氧气巩固的装置图,请回提高问个答下列几(讲题。学生练习评课 反馈训练)请写出仪器名(1)称:②①;________)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1(教③;________验装置进行。④________;。________)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和收(2学写出图中四处(2)集氧气的一套装置是(填字母序错误:写出用此装置制备氧气的反号)。请写出反应的(3)应文字表达式。过达表符化学号:式装置制备气体3()若选用A_______________ 时应考滤的因素是。程 3 / 4

10.1 统计调查(第二课时 随机抽样调查)

10.1 统计调查(第二课时随机抽样调查) 学习目标:了解总体、个体、样本及样本容的概念以及抽样调查的意义,明确在什么情况下采用抽样调查或全面调查,进一步熟悉对数据的收集、整 理、描述和分析。 重点:对概念的理解及对数据收集整理 难点:总体概念的理解和随机抽样的合理性 学习过程: 一、情景创设,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对全班同学对自己所喜爱的学科进行了调查,那么如果要了解某县2000名学生对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历史、生物七科的喜爱情况,怎样进行调查? 二、新课。 1.抽样调查的意义:在上述问题中,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多,全面调查花费的时间长,消耗的人力、物力大,因此需要寻求既省时又省力又能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的方法,叫抽样调查。 2.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意义 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 个体: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个体。 样本:抽取的部分个体叫做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3、下面是某同学随意抽取的100个学号对这些学生调查的结果 节目类型划记人数百分比新闻 6 体育22 动画29 娱乐38

根据上述信息绘制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三、简单随机抽样 设一个总体的个体数为N ,如果通过逐一抽取的方式抽取一个样本,且每次抽取时,各个个体被抽取的机会相等,这样的抽样我们称为简单随机抽样。随机抽样是最简单和最基本的抽样方法,当总体中的个体比较少时,常采用随机抽样。总体说来抽样调查最大的优点就是在抽样过程中避免了人为的干扰和偏差,因此随机抽样是最科学、应用最广泛的抽样方法,一般情况下,样本容量越大,估计精确度就越高。 随堂作业: 1、为了了解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应采用适合的调查方式为_________ 2、为掌握我校七年级女同学的身高情况,从中抽测了100名女同学的身高, 这个问题中的总体是__________,样本是_________. 样本的容量是________, 个体是__________. 3、下列调查中,分别采用了哪种调查方式: (1)为了了解你们班同学的年龄,对全班同学进行了调查.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考察一个学校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调查了其中20名学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年我市有9万名初中毕业生参加升学考试,为了了解9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2000名考生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 ) A 、9万名考生 B 、2000名考生 C 、9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 D 、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 戏曲 5 合计 100 100% 质 量 划记 个数

初中生物优质课 种子植物 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优质课种子植物教学设计 公开课资料第二节种子植物教学设计 辽宁省庄河市第十一初级中学孔凡久 1. 教学目标 1.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1.4.运用比较法区别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1.5.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人交流和合作。 2.重点和难点 2.1.运用解剖和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 教材分析 本节重要讲述绿色植物中高等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种子植物。种子具有新植物的幼体——胚。种子植物分为两类,他们在生物圈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节的知识内容难度不大,而且能够观察到实物较多,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需要观察和操作的内容比较多,所以安排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种子的结构,第二课时学习种子植物的两类群。

学生对于动手实验的愿望非常强烈,愿意主动探索和未知的生物科学领域,但是独立完成操作的能力和方法还有待于提高。因此,教学时教师准备足够的实验材料,让学生先按照自己的想法,利用手边的工具解剖收集到的植物种子,然后在按照教材中给出的观察方法和再次实验,得出结论,完成知识建构的过程。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教师指导下,在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操作实验的能力,完善和具备的科学素养。 本节立意于从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再进一步通过讨论、探究的方式学习种子的结构,从中理解种子做为繁殖器官所完成繁衍新一代的功能是与其结构相适应的。教材注意了通过比较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异同,以此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比较、综合、归纳的能力。 4.课前准备 教师:观察种子的结构所需的各种材料用具:菜豆种子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剪贴图(自制);常见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图片;藻类、苔藓、蕨类、种子四类植物的CAI 课件(扫描或下载);常见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及其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的CAI课件(扫描或下载);动态展示种子萌发时种子的结构的变化CAI课件[动画:玉米和豆类中、桃的果实(完整)纵向剖开(展示种子)]

等边三角形教案

13.3.2等边三角形(2)教案 ——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

13.3.2等边三角形(2)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角为30°的性质. 2.有一个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简单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引导学生体会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辩证关系. 2.培养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的习惯和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创新、感受数学的严谨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发现与证明. 教学难点: 1.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探索与证明. 2.引导学生全面、周到地思考问题. 三、教学过程

问题情境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活动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1、已知△ABC,∠A=60°,()。请你在括号内补充一个条件,使△ABC能成为等边三角形。 2、我们学习过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角之间都有什么数量关系? 今天,我们先来看一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看它的边具有什么性质. 活动二:探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拼一拼: 你能用两个含有30°角的三角板摆放在一起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吗?你能借助这个图形,找到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吗?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如图1) 图(1) 2.说一说: 你能利用数学语言说一说你的发现吗? 学生活动: 学生补充条件并说明。 教师活动: 教师找学生补充条件,根据学生的叙 述板书。 学生思考: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 余,三个角之和等于180° 板书课题:13.3.2等边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学生两人一组拼并观察图形,分 析数量关系,发现∠BAD=60°, 而 ∠B=∠D=60°,所以△ABD是等边 三角形,所以AB=BD=2BC,进而得 到: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 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 斜边的一半。 教师巡视观察、倾听各组学生是 否发现并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根 据情况进行点拨、引导。 学生根据图形指出,在Rt△ABC 中,因为∠A=30°,所以∠A所对的 直角边等于斜边AB的一半。 教师根据学生叙述进行板书,根 据学生叙述情况进行追问、强调。发 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此题的设计意图 是通过问题形式 回顾旧知,促使学 生经常温故知新, 同时为新课应用 判定做铺垫。 通过让学生动手 拼等边三角形这 一活动,培养学生 动手实践探究的 意识,同时使这一 抽象的性质直观 化,符合学生的认 知特点,更易于学 生理解接受。学生 发现这一性质后 会非常兴奋,会急 于展示自己,通过 组内交流为他们 提供展示的舞台, 让他们尽情享受 成功的体验和快 乐,进而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探求 欲望,为作辅助线 做了铺垫,分解了 教学难点。 本环节设计一方 面是让学生利用 数学语言来说明 该性质,培养学生 的符号感;另一方 面让学生通过图 形来深入理解所 发现的规律, 从而达到理解记 忆,使学生见其 形,知其意。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1.课题分析 “制取氧气”课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3的内容。本课题是学生练习了实验基本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气体制取实验,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思路的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更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策略 3.本课题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探究,综合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因而变演示实验为随堂探究实验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在教学中拟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得出制取氧气的原理,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的概念,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的环境中去学习新知识,掌握运用新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方法(包括药品、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初步学会气体制备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信息引导设计实验装置。 2、在阅读交流中总结化学知识,掌握操作要点。 3.、视频欣赏培养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氧气实验室制法的探究,丰富科学体验,激发探究的兴趣 2、通过阅读归纳培养自学能力。 3、通过讨论增进交流与表达意识。 4、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严谨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设计及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实验制取氧气的操作。 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学生;学案指引学生;自学阅读训练学生;实验操作锻炼学生获取化学知识。课堂阅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第十章-10_.1.2统计调查--第二课时

第十章-10_.1.2统计调查--第二课时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模拟过程,了解抽样调查、样本、个体与总体等统计概念; (2)初步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初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一般过程,了解这两种调查的优缺点,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通过案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际参与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感受统计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初步建立统计的观念,培养重视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态度。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抽样调查、样本、总体等概念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难点:样本的抽取是难点。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一天,爸爸叫儿子去买一盒火柴。临出门前,爸爸嘱咐儿子要买能划燃的火柴。儿子拿着钱出门了,过了好一会儿,儿子才回到家。“火柴能划燃吗?”爸爸问。“都能划燃。”“你这么肯定?”儿子递过一盒划过的火柴,兴奋地说:“我每根都试过啦。” 说一说: 在这则笑话中,儿子采用的是什么调查方式? 这其中的总体是什么?

这种调查方式好不好?你能帮他想出什么好方法来调查吗? 生活中的“数学” 品尝一勺汤,就可以知道一锅汤的味道,你知道其中蕴涵的道理吗?你能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某人为了解要买的西瓜甜不甜, 在西瓜的某个部位打了一个三角口子取出来尝尝.想知道一批导弹的杀伤半径,采用什么调查方法?为什么? (二)抽样调查及有关概念 某校有2000名学生,要想了解全校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四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怎样进行调查? 可以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对全校学生逐个进行调查,然后整理收集到的数据,统计出全校学生对四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 这样做,当然好,可以准确、全面地了解情况。但是,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多,这样做又会有许多弊病,你能说说吗? 花费的时间长,消耗的人力、物力大。 你能找到一种既省时省力又能解决问题的调查方法吗? 可以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 这种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的方法就是抽样调查。这里要考查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查对象称为个体,被抽取的那些个体组成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上面问题中全校学生是总体,每一名学生是个体,我们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学生是一个样本,抽取的学生数就是样本容量。例如抽取100名学生,样本容量就是100。 注意:抽样调查还适用一些具有破坏性的调查,如关于灯泡寿命、火柴质量等。 (三)样本的抽取 抽样调查的关键是样本的抽取,如果抽取的样本得当,就能很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否则,抽样调查的结果会偏离总体情况。上面的问题,抽取样本的要求是什么呢?

种子植物教案

种子植物教案 Ⅰ●课题;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二节种子植物 Ⅱ●授课班级;七年级1班(农村中学) Ⅳ●落实课程标准;1描述种子的结构, 2区别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差别, 3区别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 Ⅴ●课时安排;25分钟 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并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 2.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能力目标; 1.通过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结构,并能应用于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之中。2.学会收集果实和种子的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观察和研究种子的结构,关注植物、热爱大自然。 2.通过参与收集果实和种子的活动,体验与人交流与合作,形成互相合作的好习惯。 Ⅶ● 教学重点 1.识别种子的结构。 Ⅷ● 教学难点 1.种子结构的识别方法及结构特点。 2.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区别。 Ⅸ● 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归纳法。 Ⅹ●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 (1)课前一周左右,布置学生收集种子或果实,一定要有玉米、菜豆种子。 (2)安排学生课前一天左右将部分菜豆、花生和玉米种子浸泡备用。 (4)菜豆种子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挂图。 2.学生准备: (1)收集不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 (2)课前一天左右浸泡菜豆(或花生)和玉米种子。 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2分钟)据报道上个月俄国科学家将一颗在北极冰封了三亿年的种子培育成为一株幼苗,那么种子有哪些结构呢?为什么它这么多年后还能保持生命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种子的结构。(导同学们我么一起来学习前面所学的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它们分别是?生;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构成) 一、观察种子 1,首先拿出你们沁泡过的菜豆种子,我们一起来观察,最外层皱起的这个是种皮,再把它撕掉后,白的这个就是胚,再把它沿着中间的缝隙搬开成为两半,这两半就是子叶,再看这一半,是不是看到有个小牙,用放大镜看那个的小芽尖就是胚芽,看看他连着子叶的那就是胚根,胚芽、胚根之间就是胚轴。 再拿出沁过的玉米种子,观察最外层就是种皮和果皮(假如学生问为什么不同菜豆会是种皮和果皮,回答;菜豆它的果皮是外面的那个壳,学生;那玉米不是也有壳吗?菜豆种子和壳连在一起而玉米种子不和壳连在一起。好|同学们我们以后将会学习到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成,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菜豆的一个子房内含有多个胚珠,玉米是一个子房一个胚珠),撕掉它,白色的这个就是胚乳,看到胚乳中这个小红点了没有啊,他就是胚,下面那出你们的小刀,对着这小点切下去,这就是胚的纵切,在上面滴一滴典液一分钟后用放大镜观察(示范性动作10分钟) 2,同学们通过观察种子虽然大小、形状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有相同的基本结构,它们分别是?(同时挂出图)(5分钟) 学生;胚、胚乳、胚轴、胚根…….. 同学们来看一下他们的区别

课题3制取氧气的教案

课题3 制取氧气 探究分解H2O2制氧气反应中MnO2作用 (第二课时) 宁强县第一初级中学郭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 (3)认识分解反应。 (4)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 (2)学会边实验、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从而提高对实验进行分析、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装置的合理性,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和情感教育。 (2)保持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逐步认识用实验去验证化学理论,从而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化学离不开做实验。 二、教学重点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及实验操作。

三、教学难点 1.催化剂的概念。 2.催化作用。 四、教学方法 复习提问→演示实验→讨论归纳→实验探究→问题探究→讨论归纳法→对比总结→得出结论→拓展视野→激发兴趣。 五、教具准备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木条、酒精灯、火柴、药匙、试管夹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探究分解H2O2制氧气反应中MnO2作用[引入新课]教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那么你们知道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有哪些物质?学生:有高锰酸钾、氯酸钾、双氧水。那么在这几种方法中都有一种物质为二氧化锰,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它的作用又是什么?从而导入本节新课题。 [板书] 课题3 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用课件呈现]实验内容 1.在试管中加入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不用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2.微微加热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有什么现象发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3.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注意]实验时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进行思考。 [实验现象]

13.3.1等腰三角形(第二课时)教案

等腰三角形教案(第二课时)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2、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轴对称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这为我们提供了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新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判定。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探索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 (2)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会运用其进行简单的证明.(3)了解等腰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2、过程与方法 (1)探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2)通过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简单应用,加深对定理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分析,体验到学习知识的乐趣,思考的魅

力,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2)经历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和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难点:等腰三角形判定的利用作中线的证明方法。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师生问答探究教学法数形结合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PPT)、圆规直尺作图分析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流程设计。 1、复习旧知,回顾思考: 通过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复习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讨论分析,论证性质: 通过探索,归纳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并予以证明; 3、课堂练习,师演生学:在解题过程中加深对判定的理解,学会判定的运用及等腰三角形的画法; 4、梳理反思,布置作业:回顾反思,从知识、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谈收获。

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

课题课题3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学会正确的选择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和检验方法。 (2)掌握仪器的基本操作,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学会氧气性质的实验 过程与 方法 学习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 法。 情感·态 度·价值 观 逐步认知用实验去验证化学理论,从而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 课程,学化学离不开做实验。 教学重点实验室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学难点根据制取氧气的原理选择正确的制取装置 教学用品仪器 试管架、试管夹、试管、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带导管的单孔塞、水槽、集气瓶、玻璃片、烧杯、坩埚钳 药品高锰酸钾、木炭、细铁丝、 其它棉花、火柴、课件、学案等 环 节 教学问题活动设计二次备课 情景导入 下列方法都可以制取氧气: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C.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制取氧气 问题1:哪些方法适用于实验室制 取氧气?哪些方法适用于工业上制取 氧气? 问题2:请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 文字表达式。如果你能知道各种物质的 化学表达符号(物质的化学式)请在相 应物质下面注明。 问题3:请说出每种制取氧气的方 法中所用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我们已经学习了制取氧气的 反应原理,这节课我们来亲自动 手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进一 步验证氧气的性质。 自主学习 问题1:在图2—17中,使用了哪 些仪器? 问题2:如何检查该套制取氧气装置 的气密性? 问题3:那部分是气体的发生装置? 那部分是气体的收集装置? 问题4:此装置适合哪种方法来制取 氧气?为什么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仔细观察课本P45图2—17, 回答下列问题: 学生阅读圈划。教师检查学 生预习及学案自主学习完成情况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 统计调查 第二课时 教案.

10.1统计调查(2) 【学习目标】 1.理解抽样调查的概念,能指出它和全面调查的不同. 2.理解抽样调查中,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并会在实际问题中分别指出来.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讲述: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统计调查(2)(师板书)。 二、出示目标 (一)过渡语: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投影: (二)屏幕显示 学习目标 1.理解抽样调查的概念,能指出它和全面调查的不同. 2.理解抽样调查中,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并会在实际问题中分别指出来. 三、指导自学 (一)过渡语:请大家按照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进行自学竞赛.比谁学得紧张、效果好! (二)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153-155练习前)注意: ①“问题2”中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分别是什么; ②回答P154黄色书签中的问题; ③思考进行抽样调查时应注意什么? 如有不懂,立即请教同桌或举手问老师. 7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四、先学 (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二)检测 1.过渡语: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懂的请举手。 2. 检测题:P155: 1 、2、3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更正:

过渡语:请看黑板,找一找哪里做错了?能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请举手.(鼓励尽量多的学生参与更正) (二)讨论: 1.评(1)是抽样调查吗?若对,为什么对?若错,为什么错?引导学生归纳出抽样调查的概念——对部分对象进行调查。(师板书) (2)总体对吗?若对,为什么对?若错,为什么错?估计学生在说“总体”的时候会说是“全体学生”. 引导学生讨论总体是什么?(是全体学生的平均身高) 个体、样本估计问题不大,样本容量估计有错,师引导学生说出样本容量只是数字不带单位。 (3)对不对,为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怎样才能使抽样调查的结果较好的反映出总体的情况。 总结:(1)样本要得当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2)样本容量大小适当。(师板书) 评2:是简单随机抽样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个体机会均等。(师板书) 评3:对不对,为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抽样调查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 引导生回答:优点是○1花费少○2省时○3不具有破坏性等。 缺点是:抽样调查的样本如果选取不当,那么就不能很好的反映总体情况。 六、当堂训练 (一)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好,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 (二)出示作业题: 必做题:P159:3、4 选做题:P160 : 8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七、教学反思:

种子植物教学设计(1)

《种子植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子解种子的结构,及不同种类植物种子结构的异同、了解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划分依据。本课还安排有一个学生实验,一个观察与思考,二组讨论。 教学重点: 1、解剖和观察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识记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是本课题教学的重点之一。因为:种子的结构是本章的关键,它阐明了种子是形成下一代植物体的基础,种子中具有将来发育成幼苗的基本结构——胚;学生只有了解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才能理解小小的种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的原因,以及单、双子叶植物的概念。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得出正确的科学结论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学生实验的顺利进行,玉米种子子叶、种皮和果皮的观察,是本课题的教学难点。因为:玉米种子的子叶有一片且很薄,不易观察;玉米种子的种皮和果皮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很难分开,不容易观察。 2、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 2.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能说出种子植物比其他三类植物占优势的原因; 4.识别校园或本地公园内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二、能力目标: 1.学会科学观察的基本步骤及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3、通过设计表格,列表比较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区别,培养学生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人的交流和合作。 2.通过认识本地常见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认同绿色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科学的兴趣,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新版

课题3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 【核心素养】 通过对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和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等实验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过氧化氢溶液,认识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优点和缺点; 2.了解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和特点,探究并寻求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的较为合理的催化剂; 3.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 【教学重点】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催化剂的概念及特征。 【教学难点】 催化剂的特征及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生活情境1:通过和同学们互动,完成一个闭气的游戏,来证明氧气具有供给呼吸的作用,然后展示图片【生活情境2】鱼池缺氧造成鱼的死亡,渔民一般会向鱼池中加入氧来乐(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常温下过氧化氢能分解产生氧气,以此来供氧,而实验室也常用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如何来制取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实验探究1】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的作用 (1)在试管中加入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3)待上述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待上述试管中又没有现象发生时,再重复上述操作。 记录实验现象: [问题探究] 过氧化氢能否产生氧气?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产生的氧气较少,加入二氧化锰后,能加快过氧化氢产生氧气的速率,是反应的催化剂。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板书] [继续探究] 什么是催化剂?怎样理解催化剂的概念?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应注意几点:①“改变”的含义:有的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有的催化剂可以减慢反应的速率;②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③一种物质可能是多个反应的催化剂,一个化学反应也可能有多种催化剂。 [过渡] 还有其他物质可以做该反应的催化剂吗?前几天我用过氧化氢消毒的时候,不小心把过氧化氢滴到了土豆上,发现土豆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那么土豆能否作为分解过氧化氢的催化剂呢?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交流,设计出实验方案。【实验探究2】土豆能否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学生方案] 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小块土豆,观察两试管产生气泡的速率。 [进行实验]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归纳提升] 证明一种物质是否是催化剂的实验探究步骤: ①探究该物质是否真正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通过对比实验证明); ②探究在化学反应中该物质的质量是否改变。(在反应前、后分别对该物质进行一次称量); ③探究在化学反应前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利用该物质的化学性质证明,或将分离出来的该物质再次加入到反应中,看是否还能改变反应的速率)。[过渡]除了加入催化剂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外,还有其他方法吗? 【实验探究3】加热能否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

1.1 等腰三角形 第2课时 教案

一、情境导入 我们欣赏下列两个建筑物(如图),图中的三角形是什么样的特殊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我们是怎样定义的,有什么性质?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两腰上的高、中线)的相关性质 如图,在△ABC 中,AB =AC ,CD ⊥AB 于点D ,BE ⊥AC 于点E ,求证:DE ∥BC . 证明:因为AB =AC ,所以∠ABC =∠ACB .又因为CD ⊥AB 于点D ,BE ⊥AC 于点E ,所以∠AEB =∠ADC =90°,所以∠ABE =∠ACD ,所以∠ABC -∠ABE =∠ACB -∠ACD ,所以∠EBC =∠DCB .在△BEC 与△CDB 中,???? ?∠BEC =∠CDB ,∠EBC =∠DCB ,BC =CB ,所以△BEC ≌△CDB ,所以BD =CE ,所以AB -BD =AC - CE ,即AD =AE ,所以∠ADE =∠AED .又因为∠A 是△ADE 和△ABC 的顶角,所以∠ADE =∠ABC , 所以DE ∥BC . 方法总结: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两腰上的中线相等,两腰上的高相等. 探究点二:等边三角形的相关性质 【类型一】 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角度 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E 是AC 上一点,D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连接BE ,DE .若∠ABE =40°,BE =DE ,求∠CED 的度数. 解析:因为△ABC 三个内角为60°,∠ABE =40°,求出∠EBC 的度数,因为BE =DE ,所以得到∠EBC =∠D ,求出∠D 的度数,利用外角性质即可求出∠CED 的度数. 解:∵△ABC 是等边三角形,∴∠ABC =∠ACB =60°,∵∠ABE =40°,∴∠EBC =∠ABC -∠ABE =60°-40°=20°.∵BE =DE ,∴∠D =∠EBC =20°,∴∠CED =∠ACB -∠D =40°. 方法总结: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它的三个内角都是60°,这个性质常常应用在求三角形角度的问题上,所以必须熟练掌握. 【类型二】 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 如图:已知等边△ABC 中,D 是AC 的中点,E 是BC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 =CD ,DM ⊥ BC ,垂足为M ,求证:BM =EM . 解析:要证BM =EM ,由题意证△BDM ≌△EDM 即可.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范文整理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班级:姓名:组名: 课题:课题3制取氧气 学习目标: .说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列举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 .概述氧气的工业制法; .描述两套气体制取装置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学习重点、难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 .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用的是什么药品?其反应原理的文字表达式怎样书写? .空气中有氧气,带余烬的木条伸入装有空气的集气瓶,木条是否会复燃? 为什么?

.什么是分解反应?它有什么特点?和化合反应有什么 区别? 二:自主探究 活动与探究: 观察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使用了哪些仪器?哪部分是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收集装置?你认为发生装 置取决于哪些因素?收集装置又取决于哪些因素? ②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写出下列反应的表示式: ①硫、磷、铁丝分别和氧气的反应 ②过氧化氢、氯酸钾分别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制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 从反应物、生成物种类比较上述反应的异同,对比化合反应的特点,通过讨论分析得出分解反应的结论。 分解反应的概念: 特点:一变多A C+B 工业上需要的大量氧气是如何制取的? 工业制法原理: 利用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________,因此_____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

______ 具体过程: 注意:该过程是变化 三:合作探究 制取氧气小结: 药品:溶液和二氧化锰、和二氧化锰、 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制取氧气的装置: 氧气的收集方法: 检验氧气和验满: 步骤: 四:学习评价 .某气体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应具有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