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填图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

合集下载

地质填图规程

地质填图规程

地质填图规程在野外实地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按一定比例尺将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填绘在地理底图上而构成地质图的工作过程,简称填图。

1 目的任务1.1 1∶10000~1∶25000 地质填图(以下简称填图)的目的任务是:了解测区地质构造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及区域成矿规律,扩大矿床(区)远景。

1.2 1∶5000~1∶1000 填图的目的任务是全面而详细研究矿床(区)地层、岩石、构造特征;查明矿体分布形态、规模、产状、矿石质量、矿石类型及其空间分布;了解矿体与围岩的关系及围岩蚀变等。

为探矿工程布置、储量计算提供矿区基础地质资料。

2 准备工作2.1 设计编写阶段的准备工作2.1.1 充分利用前人工作成果收集工作区内或大一些范围内有关前人工作的成果资料,并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应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a)测区内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方面的资料,如地层、岩石类型特征等。

如果有包括测区的小比例尺(1∶50000~1∶250000)地质图也应收集。

b)测区内发现的矿产种类、赋存层位、矿体规模、矿物成分、矿石类型、品位等。

c)测区内褶皱、断裂的分布、形态特征、规模、性质、产状以及对岩(矿)层的破坏和影响程度的资料。

d)测区地形图(应与填图比例尺相同或更大的比例尺)、测量控制点等资料。

如果收集不到与矿区填图比例尺相当的地形图,可以用较小比例尺地形图放大后使用或新测地形草图。

e)测区内物化探、重砂、航遥解释等资料。

2.1.2 确定填图比例尺依据矿区的勘查程度及范围大小、地质复杂程度、矿体形态复杂程度等因素,确定矿区填图比例尺。

2.1.3 确定填图范围a)1∶10000~1∶25000填图范围,一般在矿区外围有与已知矿床有地质联系的地质体及矿(化)点,找矿标志明显地段,各种找矿手段(包括地质、物化探、重砂等)发现或圈定的综合异常地段。

b)1∶1000~1∶5000填图范围,通常为矿区或矿段(局限于矿体和近矿围岩分布地段),探矿工程集中布置的地段应位于填图范围的中部。

地质填图

地质填图

第一章绪言一、目的及任务地质填图是地质调查的一种基本方法,是将已划分的各种地质体,如不同时代地层,所划分的填图单位、断层、不同侵入体等等,通过全面系统的路线观察,把他们的边界用一定的线条和符号勾绘在地形图上,表示它们的分布和产出状态。

通过填图可以系统的研究各地质体在一定范围呢的变化规律,如地层的厚度、岩性、产状、褶曲形态、规模等。

因此地质填图是一个系统收集资料和研究的过程。

二、自然地理概况本次填图实习的测区,位于南北向的昆明构造盆地西侧的筇竹寺附近,属昆明市西山区所辖。

南起花展坡——花红园——大关山一线(北纬25°3′34"),北至白龙山——蕉月凹——火焰山一线(北纬25°6′5″)。

东起火焰山——观音阁——昭家村一线(东经102°38′35″),西抵白龙山——茨沟丫口——花展坡一线(东经102°34′19″),面积大约49KM?。

测区属滇中高原的一部分,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主要山脊线是呈近东西向展布,与区内构造线展布方向吻合。

区内平均海拔高度在2000米左右,测区西北角的蕉月凹为本测区的最高峰,海拔2499.8米,最低点位于测区东南角的昭家水库附近,海拔1984米。

地形切割程度中等,多数沟谷呈谷底较宽谷坡较缓的“U”型谷,在平面上呈北东向及近东西向平行分布。

本区在石灰岩地层发育地段内,熔岩漏斗,岩溶洼地屡见不鲜,在平面上往往沿某一方向呈线状排列,与断裂线分布方向吻合。

其次,测区内交通比较方便,昆富公路由东向西横跨测区中部,区内各村寨之间均有简易公路相通,大小通行便道四通八达,便于在工作中穿越通行。

本区的年平均气温14.8℃,最高气温19.9℃,最低平均气温7.8℃,全年降雨量为991.7毫米,其中5—10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89.7%,11-4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10.3%。

为了能更好的完成这次实习任务,根据指导老师的要求,我们采用了不同的路线观察方法:1、穿越法地质观察路线主要是横穿岩层走向或构造线(褶轴线),这种路线易于查明地层顺序及其相互接触关系,也易于查明各种构造形态。

矿区1∶1万地质填图工作细则

矿区1∶1万地质填图工作细则

矿区1∶1万地质填图工作细则一、目的任务矿区地质测量的任务,就是将地质体和地质现象按一定的比例如实反映在地图上,编制矿区地形地质图。

它必须详细反映矿区内地层层序、岩性、岩相、产状及按触关系;构造类型、特征及与矿化的关系;火成岩的岩性、期次、相带、蚀变作用及火山机制;矿床特征。

矿区地形地质图是各勘查阶段最基本的图件,是编制各种综合图件和进行储量计算的基础。

同时又是确定勘探方法和合理使用各种勘查的手段依据,也是未来矿床开采设计的重要依据。

因此,矿区地质测量在矿区勘查工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

填图比例尺的选择必须符合有关勘探规范的要求,根据不同矿种和矿床类型及规模大小而定,一般在1∶500~1∶10000之间。

二、填图准备工作1、熟悉资料,充分收集和认真分析研究已有的地质、物化探资料,初步掌握矿区地层、构造、火成岩及矿床特征,了解矿区地质调查史和矿床开发史,前人工作成果及结论、建议等。

2、研究以往地质工作果,编制必要的综合图件,提出重点解决的地质问题。

3、野外踏勘,了解矿区范围及基岩出露情况;了解地层分布和层序、矿体(层)分布及矿化范围、主要岩石类型、地质构造特征、掩盖程度、施工条件等情况,选定实测地质剖面的位置。

4、编写设计。

三、实测地质剖面1、总体要求地质地层剖面测量是地质填图的基础工作,一般矿区至少要有1~2条完整的地质地层剖面,地质构造复杂或面积较大的矿区要实测2~3条地质地层剖面。

若为区域性地质矿产普查,则应根据地层分布情况和构造复杂程度适当增加实测剖面数。

根据实测地质地层剖面和探矿工程所取得的各项地质资料建立正确的地层层序,查明其接触触关系、地层厚度、岩性、岩石组合征、结构构造、物质成分、岩相建造、沉积特点等,确定侵入岩的相带划分原则和火山机制及变质相带。

研究地层、岩石的含矿性并确定其时代,确定标志层和填图单位。

要编制可以代表工作区(或矿区)地质特点的综合地层柱状图,以作为工作区(或矿区)统一分层对比的依据。

1比5万地质填图要求

1比5万地质填图要求
(2) 对区域性的主要构造带和地质体,必须要有足够 的地质路线控制,其路线控制程度,应以能较准确地 圈定出地质构造形态为原则。
(3) 所有地质界线,重要接触关系,重要地质构造, 或重要地质现象等均应有地质观测点控制,观测控制 点的记录务必详实,测量数据准确齐全,并附必要的 照片和素描图、或录像资料,采集必要的实物标本。
12.2.5 野外区域地质调查简报。 12.2.6 其它类文件:半年和年度简报、阶段性总结, 各级质量检查记录资料。 12.2.7 上述全部资料经项目工作单位组织初审通过, 并提交了初审意见书。
13.2 地质图和专题图的编制
13.2.1 最终地质图件的编制,必须经过 野外验收后按验收意见完成有关补充工作 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编制地质图所用资料 必须与各项原始资料和基础图件吻合一致, 並正确处理好与周围邻幅的接图问题。
4.8
4.9 根据区域地质调查项目所涉 及的专业内容、技术要求和工 作量等,合理组队。一般一个 单幅项目组应由4—5名地质技 术骨干组成。多幅联测的项目 组酌情增加地质技术人员数量。 项目组要保持技术骨干人员的 相对稳定。
5.1 数字地形资料准备 5.1.1 1:50000地质图的地理底图采
用国家测绘局出版的1:50000地形图或 国家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1:50000矢量 化地形图(数据)。野外工作底图(野外 数据采集手图)原则上采用符合精度要 求的1:25000的(矢量化)地形图为工作 底图。
11 地质调查中的测试鉴定工作
11.1 为保证各类样品测试与分析质量, 对 不同地质体的测试技术方法和测试数量, 应反映在设计书中,最终以上级主管部门 批复意见书为准。
11.4 调查中采集的古生物化石、同位素 年龄测定、电子探针、稀土元素、稳定同 位素、微量元素、古地磁测定等重要样品 应及时送交国家认证的权威机构或国家级、 省部级开放实验室进行测试或鉴定。

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及地质剖面的测制方法

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及地质剖面的测制方法

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及地质剖面的测制方法一、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主要内容:(一)目的任务(二)地质调查工作程序(三)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四)区域地质填图的精度要求一、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地质填图是地质工作最基本的工作手段之一。

无论是区域地质调查、还是矿产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灾害地质调查等均离不开地质填图(调查),只是侧重面不同而已。

区域地质填图也称区域地质调查。

区域地质调查的比例尺一般有1∶1000000、1∶500000、1∶250000、1∶200000、1∶50000、1∶10000、1∶5000、1∶2000等等,根据不同的比例尺,其工作方法略有差异。

本次只讨论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方法。

(一)目的任务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地质工作。

其目的任务是通过填制一比五万地质图,查明调查区内地层、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构造以及其他各种地质体的特征,并研究其属性、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等基础地质问题,为国土规划、矿产普查、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勘查、地质科研、地质教学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二)地质调查工作程序地质调查一般遵循立项论证、设计编审、地质填图、成果编审及出版准备五个程序。

(三)地质填图方法1∶50000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行业标准(DZ001-1991)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的要求下进行。

并按批准的设计书开展地质填图工作。

填图中要取全取准第一性资料,加强综合研究,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设计,并报审批单位核准。

不同的基岩出露区,应选择不同的填图方法。

1.沉积岩区沉积岩采用多重地层单位划分,岩石地层方法填图。

研究的主要内容是:①查明岩石地层单位的岩性、主要物质成分和地球化学特征、基本层序、化石内容、沉积特征(结构、构造及组构特征)、厚度、产状、形态、成因、含矿性、接触关系、时空分布变化。

地质填图方法和注意的几个问题

地质填图方法和注意的几个问题

地质填图方法和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地质填图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1、地质填图的定义和作用地质填图即地质测量,在预查、普查阶段是一种大面积的综合性金矿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在详查、勘探阶段则是一种详细研究矿床地质,进行矿床评价勘探和资源/储量计算的基础工作。

定义:是运用地质理论和有关方法,全面系统地进行综合性的地质矿产调查和研究,查明工作区的地层、岩石、构造与矿产的基本地质特征,研究各种成矿规律和各种找矿信息进行找矿。

在普查阶段所进行的地质填图是普查找矿的一种手段。

它侧重于对金矿及共生、伴生矿产的寻找,与区域地质填图的要求有所不同。

2、地质填图的基本任务主要是收集、整理和研究地表地质现象,为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提供资料。

它是各项地质工作包括勘查工程布署及物探、化探、水文地质工作的基础。

地质填图工作搞的不好将影响整个地质工作的质量,但它又是与其他地质工作互为补充的。

3、不同地区地质填图的基本要求(1)火山岩分布地区进行地质填图的基本要求a查明火山岩的分布、查明火山活动的地质时代。

b全面研究火山岩的矿物、化学成分、结构、构造、形态、产状、厚度及其变化规律,对于海底火山喷发要划分喷发沉积类型(火山熔岩一碎屑岩类型或硅质岩类型)。

c详细研究火山角砾岩分布特征、熔岩厚度及其分布情况、火山碎屑沉积岩形成地段的分布情况。

d研究变质作用、构造或断裂与蚀变作用和成矿作用的关系。

e综合上述,结合物探、化探、重砂资料,总结成矿规律,预测成矿有利地段。

(2)对变质岩分布区进行地质填图的基本要求a查明变质岩的分布,区分不同变质岩系和岩体,同时推定或确定其时代。

b研究岩系(岩体)内部构造,应特别注意从现在观察到的不同时期的复合构造现象中,去探索恢复早期的和原始的构造。

当恢复有困难时,应利用全面综合的办法,包括区域地质构造一建造条件、变质岩的产状、接触关系、共生组合、变余结构和构造以及矿物一岩石化学分析资料的各种比较研究与图解分析的办法进行综合研究。

地质填图要求及规范

地质填图要求及规范

地质填图要求及规范一、1:1000地质剖面(一)工作方法1、地质剖面测量:测制1—2条,比例1:1000,划分填图单元,研究地层和构造;2、剖面线垂直地层走向,选择地层层序齐全,地层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基岩出露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3、实测剖面逐层对岩石和地质矿产特征进行观察进行细致描述;层位地段采集标本,在不同岩石类型分层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

4、地质剖面采用半仪器法测制,定地质点的方法进行。

分层距离用皮尺丈量,地质体出露宽度在1米以上的在图上表示,小于1米的有特殊代表性的地质体放大表示。

5、实地分层界线作上标记。

6、地质内容记录:全面、正确、地质体产状;各种样品按公司统一格式标注剖面相应位置,做到文字记录。

7、地质剖面图和工作范围内的地质工资料建立合理的地层层序,查明地层岩性、岩石组合,物质成分,岩相组合;分析地层、岩石的含矿性,选定标志层,划分单元。

8、图的内容:采用展开法,导线、导线点、产状、地质界线、地层代号、含矿性、断层、主要地物等。

9、10、当日室内整理野外填图的工作内容。

10、编写地质工作小结其内容(1)、前言剖面测制目的;剖面线位置、方向、坐标、长度、测制方法;工作起始、完成日期、公司名称、工作人员;工作量:剖面长度、标本、样品件数。

(2)、地质成果a、简述剖面测制矿区地层构造特征;b、地层描述;c、岩浆岩及脉岩描述d、构造e、详细描述矿产f、新的见解(3)存在的问题(二)、工作质量1、记录(1)、记录格式、描述内容、顺序、记量、单位等应该符合国家有关标准;(2)、地层分明、突出重点、语言精、概念清、字迹明;(3)、分层及层间合理、清楚;(4)、岩石定性及岩性描述;(5)、其他与矿体有关的特征添加描述;(6)、岩(矿)层产状记明、正确、与剖面吻合。

2、剖面图(1)、标明比例尺和图例:按有关标准;(2)、剖面起点,界线终点及工作位置,地质等数据正确;(3)、柱状图按照有关规范内容齐全;3、实地控制程度尽量把地质点布置的密度与相应的矿区有关的地质图件比例尺相应;4、采样(1)、代表性取样适用的矿种、数量符合要求;(2)、方法和样品重量达到要求;(3)、规范要求采样,位置、编号、文字等清晰标记,图表一致;5、室内资料整理(1)、野外现场编录的内容清晰,做到不漏;(2)、联系有关部门,反馈的信息,及时标注、补充相关资料等内容;(3)、有关文字、图件每一项完成应提交,做到妥善保管;二、地质填图(一)、工作方法1、用原1:10000地质地形磁测图裁集1:2000磁异常C3、C4,C5图做勘探首靶区,采用穿越法加追踪进行;2、观测点用半仪器、Gps结合丁点交汇手图,室内电子上图;3、在填图中有难于弄别的岩性做好素描、拍照等后定性,再填补;4、填图中发现重要的地质体进行追踪;5、地质体的描述、大者直接上图、小的重要地质体放大特别注明;6、记录格式和内容。

地质填图要求及规范

地质填图要求及规范

一、1:1000地质剖面(一)工作方法1.地质剖面测量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基础,因此在填图工作之前,测制1-2条完整的地质剖面,比例尺采用1:1000,用以划分填图单元,研究地层及构造,为1:10000地质填图服务。

2.剖面线应垂直地层走向布置,位置应选择在地层层序较齐全,相带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基岩出露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

为确保剖面的实测精度,剖面上的地层、矿层界线、构造线若被浮土掩盖,应予揭露。

3.实测剖面应逐层对岩石和地质矿产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描述,系统地采集标本,按不同岩石类型分层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

4.地质剖面用半仪器法测制,采用定地质点的方法进行。

分层距离用皮尺丈量,地质体出露宽度在1米以上者在图上应有表示,小于1米,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地质体应放大表示。

5.实地分层界线用小红旗作标记。

6.地质记录内容应全面、准确,地质体产状及所采各种样品应按分队的统一格式标绘于剖面图相应位置上,并做文字记录。

7.根据实测地质剖面和其它地质工作所取得的各项地质资料建立较合理的地层层序,查明岩层厚度,岩性、岩石组合特征,物质成份,岩相组合等。

研究地层、岩石的含矿性,尽可能确定其时代,选定标志层,划分填图单元。

8.地质剖面图的内容和布局参照附图1。

要加强导线平面图的绘制,绘制方法采用展开法,表示内容:导线、导线点、产状(可选择表示)、地质界线、地层代号、含矿层、断层、主要地物等。

9.进行地层厚度计算工作。

用统一表格,采用下述公式计算。

D=L(sin α·cosβ·sinγ±cosα·sinβ)式中:D-岩层真厚度;L-斜坡距α-岩层真倾角β-地层坡度角γ-剖面线与地层走向线的夹角。

地形坡向与岩层倾角相反时用“+”,相同时用“-”。

10.随着剖面测制工作的进展,应加强室内整理工作,特别是当日整理、文字记录补正、图件绘制及着墨。

11.编写剖面地质小结。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一、任务背景和目的地质填图是一项重要的地质调查工作,旨在对特定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准确的记录和描述。

本次地质填图工作的任务是对某一区域进行详细的地质填图,并总结工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的地质调查工作提供参考。

二、工作过程和方法1. 工作范围确定根据任务要求和资源条件,确定本次地质填图的工作范围为某一特定区域,并确保所选区域的地质特征具有代表性。

2. 资料采集和整理采集和整理与所选区域相关的地质调查报告、地质图、地质样品等资料,了解区域的地质背景和前人的研究成果。

3. 地质调查根据任务要求和前期资料,组织地质调查队伍进行实地勘察。

采用步行、车辆、航拍等方式,对地质地貌、岩性、构造等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将实地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包括地质剖面绘制、地质图绘制、数据统计等。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揭示区域的地质特征和规律。

5. 填图制作根据实地调查所得数据和前期资料,制作地质填图。

采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详细的地质填图,包括地层分布、断裂构造、矿产资源等。

三、工作成果1. 地质填图根据前期资料和实地调查所得数据,制作了详细的地质填图。

地质填图包括地层图、构造图、矿产资源分布图等,准确反映了所选区域的地质情况。

2. 地质报告根据地质填图和数据分析结果,编写了详细的地质报告。

地质报告包括地质背景介绍、地质特征分析、地质调查方法和结果、地质填图说明等内容,对所选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和分析。

3. 经验总结和教训在地质填图工作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总结了一些教训。

经验总结包括工作组织和协调、数据采集和处理、填图制作等方面的经验。

教训总结包括工作计划不合理、数据采集不许确等方面的教训。

四、工作效果评价1. 地质填图的准确性通过与已有的地质调查资料进行对照,验证了本次地质填图的准确性。

填图结果与实地观察基本一致,地质特征和地层分布等信息准确可靠。

2. 工作成果的可操作性地质填图和地质报告的成果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地质填图规范最新规范标准

地质填图规范最新规范标准

地质填图规范最新规范标准地质填图是地质学研究中的一项基础工作,它涉及到对地表或地下地质体的详细调查和记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质填图的方法和规范也在不断更新。

以下是根据最新规范标准制定的地质填图规范内容:地质填图规范最新标准一、目的和适用范围地质填图旨在获取地表或地下地质体的详细信息,为资源勘探、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等提供科学依据。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地质调查和研究项目。

二、基本原则1. 准确性:确保填图数据的准确性,避免主观臆断。

2. 全面性:全面收集地质信息,包括岩石、构造、地层等。

3. 系统性:按照地质学的系统分类进行填图。

4. 可追溯性:填图结果应有明确的记录和存档,便于复查。

三、准备工作1. 收集资料:包括历史地质资料、遥感图像、地形图等。

2. 确定比例尺:根据研究目的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3. 设备准备:包括地质锤、罗盘、放大镜、GPS定位设备等。

四、野外工作1. 路线规划:根据地形和地质特征合理规划调查路线。

2. 地质观察:观察岩石类型、结构、颜色等特征,记录地质现象。

3. 采样:采集岩石、土壤、化石等样本,用于室内分析。

4. 记录:详细记录观察结果,包括地质点的位置、特征描述、样品编号等。

五、室内工作1. 数据整理:整理野外记录,形成统一的数据库。

2. 地质解译:根据野外观察和室内分析结果,进行地质体的解译。

3. 制图:按照规范要求绘制地质图,包括地质界线、岩性、构造等。

六、质量控制1. 野外复核:定期对野外工作进行复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 室内审核:对室内解译和制图结果进行审核,确保符合规范要求。

3. 成果评估:对地质填图成果进行综合评估,提出改进建议。

七、成果提交1. 成果报告:编写详细的地质填图报告,包括方法、过程、结果和结论。

2. 地质图件:提交地质图及相关的辅助图件。

3. 数据资料:提交所有野外记录、室内分析数据和电子文档。

八、安全与环保1. 安全措施:野外工作时,严格遵守安全规程,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

巢湖实习—野外地质填图

巢湖实习—野外地质填图
安徽巢湖北部地区基础地质综合实习
野外地质填图
中国矿业大学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提纲
• 一、地质填图概述 • 二、填图的基本工作方法 • 三、填图要求 • 四、地质填图报告的编写
巢北地质基础实习
一、地质填图概述
巢湖忠庙、姥山
一、地质填图概述
地质填图是由地质工作者在工作区范围内,选择一定的观 测路线和观测点对地质露头进行系统的观测、研究和描述;并 通过一定的方法,采用各种符号,色谱和花纹,按一定比例尺 将出露在地表的地层,岩体,褶皱、断裂和矿产等概括地投影 到地形图上的工作。
二、填图的基本工作方法
1、确定填图单位
为了工作方便,习惯上常在野外填绘的地质草图(地形图) 上用铅笔绘成方格,每个方格一般2×2cm2。
A B CD E FGH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二、填图的基本工作方法
2、观测路线的布置 地质填图方法视比例尺不同,主要有追索法、穿
越法和全面踏勘法。 • 穿越法:观测路线横穿岩层走向和主要构造方向 • 追索法:沿着各种地质界线进行走向追索 • 全面踏勘法:又称露头圈定法,没有严格的路线
2、区域地质填图 又称中比例尺地质填图。常用比例
为1:20万,少数地区用1:10万。这种地质图通常是在已经 做过踏勘性地质填图的地区进行,目的在于了解该区域内 较详细的地质情况、矿产分布及其价值。
一、地质填图概述
3、详细地质填图 又称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常用比例
为1:5万或1:2.5万。这种地质图往往是在区域地质填图圈定 的含矿地段或成矿有利地段、或在理论上有意义的地区进行, 目的在于对该区的地质情况作进一步详细了解,初步查明矿 产的储量、质量(或品位)、赋存条件。
C2
C1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野外填图工作细则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野外填图工作细则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野外填图工作细则背景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对地质勘察的需求日益增加。

天然气、煤矿、水利工程等重要领域都需要进行地质勘察。

而对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领域的勘察,野外填图工作是最为关键和基础的一环。

填图内容•基础地形图:主要包括路线、地形、水系等基本地貌特征。

•水文地质图:主要包括各种地下水文地质信息,包括泉眼、井口、岩溶、地下水位等。

•工程地质图:主要包括路线上的各类地质工程问题,如岩层结构、软弱带、岩溶等。

•环境地质图:主要包括地下水、土壤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

填图步骤1.基础地形图制作:在路线上展开足够的调查,记录高程、日照、坡度、植被等基本特征,利用各类现代技术完成数据收集、整理、绘制等过程。

基础地形图的精度、清晰度直接关系到后续工作的标准化和高效化。

2.水文地质图制作:根据基础地形图,沿路钻取地质样品,规避潜在的危险因素,记录泉眼、井口、岩溶、地下水位等水文地质信息。

各种类型的水文地质信息需要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在图上,切记不可混淆,准确无误。

3.工程地质图制作:根据路线规划情况,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调查路线沿线地质状况,包括岩层结构、软弱带、岩溶等各种工程地质信息,对于易发生诸如滑坡、地裂、地陷、泥石流等灾害的地段,要特别加以关注,详加标注。

4.环境地质图制作:根据地表环境特征和调查采样现场分析结果,确定污染地点和分布特征,绘制各种类型的环境地质图,用不同的符号标注不同类型的污染物质,分类详细。

填图要点1.勘察与填图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工程铺设的成功,因此要求勘察和填图时要创建一个细致、有条不紊的流程,并要求对每张图要分别保留档案备查,以保留完好记录,防范因工程问题造成的财产和环境损失。

2.图绘制符号应明确、准确,便于理解,所用笔画线条宽度、颜色应统一。

当有多种符号用于标明某一现象或地质特征时,应给予详细的注释,以免引起歧义。

3.现代勘察技术不停更新和发展,宋体(chinse)填图的技术和手段也在不断完善,勘察人员在野外填图中对于新技术及新工艺不断进步,对于减小勘察难度、提高勘察质量、提高勘察效率具体有重大意义,建议勘察人员尽量多关注新兴技术及新技术,充分利用好相关技术成果。

矿区1∶1万地质填图工作细则

矿区1∶1万地质填图工作细则

矿区1∶1万地质填图工作细则一、目的任务矿区地质测量的任务,就是将地质体和地质现象按一定的比例如实反映在地图上,编制矿区地形地质图.它必须详细反映矿区内地层层序、岩性、岩相、产状及按触关系;构造类型、特征及与矿化的关系;火成岩的岩性、期次、相带、蚀变作用及火山机制;矿床特征.矿区地形地质图是各勘查阶段最基本的图件,是编制各种综合图件和进行储量计算的基础.同时又是确定勘探方法和合理使用各种勘查的手段依据,也是未来矿床开采设计的重要依据.因此,矿区地质测量在矿区勘查工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填图比例尺的选择必须符合有关勘探规范的要求,根据不同矿种和矿床类型及规模大小而定,一般在1∶500~1∶10000之间。

二、填图准备工作1、熟悉资料,充分收集和认真分析研究已有的地质、物化探资料,初步掌握矿区地层、构造、火成岩及矿床特征,了解矿区地质调查史和矿床开发史,前人工作成果及结论、建议等.2、研究以往地质工作果,编制必要的综合图件,提出重点解决的地质问题。

3、野外踏勘,了解矿区范围及基岩出露情况;了解地层分布和层序、矿体(层)分布及矿化范围、主要岩石类型、地质构造特征、掩盖程度、施工条件等情况,选定实测地质剖面的位置.4、编写设计。

三、实测地质剖面1、总体要求地质地层剖面测量是地质填图的基础工作,一般矿区至少要有1~2条完整的地质地层剖面,地质构造复杂或面积较大的矿区要实测2~3条地质地层剖面。

若为区域性地质矿产普查,则应根据地层分布情况和构造复杂程度适当增加实测剖面数.根据实测地质地层剖面和探矿工程所取得的各项地质资料建立正确的地层层序,查明其接触触关系、地层厚度、岩性、岩石组合征、结构构造、物质成分、岩相建造、沉积特点等,确定侵入岩的相带划分原则和火山机制及变质相带。

研究地层、岩石的含矿性并确定其时代,确定标志层和填图单位.要编制可以代表工作区(或矿区)地质特点的综合地层柱状图,以作为工作区(或矿区)统一分层对比的依据。

1比5万地质填图任务和要求

1比5万地质填图任务和要求

1/5万地质填图的任务和要求1∶50,000地质测量通常是在经过初步找矿后选定的远景区,或已知较大的矿产地外围地区进行。

对当前的冶金地质工作来说,则是在普查找矿的长远规划的基础上选定的地区,或在生产矿山或勘探矿区的外围进行的。

1∶50,000地质测量,在当前的冶金地质工作中可分三种情况:1∶50,000的正规地质测量、简图及路线地质图。

一、正规1∶50,000地质测量:是普查找矿工作中要求较高并有综合性方法配合的一种工作。

在冶金地质工作中,因人力、物力的不足,不常进行这种测量。

其任务,总的说来,是查明地表出露的矿床并加以圈定,特别是初步确定规模、产状和构造以及矿石质量,推定其隐伏部份或隐伏矿体的大致分布地段,初步查明局部矿化或富集的条件,指出矿化地段的地质的、地球物理的和地球化学的一般标志,作出矿床远景评价。

在地质测量同时,应根据具体地质条件,选择适宜手段进行系统的重砂测量和物、化探等工作。

其面积通常是几百至千余平方公里。

正规的1∶50,000测图按国际分幅进行。

其填图要求:在前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满足下列要求:(一)对于填图单位:沉积岩的分层标准应分到“阶”(或相当于“队”的地方性单位),有条件时,应分到“带”;变质岩分到亚组或“段”或“段”下再分:对火山-沉积岩,根据具体情况,一般是结合地质年代,以主要的或次要的(以图上能表达为度)喷发-没积岩为主,有条件时,区分最度较大的熔岩、火山碎屑沉积积岩和次火山岩;火山活动不很发育时,喷发-沉积岩不作细分。

必要时,要着重研究含矿建造,区分含矿岩体。

(二)着重研究控制岩浆活动、矿化带和蚀变的构造;表示二级及较低级的褶绉、褶绉带、主要断裂的性质和产状、间接标志表示的深断裂带,重要地段分出小裂隙带所有的构造破坏;表示隐伏深断裂带的地表标志,例如:中、新生代盆地线状排列或连串的重迭凹地、岩层的挠状拗折、同时沉降的褶绉轴(或褶绉系统的横向或斜交沉降带)、连串的岩浆岩体、强烈的蚀变带、线状排列的岩墙、单位裂隙度的显著增高,以及隐伏断裂带两侧分布的沉积岩相、沉积物的厚度、构造线、构造类型和火成活动的不同等等;(三)表示矿化带、较大的矿体、以符号表示较小的矿体(点),标明蚀变范围,以符号表示较小的蚀变带,表示主要的蚀变类型或交代岩类型;查明矿化作用或蚀变作用与侵入岩、地层及地质构造的关系;标明物、化探、重砂异常范围、性质及强度;指出初步的找矿方向、主要的找矿标志。

地质填图的任务和要求

地质填图的任务和要求

1/2.5万地质填图的任务和要求在当前的冶金地质工作中,一般以简测为主,很少作正规测量。

在当前冶金地质工作中,进行1∶25,000填图的任务有二:一、在生产矿山或已勘探矿区外围,地质构造条件简单,找矿标志明显,为扩大远景,以1∶25,000代替1∶10,000地质测量。

有时,基岩出露情况不好,1∶10,000填图不能达到精度要求,用1∶25,000代替1∶10,000。

二、在找矿前景非常有利,但地质构造条件很复杂的新区,或者为了找寻盲矿体,用1∶50,000填图很难收到预期效果时,用1∶25,000代替1∶50,000/1∶25,000简测或正规测量的填图要求和方法一般与相应的1∶50,000填图同,但精度要求较高。

一般情形下,应有物、化探、重砂测量配合。

1/万-1/5千矿区地质填图的任务和要求一般是在评价阶段或在矿床勘探期间进行的。

其任务总的说来,是阐明地质构造和成矿地质条件,用以扩大矿区远景。

地质测量范围一般应包括有地质联系的矿点、矿化带、各种找矿手段的综合异常范围或有利的找矿标志分布范围和成矿区划等。

范围不宜过大,一般是几十个平方公里,很少达到上百个平方公里。

其填图要求,在前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还应满足下列要求:一、搞清矿区的地层层序及分布。

分层的标准。

在“阶”(或“带”)、“段”(或“段”下再分)的基础上,一般按岩性细分,但允许使用“互层”;矿体、标志层及对找矿有提示意义的地层单位,如在图上小于1毫米时可放大表示(但应注明);不同变质岩相带与地层单位应分别不同界线和不同图例表示;火成岩应按不同岩相区分;二、搞清矿区各种主要构造类型的性质及产状;特别要详细研究控制岩浆活动的主要构造,区分导矿、控矿及容矿构造,并查明它们的性质、产状等要素;三、搞清矿体、矿化带、蚀变带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查明其形状、产状和规模;查明蚀变带的分帝现象;对预期有工业意义的矿化现象,提出概略的品位参数;四、搞清矿体、矿化带、蚀变带与侵入岩、地层及地质构造的空间关系和成因关系,阐明成矿控制条件;特别要详细研究可能有隐伏岩体和隐伏矿体的地段,指出找矿标志和找矿方法。

地质填图方法要求

地质填图方法要求

矿产勘查工作中地质填图工作的有关要求⏹一、地质填图工作的重要性⏹二、地质填图的精度要求⏹三、矿产勘查工作中地质填图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四、野外地质调查中观察、编录的基本要求⏹五、各岩类区地质填图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1、沉积岩区⏹2、侵入岩区、⏹3、火山岩区⏹4、变质岩区⏹5、构造研究(宏观——微观;微观—宏观)⏹六、前人资料利用⏹七、地质图和报告编制一、地质填图工作的重要性⏹区域地质调查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综合性基础地质工作,就是为了全面调查了解区域地质、矿产分布规律的一项战略性工作,是一切地质工作的先行,是国土资源调查和研究最基本的资料准备。

其工作内容涉及地学的各个领域。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反映一个国家地质工作水平,各国政府和地质学家都高度重视。

⏹有比例尺的概念:全球地质图、亚洲地质图、全国地质图(小于500万),黑龙江省地质图(100万、50万),这些都是以编为主而形成的;25万、20万、5万以实测为主,是按国际分幅正规的区调工作,这是最基础的。

⏹矿产勘查工作中区调(填图)工作一般是5万、2万、1万、5千、2千或更大比例尺。

这项工作非常重要。

如沉积岩的地层层序,火山构造,区域构造或矿区构造等。

是找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总结成矿规律、确定找矿方向的关键。

⏹这个讲课内容做为这次矿勘工作的参考,具体要求按矿勘办要求执行,作为矿勘工作中的地质填图工作要以找矿为中心.二、地质填图的精度要求(区调、预查、普查、矿调、矿勘等)⏹国大调1:5万区调:是一种正规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一般由国家出资。

目前有二个规范:⏹《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DZ/T0001-91)⏹单幅有效观测路线总长度一般控制在500-700km以上, 有效路线平均间距一般控制在500—800m,点距300—500m 。

⏹《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细则(1:50000)》(DZ/T0158-95)⏹单幅有效观测路线总长度一般控制在600km以上, 有效路线平均间距一般控制在500—800m。

地质填图基本要求

地质填图基本要求

1.填图路线本设计填图路线分为踏勘路线、填图路线(穿越和追索路线)和补充修正路线三种。

具体方法和要求简单介绍如下:1.1踏勘路线踏勘路线一般是在本设计编制之前进行,是为了解矿权区主要地质、矿化、地理及已有资料的可信程度等,为本设计的编制提供依据而布置的地质路线。

踏勘路线主要采用穿越法,穿越矿权区主要矿化层和矿权区主要地质单元。

1.2填图路线已穿越路线为主,追索路线为辅。

穿越路线布置应根据矿权区的实际通行条件、已知矿化位置、地质复杂程度、已有研究程度、基岩出露连续程度等不同情况来进行。

并考虑布置主干路线和辅助路线两种。

追索路线,是为弥补穿越路线的不足或已期解决地表矿化在走向上的变化及一些可疑地质问题而布设;在复杂褶皱区的矿权区、相变区尤为必要,通常是在补充修正阶段中使用。

根据通行条件与劳动强度,追索路线可分为:(1)顺矿化层和标志性岩层的追索路线,简单的说,就是顺着矿层及地质界线追索。

(2)短剖面追索路线,就是沿着露头和通行条件较好的地方,使用一系列短距离的穿越路线,穿越矿化及地质界面或地质体的路线。

(3)蛇行追索路线,既顺着矿化、地质界面或地质体按一定间距来回反复地穿越路线。

1.3补充修正路线一般在矿区填图告一段落、一般性地质问题都已经解决。

尚留下矿化、少数重要和疑而未决问题时专门布置的地质观测路线。

这种路线就是为了解决问题为目的,以最省的工作量取得最大的效果出发,该穿越就穿越,该追索就追索。

2.填图地质点的布置2.1地质点布置原则一般以能有效发现和控制矿化及各种地质界线、地质要素为原则。

通常布置在发现矿化的界线、矿区填图单位的分界、标志层、重要地质现象、重要的原生构造出露处、典型地质现象、岩性或岩相发生明显变化处以及不正常的地质界线、岩体接触界线等的地方。

绝对要避免机械等距离布设地质点。

2.2地质点的分类和要求(1)地质点分一般地质控制点和主要地质描述点。

地质控制点,这是一般性的正常地质界线在观测路线上的点,其观测内容比较一般,相对来说描述可以从简,甚至只记述详细的岩石名称、产状与各种构造特征,而不必对岩石的矿物组分、结构、粒度等进行千篇一律式的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填图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一、地质测量的作用地质测量即地质填图,在普查阶段是一种大面积的综合性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在评价勘探阶段则是一种详细研究矿床地质,进行矿床评价勘探和储量计算的基础工作。

冶金地质部门在普查阶段所进行的进质测量是普查找矿的一种手段。

它侧重于对某种或几种矿产的寻找,与区域地质测量的要求有所不同。

二、地质测量的基本任务总的说来,主要是收集、正理和研究地表地质现象。

为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提供资料。

它是各项地质工作包括勘探工程布置及物、化探、水文地质工作的基础。

地质测量工作搞的不好将影响整个地质工作的质量,但它又是与其他地质工作一为补充的。

三、不同地区地质测量的基本要求在进行工作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应侧重哪些方面,将随比例尺的不同及普查工作的目的与具体任务的差别而有所不同:(一)对沉积岩分布区进行地质测量的基本要求:1、全面研究沿积岩的物质成份、结构、构造、形状、产状、厚度及其变化规律,建立沉积岩层的层序;确定沉积旋回;研究沉积形成作用及其和其他地质作用(特别是大地构造作用)的关系,划分沉积旋回;研究沉积形成作用及其和其他地质作用(特别是大地构造作用)的关系;通过这些研究并通过不同剖面的对比,确定沉积建造的类型;当确定地层层序很困难时,应通过全面综合的办法,包括:构造类型、小构造形态及产状、沉积岩本身的构造及结构、沉积旋回、单矿物及微量元素的综合分析等予以推测;2、根据古生物资料,确定沉积岩层的时代;未找到化石前,应通过全面综合的办法予以推测,包括:沉积层序与其他在相同大地构造单元中的已知建造的对比、同位素年令资料及其他资料的比较研究方法。

3、综合上述研究成果,根据大地构造运动的发展,地层层序、沉积旋回、沉积建造类型的变化、沉积与剥蚀作用的改变,古生物界的改变,结合古地理的变迁和变质作用或岩浆活的表现,确定关于地质年代的、地层学的、岩石学的和古生物的层位概念,划分地层单元;结合比例尺的大小、地层单元划分的研究程度、地层单元的厚度及地质测量的目的,确定应表达在图上的地层单元;4、确定地层单元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确定沉积岩层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5、在填图面积较大的地区,根据沉积建造特征、生物特征及没积形成环境的总和,建立和区分不同的沉积央岩相;利用岩相分析方法,结合沉积建造的厚度,再造某些特定时期的古地理环境,阐明海浸、海退的界限,有条件时,阐明海浸、海退变迁及其规律性;在填图面积较小的矿区范围内,还需要利用大批实测剖面、工程编录及钻孔剖面资料,充分利用沉积物类型、厚度、化石及地球化学等资料揭示西地貌特征;6、从区内已知沉积矿产的围岩选择性、沉积分异作用与古地理的研究,揭示沉积矿产的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查明地区内主要的沉积矿产带的属性(风化壳及其邻近地带、宾海平原及其邻接的泻湖、近岩浅海盆地),查明决定矿产生成的主要古地理因素及由于古地理状况的变化所引起的次生变化,总结成矿规律,为矿床预测提供资料。

(二)对侵入岩分布区进行地质测量的基本要求1、查明岩浆岩的分布、控制岩浆活动的主要构造、侵入岩的围岩及其与围岩的关系、围岩的构造特征及其与岩体形态、构造的关系;2、全面研究侵入岩的矿物、化学成份,结构、构造,侵入岩体的形态、规模、构造、产状,确定岩浆岩建造类型及其含矿性;根据经例尺的大小,财体的大小,岩体的含矿性及地质测量的目的,选择研究的重点,查明岩体内部原生构造、划分岩相带,物别应注意划分含矿岩相;3、推定岩体剥蚀的深度:推定的依据是岩浆岩相及分布特征、岩体变质程度、岩石构造和结构特征、混染同化现象、捕虏体、顶垂体、原生构造的分布特征、岩石的构造财相、接触面的产状、围岩构造特征、岩体的相对大小、地形、地貌特点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4、推定岩体侵入的深度:主要根据岩石的结构、构造、主要矿物形成的温度压力条件(如石英、斜长石、钾长石的结晶学的或光学的特征,微斜长石的有无或微斜长石格子双晶的发育情况)、伟晶岩脉的有无、混染同化强度以及结合水的含量等进行综合分析,如果已推定岩体剥蚀的深度,查明了岩体侵入的时间,也可再造侵入当时上复岩的厚度,已知矿床的分布也可作为参考资料;5、通过上述研究综合分析,推定岩体的构造类型,结合岩石的变质或蚀变作用的表现,矿物-化学成份的变异、内生矿化围岩选择性及物、化探,重砂资料等,预测成矿有利地段。

6、对于小侵入岩及小岩体群尤应特别注意,除上述任务外,还要研究其延长或排列方向、排列方式,推定隐伏岩体的范围;推定隐伏岩体的依据是:控制岩体侵入的构造特征、岩体分布规律、变质或蚀变现象、地貌特点、岩体顶部围岩的构造特征(顶部节理、边缘节理、平行对称的逆断层及其他)、岩脉或单矿物脉特别是成群的脉体以及物、化探资料等的综合分析;有条件的,推定其隐伏深度。

7、尽可能查明侵入岩的时代,根据侵入和上复岩层的时代、绝对年令资料,结合某些单矿物的特征(如黑云母的多色晕、锆石的晶形及透明度等)的对比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查明岩浆杂岩在构造岩浆旋回中的地质位置,岩浆杂岩的组成成份及成矿作用在岩浆杂岩中的地质位置,进而查明成矿作用在不同地质发展阶段的构造央浆旋回中的地质位置,对区域成矿规律和矿产予测提供资料。

(三)对火山岩分布地区进行地质测量的基本要求1、查明火山岩的分布、火山活动的大地构造条件及其在构造岩浆旋回中的地质位置;查明火山活动的地质时代;2、全面研究火山岩的矿物、化学成份、结构、构造、形态,产状,厚度及其变化规律,查明火山岩的分异程度,建立火山岩系列;用与研究沉积岩类似的要求,建立火山-沉积岩的层序,明确火山喷发间歇期,划分喷发旋回,查明火山-沉积组合特征,确定在图上应表达的火山岩地层单元;对于海底火山喷发要划分喷发沉积类型(火山熔岩-碎屑岩类型或硅质岩类型);3、详细研究火山角砾岩分布特征、熔岩厚度及其分布情况、与火山活动有关的次火山岩或小侵入体的形态,构造,产状、规模及其分布规律,对于大陆火山喷发,查明喷发型式及喷发源;对于海底火山喷发,推测火山源的分布范围(往往有困难),必要时,结合矿物-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力争再造喷发沉积构造特征,查明火山口、火山锥、火山穹窿、边坡、边缘洼地等构造的特征及其分布情况,火山碎屑沉积岩形成地段的分布情况;4、研究变质作用和蚀变作用、含矿建造的特征和分布规律、构造或断裂与蚀变作用和成矿作用的关系、成矿作用在火山-沉积旋回中的地质位置;5、结合上述各点,结合物、化探、重砂资料,总结成矿规律,预测成矿有利地段。

(四)对变质岩分布区进行地质测量的基本要求1、查明变质岩的分布,全面研究变质岩的物质成份、结构、构造、形态、产状、接触关系、厚度或规模;区分不同变质岩系和岩体,确定其层位及相互关系,并进行详细划分;应尽可能恢复原岩的地层层序和岩相分带,以建立地质填实工作中的地层层序和填图单位,同时推定或确定其时代,这包括了不同杂岩、群、组、段或系、统阶及不同岩体的划分;2、研究岩系(岩体)内部构造,应特别注意从现在观察到的不同时期的复合构造现象中,去探索恢复早期的和原始的构造,在此基础上再研究不同岩系(岩体)的构造关系并进行分析对比;3、推断并确定变质岩原岩、原始建造的特点及其生成条件;当恢复有困难时,应利用全面综合的办法,包括区域地质构造一律造条件、变质岩的产状、接触关系、共生组合、变余结构和构造以及矿物-岩石化学分析资料的各种比较研究与图解分析的办法进行综合研究;4、研究和查明变质作用所造成的变质岩相变化,划分变质带(包括混合岩化带)或变质相,并探求变质作用的过程及其特征。

为此,必须研究和阐明变质带、变质相和岩浆活动(包括某些花岗质流的活动)、构造运动以及区域大地构造的关系,并在这个基础上推求全区的地质发展史;5、了解或搞清变质岩地区的含矿层位和含矿建造,指出找矿前提或标志,查明矿产分布规律,为进行矿产予测指出方向;这就需要研究成矿作用和不同岩石类型(建造)、变质作用、变质前的沉积作用以及不同时代岩浆作用(包括混合岩化作用)与构造活动的关系等等。

6、当能恢复原岩时,根据对原岩的地质测量要求,作必要的工作。

四、地质测量人员的工作方法为了更好的完成地质测量任务,要求地质测量人员努力作好下列工作:(一)要加强资料收集和综合研究贯彻于正个地质工作的始终,而在地质测量工作中尤为重要。

由于地质测量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一个面,不如勘探工程所揭露的只是一条线,因此也为收集资料和综合研究提供更好的场所。

资料收集力求丰富、真实。

综合研究要随着地质测量的进展逐日进行,随时总结,不得事后算总账。

综合研究应贯彻“双百”方针。

学术上可以保留不同意见,可以提出各种设想。

但在工作安排上要统一,不能各行其是。

(二)地质测量要善于抓住整个地区或矿床中的主要地质特征,主要成矿规律及综合找矿标志,并深入研究,在图上突出表达。

每个地区或矿床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研究方法及表达的重点也有所不同。

(三)在地质测量工作中,要根据需要配合一定的物、化探、重砂工作及必要的轻型揭露工程。

尤其是在大面积掩盖区及成矿物质的物性和化学特征适合的条件下,更需要有其他手段配合,以提高地质测量的精度。

(四)在地质测量中,对地质现象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

不仅要在地质填图过程中,随时总结,逐步提高认识,还要根据各项勘探工程及物、化探工作的进展展况,随时进行研究、补充、修正,精度较高的地质图一般都要经过多次修改才能完成。

(五)地质测量人员不仅要研究宏观现象,还要研究微观现象,对于重要的和系统的标本,应(或择要)进行显微镜下观察。

岩矿人员也要创造条件了解宏观现象,有条件时,争取参予“实测剖面”。

(六)地质人员要钻研业务,熟悉一定的基础地质知识及本地区、本矿种的地质知识。

(七)地质测量人员要敝开思路,要重视前人意见,但不为其所束缚。

要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工作作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