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第四版课件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定斯基的抽象简化
把女演员巴鲁兹卡的舞姿抽象 为一个大圆、三条抛物线和十二个 小圆点时,就是一种高度的简化。
作品:《回忆》
康定斯基 Wassily Kandinsky
变形与陌生化
变形
➢含义
➢ 作家在构思中极大地调动想像力与创造力,以违反 常规事理创造形象的方式
➢方法
➢ 扩大和缩小 ➢ 粘合 ➢ 漫画 ➢ 夸张 ➢ 幻事
罗丹:《沉思》
文本赏析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 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 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想像与联想
想像(imagination)
➢含义
把过去经验的记忆和先前形成的心中之象在 某种新刺激下重新合成一个新结构的过程
飘如之。出月来与 乎冯所白于之,客


(前
北 宋

)壁
字赋
子 瞻
( 选
号 东 坡
段 )



第三节 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
“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 语词提炼与技巧运用 即兴与推敲
第三节 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
物化阶段,具体说来是作家将在构思成 熟的形象和意念,转换为语言、文字等 符号,并固定在纸张上,使其成为物质 性的文本,成为可以流通和消费的意识 形态话语系统的阶段。
鲁迅《不周山》
伊向西一瞟,决计从那里拿过一株带火的大树来点芦柴积,正要伸手,又 觉得脚趾上有什么东西刺着了。
伊顺下眼去看,照例是先前所做的小东西,然而更异样了,累累坠坠的用什 么布似的东西挂了一身,腰间又格外挂上了十几条布,头上也罩着些不知什么, 顶上是一块乌黑的小小的长方板,手里拿着一片物件,刺伊脚趾的便是这东西。
理智与感情
理智与感情的关系
➢ 感情在艺术构思中是动力因素,理智则是约 束、规范因素
➢ 没有感情徒有理智,理智便有束缚想像力的 负作用
➢ 失去理智而徒有感情,感情也能将作家推向 不知所往
➢ 理智与感情之间是冲突还是相互促进,往往 被作家当下心理状态所决定
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
➢ 作家以清晰的理智有意地调动、分析和 综合材料,使之成为有机的能表达意义 的整体作品的心理能力
➢ 特征: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 专注敏捷,亢奋紧张 超常独特,富于创造。
➢ 思维过程:作家在内心长期积累、比较、 分析材料、艰苦地思索、无意间获得结果
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
南诗人姜夔说:“其 来如风,其止如雨。”
唐人李德裕说:“文 之为物,自然灵气, 惚恍而来,不思而 至。”
“满城风雨近重阳 ”
本章小结
思考问题
1.为什么说文学材料具有主体性特征? 2.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3.自己是否从事过文学创作?是否发生过灵感?
如果有,试述灵感的特点与个人体会,并尝试 与直觉比较。 4.意识和无意识在文学创造中的意义何在? 5.为什么说即兴不是凭空出现的?
“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
含义
➢ 作家把心中经过艺术构思已初步成熟的 “形象”(包括意念),转化为语言、文字 等符号,再用“手”写出来,落到纸张上
过程
➢ “转化” ➢ “操作”
“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
复杂性
➢ 作家头脑中所构思的那个形象,已成为一个 “创造物”,而非生活中某个外在物象
➢ 物化活动开始后,构思活动还在进行 ➢ 作家遣词造句能力的高低,成就动机的强弱,
二者关系
➢ 联系:都将习见的事物换一种样式出现,以取 得最佳艺术效应
➢ 区别:变形着重于“改变”事物常形,陌生化 倾向于不用习见的“称谓”,以消解“套板反 应”
曹雪芹写刘姥姥
曹雪芹以一位从未见过挂钟的农村 老妪刘姥姥的陌生眼光来写王熙凤堂屋 里的挂钟,收到了陌生化的效果。
返回
如虚如露东诗水泛壬 遗御,横山,波舟戌 世风凌江之歌不游之 独,万,上窈兴于秋 立而顷水,窕。赤, ,不之光徘之举壁七 羽知茫接徊章酒之月 化其然天于。属下既 而所。。斗少客。望 登止浩纵牛焉,清, 仙;浩一之,诵风苏 。飘乎苇间月明徐子
回忆
➢ 含义:积极地和有意义地从记忆中提取 信息
➢ 方式:直接回收法、挨次扫描法、按层 次推论法
➢ 理性思维的参与和情感的浸润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西施
昭君
杨贵妃
貂禅
回忆与沉思
沉思
➢含义:在寂静和孤独中对 心中的某个形象或某种意 念的深沉思索
➢心理功能
➢一种新的发现或创造性 ➢对对象从事二度体验
➢种类
➢再现想像 ➢比拟想像 ➢虚构想像
想像与联想
联想(association)
➢ 含义 ➢ 由此形象出发,瞬间涉及彼形象,在延展中所思 索的形象不断变化的心理活动过程
➢ 种类 ➢ 接近联想 ➢ 类似联想 ➢ 对比联想
➢ 联想主义
灵感与直觉
灵感(inspiration)
➢ 含义: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 心理现象
突出和简化
简化
➢ 作家略去具体细节而抓住主干,形神兼备地传达 出形象(或意念)的大致轮廓与内在精髓的构思 方式 ,比如康定斯基的抽象简化
简化与突出
➢ 简化的目的是突出 ➢ 突出浓墨重彩和淡化背景,简化只留下最核心、
最能表现本质的要素 ➢ 简化比突出的难度大 ➢ 简化后的形象比浓墨重彩的“突出”更能抓住读
那顶长方板的却偏站在女娲的两腿之间向上看,见伊一顺眼,便仓皇地将 那小片递上来了。伊接过来看时,是一条很光滑的青竹片,上面还有两行黑色 的细点,比槲树叶上的黑斑小得多。伊倒也佩服这手段的细巧。“这是什么?” 伊还不免于好奇,又忍不住要问了。顶长方板的便指着竹片,背诵如流的说道: “裸裎淫佚,失德蔑礼败度,禽兽行。国有常刑,惟禁。”
无意识
➢ 指潜伏于作家意识之下的、有活力的, 但却因受到某种压抑而未进入意识的一 些观念和心理能力
意识与无意识
二者关系
➢既有主从之分,又相互补充 ➢意识对无意识有制约作用
➢无意识在组合材料时所遵循的主导线索 是意识提供的
➢无意识活动的方向要靠意识指引
二、构思方式
何谓构思方式
➢作家在艺术构思中塑造形象,发 展、完善意念,并建构作品整体 的具体方式
产生
➢ 需要足够的材料储备和情感积累 ➢ 要有气氛和契机 ➢ 作家综合心力的集中爆发,长久酝酿的产物 ➢ 和作家所禀受的天赋、气质等先天因素以及后天所
掌握的本领、技巧有关
即兴与推敲
推敲 含义
➢ 作家在语言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单词、 调动语序,以求准确、妥帖地把形象或意念 具体化的操作手段
范围
➢ 词句的精选,细节的提炼,人物的安排,章 节的转换,意境的合成等
即兴与推敲
即兴和推敲的结合
➢ 创造之初不急于动笔,作反复思考和深入沉潜 ➢ 动笔不可勉强,等待机缘或需要的唤醒 ➢ 灵感突至,及时捕捉,记下全部轮廓 ➢ 过后仔细从头到尾地修改定型 ➢ 修改中以形象的内在物理和自我的中心意念来
统摄
专注敏捷,亢奋紧张
郭沫若这样描述他写《凤凰涅槃》 的经过:“突有诗意袭来……在晚 上行将就寝的时候,诗的后半的意 趣又袭来了,伏在枕上用着铅笔只 是火速的写,全身都有点作寒作冷, 连牙关都在打战……由精神病理学 的立场看,那明白地是表现着一种 神经性的发作。那种发作大约也就 是所谓‘灵感’吧?……一来袭击, 我便和扶着乩(ji)笔的人一样写起 诗来。有时连写也写不赢。但这种
女娲对那小方板瞪了一眼,倒暗笑自己问得太悖了,伊本已知道和这类东西 扳谈,照例是说不通的,于是不再开口,随手将竹片搁在那头顶上面的方板上,
回手便从火树林里抽出一株烧着的大树来,要上芦柴堆上去点火。
语词提炼与技巧运用
语词提炼 含义
➢ 寻找最准确的语言、文字把艺术构思中已 初步成熟的形象、意念准确、鲜明而生动 地呈现出来
➢综合 ➢突出和简化 ➢变形和陌生化
综合
含义
➢ 围绕某种中心意念,以心智的功能加工、 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糅合成一个能够 体现自己意图的完整的有机的艺术形象 的构思过程。托尔斯泰论艺术综合
特征
➢ 定向性 ➢ 选择性 ➢ 刷新性
托尔斯泰论艺术综合
“我拿过达尼雅来,把 她同苏妮亚一同捣碎, 于是就出现了娜塔莎。”
伍尔夫 Virginia Woolf
背后的内蕴
1887年6月,阿·费·柯 尼把从监狱女看守长那里听 到的有关罗查利的故事讲给 托尔斯泰。托尔斯泰直觉到 它背后隐藏着某种待发掘的 东西,这便有了小说《复活》列夫·托尔斯泰 Leo Tolstoy 的诞生。
《复活》插图
灵感与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觉
灵感与直觉的区别
➢ 灵感是长久思索、艰苦劳动之后的成果,直 觉是从整体上对事物作出的突兀判断
扩大和缩小
拉伯雷《巨人传》的卡 冈都亚 安徒生的豆蔻姑娘
安徒生
粘合
半人半怪 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 蒲松龄笔下的鬼女狐仙
漫画
果戈理、鲁迅笔下的“狂人”
夸张
鲁迅笔下的阿Q
幻事
凡尔纳笔下奇异、变幻的世界
变形与陌生化
陌生化
➢ 以作者或人物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以陌生的 眼光描写,以消解“套板反应”,使读者产生 某种新奇感的构思方式 ,如曹雪芹写刘姥姥
发作期不久也就消失了。”
超常独特,富于创造
唐代诗话家皎然说, 灵感来临之时,“佳 句纵横,若不可遏, 宛若神助。”
灵感思维过程
王国维关于诗人的三种 “境界说”形象说明了 灵感获取的过程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 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 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 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 斓珊处”
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
第二节 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
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 构思方式
一、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
何谓艺术构思
➢ 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 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 想像、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 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 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回忆与沉思
也都可能使心手不一,内外难符
“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
常见问题
➢ 创作意图有时不适应人物性格发展逻辑。 普希金、托尔斯泰、王汶石的创作体会
➢ 作家创作动机的中途转换。鲁迅、陀思 妥耶夫斯基的创作经验
普希金、托尔斯泰、王汶石的创作体会
普希金:“达吉雅娜跟我开了一个多大的玩笑,她竟 然嫁了人!我简直怎么也没想到。”
——托尔斯泰
娜塔莎是《战争与 和平》中的女主人公之 一。她是由作家的妻子 和姨妹综合而成的。
娜塔莎剧照
突出和简化
突出
➢含义
➢作家以一个形象(或意念)为底稿,然后 寻求与之密切相关的、更有效、更传神的 材料,使之有机地融合,达到立体、生动 的效果
➢实现途径
➢浓涂重抹 ➢淡化背景
淡化背景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 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 客在船,举杯欲吟无管 弦。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 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 客不发。 ——白居易《琵琶行》
列夫·托尔斯泰:“他们(指人物)作那些理想生活 中应该作的,和现实生活中常有的,而不是我愿意 的。”
王汶石:“人物站起来跟作者发生争执,提醒作者该 怎样描写他的那种时刻,正是作者创作中最欢乐、最 有灵感的时刻。”
鲁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经验
鲁迅创作《不周山》
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群魔》
陀思妥耶夫斯基
范围
➢ 形象和意念的物化、语调的选择、结构的 妥帖、风格的和谐
语词提炼与技巧运用
技巧运用 含义
➢ 巧妙采用各种写作手法,例如肖像、行动、 心理的描写,顺叙、倒叙、插叙的安排, 烘托、对比的运用
作用
➢ 为内在物理服务 ➢ 为中心意念服务
即兴与推敲
即兴
含义
➢ 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 临,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地创造出某作品的状况
灵感与直觉
直觉(intuition)
➢含义: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
本质作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
➢作用
➢对某一独特事物(或现象)的瞬间把握 ➢发觉故事(或现象)背后的内蕴
瞬间把握
伍尔夫1930年10月16 日给埃·史密斯写信说: “我绝不会忘记写《墙上 的斑点》那一天——刹那 间一挥而就”。
➢ 灵感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之后,直觉却往往 发生在第一次碰头之时
➢ 灵感是获取成熟的答案,直觉则是得到推测 性的洞察
理智与感情
理智
➢ 作家心理中有意识的、理性的认知
感情
➢ 分为情绪和情感,前者指由有机体生物需要 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后 者指作家对外在事物或现象的态度、评价及 其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