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的批判性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合作学习的批判性反思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问题是个老话题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也成为常态化模式。但在最近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所反映出的问题林林总总,进行深入探究反思成为当务之急。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初,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困惑和担心,但大多数教师义无反顾地进行着新课堂模式的尝试和探索,并且从课堂形式和实践情况来看,卓有成效。光阴荏苒,小组合作学习现又到了一个瓶颈期,新问题层出不穷,牢骚抱怨不绝于耳。面对现状,许多教师还是喜欢在那里高谈阔论问题如何之多,而不是平心静气研究研究应该如何直面解决。

小组合作是我们课改理念的基本组织形式,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则我们的课堂改革还是只能流于形式。关于小组学习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我想仅就四个方面简单说说我的理解和思考。

一是如何让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合作。

教师首先应该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例如小组的确定、小组成员角色的分配、根据个人个性和特长等进行合理的分工、给所有学生都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等,都是颇有讲究的。我们也应看到:合作学习决不是学生一朝一夕

就能掌握的,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训练。并且要有计划地训练,不能随意,每一个人都需要在无数次反复演练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或者说去适应某个角色,比如进行记录、代表小组发言等。社会是丰富多变的,行业是不同的,每个人担当的角色也应该是不一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成员的“角色”感也只有在无数次的有效训练中才能成就。

二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究竟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教师的角色不要只局限于讨论的组织者,教师如果能经常地参与到学生的探讨之中,和他们一起学习,并指导他们如何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以自己的发言暗示、诱导学生,教给学生说出自己观点的方式,和学生一起讨论,逐渐培养学生发言的习惯和兴趣,将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这需要教师极大的耐心与极持久的恒心。在多次听课中,我们发现多数的小组学习,形式大于效果,基本上是低效的、放任的,经常是某几个人在表演。学生回答学习的结果时,根本没有用“我们小组有人认为……,有的人认为……,最后一致认为是……”的方式汇报交流的结果,而只是说“我认为……”“我觉得……”小组学习只是反映在形式上,盲目地开展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这样的小组学习是低效的。

合作学习,不教给学生方法,小组学习就会在一张张

叽叽喳喳小嘴的低效交流中耗掉学习时间,学习行为和方式并没有得到实质的转变,到头来仍然是几个优秀学生在“独领风骚”,而其他学生并没有参与体验学习的过程。小组学习就失去了重全员参与,重情感体验,重人文关怀与合作的真正意义。

缺乏教师指导和参与的流于形式的小组学习会给学生一个不好的意识:热热闹闹就是小组学习。给人一个先入为主的错觉。以讹传讹,反而诱发学生产生不良的小组学习行为习惯。另外传递出一些不良信息:反正老师不参与小组活动。这就给某些学生创造了聊天、做小动作的机会,真正的学习过程在这里被歪曲了。千万不要让这种不切实际的形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意识,这种潜在的影响是极其恶劣的。教师应加强驾驭课堂、组织学生的能力,对学生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一些不符合课堂规范的行为,比如打瞌睡、交头接耳、左顾右盼等进行适时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

三是这种单纯的讨论式合作学习是否每节课都需要。

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适,是作秀还是教学的需要,这不仅需要教师的认同,还需要课程的认同、学生的认同。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投入到研究讨论中去。一句话,要看是不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这个时机的掌握要看教师事先的精心准备。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遵循内容决定形式的原则,不同的教学内容会有不同的教学形式,小组合作

学习并非“万金油”。

当然,如需要用这种学习方式,则应精心构思这一环节。具体实践时,还应特别关注学生的小组学习是否在走过场,或者说流于形式。教师要注意营造自由自在的学习氛围,控制讨论的局面,如讨论中是否有人进行人身攻击,是否有人垄断发言权而有的人却一言不发,是否有人窃窃私语等,教师要在巡视及参与中“察言观色”,及时调控。

四是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安排及时机问题。

我们应该根据探究问题的内容、难度等情况,给学生规定交流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精神状态的充沛和思维的活跃。保持适度的焦虑状态,做事的效率会大大提高。另外,有些问题值不值得探究也是需要思考和研究的,抛出问题后两三分钟讨论交流就可以完成的内容有搞探究活动的必要和价值吗?

还有,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对一些当堂提出的巩固性探究问题的探究活动,很多时候教师在抛出问题之后的指令就是“讨论一下”,或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几分钟就叫“停”。讨论什么呢?合作什么呢?我认为,在合作交流前应该先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自主解决,然后再把自主解决中不能完全明白的的地方付诸小组甚至全班的合作交流,这才符合人的思维流程,也才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理念。同时,这些自主学习得不到结论的内容也才真

正是学生探究活动或教师课堂指导的重难点。这样的探究活动是不是更省时更高效?同时因为学生头脑中有了东西,也更能激发他们展示的欲望呢?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的,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合作学习才能有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合作学习才会有成效。否则,在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讨论,由于学生的思维没有完全打开,就容易被别人的观点同化,造成人云亦云的现象。所以,在合作学习前,特别重要的是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以便独立思考。否则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当然,以上仅是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批判性意见,也可能失之偏颇。不破不立,让我们针对问题深入反思,采取有效的措施,继续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基本课堂模式,以提高教学效率为核心,提高课改意识,使小组合作教学扎实有效,努力构建高效课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