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概念教学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论文
浅谈中学物理概念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物理基础知识主要是指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要实现中学物理教学目的,就必须重视和加强物理概念教学。
一、学习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广泛应用。
对于物理概念,一般都应使学生理解它的含义,了解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物理基础知识教学必须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大纲中这些关于物理概念的精辟论述,应作为搞好物理概念教学的指南。
具体的说应认真钻研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弄清与物理概念有关的物理事实(包括实验事实),既弄清物理概念的依据。
第二,要明确这些物理事实提出了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既明确引入概念的必要性。
第三,研究中采用什么手段和方法。
第四,对概念的意义要逐字逐句的推敲,从而全面准确的弄清它的物理意义,特别要明确概念的适用条件。
对其中物理量的定义式、单位等也要有所掌握。
第五,弄清关系密切的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明确教材中的地位,它是否为重点、难点或关键。
通过钻研教材要明确某个物理概念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做到主次分明、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处理好重点。
这样,物理概念教学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重点概念就是概念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它既是联系物理基础知识的纽带,又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例如力、加速度、速度、能、场等,这类概念的要求比较高,要多花力气多给课时,多安排实验,多做练习。
使学生能达到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的程度。
二、生动直观地引入概念概念引入是概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引入工作做得好,一开始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路纳入正轨,对正确理解和掌握要领有着直接影响。
物理概念是物理现象的本质抽象,它是在感知大量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中形成的。
引入概念时也应依据这一特点从直观到抽象。
例如:在讲述力的概念时,应首先举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实例。
怎样讲解物理概念
怎样讲解物理概念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认识能力是教学的核心问题,其中物理概念的教学又是整个物理教学的基础。
因此,物理概念的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
本讲主要阐述物理概念教学中的特点和过程。
一、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物理概念是一类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共同性质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抽象化和概括化的思维形式。
一方面,物理概念反映着人类对物理世界漫长而艰难的智力活动历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另一方面,它又使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物理世界中,把握了事物的本质特征,成为物理思维的基本单位和有力工具。
借助于这种简约、概括的思维形式,人们找到了支配复杂的物理世界的简单规律,建立了假说、模型和测量方法体系,从而筑起了规模宏大的物理学理论大厦。
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说,物理学基本概念是物理学理论的根基和精髓,是物理学大厦的砖石。
没有精确、严密的物理概念,也就没有定量的物理学。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的教学是首要的任务,是进一步进行物理规律、物理理论教学的基础。
如果学生没有建立起一系列清晰、准确的物理概念,不能理解特定的词所代表的物理概念的含义,就失去了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可见,建立起科学的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成功的关键。
二、物理概念教学的复杂性物理概念教学的基本要求是:①使学生建立牢固、清晰的物理概念。
即要求学生明确概念的内涵、外延,弄清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熟练、准确地运用概念。
②在概念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但是,由于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等组成的复杂的系统过程,在物理概念教学过程中,系统中诸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物理概念教学过程十分复杂,给物理概念教学任务的完成造成了许多困难。
下面分别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学习心理和教学过程的实际等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
(一)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角度分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物理概念类教案高中版本
物理概念类教案高中版本
教学内容: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
教学对象:高中生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解物理世界的运行规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5分钟)
1. 引入物理概念的重要性,介绍物理学的基本分类和内容。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物理?为什么要学物理?
二、力学概念导学 (15分钟)
1. 介绍力学的基本概念:力、质量、加速度等。
2. 示范力的作用,让学生做实验体会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三、热学概念导学 (15分钟)
1. 介绍热学的基本概念:热量、温度、热容、传热等。
2. 利用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温度与热量的关系,以及热的传导方式。
四、光学概念导学 (15分钟)
1. 介绍光学的基本概念:光线、反射、折射、色散等。
2. 展示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并让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规律。
五、电磁学概念导学 (15分钟)
1. 介绍电磁学的基本概念:电荷、电流、电压、电磁感应等。
2. 示范电路的搭建,让学生感受电流的大小与方向对电器的影响。
六、总结与延伸 (5分钟)
1. 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物理概念的重要性。
2. 提出探究问题或思考题,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延伸学习。
教学反馈: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中学物理教材教法与实验 第六章 物理概念教学
三、物理概念教学是培养能力,开发 智力的重要途径
这里所说的能力主要是思维能力。 学生形成、理解、掌握概念的过程是 怎样一个过程呢?如下: 通过观察、实验获得感性材料。 通过思维,运用物理学方法将新知与 原有的认知结构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同化,顺应、适应来理解 新知识,用数学知识将其表示 出来。这才形成概念。 (完成第一次飞跃——内化。) 再将概念运用到有关定律中去, 才达到理解概念。 再用概念去解释现象、回答问 题,才能掌握概念 (完成第二次飞跃——外化)
五、学会运用概念。
六、注意物理概念的初、高中的不立概念的事实依 据和研究方法
1、明确建立概念的依据来自三方面
(1)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物理现象
(2)教师列举众所周知的事实
(3)教师组织进行的演示实验
形成感性认识,形成清晰的表象
2、研究方法
依据概念的不同,建立与引入的方法 也不同,基本上可分二种
(1)基本物理量:不用其它物理量来定 义的量。 如:长度、时间、质量、电流、 热力学温标等。 (2)导出物理量:以基本物理量为基础 的物理量。 如:速度、加速度、角动量等。
总之,物理概念中大多数是有定量性质。
因此,物理量与公式对应,计算结果与 测量结果一致。
§6.3 重点物理概念的教学要求
基本概念:是指物理学中最基础的、最 核心的概念。 由于教学的层次不同,在物理教学 中,总要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应的一些基 本概念作为教学的重点——重点物理概 念。 对重点物理概念要求: 学生要“掌握”
重点 概念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明确建立概念的事实依据和研究方法 二、理解物理概念内涵 三、了解物理概念的外延 四、了解概念与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物理的认识初中教案
物理的认识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定律和原理。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物理学的基本定律和原理。
教学难点:1. 物理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2. 物理学定律和原理的推导和证明。
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准备实验器材。
2. 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起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2. 学生分享他们对物理学的了解和疑问。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如力、能量、运动等。
2. 学生通过听讲和思考,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有所了解。
三、实验观察(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如观察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等。
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加深对物理学概念的理解。
四、定律和原理的学习(15分钟)1. 教师介绍物理学的基本定律和原理,如牛顿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
2. 学生通过听讲和思考,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定律和原理。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相关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解答疑问。
六、总结和展望(5分钟)1. 教师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他们对物理学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教学延伸:1. 学生进行家庭实验,观察和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2. 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物理实验活动,提高实验能力。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以上是一篇关于初中物理认识课程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对物理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浅谈中学物理概念教学
的教学关系 , 它们是物理理论体系的基 本组成部分 , 物理定 律、 式的理论 是 公
基 础 。正 是 由于 物 理 的 理 论 基 础 都 在 物理概念 , 因此 , 理 概 念 的教 学 在 整 物 个 中学物理 教学过程 中的作用 和地位 就 显 得 特别 重 要 , 理 概念 教 学 的 好 坏 物 直 接影 响着 学 生 思 维 能 力 的 发 展 和 物 理 知识 的掌 握 。 学 习物 理 , 概 念 不 清 , 寸 步 难 若 则 行 。“ 理 难 , 过 概 念 关 ” 在 教 学 物 难 。 实 践 中 , 生 感 到 物 理 难 学 , 难 ” 哪 学 “ 在 里 ?无 非 是 听 课 难 懂 , 题 难 做 , 理 习 物 知识难以领悟 , 但归根到底 是由于物理 概 念 认识 模 糊 所 造 成 的 。 因 此 在 物 理 教学中, 教师教好概 念, 生学好 概念 学 是 搞好 物 理 教 学 , 高 物理 教 学 质 量 的 提 极为 重 要 的 课题 。 每 一 个 物 理 概 念 都 有 自己 本 身 的 特点 , 就 其 形 成 和发 展 的 思维 过 程 又 但 有 共 同 之处 , 因此 物 理 概 念 教学 也 应 具 有 一 定 的 规 律 性 。下 面 根 据 本 人 的 教 学经验和体会 粗浅地谈谈 中学物理 概 念 的教 学 。 创设 情 境 , 发 动 机 恰 当地 引 激 入概 念 学生 的 学 习 活 动 是 在 教 师 的 影 响 下 , 生对 客观世界 的认 识过程在 这个 过 学 程 中 , 生 的学 习积 极 陛是 学生顺 利完成 学 学 习任务 的心理前 提 , 习积极性 又是 而学 学习 动机伴 随学 习兴趣形成 的 , 在情感 状 态中反映出来 , 因而概念引入时要激发学
高中物理基础概念讲解教案
高中物理基础概念讲解教案
主题:力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力的定义、单位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和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一、引入:展示一幅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中的场景,引出力的概念。
二、讲解:
1.力的定义: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物体之间作用的一种。
力的作用效果有推、拉、压等。
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英制中力的单位是磅(lb)。
3.力的计算公式:力的计算公式为F=ma,其中F表示力的大小,m表示物体的质量,a
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三、实例演练:通过几个简单的例题让学生练习力的计算方法。
四、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力的重要性及计算方法。
五、拓展:让学生思考力的应用场景,如何利用力来解决实际问题。
六、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力的理解和计算方法。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价他们对力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他们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力的
基本概念。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论文
初探中学物理概念的教学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点、难点。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物理概念,准确掌握物理规律使他们的能力和智力得到发展是中学物理学的核心问题。
如何使学生形成、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进而掌握规律,并使他们的认识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核心问题。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力求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引入这个物理概念,没有这个物理概念行不行。
如何建立一个概念,一般可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实现:1.创造学习物理概念的情境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新颖的、有趣的现象,能产生好奇心。
也就是说只要他们对某些事物产生有意识的注意,能提出问题、进行思考,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会顺利进行。
①通过实验。
对于学生而言,因缺乏建立物理概念所需的足够的感性经验,要学好某一个物理概念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应该通过一些典型实验,使学生获得鲜明的感性知识,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从而形成概念。
如,讲“浮力”概念,可先做一个演示实验: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重物,再用手向上托住重物,使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变小;把重物放人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也变小了,由此对比引人“浮力”的概念。
②利用已有的经验。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观察和接触过许许多多物理现象和应用物理知识的事例。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样也可以创设一定的学习物理概念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引人“压强”概念之前,先列举一些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蝉是怎样从树上吸到汁液的?大漠中为什么只有骆驼才堪称‘沙漠之舟’?在雪地里行走为什么要穿上雪橇呢?”等,并通过分析这一类现象来引人“压强”概念。
③按新旧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展开。
新概念与旧概念、旧规律之间往往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抓住这种相关的联系,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一定的逻辑关系,逐步展开,自然地引出新的概念,也是创设有效学习物理概念情境的好方式。
例如,以一定的实例为依据,由速度到速度的变化,再由速度变化的快慢到加速度,这样一步一步地引出加速度的概念,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引人这个概念的客观性和必要性,是学生原有知识的继续。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教案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物理学中常见的物理量、单位和符号。
3. 理解物理学中涉及到的各种物理现象和规律。
教学重点: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物理学中常见的物理量、单位和符号。
教学难点:1. 理解和掌握物理学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和规律。
教学准备:1. 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实验器材和实验指导书。
教学过程:第一节: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引入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讲解物理学的研究内容和重要意义,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3. 总结物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定律和原理,如牛顿三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
第二节:物理学中的物理量、单位和符号1. 介绍物理学中常见的物理量和单位,如长度、质量、时间等。
2. 教授学生掌握物理量的计量方法和单位换算。
3. 练习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和计算,让学生熟悉单位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第三节:物理学中的物理现象和规律1. 分析物理学中的一些常见现象和规律,如运动规律、力学原理、电磁现象等。
2. 进行实验演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亲身感受和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物理学知识来解决生活和科学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程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物理学中常见的物理量、单位和符号,理解物理学中涉及到的各种物理现象和规律。
同时,通过实验演示和案例分析,学生可以培养动手实践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提高对物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深入学习和应用物理学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中学物理教学论 物理概念、规律教学
第六章物理概念、规律教学教学过程是体现课程理念、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创造过程。
根据初中和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结合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是本章需要阐述的内容。
近几年来国外理科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强调在理科课堂里加强科学探究的教学。
下面的图片是在美国近期出版的初中科学和高中物理教材中突出科学探究教学的案例。
第一节新课程标准中关于科学探究教学的案例科学探究的教学对广大中学物理教师和即将加入物理教师行列的师范生来说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和学习的内容。
在此列举几个物理课程标准中的典型案例。
1.速度——比较物理运动的快慢说明:定性地比较小车运动的快慢一般有两种方法:同时启动两小车向同一方向前进,看哪一辆小车跑在前面;在桌上划两条线,同时启动小车,看哪一辆小车经过两道线所用的时间短。
定量地比较小车运动的快慢,应当测量的物理量是路程和对应该路程的时间,可以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来比较,即用每秒钟经过的路程来比较。
这个值越大,表明运动得越快。
也可以用通过单位路程需要的时间来比较,如用通过 1 米需要多少时间来比较。
这个值越小,表明运动得越快。
案例评析这是一个通过探究过程形成概念的案例。
它有如下特点:⑴运用玩具小车来探究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问题,趣味性比较强。
⑵在创设问题情景时,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定性比较到定量比较;从相同时间或相同路程,到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逐步地构建对速度概念的认识,并学习形成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⑶本案例介绍了一种实验卡的形式,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探究活动。
需要说明的是,案例中情景的设置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例如,可以用纸片下落替代小车运动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为保持纸片水平释放后平稳地下落,可将正方形纸片的四边折转90°角。
让两张不同的纸从同一高度下落,再让它们从不同高度下落,想想如何比较它们的快慢。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知识点总结中学物理教学概论是指对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进行综合研究的学科。
它是物理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手段。
下面将围绕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的概念和任务1.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的概念及学科特点2.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的任务和要求二、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的基本原理1.教育学原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2.心理学原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3.社会学原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三、中学物理教学的内容和特点1.中学物理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2.实验活动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3.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4.体验式教学方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四、中学物理教学的方法和策略1.讲授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2.实验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3.讨论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4.研究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五、中学物理教学的组织和管理1.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任务的分解2.教学计划的编制和执行3.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评价4.学生学习行为的规范六、中学物理教学的评价与研究1.中学物理教学评价的原则和方法2.中学物理教学研究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七、中学物理教学的发展与1.中学物理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中学物理教学发展的趋势和方向3.中学物理教学的目标和策略总结起来,中学物理教学概论涵盖了中学物理教学的概念、任务、基本原理、内容和特点、方法和策略、组织和管理以及评价与研究等方面的知识。
深入理解和掌握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的内容对于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谈谈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物理概念教学
概念 是反映客 观事物本质 的一种抽 象 。一切 概念都要通 过词
语来 表现 , 定义 是对 概念 内涵( 物理意义 ) 的揭示 , 条件是对 概念外 延 ( 用范 围) 适 的限制 。实 际上 , 对物理 现象 的概 括过程 , 就是逐步
理 化生教学
谈 谈 新 课 程 理 念 下 的 中学 物 理 概 念 教 学
李厚 文
( 民勤县第六 中学 甘肃 ・ 民勤 7 30 ) 330
中图分 类号 : 3 - G6 3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2 7 9 ( 0 9 2 — 8 — 1 1 7 — 8 4 2 0 ) 1 7 0 7
理 学研究 表 明: 像这 样学生通过 自己的努 力所获得 的知识 , 掌握更 牢 固、 更持久 。当学 生对所学 的概念具有 较丰富 的感性认识 后 , 教 师鼓 励学生对 已有 的感性材料 进行分析 、 合 , 象、 综 抽 概括 , 尝试给 有关 的概念下一个 恰当 的定 义。这样 能充分调动 学生 自身的物理 素质 , 握学 习物理 的方法 。在教 学中 , 掌 只要引导得 当, 很多概念 的 定义 , 生基 本能归纳准确 。 学
堂教学 中, 努力 创造一种 能使学生带 有情感体 验 的教学 , 应 根据相 关 内容设置合理 的教学环境 氛围 , 生动 的教学情 景 , 使学生 产生对 新 知识的 向往 、 索的欲望 , 教学更加 激发学 生的潜能 。常用 的 探 使
情景引入方式有 以下几种 。 11故事引入 .
逐步深化 、 展 、 扩 概括性程度不 断提高的。从最初的肌 肉感觉 , 到人
1创设学 习物理概念 的情境 。 引入物理概 念
中学物理概念的教学
[ —
的基 础上 ,运用逻辑思维 的方法 ,把一些 事物本质的 ,共 同的 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总结而形成的。它是人 类智 慧的结晶 , 它又使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物理世界中 ,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 , 成 为 物 理 思 维 的 有 力 工 具 。所 以 ,如 何 突 破 对 物 理 概 念 的理 解
它 的方 向总与物体 的运动方 向相反 ;摩擦 力的大小 与物 体的重 力 成 正 比 。为 了 纠正 这 些 错 误 认 识 ,我们 首先 演示 图 l 所 示 的 实验 ,让学生感到上述观点似乎是正确 的。接着进行 图 2图 3 图 4所示 的实验 。图 2中木板上面的木块 受到的摩 擦力的方向 和它 的运动方 向相 同 ,并 “ 促进 ”它 的运动 ,这就与 “ 摩擦力 总是与运动方 向相反 ,总是阻碍物体 的运动”相矛盾 ;图 3中 物体之 间的正压力大小 ,虽与重力 有关 ,但并不等于重力 ,而 在 图 4中,正压力 的大小 与物体 的重力毫无关 系。通过这些有 效 典 型 的实 验 ,强烈 对 比 ,学 生 头 脑 中 的 片 面 的认 识 就 会 发 展
是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在物理教学 中,只有使学生形成正确 的概念 ,才能把握住
事 物 的 本 质 和 规 律 ,才 能 进 行 判 断 和 推 理 ,也 才 谈 得 上 灵 活 应 用。 例 如高 一 学 生对 瞬 时 速度 概 念 理 解 不 正 确 , 把它理解为 “ 单 位 时 间 内通 过 的 位 移 ” 。 因 而 他 们 在 回答 “ 自 由落 体 在 第 二 秒 钟 内落 下 多 少 距 离 时 ”说 :“ 9 . 8米 ” 。 问他 们 怎 么 得 到 的 ,学
中学物理教学论知识点
中学物理教学论知识点中学物理教学论是指关于中学物理教学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
中学物理教学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包括物理基本概念、物理定律、物理实验、物理实践、物理实践活动等等。
以下将介绍中学物理教学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并对其进行阐述。
第一,物理基本概念。
物理基本概念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的基石。
物理基本概念包括时间、空间、物质、能量、力等。
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应先向学生讲解这些基本概念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物理定律。
物理定律是物理学在长期的实践和研究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规律,是物理学的核心内容。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介绍一些经典的物理定律,如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能量守恒定律等,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这些定律的基本内容和应用范围,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物理实验。
物理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探索和实践的重要途径。
通过物理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和测量现象,验证和探索物理定律,并巩固和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因此,在进行物理实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测量、分析和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技能和科学精神。
第四,物理实践。
物理实践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为学生提供实际应用物理知识的机会。
物理实践包括物理测量、物理探究、物理应用等,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力。
第五,物理实践活动。
物理实践活动是中学物理教学的教学手段之一,通过设计和组织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物理实践活动包括实验探究、科学展示、物理竞赛等,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并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综上所述,中学物理教学论的知识点包括物理基本概念、物理定律、物理实验、物理实践和物理实践活动等。
这些知识点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中学物理教学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
中学物理概念的形象化教学
中学物理概念的形象化教学一、引言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的基础,是物理规律的前提条件,是物理学习的核心内容。
然而,对于中学生来说,物理概念往往显得抽象难懂,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形象化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
二、形象化教学法的实施1.引入实例,创设情境在讲解物理概念之前,教师可以引入相关的实例,创设与概念相关的情境。
例如,在讲解加速度概念之前,教师可以先展示一段汽车启动过程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汽车启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和时间变化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对加速度的初步认识。
2.观察分析,建立表象在学生观察实例、了解情境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通过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建立物理现象的表象。
例如,在讲解力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物体受力后的运动状态变化,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力的表象。
3.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在建立了物理现象的表象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表象进行抽象概括,从而形成物理概念。
例如,在讲解牛顿第二定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物体受力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抽象概括,从而形成牛顿第二定律这一物理概念。
三、形象化教学法的优点1.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形象化教学法通过引入实例、创设情境等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
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提高教学效果形象化教学法通过将抽象的物理概念与具体的实例相结合,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
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形象化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物理现象的表象,并通过对表象进行抽象概括,形成物理概念。
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形象化教学法的应用举例1.光线概念的形象化教学在讲解光线概念时,教师可以利用光线图来帮助学生形成对光线的基本认识。
初中物理力学概念教案
初中物理力学概念教案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和力的作用效果。
2. 让学生理解力的相互性,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 力的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5. 实例分析:生活中力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相互性。
2. 难点:力的相互性及实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互动讨论法、实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拍打篮球时手的感觉,引出力的概念。
2. 讲解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 讲解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4. 讲解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 讲解力的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6. 实例分析:生活中力的应用,如拉力、压力、摩擦力等。
7.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相互性。
8. 总结本节课内容: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相互性。
9. 布置作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力的作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再讲解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相互性,最后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力的相关知识。
在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力的相互性,避免产生误解。
中学物理核心素养下的概念教学——以“交变电流”的教学为例
中学物理核心素养下的概念教学——以“交变电流”的教学为例摘要:概念的建立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循序渐进的螺旋上升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能力将得到充分发展,物理学科素养将得到提升。
本文就以中学“交变流电”的教学为例,浅谈中学物理核素养下的概念教学。
关键词:物理核心素养概念教学交流电有效值一、新课标对《交变电流》学科素养的教学要求交流电是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通过初中的学习和生活用电,学生已经了解和掌握了一些电学常识,“交流电”作为物理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有严谨规范的定义,高中对“交流电”的教学要明晰两方面:一是正弦交流与交流;二是稳恒电流与直流。
二、老师要熟悉各版本教材的描述,找到最合理的教法。
2019广东教育出版社新版的普通高中物理《选择性物理第二册》第64页的定义是:强弱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做交变电流(alternating current),简称为交流(AC)。
2019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教材《选择性必修2》第47页的定义:很多用电器中的电流、电压大小和方向也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这样的电流叫作交变电流(alternatingcurrent,AC),简称交流。
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直流(directcurrent,DC)。
查阅上述两个版本的教材,对交流电的阐述大同小异,但都交待不清。
在教学中我们可能任务驱动法,让学生自学后,完成下面的练习:如图所示的图像中属于交流电的有( )。
答案是ABC。
但漏选C的同学较多,为什么?因为他们认为C项的电流大小没变,所以不是交流。
学生错误认识引发的教学思考:定义交流电的要素有几个?大小和方向的变化是交流电的必要条件吗?交流一定是正弦交流?教学中要围绕这几个问题去讲才行。
2019广东教育出版社新版的普通高中物理《选择性物理第二册》第67页“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变电流叫作正弦式交变电流,简称正弦式电流。
”2019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教材《选择性必修2》第50页“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变电流叫作正弦式交变电流,简称正弦式电流(sinusoidalcurrent)。
中学物理教学中概念的教学策略研究
中学物理教学中概念的教学策略研究随着物理学科在中学教育中的不断深化,物理概念有时候可能是学生们最难掌握的原因之一。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地教授物理概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知识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论述中学物理教学中概念的教学策略研究:一是借鉴国内外经验,二是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一、借鉴国内外教学经验1. 科学化的教学方法科学化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教授科学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从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入手,逐步深入接触物理知识,同时将科学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物理学概念。
2.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是教师教学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实验、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尤其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理解物理学原理,比如阿基米德原理、万有引力原理等,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学知识,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 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教授新知识学生已有的知识是教师教学的素材之一。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探究已有知识来理解新知识,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对热力学知识的讲解来引出物态转换的概念等。
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又可以使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1. 贴近学生实际的例子来解释概念在教育中,教师需要体现的一种精神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应用。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物理学概念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例如,可以通过实际例子来阐述物理学概念。
在教授力学、电磁学等学科时,可以引用抛物线、滑动摩擦力等日常经验中的例子将概念进行深化,达到形象、生动的讲解效果。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还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创设适当的情境,来加强学生的概念掌握在教育中,适当的情境能够加强学生对于概念的掌握。
例如,在学习动力学时,可以通过给学生适当的创设情境,如自行车制动时的情形,通过学生探究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帮助学生将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浅议中学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下 发 生 、 展 和 变 化 的 必 然 趋 势 及 其 本 质 联 系 的 反 映 。 中 发 学 物 理 中 物 理 概 念 和 物理 规 律 占有 极 其 重 要 的 地 位 。在 这
里 , 文就 概 念 与 规 律 的 教 学 提 出 自己 的 看 法 。 本
一
些 概 念 在 教 学 中不 可 能 ~ 步 到 位 。例 如 加 速 度 是 力 学 中 很
E] 0. 断课 { 11 B l导 警
●教 材 教 学 与 研 究 ●
浅 议中学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贵 州 省 遵 义 市 汇川 区教 育 局 教 研 室 袁 怀敏
中 学物 理是 中 学 生 普 遍 感 到 难 学 的 课 程 之 一 , 为 物 因 理 学 研 究 的是 “ 物质 最 基 本 、 普 通 的 运 动 ” 具 有 高 度 的 抽 最 ,
学 生 才 有 可 能 真 正 理 解 。 其 它 如 质 量 、 压 等 概 念 的 理 解 电
也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 二 、 于物 理 规 律 的 教 学 。 关 物 理 规 律 是 对 物 体 的 基 本 运 动 及 其 相 关 属 性 的 发 展 变 化 的 客 观 概 括 , 映 着 在 某 一 条 件 下 发 生 的 一 定 物 理 过 程 反 的 必 然性 。物 理 规 律 包 括 定 律 、 理 、 理 、 说 , 程 等 , 定 原 假 方
么 是 次 要 矛 盾 , 而 建 立 理 想 模 型 、 成 概 念 。若 概 念 有 定 进 形
义 式 、 还 应 注 意 从 定 义 式 导 出物 理 量 的 单 位 , 确 该 物 理 则 明 量的测量方法。另外 形成 概念还 要 注意教 材和学 生实 际 , 循 序渐 进 。认 识 是 一 个 从 现 象 到 本 质 逐 渐 深 化 的 过 程 , 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物理概念的教学
中学物理教学的核心问题是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并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尤其物理概念教学,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中学生思维特点
中学生,认知水平虽已达到形式运算阶段,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
能力,但由于他们物理思维训练严重不足,物理知识、经验有限,致使逻辑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较差。
表现为:
(一)思维灵活性欠缺
物理解题的实质就是转化,而中学生思维往往内有惰性,不善于
将陌生、复杂、困难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简单、容易的问题,不善于交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和数学问题,不善于根据具体问题灵活选择方法,许多学生平时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概念时习惯于机
械记忆,课外主动钻研时间较少,解题满足于一种解法,这在运用物理要领解决问题时,尤为突出。
(二)思维深刻欠缺
中学生常常以我为中心看待事物,他们往往被个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形成一些片面的、肤浅的概念。
主要表现在: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片面,解题时容易产生局部满足感而忽视隐含条件的分析,以致描述物理现象不完整,对于与问题相关的多个因素顾此失彼,
答案不全,形成“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重的物体下落快”,“钢笔吸墨水”等错误概念。
(三)思维逻辑性欠缺
学生在解题中,有时会因逻辑思维不严,推理不当而导致错误,例如推理依据虚假,循环论证、分类不当、以偏概全、忽视特例等等。
二、物理概念教学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物理概念教学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调动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感性经验和知识去感知理解材料,经过思维加工产生认识飞跃(包括观念转变),最后组织成完整的概念图式结构的过程。
为了使学生掌握概念,发展思维能力,教师必须扎扎实实地处理好每一个
环节,针对中学生思维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概念教学过程分为:
(一)概念的引入
概念引入是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引入这一概念,引入它有什么作用,要避免先入为主和消
极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因而概念的引入要根据学生认知结构中相应知识状况和新概念的不同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一般可采用
以下几种方法:①生活现象。
②实验现象。
③新旧知识联系。
④建立新理论需要。
同时在引入概念时无论采取什么方法都要注意:①选择的感性材料要典型、全面,要突出与概念有关的本质特征的干扰。
②选择的旧知识一定要与新知识有实质性的联系。
否则,容易形成模糊或错误的概念,或在认知结构中形成不正确的联系,不利
于培养学生抽象与概括能力。
(二)概念的形成
1、在概念的形成中,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如:概念的教学,可以列举生活中有力的作用的现象:人推车、牛拉犁、起重机提起重物、压路机压路、磁铁吸引大头针等等。
教师引导:人、牛、起重机、磁铁等在物理学上统称为物体,推、拉、提、压、吸引等是力的作用的具体表现,物理学上为了描述这种普遍现象引入力的概念,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抽象并归纳力的概念。
2、在概念的描述中,培养归纳能力。
许多教师习惯照搬书本的定义进行概念的表述,认为这是唯一的正确表达方式,从而束缚了自己的思维,由于书中表达的抽象性,拉远了书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其实不符合人类对自然认识发展史,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如果概念表达通俗浅显,则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教师应积极引导并鼓励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到达所学到的知识,真正做到把知识学实学活。
3、在概念教学中,重视培养想象能力。
物理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产泛性,由于学生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缺乏,学生的头脑中一些以前的概念可能影响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课堂教学节奏就应放慢,不要太快。
如果学生的理解和归纳还没到时候,要耐心等待,留出时间让学生展开讨论,允许学生查资料,或者由教师继续提供一些感性材料,进行进一步启发和诱导等等。
(三)概念的巩固深化
要使学生牢固、清晰的掌握物理概念,必须经过概念的巩固、深化阶段,培养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学习概念,是为了能运用概念进行思维,运用概念解决问题。
依据认识论的观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必须经过两个科学抽象阶段:由感性的具体发展到抽象的规定,再由抽象的规定发展到思维中的具体。
因此,选题要典型、有针对性,对题目的挖掘、探讨要力求深入。
如果将做习题与概念教学分离,抽题海战术,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还容易使学生形成机械、生搬硬套的思维习惯,不利于深化、活化概念,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