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运动系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形成,退居于辅助地位。
27
目前人类锥体外系的解剖生 理尚不完全明了,其结构复 杂,纤维联系广泛,涉及脑 内许多结构。
大脑皮质、纹状体、丘脑、 丘脑底核、中脑顶盖、脑干 的某些网状核以及它们的联 络纤维,共同组成多条复杂 的神经环路。
28
1.皮质----新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皮质环路
5

锥体系
锥体外系 小脑系统
6
整个运动系统的互相配合,互相协 调,完成精细而协调的复杂运动。
中间任何部分的损害均可引起运动 障碍。
7
8
9
下运动神经元 脊髓前角细胞 颅神经运动核 及其发出的神经轴突
10
下运动神经元接受来自上运动神经元、锥体外系、小脑的冲动, 整合后发出冲动经前根至肌肉,引起肌肉收缩。
仅有少数纤维不交叉, 直接下行,陆续止于 同侧脊髓前角
19
除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
起自中央前回,经放射
神经核接受对侧皮质脑
冠,内囊膝部,至脑干。 干束支配外,其余颅神
经核均为双侧支配
因此,一侧中枢性脑神 经受损时仅出现对侧舌
肌和面肌下部瘫痪
21
22
23
24
上运动神经元功能:发放和传递随意运动 冲动至下运动神经元,并控制和支配其活 动。
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脊 髓前角细胞
43Baidu Nhomakorabea
维持躯体平衡 调节肌张力 协调随意运动 受损后出现共济失调与平衡障碍两大
类症状
44
了解解剖及生理功能 掌握:锥体系存在几级神经元?是什么?
45
2.皮质----脑桥---小脑----皮质环路
3.皮质----脑桥---小脑----丘脑----皮 质环路
新纹状体----黑质---新纹状体环路
小脑齿状核----丘脑---皮质----脑桥---小脑齿状核环路
29
主要指纹状体系统:总称为基底节
尾状核
纹状体
壳核
豆状核
苍白球
红核
黑质
双上肢的联带动作,防御反应,饮食 动作等。
36
肌张力变化:苍白球,黑质病变,出现肌 张力增高,运动减少
不自主运动:尾状核、壳核病变出现运动 增多和肌张力减低;丘脑底核病变出现偏 身投掷运动
37
蚓部 半球
躯干代表区 肢体代表区
38
39
小脑发放运动冲动吗? 通过传入纤维与传出纤维与脊髓、前
庭、脑干、基底节、大脑皮质等部位 联系,达到对运动神经元的调节作用
40
脑干
大脑半 球
前庭核、网 状结构、下
橄榄核
脊髓
小脑
41
小脑深部核团 小脑上脚
顶盖中继
前庭核、 网状结构
被盖部交叉 再次被盖前交叉
对侧中脑红核 红核脊髓束
前角
42
部分纤维顶盖中继后 止于前庭核及网状结 构
参与组成前庭脊髓束、 网状脊髓束
丘脑底核
新纹状体 旧纹状体
30
31
后丘脑
下丘脑
底丘脑
背侧丘脑
上丘脑
大脑皮质(额叶)发出的纤维,直接或通过丘脑间接止 于新纹状体
苍白球
红核
红核脊髓束
黑质
丘脑底核 网状脊髓束
网状结构
(调节随意运动)前角细胞
34
35
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运动 维持和调整体态,姿势 担负半自动的刻板动作,如表情运动,
上运动
锥体
神经元
小脑
外系
系统
下运动 神经元
前根、神经丛、周围神经、运动终板
肌肉收缩
11
皮质脊髓侧束 橄榄脊髓束 红核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皮质脊髓前束 网状脊髓束 顶盖脊髓束 来自后根的下行 躯体感觉纤维
12
13
每个前角细胞支配50-200根肌纤维,每 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一组肌纤维称 为一个运动单位
14
上运动神经元 包括额叶中央前回运动 区的大锥体细胞 (Betz细胞) 轴突组成的皮质脊髓 束 和皮质脑干束(锥体束)
15
大脑皮质运动区:身体各部分均 有相应代表区,其排列犹如“倒 人型”投影,呈手足倒置关系。
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精细和复杂 程度有关,与躯体所占体积无关。
上肢尤其是和手指的区域特别大, 躯干和下肢所占区域最小。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中枢性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周围性瘫痪
25
锥体系传导路径共同特点 二级神经元: 中央前回大锥体细胞 脊髓前角细胞或颅神经运动核 运动中枢与外周的交叉性支配
锥体系以外的所有躯体运动系统。 在种系发生上属于比较古老的部分。 低等脊椎动物为最高级的运动中枢。 哺乳动物,因为大脑皮质的发育及锥体系
1
2
Shuhua Li
3
定义及组成 解剖及生理功能:
锥体系传导径路 锥体外系组成 小脑系统
损害表现及定位: 瘫痪 肌萎缩 肌张力改变 不自主运动 共济失调
movement:skeletal movement include:voluntary movement
involuntary movement coordinate movement
肛门及括约肌的代表区在旁中央 小叶。
16
17
皮质脊髓束 起自中央前回,经放射
冠,内囊后肢,大脑脚, 桥脑基底部,延髓经锥 体交叉处大部分交叉至 对侧,形成皮质脊髓侧 束,在脊髓侧索下行至 相应节段前角细胞。
18
小部分纤维不交叉, 形成皮质脊髓前束, 在下行过程中陆续交 叉,止于对侧脊髓前 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